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富士康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重生九二之商业大亨-第1165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有些踌躇满志的徐斌也插了一句,“我看,应该是因为世界上像你们这样想的女孩子太多,所以这些店现在也没想过打折。”
  男士们纷纷添油加醋,一个说,“纽约可是国际性的购物都市。”
  另一个说,“还是国际一流购物都市……”
  黄玉瑾补充,“意思就是全世界的败家娘们儿都来纽约购物,所以这些店才能这么硬气,是吧。”
  她一个南方人,用很普通的普通话,说出这样北方风味的话来,笑果真的超好的。
  车内马上全是欢声笑语。
  姑娘们没有想过一个问题,不说来自世界各国的游客,别说美国这样一个在经济上,多年来一直是世界第一的国家,就是大家印象中觉得经济一直很差的俄罗斯,他们民间的底蕴,目前其实也依然要高于我们。
  美国则更是如此,领衔发达国家这么多年,他们民间底蕴的丰厚程度,远超出我们的想象。
  何况纽约,本来就是一个富豪扎堆的城市,因此无论局势如何变化,第五大道上奢侈品店里的顾客,总是会和中央公园的游客一样络绎不绝。
  这次次贷危机,到目前为止,影响最大的,还是那些原本就属于底层的家庭,以及像雷曼的迪克富尔德这样,少数富豪中的倒霉蛋。
  到目前为止,他们庞大的中产家庭,虽然也有影响,但远不到伤筋动骨的程度。
  只不过,如果局势进一步恶化,比如救市计划再一次受阻,那么情况又会有很大的不同,至少,像富尔德那样的倒霉蛋的行列,又会扩大。
  这也是苏世明直接参加第一次会议的原因。
  这是一个规模不大的会议。
  黑石一方,以他为首,一共只有四位。
  代表冯一平的这一方的,除了康明斯和徐斌,就是劳尔德和他的得力副手加里科恩。
  作为对我们很了解的一位美国商界人士,当看到对方团队中徐斌这样的中国面孔时,苏世明表现得分外热情,他知道,我们的有些人很讲究这个。
  但他可能忘了,徐斌在回国之前,可是一直在美国求学和工作,对这些很无所谓,看着苏世明的笑脸,他想的只有黑石手中希尔顿那两千多家酒店。
  劳尔德只准备参加这第一次会议,所以在一阵非常没有营养,表面笑嘻嘻,心里MMP的寒暄过后,他直截了当的丢给苏世明他们一份评估报告,“史蒂芬,这是我们聘请的最专业的团队,对希尔顿情况的分析。”
  苏世明只大概看了一下评估机构,主要是普华永道和毕马威两家会计师事务所,他都没看评估团队的人员组成,他非常清楚,在这样的问题上,华尔街的同行,不可能出任何问题,他们说是最专业的,那就一定是最专业的,绝不会是胡乱拼凑的野鸡团队。
  但他同时也清楚,这样最专业的团队在这样的问题上得出的结论,虽然相对有更高的公允力,但还真不一定会比野鸡团队的更专业。
  作为金融行业的大佬,他非常清楚这些机构,包括四大会计师事务所的德行。
  收钱办事嘛,难道还不向着出钱的一方?
  前面他也只略略翻了翻,便直接看最后的结论部分,而此时,他的副手和高管们,已经忍不住先后开口说道,“真难以置信!”“开玩笑,”“简直不可思议!”
  苏世明心里突了一下,他再一看结论,“……至此时,这笔投资的损失,已经超过83%……”
  他冷冷的看着对面的劳尔德。
  劳尔德脸上依然笑眯眯的,只是那笑容,真称不上多么让人愉悦:他的嘴有些歪,眼睛也朝一边斜着。
  在礼貌性的笑容下面,是不屑,或者说,他这本来就是得意的笑,讥讽的笑。
  苏世明把那份报告轻轻的一丢,只说了一个词,“bullshit。”
  除了徐斌,其它人看起来都一点不意外。
  西装革履的华尔街名流们,只是在镜头面前,才会表现得温文尔雅,在工作中和私下里,他们可向来不会吝于飙各种脏话。
  苏世明在眼前这样的情况下,只说这样的词,其实还算得上讲究。
  这份报告的结论,投资损失了超过83%,也就是,只剩下了17%。
  他们去年收购希尔顿,花了260亿美元,按这份报告的结论,希尔顿现在只值不到45亿美元。
  那260亿美元中,除了贷款的205亿美元,他们直接投入了55亿。
  总的来说就是,那贷款的205亿全部损失了不说,他们的55亿,现在也缩水成了45亿。
  去年7月份值260亿的希尔顿,现在还不值45亿,苏世明没有直接指着劳尔德他们的鼻子大骂,已经算是很克制。
  “劳尔德,黑石这么有诚意的和你讨论债务问题,你就用这样的一份垃圾来对待我们?”
