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富士康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宅师(烛)-第398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返璞归真……”

一帮人看了孔周一眼。不由得表示认同。

不管是张道心,还是孔周。单纯外貌看来,都是六七十岁左右的老人家。不知情的人,肯定估算不出他们的具体年龄。两个上百高龄的人,不仅外表具有欺骗性,而且体魄也同样的富有生机活力,也是让人惊奇羡慕。

话到这份上,孔周笑而不语,也是默认了。

一瞬间,熊贸心情又重新激荡起来,也不知道从哪里摸出了签字笔,还有笔记本,眼中充满了渴求之色:“您老给我签个名吧。”

“……好。”孔周哑然失笑,爽快的接过笔,再在笔记本中空白一页上,龙飞凤舞似的勾画几笔,一个笔法十分风雅的花式签名,就出现在纸上。

从孔周娴熟的动作上就可以知道,他没少做这样的事情。

其他人微微一怔之后,也不觉得有异。毕竟在风水界之中,孔周的影响力,就相当于娱乐圈的天皇巨星,有无数的人崇拜敬仰。

看到熊贸顺利拿到签名之后,几个蔡家帮的人,也有几分蠢蠢欲动。

孔周察觉出来,或许不想把时间浪费在这种琐碎事情上,抢先一步开口道:“方元,你刚才说的可惜,我们也听见了,你在可惜什么?”

听到这话,其他人顿时一肃,纷纷安静下来,专注聆听。

毕竟大家都清楚方元这次入京的目的,那是与孔张进行最后的决战。而孔周与孔张是什么样的关系,更是众所周知的事情。

现在孔周这样问,应该算是一种试探吧?

“您老何必明知故问呢?”方元摇头道:“这样明显的状况,我不信你看不出来。”

“我应该看出什么状况来?”孔周淡笑道:“你应该知道,我年纪大了,难免有些老眼昏花,肯定比不上你们年轻人了。

方元顿时暗中翻白眼,在他的心目中,孔周也和张道心一样,要与老奸巨滑这个形容词划上等号了。其他人看不明白,他可以理解,也不怀疑。但是孔周说自己看不清楚,他信了就是笨蛋了。

“方元,你说说看,你看到了什么状况,居然这样感叹。”一个老人忽然说道,语气十分的亲好,透出几分亲切的意味。

方元看了过去,隐约感觉这老人气度不凡,最重要的是有几分似曾相识的感觉,这也让他有些迷惑,试问道:“您老是……”

“我姓华。”那老人笑道:“顽劣犬子多得你的照顾,谢谢了啊。”

方元一失神,立即醒悟过来,这应该是华丰的老爹了,绝对是大人物。当下也不好怠慢,连忙谦虚道:“您老说反了,应该是华大哥经常关照我才对。”

“谁关照谁,我心里有数。”那老人摆了摆手,笑着说道:“你这两天有空的话,到我家去吃顿便饭吧。”

“华老弟,你这是要徇私吗?”孔周笑侃道:“如果是,拜托不要当着我的面来好不好,这让我很为难的。”

“怎么会……”华老人哈哈大笑道:“我们最多有建议权,影响不了大局,最终决定的还是您几位……”

这话也泄露出一些信息来,让方元等人心中一动,隐约觉得这一次相会,未必是偶遇,说不定是注定的结果。

有了这样的明悟,方元也不再犹豫,直接笑道:“我可惜的事情,就算没说透,想必大家也有几分猜测了。”

“愿闻其详。”华老人作出洗耳恭听的模样。

不得不说,上头有人就是好,能把话题引下去。方元感激一笑,娓娓而谈:“我刚才在观望京城的风水形势,发现京城的气虽然十分昌隆兴盛,但是其中的祸患也不小。”

此话一出,场面更是一静,有人脸色变了,也有人不动声色。

特别是孔周、华老人这些人,城府非常深,脸上表情如常,还挂着和煦的笑容,让人根本琢磨不透他们的想法。

“什么祸患?”孔周笑问道:“你详细说说。”

方元沉吟了下,措辞道:“传说之中,在隋末之时,大风水师袁天罡与隋炀帝杨广之间,曾经有过一番奏对。”

方元突然说起无关的话来,自然让其他人感到意外。不过孔周好像想起了什么,嘴角泛出一抹笑容,轻轻退了一步。

此时,华老人若有所思,上前半步问道:“什么奏对?”

