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富士康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梦想为王-第375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结果白浩南竟然重新捡起来。
  等到赛一开始,所有看得懂的球迷恍然大悟。
  白指导这是更加疯狂的进攻啊!
  老黑站在圈附近,
  曼巴和王昕彤间的老黑更靠前,都过半场了,形成一个小小的弧形兜!
  这三人原本都是后卫,却硬是打成了后腰!
  全力反扑拦截的后腰,只有对方长传冲吊或者偷鸡的打法,才会被后面远远吊着的清道夫收拾。
  清道夫是给这三位疯狂的后卫保险的,你们尽管!
  这样的后果是整个场线更加前移!
  面对世界足坛响当当的德国球队,国大学生居然敢用这么疯狂的战术!
  而且更疯狂在于场五名球员,老董和泥鳅同样是全力拦截防守的角色,而其他三人都是创造性前卫,要的是全力给吉敏制造机会输送炮弹!
  如果邱泽东还在,看看白浩南的这种安排只会会心的一笑。
  如果李海舟还在,一定会兴奋得嗷嗷叫老白让我去冲最前头!
  两翼被完全放开了?
  不怕的,曼巴和王昕彤是干这个。
  对方压得太紧没机会?
  不怕的,只要皮球都盘桓在对方半场,那基本保持不败了。
  最关键还是在于,这种级别的非职业球队,一旦遭遇这种前所未闻的高压打法,赛前教练的安排顿时土崩瓦解!
  哪怕有万般不足,白浩南要的是抢开局,抢一个雷霆万钧的气势,对方教练恐怕怎么都想不到一个国教练,会如此鸡贼的玩心理战。
  更重要的是,这场赛彻底奠定了白浩南球队的特点。
  哪怕江州队在甲级联赛已经打了半个多赛季,还是没有被完全定型,一方面白浩南还在各种尝试,另一方面也没有被相对高水平对手逼出最好的样子来!
  那是,秩序井然,肉搏至死!
  现代足球已经极端功利化,阵型、套路这些因素极大的弱化了球员技术,单枪匹马技艺超群的顶级球星变得凤毛麟角,一架拥有良好运转秩序的机器,才最可能获得最终的胜利。
  本来秩序井然的机器,这个形容词,在足球界,甚至在全世界,都很容易颁发给德国人的。
  但今天在面对德国人的赛,白浩南的球队把这个特征进一步放大,凡是以前关心过他球队的球迷,终于发现:“哦!原来是这样……”
  白浩南的球队仿佛从来都不是巨星演出的场所,包括周波在球队时候,最多只是专业人士眼的节拍器、大脑引擎,赛他并没有多个人化的叱咤风云,除了在冀北那场赛才偶露峥嵘般爆发下,平时根本注意不到他的功底,什么时候都在勤勤恳恳的接球、传球、传威胁球。
  丁丁这样才华横溢得有点漫出来的家伙,甚至要被限制个人发挥,如把个人溶于整个队伍之下,才能得到稳定的场时间。
  至于老董这个实际的枢纽核心,更不起眼。
  白浩南骨子里的功利,正好契合了现代足球最流行的趋势,密集防守和地反击。
  高等级的防守反击。
  从球场任何一个角落只要拿到球,立刻展开的防守反击。
  只是那种龟缩防守,被打得欲死欲仙的好不容易拿到球,立刻两三个人碰运气般冲出来反击,显得气势恢宏多了!
  不是内行都看不出来他其实打的是防反。
  说到这里,提到龟缩防守,是不是想起来曾经的蓝风队,那支白浩南跟随沉浮了十来年的球队,一直都这个打法,白浩南已经看得无熟悉,对其利弊心了然多了!
