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富士康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宅师(烛)-第222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老人一开口,旁人纷纷称是,然后经过一番咨询,就确定了方向。

“老爷子,直接给沈峥打电话算了。”期间,也有人提议道:“您老招呼一声,不怕他不把人带回来。”

“有求于人,不得失礼。”老人摇头道:“备车吧。”

“哦。”旁人惟命是从,一番召唤之后,酒店外面立即开来十几辆豪车。一帮人上了车,在老人的示意下,又浩浩荡荡而去。

方元等人自然不知道,身后有人在追赶他们。此时此刻,他们的车队离开了热闹繁体的城市,然后沿着乡间小路不断驰骋。

一路上,方元兴致勃勃的打量沿途风光,只见道路两旁的植物、动物,甚至村落建筑,无一不是迥异于国内,充满了新鲜感。

也难怪许多人热衷于旅游,在一个地方待久了,肯定觉得枯燥乏味,单调无聊,再美丽的景致估计也提不起什么观赏的兴致。但是换了个地方就不同了,哪怕是最普通的花草树木,也具备了迥然不同的魅力……

见此情形,沈峥趁机卖好道:“等解决了这事,我陪方师傅畅游南洋诸国,把诸国美景观赏一遍。”

“算了,没那个时间精力。”方元耸肩道:“旅游,本来的目的就是为了放松自己,调节心情。问题在于现在的许多人,却是为了旅游而旅游,视旅游为人生必完成的目标什么的,那就没意思了。”

“方师傅所言甚是,很有哲理。”沈峥没节操的奉承。

方元无奈一笑,也懒得观赏沿途风景了,与沈峥有一搭没一搭的闲聊起来。大概过了一个多小时,车队的速度一缓,在一个山寨似的村落旁边停了下来。

“到了?”方元好奇张望。

“就在附近的山上。”沈峥歉意道:“山上的小路不能通车,只能步行。”

“那就走吧。”方元干脆下车,他又不是什么娇贵的富家大少,平时没少跋山涉水,不至于在这个时候矫情。

说起来,或许就是从当年释迦牟尼在山上建立精舍弘扬佛法开始,所以在佛法传播的过程之中,和尚们相对来说比较喜欢在山上修筑寺庙。因为在山中立寺,不仅有斩断红尘,与世隔绝的意味,更容易规避世俗法律的统治。

在古代的时候,几乎每个寺院,都有属于自己的寺产田产,拥有独立的庄园经济,自成一佛国净土,半脱离了王朝的掌控。

至于现在,随便时代的进步,一些田产寺产,肯定保不住了。寺院的日常维护,基本上是依赖信徒的供养。

当然,在宗教氛围浓厚的地方,佛教还是保留了崇高的社会地位。沈峥重建佛寺的举动,也得到了附近村落百姓的顶力支持。

在前往山上的途中,方元就看到了村中的男女老少,纷纷露出真心的笑容,特意跑过来向沈峥打招呼,鞠身问候。对此,沈峥自然是笑容满面的回礼,不断的挥手向山寨村落中的人致意,颇有几分领导人的架势。

与此同时,方元却专注的观察四周的山形地势,开始的寻龙堪舆的第一步……

ps:存稿回家过中秋,只有两更了,大家见谅。

第523章空门

风水之道,未看山而先看水,这是最基本的套路了。

水是万物之源,更是龙脉的精华。风水书云,山朝不如水朝,水朝不如水绕,水绕不如水聚。水朝则堂逆,堂逆则财遭,水绕则气全,气全则福绵。水聚则龙会,龙会则地大。

总而言之,水是关键。方元一边爬山,一边举目四望,很快就在附近发现了一条宽敞的水流。潺潺水流绕着村落而过,呈之字形飘去远方。

乍看之下,方元心中就有数了,这是典型的村落布局。毕竟就算是游牧民族,也知道逐水草而居,更何况这里是农耕文明的国度,基本上是在水边聚落定居。

从丰沛宽敞的水流来看,方元就可以断定,附近应该有吉地。这是最简单的堪舆之法,但凡大河直流或数十里,或数里,忽然大环大转,此中必有大地。

当然,具体问题也要具体分析,如果大江大河的水流湍急,是湍流激水,自然难以聚气,也谈不上什么吉地福址了。

不过方元目测,附近的水流平缓,而且水质比较明澈,而且村落较大,人口不少,说明这里有生气凝聚。一番推算下来,他也可以得出结论,附近存在风水福址的可能性很大。

走了一会,就到半山腰上了。

与此同时,方元顺势看去,就在山坳中发现了一片连绵的建筑。毫无疑问,那里就是沈峥重新修复的佛寺了。

隔了一段距离。方元也看得十分清楚,整个佛寺的确是富丽堂皇,十分华丽。

说起来。历史上的几次灭佛运动,很大程度上就是由于寺院拥有的财富在拉仇恨。有时候连皇帝都没有佛门有钱,怎么可能不眼红?