  “呵呵,”劳尔德笑着看了自己这边的几个人一眼,又看了对面的几位一眼,摇了摇头,“史蒂芬,那是因为,是你用我们的贷款,投资了一个这样的垃圾。”
  徐斌又有些不能适应。
  虽然他知道这是讨价换件,但是,希尔顿这样的“垃圾”,真是我心心念念想捡到的。
  “垃圾?”苏世明也笑了,“如果我没记错,去年黑石启动这个项目的时候,包括高盛在内,都嫌自己分到的份额不够大?”
  这也是事实。
  在黑石去年向银行团推介这项业务的时候,银行门确实是抢着借钱,因为那不但能拿到不低的利息,这些贷款,他们还可以在市场中用资产证券化的方式,置换出流动性来。
  但谁知道,市场之后很快就急转直下?别说是置换出流动性,别说是不低的利息,如果不是自己向冯一平提了这个建议,黑石估计早就要和他们商量债务重组,也就是减免一部分本金的问题。
  这就是所谓的此一时彼一时。
  “史蒂芬,”劳尔德换了一个更舒服的坐姿,“去年我们之所以那么积极,主要是因为你,我们相信你这个老朋友,所以才全力以赴的支持你。”
  苏世明都不屑得去反驳他这话,相信我?全力以赴的支持我?
  说白了,还不是因为有利可图?
  “可是史蒂芬,我的老朋友,你是怎么对待我们的信任的?你知道这200多亿的贷款,在现在这个时候,对我们大家有多么重要?”
  “但黑石是怎么做的?有认真的考虑过一次偿还我们的贷款吗?哪怕只是偿还一部分?”
  他的副手,身材高大,但头上同样没什么头发的加里科恩马上捧哏,“我们从来没有听到这方面的消息,我只是听说过,他们准备让我们减免债务。”
  “完全可以理解,”康明斯笑眯眯的点头,“在很多时候,处于优势地位的,并不是债权人,而是债务人。”
  “那些有着强大实力和影响力的债务人,尤其如此。”
  劳尔德总觉得,康明斯说这话的时候,看自己的那一眼,别有深意。
  可是拜托啊大兄弟,高盛之前并不是拖着你们的CDS合约的尾款不付,只是我们双方没有在有关问题上达成一致,不是吗?
  徐斌看着对面的苏世明,面对着一波接一波的讥讽,脸色越来越青,感觉这一次真是大开眼界。
  华尔街的大佬们,谈这样的大生意,都是这么生猛?


第六百二十一章 步步紧逼
  但是看起来,除徐斌之外,其它人对这样方式的会议,又非常习惯,包括脸都青得不行的苏世明,看样子虽然好像随时要爆发,但总体上来说,却一直表现得很隐忍。
  他也没有拂袖而走,“受次贷危机的影响,自去年被黑石收购以后,希尔顿确实遭受了损失。”
  徐斌心说,结合劳尔德他们之前的言论,苏世明这话,这态度,看起来真是足够恳切。
  “但我们谁不知道,那些损失,主要都是账面上的损失……”
  尽管在徐斌看来,苏世明非常恳切,劳尔德还是毫不犹豫的打断了他,“史蒂芬,现在可没人在乎,这是不是账面上的损失。”
  “在这个时候,没有人会理会这样的解释,所有人都只看得到不断下跌的数字,而随着下跌的数字越来越大,大家只会对它越不看好。”
  加里科恩马上接着老板的话发挥,“贝尔斯登也说,我的损失,只是账面上的损失,只要资金充足,我们依然能高效的运营。”
  “雷曼同样说,我的损失,也只是账面上的损失,毕竟那么多商业地产,就在那里,等到房价的低谷一过,他们就又能为我们带来源源不断的收益。”
  他露出一个让人觉得手欠的笑容来,“但是,最终有谁会在乎这些?”