  江州队的时候他曾经想这样打,但不得不承认,部分位置不够支撑这样的打法,两三个位置不足,打不起来,集训队一开始只打算在江州队基础补强,谁知道来了国青队的一帮家伙,从均衡实力来说,平均都要高出大学生球员的一帮希望之星,终于给了白浩南这样的可能性。
  现在到了检验成果的时刻。
  这场赛出彩的竟然是王昕彤和曼巴。
  本来王昕彤是替补腿部受过伤的曼巴出阵的,白浩南索性雪藏了曼巴这个主力,是等到别人想不到的时候出来。
  现在两人一左一右在老黑两翼,曼巴瘦高灵活,王昕彤匀称敏捷,共同的特点恐怕都是高智商。
  足坛里有技术无输出的球员皆是,各大顶级联赛的顶级俱乐部都多,譬如著名的曼联四大暗黑天王,其的那张窗户纸正是球员的能力。
  学生时代无论学还是外语,都有理解的题目,这种题练习的是对一段字以后,找到其的心思想,简化出主要内容,再阐述表达核心。
  球场同样。
  有人说后场容易出赛的高手,因为他们向前能看见大部分赛场,能看见大部分双方球员的行为,慢慢会养成赛的习惯。
  白浩南属于强迫在复盘之下必须半场旁观,下半场身处其,这给了他不停换角度的习惯。
  而大学生球员,在这个单项有无与伦的优势。
  曼巴和王昕彤相互照应着不停大声叫喊,内容竟然是:“嘿!崩沸了……凯子崩沸了!”
  凯子一脸的生无可恋!
  “动能定律加受外力的合力,左旋!”
  回追的栗征一脸你特么的在说什么?
  间的老黑反正满脸习以为常的憨厚笑容,老子听得懂,但不参与的神情。
  不知道是为了减压,还是让自己更容易专注,自打这俩搭档以后,经常用这些极为拗口的术语相互喊!
  物理专业学霸还会回答:“再加引力吧……”
  于是平京理工大专业的王昕彤高高跃起,用一个轻松自然的姿势在空把球卸下来:“还真是……”
  德国球员本来听不懂他们的内容,但觉得这俩国人是神叨叨的表情特别自如,曼巴补个刀:“我还会点德语……嗨,你好吗?”
  这下德国球员都是一脸什么鬼操作的神反应。
  也许这是高智商的优势,辅修了心理学的王昕彤还会提醒:“别想着获胜,获胜会自然到来……”
  简直特么是在念咒语,老董都啼笑皆非的远离这俩。
  但显然有了不慌不忙的前压后卫线,当进攻发起点是在后卫线,他们前方有很多的选择,特别是前方有三四个人都是以传接球为主要工作的进攻前卫,念念叨叨的高智商后卫在选点的时候,竟然还会简单排序:“最新老征排第一……凯子第二……”
  “好咧!”
  当其一人在拿球的时候,另一个自动变身为临时程序员,拿出多个变量选择,还即时更换选项!
  接着再不停分析对方球员,和白浩南的分析截然不同,他们是计算机式的:“这前锋变量选择不足,容易产生冗长惯性!”
  “别靠近那个边锋,他的步频速率太快,容易改变节奏,加强容错……”
  白浩南都只能一脸你们特么说人话好不好?
  这一切都被场边的拾音器和摄像机位给录下来了。
  把电视机前的国观众笑得前仰后翻,又觉得新无,这是大学生足球?
  边踢球边讨论代码?
  但这么打是有输出。


第745章 有时起,有时落,好运?歹命?
  输出是个游戏圈传过来的用语。
  有助攻,有人头,能够为团队提供直接对敌伤害的才算是输出,那些隐性辅助是不能计算的。
  所以后卫线很少谈输出。
  但是曼巴和王昕彤却把就地反击这事儿做成了输出。
  根据介绍,这支德国队真是巴伐利亚州的一所大学校队,在德国学生联赛中脱颖而出,要说职业球员履历的,可能就他们的教练了。
  出场就对白浩南热情伸手,说他到中国旅游过,也对白浩南的执教手段很喜欢,白浩南本能的想这孙子应该是客套话。
  可真的比赛展开,就发现对方是真的球员平均实力还不错,但教练水准嘛,只能说这位退役后的职业球员又去考了教练资格证,一切都是按照教科书上的东西一本正经传授的,几乎没什么灵活应用的感觉。
  他所有球员的打法也都是一板一眼的,上来四四二阵型,那就四平八稳的后场中场前锋调度。
  肯定也按照小组赛对中国大学生队的观察,考虑了尽量限制栗征和华成,还有吉敏的战术。
  可是开场就被完全变样的提前版三后卫打得措手不及。
  两名年轻的前锋完全被老黑他们三人用人数优势钳制,中场更是被五人全面压住,吉敏驾轻就熟的在对方后卫线一个人就牵制住几个人到处移动。
  习惯于正规军打法的德国大学生颇有种有力没处使的郁闷感。
  而且由于曼巴和王昕彤压过了半场,他们距离对方禁区的距离并不远,十来分钟时候,耳听得曼巴又在给王昕彤远远高喊:“阈值临界点差不多了,给前锋!”
