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梦想为王-第224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经过的人都试图客气的笑笑。
仿佛被拉拽到了另一个世界。
白浩南没有更热烈亲切的关照他们,虽然一直在偷偷观察。
李琳也注意到和周遭明显格格不入的爷孙俩,想过去说话还被他示意摇头:“太过又会有副作用,回到江州训练营你都得帮忙把李东稍微调整下,接下来可能也要把他送到蓉都去念书,还不是能小小年纪一直在训练营不学,这是犯法的!”
李琳也有耳闻,李海舟的这个侄儿现在是有点在训练营无所事事,毕竟年龄不大现在训练没有量,这家伙天赋和热爱都不那么突出,加白浩南也没那么多时间照顾管理球场外,所以现在是有点恃宠而骄,起码训练营内部的人知道他是白浩南带回来的,都不怎么说狠话,外籍教练更不管生活这块儿,所以这个没有父母约束的孩子需要敲打下了。
其实白浩南等的行李都是李琳的大箱子,这姑娘从江州去蓉都的时候还是两个小挎包,几座城市下来怎么滚轮箱越来越大了。
另外几家家长都知道来跟高大帅气的教练、漂亮高挑的经理套近乎聊几句,讨论江州蓉都的美食,约个地方喝几杯,刘大丰爷孙俩只会小心的试着过来想帮忙推箱子,好在刘大丰他爷爷更胆大一些,白浩南依旧没有特别给出什么好脸色,把箱子让孩子推着走了,等到外面接机的两部车驶来,刘大丰搬那箱子差点没被压翻!
白浩南依旧没有让刘大丰爷孙俩跟自己一起走,哪怕他是最看好这个孩子的。
李琳悄悄从车窗角看着刘大丰有点歪歪扭扭的艰难登十几座的小面包车,这是每个训练营刚配的,类似于校车,也是老于搞的那个汽车产业厂家的产品,拿过来很便宜,据说伊莎那边正在搞车身设计,阿威也很有兴趣参与。
秘书善良:“你……要是鼓励下他会不会更好点,像你对我鼓励那样。”
白浩南熟极而流:“他有你漂……呃,呃……”真是急刹车:“那两年,我带过很多十几岁的孩子,给点颜色能开染坊,我亲眼看见过被我看好纵容的家伙,很快得意洋洋的送了命,在球队么,他会觉得反正有我罩着,这个分寸要掌握好,我很清楚。”
李琳不说话了,但是有给开车的司机的说谢谢,司机有点惶恐的问总经办有打电话过来询问,是不是要给白总安排一辆合适的商务车,这开着辆明黄色的悍马车,其实有点不像样,克莱斯勒现在扔在蓉都完成全了儿子们的保姆车。
白浩南不介意:“回头把车交给我自己开行了,再说我又不需要去拜访什么客户。”
悍马车直接回训练营,白浩南和李琳都住在集装箱宿舍里,但显然这次跟以往有很大的不同,宋娜和阿威带着阿瑟他们回国去换签证了,蓉都的几位各忙各的,于嘉理刚在机场带着小婉送行,因为明面的总经理要留在桂西把整个宗明训练营改制成为一系列集团公司架构。
所以除了教练组和小球员,只有李琳陪着白浩南,这几乎是过去一年都最为罕见的时段。
白浩南训练场以前,接了一连串调侃戏谑的短信微信,诸如别人小李还很单纯,要照顾好情绪,但相信他这个老司机能够顺利带路的。
其实嘛事没有,白浩南全身心投入训练,让五位桂西小球员开始带着适应性训练,再跟江州本地的十到十二岁年龄段孩子打了几场五人制的赛,这个年龄段最多是打这个规模,七人制都较少。
输赢不重要,地域差异化已经能看出来了,江州这边基本已经算是跟着巴西籍教练练了半年,技术水平高出来不少,有几个孩子还能玩花活儿,让桂西家长看得啧啧称羡慕不已,更期待向往自己的孩子也能尽快达到这个水平,对训练营也更有信心了。
