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女村长的贴身神医-第99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喂,徐方啊,你订购的那些酒瓶,姐已经给你装车了,今儿你方便不?姐给你送过去。”
正无聊的徐方,闻言不禁一喜,笑道:“谢谢美女大姐,等这次瓶子用完,我再订购一些。”
“哈哈,小帅哥下次订货,可以来跟姐面谈,姐跟你聊天就是开心。”听徐方一口一个美女大姐,这女营业员眉开眼笑起来,甚至心理还有些活络,看看能不能占点这壮实小伙便宜。
“行!”徐方满口答应。
“那我就发货了,去九龙山脚,大概得两小时,你看着时间去接货。”女营业员吩咐道。
“好嘞!”
挂了电话,徐方又给李叔和陈大牛打个电话,让他们九点半去海边接货。
吃过早饭休息会,就已经九点,徐方朝酒坊走去。
此刻酒坊已经开始忙碌,穿着古装的老宋三人,确实有古代人忙活的架势,一些早起的游客,正在院内拍照,甚至老宋还在和游客合影。
以前在古香街,跟老宋扯淡的人不多,更多时候他都是一个人喝着闷酒。但人毕竟是群居动物,别看现在是村里,但现在愿意和老宋攀谈的人也多。除了李三叔和陈光叔外,不少游客也跟老宋聊着酿酒,好奇的询问酿酒设备的名字、作用,甚至一些年纪稍微大点的,还会和老宋拉拉家常。
这种每天热闹的气氛,老宋已经几十年没体会过。
生活逐渐充实,老宋精神也好了许多,每天早早来酒坊上班,甚至晚上都不乐意走,别人劝也劝不住,只得由他去了。
“老宋,早啊?”看老宋拍完照,徐方笑着打招呼。
“嘿,小方你来了?啥事?”老宋急忙跑过来。
“有点事,”徐方把老宋拉到一旁,笑道:“咱们的酒瓶都做好了,待会就能送到村子,你家那地下室,里面不是有一些存货吗?咱们给运来,然后装酒瓶里卖。”
老宋眼睛一亮,这些天确实有不少人想买酒,知道没有后,大多数人都非常失望,甚至有不少人吐槽,一个酒坊竟然连酒都没得卖,让老宋都有些尴尬,此刻拉着徐方手道:“那赶紧的,有不少人想买呢,我带你回去拿酒。”
“行,你要是不方便回去,就把你家钥匙给我。”徐方笑道。
“对,我把钥匙给你,待会要酿酒呢。”老宋把钥匙递给徐方:“每个酒坛子上,我都写清楚了年份和种类,别弄混了。”
点点头,徐方拿着钥匙离开。
来到九龙山脚,骑着摩托艇迅速朝九龙山脚赶去,到了山脚,恰好有两辆出租车拉游客过来,徐方拦下一辆朝古香街赶去。
拿出手机,徐方给司机大叔打个电话。
“哈,徐老弟,有好些日子你没给我打电话了。”司机大叔爽朗的声音传来。
“我这些事儿多,没顾得上,对了,你有时间没?我想拉一些酒坛子,在古香街。”徐方问道。
“行啊,正好有空,多少货?拉到哪儿?”