然而时至今日,佛门还是没有吸取教训,一但有钱了,就习惯性的修建金碧辉煌,类似宫廷一样的殿宇。不管是殿里殿外。都布满了黄金般的色泽。

骄阳似火,照映在殿宇中,立即反射一片金光灿烂的光芒。方元瞄了一眼。就知道殿里的材料,不是鎏金,就是纯铜,价值肯定不菲。

铜铸的佛殿。就算材料不算多么的昂贵。但是要铸造得美轮美奂,也需要极高的工艺。这年头铸手工打造的东西,价钱绝对不会低。

见微知著,由此也可以知道,为了讨好那个高官政要,沈峥也是舍得投入。不过按照投入与收获要成正比的规律,沈峥的目标恐怕也不会小。

高官主管经济能源,指不定是石油天然气什么的。只要他态度有所偏向,沈峥估计也要赚得盆满钵满。自然不会在乎区区一个佛寺……

方元浮想联翩,反正也可以确定,沈峥本质是个商人,商人绝对不干赔本的买卖。现在的投入,肯定要几倍、几十倍,甚至几百倍的赚回来。

这个时候,沈峥笑问道:“方师傅,你觉得这里的情况怎么样?”

“挺不错的。”方元环顾道:“山势绵延,水绕云从,明显能够藏风聚气,看起来应该是块福址。”

“对对对。”沈峥也不避讳,笑着说道:“之前我也请了不少风水师过来堪舆,他们也是得出了方师傅同样的结论。”

“这是最粗浅的判断。”方元随口道:“看出来了很正常,要是看不出来,说明那个风水师没实力,沈会长你请错人了。”

“那倒也是。”沈峥呵呵一笑,继续引路道:“方师傅,到寺院看看吧。您不仅是风水师,更是杰出的设计师,恰好帮忙评鉴一下寺院的建筑细节……”

方元欣然点头,以沈峥的财力,肯定是请最优秀的建筑师帮忙复原寺院的,他不觉得自己能挑什么毛病。不过趁机学习增长见闻,这也是好事,他自然不会拒绝。

不久之后,一行人抵达山谷中的佛寺。只见佛寺还有施工之中,不过巨大的山门已经建立起来。寺院的山门,那是由合围粗大的巨柱支撑起来,每根支柱通体黄金灿烂,不知道本身就是铜柱,还是表面镀金。

山门,其实就是佛寺的门面。通过山门的情况,也大致可以知道寺院的实力。一般来说,佛寺的山门是三门并立,中间一个大门,两旁各有一个对称的小门。

这样的山门结构,象征着三门解脱,即空门、无相门、无作门。中间的大门,就是空门。所以大家才会把某人出家当和尚,称之为遁入空门。

总而言之,站在金柱的旁边,就可以感受到寺院的奢华之美。

这也正常,或许有些人觉得金银俗不可耐,但是当黄金白银的数量多达一定程度的时候,再俗气的东西也会变得高雅起来,大俗即大雅。

比如说现在,过了山门之后,方元放眼望去,全部都是黄金的颜色。殿宇鎏金,佛像由纯铜铸成,甚至连寺院中的地面,也铺了一层层薄薄的金箔。

鎏金、镀铜、镶嵌箔片。这样的事情,在现代人看来,也可以称得上是十分奢侈的行为。但是古代佛寺更加过分,整个宫殿基本上是以黄金堆砌而成,也难怪会招来灾祸。

方元在豪华寺院走了一遍之后,对于屡建屡毁的事情,一点也不予以同情,反而觉得它们纯粹是自找的……

经过了美轮美奂的天王殿、大雄宝殿,一行人就来到了法堂。法堂是专门给高僧演说佛法的地方,当年佛陀在世时,为了给众生演说佛法,建立法堂,专门用以传播佛教。

当然,不同的寺院,法堂的形式也不同。一般寺院的法堂,那是封闭式的建筑,但是这个寺院的法堂,则是露天广场。一个由汉白玉砖铺成的巨大广场,方圆七八百平方米,中间是一个雕栏玉砌的平台。