  “不但没人在乎这些,不但不得不出售,甚至出售都没人要,最后,他们还遭到了所有人的唾弃。”
  虽然他脸上的笑,让人觉得手欠,但他的这番话,却又说得让人无法反驳。
  不是因为这样的市场环境,不是因为谁都不再往外借钱,而只是往回收钱,无论是贝尔斯登还是雷曼,哪怕是把本钱赔个精光,凭他们的本事,也不是没有东山再起的机会。
  但是,他们没有那样的机会。
  不仅如此,因为他们卖身的卖身,破产的破产,他们因此确实也遭到了所有人的唾弃。
  对业内人来说,他们这样的结果,加剧了大家的恐慌情绪,因而让他们这些同行的处境变得更艰难。
  对业外的人来说,他们之所以连公司都保不住,自然是因为他们不负责任的经营,因此自然也认为,他们这些公司,自然要对次贷危机,负更大的责任。
  苏世明看了自己身边的人一眼,挨个确认了他们现在还在喘气,那你们怎么像个哑巴一样,就不能学学加里科恩?
  他的三个手下也是很无奈,对方的话虽然说得很混账,但话糙理不糙啊。
  而且这场会议打开的方式,和我们预想中的完全不一样,因此在家里的那些准备,全都排不上用场。
  但大老板这样看过来,强词夺理,胡搅蛮缠也得上了,一位咳了一声,“希尔顿身后,有黑……”
  他刚说出一个“黑”字,便听到老板重重的咳了一声,咳嗽声中是毫不掩饰的恼火,我这是说错话了?
  他再一看对面,劳尔德他们微笑着看着自己,看向自己的眼神里,还满是鼓励,没错,我是说错了话——但他还真有些不清楚,自己错在哪儿。
  他马上把嘴闭了起来。
  让我说话的是你,让我闭嘴的也是你,呜呜,宝宝心里苦。
  苏世明又得自己出马,“虽然账面上确实存在着一些损失,但从我们接手希尔顿以来,我们便对它进行了一系列卓有成效的改进……”
  劳尔德又一次打断了他,“而卓有成效的改进的结果,就是现金流缩水超过40%,而运营成本上涨了超过30%,总收入缩减了……”
  苏世明重重的在桌上敲了敲,“那是因为我们一直在扩大希尔顿的规模。”
  “哪怕在目前这样艰难的局势下,我们也没用停住扩张的步伐……”
  “相比收购时,希尔顿的规模,确实有所增加,对吧。”加里科恩问自己这边的徐斌。
  虽然他们对这些数据同样清楚,但他记得,徐斌到现在还没机会说话。
  劳尔德不用在意这些,他作为劳尔德的副手,却必须关注这些小细节。
  徐斌点头,“是的,规模扩大了不到3%,但之所以在规模上有扩大,主要是因为,”他看了苏世明一眼,“被收购之前,希尔顿已经着手进行的那些项目。”
  说白了,这些方面的成绩,可以说和你们并没有关系。
  如果硬要说贡献,那就是你们接手后,没有砍掉或者暂停这些项目。
  “所以你看。”加里科恩笑着朝苏世明摊了摊手。
  苏世明这边,终于有另一位帮老板说话,“但是为了节省支出,我们原可以砍掉这些项目……”
  他的话同样遭到了打断,还是加里科恩,“虽然我们高盛没有经营过酒店业务,但我同样知道,砍掉原来计划好的那些项目的结果,怕是不但不可能节省支出,反而会增添很多麻烦。”
  随着他这话,他们这边的四位,看着苏世明的那个手下的眼神,大概可以用布鲁斯李在《精武门》中的一句台词来形容,“我读书少,你不要骗我。”
  徐斌主动开口了,“还有,也不是所有的这些新增的项目,都增加了开支,据我们所知,希尔顿在中国的一些酒店项目,并没有占用多少资金。”
