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富士康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宅师(烛)-第105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ps:总算是赶出来了,这段时间俗事较多,如果更新有波动,大家就多多体谅一下吧。

方元点明就算了,还说什么风水街高人云集,迟早有人发觉,这不是存心拉仇恨吗?

一时之间,茶楼之中的一些风水师,恨得咬牙切齿,但是却没有人站出来指责,相反还要低下脑袋喝茶,避开郝老板的视线。

“一帮浪得虚名的家伙。”与此同时,郝老板收回视线,心里也有了这样的评价,对于方元的态度也愈加热情起来。

就在这时,方元趁机说道:“郝老板,听说你手中有一杆秤?”

“嗯?”郝老板的反应不慢,看了眼捋须微笑的古月居士,再联想到方元的热心指点,当下也有几分明悟。

霎时,郝老板点头笑道:“没错,是有一杆秤。怎么,方师傅有兴趣?”

“有兴趣啊。”方元试问道:“听居士说,那是一杆不同寻常的秤,不知道郝老板能不能让我开开眼界?”

“没问题。”郝老板也十分爽快,立即引手道:“请跟我来。”

在方元等人跟着郝老板离开的时候,一些人终于忍不住窃窃私语,议论纷纷,揣测方元的身份来历……

茶楼分三层,一二层开放经营,三层是郝老板的私人空间。在他的带领下,方元等人来到三层的小厅之中。

适时,郝老板笑道:“几位请坐。我去去就来。”

“丸子。”

郝老板一离开,包龙图就好奇问道:“你过来的目的,就是为了一杆秤?”

“没错。”方元坦然承认道:“之前我打电话向居士求助。幸好居士人脉广,知道郝老板手里有我需要的东西,就热心帮忙牵线搭桥。说起来,还要谢谢居士呢。”

“小事一桩,不值一提。”古月居士摆了摆手,也笑问起来:“不过话又说回来,方师傅要那件东西做什么?”

“有用。”方元直言不讳道:“准备相土择地!”

“原来如此。”包龙图瞬间恍然:“你说过的相土法。称泥土的分量判断吉凶。”

“就是这样。”方元点头道:“你不是问我,怎么才能向虞先生证明,我选择的地方就是风水佳地?我觉得。可以用杆秤来证明。”

“真的打算称土啊?”包龙图挠头道:“这事简单呀,随便买个秤不就成了吗,何必跑来这里麻烦别人?”

“你以为普通的秤管用呀?”方元摇头道:“我要的是具有气场的秤。”

“具有气场的秤?”包龙图一怔,也有几分恍然大悟:“法器!”

“没错。就是法器。”方元微笑点头道:“如果是在泉州。还可以拜托居士帮忙做一个,但是在苏州,只能买现成的了。”

“方师傅,这种秤我可做不了。”古月居士摆手道:“制作杆秤的工艺十分复杂,况且是具有气场的杆秤法器,那更是非常考验功夫。我知道怎么做,却没有做好的把握。”

“很难吗?”包龙图眨眼道:“就是杠杆原理而已呀,应该很简单。”

“说起来简单。做起来却很难。”古月居士解释道:“选材,确定长短。制定重量刻度,这些基本事情就不多说了,最重要的还是钉星花。每一点星花,就是一个气场,密密麻麻,仿佛满天星斗,而且要做到不偏不倚,不能有丝毫的误差。”

说话之间,古月居士叹气道:“我以前曾经试过,花费了一年时间,才算是勉强制作出一杆秤来。不过却伤了心神,足足休养三个月,才算是恢复过来。从此以后,我就再也没有制作过杆秤了。”

“这么严重?”包龙图为之咋舌,然后又好奇问道:“那居士你制作的那杆秤呢?”

“卖了。”古月居士捋须笑道:“一位老朋友看中了,就让给他了。”

这个时候,郝老板走了出来,笑容可掬道:“方师傅,你看看,是不是这杆秤?”