在平台之上,就供奉了一尊大佛。与天王殿、大雄宝殿中供奉的金佛、铜佛不同,法堂广场之中供奉的大佛,则是一尊大石佛。

来到这里,方元就知道正戏来了。看了一眼,他也有点惊叹:“好高大的佛像。”

相片上的影像,与真实的场景,多少有一点区别。毕竟拍摄的角度不同,往往导致同样的事物出现偏差,这是视觉上的欺诈。

在相片上,大佛俯视众生,一帮信徒匍匐如蝼蚁,充满了宗教式的氛围。所以方元刚才才觉得,相片上的大佛之所以显得那么高大雄伟,或许是摄影师有特殊的拍摄技巧。

可是现在方元也看得真切,特别是走到平台旁边,直接与大石佛对比。一比划,只见他踮脚伸手,指尖才到跏趺而坐的大佛膝盖上。最为难得的是,大佛并不是水泥铸成,而是真正用石头雕刻成型。

在方元感叹之时,沈峥也有点儿得意:“为了这块雕刻大佛的石头,我悬赏百万,派人搜罗了几个月,最终在泰国深山老林之中发现了合适的石材。不过要把整块巨大石头完好无损的搬运出来,也费了不少人力物力财力……”

“反正一番辛苦之后,总算把石头运来了。然后再请雕刻大师出马,又花费了半年之久,才最终完成这尊大佛造像。”

沈峥说得轻描淡写,但是大土豪之气已经侧漏无疑了。最重要的是,人家并不是在炫耀,而是在陈述一个事实。

对于大豪这种不把钱当钱的作风,方元已经见怪不怪了,随意夸赞两句之后,又问道:“沈会长,你说的那些疑似风水布局的线索在哪里,应该没扔吧?”

“没扔,没扔。”沈峥连忙道:“就在附近,方师傅请随我来。”

在沈峥的带领下,方元暂别了佛像,离开了巨大广场,继续深入寺院之中。过了广场,就是环境优雅舒适的僧房了。

这里是供和尚起居修行的地方,不过还没有修建好,正在施工中。看到沈峥来了,一帮施工人员纷纷上来迎接。

沈峥点了点头,就随意把这些人打发走了,然后引着方元继续向前走。经过了僧房区域,就来到了山谷的尽头,一片稀疏的树林之间。

乍看之下,方元也觉得有些意外,只见在稀疏树林里面,居然有一些残破石碑,以及一些小石塔。

“这是原寺的遗址,我叫人看护起来了,一直没动。”沈峥解释道:“这些碑塔,应该是原寺和尚供奉高僧灵骨的地方。”

“不过可惜的是,当年寺院被毁之时,碑塔也被人砸碎了许多,只剩下一些残存。而且碑文已经被刮花了,也不知道是刻了什么内容……”

沈峥摇头感叹,如果碑塔都完好无损的话,也可以称得上是历史文物,更可以成为新寺的底蕴。所谓的薪火相传,就是这个意思了。

摇头叹惜之后,沈峥又指着树林一侧道:“重修寺院时候整理出来的东西,我都保管在那里了。我觉得以后可能有用,没敢扔。”

“去看看。”方元走了过去。

在树林的一则,那里有几个临时搭建的棚屋,而且还有人守在其中。看到是沈峥来了,那人笑容满面,飞快迎了上来。

沈峥一挥手,那人也心领神会,急忙取出钥匙打开一个锁着的棚屋,迎请众人进去。

方元进去一看,第一感觉就是乱,乱七八糟,杂乱无章……

第524章拉关系

棚屋里头,就好像是杂物房,各种东西乱七八糟,根本没有归类。不过毕竟有专人保管,且负责清洁打扫,所以就算东西杂乱,也不赃。

最起码大家走进来的时候,不至于被灰尘呛了一脸。

此时,方元目光一扫而过,发现棚屋杂乱的东西,大多数是残砖断瓦,也没有什么价值。难怪随便锁在棚屋中,不担心看守的人监守自盗。

“方师傅你看。”与此同时,沈峥指着角落一堆残砖说道:“那些东西,就是我们清理广场遗迹的时候发现的,上面有花纹。”