  这样的事,在国内还真不稀奇。
  现在很多招商项目,说是投入多少多少,但这些投入,很多都是口头上的,倒是地方金融机构配套的贷款,是实打实的。
  那些有能耐的家伙,是真的能花极小的代价,便在争取到相当多的优惠条件的同时,还能从银行得到运作的资金。
  而希尔顿这样知名的国际公司,自然能不太难的争取到这样的待遇。
  苏世明叹了一口气,想我现在好歹几十万手下,今天怎么就只带了你们这个三个货(三龙套:我们不是不好抢你的词吗?)。
  他只得又一次亲自上阵,“劳尔德,各位。”
  “无论如何,我相信大家一定都认同黑石在酒店行业的专长。”
  “徐,”他看向徐斌,“你一定也清楚,黑石在酒店行业的布局,在高端酒店方面,我们已经有了LXR豪华度假村。”
  徐斌点头,这个他当然清楚。
  LXR豪华度假村,是黑石在05年收购了温德姆国际集团之后(不是现在的温德姆国际集团,黑石在收购后不久,就把温德姆这个品牌,卖给了在国际酒店管理集团里,实力长期排名前三的圣达特酒店集团),之后,他们把原温德姆的酒店,以及其它同期收购的14家高端酒店,命名为LXR。
  “06年,我们还收购了经济型酒店La Quinta连锁酒店连锁酒店集团,现在,La Quinta已经是全美最好的经济型酒店。”
  “希尔顿酒店集团,是我们在酒店业布局中最重要的一环。”
  拥有了希尔顿之后,黑石可以说是在酒店行业的高中低三个区域中,都有自己的品牌。
  “我们同意拿出希尔顿,足见我们的诚意,但是各位,你们是怎么对待我们的诚意的?”他又拿起那份报告,“你们的评估,一年两个月的时间,它的价值,便缩水了超过83%?”
  “也就是,我们把希尔顿酒店交给你们之后,依然欠你们160亿美元的贷款。”
  “劳尔德,你觉得,谁会同意这样的交易?”
  听他这么说来,劳尔德他们的要求,确实很过分。
  但劳尔德轻轻一笑,“其实,我们也不想这么麻烦,你看史蒂芬,只要你能归还我们的贷款,我们又何须拿希尔顿说事?”
  “是啊,在当前房地产低迷的局势下,在当前资金如此紧张的情况下,谁愿意用宝贵的现金,来投资希尔顿这样恰恰和房地产密切相关的项目?”加里科恩也说道。
  他们俩的意思,明确的很,有本事,你就还钱啊!
  苏世明此时真是差点一口老血喷出来,我特么现在要是还能抽出200亿美元,不,哪怕是100亿美元来,那还会和你们这样废话?
  浓浓的屈辱感,涌上了华尔街私募之王的心头。


第六百二十二章 离谱
  虽然个人财富和冯一平还是不能比,但作为一个也早就在福布斯富豪榜上有姓名的人,类似这样被人当众指着鼻子,喝问“你有钱吗?有钱就还钱,没钱就别瞎逼逼”的场景,对苏世明来说,已经是非常陌生的体验。
  一时之间,因为已经积累了巨额的个人财富,所以业已把钱当成了数字的苏世明,竟然有些久违的亲切感。
  他眯起眼睛,目光越过对面的人,穿过对面的墙,看向了好久以前,那个缺钱的时候,真好!
  因为那个时候,自己还是那样年轻。
  劳尔德看着苏世明的样子,有些困惑,或者说有些不敢置信的看向自己的副手,他这是,在想其它的事?
  加里科恩也是非常诧异,如果没记错,对面的这位老先生,生于1947年,今年已经六十有一,糟糕,他这不是被我们怼出个好歹吧!