  白浩南恐怕都不晓得阈值是个什么意思,更不知道这俩高学历的后卫到底凭什么认为有临界点差不多,但他们用的又偏偏是白浩南的战术。
  王昕彤没曼巴那么长手长脚的有妖异对抗力,他是四个主打中后卫里面最矮的,一米七八的身高在现如今后卫模板里面确实不够高,但他有种自我思考下的灵活,也就是动作不按常规来,口中喊着好咧,又是个高高跃起,他特别喜欢跳起来做动作,这不但弥补了身高,还可以抢在对方球员预判前一点点,有点武术中踢腿的动作凌空把球弹出去!
  看着就像后卫慌乱中匆忙的抡一脚,不管方向乱七八糟打出去就好。
  却直接越过了中场一大堆人,往着禁区角去了。
  就像吉敏无意撞伤那位意大利守门员的位置,白浩南无比钟爱禁区角,他的队伍里面,卡德拉、周波、努米迪亚都是利用禁区角的好手,因为根据那本都被白浩南翻烂了的《soer iq》里面反复提到过,白浩南自己在战场上也多次验证过,大禁区的角上,就类似战斗中的攻击险地,只要占据了这个点,就是个让防守方极为不舒服的命门,时刻面临要么放弃要么犯规的艰难局面。
  说起来简单,谁都能知道那个禁区角重要,但怎么用得好,那才需要功夫。
  白浩南靠反复锤炼无数的细节来夯实。
  曼巴的叫喊,肯定同伴们都听见了,哪怕有人听不懂阈值,起码也知道前锋是谁。
  王昕彤的回应更是游刃有余的认可。
  所以看见那个高高飞上天的皮球,吉敏已经启动了。
  老实说,后卫长传给前锋,这抛物线很讲究,高了,像迫击炮似的,又慢又仰,很适合对方后卫组织等待,前锋常常得仰着脖子傻站,平了,又快又直,前锋不容易追,而对方守门员则能稳稳的迎面接住。
  所以一般情况下,这么传不太靠谱,对方后卫也自信满满的等着拦截。
  但是别忘了,吉敏是白浩南培养出来的前锋。
  可以说跟随白浩南时间最长的在场球员就是他,这早已不是那个只会埋头冲刺的被淘汰大二学生,只仰头看了下空中抛物线,再看看对方后卫站住的身位,他就忽然做了个变动,原本已经朝着落点冲刺到只有**米的时候,忽然减速,还朝着旁边顿了下脚。
  只要踢过球的,多半都经历过这名后卫的场面,空中有球飞过来,这时候往往就俩选择,没干扰的话心里有百分百把握停下,如果对方冲近了贴身拼抢,那就安全起见的头顶脚踢反正远离,跟刚才王昕彤的动作差不多。
  这个叫解围。
  偏偏吉敏这时候急停!
  给了这名后卫一个能够把球留下的错觉。
  只要不是那种天赋异禀喜欢耍花样的天才,标准的后卫这时候都会选择那就拿下来,控制住给别人。
  还是得说跟着白浩南的人,都是好演员,吉敏急停这下甚至还侧脸看了下旁边,好像是明知道抢不到了在思考下一步咋办。
  这才真的麻痹了防守球员,产生了盲目自信,他觉得自己有足够的时间来处理,可以轻松的把球控制在脚下,那就停下来吧……
  其实吉敏眼角一直瞄着对方呢!
  这也是阅读防守球员身体语言的能力,在球落下来之前的那一刻,准备一脚抡出去,和要稳稳停下来,身体本能做出的准备动作是不一样的,他的身体已经透露出他的意图,意识到防守球员没有选择在第一时间解围的刹那。
  吉敏又高速启动了!
  当年他在白浩南面前展现过的最大强项就是启动。
  两年多过去了,吉敏终于知道怎么把自己这一丁点最强的天赋发挥到极致。
  能高速启动的球员很多,但如果懂得先诱骗对手,再高速启动,那就已经赢在起跑线了。
  所谓斗勇还要会斗智,就是白浩南灌输给自己球员的重点。
  当初他教会医科大前锋,揣摩记住对方中后卫倒退几步必然冒顶,就是这种体现,只是那时候还用比较简单的死记硬背,现在已经教会前锋玩心理战了。
  想想吧,那防守球员原本看见高速冲过来的前锋,第一选择就是解围打出去,瞄见刹车中止,才改了主意要自己停下来,谁知道马上又看见冲上来!