“不少,你那辆车估计能装满,送到九龙山脚。”
“那得二百!”司机大叔给定了价。
“没问题,来了就是。”徐方爽快答应。
徐方先到了老宋酒坊,有些日子没人来,酒坊很是安静,甚至柜台上有点落灰。徐方直接穿过前屋到了后院,掀开地窖口走下去,把酒窖里的酒水朝外搬。
过年的时候,徐方送了不少礼,老宋的存货被消耗了不少。白酒徐方也没拿年份高的,把那些五年份的酒坛子挨个朝外搬,然后又把黄酒坛子朝外搬。
忙活二十分钟,司机大叔的电话就打来了。
“徐老弟,我到这个老宋酒坊了,你在里面吗?”司机大叔大声问。
“在呢,你把车厢打开,我这朝里装货。”吩咐一句,徐方挂了电话,拎着两坛五十斤装的酒坛朝外走。
刚出门,司机大叔笑着迎过去,接过徐方手里酒坛,随即惊呼一声埋怨道:“哎哟我去,徐老弟你这劲也太大了吧,这一手一个的拎,我以为不沉呐,差点给你摔了。”
“嘿,你歇着就行,我搬!”徐方笑道。
“瞧你说的,两个有点沉,我一个个帮你搬。”徐方是他老主顾了,这点忙他还是得帮的。
不过司机大叔搬了几坛就不行了,干脆上了车厢帮徐方整理货。等一堆酒全部搬完,司机看着半车厢酒坛笑道:“徐老弟,你这力气真是没谁了,给人扛沙包都能发财啊。”
“没出息!”徐方笑骂一句。
第236章 高价卖酒
五年份的白酒徐方搬了十坛,而黄酒则全徐方搬走了,二十七坛,一坛未剩。
知道车内的酒坛子易碎,司机大叔开的格外稳当,到了地方徐方卸了货,本想多给五十块钱,司机大叔直接拒绝了:“嘿,当时谈好的价,多给钱是什么事,下次有活叫我就行。”
徐方笑了笑,也没强求。
现在时间还早,李叔和陈大牛的酒瓶还没运完,没等多久,李叔和陈大牛的船就来了。
“咦,小方,你怎么在这?”陈大牛惊讶问。
“去外面拉了点酒坛,赶紧先把酒瓶运回去,然后再来拉酒坛。”徐方吩咐道。
两人不敢怠慢,拉着酒瓶赶紧回去。
忙活一小时,岸边的东西才都给运走,徐方去工地找辆车,把这些酒瓶、酒坛运到了酒坊。
李三叔和陈光叔,赶紧帮徐方把这些东西搬到地下室。
老宋拿着酒瓶,眼里有些惊叹,伸出大拇指赞道:“这酒瓶真好看,不少钱吧?”
“没多少,小的两块,大的四块。”徐方笑道。
“不便宜,不过卖相确实好,打算怎么装啊?”
“这白色的是一斤装的,里面盛白酒,这棕色的是二斤装的,里面放黄酒。”徐方介绍道。
陈光叔和李三叔干活很麻溜,力气也大,打开酒坛子朝一个酒桶里装,酒桶能装二百斤,四坛正好装满。酒桶底部有个水龙头,拧开后直接就能朝酒瓶里装,很快捷。
趁着两人忙的工夫,老宋把徐方拉到一边,小声问:“小方,这酒你打算卖多少钱?”
看老宋热切的模样,徐方笑问道:“你感觉多少钱合适?”
老宋眼珠滴溜溜一转,笑道:“咱这的酒比其他地方好,成本也高,价格肯定不能低,而且能来旅游的,哪个没有钱?我建议价格高一点。”
老宋这话简直说到徐方心坎了,他之前还担心老宋拿他之前的定价做标准了,点点头道:“那依你,价格咱们定高点。黄酒是两斤装的,一瓶一百五。白酒年份在那摆着,价格也不能低了,一瓶六百。全国统一价,童叟无欺,怎么样?”
正要询问老宋意见,却半天没听老宋吱声,扭头一看,老宋张大了嘴,似乎被震住了。
“卧槽!”
已经多少钱没惊讶过的老宋,此刻硬生生憋出一句脏话,忧虑道:“小方,这价格太高了吧?有人买吗?”
“老宋,你酿酒这么多年,肯定也懂酒。你感觉你酿的这些酒,和市面上卖的二三百的酒比起来,怎么样?”
老宋对自己酿制的酒有信心,闻言撇嘴道:“别拿那些酒跟我的比,甩他们十八条街,拿茅台、五粮液跟我的比还差不多。”
徐方一拍老宋肩膀,笑道:“老宋,酿酒是一种境界,是一种情怀,是你工作的价值,你要对自己有信心,不能妄自菲薄否定自己。我相信宋叔你酿制的酒,质量更高、口感更好、营养健康,你之所以这么担心价格卖的贵,就因为咱们没名气对不?”
“可不就是,”老宋点头无奈道:“要是我那酒坊有名气,卖的不一定比茅台差。”
“宋叔,你们宋家的酒,酿出来就他娘的好喝,凭什么要比别人卖的便宜。没有名气,咱们就打出名气,五百万的广告不够,咱们就花五千万,五千万不够,咱就五个亿!我把这酒方买来,就是要把这酒推广出去,名气完全不用担心!”
老宋活了一把年纪,当时徐方用五百万买了他酒配方,那庞大的数字就让他晕乎了好多天。如今徐方张口五个亿,确实把他吓着了,甚至他根本无法理解五个亿究竟是什么概念。
但这并不妨碍徐方的话,点燃了老宋的野心,哪怕已到暮年,此刻老宋感觉自己的血有些燃,眼睛都有些泛红,激动道:“行,那就照你说的来,买一百瓶也恕不议价,等你打出名气,咱们再考虑涨价!”
