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重生之八十年代新农民-第463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他敢!他见我像耗子见了猫一样,给他一百个胆子他也不敢娶我!”姑娘还洋洋得意。
正被要车的人围攻的无计可施的滕康脑袋无意一转就看到了万峰和韩广家,仿佛捞到了一根救命稻草般奔过来一把拉住了万峰。
“万总!你看看我这一天要车的人老了去了,你得给我想想办法?”
万峰有个屁的办法,现在家里一天生产一千五百台摩托都不够用,他能怎么办?
“明年就好了,明年张石阡的分厂开业后,让他一年给你五万台的销量,到时候你就好犯愁销售了。”
滕康当时腰板就直了。
“你们听到没有?这就是南湾摩托车的老板,他说了明年给我五万台的数额,这回你们还说啥?”
那个叫乔琳的姑娘非常的有逗,凑付到滕康面前。
“滕康!那么多车你一个人肯定忙不过来。你看,你还没成家,我也老大不小了,不如咱俩真的凑付凑付,我来给你当老板娘怎么样?”
“咣当!”
滕康仰面朝天躺在地上,人事不省了。
第1562章 张扒皮
“这是怎么的了?你怎么还激动地躺地上了?”乔琳惊呼。
“乔琳!快给他做人工呼吸。”旁边起哄的看热闹不怕乱子大,给乔琳出主意。
唯恐天下不乱。
一听都要人工呼吸了,滕康麻利地趴起来,落荒而逃。
乔琳在后面笑骂:“你跑什么?老娘我有那么可怕吗?”
嘎嘎的笑声差点把天上飞过的麻雀惊掉下来。
人真是一种不可貌相的动物。
乔琳长相相当的秀气,如果她闭着嘴不说话,冒充大家闺秀没有一点问题。
但是一张嘴就露馅了,一付女侠的风范。
只是这女侠不会飞檐走壁,只能眼睁睁地看着滕老板脚下冒烟而去。
其实滕康跑不远,万峰在这里他能跑到哪片大天去?
两分钟这货就跑回来了。
在得知万峰就是他们经销的南湾摩托车厂的老板后,这些人礼貌地和万峰打过招呼,识趣地退走了。
“媛媛说张石阡的车队明天不就到了吗?”
“那不也还要一天吗,这些人就是着急。”
张石阡现在三个车队拉整车一个车队拉配件。
一个车队一个月跑两趟北辽,一个月能从北辽拉回三千多辆摩托,根本不好干什么。
这些车就是全部投到深圳市场都不够,别说还有别的地方。
如果不是盖分厂,张石阡都准备雇货轮了。
“张石阡一个车队回来一次,给我三车货,六十辆,一个月能给我三百多台车,你说好干什么?当天来当天光。”
这个问题万峰也解决不了,他也没有孙大圣那样的神通,吹口气就把摩托吹来了。
虽然他吹不来,但是却可以在本地造出来。
张石阡现在不就在建厂房吗,厂房建起来这里就会有一年二十万台的产量,对付东莞这周围的城市群应该没什么问题。
张石阡的厂房进度非常的不错,总占地面积上百亩的厂区已经有了模样。
从工地开工,张石阡几乎就钉在这个工地上,哪里也没去过。
在他南霸天一样的目光监视下,短短半年多的时间,主体厂房配套厂房已经建设的差不多了,两层的厂房已经处于封顶的状态。
布局和设计风格完全仿照南大湾,他也准备把这个山湾打造成和南大湾一样的地方。
市里和乡里对他这个工地也非常的重视,乡里的领导也是隔三岔五就来视察一番。
这个厂子若是建起来,除了能解决上千个就业机会外还能有效地拉动当地的经济,一个想要政绩的领导都会重视的。
张石阡带着安全帽正在指手画脚的时候,万峰和韩广家悄然来到了大潭村西湾。
现在从大潭村到西湾已经开出了一条砂石路,路上不断有运送砂石砖料的拖拉机和老式的解放,弄得尘土飞扬。
万峰他们是真的风尘仆仆地来到了西湾。
在看到西湾里的局面后,万峰露出了满意的表情。
张石阡这货要是真发狠起来还是不错的,这进度已经超出他的预料了。
原本他觉得厂房能建到一半就不错了,毕竟这是一个占地百亩的厂区。
但张石阡依然还是给了他一个惊喜。
照他这么个干法,九月份这个工厂就可以竣工了,生产线安装调试需要三四个月的时间,这么说过完九零年的春节,这个分厂就可以往外骑摩托了。
张石阡正在对几个仿佛包工头模样的人训话,但是发现对面几个人的表情有了诡异的变化,似乎他身后出现了什么景物。
张石阡回头就看见万峰和韩广家笑微微地看着他。
张石阡先是揉眼睛,他以为眼睛出了问题。
远在千里之外的万峰竟然突然出现在这里,他不能不去怀疑自己的眼睛。
等确定自己的眼睛没有问题后,张石阡伸出双手和万峰和韩广家握手。
“哎呀!你们怎么来了?”