白浩南和这边的外籍教练做个短期训练计划,大概一周左右,贵黔选拔出来的这个年龄段孩子正在陆续过来,加江州的一帮孩子,一起练。
李东被带到训练营来的时候八岁,今年也可以勉强拽到十岁年龄组去,白浩南对他不是为了走赛场,纯粹是防止他不要走弯路,一块狠操。
所以这个十岁组的孩子,巴西教练一贯主要谈兴趣要高压得多,家长们还很感激,反而说之前那些总是游戏般的训练他们看着才担心呢。
白浩南还得分别跟他们谈这个组别临时凑起来这帮孩子的前景,全都会带到绵林这个蓉都边不起眼的三四线城市去训练。
很显然,有了马儿的足协方面人脉,有了林城学的那个培训心,这些还在义务教育年龄范围内的孩子,都应该去绵林化足球两不误,在桂西的培训基地全面运转起来之前,绵林才是最重要的基地,江州和蓉都只是半成品提供地,或者说普及青少儿足球运动的窗口罢了,连白浩南自己带队的起点,都不得不定在蓉都省。
因为无论是老陈还是老于,都清楚现在蓉都市和绵林这个组合得到的支持是最全面的。
所以白浩南最早决定在江州作为根据地的训练营不得不做出调整,那个当初接手还有一年场地租金合约的市区健身心后来被改造成了训练营办公楼层,现在准备等小婉回来以后退租,三四个月后也差不多到期了。
除此之外蓉都的各方面完善甚至把白华也引诱过去了,有点宅的技术胖子要接手伊莎那个几乎都是年轻姑娘的络客服运营团队,之前丫的还信誓旦旦说自己在管理过罗纳尔迪尼奥的粉丝团那么多人,据说开过几次视频会议后,屁颠颠儿的选择到蓉都班去了!
还美其名曰牺牲小我成大团队。
所以白浩南也不可避免的要朝着蓉都那边转为重心了。
也许这是白浩南的性格,江州这条路走不太通,他换个方向,蓉都或者桂西既然能得到更多的支持,那都不是问题。
等贵黔训练营的七个孩子过来,又跟江州、桂西的孩子合练踢了几天,全体一起前往蓉都。
白浩南的教练之路,这样悄无声息的开始了。
哪怕是一队小学四五年级的孩子。
第431章 慢慢露出轮廓
准确的说,白浩南现在手里的b级证书,也只能带这样的青训梯队和半职业队。
虽然从来没有人找他查验过什么资格证书,但既然奔着要出名的路,有些事儿就别心存侥幸。
以前带医院职工队、和尚僧人队、缅北的流浪少年队说到底都是无证驾驶。
真正获得了带队资格以后,第一次带这样一队孩子,当个孩子王,白浩南给自己的挑战其实不算小。
起码比当初带职工队累得多。
迄今为止白浩南都觉得职工队是他带过最好的一支队伍,不是说踢得有多好,而是带得最舒服。
那帮家伙足球水平虽然参差不齐,体力身材都七零八落,但理解力和服从性是最高的,仿佛他们的学历和社会经历都让他们很明白自己该做什么不该做什么,对白浩南这个实力远超他们的专业人员很信任。
特么这群十多个孩子,还是精力旺盛得超出同龄人的小王八蛋,俗称的八岁九岁狗都嫌,小球员们可能会翻倍。
有时候白浩南都在想,那些当年在网上对老陈口诛笔伐的卫道士们,真的来体会下带小球员的情绪波动,可能比老陈还要暴怒。
反正到蓉都路上差点没把高铁车厢给拆喽!
连刘大丰这样最不起眼最没存在感的孩子,都能在边上偷偷起哄加油!
李琳本来还想去制止的,白浩南指指她今天特意换上的秘书短裙,姑娘就红着脸偃旗息鼓了。
实在是前些天在江州训练营她也有穿着短裙工作,被小兔崽子们偷偷掀裙子都好几回!
还有人瓮声瓮气学她的北方口音说普通话。
这还真不能完全说是社会风气不好或者小孩子耍流氓,这个年龄段特么不都是这样?
白浩南是没什么深恶痛绝的,除了让李琳尽量穿运动服,就是加大训练量,青春萌芽性启蒙可不都是这样?