方元连忙看去,顿时眼睛一亮,连连点头道:“没错,就是这杆秤。”

杆秤,相对电子秤来说,应该是一种十分古老的度量衡工具了。一根杆,一个挂盘,再加上一块秤砣,就是最简单的杆秤。相对方便快捷的电子秤来说,杆秤由于需要手工操作,效率不算快,也开始逐渐的退出市场。

当然,杆秤毕竟拥有几千年的历史,由于长久以来的习惯,一些人还是坚持使用杆秤。不过现在市场中的杆秤,与郝老板拿出来的杆秤却有所不同。也不是说,这件东西是法器,就与普通的杆秤有区别,最主要的还是计量单位的变化。

现代的杆秤与国际接轨,采用的是十进制的计量方式,一斤十两。然而郝老板拿出来的杆秤,却是中国传统的十六进制的计量法,也就是一斤十六两,半斤八两。

古代的杆秤一斤十六两,据说在一开始的时候,杆秤是鲁班发明的,他根据北斗七星和南斗六星在杆秤上刻制十三颗星花,定十三两为一斤。后来秦始皇统一六国后,添加福禄寿三星,正好十六星,改一斤为十六两。

从此以后,一斤十六两就成为定制,在建国以后,国家才实行度量衡单位改革,把一斤十六两改成了一斤十两。

不过这也是小节,真正让方元觉得满意的是,这杆秤满布了气场,满天星气场。一点点星光在杆身环绕,仿佛夜空中闪亮的星芒,气场十分深邃广阔,更充满了浑凝气息。

“好漂亮呀。”

与此同时,包龙图也忍不住称赞起来。他是看不到气场了,但是审美观却十分正常,这杆秤很符合他的审美情趣。

木制的秤杆,淡黄的颜色,十分温润富有光泽。一看就是使用久了,这才产生的包浆。另外就是那些星花了,整齐有序、错落有致的点缀在杆上,在阳光的映照下,泛出一点一点银白色的光芒,非常精致漂亮美观。

“好东西啊。”打量了片刻,方元立即转头道:“郝老板,开个价吧,我要了。”

“呵呵,方师傅是大行家,我也不敢坑你。”郝老板立即笑道:“这样的东西,已经不怎么常见了,物以稀为贵,价格自然不会便宜。要价一百万,应该不成问题吧?”

“嗯。”方元稍微沉吟,就点头道:“很厚道的价格。”

一瞬间,郝老板又笑道:“当然,看在居士的面子上,再加上方师傅刚才的指点,无论如何我也要开个人情价。打个对折,五十万就好。”

“五十万……”方元有些惊讶,顿时笑道:“郝老板高义,让人受宠若惊啊。”

“哈哈,我这是想与方师傅结个善缘。”郝老板直言不讳道。

所谓行家一出手,就知有没有,方元小露一手,郝老板就知道他的实力不凡,对于有实力的风水师,郝老板绝对不吝啬卖个顺水人情,图求后报。

对此,方元心知肚明,不过也没有拒绝的意思,毕竟人情往来,这是社会关系的一部分,谁也避免不了。如果方元现在拒绝了郝老板的好意,不仅是不近人情,更是不给郝老板面子,指不定郝老板心生怨隙,干脆不做这笔生意了。

所以方元想了一想,就顺势笑道:“郝老板一番好意,我就却之不恭了。”

“理所当然。”

接下来的情况也不必多说,总之是郎有情,妾有意,仿佛**,一拍即合。方元取出银行卡刷卡付钱,收到转账的信息之后,郝老板立即将杆秤奉上。

之后几人又闲聊了半个小时,方元就找了个借口告辞了。

在郝老板的恭送下,方元离开了风水街,开车而去。当然,包龙图与古月居士也随行,一同返回虞村。

途中,方元感激笑道:“居士,幸亏有你,不然事情也不会那么顺利。”

“方师傅,就不用跟我客气了吧。”古月居士摆手笑道:“况且就算没有我,以方师傅的本事,淘一件杆秤也不是什么难事。”

“就是,太见外了。”包龙图笑道:“居士可是自己人,用不着这样生疏。”

“包小友说得很对。”古月居士深以为然,捋须长笑。

“我不是客气,说的也是事实嘛。”方元随口道:“毕竟类似杆秤这样的特殊法器,在风水街上真的不怎么常见。就算想买,也不见得一定有,要看机缘。”

“这倒也是……”古月居士点了点头,也好奇道:“方师傅,你买这样的法器,真的打算称土相地建宅么?”

“没错。”方元坦然道:“我相中了一块地,感觉很不错,不过还是要确定一下。”

“方师傅觉得不错,那么肯定是风水宝地。”古月居士笑道:“方师傅的眼光,就是最好的证明,无须外物为佐。”

“居士谬赞了。”方元笑了笑,顺势转移话题道:“对了,那件事情,结束了吗?”

