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重生之八十年代新农民-第184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对!再抱一会儿。”
姑娘们开始起哄。
“吃饭!看看东西能不能堵住你们的嘴。”栾凤恢复了平常就是一声大吼。
姑娘们刷地转身就开始吃饭。
第0619章 聘礼
栾凤的这场生日宴会是万峰按照正宗的华国传统置办的,里面没有一点西式风格。
他认为华国传统的生日庆祝那才是正宗的生日庆祝仪式,老外的东西那是什么玩意儿?
尤其西式生日那种吹蜡烛的玩意,华国有句成语叫吹灯拔蜡,那是垮台散伙的意思,老外过生日这吹蜡烛是怎么回事儿?
希望完蛋?
上一世过生日的时候他就从来不让点蜡烛,别人怎么理解他管不了,反正他觉得晦气。
因此这场生日的庆祝宴就没有一丝西式的影子,连生日快乐歌他都没唱。
栾凤一嗓子就让她手里这帮刺头娘们老老实实很,她满意这效果,拿起筷子开心地吃面条。
这面条是万峰特意到街里一个有拉面的馆子里花两块钱拉出来的,一碗面一整根。
一边吃一边问:“姥爷家那边呢你怎么没叫过来?”
“大师傅已经送过去了,让他们在那边吃,今天咱们这边都是咱们自己的人,任何一个外人都不需要。”
这些娘们听了也是心里热乎乎的,自己人!多么亲切呀!
“你姥爷最近忙吗?”栾凤用筷子夹了块肉然后转着手腕往肉块上缠面条,当面条把肉缠住才往嘴里塞,在肉进嘴的前一刻问了一句。
万峰被栾凤这种隔路的吃法惊呆了,谁家女人这么吃面条的?
“好像不忙吧!”
万峰有点奇怪,栾凤今天怎么问了两回姥爷?
“你妈让你给姥爷捎的信捎过去没有?”
原来是这么回事儿,栾凤一问这个万峰就明白了,我说她今天怎么问了两回关于姥爷的问题。
敢情这女人是着急了。
“噢,我忘了。”
栾凤狠狠地白了万峰一眼:“你咋不把自己忘了呢?”
“嘿嘿记性不好。”
万峰说自己记性不好那是借口,他总觉得的女人的记忆才不好,和猩猩的记忆几乎一个级别的,就是强也估计强不到哪里去。
猩猩的记忆力据说只有十四秒,服装厂这些女人的记忆力大概能有二十秒。
这不刚才被栾凤一嗓子就鸦雀无声的场面在栾凤对着万峰甩大白眼的时候就又开始此起彼伏了,时间估计也就二十秒。
随后整个屋子就开始嗡嗡嗡嗡嗡嗡,好东西果然也没堵住她们的嘴。
那个寿桃也被众人分着一人一块当饭吃了。
“真好吃!剩下的饭菜给我点好不,我回家就不用给我那口子做饭了?”李二曼一边摸着自己的肚子一边提要求。
不知道她摸肚子是摸肚子里的孩子还是摸吃撑着了的胃。
兰芝也有这想法。
“只许拿够一个人吃的份儿,要是多拿就扣工钱!”栾凤岂有不知道这两个货肚子打什么主意的道理,直接就把口子封死了。
“于婶,看着她们,要是拿多了告诉我一声。”
李二曼就翻白眼:“真抠!”
嘴里埋怨着这货还是挑了个大碗,装了冒尖一碗菜外加一碗大米饭,临走的时候还偷偷抓了两块姜揣进兜里。
兰芝也有样学样。
“明天把碗送回来呀!”
两个结婚的女人回家去了,屋里就剩下这些还没结婚的姑娘。
“这两个货你不盯着保险连碗都能吃了。”栾凤看着远去的李二曼和兰芝的背影笑着说道。
三个女人就一台戏,三十个女人这是多少台戏?
