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富士康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超级果园-第26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魏良平心情不太好,摇了摇头道:“在镇上开会刚回来,你也没吃饭吧,要不到我家一起吃吧?”
  这是村民之间相互问候客气的话,沈阳光当然不会傻乎乎的真去人家吃饭,连忙说道:“不用了,家里什么都有,自己做饭也挺方便的。对了魏叔,你在镇上开什么会?看你好像心情不太好。”
  魏良平内心郁闷,此时正好有人说话,可以排解一番,便拿出旱烟,边塞入烟丝点火边说D县里来人投资,要搞农业种植,分配在咱们镇上,中午的时候镇长就通知各村的村长去开会,商议投资落户哪个村的事情……”
  沈阳光的家乡这里,很少会有人来进行投资,这些投资商除了自己挑选地方以外,还有一些会让当地政府推荐,恰好这个投资商就是让镇里安排,只要是政策好,适合农业种植,交通方便的都可以。
  魏良平接到通知的时候就急忙赶去镇上,这几年他也偶尔参加类似的会议,但是之前都是服装厂之类的小厂,几乎都落户在镇上,跟下面的村子都没啥关系。
  但是这一次不一样,投资的是农业种植,听说是搞大棚水果的项目,这种投资肯定会在村里进行,因为镇上没有合适的耕作用地。
  金泉村虽然离镇上比较远,但是离县城反而是镇里最近的村子之一,而且乡村公路就在村子东边,穿越万亩良田,论区位优势,论交通环境,金泉村都有很大的竞争力。
  当村子里有了这么大的投资后,无论是为公还是为私,对金泉村还有魏良平都有很大的好处,所以卯足了劲想要去争取。
  魏良平觉得这次很有把握,在会议上也缜密的阐述了自己的观点,说的有理有据,同时拍着胸脯保证村里会给出最大的支持。
  有一些离公路较远的村长心知自己的村子无望,也都觉得金泉村的优势很明显,就连镇长也对魏良平的发言很是赞同,同时将金泉村列入几个重点商议的村子之一。
  当所有与会人员都发言完毕后,几位领地低声商议一番,最终敲定了胡家村为投资地点。
  而镇子给出的解释也很随意,就是胡家村离镇上最近,方便镇里对投资企业的管理和支持。
  这让魏良平很是无语,离镇上近是个什么道理?金泉村离镇上也就十分钟的路程,再说了,金泉村离县城要比胡家村近十分钟,这才是最重要的,毕竟人家企业的产出不会在镇上销售,而是供Y县城和周边的城市,甚至计划辐射省城。
  一袋旱烟抽完,魏良平才将事情的来龙去脉说清楚,沈阳光连忙安慰道:“被胡家村抢就抢去吧,魏叔你也知道,那个胡大伟跟镇上的关系可不一般。”
  魏良平将烟袋锅子在车把上重重敲了两下,砸出烟灰后接着说道:“这个情况我也知道,但是没想到他们竟然当众这么做,既然早就内定好了,还喊我们去开个屁的会!唉,我没能为咱们村子拿下这件事,不甘心啊!”
  “魏叔你就别自责了,这有什么大不了的,你也知道我的果园挺赚钱的吧?等到以后赚了足够的钱,我来投资咱们村,这叫肥水不流外人田,如果这次拉来了投资商,以后我再想投资也没地方去了,哈哈!”
