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富士康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重生九二之商业大亨-第115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来,干一杯吧,不管是一本还是三本,都是本,总比我们原来计划里的中专起点要高不是,而且,我们这个成绩也不差,在好多省份,直接可以上二本的,你们说是吧,没有什么好难过的,再说,好像只有昌宁他们村前两年出过一个大学生,志杰和我,都是村里的头一个,应该高兴才对啊!”
  “对,干了,怎么说也是大学生。”这是实话,就梁家河中学来说,一年能考上高中的只有个位数,最后有机会上大学的,那更是凤毛麟角。
  “除了省内的,我们两个也报了首都的学校,希望到时还能聚在一起。”
  “不管是首都还是省内,到时见面都容易,总之,下半年,不,下个月,我们就都将拥抱美好的大学生活,到时空余时间大把,美女同学大把,为这个,来,干。”冯一平见气氛还是有些沉闷,只好把话题往他们感兴趣的方向引。
  “终于露出了花心的本色吧,现在就想着美女同学大把,你就不怕黄静萍同学到时拿把剪刀,给你来个外科手术。”
  “唉,是,我现在都不敢有那个念想,还是你们两个自由。”
  张秋玲目前还动不了,只能在镇上的中学教书,至于于莲,她已经和家里商量好,下个月就去省里的便利店上班,明后天他们就顺道去接她,但刚开始,于莲只能在一线做营业员,工作紧张的很,也不可能天天和王昌宁腻在一块。
  这一句话,成功的挑起了他们的兴头,接下来到车上,肖志杰还在畅想着美女如云的大学生涯。
  冯家冲,中午已经请过一批人坐席,晚上,还有五十桌,傍晚的时候,冯一平他们三个一下车,华富哥就点燃了鞭炮,那些准备去坐席的都挤在村口欢迎他们,看这个架势,真有点像大家围观人娶新媳妇一样。
  满面红光的冯振昌带着一身酒气走过来,他向着人群大声介绍,“这就是我说的一平的两个同学,都在县一中读书,今年也都考了个好成绩,下半年也都是大学生了。”
  冯家冲之前一个大学生没有,今天一下来了三个准大学生,虽然说真的,好多人都不知道这个大学生都厉害在哪里,但是,大家都知道,考个大学生不容易,所以那个热情啊,都让他们三个有点难以招架。
  比如,有的大婶直接问起来,“有女朋友吗?要不要帮你们张罗一个?”
  四叔在一边笑,“现在还有哪个年轻人要家里帮着做媒的,再说,就你说的那些合适的,他们能看的上?”
  这可真不一定哦,山里的漂亮姑娘也不少,当然,这话冯一平也就只能在心里想想,借他是个胆子,现在也不敢说出来。
  晚上请的都是塆里的人,酒席就直接摆在一个打谷场上,打谷场周围,已经堆起了六大堆冒着烟的草堆,主要是用来驱蚊和昆虫。
  现在菜还没好,大家都围坐在桌旁闲聊,每桌放着一个大西瓜和凉拌西红柿以及黄瓜,这几样,都是孩子们的最爱,一个个都被爸爸妈妈抱着,吃的嘴角脸上都是汁水。
  换做往常,文华和文辉两兄弟也会加入到那些行列中,可是今天,他们俩却静静的跟冯一平他们坐在一桌,略带崇拜的看着他们三个人,读了初中,他们学到了多少东西不知道,但至少比以前懂礼多了。
  “三叔,四叔,”冯华富和他们商量,“他们两个不像一平,脑子不聪明,也是真的读不进去书,文华今年满十六,文辉明年满十六,我想着要不明年都把他们送去当兵。”
  “老三你看呢?”四叔征求冯振昌的意见。
  “那也行,今年有点难,明年搞两个指标还是没问题,真读不进去书,去当兵也不错,部队磨练两年出来,也能成才。”
  冯一平也表示赞同,黄静萍把读书当享受,但对文华他们好多人来说,读书是有力气都不知道往哪使的一件事,真是一种煎熬,那还不如去当兵,锤炼一下意志和体魄,等当了两年兵回来,他们的工作也好安排,不管是哪个公司,保安都不能缺。
  等到夜幕低垂,银河挂上天空的时候,酒席也正式开始。
  每一桌上面都挂着一个白炽灯,把整个打谷场映照得灯火通明,也不用跑堂的,每桌派几个人,一次性把菜都领过来,菜没有一般的酒席那样有二十多个,但是常见的鸡鸭鱼肉,一个不缺,而且份量都很足,整体看起来,不像是一般的坐席,倒像是聚餐的形式。
  最高兴的是那些孩子们,把这当成了一个盛大的节日,这也真是,现在过年的时候都没这么热闹,他们吃饱后就在场间钻来追去,很热闹,很有气氛。
  肖志杰和王昌宁都是在小塆长大,这样的热闹的场面也是第一次经历,都有些兴奋,不过,这兴奋也只持续了不长的时间,因为敬酒的来了。
  除三瓶白酒外,每桌还有一件啤酒,喝什么,喝多少随意,这一次,他们三个都没有幸免,来敬酒的都会捎带上他们,都大学生,成年了嘛,酒现在可以喝,再说,这酒席,本来就是为他们摆的。
  虽然有几个大人挡着,架不住来敬酒的太多,他们每人差不多都被灌下去两三瓶啤酒,等另一个打谷场上的露天电影放起来的时候,他们都已经不胜酒力,趁着还能走,迷迷糊糊的跟着梅秋萍回到家里。
  附近村子搬着凳子过来看电影的,看着这边热闹的场面,有人就问,“不是中午摆过酒了吗,怎么晚上还有?”