万峰赶紧溜了出去,让这些女人在屋子起私吧。
万峰来到了姥爷家。
姥爷这边也刚吃完饭,姥姥刚把桌子收拾下去。
“小峰,你来的正好,你妈捎来的信我看过已经一个多月了,你妈让我做主给你和凤儿把亲定了,我把这事儿给忘了,昨天才想起来。”
人到老了记忆力衰退这是很正常的事情。
“你说你爸妈都不在这里,我主持这事儿这行吗?好像不是那么回事儿呀。”定亲这东西是要双方父母坐到一起进行一系列协商的,诸贤雨觉得自己胜任不了。
“姥爷,怎么不行,特殊事情特殊办,有什么可协商的就是走个过程而已,否则我们天天在一起这事儿不好听,有了这么层明面的关系也就没有闲话了。”
“要是栾凤家那边提什么要求呢?”
“不管提什么要求你答应下来就是,不差钱!”
“那就好办,明天我就亲自去和栾长远说说,如果双方没什么意见那就把亲订下再说,我现在就去。”
万峰的姥爷也是个急性子的人,说罢就下地穿鞋然后奔着村里走去。
姥爷走后万峰在姥姥家少坐了一会儿回到家。
这些女人现在已经安静了,脑袋都对着电视机看动画片《森林大帝》,《铁壁阿童木》演完以后,中央电视台就弄了一部小狮子放了起来。
万峰上炕挨着栾凤坐下。
“你上哪儿去了?”栾凤小声问。
“到我姥爷那边去了,我姥爷去你家串门去了。”
栾凤自然就明白万峰的姥爷到她家去干什么,眼睛就水汪汪的了。
原本万峰和栾凤之间的事儿在洼后已经人尽皆知,现在诸贤雨亲自登门给自己的外孙保媒岂有不马到成功的道理。
第二天,栾凤父亲就把栾凤的生辰八字送到了诸贤雨处。
主要是找算命的看看两个人的八字合不合。
这还有什么看的,就算他和栾凤八字不合这还能再分开呀!
看了合还可以若是不合岂不糟心。
万峰只知道两个人相差六岁就是相冲,不管是做夫妻还是做朋友都不会长久,至于相害他就不太清楚了。
只要不相冲就行,别的管不了那么多了。
如果八字没有问题就得还贴和商议聘礼的数目。
栾家对聘礼没有什么要求,只是说大面过得去就行。
下一步就是过小礼了,也就是双方商议好的聘礼的一半儿,剩下的一半要到结婚时再送过去。
聘礼包括礼物和钱条件好的还有首饰等。
首饰这东西在八二年万峰认为无能为力,有钱也买不到金子只能等将来再置办了。
当地的风俗是半猪半酒或者一猪一酒,再多的就是两猪两酒。
猪就是一口猪,超过百斤即可,五十斤为一酒。
万峰看看现在的天气,这要是送两猪两酒过去这不非臭了不可吗!
就是一猪一酒她家也没地方放呀。
可是半猪半酒就有点不好看了。
这还是个愁人的事儿了,得和栾凤商量一下。
第0620章 全封闭和半封闭
和栾凤商量的结果几乎等于没商量,栾凤就一句你看着办吧,我没意见。
早知道这态度万峰就去问自己的膝盖了。
“我是说现在这季节我送多了,你家吃不了还不放坏了,所以我打算送半猪半酒,你给我发表意见。”
“你不会送活得过去,放猪圈里养活,笨!”
万峰:……
好有道理呀!
死得容易坏,这活的它往哪儿坏,现在个人家也允许养猪了,就当多养了一头猪呗。
万峰花七十块从个人家买了一头一百斤左右的猪,加上五十斤酒送到栾凤,随聘礼之外还有筷子、葱、粉条等。
其实还有单、夹、棉衣数套,这个就不必了,本身就是做服装的,要这么多衣服没必要。
再就是钱,随聘礼万峰送过去一千块钱。
这点钱对万峰来说不算什么,但是在当时的农村这可是说出来会惊掉无数人下巴的数目。
这还只是聘礼的一半儿,另一半要到结婚时再付。
原本还有相门户,换盅,就是男方家摆酒双方喝一顿,然后女方家摆酒双方再喝一顿,这定亲仪式也就正式完成。
不过这一步骤被省略了。
一是万峰的父母不在,再因为两人一时半会结不了婚,这两个步骤也就暂时省略,将来再说。
在聘礼过去那一刻起栾凤就是有主的人了,正常情况下出门有男人有什么花花心思,这边一句我有对象了就可以断绝对方的一切念想。
这在几十年后是不可想象的问题,后世别说有对象了还在外面勾三搭四的,就是结婚了还行随便离婚呢。
随着物质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心里的道德底线确实下滑的太厉害了。
栾凤走路现在都像公鸡似得抬头挺胸,春风满面,浑身都鼓胀着青春的活力。
这回她可以在公开场合和万峰有适当的亲昵举动了,而且过年过节万峰可以光明正大地叫她到家里过节了。
一想到这个她心里就笑,有时干活时也笑,这遭到了手下姐妹的无情嘲笑。
万峰可没功夫笑。
这几天忙活定亲的事情把其它的事情都撩下了,他已经好几天没到机械厂去了,也不知肖德祥的三轮子改正好了没有。
这是这几天他第一次到机械厂来,一进机械厂的大门就看到了张石阡。
张石阡正在看着往车上装一吨翻,不时地伸出手比划两下,一看就是瞎指挥的架势。
这货回来的倒是挺快的,从上次离开到回来中间也就经过了一个月左右。
一个月的时间这家伙把二十台一吨翻弄回去且全部脱手,不能不说这家伙确实肚子里有点脓水。
这回他是来提另外三十台一吨翻的。
“你这翻山越岭的,一台车能赚多少钱呀?”