他记得当年自己所处的环境更甚多少倍。
这时候最好的办法就得是带开注意力。
和家长以及老一辈教练这个时候立刻喝斥打骂不同,白浩南选择是招呼孩子们马上在车厢里来个颠球比赛,有效分散了这帮小王八蛋的注意力才换得了安静的空间。
反正白浩南给家长们也是这么解释的,之所以故意要把孩子们从桂西、贵黔带到江州,然后带到蓉都,最后去绵林,也是为了让他们习惯这种不停换地方,适应新场地新局面的行业特点,以后会有更多不停变化,让孩子们学会把注意力牢牢集中在场地上,至于场外,白浩南给女家长们都说这是个长久课题,得慢慢研究,顶尖球星那么多都没法控制好花边新闻呢。
家长们肯定都认定白总监就是典型的场上万众仰望,场下百花齐放。
李琳那样儿就太有说服力了!
不然想想不就是个青少年足球队的训练总监嘛,居然身边跟着个一点不懂运动,又这么漂亮的秘书,花瓶似的还能有什么用途?
哪怕是绿白两色运动服穿在她身上都有春天来到的明媚感,现在换成春夏之际的白色打底衫灰色套裙就更不用说了,这样的美女要说是为了这份工作留在个少儿球队里,说出去谁信啊。
还不是因为那种关系。
而且等到了蓉都高铁站,来接车的陈素芬表情又太不掩饰了,她的娃娃脸一点不因为生了孩子走样,又是排在李琳之后排名前三的身高,还最会穿运动类衣裳,长到脚脖子的紧身运动裤淡绿色带白色英文,在上半身的深蓝色勾边运动衣衬托下格外婀娜修长,故意拉到一半的运动卫衣胸口虽然不是规模宏大的那种,可很有技巧的用白色背心内衬,醒目。
还上来就是给白浩南一个拥抱,又不是外国人的习俗!
陈素芬都惊奇自己的动作反应热烈,手上舍不得松开的看李琳:“照顾得还好哦?你们都出去玩了快俩月了!”
换个女性没准儿这时候有灰暗的情绪,李琳没有,笑得真诚而不满:“玩哈呀,全都在到处跑啊,累都累死了!”
陈素芬要的就是这个回应,一口确认:“那下回我给他当秘书去!”
李琳马上撇嘴了,不争论但很委屈:“你都是教练组,抢我的秘书工作饭碗,还要不要我活命了。”
白浩南面对家长们的众目睽睽,再次庆幸自己真的没有带女子队,还对最伸长脖子的那些小崽子瑟:“看见没!好好踢球,出头了就有这么漂亮的阿姨喜欢!”
他的不要脸,让小王八蛋们无言以对的一哄而散之余,也让陈素芬找到感觉的打骂:“你才是阿姨!你全家都是阿姨!要叫姐姐!”
李琳却开始有自己的独立意识了:“辈分!别乱了辈分!”
陈素芬诧异她的变化!
白浩南回到蓉都,就是这种轰然一下从寂静的技术层面掉进沸腾喧闹开锅的生活感觉。
不光是伊莎和乔子叫他回家吃饭,还要被儿子们爬满一身的热闹,更主要还是训练营的感受。
江州训练营依旧还是整个江州地区足球爱好者的集中地,因为那里还有全市独有的足球健身中心,成年人带着孩子一起来训练踢球已经形成了乐趣,四位外籍教练和卡拉一家带着国内助教让整个训练营也很有吸引力。
但哪怕八块场地的江州训练营天天都有不少孩子在训练,气氛比起已经有了足校合并的蓉都训练营还是差了好多,而白浩南带回来凑在一起的这支10到12岁,也就是俗称的u12年龄组孩子,二十多个来自桂西、蓉都、贵黔和伊莎家乡的孩子,就像在油锅里撒了一把盐的味道。
仿佛是下意识的,所有原本训练营的孩子都是蓉都远近地区的,起码都是省内的,面对这支身高各异,甚至还有个瘸子的外地球队,面对这群普遍接触足球不超过半年的孩子,原来足校体系的孩子们肯定把他们当成另类,而且还是白浩南自己带队的,其他家长都有些好奇。
所以从进驻训练营开始,白浩南就是带着这支嫡系u12球队的孩子跟各级梯队打比赛!