徐方闻言心里一乐,他要是再多煽动下,老宋是不是得把价格,在后面再加个零?温和一笑,徐方道:“不要担心价格高,咱们这酒水质量,对得起这份价格。先这样卖着,等咱们黄酒新酿制的完成,就开始推广黄酒的销售。”
“好!”老宋对徐方的安排,自然没半点意见。
很快,这些酒水就被装进瓶子里。让李三叔和陈光叔先装着,徐方将白酒、黄酒装进一个筐里,搬到了上面。
来到酒坊前屋,这里是做商铺用的,之前虽然一直空着,但柳海连设计的时候,也考虑过要出售东西,所以货架早就布置好了。古色古香的架子,看起来很有古韵。
徐方把白酒和黄酒,各放在一个架子上,然后打上了标签。
黄酒:150元2f瓶。
白酒:600元2f瓶。
现在时间不早,游客也多了起来,这样一个古韵盎然的酒坊,很容易得到人好感,当看到这酒坊竟然放上了酒瓶,游客顿时被吸引过来。
不过看到那价签后,一个个都傻了眼。虽然不少人都不缺钱,但这小酒坊卖这么贵,是不是在宰客?
“老板,你这酒也太贵了吧?”一游客大声说了句,立刻得到了其他游客的赞同。
“是啊老板,你这也太黑心了,一瓶白酒六百,比青岛大虾还贵。”
“快赶上茅台了,买这个不如买茅台。”众人七嘴八舌,无一不吐槽价格。
站在徐方旁边的老宋,此刻有些尴尬,这价格是他之前卖的十倍!
徐方看着店铺内的十几人,微微一笑,从柜台上取出一瓶酒道:“各位,这酒叫岳海村,是我们岳海村推出的名酒,刚才不少人说这价格贵,快赶上茅台了。我得解释一下,这酒的口味、质量,同价位内最优。”
看在场的人眼里,质疑的意味很浓,徐方笑道:“岳海村酒坊的这个景点,当时建设的构思,只是摆放古代的酿酒工具就算完事,一次偶然的机会,我碰到了失传已久的宋家酿酒配方。宋家酿酒历史,可以追溯到秦朝,在当时是就很著名的一种酒,后来经过几代人的努力,酿酒技术愈发精纯,到了宋朝,发展到了顶峰。不过后来经过几次战乱,这种酒水也逐渐隐声匿迹,只能在一些古代名著中才少有提及。”
“我一直以为这种酒失传了,结果就被我碰到了,于是就有了这活生生的酒坊。所有酿酒技术,基本保持了当时酿酒的工艺。我保证所有酒水,全部由优质粮食酿制,健康、安全,口感比大家提到的茅苔、五粮液,都不会差。甚至有喜欢的,可能评价会更高。”
听徐方这么说,一旁的老宋差点都信以为真,他自己都不清楚家族酒方,究竟是哪个朝代留下的。老宋都被忽悠的一愣一愣的,更别提周围的游客了。
看着大家眼神逐渐信服,徐方微微一笑,适时取出一瓶白酒,打开瓶塞,直接把酒倒在柜台上,顿时酒香弥漫。
“有懂酒的人,或者喝酒的,可以感受下这酒的质量。”徐方微微一笑。
游客里有八个男的,而且看样子,或多或少会喝点。一名中年男子仔细嗅了嗅,然后低头在柜台上嗅了下,眼里闪过一道惊讶:“看样子不错,至少是纯粮食酿制的,这位先生,能不能让我品尝下?”
徐方也不在意,找出一个纸杯满上,递过去道:“您试试。”
那中年人看着纸杯,随即抿了一口,随后又抿了一口,然后咕噜一声,把半杯白酒全喝进肚里。
“哈——这酒真是绝了!”打了个酒嗝,中年人伸出大拇指道:“酒水清澈,没有杂物,说明酿酒的方法很不错。酒味香醇、均匀,用酒精兑的没这种效果,说明是全粮食酿制的。口感绵长、如有实质,说明年份很足。不能说比茅台强,但也不能说比茅台差,算是各有千秋,六百很便宜!”
“老刘,你真的假的啊?”一中年美妇有些吃惊:“帮人家打广告呢?”
中年人哂笑道:“滚蛋,没给我广告费,我给他们做宣传干啥,这酒确实不错,小兄弟,给我来一箱。”
徐方这才意识到,他根本没准备箱子,尴尬道:“还没定制的箱子,您要几瓶,我帮您用普通箱子装起来行吗?”