  “你不知道了吧,这是冯叔他们家免费请村里人吃饭,听说明天晚上还有一拨呢!”
  “天,那得花多少钱?”
  “有些人想花这个钱还花不了呢,他们家的一平,这次考了省里的第一名,肯定要去首都最好的大学读书,不知道我们这,下一个能考这样成绩的在多少年后。”


第一百二十二章 接人
  重生之后,在有些场合,就容易把现在和以后搞混,比如在自家主场的酒桌上。
  冯一平的酒量肯定不止三瓶啤酒,但那是后来,或者说他的心理酒量不止三瓶啤酒,但是现在这个身体,还没有适应,他昨晚到后来就有些混淆,对敬酒的来者不拒。
  头脑一直都很清醒,说话也很流畅,只是不知道怎么回事,是听力慢了半拍还是脑子慢了半拍,他就像一个旁观者或者是局外人一样,能很清楚的听到自己说的话,他觉得不对。
  看到旁边的肖志杰和王昌宁也一副醉态可掬的样子,他准备带他们回家,谁知想站起来的时候才发现,我去,腿脚都不听使唤,像棉花一样软,这才知道是真醉了。
  早上,他被屋外小猪的哼哼声给吵醒了,那头猪估计很饿,一大早就哼哼唧唧个不停。
  他和王昌宁睡在床上,肖志杰那个小胖子,睡在凉床上,他们两个,这时还睡的香着呢!
  年轻就是好,早上起来,没有一点宿醉的后遗症,除了不大记得昨晚怎么回家的。
  冯一平侧耳听了一下,爸妈在厨房压着嗓子说话,早餐应该早好了,“嘿嘿,起来了,早自习迟到啦!”他大声叫了两句。
  这句话现在还很有杀伤力,睡得好好的两个家伙马上爬起来,眯瞪着眼睛找衣服穿,肖志杰一伸手摸了个空,差点摔下凉床去,一下就吓清醒了。
  他现在没心思和冯一平计较,软塌塌的躺回去,“别吵,我还要睡个回笼觉。”
  “还睡,太阳都晒屁股上了。”王昌宁一边穿衣服一边笑他,太阳确实已经从窗子照进来。
  “它晒它的。”肖志杰把被子蒙在头,嘟囔了一句。
  “那走吧,我们去接于莲,不去中学找张秋玲。”
  这话比什么都管用,肖志杰立马爬了起来,“等等我!”
  早餐很丰盛,有稀饭和粉丝咸菜包子,有面条,还有千层饼,准备这几样,爸妈肯定起了个大早,不过看着他们三个吃的稀里哗啦的,冯振昌和梅秋萍很满足。
  “不吃完中午饭再走?”冯振昌慢条斯理的喝着粥,腌豇豆在他嘴里咬得脆响。
  “不了,我们想今天下午就得赶到市里,明天准备点东西,后天就出发。”计划的这次旅行,没有想象中那么充足的时间,现在已经月底,到下个月20号报到之前,也最多只有20天的时间。
  “路上开车留心,慢一点也没事,不要赶夜路,钱包里少装点现钱,不要去人少的地方,住好一点的酒店,在外面吃饭不要喝酒,手机一定要保持畅通……”
  冯振昌和梅秋萍两个,你一言我一语的,嘱咐了一大通。
  “知道了爸,就看我们三个壮小伙子,我们不惹别人就好,谁会动我们的心思。”
  “我就是怕你这样想,出门在外,强龙还不压地头蛇呢,你三个都收敛着点,万一有事,也不要冲动,记得先打报警电话,然后马上联系我们,记住了吗?”
