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超级金钱帝国-第98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十万亩,这么大一片承包地给你做超级稻的试点怎么样?”
张爱国诧异的看了张伟一眼,之前张伟一直压着不愿承包太多土地,怎么这一次反而准备大范围承包土地了?
袁教授面上一喜,转头看向张爱国问道:“张总,当真?”
张伟对着父亲点点头。
“嗯,预计等插秧结束就会开始大范围承包耕地。”张爱国道。
戴专家一脸动容,“老师,超级稻的试点原本是放在湘南,而且你资金受肘,如果张总家肯大力支持投资个一千万,很有可能你能攻克两系法杂交水稻的难关,到时超级稻再增产也很有可能,这是一件利国利民的好事啊!”
张伟趁热打铁道:“教授,一千万我家来出,只要你将超级稻的试点一直放在静海就行。”
袁教授明显动心了,咬咬牙道:“行,这件事我找总理汇报一下,相信他很乐于支持。”
张伟脑袋一晕,怎么又扯到总理了?随即一想,超级稻本来就是国家农业部重点关注项目,很有可能总理亲自负责,发了发了,只要总理注意到自家的米厂,以后银龙鱼在国内发展将是一马平川,只要自家不乱搞,国内绝对没有任何部门敢为难。
事实上,超级稻第二期的工程就是总理亲自批准,并且十分高兴的拨款了一千万。
袁教授哈哈大笑,“没问题,最近我便联系总理,到时批准了再打电话给你们家。”
张爱国和戴专家都一脸喜色,纷纷和袁教授商量起投资事宜。
张伟在一旁格外的兴奋,没想到一个稻秧问题让袁教授亲自赶来,更没想到的是,袁教授这样的大人物也会受资金掣肘,如果这一次能成功,静海大范围的试点超级稻,一定会成为全国瞩目的焦点,到时银龙鱼加工出来的大米再努力宣传宣传,一定能够畅销全国,这可是打造金钱帝国的第一步,也是造福社会的第一步!
……
一个多月过去了。
张伟坐着父亲的车从盐市匆匆赶往静海,原因一个月前申报的六十四万亩水稻田承包已经审批下来,这一次可不是省里审批,而是上报到了国家土地管理局,到时父子俩人还要去北京登记。
春意盎然,路两边的绿树和不知名的野花从视野中倒退而去。
车里。
张伟坐在副驾驶座上,“爸,这一次去静海登记完了,接下来应该要去北京登记,我家资金跟得上吗?”
开着车的张爱国虽然一脸疲惫,但眼中闪着兴奋的神色,“资金不是问题,刚才茅书记在电话里和我说了,省里亲自帮我们银龙鱼贷款一个亿,承包土地的钱基本上搞定。”
这一次银龙鱼搞出了这么大的动作,在江省还属首例,省里的领导们纷纷关注,大力发展静海的农业,利国利民的好事,领导们自然上心,如果不是银龙鱼的实力只有这点,别说贷款一个亿,即便是贷款十个亿也不是问题,毕竟银龙鱼在盐市,领导们只要稍微留心一下就能知道银龙鱼有什么样的实力。
“米厂刚刚完工,到时要用钱的地方太多了。”张伟感叹了一句,“米厂的机械设备都从国外进口,估计又要花出去好几千万了。”
张爱国把着方向盘转了一圈,“我联系好了国外的厂商,机械设备大概在三百五十万美刀,尹总那边接了我们流水生产线设备的大单子,给我们便宜了百分之二十,大概在一千万左右,也幸好湾区和张楚粮油最近销量大增,花旗银行里的存款只动用了两百万刀。”
张伟默算了一下,花旗银行里大概还有一千两百万刀,米厂现在完工了,肯定要大量招收人工,到时又是一大笔资金的投入,还有就是承包田,只要去北京登记完了,总共承包田会达到七十万亩,接下来要做的便是把银龙鱼加工出来的大米打响名气,现在银龙鱼除了张楚粮油和湾区,在老苗销售团队的努力下,已经有额外五千吨每月的销量,还是不够壮大啊!