  而且吉敏还用尽手段的面目狰狞,脚步凶狠!
  瞎子都能感觉到他的志在必得!
  身体是为停下球做出的髋关节、肩部运动,临时改变就很别扭,而且大脑里面这样一而再、再而三的改动,已经有点乱了!
  那么第一次触球出现问题的概率会非常大!
  特别是面对大学生球员,年轻球员,他们因为经验不足,在这种人为制造出来的突发状态面前会慌。
  啪的一下,可能就是脑海里准备不足,脚腕不够柔和,球就停得距离身体远了些!
  这一切其实只发生在短短一两秒内!
  在甲级联赛中已经无数次这样去诱骗试验过的吉敏,纯属日常操作。
  白浩南叮嘱过他,不这么干,傻乎乎的冲上去抢,百分之百都会被对方后卫迎面解围,不上去抢,对方更可以停下来做更多事情,而这么干,不管怎么说,可能迫使他完成一次糟糕的传球,或者差强人意的解围,也可能拖慢对方节奏,让对方球队不舒服,总而言之,情况都不会比让他直接把球稳稳踢回去更糟糕。
  逼抢逼抢。
  逼一下,再抢,吓唬吓唬对方,再抢。
  利用节奏的变化,破坏对方的节奏。
  不是每次都能成功。
  但只要成功一次,好比现在,吉敏就像个刮刮彩刮到台彩电的孩子,心里乐开花的扑上去,脚尖一捅,就把足球摆脱了后卫的控制范围,冲进禁区!
  实在是因为这个长传冲吊太过寻常,德国大学生们都认定自己的后卫能轻易解围,谁知道两个人之间还发生了这么复杂的心理博弈呢?
  所以他们根本就没有过来靠近支援的,唯一一名准备等着接传球的后卫都在七八米外。
  这就是高位逼抢的核心。
  自己的高位就是对方的后卫线,在后卫线抢下来的球,那就直接面对守门员了!
  投入不大,收益回报很高啊!
  真特么符合白浩南的鸡贼脾性。
  结果可能吉敏也是嗨了,脑子里有瞬间的过于激动,忽然感觉到脚下一绊,还没反应过来,刚刚全力提速的身体,这次像个面粉袋似的直接砸在地上。
  那名被过掉的后卫可能也是脑子彻底混乱,已经被过掉,还伸脚勾翻了吉敏!
  实在是可能他内心觉得这就不是被过掉,纯粹是被阴掉的!
  但吉敏是靠的脑子,这位就犯规了,还是在禁区里面的严重犯规。
  当单刀球员面对守门员的时候,最后一位防守球员对他犯规,任何犯规动作导致单刀终止,该球员红牌罚下。
  这是明文规定的严打。
  既然在禁区里,那就是红点套餐。
  可重点不在这里。
  随着全场观众哇的一下惊呼,直播间跟电视前的中国观众可能轰然喜悦的跳起来刹那,然后就看见吉敏是真的倒在那里一动不动。
  最近的泥鳅冲上去跪在他面前低语两句,抬头已经是无可奈何的对教练席做了个换人的手势。
  对方动作太过恶劣,吉敏已经在他身后半米多的距离,完全脱离了他的控制区,完全把所有注意力都放在了面对守门员上,全身肌肉用尽全力的在提速,等于给了自己一个很强的加速度重力,脚下这一勾完全意想不到的后果就是,让他摔下去得很重,重得他都来不及反应。
  好死不死的肩头落地。
  寻常这么摔一下,可能顺势一滚就没事儿,但这回,有根骨头直直的顶在地上,全身重量纵向的压在骨头上。
  角度朝着任何方向偏点都不至于这么惨,吉敏却偏偏就那么正。
  全身重量加猛提速,全压在那根指头粗的锁骨上。
  队医上来小心翻过整张脸全是黄豆般大汗的吉敏,肉眼可见他的肩头已经隆起来的不正常鼓包,摸一下也无奈:“锁骨骨折,还是粉碎性的,手术装钢板固定吧……”
  甲级联赛最佳射手,苦苦挣扎了好几年,几乎已经放弃了职业生涯的吉敏,在自己最志得意满的时候,被一棍子打入谷底。
  橘红色的担架把他抬下去的时候,第一场比赛进球狂吼的年轻人,一看见白浩南迎上来,竟然哭出来!