  “记住啦!”类似的叮咛,估计要等他们也有了孩子之后,才会少下来吧。
  并没有先去梁家河中学,昨天晚上连澡都没洗,一身的酒气加汗臭,他们又到初中夏天时经常光顾的那个河汊里洗了个澡,顺道感慨了几句往昔欢年,换了衣服后,把肖志杰丢在河边,冯一平和王昌宁去接张秋玲。
  学校里,除了多了一栋教学楼,其它的没有什么变化,印象中雅致的校长小院,现在也变得陈旧起来,铁门都生锈了,院墙上涂抹着的水泥,现在也这里掉一块,那里掉一块,很斑驳,很有岁月的痕迹。
  不过小园里面维护的还算好,一棵野草都没有,花坛里花和树,也打理的很整齐,就是窗户的油漆都掉了颜色。
  原来的校长已经调到镇里,张秋玲老爸,现在的张校长笑眯眯的等在门廊下,“快请进!”
  张秋玲和她妈妈给他们一人端了一块冰镇的西瓜过来,“哟,状元登门,真是让我家蓬荜生辉啊!”张秋玲嘴里还是不客气。
  “张校长,我给你提个意见,让秋玲去教英语,真是埋没了她在汉语上的天赋,有机会可以考虑让她教语文,说不定就会带出来一大批马克吐温似的学生。”当着她爸妈的面,又不好和她针锋相对,冯一平只得开玩笑。
  “她啊,大小这张嘴就不饶人,你们坐,我去准备午饭,中午就在家吃顿便饭。”
  “不用师母,我们还要去接几个同学,今天时间很紧。”
  张秋玲担心某人在外面等着饿得慌,也跟冯一平一条战线,“就是啊妈,我们都约好了去于莲家吃午饭的。”
  “给她打个电话,就说在我家吃,听说你们回来,等会下课,还有好几个老师要过来。”张校长说。
  张秋玲只好嘟着嘴去打电话,张校长把他们带到办公室,翻开一个大文件夹,“学校准备把你们这些优秀毕业生的情况做一个档案,主要是给你们的后辈一个激励,现在正好缺一些东西要你们支持,主要是照片,比如你们在县一中的照片,在市一中的照片,还有将来大学的照片。”
  这个文件夹里内容不多,因为从梁家河出去,最后考上大学的,本来就不多,冯一平条目下的资料最多,最新的就有市报和省报关于文科状元报道的那两份,这个连他自己都没留。
  “没问题,开学后就寄过来。”
  吃饭的时候,果然又好几个老师过来,其中包括冯一平原来的数学老师,现在也升了副校长,一见面就跟他开玩笑,“快握个手,你可是我们梁家河的第一个省状元,让我也沾沾你的文气。”
  这餐饭吃下来,感觉很特别,然来高高在上的老师,全部和他们平辈论交,就像他和爸爸,是很传统的中国的父子关系,突然间风格大变,就像欧美那些国家的父子一样,动辄就拥抱,然后说“我爱你,爸爸,”“我爱你,儿子,”一样,真有些不大适应。
  老师们要喝点小酒,冯一平他们两个一人敬了一圈,就有些不胜酒力,好在老师们也不强求,“喝适量就好。”
  至于张秋玲和她妈妈,还和冯一平家以前一样,这样的场合,都不会上桌。
  提到他们要去的这趟旅行,老师们都很赞同,也有些羡慕,“是应该趁现在还没有什么牵绊,好好去转一转,你看看我们,现在又是工作,又是家庭,哪里走的开。”
  “对,所以秋玲一提出来,我就没有反对,读万卷书,不如行万里路嘛,趁还年轻,就单纯的去走走,开阔一下眼界,也能多一些感受,学一些课堂和书本上学不到的东西。”
  “年轻真好啊!”一个老师感慨了一句,然后这一桌的中老年文青们,抚今追昔起来。
  儿行千里母担忧,王昌宁帮张秋玲提着行李箱,老师们都站在小山上目送着他们,张秋玲妈妈一直拉着她的手,送她到操场上车,还叮嘱冯一平,“一平,开车一定小心啊!”