古月居士明白方元说的是什么事情,立时苦笑道:“哪有这么容易,在相互扯皮、攻诘之中,没完没了,陷入死循环了。”

“明明是那个人跑了,他居然还好意思不认账?”包龙图鄙视道:“太无赖了。”

“是无赖。”古月居士也认同,随之无奈笑道:“问题在于,明知道他无赖,大家也没有办法呀。毕竟这种道统之争,比家务事还要难处理,而且连申诉审理的地方都没有,只能依靠对方自觉了……”

第247章称土定吉凶!

“对方不自觉,连脸皮都不要了,就是耍赖,大家也无可奈何。”

说话之间,古月居士摇头道:“这事我也不想多管了,要是再没有一个结论,那么我就直接返回泉州,省得心烦。”

“早该这样了。”包龙图笑道:“这种事情,你帮一个人,另外的人肯定怨你,根本没有左右逢源的机会,而且又没有什么好处,要是能够趁机脱身,那就再好不过了。”

“嗯嗯。”古月居士连连点头。

在闲聊之中,方元也慢慢开车,再次来到了虞村。才停车下去,蒙龙就远远迎了过来,轻声招呼道:“方哥、包子……”

“小龙,你怎么来了?”包龙图有些惊诧。

“不仅是我,虞先生也来了。”蒙龙错愕道:“不是方哥叫我们过来的吗?”

“是我叫的。”方元笑道:“来了就好,带我们过去吧。”

适时,一行人走进了村中,在蒙龙的带领下,来到了虞五爷的楼房。此时此刻,虞越就在与虞五爷谈笑,顺利逗弄大毛小毛两个小孩子。

“虞先生!”

“五爷!”

走到门外,方元就远远叫唤起来。

“方小哥来了。”虞五爷笑呵呵回应,这段时间方元和包龙图常在虞村出没,没少过来拜访探望他,三人关系越来越熟悉了。

“方师傅,这位是……”与此同时,虞越注意到古月居士的身影。顿时心思一动,主动站了起来迎接。

不得不说,古月居士身材清瘦。银白色的长须飘逸,走起路来悄无声息,非常符合高人的形象。实际上他也是真正的高人,也就是所谓的腹有诗书气自华,在举手投足之间,自然有一番仙风道骨的意味。

乍看之下,以虞越的阅历。马上断定古月居士很不简单,当然不敢怠慢。

“泉州的风水大师,古月居士!”方元微笑引见起来:“居士。这位是虞先生,对于玄学有一定的研究,与你肯定很有共同语言。”

“是吗。”古月居士立即笑道:“那有机会的话,就要向虞先生讨教一番了。”

“不敢。不敢。”虞越连忙摆手道:“应该是我向居士请教才对。”

寒暄之间。众人也依次坐了下来,蒙龙也立即取了几个杯子过来,逐一倒茶待客。

在这空隙,虞越真的与古月居士聊起了玄学,谈的是一卷道家典籍。其中的出处,有什么含意之类,方元和包龙图听不懂,脸上就露出礼貌性的笑容。不时的点头表示自己在聆听,但是绝对不敢发表任何意见。

一杯茶见底。方元才算是找到一个插话的机会,微笑道:“虞先生,多亏居士的帮助,让我顺利买到了一件东西,不知道虞先生有没有观赏的兴趣?”

“哦,是什么东西呀?”虞越好奇问道,心里却在暗暗地揣测方元的用意。毕竟才过几天而已,方元就邀请自己过来一叙,这多少让他有些奇怪。

“我去拿……”包龙图一听,立即跑出去,在车上把东西拿了过来。

“咦!”

东西摆在眼前,虞越定神一看,更加惊愕:“杆秤?”

以虞越的年纪,对于杆秤他肯定不陌生,而且曾经有过那么一段时间,他还经常使用杆秤做生意,那是刻骨铭心的记忆,想忘也忘不了。

“就是杆秤。”方元笑着说道:“不过,可不是普通的杆秤,虞先生不妨看看。”

“不是普通的杆秤?”