正如白浩南也是在当初十二岁的全国足球夏令营里面开窍,知晓了这世界人外有人,自己那点天赋在真正的天才面前不堪一击,这些从四地各处选拔出来的孩子,原本在自己的训练营同龄人里都是拔尖的,现在看到了更多蓉都各地选拔的有能力有天赋,还训练了好几年的孩子。
马上又感受到了压力。
从u10到u14,相邻年龄段差不多有六七十个孩子,外加每天都有上百市内每周来踢球运动的爱好青少儿,大量的以赛代练让孩子们明显从调皮模式转移到了掉进大海一般的溺水模式,就是每天都在面临新的对手冲击,还有不断压缩控制才能保证不过大强度的训练课程。
只在晚上离开训练营的白浩南几乎所有时间都泡在场地边,依旧不下场指导,很多训练细节都是外籍教练和助理教练在完成,他基本上都坐在集装箱天台上看,大多数时候是老陈坐在他旁边,马儿有时候也会来,就凭这个行业内阵容,其他本土教练就不敢去随便打扰了。
好像重新回到绿茵场上,老陈的银白色头发都有恢复花白的现象:“高原训练基地非常有效,但是对孩子们要谨慎使用,你请的运动医学专家一直在帮我们做监测,结论是好是坏他们也说得看长期的结论。”
白浩南是从来都不迷信专家的:“只要没有明显的伤害,我们就这样滚动着来,高原山区无氧训练,全年无休的南方训练基地,都能分拆到各地的训练营去轮流训练,现在只有五处训练营,等我们这一波露脸如果能成功,训练营的数量肯定会大大的增加,高原基地和南方基地就会饱和了,目前三十来个外籍教练的数量也肯定不够,还得尽量培养本土助理教练。”
老陈肯定:“不能如果,是必须要成功!”说着和白浩南一起看马儿。
春节以后已经在蓉都省足协挂了个青训部常务副主任职务的马儿点头:“以林城小学的名义报上名了,但每年固定的全国向日葵杯少儿足球赛今年是下发了报名表,偏偏具体章程却一直没有发下来,不晓得上面的老爷们又在磨蹭什么,往年七月放了暑假就要开始比赛了。”
早就习惯了这种体制的老陈点头:“作为全国性最高级别的小学生比赛,停办是不可能,估计也是跟领导人发话了有关,相关部门总得拿出点态度来表示我们响应了,但实际上还是换汤不换药,小南你依旧照着准备训练就是了。”
白浩南讪笑下:“说起来有点无耻,特么我们以有心对无心,能全国各地选拔孩子来凑一支队参加这个比赛的,估计也就最大的那几个中超俱乐部自己的足校能做到,所以我们这个民办训练营和三线城市学校合办的队伍肯定能打进前几名,最近几年是什么水平,马哥和我都已经反复看了录像了,水得很。”
可能这就是中国人骨子里很认同的成大事不拘小节吧,马儿也不把这点手脚当回事:“我们一没有改年龄乱用药,二没有盲目给孩子们加量加压,只是选材的范围和资金实力大了很多,而且我们的目的是为了打响训练营牌子,吸引全国各地更多想踢球,有天赋的孩子来投奔,促成全国各地开设训练营,这事儿没什么可挑剔的,张校长那边不也正在办理所有孩子的学籍么。”
白浩南嘿嘿嘿:“说起来林城小学要到九月份以后才正式开学招收学生,现阶段他居然可以单独为这个足球培训中心开文化课程班,还说就当是提前试运行,考察新招聘的小学教师水准,这位张校长很有魄力啊!”
马儿和老陈的疑惑差不多:“你说他这么个中学校长已经干得很厉害了,升官不去,发财又不敢,起码没有那么肆无忌惮,到底为什么?别跟我说他是为了孩子们的未来,我见过一次,他根本就不懂足球,纯粹就是看准了这个机会!”
白浩南摇头:“我这边的老板会跟他交流接洽,这些人脑子转得多,我们搞体育的就不要和他们费脑子了,累,反正能把这个高质量的上学跟练球基地搞起来,未来就是我们在学龄儿童这部分的样板了,搞得好,才不会像我们这样除了踢球,什么文化知识都没有。”
三个都是从老式体育系统出来的没文化男人都叹气。
头脑简单,四肢发达,这是从上世纪五六十年代开始就写在体育系统所有运动员额头上的字眼,除了极少数天才决绝的家伙能运动场上成功以后还能自发提高自己的文化素养,可以说大部分专业运动员离开运动队退役以后,基本上都是和社会谋生技能脱节的。
谁叫他们从少体校开始就把所有的精力放到了训练比赛中呢?
