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重生之我要回农村-第64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好,你回去吧,抓紧时间送来,钱差不了你的”。
“你就是林老师吧”?
“对,我就是”。
“早就听说你林老师这个人不错,可你怎么就弄这么一帮亲戚来了呢?走了,驾”?
马车走了,林驹一言不发,回到办公室。
这些人见林驹也不搭理他们,在外面嘀咕了一会儿,一起进屋了。
“驹子,俺们都来上班了,是林驰叫俺们来的”。
别人没开口,林嘉胜觉得跟林驹不见外,先说话了。
“哦,我二姐是怎么跟你们说的”?
“就说来上班儿。驹子,这学校是咱们老林家的,俺们来了,什么时候能转正”?
“谁告诉你们来了就能转正”?
“林驰不都转正了么”?
林驰转正你们就转正?林驰为学校做了多大贡献,你们知道么?一个个的,就是奔着转正来的。
“谁告诉你们,这个学校是老林家的”?
“你和林驰在这里说了算,不就是老林家的么”?
林嘉胜觉得自己的理由非常充足。
“现在我就正式告诉你们,这学校不是老林家的,是三道河中学的。校长是曾前方,曾校长。学校还没有正式成立”。
姑舅姐夫凑了上来。
“驹子,就是因为没有正式成立,俺们才早点儿来啊。咱们是自个儿家人,比外人可靠,来了都帮你看家,到底咱们是一条心,外人总是有二心的”。
“对,驹子,咱们都是乡里乡亲的,我姐姐跟你妈,你二姐,你老婶,你二大娘都好。你有什么事儿,我都不帮你么?你放心,将来食堂的事儿,姐姐肯定帮你管好了”。
胖嫂子的妹妹说的信誓旦旦的。
林驹也懒得跟他们解释。
跟他们解释也没用,他们有他们的道理,自己的道理他们不会接受,只是白费口舌。
这种事儿,他前世见得多了。
一个家族有一个人出息了,七大姑八大姨的,就都凑上来沾光。哪怕是同乡,只要能拉上点儿关系,就都想来占点儿便宜。
许多家族式公司,就都是这个样子。
更有一些官员,囿于亲情,给自己的亲属牟利,最后走上了不归路。
他们好的时候,一个个众星捧月。一旦失势,就树倒猢狲散,一个个躲得远远的,有的人甚至还反戈一击。
“你们都先回去,现在是试用一下。最后到底用谁,还要曾校长决定。这几天还有两批人要试用,最后用谁,到时候会通知本人。就这样,天也要黑了,就先回去吧。大姐夫,今天回不去,就到林家堡我家去住吧”。
众人见林驹态度冷淡,把话说到这个地步,也就只好走了。
第199章 家家都有难唱曲
亲戚们一走,丛丽就笑嘻嘻的过来,大咧咧地躺在长椅上。
“怎么样啊,老弟,头疼不”?
“头疼啊。一个个的,刚来就想管事儿,转正,也真是要了我的小命了”。
“哼,这还是轻的呢,他们还合计着把黄天大给挤走,然后把你大哥找来,代替我教照相,这样一来,这个学校就都是你们老林家的”。
“丛姐,你可别瞎扯。这些亲戚虽然不怎么靠谱,倒也不至于这样”。
“哼,你那个姑舅姐夫说的。今天中午,还是我给他们做的饭呢,做了一个菜,还嫌里面肉少,摔摔打打的”。
“那你就给他们做了”?
“那怎么办?都是你的亲戚,我总得给你留点脸面吧”。
“那他们都干什么”?
“都等着管事儿呗,一个个掐腰背手,指指点点的,说那不行,这不行,这个地方该怎么弄,那个地方该怎么弄。林驹,我可告诉你啊,要是你这帮亲戚来了,我可就不在你这里干了啊。我宁愿回家受气,也不在你这里受气”。
丛丽有这种想法也很正常,没有谁会愿意在这种环境下工作。换作林驹自己,他也不愿意。
“丛姐不用当真,你以为我会用他们么?成事不足败事有余。我这里是学校,又不是家里”。
“唉,家家都有难唱的曲,其实我家也够闹心的。要不是家里闹心,我这回也不会到你这里来”。
“你有什么闹心的?不是赚了不少钱吗”?