  委屈得像个两百斤的胖子。


第746章 不美颜就是犯罪
  这就是运动员最大的悲哀。
  伤痛。
  多少天才决绝的球员,都在成长过程中,因为伤病被折断了翅膀。
  知道为什么现在国家队球员打得那么烂么?甚至远不如他们在俱乐部的发挥。
  怕受伤。
  因为在国家队受伤以后他们什么都没有了。
  曾经专业体校,专业队里面的中国足球运动员,伤不伤基本都都有国家兜底,在那个物质不丰裕的年代,哪怕断了腿安排个看门儿的生活也能过完余生,对很多从农苦家庭出来的专业运动员,这也是一辈子的生活,还不错。
  因为没有更好的生活比较。
  所以那时候专业队退役几乎都是一身的伤,国家队里面、专业队里面都一样拼命,相比之下国家队集训补贴还高点,起码高于社会绝大多数人的收入。
  所以那时国家队卖力。
  现在呢?
  国家队津贴依旧是那点标准,哪怕翻几倍,集训一段得几千,已经是很高的社会收入了,可是跟在俱乐部相比,根本不值一提,俱乐部交税都不止这点津贴费。
  最关键是,现在所有球员的所有权在俱乐部,万一球员在国家队受伤废了,除了商业保险,国家是不赔偿不承担的,俱乐部会怎么办?
  大部分俱乐部都是像扔破鞋一样扔掉!
  又不是在俱乐部比赛里面受的伤,凭什么要俱乐部来兜底?
  俱乐部投资巨大,结果在国家队废了,没要赔偿已经是很义气了,还要来承担未来?
  这也太坑爹了吧?
  哪怕是在俱乐部梯队、青少年队里面受伤退役,也能一次性拿到三十万赔偿补助,在国家队被废掉,这点钱都不一定有。
  更何况对能进国家队的球员来说,这时候他们已经站在这个几千上万亿市场的顶端,一年三四百万乃至上千万收入,瞬间打断,后面还有好几年狂赚的时间,被废掉是什么感受?
  哪怕不废,停赛一年养伤那都是多少钱?
  任何保险也不会赔后面这几年的收入吧。
  这可不是大家都赚几百块,残废以后乐呵呵去看大院门,闲了给人露一手显摆老子当年是国家队的年代了。
  已经见证过几百万几千万年收入能过什么生活,再掉落谷底当个啥都没有的残疾人?
  光是这种巨大的心理落差都能把人逼疯!
  所以还指望职业球员到国家队能卖力?
  骗傻子吧?
  就像国青队那些球员当初看白浩南队伍的反应。
  功利至上的思维在这个国家最近三四十年大行其道,所以谈为国奉献已经是句空话,真不能怪球员。
  白浩南看着满脸泪水的吉敏被紧缚在担架上,医科大研究生兼队医,用一个冰袋压在骨折的地方,他却没有嘘寒问暖,更没捶胸顿足的焦躁,轻描淡写的拍拍吉敏的腿:“不错啊,好好养伤,没死明天就又是一条好汉。”
  对的,在白浩南眼里,就这么冷酷又无所谓,只要没死,什么都好说。
  换个人说这种话可能真的会让人寒心,可吉敏抬眼看着那还笑得出来的白浩南,不知道为什么又是眼圈一热,然后就不好意思:“草!头儿,你现在泡男人都这么熟练了。”
  白浩南哈哈哈:“去吧,顺便撩个韩国护士,晚上一起吃饭。”
  吉敏顿时觉得,好像这个建议也不错,骨折的地方都不怎么疼了,至于未来,忘得一干二净。
  苦脸变笑脸的医科大队医都说这是有科学依据的,激素分泌有镇痛效果。
  但吉敏多了个心眼,居然要求在后台看了点球再走。
  好多球员跟过来,看见白浩南笑骂送走伤员。
  狐死兔泣,是个动物在面对同类伤亡的时候,都会有感同身受的心理影响,更何况人。
  上场意大利队恐怕就是在鲜血淋漓的守门员惨状下,全线溃败的,这个锅说不定就应该背在他们那个不够专业的教练身上。
  而白浩南很清楚,这时候吉敏的伤不能影响整支队伍的战斗力,或者说对于战场来说,伤亡的同伴应该激发更多战斗力,所以这几句调笑居然让球员们笑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