“白酒来六瓶吧,对了,那黄酒能拆了看看吗?”中年人笑问。
老宋此刻反应过来,笑道:“装瓶的就别拆了,我帮你盛点散酒,你试试。”
没多会,老宋就拿着一杯子过来。不过房间内此刻都是白酒的香气,黄酒的味道倒不明显。
中年人接过酒杯,倒一点在手掌上,眼睛顿时一亮。把杯子放鼻尖轻轻一嗅,然后抿了一口,半天才赞叹道:“确实不错,真的不错!”
老宋看着中年人的作态,也伸出大拇指赞道:“大兄弟这鉴定手法专业!”
“大叔,这黄酒质量也好?”旁边一年轻小伙子有些好奇,他工作没两年,身上也没太多闲钱,那六百一瓶的酒,有些超出他承受范围,不过一百五两斤的黄酒,他倒能轻易接受。
其他游客来这地方,自然想带点纪念品回去,一个个也都看着中年人,等他出来解惑。
中年人看到大家的求知眼神,兴趣也是大增,很是热情给大家解释起来。
第237章 免职郑秀兰
“首先还得观察色泽,如果是浑浊不清的,肯定是劣质产品。大家看看这黄酒,颜色偏黄,清澈透明,酿制的手法很专业,这是其一。”
“然后就是酒香,屋内白酒味太浓,黄酒味被盖住了,大家可能闻不到。不过这黄酒醇香浓郁,没有其他异味。说明不是用酒精、香料配的,这是其二。”
“劣质黄酒会有酒精、香精、焦苦味,不清爽。但这黄酒,味道醇和爽口,质量上乘,这是其三。”
“把黄酒倒少量放在掌心,正宗黄酒会有滑腻感,干了以后比较粘手,大家看看!”说着,中年人双手合十做了示范,果然掌心有黏在一起的感觉。
“如果瓶子里装的,和这杯酒质量一样,一百五的价格也很实惠,小兄弟,黄酒给我装十瓶。”中年人笑道。
“多谢多谢。”徐方对中年人拱了拱手,伺机宣传道:“正宗的好黄酒,很有营养且易于消化,适量饮用能舒筋活血、美容抗衰老、促进食欲、保护心脏,是养生的好玩意。一天喝一两杯,成本也不高。而且这酒瓶,也是请雕刻大师秦鼎的徒弟设计的,观赏价值很高,喝完酒可以做花瓶用。”
“老板,帮我来一瓶白酒,两瓶黄酒。”
“给我来两瓶白酒、四瓶黄酒。”
“我也要四瓶黄酒。”
“我要两瓶黄酒!”
有了中年人带头,不少人纷纷解囊购买。不多会的工夫,白酒就卖出十六瓶,黄酒卖出三十瓶。
送走这些客人,老宋看着抽屉里的钱,眼睛有些发直。这半小时不到,这酒竟然卖了一万四。
“老宋,以后卖酒这个,你照看着点。”徐方笑道。
“得,你放心,一分也不会少。”老宋激动道:“没想到卖了这么多!”
“这也是有那大叔帮忙解释,以后的生意未必有这么好,这次全是运气,”徐方笑了笑道:“咱们现在的酒水还是太少,等新酿制的出来了,只要宣传到位,咱们的销量不会少。”
老宋闻言很是激动,大笑道:“放心,肯定给你酿够数。”
出了酒坊,徐方去瓷窑的建造点看了看。柳海连在家呆了两天,就去江陵市装修酒楼去了。不过瓷窑的建设却没落下,一周多的建设,瓷窑已经垒的差不多,包括院墙、前屋、花圃、青石板路等,都有条不紊的施工着。
徐方心里满意,笑着朝家走去。
……
临安市郑家,在临安市很有名气,经营地产、化妆品等多种生意,甚至在整个苏省,都有很大的影响力。
郑家,一间大厅内,郑进书有些烦躁。
作为郑家掌舵人,虽然位高权重,但要忧虑的事情太多。哪怕郑家在苏省底蕴雄厚,但最近却面临不小的难题。
一年前,他们与金陵市谢家约定,要把女儿郑秀兰,嫁给谢家少爷谢墨。谢家在金陵市的影响力很大,而金陵市又是苏省省会,能在金陵站稳脚跟、而且根深蒂固,谢家的影响力,早已渗透苏省每个角落,甚至这影响力能辐射周围几个省份。如果郑家能攀上谢家这棵大树,对郑家来说,确实是一个发展的机遇。
但如果得罪了谢家,对他们来说绝不是好事。
而现在,他们就有一个机会,不过这个机会很不好,因为这是得罪谢家的机会。
自己女儿在这个时候竟然跑了,如今谢家屡次要人,看谢家的意思,似乎已经很不满。而女儿回家这些天,他忧虑的发现,郑秀兰的各种表现,似乎已经有了心上人。
不行,如果女儿嫁不到谢家,对孟家的损失太大了!甚至郑秀兰如果跟别人好上了,面临的肯定是谢家滔天的怒火。
深吸口气,郑进书拿出电话,给闽南省的一个朋友打过去。
郑家的朋友,身份自然不会低了,对方可是省厅级干部。
听到郑进书的意思,只是调动一个村长的职务,这事儿太简单了。而且那村长还是老郑闺女,老郑只是思女心切,想让女儿回到身边,与郑进书这么多年关系,这忙必须得帮。
挂了电话,这厅级人物立刻办了,电话一层层打下来,很快就到了青云市。
青云市市政府,沈建正在办公,桌上电话就响了。
看了来电显示,竟然是省里来的,虽然只是个处长,但省里的干部,要比地方威慑力大多了,沈建拿起电话,客气道:“李处长您好,我是沈建,您有什么指示?”