“坐车来的。”
这话没毛病,确实坐车来的。
这不废话吗,走着你们也来不了呀。
万峰就把自己这几天的经历说了一遍。
“了不起,你这都快绕地球一圈了。”
“带我看看咱们的厂子。”
张石阡就带着万峰在厂区里转悠,这些厂房的式样都和南大湾里的厂房模样差不多。
“老张!你这进度不慢呀!不但主厂房开始封顶了,这些仓库什么的更是建好了,不慢不慢!”
“我要不是天天盯着哪里会有这种进度,这些王八蛋背后都叫我张扒皮了。”
“呵呵,这名字好,非常的符合你的气质。”
“你可拉倒吧,扒皮了还有个屁的气质。”
“你拉的那些配件放在什么地方了?”
“都在仓库里,要不要我带你去看看。”
配件有什么看的?万峰摇头。
“你的配套厂落没落实几家?总不能都指望从北辽拉配件回来组装吧?”
“多少也有点眉目,我那各样零配件拿给一些工厂看了,有的说能做有的说做不了。能做的我统计了一下,大概有个四十几家,但是因为不知道咱们这分厂的情况,我觉得他们都没怎么太拿当回事儿,等咱们组装出摩托他们看到了销量,估计才能上心。”
这话也有一定的道理。
“我儿子在你哪里过的怎么样?”张石阡终于想起儿子了。
“我也不知道,我就在工厂里看到一次,再就没看到他。”
“过分啊!我儿子在你那半了年了,你竟然就看到过一次?”
“他又没调皮捣蛋,没事儿我去看他干嘛?你不就是让他去锻炼的吗?”
“一点没调皮捣蛋?”
“在我手下你觉得他敢吗?他大概知道我是真会揍他,老老实实的。我虽然没见过几次但是私下里问车间的人,对你儿子的赞扬的声音比较多,脑子好使学什么都快处人也行。”
张石阡颇感欣慰,然后就开始吹牛:“脑子好使那是随我,我从小就聪明。”
“拉倒吧,连中学都没毕业你也好意思说聪明。”万峰一点不客气地打击他。
“不上学不耽误我挣钱呀?”
这是一个很矛盾的话题,确实没有文化的人不一定赚不到钱,这事儿还真没地方说理去。
第1563章 两条腿走路
大潭村西湾,原本是一个人迹罕至的地方。
除了进来种地的人以外,平时这里几乎看不到人。
但是现在这里已经有了点繁华的样子。
工地里热火朝天不说,工地外竟然也形成了一个小小的集市。
有卖水果食品的,香烟白酒的,热闹非凡。
到了中午时分,还有一些到这里卖饭卖菜的。
都是周边村落里的人,在家里做好了饭菜拿到工地来卖。
自从大潭村有一个家庭妇女在这里一中午卖了一百多元后,附近到这里卖饭菜的人就多了起来。
工地的工人有的是带饭来的,有的是没带的。
没带饭的就在这里买饭吃。
也不是很贵,一两块钱就能吃饱也挺好的。
万峰和韩广家张石阡今天中午也是对付的,和那些工人一样蹲在地上手里捧个饭碗,一张矮桌子上摆着四五个小菜。
小菜一块到二块一勺,米饭五毛钱一碗,既经济又实惠。
那些工人们还买点啤酒白酒什么的溜溜,万峰这里就是附近不远有一个泉眼里的泉水。
万峰吃一口饭喝一口水,非常的接地气。
不知道的人也会以为他是这工地干活的工人。
“小万!我有点不明白,这个分厂就二十万台的产量,你留那么大车间干什么?这不浪费了吗?”张石阡一边吃一边说出了他心中的质疑。
“后年,我们厂可能会推出新型摩托,而且说不定是两样,你告诉我你车间小了往那放生产线?”