“你还好意思说,都怪你”。
你家里的事儿,跟我有什么相干。
“丛姐,你这么说可就没良心了啊”。
“不怪你怪谁,你要是不让我赚那么多钱,哪来那么多闹心事儿”。
原来因为丛丽跟刘全河暧昧关系,丛丽的家人和亲戚,以前对丛丽非常冷淡。
自从丛丽有钱之后,亲戚们就变得格外热情起来。
今儿个这个来借钱,明个儿那个来借钱。借了钱也不张罗还,催着还的时候,就脸不是脸,鼻子不是鼻子的。
这回丛丽叫人家给告了,就有人幸灾乐祸的,说早就知道丛丽会有这一天云云。
“算了,丛姐,你也别想那么多了。谁叫咱们有钱呢。你安心工作,什么事情我自己心里有数”。
“哼,要不是看你是个有主意的人,我才不来呢。算了,看样子,今晚又得我做饭了。黄天大和林驰这两个王八蛋,他俩躲出去了,留着我在家里受气,等他们回来,看我不找他们算账才怪呢”。
躲出去了?
这是等着我回来,把我推前线挡枪啊。
丛丽这边刚把饭做好,林驰和黄天大就回来了,时间掐的刚刚好。
“二位,回来啦”?
林驹冷笑道。
“哎哟,老四回来啦。我还以为你今天不回来了呢”。
林老三,你就跟我装傻吧。
“铜羊那边儿的事儿办的怎么样啊”?
“还行,进展顺利”。
“没到大姐家去”?
“老四,你怎么知道我们去大姐家啦”?
小样儿,一诈就诈出来了。
“到大姐家里好避风啊,这么一大帮亲戚来了,多头疼啊”?
“他们都走了”?
“我说二姐,我左叮咛,右嘱咐,叫你不要找亲戚来,你……”。
“喂喂喂,老四,这个事儿可不怪我啊,是爸妈把他们送来的,我能说什么”?
“所以你俩就跑了,把麻烦事儿留给我”?
“嘿嘿,驹子,你脸皮厚……,不是,我的意思是你铁面无私嘛,是不是啊,二姐”。
“是,天大你说得对。老四,爸妈那里,也就你能扛得住。对了,我帮丛姐做饭去了”。
“我出去看看,他们今天都干什么了?把土豆盖上,别叫霜打了”。
两人赶紧溜了。
饭菜上来,黄天大拿了一瓶酒过来。
“晚上没什么事儿,喝点儿”?
“喝点儿,今天你俩跑了,我在家里替你们顶坑,罚你们一杯”。
丛丽就做主了。
林驹也想趁机讲一些道理,也就没反对。
“老弟,现在也没有外人,有什么话你就说吧”。
喝了两杯,丛丽起头了。
林驹放下了酒杯。
“好,那我就说说。亲戚想来沾点儿光,其实倒也正常。毕竟自古以来就是这个风气。咱们也不是不认亲,但是,得在咱们力所能及的情况下,帮助他们”。
“他们找到爸妈那里,他俩也是碍于亲戚的情面,不好意思回绝,咱爸那个人又特别好面子,愿意大包大揽的”。
“不过,即使爸妈来了,咱们也不能就什么事儿都听他们的。这帮亲戚刚来,什么事儿都没做,一个个的就想着转正,管事儿”。
“尽管是亲戚,也不能什么事儿都惯着他们。他们要是想去当老师,咱们就把学校的老师赶走,叫他们去当”?
“这还不是关键问题。问题在于,这里都是咱家亲戚,这学校也就快黄了。现在毕竟是三道河中学的旗号,曾校长还是校长,都成了咱家亲戚,将来怎么跟外面交代?万一有人反映,上面来查,最后连咱们自己都得完蛋”。
“哎呀妈呀,还真就是这么回事儿啊”。
林老三,你这会儿才明白啊。
“今天来这些人,除了林嘉强,姑舅姐夫,胖嫂子妹妹我认识,另外几个,我都不认识,咱家哪里出来这么多亲戚啦?以前咱家困难的时候,怎么没见着他们”?