“花纹?”方元心中一动,立时走去打量。

细看之下,方元发现残砖虽然已经破碎裂块,但是看起来质量很好,而且砖面上的确有一些线条清晰的花纹图案。不过让人觉得奇怪的是,这些花纹图案并不是在砖块的正面上,而是绘刻于底面。

也就是说,砖块平铺的时候,表面光滑整洁,看不到花纹。只有把砖块挖出来的时候,才能够在底面看到清晰的图案。

方元也没有把砖块的正面与底面看反了,毕竟正面光滑平整,底面相对比较粗糙,这是毋庸置疑的事情。

再说了,方元向沈峥求证的时候,他也明确表示,有花纹的一面,的确就是砖底。如果不是工人清理残砖的时候,无意之中发现了这个线索,恐怕他就会将这些破烂砖头当成垃圾处理掉了。

确定自己的判断没错,方元多少觉得有些奇怪。毕竟但是有花纹的东西。花纹肯定是绘刻在正面上作为装饰,方便大家的观赏。

然而,现在这些砖头上的花纹。则是在底面。铺在广场的时候,大家根本看不到,这仿佛是锦衣夜行,有什么意思?

如果只是单块砖有花纹,还可以用偶然解释。问题在于,这些砖头至少有几十块,明显是刻意而为。也难怪沈峥觉得,这些是风水布局的线索了。

方元琢磨了下,又回头问道:“沈会长。有法堂广场的复原图吗?”

“有。”沈峥连忙点头,一边招手让秘书拿来,一边解释道:“不仅是广场的复原图,还包括了整个寺院……”

“为了百分之百还原寺院的原貌。我搜集了许多信息资料。不仅向当年在寺院修行的老和尚打听,还咨询了许多建筑专家。在他们的齐心合力下,才算是还原了当年寺院的每一个细节。”

说到这里,沈峥话峰一转:“当然,只是表面上的细节。如果广场真的布置了风水局,他们也不懂,肯定说不上来。”

“嗯。”方元轻轻点头,然后说道:“如果真有风水布局。其中的神韵他们肯定不清楚,但是通过形局。应该知道一些端倪。”

沈峥自然明白,所谓的形局,就是寺院的结构布局。毕竟风水局也不可能是凭空成型的,肯定需要一些特定的布置。既然砖头可以是线索,那么佛寺中的建筑,也有可能是关键。

所以方元的要求,很快就得到了满足。片刻之后,秘书不仅把寺院的复原图拿过来了,甚至还叫人抬来了一个立体模型。

通过微缩的模型,就可以以上帝的视角,俯视整个寺院的全貌。而且也不仅是寺院的全部建筑而已,另外还包括了附近的山形地势情况。这是按照真实的比例缩小做成的,再以模型的形式表现出来。

方元看了一眼,就忍不住赞许道:“沈会长,你真是考虑周详啊。”

“呵呵,方师傅觉得有用就好。”沈峥笑逐颜开,他老谋深算,早在有人告诉他,寺院可能布置有风水局的时候,他就让人制作这个模型了。

这样细致的模型,对于风水师肯定很有帮助。事先有了直观的印象,那么等到实地考察附近山势的时候,也不至于有什么遗漏了。

“有用,当然有用,帮大忙了。”

对此,方元自然是赞不绝口。如果人人都有沈峥这样的觉悟,那么他以后帮人看风水,肯定可以节省许多时间精力。

“我不是风水师,也不懂风水布局,只能做这些力所能及的小事尽点心意了。”沈峥笑了笑,又提醒道:“方师傅,这个模型虽然尽量按照真实比例微缩,但是多少也有一点偏差,不能尽信……”

“知道了。”方元微微点头:“我心里有数,只看大范围。具体的细节,一会儿再走一遍,相互对照印证。”

“没错,方师傅是行家,就不需要我多嘴了。”沈峥笑道,识趣的退边一旁,不打扰方元研究寺院的形局。

就在这时,一个人匆匆忙忙奔了进来,快步走到沈峥旁边耳语两句。

“什么?”沈峥一听,脸上就浮现了一抹惊愕之色,旋即反应过来,心中暗叫不好,麻烦果然来了。

“怎么了?”方元听到了动静,尽管没有抬头,依旧在打量模型,不过却随口说了一句:“如果沈会长有急事需要处理,那么也不用管我,先忙去吧。”

方元觉得,堪舆风水起码要两三个小时,沈峥在不在旁边,也无所谓了,反正他也帮不上忙。

然而没有想到,听到这话之后,沈峥居然苦笑道:“方师傅,不是我有事,而是你有事。”

“我有事?”方元一呆,抬头问道:“我有什么事?”