万峰和肖德祥蹲在墙角一边看着院子里装车一边扯闲篇。
“一台车毛利能赚一千多块钱吧。”
握草,赚得不少呀,五十台车就能赚五万块,就算再打去一些费用,也能赚三万吧。
“你和香港那边有没有什么联系?”
张石阡看着万峰:“说说,你想要什么吧?”
“我想要一套复制录音带的设备,不需要太大型的,大型的造价太高。最好有那种小型一点的,一两个人就能摆弄一天能生产几百本规模的就行。”
张石阡想了一下:“这个我要问问,我也不清楚香港能不能买到。”
“香港一定能买到,不过你能不能带过来就不清楚了,那个应该算是走私吧?”
“你管那个干什么,要是有价钱差不多我就给你带一套过来。”
“还有质量好一些的空白带,我现在能弄到的空白带质量太差了,根本就不能用。”
“咱可说好了,我可是要挣钱的。”
“那当然,但是可别狮子大开口,你要是指望在我身上一下子弄个万八千的,小心弄来我不收货。”
一套大型设备几十万乃至上百万,不过那是音像出版社用的,万峰根本用不到那么大的规模。
他需要的是小型的就一两个人就可以复制录音带的设备,估计也就在几万上下。
“你下一批还要多少台?”
“还要五十台,这一批发完,下批一次性发走。”
万峰估计张石阡能买走的数量也就在一百台左右,现在基本吻合。
这一次二运来了六台车把这三十台一吨翻拉走了。
送走了张石阡后,万峰去看肖德祥的改进版样车。
机械厂的第二辆三轮子样车终于做出来了,万峰很不幸地又成了第一个试车手。
这回的样车基本已经算是一辆完整的车了,连驾驶室和车厢都安装上了,只不过没有喷漆看着有点不伦不类。
肖德祥说这回改进了变速器拉杆的结构,并且也改正了大架子的结构,上次出现的问题这回一定不会出现。
万峰再一次开着这台农用三轮车上路了。
上次出现的病症这回真的没有发生,万峰一直开着它跑到勇士公社又跑回来。
暂时基本上算是合格了。
接下来样车还要进行不低于几千公里的空车和载重实验,在这个过程中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直到没有问题出现为止。
这估计定型最低也要一两个月的时间来完成。
车本身就是有问题慢慢也可以解决,但是这驾驶室的问题就不好解决了。
将来一旦量产,靠手工做驾驶室估计很难跟上车辆的生产速度。
解决方法有两个,一个是买冲压机进行冲压车壳,一个是三轮子的驾驶室采用一部分半封闭形式。
冲压机这个东西可是不便宜的,买一台要很多很多钱,洼后现在基础薄弱还是少考虑。
思来想去万峰觉得还是将来量产做一部分半封闭式驾驶室的比较稳妥。
所谓的半封闭就是没有驾驶室,前方有一个到方向盘高度的挡风板,其实风也挡不住雨也挡不住。
但成本和售价相应的也能降低一部分。
你要全封闭的就卖给你带驾驶室的,图省钱你就买半封闭的。
这是一种最佳的方案组合。
三轮车的思路到此为止,以后的三轮车的事情和他就没多大关系了。
第0621章 卵子外一块肉
洼后的集市这些天又有一些厂家入住了,青山衬衫厂和来自沟东的皮鞋厂,还有一个秋衣秋裤厂。
皮鞋厂是李太闲牵线过来的,他舅舅还是他叔叔就在沟东皮鞋厂上班,万峰前年冬天过年时还从他手里买过皮鞋。
沟东皮鞋厂的产品以猪皮为主,样式不多而且还非常的土,土的都掉渣了。
万峰对皮鞋的研究不多,上一世他几乎没穿过几次皮鞋。
他记得上一世的八十年代末期,有一次买了双牛皮鞋,穿着脚疼了好几天才适应,也不知道是他的叫适应了鞋还是鞋适应了他的脚,反正打那后他就再也没买过皮鞋穿,就算后期出了软皮的皮鞋他也没买过。
因此他脑袋里对皮鞋的样式留意的也不多,但即便如此他只是把记忆里仅存的几款皮鞋样式画下来送给鞋厂的人,他们也惊为天人。