“再说了,那个姑舅姐夫,就是个酒鬼。我回来的时候,他还拿个酒壶,一会儿喝一口”。
“就这样的人,还要来管事儿?将来外面的学员来了,一看这样的人管事儿,谁还敢到这里来学习”?
“二姐,过两天你回家,告诉爸妈,就说这几个人一个也不要。他们来了一天,就算干了一天活儿,一人给他们二十块钱。将来咱们要是有他们能干的事儿,再去找他们”。
“林嘉强这个人,头脑倒还行。但他爱耍小聪明,不适合在这里干。不过,我给他指一条财路。将来咱们这里的照相学员,能有不少人想买照相机的”。
“可以叫林嘉强倒腾照相机,他或者买票,或者到寄卖商店去买,如果价格合适,会有不少人从他手里买”。
“但是有几个条件,一是他自己出钱,咱们不给他出钱。二是学员自愿购买,咱们不强迫,他也不能打着咱们学校的旗号做这个生意”。
“这个买卖做好了,他应该能赚点儿钱”。
“你还别说,这还真是一条财路啊”。
第200章 写信封
林驹又想起了二舅家。
“我记得二舅家赵平大哥会画画吧,他现在干什么”?
“没什么事儿,就在家里帮着干点活儿”。
“你告诉妈爸,叫他们谁去二舅家一趟。大哥要是愿意,就到咱们学校来。将来的照相学员都需要布景,就叫大哥来画布景,卖给学员。学员们都需要布景,回去也用的上,价钱稍微便宜一些,人家也愿意买”。
“二舅家没有钱,咱们借给他点儿本钱,买布,买颜料画笔什么的,他赚了钱再还给咱们。二舅家比较困难,咱们也算是帮他们一下”。
“会画画的人不多,就是叫咱们亲戚知道了,别人也说不出什么”。
“另外一点非常重要,就是一定不要说这个学校是什么老林家的,老黄家的。这就是三道河中学的学校”。
“咱们现在虽然有几个钱儿,但是比咱们厉害的人物有的是。还有的人有红眼儿病,羡慕嫉妒恨。当面不敢说什么,背后搞鬼也完全可能,所以我们还要夹着尾巴做人。丛姐的事情,不就是个教训吗”。
“林驹说的对啊,林驰,天大,你俩还真得小心啊。明枪易躲,暗箭难防,我这回就是叫小人给算计了,来,老弟,咱们喝一个”。
其实关于用人的事儿,林驰和黄天大还是做了不少工作的。
两人自己已经有了一份儿名单。
其中包括做饭的两人,烧锅炉的一人,打扫卫生一人,治保一人,收发室兼打更一人,车夫一人。
另外准备买一匹马,做一台马车,来回拉点货,兼干一些零活。
锅炉工是以前就在这里烧锅炉的,治安保卫的,是三道河的一个退伍兵,以前当过侦察兵,三十多岁,就是三道河本地人。
外地学员来了,必须保证他们在这里的安全。校内也需要维持秩序,做好防火防汛防盗一类的工作。
这些人来了,每个月可以开三四十块钱的工资,这个报酬,不比车站、粮库等单位的工人差,所以有很多人愿意来。
虽然不承诺给转正,但是,将来给三道河中学挣钱多了,仍然有转正的机会。
林驹、黄天大、林驰3人算管理人员,丛丽、刘承宇、何青山、陈辅材是教学人员,加上外围的赵平和西大甸子基地的林嘉胜,以及7个工人和打字员,一共有17人。
这个人数,即使在三道河,也算是大单位了。比车站、粮库、供销社、邮局、信用社、烟站、电管站等单位人数都多。
吃过饭,丛丽去编写教材。
林驹、黄天大和林驰则开始写信封。
这个信封,将来就是装招生简章的。
林驹把从周春颖那里拿来的安东省行政区划一书撕开,分成三个部分。
“咱们一人一份儿,就照着上面的地名写。这一批都是省内的,安东省不用写,哪个市也不用写,就直接写县、乡、村,每个乡中学一封,每个村的学校一封,村委会一封”。
“老四,光给村里写不就行了么,为什么还给学校寄信”?
“二姐,学校收到了,都是老师看。在农村,老师是文化人,见识总要比别人高一些,也多少有一些威望,说话比较有分量”。
“哦,我明白了”。
唉,我一说你就明白,不说你就糊涂。
“老四,我的字不好看,能行么”?