“还有新车型?说说呗!”
“不能说,这是商业秘密,你也不行!”
虽然没有得到第一手情报,但张石阡的心情依然乐呵呵的,这款车还没生产出来,新车又要问世了,而且还一下两款。
怎么说他也是这个分厂的老板之一,有新产品他自然高兴。
中午吃完饭,张石阡决定带万峰到东莞市来去转转,记忆里万峰到这里这是第三次了,自己好像还带万峰看看东莞的风光呢。
张石阡和万峰走了以后,工地里一片沸腾。
张扒皮终于走了,工头工人们终于可以偷得半日闲了。
现在的东莞还远没有数年以后那样出名,也没有那时候繁华。虽然著名的植物园那时还是板岭林场,但森林公园东莞还是有几处相当不错的。
这个下午张石阡带着万峰去了银瓶山森林公园,第二天又去了观音山森林公园。
这两个公园逛得,简直把人累稀了。
万峰和韩广家还凑合,岁数和身体在哪儿,张石阡就不行了,差点累得挺尸了。
“明天我可再不带你到森林公园来了,这特么要命呀!”
“呵呵!死不了就行,没有明天了,我明天就去深圳了,你不用操心明天的事情了。”
和夏影莹谈话后到今天也是四五天过去了,林巨创也该回来了吧。
林巨创确实回来了,在得知万峰在深圳要和他谈谈后,立刻安排了一个档期到深圳和万峰会面。
打从那次拍卖土地后,万峰给他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不该出手的时候嘻嘻哈哈像个混子,到出手的时候果断决绝又像个枭雄。
据认识他的人说这货光着脚可以到田里当农民,穿上西服打上领带就是打老板,拎着菜刀到街头和人拼命的时候又是个地痞。
这倒是和香港第一代的富豪们没闯出名堂前有几分相似。
好像自己年轻的时候也是这么混的。
这还不是他看重万峰的主要原因。
关键是这小子干什么什么火,这点不服都不行。
当然这些消息都是从于家栋哪里得到的。
小道消息说,深圳今年秋天要成立股市了,不知道这小子对股市有没有什么研究?
万峰和林巨创是在深圳一个酒店里会面的。
“林主席去了一趟太国,这精神好像抖擞了不少呀!”
万峰内心怀疑这老货是不是去找人妖了?
当然这样的话不能说出来。
“就是去看看风景,这人老了,看一眼就少一眼。”
“林主席,你才六十多岁,这日子还早着呢,别老往老了上面想你就会永远年轻。”
“哈哈哈哈!你这话说得我倒是挺爱听的。我一回来,夏秘书就说小万老板要和我谈谈,不知小万老板要谈什么呀?”
“我这次去欧洲回来,得知你们公司还有国际贸易的项目,但听夏秘书说这个项目好像要砍掉的意思?”
“有这么点想法,集团的主业以后都会集中在房地产上,主要会在大陆发展。国际贸易方面虽然也还行,但是集团的精力有限,打算去掉专心做房地产,不知小万老板有什么高见?”
“您老比我大了三十多岁,可能年龄上的差异以及社会上的见识让我们在认知上有差异,我总认为苹果不能放在一个盘子里,两条腿走路总比一条腿走路安全。”
“话是这么说,但是要想做大做强就得保证精力财力的专注,否则不就成四不像了吗。”
林巨创的话也不是没有道理。
只有一心一意才能成大事儿。
但这一条在万峰这里暂时是行不通的,三心二意好像也能干成不少事儿。
万峰今天不是和他来抬杠的,他是有事情要和林巨创商议的,虽然也不算是什么大事儿。
“林主席!我今天来主要是想借助你们公司的贸易渠道想把我的摩托车推到外国去。”
两冲程的摩托车在华国还有十年左右的寿命,万峰不准备把它淘汰掉,国内不能卖卖给外国人总可以吧。欧洲不能卖,南美东南亚非洲不是还能卖吗。
与四冲程的摩托车相比,两冲程的车可是暴力的象征,那些非洲黑哥们一定会喜欢的。
他们有没有钱买?