“当时袁天罡是隋朝官员,负责监察天下风水异常状况。当时他夜观天象,发现在西北方向不时有一种似烟非烟,似云非云,郁郁纷纷,呈红黄二色,状若龙形的气体在飘浮。”

方元解释道:“袁天罡见天象有异,立刻去向杨广汇报。杨广很好奇,问他这种气体,属于什么状况?袁天罡也不敢有所隐瞒,就简单的列举了几种气体异象作了说明。”

“一种白若练絮,晦昧不明,乍有乍无,其状如狗,这叫做妖气。妖气现则天下有大丧,即有兵变。”

“一种中赤外黄,有丝有缕,若欲遇风飞舞之状,这叫喜气。喜气见,则表示朝廷有非常之喜。”

“一种状如长虹冲天直上,中吐赤光润泽者叫胜气。胜气见,则天子威加四海。”

“一种赤文飞舞,团团曲曲,有如冠缨之状,或如笔锋之状,叫做宰相气。所见之方,当出大臣贤相。”

“一种如虎如狼,如熊如罴,精光四射若火者,叫做将军气。所见之方,当出名将。”

方元娓娓道:“另外还有一种气体,团团若盖,青、黄、赤、白、黑五色皆备,或现龙身,或结凤彩,就是所谓的天子气了。”

“袁天罡在西北看到的气体,就是天子之气?”华老人问道。

“对。”方元点头道:“袁天罡发现天气气之后,大吃一惊,然后再观望皇城方向,发现原本应该色成五彩的天子气,居然被削去了小半,这是皇朝不稳的迹象,当下急忙入宫向隋炀帝汇报。可惜的是,杨广听了,却嗤之以鼻,根本不当一回事。”

“无奈之下,袁天罡之好告退离宫,然后挂印而去,云游天下。当时的西北方,正是太原李渊的地盘,不出几年,隋灭,李唐坐了江山。”

方元也有几分感叹:“如果当年杨广听信袁天罡的话,尽早做好了防范准备的话,恐怕李渊父子也不会那么快攻入长安称帝,成就三百年唐朝盛世……”

华老人目光微闪:“你的意思是,现在京城的状况,与当年袁天罡看到的情况类似吗?”

第941章座谈会

华老人的话,也有几分诛心。

方元一听,连忙摆手道:“不不不,不同的……不过,的确也有一点点类似。”

“哪里类似了?”华老人笑道:“你最好说得清楚一些,不要让大家误会了。”

“那我直说了,京城的气,尽管也是色成五彩,十分的祥瑞。但是这祥瑞之气,却高浮于空中,有一些盘而不聚,欲离不离的迹象。”

方元直言不讳道:“为什么会有这样的状况,具体的原因估计也不用我多说了吧。反正在这个时候,我才可以确定,上头真的有搬迁之意。”

在现代社会,肯定没有所谓的天子气的,但是道理却是一样的。天子气已经演化成为了一国之运。现在国运昌隆,却有迁移的痕迹,说明上层已经做了迁都的决议,现在就是有条不紊的筹备安排。

方元瞥了几个老人一眼,又继续说道:“我可惜的是,如果真的搬迁了,那么对于这座古城的影响,也十分的巨大。”

“……什么意思?”华老人问道,表面不动声色,心里却不怎么平静。

话到这程度,方元也不遮掩下去了,轻叹道:“大家心里都有数,这个城市现在就是依靠庞大的国运支撑,才能够发展到如今的规模。”

“可是当某一天,这庞大气运突然抽离了这里,那么就相当于在釜底抽薪,这看似繁华如锦的城市,恐怕就要面临崩溃的危险……”

众人心头一震。大家都清楚,方元不是危言耸听。而是在陈述事实。

毕竟京城作为首都,之所以高速发展。达到今天的昌盛,那是以举国之力供养起来的。如果有一天,它不再是首都了,会有什么样的后果,也可以想象出来。

最直观的表现,恐怕就是城市中心的房价,肯定由巅峰一落千丈,直接跌入谷底。

稍微一想就可以知道,这对于许多人来说。就相当于世界末日。

这也是为什么,大家都明白迁都势在必行,却迟迟没有动静的原因。因为现代不是古代,古代如果帝王强势,一意孤行,别人也奈何不了他,所以才会迁都成功。

可是现代,不能独裁,要顾虑民意。或者说。要顾虑原有的即得利益者。如果不能安抚他们,肯定有许多麻烦,说不定还会出乱子。

这其中的牵扯太大了,也难怪要布局十几二十年。才犹抱琵琶半遮面的显露出一点端倪。而且只是处于筹备的阶段,到底什么时候贯彻落实,或许还有得等呢。

当然。这种高屋建瓴的事情,自然有另外的人操心。方元最多叹一叹,也轮不到他指手画脚。

反正听了方元的解释。华老人就笑了,回头道:“大家觉得怎么样?”