  “放心吧师母,这次出去,我还准备了两个专职司机,没事的。”
  冯一平开出校门的时候,还听到她妈在后面喊,“记得往家打电话。”
  肖志杰还乖乖的躺在河边的一棵大树下,百无聊奈,正用嘴对着饮料瓶口吹着,徒劳的想吹出一段完整的曲子出来,旁边堆着一堆零食和干脆面的袋子,还有一个瘪瘪的易拉罐。
  “我就说吧,怎么可能饿到他。”王昌宁笑着朝那边喊了一句,“在不过来我们就走咯!”
  他听了马上颠颠的跑过来,“怎么这么久?我都等的快睡着了?”
  “怎么,不愿意等啊?”张秋玲话似责怪,却从包里掏出一个饭盒,“给。”
  肖志杰打开一看,里面是两个大鸡腿,还有两根蘸了辣酱的香肠,“哇,你真好!”。
  “这个话要说清楚,是秋玲好呢,还是鸡腿好?”王昌宁打趣他们。
  “我就说中午的炖鸡怎么没找着鸡腿呢,果然是千防万防,家贼难防啊!”冯一平看他们秀恩爱,也刺了一句。
  可惜的是,后座的那两个,现在已经完全把他们俩当空气。
  三点多的时候,接上了于莲,然后去县里拉上肖志杰他们的行李,还等着他们和房东交接,刚出县城,天就黑了下来,等看到市里的万家灯火时,已经九点多,张秋玲和于莲,已经头抵头的睡在一起。
  总结下来,冯一平同志,今天已经提前干上了专车司机这项很有前途的职业。


第一百二十三章 三个女孩一台戏
  制定再周详的计划,碰上了女孩子,那它就只能是写在纸上的字而已。
  昨天到家的时候,黄静萍已经准备好了两个火锅,一个辣的一个不辣,各种菜摆了一桌子,厨房的台子上还放着不少,还煮了饭,因为她知道他们三个男生在一起,肚量是一加一加一大于三的。
  这两天,她都是一个人在家看专业书,今天准备这么多,也没有叫王金菊过来帮忙,不然王金菊问起来他们要去干什么,说去旅游吗,而且是这么多人一起去,却不能带上她?学校时那些单纯的日子,真是一去不复返。
  果然,冯一平和他们三个一起吃饭,比平时和她一起吃的时候,真要能吃一些,当然,她们三个女孩子也不错,边吃边聊,筷子也没怎么停,一直吃到晚上11点多。
  在六个人里面,于莲是相对陌生的一个,所以也最积极主动,吃完了饭,忙着和黄静萍一起收拾桌子洗碗,张秋玲后来也坐不住,被动的加入进去。
  他们三个小爷们,则舒适的靠在沙发上聊天,这感觉蛮爽的,恩,应该说,这才是正常的生态,不过,冯一平目测,肖志杰如果和张秋玲顺利的走到一起,那么将来的家务活,估计他得承包一大半。
  现在,他们三个又坐在沙发上,但是现在的观感,可没有昨天晚上那么舒服。
  本来定好早上去市里买旅游必备品,比如墨镜和太阳帽,防紫外线的雨伞,运动鞋等,然而现在已经十点多,那三个女孩子还在卫生间里说说笑笑的,这么老半天,妆还没化好,你说都是二十来岁,正是丽质天生的时候,哪用的着那么精雕细琢的。
  “再不出来,我们就都老了,”冯一平喊了一句,那边的笑声更大了一些,黄静萍回了一句,“马上就好。”
  这个马上,又意味着十多分钟,到十点半的时候,那三个总算收拾齐整走出来,效果还是有的,至少发型精致了一些,嘴唇也靓丽了一些,其它地方,还真看不出来。
  包括肖志杰,这都等了一节课的时间,也不像平时那么积极的去拍马屁,张秋玲叹了一口气,“这就是男人啊,总是这么没耐心。我们现在还没怎么的呢,他们就这么不耐烦,真不敢想要是以后他们得手了,成家了,估计出门前连十分钟都不能等,我们要是步子慢一点,他们指不定就把我们丢在后面不管,你说我们化妆为了谁呢,还不是为了他们这些臭男人?”
  这大姐够彪悍,这样的话也能说出来,不知道肖志杰有没有打退堂鼓的打算,冯一平和王昌宁同时拍了拍他的肩膀,兄弟,节哀吧,以后的日子,有得你受的。
  黄静萍走在最后,挎着冯一平的手,笑着问他“生气了?”