  要真是这样,那可就热闹了。
  有没有可能呢?还真有可能。
  虽然和自己的老板劳尔德一样,看起来总是一副笑眯眯的老好人的模样,但黑石的这位创始人和掌舵者,同样不是一个脾气平和的人。
  业内人都知道,这位身材不高的华尔街大佬,什么都喜欢大的,大交易、大派对、大房子……以及,大胸的妻子。
  同时,他还是一个具有鲨鱼的性格,总是渴望战争,人生信条只有一个字,那就是“赢”的狂人。
  这样的狂人,被这么一通狠怼,而且还无力反驳,还真不是没有突然血压飙升,或者是脑袋里哪一块突然梗塞的可能。
  “史蒂芬。”科恩忍不住叫了一声。
  “嗯。”苏世明悠悠的回了一句,让科恩马上放下心来,哦没事啊,那就好。
  类似的话,我手里还握着大把呢。
  苏世明此时又犀利起来,“希尔顿是一个……”
  但徐斌恰好抢在他前面开口,“我听说,小摩3月份收购贝尔斯登的时候,出价是每股2美元,而在2月份,贝尔斯登的股价,还高达90美元。”
  劳尔德和科恩赞许的看着徐斌,这话说得好,这也是他们准备要说的。
  而苏世明想说的话,又一下子被堵了回去。
  徐斌这话的意思,非常明白,你不是说现在的希尔顿,估值只有一年前的17%,非常不合理,那么看看贝尔斯登吧,仅仅一个月的时间而已,它的估值,还不到一个月前的3%。
  康明斯笑着做了补充,“徐,经过多方的协商,最后小摩是以10美元一股的价格,收购了贝尔斯登。”
  “那也就是,估值依然不到上个月的11%。”徐斌马上说。
  “你说得很对。”劳尔德他们又看向苏世明,怎么,还觉得我们的估值低吗?
  “史蒂芬,”康明斯说,“从现在看,去年黑石收购希尔顿的时候,恰恰是处于房地产泡沫高峰的时候。”
  “我刚才就想说这个问题,”苏世明说,“在我们接手以后,希尔顿已经加大了在特许经营方面的力度。”
  “我们的目标是,把希尔顿酒店的特许经营的规模,提高到至少70%,按我们的规划,今后的希尔顿,将不再像现在这样受房地产的影响。”
  “同时,还可以更快的扩大规模。”
  康明斯点了点头,苏世民对他的话避而不答,其实就说明了他承认黑石收购希尔顿的时机,确实非常不巧,刚好赶在了当地产处于最高价的时候。
  “与此同时,在收购的时候,那260亿美元的收购价,相对希尔顿当时的股价,是溢价了40%,对吗?”
  他从自己面前的文件里,翻出几张纸来,那有刊登了那条新闻的报纸,也有黑石向美国证券交易委会递交的报告。
  苏世明对这些,有些无话可说。
  他其实也清楚,当时给希尔顿的溢价有些高,这和当初主持谈判的人的能力有关,也和当时的时机有关。
  和希尔顿进入实质性收购谈判的时候,正是黑石在紧张的筹备IPO的时候,显然,那个期间的黑石,不能让市场看到他们在这样项目上的失败。
  而希尔顿,也非常精准的抓住了这一点。
  但苏世明总是有能找到理由为自己辩护,“你们现在都清楚黑石在酒店行业的布局,从我们的整个规划来看,希尔顿无疑是一个很适合的对象,而如果我们看一看相关的收购案例,就能轻易的得出一个结论。”
  “那就是,在类似的收购中,溢价40%,其实是一个很正常的举措。”
  “当然,我们并没有说那是一个很不合理的条款,”康明斯说,“只是考虑到260亿美元的收购价,本来就溢价了超过40%,而从那时到现在,希尔顿的估值,缩水43%,你不认为,这是一个非常合理的评估吗?”
  加里科恩此时又拿起那份评估报告,“你们可以看报告中希尔顿现在和去年的相关数据,根据数据对比,缩水43%,可以说是一个非常中肯的意见。”
  “投资者对希尔顿的态度,也已经通过其它的一些数据,清楚的表现了出来。”
  他翻到报告中的一页,“市场上为1000万美元的希尔顿债券,在5年内发生违约事件提供保险的信用违约互换产品的价格,目前已经上涨了接近300%。”
  这上涨接近3倍,自然是说明投资者对希尔顿债券的极度不看好。
  “我们还知道,黑石自己也做过一份资产评估报告,”科恩拿出另一份文件,“这份文件的目的,就是为了和我们这些债权人,谈债务减免。”
  “在这份文件中,你们自己的结论是,希尔顿的这笔投资,账面上已经损失了接近70%。”
  “所以史蒂芬,心平气和的说,你还不认可我们这份评估报告的公允性?”
  苏世明心中暗骂,该死的高盛,你们竟然连这样的文件都搞到了手。
  但你难道不知道,我们做那次评估的目的,是为了和你们谈债务减免?
  那自然是把损失说得越大越好谈。
  只是这样的话,只能是在心里想想,难道还能说,因为想让你们减免更多的债务,所以我们那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1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