车在市政大楼停下了。
张伟和父亲两人经过通报以后,直接来到了市长的办公室。
办公室里。
张伟跟着父亲走进去,发现除了茅书记和田市长外,还有一个精气神摄人的老者,他往那一座就像一座大山,浑身散发着无穷的威严。
“哦?张先生和小伟来了!”茅书记最先看见,站了起来,亲热的拉着两人在一旁的沙发上坐了下来。
张伟和张爱国两人赶紧打了招呼。
接下来商谈了土地承包后发展的问题,张爱国按着张伟事先写好的演讲词说了一遍,茅书记和田市长还有那老者听的连连点头。
但让张伟感到奇怪的是,茅书记和田市长根本没有介绍老者的意思。
“接下来,我们银龙鱼会为盐市提供更多的工作岗位,而静海在这边,我希望借着承包土地,在稻和鱼的共同生长下成为真正的鱼米之乡!”张爱国站着说道。
老者轻轻的拍起了手,站起身来拍了拍张爱国的肩膀,“小张,好样的!”说完他转头看了看茅书记和田市长,“小茅小田,省里还有点事我先走了,你们和小张商量下,这两天去北京登记一下。”
茅书记腰板挺直,“书记您放心,我们一定配合好张先生的工作。”
“决不辜负省里对静海的厚爱!”田市长信誓旦旦。
张伟在坐在沙发上一惊,连茅书记都叫书记的人……嘶,这难道是江省的书记?这可是位高权重的直达天庭的人物,比自家姨姥爷还要位高权重许多的超级大人物啊!
江省书记走了。
张伟忍不住了,问道:“伯伯,刚才那位……”
张爱国也一脸好奇的看了过去。
茅书记和田市长对视了一眼,转过头来笑吟吟道:“刚才那位是我们江省的书记,你们家搞出了好大的动静,要大范围试点超级稻种植?这件事怎么没和我们说?别说林书记了,就是总理都被你家惊动了!”
田市长也责怪道:“如果不是林书记和我们说,我和茅书记还被蒙在鼓里呢。”
还真是!
张伟两辈子加起来都没见过这样大的人物,没想到这一次真的见到了,一省之首啊,他居然关注银龙鱼的发展,当然,他十分的清楚,林书记之所以关注承包了七十万亩土地是一方面,更主要的是这七十万亩土地将成为超级稻的试点,这可是全国瞩目的事情啊!
只是袁教授怎么还没打电话过来?
第242章 题字
北京。
刚刚登记好土地承包的资料出来。
国土局门口。
太阳很好,只是北京的沙尘有点多,张伟眯了眯眼睛,“爸,昨天你打电话厂里小叔怎么说?”
张爱国提着公文包,“保国说在和老宋交接工作,他一个人管理厂忙不过来,你有什么好的主意吗?”
张伟仔细考虑了一下,银龙鱼现在有六万平的厂区,再招收员工的话,可能达到五百人左右,也幸好加工大米的程序比较少,否则这么大的厂区最起码要两三千人,小叔在银龙鱼待了这么久,虽然大致知道怎么管理,但是毕竟是庄稼汉出身,肯定做不到尽善尽美,唯一的办法就是请职业经理人。
“请个职业经理人吧。”张伟提议。
张爱国点点头,“也只有这样了,近段时间请个职业经理人,米厂现在发展的太快,我都有点不习惯。”
张伟呵呵笑道:“那是,再过一个多月水稻一收割,再种植就是七十万亩的超级稻,到时米厂不用像现在愁生产跟不上,而是愁销量了。”
“老楚打电话过来说张楚粮油在融资,估计年底的时候会完成最后一轮融资,然后在明年年头的时候上市,到时我们家就是上市公司的股东了。”张爱国嘿嘿笑道。
一辆黑色的红旗从远方缓缓驰来,张伟瞟了一眼没在意,转头对着父亲道:“张楚粮油那边也要请个职业经理人,楚叔叔和龚叔叔两人喊了好几次管理不过来,还是发展的太快了。”
“走吧,待会回盐市去,机械设备这几天要到,得去把把关。”张爱国说着向前走去,边走边说道:“现在上海那边我们银龙鱼的米卖的不错,最近生产有点跟不上啊!”