  “你这样粗服乱头仍国色的人,何必花那么多时间去化妆,平常的淡妆效果就很好。”
  “嘻嘻,”这话黄静萍爱听,“女孩子嘛,你就把我们这当作经验交流好了,以后不会的,你不知道吗,闺蜜到一起,交流化妆心得也是一个永恒的话题。”
  “那还有什么其它的永恒话题?”冯一平笑着,别有深意的问。
  黄静萍小小的捶了他一下。
  “这个怎么坐嘛?”黄静萍当然是坐副驾的位置,那四个只能挤在后座,张秋玲有些发愁。
  “还装什么呢,直接坐大腿上。”冯一平不耐烦的对她说。
  张秋玲不顾肖志杰期待的眼神,“你们两个,先起来,于莲,我们坐。”
  她和于莲,占了差不多两个位子,剩下的两个,只能可怜巴巴的挤在一起,白白浪费了冯一平特意给他们制造的机会。
  要卖的东西还真是不少,三个女孩子凑在一起,效率那个低啊,就说买顶帽子,她们三个,平均每人试了不下二十顶,关键是款式都差不多,她们偏偏总能很神奇的找出不一样的地方来。
  冯一平真心觉得,这些老板也不容易,至少,换做他,就没有这么好的耐心。
  买鞋的时候,每个人脚边都放了四五双,冯一平得出结论,一个女孩子逛街,很正常,要是有三个女孩子在一起,那她们就立即集体患上了重度选择恐惧症。
  把自己选好的鞋放在旁边等她们到时一起结账,冯一平他们三个去选手台,现在这个东西还没被禁,是几辆车一起出去的时候必备的东西。
  还是这些电子产品对他们的脾气,主要是为了逃避吧,他们这一次,选三个手台,也花了半个多小时的时间,然后肖志杰的手机就响了,他和王昌宁一样,两个人买的都是爱立信的768,“快点过来,我们都提不了。”得,过去当搬运工吧。
  按冯一平的预计,最多花一个小时就可以完成的事,特别是在有了其它两个女孩子的加入以后,最后花了三个多小时才完成,而且还多了好多不在清单上的小玩意,比如手串、纸扇这些华而不实的小玩意。
  30号的早上,大家倒很准时的起来了,今天是出发的日子,大家都是标准配置,女孩子牛仔裤体恤衫运动鞋外加墨镜,背着一个双肩包,冯一平他们三个,一个推着个大箱子走在后面。
  另外一辆车,还是金属制品厂的那辆帕杰罗,这年月,高速路还不多,特别是他们这样打算走走看看的,想开一辆轿车周游全国,那还是很有挑战的一件事。
  除了厂里的司机,还从物流公司调了一个经验丰富的司机过来,他主要是对车比较懂,动手能力强,保不准路上出什么小问题抛锚一辆,那时少不了他这样的人。
  两个司机都是三十多岁,加上他们三个,这一路的安全也可以保障,两辆车上,还都放上了几把大扳手,再加上两把半米长的轮胎扳手,冯一平自觉自保是没问题。
  因为和那辆车上的两个司机不熟,那两对抢着坐冯一平的车,肖志杰和王昌宁通过剪刀石头布的方式,来选择坐哪一辆车,第一次,王昌宁赢,他和于莲坐冯一平的车,这样也好,肖志杰和张秋玲他们两个要开朗些,到那辆车上,和那两个司机也能聊起来。
  至于他们的第一个目的地,大家一致选择了西湖。
  从小学到高中,学了太多关于西湖的诗句,听了太多关于西湖的故事和传说,西湖,有白堤和苏堤,有雷峰塔和保俶塔,有许仙和白娘子邂逅的断桥,有三潭印月,有曲院风荷,有南屏晚钟……
  总之,对大多数接受了九年制义务教育的孩子来说,西湖应该是全国最富有诗意的一个地方。
  黄静萍已经在向往着,把她昨天买的那把说是檀香木的折扇给他看,扇面赫然就是曲院风荷。
  冯一平本来想给他们泼泼冷水,看他们几个兴奋的样子,算了吧,还是让他们自己去体会。
  他对手台说一句,“现在出发,over。”
  里面马上传来肖志杰和张秋玲兴奋的叫声,“出发,出发!”


第一百二十四章 江南
  三对六个人,除了冯一平,其它的都是第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1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