“哈哈,沈市长客气了,您知道岳海村的村长吗?”似乎怕沈建记不住一个村长,那边补充道:“叫郑秀兰,今年29岁,去年才调过去。”
沈建自然认识郑秀兰,想了想心里便是一喜。如果他没猜错,应该是年前他汇报的工作,领导们看到了岳海村的发展速度,对郑秀兰赞赏有加另眼相待。想清楚这些,沈建笑道:“知道。”
饶是沈建才智无双,这次还是猜错了,对方的话如同一盆冷水浇下来:“省领导听说郑秀兰能力一般,不足以胜任村长一职,决定免去郑秀兰职务,沈市长尽快准备下,文件明天就能下来。”
“什么?”沈建惊呼一声:“郑秀兰是我们市的模范村长,今年业绩十分喜人,把一个要全村吃低保的困难村,直接扭转成了人均收入超过城市收入的局面,在青云市影响力都很大,真把她职位撤了,老百姓也不会同意啊。李处长,您是不是报错消息了?”
那边李处长也是一惊,听沈建这意思,这郑村长真是牛掰啊。仔细看了看手里的文件,确实是郑秀兰没错,皱眉道:“我再确认一下,不过这种大事十有八九错不了,你还得先做好准备工作。”
“行,我考虑一下,麻烦您再确认一次,我等您电话。”沈建客气道。
挂了电话,那李处长立刻把沈建的话,原封不动报给了上级。然后这一层一层,又重新传到了赵厅长那。
沈建接到电话后有些懵圈,想给郑秀兰或者徐方打个电话,又感觉不合适,一时间眉头紧锁。这次省里究竟怎么回事,这种大事儿怎能搞错呢。
没五分钟,沈建的电话就响了。看了看号码,沈建心一咯噔,急忙拿起电话:“赵厅长您好,我是沈建,领导有什么指示?”
“指示谈不上,听说我下达的消息,沈市长有些疑虑,我跟沈建同志再确认下,经过省里一致决定,这次确实要免去郑秀兰职务,文件明天能到你手里,还希望你妥善处理。”
听到这厅长的话,沈建知道这事儿错不了,虽然不知道具体原因,但仍点头道:“好,我一定配合。”
挂了电话,沈建有些窝火。大爷的,这不是胡闹吗?想了想,沈建还是给徐方打了电话。
叮铃铃——
正从瓷窑建设点回家的徐方,手机突然响了,看到号码,徐方按了接听笑道:“沈老哥,啥事啊?”
“哎,坏事。刚接到省里消息,听说省厅要免去郑村长职务,本来我对这事儿质疑,结果省厅长电话就打过来了。老弟,这事儿你得先跟郑村长说一声,让她有点心理准备。我再打听下,究竟是什么原因。”沈建无奈的声音传来。
徐方听后心里一紧,随即怒火涌上心头:“这些王八蛋!”
“怎么了?”沈建好奇问,听徐方的意思,似乎知道中间的猫腻?
徐方跟沈建也没什么值得隐瞒的,叹口气道:“实话说了吧,郑秀兰的背景也不一般,他们家族的人,想让郑秀兰回去,应该是那边走了关系,要免了郑村长职务,大概应该是这样。”
沈建混迹官场多年,一点即通,闻言苦笑道:“原来是这样,这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