张伟跟在父亲后面朝着马路边走去,“收购稻谷方面确实麻烦,好在再过一个多月稻谷就能成熟,到时应该能撑一段时间,等大范围种植超级稻后,基本上米厂就不用再对外收购稻谷了。”
刚说完,红旗车在两人面前停了下来。
张伟和张爱国停下了脚步,疑惑的看了一眼红旗车。
车窗缓缓的降了下来,副驾驶座上探出一个笑眯眯的脑袋,“上车,带你们去见两个人。”
张伟一看是袁教授,有些奇怪他怎么会出现在北京?问道:“教授,你怎么在这?”
“教授,见谁啊?”张爱国半弯着腰问道。
“你们先上车,那两个人时间有点紧迫,上车再和你们说。”袁教授对着两人挥挥手。
张伟按捺住了好奇,和父亲两人一前一后上了车。
上车,红旗车缓缓的开动了起来。
袁教授回过头来,一脸郑重道:“本来今天准备打电话给你们,但刚才总理叫我过去,说你们已经到了北京,特地让我接你们去见他和副总理,记住,待会态度一定要恭敬。”
张伟蒙了,总理和副总理要见自己和父亲?不是在做梦吧?这可是国家最顶层的人物啊!
张爱国也显得十分吃惊,结结巴巴道:“教……教授,你……你说总……总理和副总理要见我们?”说到这里他倒吸了一口冷气,“我不是在做梦吧?”
袁教授一脸认真,“总理和副总理对超级稻的试点种植十分的关心,待会一定要如实汇报你们的投资计划和预算,切记切记,不要任何一点水分。”
水分?
谁敢啊?
张伟觉得很做梦一样,这一次银龙鱼真的进入国家顶层人物的眼线范围里了!
……
车开的不快,但也没有经过多久时间就来到了中南海地域,随后朝着故宫一路进发,新华门牌匾已经出现在眼前。
张伟的心情十分的激动,这里,是中华最高的政治集中地方,而今天,要见他和父亲的人是这个国家最高首脑之一的总理和副总理,实在太激动人心了。
在经过层层检查之后,张伟三人在武警的带领下来到了国务院办公厅。
三人坐在外面等了一个小时左右,如果平时等待这么久,张伟早就不耐烦了,可是现在要见的是总理和副总理啊,即便等了这么久,他的心情依旧十分的激荡。
当工作人员通知总理让三人进去后,张伟感觉自己像喝醉了酒的人一样,步伐那么的不踏实。
终于,到了总理的办公室。
工作人员敲门,轻声道:“总理,袁教授带人来了。”
里面传出来一个精神饱满的声音,“让他们进来。”
推门进去。
张伟看见一名戴着眼镜的老者和一名消瘦的老者站在窗边议论着什么,两人身上散发着让人忍不住想亲近的气息。
是总理和副总理!
真的是总理和副总理!
张伟已经激动的走路都要摔倒,一位是现在爱民如子的总理,另一位是为中华改革做出巨大贡献的未来总理,这两人都是当世最了不得的人啊!
张爱国也激动的满脸通红,他的呼吸已经急促了起来。
总理转过头来,露出笑容,“袁教授带人来了,来,坐下来说。”
副总理指着会客的沙发,“先坐。”
张伟依旧觉得像做梦一样,也不知道怎么坐下来的。
坐定后。
总理和副总理也坐了下来,他们显得非常的随和。
袁教授最先开口,“这是总理,这是副总理。”说着转头又道:“总理,副总理,这位就是张爱国,这位是他的儿子张伟。”
“总理好,副总理好。”张爱国猛地站起身来敬了个礼。
张伟被父亲的剧烈动作吓了一跳,激动的心情也消退了不少,跟着站起来说道:“总理,副总理,你们好。”
总理微微一笑,手压了压,“坐下来说,我只有十分钟时间,小张,说说你对超级稻试点的想法。”
副总理也笑着看着两人。
看到总理和副总理这么平易近人,张伟的紧张去了不少,坐了下来。
张爱国不好意思的摸摸头,坐了下来,道:“关于超级稻我和我儿子讨论了一下,肯定大力支持,除了承包了七十万亩土地做试点,接下来会先期投资袁教授一千万,如果资金不够会追加,不论是两千万还是三千万,一定要完成这个项目!”