带着几分迷惑的心情,虞越把杆秤拿了起来,仔细的观赏。一拿起杆秤,往日的记忆就浮现在他的心头,让他不自觉有几分神思恍惚。

遥想当年,他放弃了铁饭碗,毅然下海。那个时候,不知道有多少人冷嘲热讽,但是他却咬牙坚持下来了。挑着担子,挂着一副杆秤,终日奔波辛劳,终于有了现在的成就。

此时此刻,记忆中的各种明里暗里的嘲笑讥讽,都已经随风轻去,但是拿起杆秤之后,一种已经融入骨子里,仿佛天生本能的动作,就在虞越手里展现出来了。

左手提起了秤头,右手手指头轻轻在秤杆上滑过,就算是闭上了眼睛,一颗颗银星代表了多少两斤,十分清晰而又自然的在他脑中浮现。

“……这是一杆好秤。”片刻之后,虞越睁开了眼睛,赞许道:“斤两的分量十分均衡,没有丝毫的差错。”

说话之间,虞越又十分不解:“不过总体来说,这应该是很正常的杆秤而已呀,似乎没有什么特殊之处。”

“哈哈,虞先生不要急,一会儿你就知道杆秤的妙用了。”方元一笑,随之站起来道:“五爷,借你家的锄头用一用,应该没有问题吧?”

“当然没问题。”虞五爷点头之余,也奇怪问道:“你要锄头做什么?”

“有用。”方元卖了个关子,拿好了锄头和杆秤之后,就招呼大家出门而去。不久之后,就来到了村外一块绿草丰茂的地方。在一丛丛绿草下面,隐约可以看到一些断垣残壁,恰恰是残塔的遗迹。

“来这里做什么?”虞越目光微闪,习惯性的揣测起来。

此时,方元一声不吭,忽然高高举起锄头,再狠狠锄落下来,扁尖的锄头已经没入了草坪之中,然后带出来一片微青色的泥土。

中国的疆土辽阔,可以分为东西南北中五个方位,其中也可以按照五行来划分五个方位的泥土颜色。东方属木,自然是青泥;西方属金,多是白色沙砾;南方属火,自然盛产红泥;北方属水,那就完全是黑土了。至于中原腹地,五行属土,土为黄色,所以多是黄泥。

当然,凡事也不能一概而论,比如说现在,在方元不断的挥锄下,一个土坑逐渐成型,大概有半米深。此时,锄挖出来的泥土,不再是微青色泽了,而且浅黄色。

看到了浅黄色的泥土,方元脸上立即露出满意之色,停下了锄挖的动作,随之弯腰垂手,把一块浅黄色的泥巴拣了起来,然后握在手里轻捏,再合手揉搓。转眼之间,一枚黄色泥丸立即出现在大家的眼前。

看到方元的举动,旁边几个人自然感到莫名其妙,十分不解。

在众人按捺不住要询问之时,方元就转头笑道:“居士,你觉得怎么样?”

古月居士轻轻捋须,审视了片刻之后,才评点道:“土细而不松,油润而不燥,鲜明而不暗,应该是不错的吉壤。”

“哈哈,我觉得也是。”方元连连点头,十分赞同。与此同时,虞越等人也有几分明悟,敢情方元这样做的目的,却是在验证土质的优劣好坏。

另外,虞越又多想了一层,忍不住问道:“方师傅,难道你相中了这里,打算在这个地方构建新村落吗?”

“不是。”方元立即摇头否认:“这里就在原村的范畴内,风水气运与原村一脉相承,在这里建村,相当于换汤不换药,我可不做这样多此一举的事情。”

“既然这样,方师傅这是?”虞越迷惑了,弄不明白方元举动的意思。

“不急。”方元忽然问道:“虞先生,你觉得这颗泥丸,大概有多重?”

“嗯?”一瞬间,虞越心中一动,目光就落在包龙图手中的杆秤上,然后脱口而出:“称土定吉凶?”

“差点忘记了,虞先生也是行家。”

适时,方元笑着说道:“既然这样,也不需要我来多费唇舌。没错,我是打算称土。一般来说,应该用是斗来装泥称土,再确定其中的斤两。但是我觉得也不用这样麻烦,估算一下泥丸的分量,再用杆秤来称一下,也能有大概的判断了。”

斗是容积单位,秤是计量单位,两者之间不能混为一谈。而且由于地域之间存在的差异,同样是一斗泥土,其中的重量却未必相同。

关于这一点,以虞越的阅历,自然十分明白。毕竟他居住在苏州城,肯定也知道苏州城的来历,更应该清楚伍子胥相土尝水的典故。

了解方元的用意之后,虞越也恍然大悟:“这杆秤是法器?”

“没错。”方元坦然承认了,又问道:“言归正传,虞先生觉得,这枚泥丸应该有多重?”