  魏良平终于露出了笑容,赞许道:“还是你小子行啊,咱们村的年轻一辈中,要是多出几个像你这样的年轻有为的人就好了。”
  “哪里哪里,咱们村里的能人多着是,黄伟成不也投资了蔬菜大棚么。”
  “那小子是我看着长大的,我比他爹还要了解他,心思有些毛燥,做些小事还行,做大事就不是那块料了。”
  沈阳光觉得背后议论别人不太好,便转移话题又聊了几句,然后才开车回家做饭。
  第二天又是一个阳光明媚的好天气,果园里的工程建设已经进入尾声,只要在过几天,新路以及新架设的路灯都能投入使用。
  只是连日来的机械轰鸣声让熊三操碎了心,他担心养的土鸡被噪音惊吓到,每天天不亮就赶着鸡群去往苹果园的最东北角,那里距离建设工地最远,进过苹果树的层层阻隔,几乎听不到各种噪音。
  因为之前每天土鸡走出鸡圈后,都会在附近散开捕食,很少会去那个地方,所以需要人工来回驱赶。
  等到傍晚建筑队收工以后,熊三又将鸡群赶回鸡圈里,虽说只有几百米的距离,但是一个人赶着一千只土鸡,还得保证没有一只土鸡走丢,这可是个技术活。
  让熊三感觉蛋蛋疼的是,经过这些天每日一来一回两次驱赶,眼看土鸡已经习惯了路线不再需要费力驱赶,可是工程马上就要结束了,以后也不需要跑那么远去躲避噪音。
  小鱼塘里面就不用这么费心了,那些鱼虾不会像土鸡一样,被惊吓到很容易就跑没影,一个不注意可能就找不回来,跑到山谷外面当个野鸡去了。
  这些鱼虾再怎么跑,还是在这十米方圆的鱼塘里,根本无法跑到外面做个野鱼野虾。
  大棚南边的一排堆肥池,最先开建的几个已经将肥料完全发酵完毕,里面的枝叶都已经变成淤泥一般。
  沈阳光带着员工打开上面的盖子,用铁锨铲掉铺在表层的泥土,便露出了黑乎乎的肥料,这些肥料还在冒着热气,不光是看着难看,味道也很难闻。
  其实现在果园里的员工做这些活已经足够,但是沈阳光是第一次用枝叶堆肥来补充土地的肥力,所以也跟着员工一起动手,将肥料铲出来运到草莓园里,均匀的洒在草莓植株下面。
  现在正是草莓生长的季节,不过果园里的土壤肥沃的很,沈阳光这么做只是为了保持土壤肥力,所以并不需要施放太多。
  下一次施肥的时间就是几个月后,草莓开花结果的时候,用足够的肥料来保证草莓结出又多又好吃的果子。


第七十章 第三座大棚
  十月初,秋高气爽,全国人民喜迎黄金周,欢天喜地去往各处看人山看车海。
  而金泉村这个欠发达地区的小山村却和平时没什么两样,人没有多一个也没有少一个,依旧是该干嘛就干嘛。
  金泉果园里的施工已经全部结束,道路和路灯已经投入使用,卫龙正带着车队开进果园,准备建造第三座高科技新式大棚。
  这做大棚宽度和高度与前两座一样,只是长度翻了一倍,增加到四百米。
  简单的增加长度对于施工难度来说没有任何增加,只是将工程量翻了一倍,但是对于沈阳光来说好处是显而易见的。
  建造两座两百米长的大棚和一座四百米长的大棚费用几乎一样,但是棚内的面积直接扩充一倍,达到了三十亩。
  之所以这么做,沈阳光是考虑到前两座大棚都只有十五亩,相对来说要小一些,不好栽种足够的果树。
  至于说两个小大棚共同栽种一种果树也能到达相同的效果,但是沈阳光不知道是出于强迫症还是什么原因,更愿意一座大棚栽种一种果树,同时也方便日常管理。
  但是大棚的增长也不是没有上限的,若是达到六百米八百米甚至一公里长,那员工日常上班就极其不方便,现在四百米长的大棚周长就将近一公里,简单的转一圈就要十分钟左右,若是再次加长,恐怕得给员工配备上班专用的车子了。
  建筑大棚的工地之上,早在前几天,牛能就带着工程部的员工整理一遍,现在果园里有一辆大型拖拉机和一辆手扶拖拉机,耕地的效率直线提升好几倍,没几天就将三十亩地全部翻耕一遍。
  耕完地之后,沈阳光又采取了赵春秋的意见,带着员工挖出一道道的垄沟,类似野葡萄地那样,便于以后布福娜的栽种,唯一不同的是,布福娜的植株间距要比野葡萄大不少。
  大棚厂的工人正在这片土地上熟练的架设支架,建设围墙,各项工作都在井然有序的进行,卫龙虽然是大棚厂的总经理,但是每天都守在这里,看着巨大的建筑拔地而起,笑得合不拢嘴。
  这座大棚加上前两座,工程总造价达到了两千五百万元,纵使利润率不算高,但是也为大棚厂带来了一大笔收入。
  沈阳光账户上的数字也在这段时间急剧减少,在之前共有一千六百四十万元,支付了道路和路灯的费用后还剩下一千两百四十万,而这座新建的大棚由于面积增加了一倍,造价也达到了一千两百六十万元!