“不好看没事儿,写的清楚点,邮递员能看懂就行。不过,将来写多了,你的字也就练出来了”。
都说字如其人,可是到了你这里怎么就不准了呢?
人长得倒是挺好看,一笔字写的,就像鸡爪子似的。
“我的天啊,怪不得你要印五万个信封,原来我还寻思你又抽风了呢”。
你说你个林老三,叫我说你什么好呢?你从哪里能看出我是抽风的人?
“驹子,照你这计划,将来全国都发信,怕是五万个信封都不够啊”。
“不够将来再印呗。不过,光是封口和贴邮票,就得费些工夫啊”。
“写信封,装信,封口,这些活都得咱们自己干,贴邮票就不用了”。
“老四,不贴邮票也能邮出去?那咱们不是捡了大便宜吗”?
林驹恨不得一头撞死。
林老三,你怎么就这么能想好事儿呢。邮局白给你邮信啊?
“占不着便宜,不过是省点事儿。虽然不用贴邮票,但是还得给邮票钱。这叫邮资总付。邮局收了钱,盖上戳就行了”。
“我就寻思没有那好事儿嘛”。
林驰这会儿又明白了。
“驹子,这么写总是慢了些,有没有简单的方法”?
“天大,你们说呢”?
“我看将来多了,咱们几个写不过来,就雇人写。给学校的学生几个钱,叫他们写。学生人多,写的快。他们也能挣几个钱,买点儿好吃的补一补”。
“二姐,你觉得给多少钱合适”?
“写一个信封给一分钱,一天写上三四十个,也就几百个字,也用不了多一会儿,耽误不了学习,就能挣个三四毛钱,一个月写上十天,也能赚个几块钱”。
“驹子,我看这这招儿行”。
“你们觉得行,等这批邮出去之后,就跟曾校长研究一下、另外,你们定下来的那些工人,明天也跟曾校长说一下。虽然咱们用什么人他不管,但也要跟他打一下招呼,走个形式”。
“唉,可真是麻烦啊,还不如以前倒买倒卖省心呢”。
你们以为钱是那么好赚的啊。
“老四,能有人来学习吗?我怎么总是觉得这事儿有点悬呢”?
“咱们发出去这么多信,总会有人来的。只要头一批学员学好了,他们回去挣钱了,就会带来更多的人来”。
“据我所知,咱们现在还是头一份儿,有的是人想学手艺,找不着地方呢”。
“是啊,现在想学手艺,都是跟师傅学徒,多则几年,少则一年。白给师傅干活儿不说,师父兴许还留一手。哪像咱们这么快,交点钱就能学到手艺”?
三人一直写到晚上十点,一共写了八百多个。
第二天林驹去绿江,把打字机给韩蝶送去。
林驰回林家堡安排亲戚的事情,黄天大跟曾校长打过招呼之后,通知工人来上班。
晚上林驹回来,三个人继续写信封。第一批就准备发两千封信。写完信封就装信封口。
学员来学习的程序,是先报名,按照人数排班后,这边去信通知入学日期。
这样安排,虽然慢了一些,但可以防止人数过多和过少,造成混乱。
等到将来运转成熟了,再考虑随到随学的形式。
第201章 江班长
1980年11月15号。
对于袁玉生来说,是个值得记忆的日子。
就在这一天,他要实现一生当中第一次的自主决定。对于他来说,这是个艰难而重要的选择。
此时他正坐着火车上,前往一个叫做三道河的地方。
这个地方他从未来过,这次的目的,就是前来学习家具制作技术。
袁玉生家住安东省西部的福运县农村,那里靠近蒙古高原,是个十年九旱的地方。
以前经常有吃不饱的时候,今年土地分了,吃饭是没问题了。但是家里仍然缺钱。
袁玉生已经连续两年高考,但由于原来基础太差,今年高考又差了五十多分,自然落榜了。
看着整天焦虑不安的父母,袁玉生再也不能安心的坐到教室里复课,为了那仍然遥不可及的大学梦消耗自己的时光。
在学校,他在老师那里看见了三道河中学技术学校的招生简章,从此以后,他的心再也安静不下来。
家里的几亩地,父亲、母亲、哥哥、姐姐四个人,就能轻松的侍弄过来,一家人侍弄完地,其实还有大量的时间。
现在家里人吃饱饭是没有什么问题,但是,在花钱上仍然紧张。
如果真的能学会木工手艺,给人家制作家具,就有了一条来钱道儿。
袁玉生跟父母说了自己的想法后,家里人都不同意。
一是三道河这里离家太远,人生地不熟的,怕到这里上当受骗,花了钱,学不到东西。
二是怕到了这里,吃住什么的都不习惯。能不能吃饱?能不能冻着了?