可惜的是体制僵硬的鞋厂并没有采用万峰的这些鞋样,理由是得改动设备嫌费事儿。
这些鞋样倒是便宜了鞋厂的工人,这些工人偷偷地私下加工卖得非常好,这中间就包括李太闲的那个亲戚。
他还委托李太闲把他做的皮鞋拿到洼后集市来卖过,几乎一露面就被南来北往的商贩抢购了。
李太闲的叔叔以后就停薪留职在家开了小工厂专门做皮鞋卖。
而李太闲在电子表市场不行的时候也开始做皮鞋卖,最后形成了梨房很多做皮鞋的盛况。
不过这都是后话了。
这个时候的工厂产品几乎都是这个样子,产品样式老旧,他们就从来没想过改变一下样式吗?
这是多简单的事情呀!
就是你们想不到,别人的建议你听听那怕也好。
万峰摇头,国家确实应该出现变化了,如果没有变化要追上西方发达国家确实没什么可能。
就像那个秋衣秋裤厂,这个季节你跑来卖秋衣秋裤,你这是要闹哪样?你就不能制作一些线衣背心出来卖?
旅饭店经过突击施工总算是完成了两层的建筑,万峰本来还想再加一层的,但是因为急着用这个计划也就不得不暂时取消。
两个多月的时间盖起的旅饭店让万峰有一种不真实的感觉,好像一眨眼或者一回头这栋建筑就出现在机械厂的对面了。
随着一阵鞭炮声后,张海和大队书记进行了剪彩,然后还发表了几句讲话。
旅饭店就算正式开业了。
从将威大队平山大队招聘来十几个十七八岁的女性服务员,在进行了一些简单的培训后就上岗了。
这些服务员的工资不高,只有十五元,但胜在工作轻快。
旅店只有二十个大通铺房间,一百二十张床位,没有单间。
饭店大厅有十几张桌子,同时可容纳近二百人就餐。
虽然旅店的床位依然紧张,但这还是极大地缓解了商贩们的住宿问题。
张海还号召家有闲房的人开设家庭旅社,在解决商贩住宿问题的同时还能为家庭创造收入。
因此洼后有超过半数家庭都腾出一间房或者是厦子,用来招待客人。
万峰估计今年秋季洼后会迎来一股改造房屋的高潮。
一些家庭的房子会被重新装饰一番,一些破烂的厦子也会被改造的适合住人。
甚至有些家庭会直接在院子里盖新厦子,或者是厢房门房。
因为洼后集市的出现,不但洼后人的生活在改变,就是附近十里八里人的观念也开始慢慢出现了变化。
虽然还没形成全民经商的意识,但其中很多人已经看出了一些致富的道道,种地已经不是农民唯一的出路了。
首先反应过来的其实是一些家庭妇女,她们把自己手工制作的一些东西开始拿到集市上出售,竟然也获得了不菲的收入。
这些手工制品包括布鞋,手套、粗线织的棉袜子、绣花品、布包布袋以及一些手工工艺品。
至于那些卖鸡蛋鸭蛋的卖蔬菜瓜果的更是比比皆是。
在丰富了集市内容的情况下也给她们带去了可观的收入。
不过这些人是没有条件租活动房的,因此万峰把靠近那条溪流的闲置的准备用来做停车场的地方批给它们作为土特产交易区。
那块原来做交易的从商户搬迁进活动房里而被当做停车场的空地上现在也是有几辆车停在那里。
只是这些车都是公家的车,都是外地供销社或者商店的车,什么时候这里能站满客车那说明洼后的市场也就真的起来了。
为了便利将来外地来的车辆能畅通无阻地进入洼后,万峰力主小队出钱把那条直插崔屯的道路修了出来。
用山后市场的碎石铺路,上面垫沙子,修出了一条备用公里。
好在从洼后到崔屯不过三里地远,修这条路也没花多少钱。
将来等洼后集体有了一定的积蓄,因呐河上就必须要有一座桥,只有这条路才是通向国道最近的路。
现在也只是想想而已。
万峰骑着摩托准备到县城去找一个人,在经过队部的时候被张海叫住了。
张海的身边还有一个三十多岁的人。
“这是咱们县农机公司的采购员,它们想卖咱们的拖拉机。”
那采购员不知道张海为什么会问一个少年,疑惑地看着万峰。
“县农机公司要卖咱们的拖拉机?”
