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富士康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重生九二之商业大亨-第112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呢。”
  “管它呢,迟点再说。”冯一平调整了一下姿势,把头搁在黄静萍头顶,不一会,就传出轻微的鼾声来。
  其实这一阵子,黄静萍也并不比他轻松多少。
  她大部分时间,都在无微不至的照顾着他,比如首要任务就是换着花样的给他做好吃的,让他营养跟的上,在炎热的夏天,因为好多人都胃口不振,所以这也不是件容易的事。
  除了照顾他,黄静萍自己也有事要忙,她已经报名参加了下半年就要举行的会计从业资格考试,也要抽时间学习,也要看专业书籍。
  冯一平高考结束,卸下了千斤重担,她也轻松了一半,现在,听着冯一平有节奏的呼噜声,她也觉得一阵倦意袭来,他轻轻的把冯一平的手从身下拿开,免得压着,然后偎在他身旁,闻着他身上熟悉的味道,一会也进入了梦乡。
  所以,很快家里就安静下来,只有两道此起彼伏的呼噜声,和客厅里空调的沙沙声。


第一百一十三章 估分
  星期六的上午,冯一平神清气爽的来到学校,今天依旧有不少家长,孩子们的任务,在考完后也就告一段落,剩下的好多事都要家长来操心。
  考的好的还好说,考的不好的,就要想着去哪找个复读班,或者是马上去找各招生办想想办法,能读个大专也好,现在的大专文凭,还不像后来那么不值钱。
  各班的教室里,都放着几套标准答案,每一套前面,都围着一圈人,同学们自己拿笔记下自己每一道题的得分,结果自然是有人欢喜有人忧,有少数几个同学,一直懒得去答案前看,怕是不想面对吧。
  冯一平被陈老师直接带到了办公室,就半天不见,师生间的态度就发生了细微的变化,一路上的遇到的老师们,看着他们这些应届的毕业生,没谁还故作严肃的摆着架子,从现在开始,这些学生已经不受他们管辖,况且,从法律上来看,他们都已经是成年人。
  陈老师和冯一平说话,很自然的带着商量的语气,他同时也很期待,理科那边的几个尖子生,昨天晚上就完成了估分,结果都不太理想,也不是不太理想,从个人来看,还行,但是,离省状元,还有不少的差距,而冯一平,是学校冲击文科状元的头号种子选手。
  大前天到现在的事,冯一平记得很清楚,花十多分钟对完了语文,前面的基本没错,当然,一些填空题,并没有一字不能改的标准答案,但所有的要点,他都答上了,顶天也就给他扣个一两分,他又花了十多分钟,把作文默写了一遍,陈老师一看,觉得相当不错,“我觉得,作文也可以得满分!”
  冯一平听了虽然高兴,但是觉得自己语文老师的这话,可能不太客观,陈老师看出来了,拿着那张纸,“我去找其它老师看看!”那样子,比冯一平本人还兴奋。
  冯一平把英语对完,再按考试时的情形,把那封英文信写完,陈老师就火急火燎的拿着那张纸回来了,“你看!”
  冯一平一看,上面是一些老师简短的评语,后面是他们的评价,大多“甲上”,只有两个老师是“甲”,陈老师高兴的说,“不说满分,至少也得在55分左右吧!我们再放宽一些,你的语文至少在140分。”
  “英语也好了。”冯一平把英语的答案递给他。
  “填空题错了一道,短文改错也错了一道,加起来要减2。5分,这个英文信我还真看不大懂,不过他分值是30分,我们就也扣掉7。5分,那就是英语也能得个140左右,政治呢?”省状元大有希望啊。
  政治对下来,前面的都没错,顶多也就扣5分吧,140…145。
  数学问题比较大,因为考试时没时间检查,填空题也错了一道,估分在115左右。
  最后是历史,基本没错,几道论述题的要点都答了出来,顶多也让扣掉10分吧,那就是也在140左右。
  “最低685?”陈老师叫了起来,这样的分数,省里的文科状元那是妥妥的到手了。
  “估670吧。”冯一平把阅卷老师朝最严格里算。
  “那也没问题啊,去年的状元还不到640呢。”陈老师都有些坐不住,冯一平也很高兴,这几年的苦也算没白吃,也不枉他休学的那一年还拿着各科的课本死啃。
  “恭喜啊一平,这下你的期望,八九没跑。”冯一平也觉得如此,不过习惯性的谦虚一句,“人外有人,说不定省里有比我发挥的还出色的呢。”
  “就今年这难度,特别是数学,我看很难。”陈老师说的很有把握。
  五科,加起来冯一平明着错的只有37。5分,他们两个估的分,都已经翻倍减了,要是今年文科的学生,有数学能考个140分以上的,那没准冯一平还真危险,可就今年这数学的难度,怎么可能?让理科的种子选手去考文科的数学,也拿不了这分数。
  “走,去拍照吧,再过半个月,成绩就会下来,到时老师给你庆功!”