当然大多数是买不起的,但是少部分人还是消费的起的。
其实卖摩托也不是主要的,万峰主要是想让林巨创保留这么个渠道,到时候他从这个渠道里倒腾点什么进来出去也方便。
毕竟巴统完了就是瓦森纳,身为华国人要想买点什么东西还是很不方便的。
他需要自己有这么一条渠道。
这条渠道在未来二十年内说不定什么时候就会有大作用。
就是现在没有多留条路也不是坏事儿。
实在不行,他可以出资和林巨创共同经营。
第1564章 保留渠道
万峰要借着他的国际贸易渠道卖摩托车?
这小子莫非又要捅咕国际贸易这一行了?
“摩托车在华国不是处于供不应求吗?根本不犯愁卖,你为什么还要费这事儿呀?”
万峰做摩托车也是让林巨创佩服的原因。
香港从振兴起到现在这么多年,顶多造个电视机录音机什么的,还是人家淘汰的,别说摩托车了就是自行车都没造出来。
而小子却把摩托车捅咕出来了,而且还不是一款是两款。
那个在市面上能看到的将威70当年据说也是他捅咕出来的。
人才呀!
“这是为将来考虑的,我现在生产的摩托都是两冲程的摩托,油耗高有污染。华国是个能源紧张的国家,哪怕能省一点也得省。为了节省能源减少污染,我断定两冲程摩托十年的时间内在华国必定会被淘汰。华国被淘汰了,外国可没淘汰,尤其像东南亚和非洲美洲地区,我打算把我的摩托卖到哪里去。”
“你这是打算早布局?”
“也可以这么说吧。”
“可是外国现在遍地都是日本摩托,你能打过它们吗?”
“为啥打不过?你现在弄一台正宗的日本两冲程摩托来比比,我可以说我的车一点不比它们的差,而且比它们便宜多了。”
日本车在八九十年代拿来做宣传的口号就是耐磨省油。
当时华国的钢铁金属冶炼水平与西方同类产品比确实相差甚远,当然磨不过人家了。
万峰的车核心部件现在采用的都是从苏联拉回来的优质材料,钢铁方面甚至都是军用的。
在发动机耐磨方面,万峰不认为自己的车比人家差,差的只是效应和口碑而已。
至于省油那就是扯淡了。
那不过是日本人炮制出的宣传口号而已。
这个已经在后世经过多番对比了,一群偷工减料的车在油耗上根本没少多少,与法系车相比还不如人家呢。
其实真正省油的车是欧系车,但是在宣传上不如日本人而已。
“在口碑上我们不如日本车,这个得承认,但是在价格上我们有优势而且有很大的优势,我们的车几乎比日本车要便宜三分之一,我觉得我们依然可以争取到市场,如果你们经手就看你的人推广的能力了。”
万峰说的质量方面林巨创没什么概念,他又不骑摩托,分不清谁好谁坏。
但是万峰说的价格方面倒是实情。
日本车在东南亚通常都是卖三千到四千美元,也就是一万二到一万五千华国币左右。
而华国的摩托车现在通常都在七八千元左右。
这是华国摩托车的优势。
“照你这说法,你说我试试?可你们有那么多的产量吗?”林巨创问。
“到今年年底,我公司会有八十万台的产能,到明年春天会达到一百万台。”
林巨创倒吸一口凉气:一百万台!
这小子买卖已经做到这么大了吗?