  沈阳光同样采取了先付一半款项的方法,也就是六百六十万元,账户上此时只剩下了五百八十万元。
  卫龙原本只能接受最多三百万左右分期付款,但是沈阳光这里的活让他赚了不少,工厂也都扩大一些,自然豪迈的同意了六百万的分期付款。
  沈阳光其实并不是在意这点利息钱而搞分期付款,只是他的钱实在是不够,另外等大棚建好之后,还要铺设滴灌系统等一系列设备,购买果树苗,发放九月份的人员工资,都是一笔不小的开支。
  先不管以后的资金投入,就这五百多万元完全不够六百多万的尾款,所以只能厚着脸皮等到明年再付另一半的费用。
  这座新大棚建设的速度很快,不仅因为有前两次建造的经验积累,还有就是卫龙很早之前就将所有的材料全部准备妥当,只需要简单的组装加固就行。
  沈阳光想起小鱼塘的事情,就带着卫龙来到鱼塘边,说出了自己的想法:“我这里养了一些鱼虾,池子比较小,水也比较浅,担心冬天的时候结冰太厚造成缺氧,甚至将整个鱼塘都冻住,所以想在上面建设一个大棚,你看看施工方面有没有问题。”
  卫龙只是简单的目测一下,就说道:“这个小鱼塘有十米长宽,连中间的支架都不用架设,直接在四周修建围墙,然后铺设棚顶,简单的很。”
  沈阳光又说出了一些想法:“以后可能会将鱼塘扩大,所以建设大棚的时候,是不是可以将四周的围墙建成活动的?”
  卫龙胸有成竹的说道:“这个完全没问题,只需要保证支架固定就行,棚顶就不会松动,围墙可以随时拆卸,进行增阔。对了,这里的大棚你想要建成什么样的?毕竟只要保证池水冬天不结冰就可以了,并不需要太好的结构。”
  沈阳光摇了摇头,这么小的鱼塘就算单位造价便宜,也省不了多少钱,便说道:“还是用旁边水果大棚同样的规格,反正也没多少钱。”
  卫龙呵呵一笑,看着沈阳光财大气粗的样子很是羡慕,不过客户既然乐意花钱,他也没有阻止的道理,又接着说道:“这水面的面积有一百平方,不过四周还要留出一定的空间来架设支架围墙,还要供人行走,怕是建筑面积要大不少。”
  沈阳光早就考虑到这一点,拿着树枝围着小鱼塘画了一圈说道:“大概的位置就是这样。”
  卫龙当即喊来一个技术员,测量过后算出来这块面积,说道:“总面积有两百一十五平方米,总造价为十三万五千四百五十元,在你这接了不少大单子,这次就给你抹个零头,只收十万元!”
  对于这十万元的造价,沈阳光当然不会选择分期,直接一次性付清,账户里的数字又一次发生变化,变为五百七十万元。
  不知不觉中,太阳已经升到头顶,沈阳光这才离开果园准备回家做午饭。
  刚把锅刷好,黄伟成夹着个皮包踩着社会步快速走来,看到沈阳光就急忙的说道:“阳光,大事不好了!”
  沈阳光一边将米和水倒进电饭煲一边问道:“什么大事不好了?”
  “你听说没有,有个外地的投资商在胡家村投资了上千亩的大棚!”
  沈阳光不急不慢的按下电饭煲的煮饭开关,笑道:“怎么了?人家想怎么搞是人家的事,跟我有什么关系,还不是该吃吃该喝喝。”
  “我说你怎么这个关头还就想着吃喝,你知道那一千亩大棚都种什么吗?种草莓!”
  沈阳光眉头一皱,他之前听魏良平说过此时,还以为那个投资商种植一些经济作物或者蔬菜之类的,没想到是种植草莓。
  黄伟成又接着说道:“你说他们是不是冲着我来的?我刚种下三十亩的草莓,他们就来搞了一千亩!”
  沈阳光笑道:“人家能拿的出这么大的手笔,能看得上你这三十亩的草莓吗?”
  黄伟成讪笑道:“说来也是哦,可是不管怎么说,他们一千亩的大棚建成之后,肯定会对我们的草莓形成冲击,到时候要是卖不出去那可怎么办?”