  “您这话说反了,肯定是学生摆宴感谢您啊!”在去拍毕业照的路上,师生两个好像已经把状元纳入了怀中一样。
  操场上已经有班级在拍照,市一中99届三年级一班的同学们,也围着搬出来的凳子,聚在一块,不管刚刚过去的考试发挥的怎么样,以一班的水平,发挥得再不好的同学,一般的二本应该没问题,所以好多人这个时候都在聊着自己的志愿,聊着听说很爽的大学生生活。
  没有什么离别的愁绪,因为班上的同学,百分之九十都是住在市里,往来都方便,不像冯一平初中的时候,大家虽然说是一个乡的,但是你家在这个山沟,他家在那个山头,等闲碰不到一起。
  今天最大牌的明星是校领导们,每个班都拉着他们合影,冯一平他们班,把正副校长和几个主任全请来了,再加上所有的任课老师,前面结实的坐了一排,冯一平因为个子高,本来被分到了最后一排,站在凳子上,陈老师不满意,把他拉倒第二排的最左边,调整了一阵,随着摄影师按下快门,冯一平的高中生涯,被永远定格在这一刻。
  和陈老师道了别,没出校门,手机就响了起来,不用说,肯定是心急的爸妈打来的,冯一平现在也不用躲躲藏藏的,当着那一众同学和老师的面,掏出手机一看,果然是爸爸,“爸,已经对了,在650分左右。”他又减了20分。
  冯振昌好像握着电话,在跟旁边的人说着什么,“四叔他们打听到,去年的省状元还不到640,那就是你这成绩,也有可能拿状元?”梅秋萍的话插了进来。
  “现在说这个还早,23号成绩就会出来,不过,你们可以放心了,我上首都的那两家大学没问题。”
  反而是冯振昌他们现在不满意,一省的状元就在眼跟前,儿子能拿到吗?他们有些患得患失起来。
  黄静萍知道了这个好消息,接连在冯一平头上脸上亲了好几口,“你真棒!”
  “好啦,准备一下,我们过两天就去南方。”
  好好休息一两天也够了,23号成绩才会出来,中间这半个月的时间,他安排的很紧,要去深圳和香港处理不少事,等回来填了志愿,他们几个人,就要按计划去旅行。


第一百一十四章 视察家具厂
  要去南方,黄静萍当然很高兴,女孩子家出门要带的东西总是很多,如果有个传说中的空间装备,她们怕是会把整间房子都装进去。
  晚上,冯一平再三叫黄静萍精简,结果就她一个人的东西,还是严严实实的装了满满一箱子,而且是这也不能减,那也不能少。
  没办法,冯一平只好强行精简,除了黄静萍脸红红的拎着的那一包贴身内衣,其它的衣服只留下替换的两套,化妆品也只带了两三样,其它的零碎,一概不要,结果,连冯一平的公文包都能放进箱子里。
  黄静萍嘟着嘴,“我们出去这么多天,只带这么点东西,怎么行啊!”
  “怎么不行?这次本来就是要带你去买衣服和化妆品的,带这些干什么?”
  “那边衣服多贵啊!”
  冯一平不由分说的把箱子拉上拉链,“不要再偷偷的朝里买塞东西,而且,那边的好多东西,比在我们本地买便宜,到了你就知道。”
  12号上午,省城,机场。
  “美女,能给我们两个连在一起的位子吗?最好靠窗的,我们都是第一次坐飞机,想看看窗外的风景。”冯一平热情洋溢的笑着对办理登机手续的女孩子说。
  黄静萍站在登机箱旁,见他这样近乎卖萌的央求那个女孩子,很想笑。
  虽然没有得到回应,但是给他们的登机牌,还是满足了他的要求,“谢谢啊。”冯一平把那个唯一的登机箱办了托运,准备提前过安检,和黄静萍逛逛机场里的商店。
  过了安检,还没到他们的候机区呢,黄静萍就被窗外忙碌起降的飞机吸引了过去,任谁第一次见到这样的场景,都会多看两眼。
  “快,我要拍照。”还好,她只是对着窗外的飞机拍照,冯一平接过相机,不顾好多人用看乡巴佬的眼神看着他,以一架正在起飞的飞机为背景,给她来了一张,我们就是没见过世面的乡巴佬,怎么嘀吧!