但是袁玉生狠下一条心,就是要来,甚至以绝食抗争。
无奈之下,父母只好东挪西凑了二百块钱让他来了。
“列车运行前方,到三道河车站,有在三道河下车的旅客,请提前做好准备”。
列车广播喇叭响了,袁玉生从行李架上拿下自己的行李,又从车座下面,拿出自己的日用品,来到了车门附近。
从对面车厢里面,也出来一个人,带着行李,年纪比他要大上几岁。
袁玉生猜测,这个人可能也是到三道河来学习的。
下了车,就见有不少人,也扛着行李,出了检票口,就看见了一张桌子,一把椅子,后面有一个牌子,写着“三道河技术学校接站”几个字。
一群人围了过去,足有二十几个人。
“学员们,欢迎你们来到三道河技术学校,我叫黄天大,是专门在这里等候你们的。现在请学员们前来签到,我这里有表格,上面有你们的家庭地址和姓名,请在后面签上自己的名字,然后我们就可以到学校去了”。
学员们纷纷签名,然后把行李放到边上的马车上。
“好,学员们,现在就请跟我到学校去,走路五分钟就到了”。
到底是个什么样的学校呢?会不会上当?能学到什么东西吗?
一路上,袁玉生在心里不断地嘀咕着。
不一会儿,就见到了一个挺大的院落,门口挂着一个大牌子。“三道河中学实用技术学校”十一个大字赫然在目。
看这个学校的规模,倒是不小,比我念书的高中还大啊。
跟着这个叫做黄天大的进了宿舍,一阵热气扑面而来。
再一看,墙边有暖气片。
原来还有暖气啊,这倒是不错,天冷也冻不着。
“学员们,在床上有你们的名字,找到自己名字,那张床就是你们的。来来来,江班长,这些人就交给你了,他们有什么不明白的地方,你就给他们解答一下。一回儿你带着他们到处转转,熟悉一下环境”。
黄天大说完就出去了。
新来的学员们,立刻把江班长围上了。
“江班长,你也是学员吗”?
“对啊,我也是。我是昨天到的,铁山县人。因为当过兵,学校就叫我来当班长”。
“江班长,这里这么样?能不能骗人”?
“这个怎么说呢?现在也是刚刚开始,最后的结果怎么样,其实我也说不好。不过,我看这个地方行”。
“昨天来了之后,我就出去转悠了,也跟人打听了。这个技术学校,是三道河中学办的,说起来三道河中学,可是够厉害的。它今年的高考升学率是14%,308名复课生,有43人考上大学,其中27个人上的是外语学院”。
“江班长,真的假的?能这么厉害”?
“这一点肯定是真的。不仅技术学校的人这么说,外面的老百姓,中学的学生,都是这么说的,大伙儿说的都一样”。
“这个技术学校,这回一共开了四个班,有照相班,大棚蔬菜班,果树栽培管理班,再加上咱们木工班。那三个班都已经开课了,咱们是最后开课的,明天正式上课”。
“昨天晚上,我跟那几个班的人在一块儿唠嗑,他们都觉得很满意。说能学到真本事。老师不仅有理论水平,还有实际经验”。
“咱们的老师姓陈,是个中专生,以前就在这里,还当过木匠,据说是很有水平的人。至于水平到底怎么样,现在我也不知道”。
“江班长,在这里吃的怎么样”?
“吃的很不错,一天一顿一顿细粮,来,你们都过来看看,这上面贴的是《周食谱计划表》,每天的每一顿饭,主食是什么,副食是什么,都在这上面。我问过那几个班的人,他们说,每天吃的,确实就是这些东西”。
“能吃饱吗”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