“不错……”

“可以!”

“有两下子,不比昨天的小子差。”

其他人纷纷颔首,脸上露出赞许之色。

就在这时,孔周淡笑道:“我就说了,大家根本不用多此一举,没意思。”

“孔师傅,这是流程,哪怕是形式主义,也要走完的。”有人笑了起来,随即在怀取出一张请柬,直接递给了方元。

“这是?”方元愣了一下。

“端午的时候,我们要举办一个座谈会,希望你能够出席参与,大家多多交流。”那人微笑道:“记得一定要来啊。”

说话之间,这些人就拥着孔周,谈笑风生而去。

他们才下楼,熊贸等人就蜂拥而来,团团围住方元,低头打量请柬内容。

“咝……”

乍看之下,不少人就倒吸一口凉气。请柬内容没什么,的确和那人说的一样,客气的邀请方元参加端午节座谈会。时间和人物十分清晰明了,但是这地点却让人羡慕嫉妒恨。

那个地方,就是传说中的权力中枢,名副其实的政治中心啊。一般人只闻其名,恐怕一辈子都没有机会踏入其间,靠近半步。

好半响,熊贸才缓过来,长长吐气道:“我就说了,肯定有人主动找上门来的,没有想到这么快。”

“更没有想到,居然是北圣亲自出马……”蔡建中也有些感叹:“久闻大名,如雷贯耳,今天一见,果然是名不虚传啊。”

“楼歪了,话题不要偏。”包龙图指了指请柬,红光满面道:“关键是这个……话说,这请柬能捎带几个人同去呀?”

“呵呵。”熊贸苦笑道:“包兄弟,你不用妄想了。那样的地方,肯定是有一人算一人,不要说带人了,最好什么东西都不带,空手去,免得检查麻烦。”

“就是,就是……”其他人深以为然。

“哎,可惜!”包龙图很失望,不过他的注意力很快就转移了方向:“这座谈会,就是丸子和孔张分出胜负的地方?”

“有可能。”熊贸也不确定。

“不至于吧。”包龙图皱眉道:“如果真是这样简单,那么张老爷子召集大家来做什么?他俩斗法,又不让我们旁观助威,来也白来。”

“这倒也是……”众人不由得点头。

“大家不要多想了,到时候就清楚了。”古月居士说道:“方师傅的当务之急,就是调节好心态,迎接即将到来的挑战。”

大家深以为然,又在阁楼停留片刻,就直接回去了。

时间如水,光阴似箭,一晃而过。转眼之间,就到了出席参加座谈会的日子。虽然说,这是端午节座谈会,但是却不是在端午节那天举办的,而是提前了一天。

这也可以理解,毕竟真到了端午节那天,一些人反而没空了,要四处奔波走访,所以座谈会肯定要提前安排。

这一天,方元穿戴整齐,才出了宾馆,底下有就专车接送。这也是应有之意,如果没人来接,他也怀疑,自己开车能不能进入那个地方。

总而言之,在专车的接送下,方元怀着几分说不清,道不明的心情,来到了举行会谈的地方。具体怎么进来的,他也说不上来,反正就是经过一番检查之后,车子就停了下来。

在司机的提醒下,方元轻步下车,心里有些紧张,忐忑,兴奋。他还没有来得及品味这一番心情,就看到了几个熟悉的身影。

孔周,张道心,刘川,张道一,林林总总,有认识的,也有不认识的。一帮人聚在一团,与其他人区分开来,泾渭分明。

方元目光一瞥,看到这些熟悉的人,立刻就安心了,加快速度走了过去。

“方元,你来了。”张道心首先注意到方元的到来,立即和煦一笑,招手道:“快过来,给你介绍几个人。”

张道心的声音不小,也引起了其他人的关注。

这一瞬间,方元也有几分万众瞩目的感觉,许多人的目光集中在他身上,其中有好奇,有审察,有探视,有质疑,等等情绪,不一而足。

在众人的注视下,方元反而变得从容起来,淡定走了过去。输人不输阵,这两年来他各种场面也见了不少,不可能轻易怯场。

“来来来……”张道心见状,笑意浓厚,更加热情的比划道:“这是老孔,你见过了。听说他刁难你了?不用理他,他为人就是这样,小气,心胸狭窄!”