  飞机上升的时候,坐在窗旁的黄静萍很紧张,死死的抓住冯一平的手,“张开嘴巴。”冯一平见她有些反应,撕了一条口香糖给她嚼着,现在好像发糖果的航班都很少。
  等到终于进入巡航阶段以后,黄静萍坐直了身子,贪婪的看着舷窗外的蓝天和白云,以及下面在飞机上看起来很规整的田园和城市,这一路快两个小时,她就没合上眼。
  老蔡和熊玉良开着一辆金杯商务车亲自来接机,冯一平向他们介绍黄静萍,“我朋友。”那两个就会心的笑,热情的和黄静萍打招呼,冯一平也懒得解释,好吧,现在他已经高中毕业,好像也用不着解释。
  老蔡还准备帮冯一平拿行李,这个可使不得,“我来。”一旁的熊玉良接了过去,那就他来吧!
  在这边几个月,老蔡黑了一些,但整个人看起来更精神了一些,也许是受这座城市的感染。
  一座城市有一座城市的特色,当然,走马观花的一日游或者几日游是接触不到一座城市的内涵,但冯一平在羊城那么多年,这边也经常来,所以对她还是有几分理解。
  这是一座,年轻高效、充满活力,蕴含着希望和机会的大城市,以她的名字命名的“深圳速度”,曾经是改革开放的一个象征。它其实后来不仅仅是指建筑们建房子的速度,而是统指这边的高效率,这个高效率,涵盖了方方面面。
  搞笑的是,冯一平第一次来的时候,切身从另一面体会一下这种速度,那时生意刚起步,还没买车,出了客运站,只坐了一趟公交,短短7站路,十多分钟,下车的时候,放在裤兜里的手机就不翼而飞,之前他在羊城,出入也是公交车,都一个多月,手机同样放在兜里,一点事没有。
  一出机场,就能直观的感觉到他和省城以及市里不一样的地方,沿途可见一家接一家的工厂,工业气氛很浓厚,老蔡坐在副驾上,不时帮他们解说一番,其实,就这一段路,压根什么风景,不过,到了传说中的南方,黄静萍显然很高兴,这一路眼睛也一直没闲着。
  厂房也还在打基础,筹备小组在附近小区租了几套房子住宿,工地上搭了一排彩钢板的间简易房作为办公的地方,条件虽然简单,但是空调开的很足,黄静萍留在办公室稍事休息,冯一平他们三个,带着安全帽在工地走了一圈,对基建,冯一平不懂,不过来了总要走一圈,他看着眼前这热火朝天的工地,不但身上被太阳晒得很火热,心里也很火热。
  下午,老蔡和熊玉良就项目进度向他汇报了两个多小时,总体来讲,筹备工作进行的很顺利,建镇上的橱柜厂时做的不少工作,为这个新项目提供了很好的借鉴,比如设备的采购。
  他们对着桌上的各种报表和图纸谈了两个多小时,旁边的黄静萍虽然一句话也插不上,他们讨论的有些事情她也不懂,但一直坚持在旁边听。
  “要不先送你回酒店?”冯一平感觉她好像有些困。
  “没事,你忙你的,不用管我。”
  去酒店之前,在老蔡他们的陪同下,冯一平一一和筹建小组的人握手,这也是好多人第一次见到老板,冯一平看他们中有些人的神情,估计真把他当成了二代,跟着的黄静萍,则理所当然的被当成了小蜜,呵呵!