  沈阳光原本还有些担心,转念一想自己的草莓可不是普通品种,市场上的售价高达一百五十元一斤,对方估计种的都是普通草莓,跟自己的目标市场不一样,应该没有太大的影响。
  黄伟成却不一样,他们将会变成直接的竞争对手,如果对方想要刻意打压,就凭借那数十倍的规模,可以将黄伟成在第一年就挤出草莓市场。
  “阳光啊,你说这可怎么办啊?咱们都是金泉村的,这个时候应该要统一阵线对抗外敌。”
  “什么就外敌了,咱们与他们井水不犯河水,各走各的路不就行了,有什么好担心的?”
  黄伟成搓着手说道:“我有个主意,你的草莓不是名声比较大吗?应该能够吸引很多老顾客,到时候你在帮我宣传宣传呗,反正咱们金泉村在胡家村前头,离县城更近,咱们可以直接将采摘草莓的游客全部拿下,不给胡家村留下一个。”
  沈阳光无奈道:“好好好,不过你是不是多虑了,人家一千多亩地,只靠观光采摘能卖出去多少?我估计他们是打算集中采摘送到市场上销售,与我们的观光采摘策略不一样,根本就没啥竞争关系。”
  黄伟成又软磨硬泡,让沈阳光答应一定要和他形成攻守联盟才放心的离去。


第七十一章 再次招工


第七十一章 再次招工
  终于等到喋喋不休的黄伟成离开,沈阳光又开始准备做饭,现在房间里还放着不少苹果,他便决定做个苹果排骨汤吃吃。
  首先将切好的排骨洗净,过水,然后又将苹果去皮去核,再切成块。
  接着就在锅里防水,打开电磁炉大火煮沸,然后将排骨和苹果块倒进去,改用小伙慢慢熬煮。
  最后在加入盐调味即可,制作过程非常简单。
  在煮汤的过程中,阿呆早就急不可耐,不停的摇着尾巴在厨房里走来走去,趁着沈阳光不注意的时候,直接站立起来,用爪子推动锅盖,想要捞出一块排骨吃。
  由于长时间的熬煮,锅盖的温度很高,阿呆当即被烫的嗷呜一声,不过它还是不死心,伸着狗头往锅中凑去。
  锅盖猛然滑开,大量的水蒸气犹如仙气般蒸腾而且,阿呆一个没注意,差点变成了蒸狗头肉。
  沈阳光连忙把阿呆拖过去,又将锅盖盖上继续熬煮,阿呆一连两次被高温烫到,再也不敢乱动,叼着自己的饭盆坐在地上,老老实实的等着开饭。
  煮好的苹果排骨汤口感很好,排骨中含有苹果的清香,一点都不油腻,汤中也有苹果的甜味,香甜可口。
  沈阳光给阿呆盛了一小碗米饭和几大勺苹果排骨汤,阿呆也顾不得太烫,龇牙咧嘴的大口起吃来,几块排骨没多久就被啃得一干二净,然后又大口的吃起苹果,看着沈阳光忍不住的想笑,他从没看过谁家的小狗会放弃骨头去吃苹果的。
  不过阿呆并不是不吃骨头,它有自己的一套流程,先将容易吃下去的肉和苹果吃完,然后又悠闲的啃着骨头,嘎嘣嘎嘣的不一会就将骨头咬碎吃了下去,似乎长了一幅铁嘴铜牙。
  随着时间一天天的过去,秋收的季节很快来临,在外打工的村民都像候鸟一样,陆陆续续的返回村子,准备秋收农忙。
  果园里大棚的建造也是一天一个样,相信用不了多久就会完全建好,考虑到不久之后就要栽种三十亩的果树,此时果园里的人力有些紧张,沈阳光打算趁着村民返乡的时候再招收几名员工。
  这一次的招工直接在村委进行,沈阳光头一天晚上告诉果园里的员工,可以通知熟人去村委面试,等到第二天一大早沈阳光赶过去的时候,村委来已经站满了黑压压的人群。
  得知这些人都是前来面试的时候,沈阳光差点吓的撒腿就跑,他此前完全没有想象到金泉果园的号召力,本以为一个晚上的时间,员工也不会通知多少人,没想到招聘信息一出去,一传十十传百,大半个村子都知道了。
  与沈阳光一同前来招聘的姜小溪要淡定得多,她早就料想到了如今这个局面。
  沈阳光之前打算招收五个员工,看着面前的这些人,恐怕有五十个都不止,这还是因为现在还没真正开始秋收,大部分村民还没有回来的原因,不然的话人数只会更多。
  等候在这里的村民看到正主出现在门口,直接簇拥着沈阳光走到人群的前方,沈阳光也不多说废话,直接开始说起果园的待遇和工作要求。
  “这次招聘的是经营部和工程部的员工,每个月的工资是三千元和三千五百元,另外根据日常表现还有数额不一的奖金,具体的待遇在聘用合同上有,另外休假的安排……”
  话还没说完,底下有个胖胖的妇女大声的说道:“阳光啊,待遇什么的我们都知道,你就直接说招人有什么要求吧?”