孔周听了,白眼一翻,也懒得解释。况且这是玩笑的语气,旁人也不可能当真。

张道心嘿嘿一笑,又继续引见:“对了,这是小廖,据说你们也见过?”

张道心口中的小廖,可不是年轻人,而是一个眉须发白的老人。方元看到这人,也愣了一愣,本来有些迷糊的记忆,一下子就变得清晰起来。

因为这人,就是当初与他在潮汕茶楼争抢高山红日图的老人。开始的时候,他也不知道老人的身份来历。可是后来,洛水有意无意的提醒,他才知道老人姓廖。

现在张道心郑重其事的介绍,也让方元更加肯定,这姓廖的老人,应该是三僚廖无疑。众所周知,唐代风水宗师杨公杨救贫的徒弟之中,以廖曾两人最为出名,也最有实力。

杨廖曾三人结庐而居,所在之地,才有三僚之名。

其中杨公无后,而廖曾两家却传承了千年而不倒。要不是北孔南张两家的传承比较逆天,恐怕张孔两家的位置,就要被廖曾两家顶上去了。

当然,或许在古代的时候,各门各派还有各种争端,但是如今的主流却是合作团结为主,大家在表面上至少还是相亲相爱一家人。

反正对于方元,廖老人还是挺和善的,脸上有几分亲切笑容,毫不掩饰道:“我们的确见过,所以方元呀,我比较看好你,加油吧。”

“……谢谢廖老。”方元连忙收拾心情回应。

此时,张道心又介绍道:“这是小李,小黄,小章……对了,还有小范。”

对于张道心来说,在场的除了孔周以外,都是小字辈的。但是在方元眼中,这些人都是老前辈,根本不能有所怠慢。他一路鞠躬下去,就看到了张道心所说的小范。

“方师傅,好久不见了。”

方元抬头,就看到了一张熟悉的面孔,顿时也有几分惊喜。原来所谓的小范,就是麻衣相王范离。两人也算是忘年交,偶尔还有电话联络的,关系很不错。现在重逢,自然是十分的高兴,一阵欢声笑语……

第942章紫微垣局

一些人冷眼旁观,心里也十分不解,不明白为什么,方元才出道两年而已,怎么就结下了这么多的人脉关系?

不管怎么说,在张道心的介绍下,方元也认识了许多人。这些人有热情的,也有冷淡的,多数是江湖上有名望的风水师。

在方元逐一问候的时候,又有一个人走来,引起一番骚动。

“孔张,快过来……”

就在这时,孔周一招手,脸上也露出灿烂笑容:“给你介绍一些江湖前辈。”

一时之间,孔周就重复了张道心刚才所作的事情。而且本来就有些分散的人群,更是慢慢地形成了两大圈子,暗中较劲。

有人的地方,就有江湖。有江湖的地方,就有恩怨。

当然,至少在和谐的大环境下,只是恩怨而已,并不是仇怨。反正大家都是聪明人,在眼下这个地方,谁也不敢放肆造次。

在暗潮涌动之间,座谈会也开始了。一群身穿制服,相貌端庄的服务员冒了出来,微笑友好的引领众人朝一个巨大的会议厅走去。

会议厅很大,可以容纳数百人。在服务员的协调安排下,众人依次坐了下来,一切井然有序,没有什么乱子。

才坐好,就有人斟茶倒水,摆上笔纸之类,与正规会议没什么区别。

大家的反应,也和平时开会差不多。或是窃窃私语,或是举杯喝茶,还有人觉得无聊。拿笔在纸上乱写乱画涂鸦。

诺大的会议厅,就好像盘聚的许多苍蝇。在嗡嗡嗡的鸣响。但是很快,有几分热闹的会议厅。瞬间就变得鸦雀无声。

因为这个时候,在一群人的簇拥下,一个人走了进来。

看到这人,方元懵了一下。而且不仅是他而已,其他人的反应也差不多,眼睛睁得很大,惊喜交集,诚惶诚恐,心情十分复杂。

几乎是同一时刻。众人下意识地站了起来,注目相迎。

方元有些失神,没有想到会在这个地方,看到电视上熟悉的面容。不过仔细一想,这也不稀奇。毕竟这里就是人家的地盘,开展工作的地方。在,很正常。不在,那就是下基层走访视察,或者到外国访问去了。

只是方元也没有想到。他竟然会出席这个座谈会……

这样说来,大家算不算是受到招安了?