那采购员点点头。
“你们若是想卖,叫你们农机公司的潘经理来谈,他若是不来别人没资格来谈!”万峰就扔下这么一句话,然后骑着摩托扬长而去。
那个采购员疑惑不解,让他们经理来谈?这口气不小呀!
万峰的口气确实不小,但是也没有潘经理的谱大,上次老子可是低三下四地求着你卖,你拿出个臭脸给老子看,现在你想卖拖拉机?
那也看看老子的脸子,老子要是摆起谱来保证不比你差就是了。
现在红崖农机公司万峰还真就不怎么在乎,没有你们拖拉机也不会剩下一台,没有你们红崖农民要买拖拉机可以到厂子里直接提货还比在农机公司买得便宜。
你现在不过是卵子外面一块肉而已。
第0622章 吹牛从来不用草稿
红崖庙岭地区通向杨房方向的那个山坡下面的一个小村庄。
这里叫什么村子万峰还真忘了,他就来过一次想不住也不奇怪。
凭着记忆力来到了一个大门紧闭的宅子前,万峰举手敲响了铁门。
几分钟后大门缝里露出一张国字脸。
他显然不认识万峰了,疑惑地看着万峰:“你找谁?”
“楚大哥,我曾经来过你家,你忘记了。”
楚国义依然没想起万峰是谁。
就像万峰记不住这个村子叫什么名字一样,楚国义记不起万峰也很正常,毕竟万峰是两年前来的,两人只是一面之交哪里会记得住。
“我是峰凤服装厂的厂长,我找你谈谈合作的事情。”
面前这个少年楚国义确实想不起来是谁了,但是峰凤服装厂他却耳熟能详,无他,他的小作坊就靠仿制对方的服装样式过日子。
闻听对方是峰凤服装厂的厂长,楚国义心里咯噔一下,今天人家找上门来了,不会是找麻烦的吧?
“楚大哥,你不应该开门请我进去坐一会儿吗?如果你不放心那你出来我们聊聊也行。”
楚国义想了半天没有邀请万峰进院子而是开门走了出来。
“你要谈什么?”
万峰靠着摩托从兜里掏出烟甩给楚国义一支:“楚大哥,其实按年龄我应该叫你大叔,不过我觉得叫你大哥能显得亲切一点,您没意见吧?”
“称呼只是一个符号,叫什么都行。”
叫是都行?这就扯了。
“楚大哥,我姓万,叫万峰,我今天来主要是想和你谈谈合作的事情,你不用往别的地方想,虽然这两年你的小成衣铺靠仿制我们的服装样式过日子,但我这次来不是追究这个事情的,红崖的市场虽然不大,但容下我们根本不是问题。”
万峰这话楚国义感同身受,红崖市场虽然不大,但也是有六七十万人,容下他们两个小服装厂还真不是难事儿。
楚国义点燃香烟深吸一口才说:“小万兄弟,你刚才说合作的事儿,是怎么个合作法。”
“在谈合作之前,我要了解你现在的生产规模和现状,这应该不算是过分的要求吧?如果有顾忌你可以不说。”
楚国义的小作坊万峰还真没当回事儿所以也不十分太了解,一个靠仿制别人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