“麻烦事。”沈峥涩声道:“很麻烦的事。”

“嗯?”方元眉头一皱,忽然之间意识到什么,干脆问道:“是不是又有人打算为姓马的出头?”

“诶!”沈峥长叹一下,踌躇道:“方师傅,要不然你先避一避?”

“凭什么?”方元坦然道:“之前的事情,我自问所作所为可圈可点,没有丝毫不对的地方。错不在我,我干嘛要避开?”

“方师傅,我知道这事错不在你,在沈嵘那个混账东西。”沈峥怒骂一句,随即解释道:“但是方师傅你有所不知,马师傅他师父……比较护短!”

说到这里,沈峥又忍不住叹了口气,才继续说:“他师父不仅护短,而且在南洋风水界之中可谓是德高望重的耆老,威望很高,一呼百应……”

“也就是说,现在是他师父找上门来了?”方元问道,看到沈峥点头确认,立时撇嘴:“这算什么,打了小的,老的就来找场子,有完没完了。”

“呃!”这事说起来,倒也没什么错,但是沈峥却不敢接话,因为这个时候,一个过了耄耋之年却依然精神抖擞的老人,就在七八个人的簇拥下,轻步走了进来。

一瞬间,将近七十的沈峥,也要恭敬的叫唤一声:“牛老爷子,您来了。”

面对一个临近期颐之年,快要满一百岁,却能走能跳,有肉无酒不欢的老寿星,南洋顶级的大风水师之一,沈峥大老板的排场,实在是摆不起来。

“小沈啊。”老人语气很熟络,笑容可掬道:“好久不见了,不过看你的气色,就知道你最近运程肯定很好,要保持。”

“真的,谢老爷子提点了。”沈峥眼睛一亮,连忙表示感谢。老人的评点,那是公认的灵准,他说自己的运程好,那么肯定是真好,绝对不会有错。

老人摆了摆手,直接走到寺院模型旁边,一边打量,一边问道:“你前些日子托人给我口信,就是为了这寺院的事情?”

“这个……”沈峥心念百转,有些摸不准老人的意思,不过也不敢撒谎,只有老实的点头道:“没错,是这事。”

“嗯。”老人稍微摇头之后,就轻叹道:“我已经归隐了,自然不能再破例出手。不然这个口子一开,以后肯定很麻烦,所以只能拒绝你了,想必你应该可以理解……”

“理解,理解,当然能理解。”沈峥笑道:“您老在颐养天年,我也不该打扰您的,也就是抱着万分之一希望,这才托人探下您的口风。您老要是答应下来了,那肯定是意外的惊喜。回拒了,也在情理之中。”

“你理解就好。”老人淡笑道:“再说了,就算我不出手,你不是照样请到了帮忙解决问题的人么。”

在说话之间,老人终于看向方元,和颜悦色道:“不知小友师出何门呀,年纪轻轻的就有这般功力,真是不多见啊,可以称得上是天纵其才。”

方元眨了眨眼睛,这算是先礼后兵么?

看到方元不吭声,沈峥连忙说道:“牛老,方师傅是家学渊源,自学成才……”

“哦,是哪一家,说来听听。”老人笑道:“说不定我也认识。”

这也不是没有可能性,毕竟老人年轻的时候,也没少走南闯北,结交各地的同行。几十年下来,绝对是知交满天下。只要知道方元的底细,说不定拐弯抹角的也能够扯上一些关系。只要有关系,那么事情就好办了。

沈峥也明白这一点,看了方元一眼之后,立即把他外公生前居住的地方说了出来。毕竟著名的风水师,一般会在特定的地域范围活动,只要知道了地点,如果真的认识人,肯定知道是谁。要是不认识,那就没有办法了。

此时,老人若有所思,轻声自语:“龙潭村……”

第525章丧心病狂,反了天了!

“龙潭村……”老人沉吟片刻之后,立时皱眉道:“不认识!”

“呃!”沈峥呆了呆,感觉有些懵,他看到老人一副若有所思的神态,还以为他真的认识方元的外公呢,谁知道最后来了个转折。

不过这也正常,毕竟中国人口太多了,尽管从人口比例上来看,学风水的人肯定是极少极少的一部分。但是在庞大的人口基数下,懂风水的小部分人,也应该是个很大的数字。

就算老人交游广阔,也不可能认识全部的人吧。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