不过貌似,张孔两家,早就接受收编了吧。人家一直是吃皇粮的。两家子弟也有不少人在相关部门供职。

此时,方元也有几分明悟,恐怕在场的大部分人。都属于专业的“艺术工作者”,那是有公职的。挂着学术研究的头衔,可以光明正大表明身份。

至于那种不肯接受招安。或者说又没本事受到招安的人,估计就是严打的对象了。

方元在胡思乱想,神思有些恍惚,等他回神,才发现大家在热烈的鼓掌,不是在欢迎,而是在欢送。

望着在一群人簇拥下,慢慢离开的身影,方元有些迷糊:“怎么才来就走……”

“能来就不错了。”刘川也很兴奋,低声道:“毕竟人家日理万机,能够抽空过来说上几句话,稳一稳人心,表示重视的态度,也十分的难得可贵。”

“这倒也是……”方元释然,环视四周,发现大家脸上都是红光缭绕,兴高采烈的样子,显然心头一片火热,各种欢欣鼓舞。

会场气氛炽烈,自然有人懂得趁热打铁。此时此刻,几个老人从侧边走上讲台,为首的正是华丰的老爹,华老爷子。

在京城的几天,方元真的上华家作客去了。也没做什么事情,就是吃了餐饭,天南地北的海聊一番,然后就告辞而去。

有些事情,也不用多说,更不必开口。华老爷子邀请他上门作客,本身就是一种态度。如果不明白,硬要试探套口风什么的,恐怕适得其反。

方元更清楚,这样的事情,也不是华老爷子一人拍板就能决定下来的。

据华丰私下透露,相关部门负责人的内部还有存疑,觉得将重担搁在他与孔张这样的年轻人身上,实在是太冒险了。应该挑选一些老成持重的人来执行,才更加可靠。

如果不是张道心与孔周一帮老前辈力排众议,坚持己见,采取非暴力不合作运动,表示年纪大了,精力不济,担当不了重任,逼着那些人妥协退让,恐怕他们也没有夺取垣牌的机会。

这事的复杂曲折,各种纷纷扰扰,也不是三言两语就有结果的。其中也经过了漫长时间的讨论,磋商了好几年才有了决定。

当然,过程是什么,并不重要,关键是结果。

华老爷子坐在主席台上,目光在众人身上缓慢扫过,先在方元身上停了一停,又在孔张身上顿了一顿。等到大家从激动的情绪中冷静下来,才笑着说道:“座谈会开始了,大家先坐下来吧,我们聊些事情……”

在华老爷子的安抚下,其他人才相继落坐,交头接耳,意犹未尽。

华老爷子也不急,只是静静地望着大家,等到一些人醒悟过来,纷纷闭嘴,使得会议厅重新安静下来之后,他才继续开口道:“关于座谈会的目的,想必大家也有些了解,那么我也不废话了,直接开门见山,单刀直入……”

说话之间,华老爷子挥手示意,就有一个捧着空托盘的青年,轻快走了下去,首先来到孔张旁边,他低声说了一句,就见孔张摸出了六块牌子,轻手放在盘中。

见此情形,方元也率先做好了准备,等到青年过来,也把六块牌子搁在盘上。

十二块垣牌聚集起来,立即出现了一些奇妙的变化。一道道金黄灿烂的光芒,忽然在垣片中映照出来,交辉相映,瑰丽无比。

“咦……”

霎时,人群之间,也有几分动乱哗然,许多人惊奇的观望。不过也有人无动于衷,不动声色的静坐。

就在这时,盘中的十二块坦牌,也有些不安分的晃动不安。摇摇晃晃,就好像有人故意抖动托盘,使之颤动起来。

青年刷一下,脸色就变了,惊得额头出了一层白毛汗,惶恐道:“不是我……”

“当然不是你,把东西拿上来吧。”华老爷子平静道,好像早知道会有这样的状况发生,一点儿也不觉得惊讶。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