而且对于胜者为王的体育系统来说,绝大部分运动员在从地方到省级、国家级乃至全世界范围的各级比赛中不断攀爬的过程中,绝大部分都会失败的跌落。
体育系统的残酷,在座三人最明白不过,哪怕眼前这些看起来很有前途的孩子,他们都清楚这数百人里面能有三五个走上职业赛场拿上高薪,已经是很了不起的比例了,大多数都会倒在伤病、失败和无法坚持的道路上,以往这些孩子都是成功者脚下的垫脚石,能有牵牛那样还在业内混口饭的都是好出路了,一个比一个惨的退役运动员例子在网络上很常见,更别提某些因为药物伤残的运动员连做个普通人都是奢望了。
专业体育运动就是这么现实无情!
所以白浩南从一开始就把整个训练营的体系分成了每周课余来免费训练的少儿爱好者,和极少数完全集中的有天赋孩子,只是最近合并了马儿的足校,这么多孩子必须要找到新的两不误方式。
这就是他给老于和老陈都提到自己走上教练道路的第一步,带着一队孩子,为林城小学打出名堂,尽可能给自己积累点噱头的同时,也要把这种模式摸索出来推广,在这个庞大的国家,只有先获得成功的范例,才有可能得到全面推广,无论是训练营内部还是国家层面的推广。
这比他之前决定自己从萌芽一直带着一支队走到最后,已经提前了三四年的时间,他甚至不介意如果能成功在林城小学用六七年时间,把这批孩子慢慢带到当打之年,自己最大的优势可能就在于会逐渐积累起一大堆训练营支撑的青训队伍,让手里的梯队拥有不停造血更换新人的可能性。
直到走向职业俱乐部!
思路是好的,但实施起来连白浩南自己都知道一定会有很多意想不到的变化!
他们所有人最坚信的恐怕都是这一点。
第432章 任何事情都可以换个角度看看,感受大不同
很多人梦想中可能都有《灌篮高手》、《足球小将》那样充满热血青春的运动和汗水,但把青训梦想落到现实中来,白浩南和他的伙伴们还是选择了最为精明的那一条。
国内表面上是也有全国性质的中小学足球比赛,可是和日本那种一共几十个县市的小国家相比,在全中国范围内所有几十万所中小学,不可能做到每所学校都能公平参与,不然光是操持这么个青少年赛事,也许运营费用就能比得上有些国家的生产总值了。
所以只能是全国部分跟体校、足协有关联的定点校园能够参与,多年运行下来,这实际上又成为一个封闭的内部体系,这就又走进了只有极少数孩子,还不一定具有足球天赋的孩子才能参与的运动项目怪圈里。
白浩南和马儿这小半年来讨论得最多就是这个问题,他们曾经也想过既然国家太大,那就搞地区性的小范围联赛,无论是青少年还是成年队伍都想过,特么那些欧洲国家人口还不到蓉都省几分之一几十分之一都能打进世界杯,能不能某个省份就仿效国外小范围的搞。
最后这个思路也被否定了,一来这种自立山头的事情不太可能获得管理部门认可,不认可就很难获得支持和市场运营资格,二来就算是认可了,马儿说市场很堪忧,一个独立的小联赛运营起来那资金消耗跟流水似的,没有市场收入估计很快就会坐吃山空,那么多超级联赛俱乐部大老板支撑都不敢这么搞,现在还是不能太激进,选择依托体系走青训之路才是最靠谱的。
所有的小球员聚集在蓉都,除了以赛代练,也是给蓉都的青少儿球员们一点激励以外,就是所有小球员从这个时候开始,就开始有个人形象包装了!
既然白浩南回家的时候少,伊莎干脆过来指导拍摄团队的工作。
白浩南从去年蓉都擂台赛开始,在观战的家长和蓉都足球爱好者里面已经有些名气了,这个经常和马儿在一起能平起平坐的前职业球员,能用匪夷所思的方式随口解说现场比赛,特别是他对成年青少年球员的评论判断相当有特点,所以关注他的人也很多。
现在关注他八卦都成了很多家长和观众坐在看台上没事儿时候最喜欢揣摩的事情。
那个让人过目不忘的西装短裙李秘书就不用说了,高跟鞋一穿好些本地男人都要仰视她,笑容美丽得让人很容易小鹿乱撞;
接着就是经常穿着各色漂亮紧身运动服的陈教练,虽然在踢球本身没法做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