  晚上不是接风,冯一平自己出钱,请所有的人吃了一餐,筹建工作确实很辛苦,他这个老板难得来一次,总要给员工们送点福利吧。
  香港,虽然股市已经稳定,但97年金融风暴带来的一系列创伤还远未平复,好些公司和个人还一蹶不振,随着特区政府八万五建房计划的一些房产陆续落成,房价又进入了下行通道,又产生了不少负翁。
  深夜,高屹铭又从睡梦中惊醒,他好像还听到了自己呼噜声的尾子,就在黑漆漆的屋里回荡着。
  他知道接下去再也睡不着,叹了一口气,摸索着拧开床垫边的台灯。
  房里异常简陋,连张床也没有,只有一个简易衣柜,墙角零散的堆着一大堆箱包,他抓起烟盒摇了摇,空空如也,里面一支烟也没有。
  明天,一定得找一份工作,不然房租都付不起!


第一百一十五章 不敢坐怀
  第一次到香港的黄静萍,其实并不是很兴奋,她不像后来的那些剁手党,好吧,其实她还真的不知道在这买东西,特别是那些挺贵的,国外产的东西,价格比国内要便宜。
  她最感兴趣的,怕还是那些香港明星。
  叫冯一平觉得好笑的是,过关后,她看着周围除了字体,和内地并没有什么区别的城市景观,有点怕怕的问了一个非常可爱的问题,“这里不会真的像电影里演的那样乱吧!”
  这还真不怪她,香港的警匪片这些年红极一时,原来是警察和贼的枪战片,近几年横扫东南亚的古惑仔系列,几百人拿着刀片子在大马路上混战的情节,部部都有。
  对那些没来过,只从电影里了解的人来说,那香港真是挺乱的,“怎么会?它是世界上最安全的城市之一。”
  “嘿嘿!”听了她的话,黄静萍不好意思的笑了。
  其实,受电影所害的也不止她一个,张彦也这样过。
  后来国内的邮轮游日趋大众化,冯一平也想带一家人去赶个时髦,被她毫不犹豫的拒绝了,原因很简单,他们看过的所有和邮轮有关的电影,除了刘天王的一部票房仆街的《爱情命运号》,其它的几乎全部都是灾难电影,她由此得出结论,邮轮不安全。
  冯一平当时甚至一度还萌生了给国际上的那几家大的邮轮公司写封信的念头,让他们也拍几部很欢乐的关于邮轮的电影出来。
  “想看明星吗?”冯一平带着她去打电话。
  “想,想!真能看到吗?”
  “碰碰运气吧,有家酒店去说去的明星很多。”他说的半岛酒店,他前几次短期过来的时候,住的都是一般的星级酒店,他一直认为,如果就晚上去睡个觉,两百的酒店,和两千的酒店,本质上没有任何区别。
  这次不一样,黄静萍是第一次来,他也想装下13,另外,这次的其它安排,也需要一个上档次的场所。
  遗憾的是,半岛酒店接线员礼貌而冷漠的告诉他,没有空房,特别是他需要的两间海景房。
  “可能看不到明星了!”
  “没事,住那也不一定能碰到。”黄静萍正拿着一本小册子看香港的酒店介绍。
  “那我们选洲际吧。”洲际酒店虽然名气没半岛大,但是软硬件设施,并不输于它,而且更靠近维多利亚港,对面就是金紫荆广场。
  “等等,”黄静萍拉住了他,“这两家都不便宜吧。”
  “没事,我们难得来一趟,就图个高兴。”
  “我的意思是,”黄静萍低着头,有些扭捏,“要不就开一间?”
  倒也是个办法,这样一个晚上能省好几千块下来,再说,他真的想做什么,开两间房也一样,那还是不要浪费。
  这次很顺利,他订到了一间12层的豪华海景房,补充一下,两张床的。
  入住以后,虽然还是中午,但黄静萍马上被窗外的风光迷住了,“真漂亮!”