这万峰还没说汽车,如果说汽车林巨创弄不好会吃惊的爆发脑溢血。
“既然小万老板你这么说,那我就让贸易部门的人试试,行了咱们就合作下去,若是不行也就只能拉倒了。”
这小子邪性,干什么什么火,万一卖火了呢。
他也是干了几十年买卖了,对商人来说运气这东西是非常非常重要的。
运气来了抓把土都能卖钱,运气背了黄金都没人要。
火了他集团这不又多了一条财路吗!就算扑街了他好像也没啥损失。
做生意还有嫌钱多的吗?
“其实我让你推我的摩托是让你保留这条贸易渠道,将来华国各类产品会行销世界,会需要大量的中介代理商,这可是一块大肉呀,你可不能吐出去。”
在整个九十年代,香港作为华国和西方贸易的中转站,确实起了巨大的作用。
可惜香港人并没有抓住机遇发展出有自己特色的产业,这也是后来华国和西方打交道不再需要中转站后香港衰落的原因。
“华国的各类商品?你说华国将来的各类商品会行销世界?”林巨创对这话心存质疑。
就华国现在的样子,说华国的产品会行销世界他是坚决不信的。
“不出三十年,这世界上超过一半的商品都是华国制造的,你可能不信但是我信。而且还不全是低端产业,包括中端产品乃至高端产品。”
这个林巨创一定是不会信的,不过他看样子只要中间不出现病灾什么的,再活二十年没有问题,到时候他就看到了。
林巨创信不信万峰不很在意,他只要能保留这个渠道就行。
将来某一天他能用上就行,当然也得看看他们的能力。
这次关于光刻机的交易就是一个试验,如果他们能把东西带到香港来并安全地送进大陆,就说明他们的能力还是可以的。
“还有一件事情,我需要一千五百万的米元,在华国我兑换不到这么多米元,不知道林老板能否帮我解决?”
在香港淘弄米元比在华国大陆好弄多了。
“这个好像不是问题,回头我会让夏秘书帮你解决。对了!我得到消息说,深圳明年可能要开股市,不知小万老板对股市有什么见解?”
深圳明年十二月开股市,林巨创现在就得到消息了?
这消息渠道灵通呀!
华国股市最早始于八六年,好像就一只脚什么飞乐的股票。
因为没有交易所只在地下流通。
万峰上一世没玩过股票,虽然也知道股市里一些事情但总的了解不多。
闻听万峰对股市没有什么研究,林巨创有点失望。
在和林巨创会谈完毕,万峰又和夏影莹关于米元兑换的事情交换了意见。
夏影莹还告诉万峰,它们公司的人已经在欧洲了,已经和对方联系上了,如果一切顺利的话,再有个十多天他要的东西就该到港了。
既然还有十天他弄的东西就要到港了,万峰觉得还是回家比较好,过几天再来。
七月十七号,万峰和韩广家离开深圳,在广州坐飞机,于十七号当晚回到了将威。
第1565章 功德碑
在深圳万峰感叹深圳的显著变化,而回到将威发现将威好像还是原来的样子。
变化不大。
也不能说没有一点变化,起码他的腾飞技术学校在半个月的时间里搭起了一层的框架,现在正在养生。
正好天在下雨,连养生的人都乐得清闲了。
除此之外,再出现变化的就是南湾厂研究的麻将制造机获得了成功。
原本是准备出去买的,在发现市面上没有出售制造麻将的机器后,这个任务就落在了南湾厂机械制造部门的身上。
李达亲自挂帅组织人员进行研究,通过几个月的实验总算把样机做出来了。
化学部门的人则研究出了制造麻将的原料配方。
经过开机实验生产出的产品基本符合万峰对麻将的要求。
唯一的缺点是产品还有点不太过关,制造出的麻将块不太光滑,需要人工打磨。
万峰想了想就说不用改进了,就这么样吧,如果什么活儿机器都干了,那人干什么。
正好这样可以让那些残疾人多点事情干,也可以多招收一些人。
就又让周永义再招收了四十人。
当然要求招收的男女比例协调。
男女搭配,干活不累吗。
再者说残疾人生活不容易,婚姻也不容易,找不到正常人就只能相互匹配了。
他们大多生活在比较封闭的小圈子里,没有社交就是婚配都是个问题。
女性相对来说还好一些,有时候还能把自己对付出去,但男性就没那么好运了,好好的姑娘谁会去找一个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