袁教授也跟着说道:“张先生这一次为了超级稻花下去最起码要一个亿了。”他把承包土地的费用都算上去了。
两位总理对视了一眼,笑意盈盈。
“小张,你能为国家农业做出贡献我十分的开心,放手去干,超级稻的项目我和副总理都很支持!”总理点着头道。
副总理伸手拍了拍张爱国的肩膀,“有为国为民的觉悟,很好。”
总理和副总理的话非常简单,可是张伟却感受到了重视,他们两人日理万机,能抽空出来见自己和父亲就说明了重视度,一句放手去干和很好说明了两人的大力支持!
张爱国受宠若惊,保证道:“以后我会更加努力为国家建设出点力。”
袁教授也帮着说话,“张先生准备把静海打造成真正的鱼米之乡。”说着他把静海现在水稻田养鱼的事说了一遍。
总理和副总理很仔细的聆听。
“嗯,小张的觉悟很好。”总理似乎想到了什么,转头看向张爱国,“小张,这一次你的行为我很赞许,以后可别再犯之前的错误了,国家设定法律就是为了保证老百姓的合法权益。”
张伟一惊,总理这是说的当初在湾区发生的事啊,看来总理已经过目过自家的资料,不过想想也是,总理会见自己和父亲前肯定会过目下资料,刚才一番话代表着什么?代表着自家已经进入总理的眼睛,以后只要踏踏实实,绝对不会有人找麻烦!
“保证以后不会再犯错误。”张爱国信誓旦旦的保证。
副总理忽然摸了摸张伟的脑袋,“你的事迹我也知道,大概一年多前我就关注你了,如果不是我拦着,也许你会一直在北京学习。”
张伟呃了一声,之前还以为这个时代神童经常在报纸上刊登,自己表现的出彩点也没事,没想到早进了大佬们的视线啊,怪不得一直以来相安无事,原来是副总理压着,他连忙感谢道:“谢谢副总理爷爷。”
副总理微微摇了摇手,站起身来,对着总理道:“这一次他们家为国为民,我们不能一点不表示。”
“我早就准备好了表示。”总理笑着站起身来,走到办公桌旁边,从里面抽出了一副卷着的书写纸。
张伟好奇的看了过去。
总理打开了卷轴,上面写着“银龙鱼利国利民”七个大字,递给张爱国,“算我的一点表示吧。”
张爱国连忙站起身来小心翼翼的接过了纸,连声感谢道:“谢谢总理,谢谢。”
张伟深深明白这幅字的重量,千金难买,不,应该是无价之宝,有了这一副字挂在银龙鱼厂里,日后银龙鱼只要合法经营,绝对没人敢动一下!
“既然你提了字,那我也提幅字吧。”副总理走到办公桌面前,对着总理道:“总理,借你的笔墨纸砚一用。”
总理笑了笑,从柜子里拿出了笔墨纸砚,道:“要不要我给你研磨?”
“不敢不敢。”副总理自己动手研磨了起来。
张伟在一旁已经幸福的要晕了,先是总理题字,现在副总理也要题字,不知道这次会题什么字,他十分清楚,主要是超级稻太造福社会了,如果试点成功,将来全国的粮食几乎能增产一倍,这才让两位总理这么重视,题字也是防止有牛鬼蛇神打银龙鱼的主意,是一张护身符。
张爱国和袁教授围了过去观看,张伟也站起身来看了过去。
“副总理的字可比书法大师还好呢!”袁教授羡慕地说道。
大家都没接话,副总理把书写纸平铺在办公桌上,拿起毛笔沾了沾墨,随后缓缓的写了起来。
第一个字是好。
张伟有些纳闷,好什么?可是随后他就明白了,只见副总理一气呵成,写了八个大字“好好学习,天天向上”!
写完后,副总理写下了落款,收起毛笔,笑眯眯的看着张伟,“别辜负了我对你的期望,希望你长大了是对国家有贡献的人。”
张伟已经激动的不行了,这幅字是副总理送给自己的啊,“我长大了一定为国家建设添砖加瓦,贡献自己的一点力量!”
随后,总理和副总理又说了几点关于超级稻项目的事。
十分钟很快就到了。
张伟和张爱国一人捧着一幅字走出了办公室。
梦幻,实在太梦幻了,张伟觉得太不可思议了,自家竟然得到了总理和副总理的题字,人生的机遇实在太不可思议了,因为稻秧出问题袁教授赶了过来,又因为袁教授汇报了超级稻项目,总理和副总理接见了自己和父亲,人生实在太神奇了!