  沈阳光一愣神,疑惑道:“你们都知道?各位还有没有人不知道的?如果都知道的话,我就不在多说了。”
  几十位前来应聘的村民全部都说早已知道,沈阳光顿时就乐了,没想到自己的果园这么有名,连各项待遇都弄得村里人人皆知。
  “那好,待遇这方面我就不多废话了,具体的招工需求是十八岁到四十五周岁之间,工作吃苦耐劳服从果园里的各项安排……”
  一大串的要求说完之后,这些前来应聘的人基本都符合,之前的胖妇女又说道:“我们完全没问题,你就说要招多少人吧!”
  沈阳光看着面前几十人热切的眼神,默默的在心里改变了招聘人数,他本来只想招聘五个经营部的员工和两个工程部的员工,再加上原有的员工,也能满足果园日常的人力需要,只不过等到冬天来人采摘草莓的时候会要忙很多。
  转念一想,如今增加了芒果园和布福娜园,再多招收几人也没问题,同时也能保证冬天采摘草莓的时候有足够的人手去引领顾客,不会手忙脚乱,再说了每个月多几万块钱的工资,对如今的沈阳光来说完全不是问题。
  思索一番之后,沈阳光说道:“这次要招收十个经营部的员工和五个工程部的员工。想要应聘的人到姜小溪这里领一份表格填写一下,上面有每个人的基础情况还有技能情况等等,不管是会种地还是会开车或者会砌墙,都可以写上去。”
  话音刚落,数十位应聘的村民就急忙取走表格就地填写起来,还有人没带笔或者出于其他原因,暂时没有开始写字。
  一个四十多岁的汉子拿着纸张不好意思的说道:“那个我只认识不多的字,不会写怎么办?”
  沈阳光转头一看,似乎有好几个人是类似的情况,考虑到金泉村这里相对有些落后,很多年纪大的人并不会写字,便说道:“不会写的可以自己说出来让别人代写,大家不用着急,所有表格中午之前写好给我就行了。”
  没多久就有人填完了表格交回姜小溪那里,又转头帮别人填写。
  沈阳光拿起几份表格翻看一下,又接着说道:“等会大家填完表格就交过来,下午的时候我们会打电话告知通过的人到果园里进行试用,由于招聘的人数不多,所以有人没有应聘上也很正常,等以后果园扩大了,我们会招收更多的人,还请各位父老乡亲们放心!”
  对于这种情况沈阳光也感到头疼,这些都是低头不见抬头见的乡亲,招了这人不要那人,难免会有人觉得不公甚至会说三道四。
  姜小溪看出了沈阳光担心的事情,毫不避讳四周应聘的人群,爽朗的说道:“老板,这有什么好担心的,你要是怕有人说你招人不公平,那咱们还不如不在村里招人了,直接到别的村子招,这样谁也聘不上,就没人说三道四了。再说了,由于人员数量的限制,这次没应聘上不是还有下次吗,多大的事!”
  沈阳光知道她当众这么说,安慰自己是其次,主要是说给四周的乡亲们听的,升米恩斗米仇的事情大家都知道,姜小溪直接将话说在前头,也算是打了一剂预防针。
  来到这里应聘的人都是明事理的成年人,也都知道若是能应聘上那是好事,若是应聘不上,别人也不欠你的,再经过姜小溪这么一提醒,基本上也没有几个人会说什么。
  一个多小时之后,所有人都已经填完表格,沈阳光和姜小溪二人便返回果园的办公室,根据表格上的内容挑选出一大半符合要求的人。
  然后开始讨论这些人的品行如何,毕竟大家都是一个村子里的,人好人坏几乎都在其他乡亲们的心里,这可是瞒都瞒不了的。
  一直忙到大中午,二人才挑选出十位经营部的员工和五位工程部的员工,这十五个人如果在试用期内没什么问题的话,就会成为金泉果园的正式员工。


第七十二章 栽种布福娜
  金泉村中,很快就迎来了农忙,每年的春耕秋收和过年这三个时间,都是村子里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