  这时的维多利亚湾,海水没有后来清澈,但是从楼上看下去,还是很宜人,她转头对冯一平说,“这是我第一次见到大海!”。
  “这里还不算什么,过几天我们去旅行的时候,一定带你去领略真正的大海。”
  海湾对面,摩天大楼鳞次栉比,当然,高楼也没有后来多,冯一平从后面抱住她,给她介绍著名的中银大厦,以及长江大厦,话说现在他好像也只认得这两栋大厦。
  休息梳洗了一下,冯一平打电话在酒店订了一辆提供司机的车,“走,逛街去!”来了一趟,当然得扫点货。
  冯一平充分发挥了后来的同胞们到香港扫货的豪气,这一逛,就是大半天,连中午饭也就简单的吃了点,车的后备厢都塞满了各种包装袋,都是国际一线品牌。
  黄静萍虽然觉得有些多,也很奢侈,但是她这个年龄的女孩子,真的对漂亮时装没有太大抵抗力,加上冯一平在旁边再三蛊惑她,“在这买,我们就相当于赚了,而且有些在内地是花钱也买不到的。”也就半推半就的随冯一平给她买了一套又一套。
  不过,在买包的时候,看了一眼那价格,一看个位数后面四个零,她坚决不同意,这一点倒是和冯一平一致,几千上万的衣服他还能接受,一个包几万十几万,就是他成了世界首富,也打死都不买。
  想想后来的那些女孩子,为了一个名牌包包可以做出的各种丧心病狂的事,冯一平真的非常欣慰,当然,冯一平还是坚持帮她挑了一款,虽然也要六千多,却是店里最便宜的。
  黄静萍觉得自己怎么都够了,接下来打算帮冯一平挑几套,她拉着冯一平的手,看都不看,就走进了旁边的一家男装店,这就是不知道奢侈品品牌的好处,杰尼亚的专卖店,冯一平后来都是望而却步的,进都不敢进,很简单,进去了就让人自卑。
  “你如果不买,我的那些也都退了!”黄静萍说,没办法,冯一平最后还是买了一套。
  这还不够,从杰尼亚出来之后,黄静萍又非常准确带着他进了范思哲专卖店,买了一套休闲装,还要再跟他买,轮到冯一平死活不同意,为黄静萍花钱,他觉得没什么,但在自己身上,他还真有些舍不得。
  男装和女装不一样,款式不是特别重要,有个一两套轮换着穿就好。
  而且他有个老观念,女人,包括孩子,就是该比男人穿的好些,那些一家人出来,男人从头到脚一身名牌,光鲜得很,老婆孩子却很普通的,他很看不过眼。
  “花了多少钱?”回酒店的路上,黄静萍轻声问冯一平,穿着制服,带着帽子的酒店司机听到这个问题,也把耳朵竖了起来,要不是酒店的客服中心提醒他这是内地来的客人,他一准把冯一平当作本地哪个为了讨女孩子欢心而一掷千金、不长进的二代。
  “不要想着花了多少,要想我们省了多少。”冯一平不想给她压力。
  内地的年轻人现在都这么豪气,原来内地是真富起来了?从今天开始,这个司机对内地的印象,终于有了新的认识。
  晚上,问题来了,他们俩虽然是住在一个屋檐下,但这是第一次晚上住在同一间房里,听着卫生间的水声,坐在桌子后写东西的冯一平,一阵阵的心猿意马,水声停了,他连忙振作精神,想着接下来的工作安排。
  “干什么呢?”黄静萍穿着浴袍,可能是热水的作用吧,脸红红的,用毛巾擦着头发,走到他身后。
  “没什么,一些工作安排。”
  “帮我擦擦头发。”黄静萍径直坐在他大腿上,长发披散在洁白的浴袍上,灯光把她的脸和脖子镀上了一层柔和的光芒,用一个很俗的词形容,就是肤若凝脂,而且现在白里还透着红,才洗过澡,身上还散发着香气,他们还是住在酒店里,这几样综合在一起,都起了加成的作用。
  冯一平不经意的扫过她胸前的时候,看到那一抹白腻,喉咙都有些发干,好容易才控制住没有发出声音来。
  “你又要在这办个公司吗?”黄静萍看着夜色下璀璨的维多利亚港,问了一句。
  “是,有好多准备工作要做,今天估计会很晚,你一会早点睡。”冯一平马上说了一大串。
  “恩,”然后黄静萍也安静了下来,冯一平能感到坐在他大腿上的那份柔软,还有一股热力隔着衣服传到他身上,顺着大腿朝上蔓延,然后,然后他就迅速把黄静萍从身上推开,“我也先去洗澡。”
  他不是柳下惠,他是个发育健康的年轻人,怎么做得到坐怀不乱?
  还好现在天热,冯一平在里面用凉水冲了五分钟,这才平缓下来,他都没带睡衣,也只好穿浴袍。
  电视被关静音,黄静萍慵懒的躺在床上看窗外的夜景,听见门响,后头粲然一笑,“洗完了!”
  此情此景,我去,冯一平身上又热了。
  “恩,”冯一平还准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1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