这一刻,张伟坚定了信心,以后自家不论发展的再好再有钱,也绝对不学后世某些富豪移民,要坚定的为中华经济出力,哪怕是绵薄之力,国家强大了,走在外面才更有底气,而一个国家的命脉是经济,张伟十分的坚定,一定要借着自己多出二十几年的眼光,努力帮着中华成为经济强国,这是未来二十几年的奋斗目标,振兴中华经济!
第243章 炒外汇的问题
又一个多月过去,已经进入了八月份,天气显得十分的燥热。
最近一段时间,张伟真的好好学习天天向上了,当然,他在家的时候看的书都是自学的金融管理方面的知识。
上午。
出门的时候,张伟坐了二等车,陈莹莹妈妈的保时捷,那感觉真的不错,他在考虑自家是不是该添一辆车了。
家乡味楼下。
张伟一下来便看见了一辆新的奔驰S600,他忍不住投去羡慕的神色,这车现在弄下来三百万呢,他家虽然买得起,可是他还真没想过买这么贵的车。
上去。
走进去,张伟看见生意不错,有八成的上座率,这时母亲正拿着挎包匆匆往外走,他连忙喊住,“妈,你这是去干嘛呢?”
程琳停下了脚步,“你来了?哎哟,我这记性,都忘了来接你。”她显得有些懊恼,“我再去看两家门面,现在七家家乡味发展的不错,准备再开两家。”
张伟马上叫穷了,“妈,没钱了,真的没钱了,花旗银行里的一千来万美刀我还有用。”
程琳白了他一眼,“谁要动花旗银行的钱,你当我七家家乡味假的啊?一个月赚一百多万呢!”
张伟呃了一声,弱弱地问道:“家乡味这么赚钱?”他前段时间忙着承包土地的事情,这段时间又努力的自学着,根本没有关心过家乡味的发展。
“那是当然了,你不看看你妈是谁。”程琳有些得意,看了看手表,“不和你多说了,我这看店面去呢。”
“等等,你打车去吗?”张伟又拉住了母亲,“车给爸开到乡下去了,这两天稻谷收割,估计他一时半会回不来。”
“打什么车?我买了新车,你爸不是一天到晚开车我那辆奥迪乱跑吗?我买了辆奔驰气死他,这次休想再开我的奔驰。”程琳哼哼道,然后踩着高跟鞋噔噔的走了。
张伟懵了,下面那辆奔驰S600是抠门的母亲买的?等反应过来想问清楚的时候,程琳早就跑得人影都不见了,他连忙跑到窗口一看,果真发现母亲上了那辆S600,他捶胸顿足啊,败家的老妈啊!
正当他想追下去的时候,张爱国尘尘仆仆出现在了门口。
“爸,你怎么回来了?你不是去主持收割了吗?”张伟好奇的问道。
张爱国连着喘了两口气,没有搭理张伟,直接跑到柜台那边问道:“小丽,老板娘呢?我订的车到了没有,等着去接兄弟呢。”
张伟忽然明白了,刚才还心情老妈这吝啬的性格怎么舍得买三百万的豪车,原来这车是父亲买的啊,这倒是有可能,父亲现在身份不一样了,再开个奥迪出去确实有点掉价,就连楚钟林都买了辆宝马。
柜台里面的小丽指着外面道:“老板娘刚出去看门面了,好像开着您的新车去的。”
张爱国一怔,随即焦急道:“程琳怎么这样?我不就买一辆奔驰吗?还和我怄气。”转过身愁眉苦脸了起来,“小伟,你说爸可怎么办?”
张伟莫名其妙,“什么怎么办?”
“我一个朋友今天下午出狱,说好了开奔驰去接他,现在车被你妈开走了怎么办啊?”张爱国很气恼。
“开奥迪去一样。”张伟说着要往柜台里面走。
张爱国一把拎住了他,“待会待会,你和我一起去接我那朋友。”
“爸,你放手,这么多人看着多丢人啊。”张伟一脸无奈。
小丽和几个女服务员已经抿嘴笑了起来。
“别丢人不丢人,这个人你想见很久了。”张爱国神秘兮兮道。
想见很久?
张伟疑惑了起来,随即脑子里冒出一个人,难道是父亲说的做操盘手的狱友?他马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