“这个……”

明白怎么回事之后,虞越自然积极配合起来,仔细打量方元手中的泥丸,只见泥丸果然十分鲜润富有光泽,圆滚滚的模样,仿佛一枚鸡蛋大小。

观察了片刻,虞越沉吟道:“我觉得,应该是二两或三两左右吧。”

如果是一枚真正的鸡蛋,虞越会猜测是一两左右,但是考虑到泥丸是实心的,分量更重,他就直接把分量翻倍。

“三两吗?”方元笑了:“那就称一称吧。”

“给!”包龙图很有眼力,立即把杆秤递了过去。

方元接过杆秤,首先确定称重的单位。毕竟一杆秤,在秤杆上下两面,都有星花标记。其中一面的星花,那是每一段星花,就代表了一斤,而另外一面却代表了两。

这可不能弄错,不然就不好称东西了。

确定杆面是一斤十六两的单位之后,方元立即把泥丸搁到秤盘之中,然后把秤砣挂在秤杆上,而且就悬挂在代表三两的星花上……

第248章神奇的杆秤!

这一瞬间,众人纷纷注视杆秤,想知道其中的结果。

与此同时,方元也松开了手指,只见秤砣悬挂在秤杆上,却高高的翘了起来,可见泥丸的分量绝对不止是三两而已。

“咦!”乍看之下,虞越也有几分惊讶:“居然这么重?”

“一枚鸡蛋大小的泥丸,居然超过三两,分量不轻啊。”包龙图饶有兴趣道:“有四两吗?或者半斤……呃,不对,这是十六两一斤的秤,半斤是八两,应该不可能了。”

“确实不可能。”方元点头道:“预计有五两……”

包龙图好奇问道:“五两的话,是吉是凶?”

“不吉不凶,或者说平上。”方元笑道:“比平庸之地好一些,但是又称不上是吉地。”

“只是平上而已?”虞越眉头微皱,显然有几分不满意。

“不错了。”方元解释道:“毕竟虞村原来是金城环抱梅花形的风水格局,但是自从河流截弯取直之后,风水格局已经散去,只剩下一点余气残存。也正是因为有余泽犹存,虞村才没有败落下来。”

“什么,这里原来是金城环抱梅花形?”这个时候,古月居士十分惊诧,连忙左右打量起来。不过虞村比较宽广,一时之间,他也看不到全貌,不好判断真假。

适时,包龙图掏出一张村子地形图,笑眯眯示意道:“居士,你看……”

“真是。”稍微打量。古月居士就感叹道:“我说明明是吉壤表相的泥土,怎么分量却这样轻,原来是风水格局已经败落了。”

“金城环抱。是指玉带水吗?”虞越皱眉道:“或者可以重新挖渠引流,改造回来?”

“行是行,不过那就不是真正意义的金城环抱了。”古月居士摇头道:“只得其形,不得其神,也没有什么意义……”

“啊!”

虞越不死心,还想说些什么。就在这时,旁边的蒙龙突然惊叫起来。仿佛是看到什么不可思议的事情似的,一脸震惊茫然之色。

“怎么了?”

众人一怔,纷纷顺着蒙龙的视线看去。然后就看到了方元手中的杆秤。这个时候秤砣就悬挂在代表五两的星花上,泥丸与秤砣分量相当,使得秤杆好像水平线一样笔直。

“都说了,泥丸可能有五两重。不用大惊小怪的吧。”包龙图眨眼笑道:“要是所谓的吉壤的话。说不定更重呢。”

“嗯。”古月居士点头道:“同样体积的泥丸,起码要八两以上,才能够称为吉壤。三两以下,就是贫瘠之地。”

“不是,不是……”这个时候,蒙龙才算是反应过来,连忙摇头道:“我不是惊讶泥丸的重量,而是在刚才……”

一时之间。蒙龙突然顿住了,语气不确定道:“或许是我眼花。看错了吧。”

“刚才怎么了?”包龙图好奇道:“这里又没有什么外人,不用吞吞吐吐的吧。”

“小蒙,有事就说。”虞越也点头道:“不必隐瞒。”

“虞先生,刚才我好像看到……”蒙龙迟疑道:“秤砣在三两的星花上,然后慢慢地滑动起来,最终停在五两的星花那里了。”

“这事很正常呀,有什么好奇怪的?”包龙图还是不解其意,然而方元与却古月居士相视而笑,眼中充满了了然之色。

“等等。”虞越的反应不慢,忽然想到一个可能性,连忙问道:“你的意思是,秤砣是自动滑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