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富士康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重生九二之商业大亨-第1170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老马又说了,“但你知道吗,虽然收购希尔顿更值得大家关注,然而,更有话题性的,依然是刚买下的那根黄瓜。”
  冯一平无语,你一老爷们,真要这么和一根黄瓜过不去吗?
  “你知道过去的这一天多,我听到的最多的话是什么吗?”老马笑着学了一下,“几十个亿一根的黄瓜?我的老天鹅啊!”
  冯一平直观的觉得,老马东施效颦的这话,应该是来自一位大妈。
  你居然闲得去听大妈们拉家常?
  “欢迎各位有空去参观我们的黄瓜,”冯一平笑着坐下来,“看到大家笑得这么开心,我就放心了,看来大家并没有在股市中损失多少,这很好。”
  “我再强调一次,大家尽量不要涉足国内的股市,其它股市,是有风险,但我们的股市,是危险。”
  国内的股市,那真是,让人不知道说什么好。
  这么多年过去,股市好容易涨到了6000多点,然后,在大票专家和民众殷切的期盼它一鼓作气冲破一万点的情况下,在不到一年的时间里,它又落回了1000多点——上个月18号,股市跌倒了1814点。
  这下,无论是在4000点以上进场追涨的,还是在前不久2000多点的时候入场抄底的,有一个算一个,统统被套牢。
  听说,在有些营业厅,因为几个人掉眼泪的时候,一下子没忍住,哭出了声,最后导致整个营业厅几百人一起大哭……真是,怎一个惨字了得。
  “据我所知,至少集团高层,没人涉足国内的股市。”看着在场的众人,金翎说道。
  “这很好,”冯一平点头,“但这还不够,我期待大家向更多的同事宣传这样的观念。”
  之所以反复在高管会议上强调这一点,那主要是因为,这个问题,最终实际上关系到团队的稳定。
  如果有人在股市大亏,那么,最好的结果,就是影响他的工作状态,而更坏的结果,则是他们因此可能动一些不该有的心思,可能会想通过工作上的便利,为自己牟取私利,来填补相应的亏空。
  “国外的情况,我想大家也清楚,次贷所造成的破坏,可能还需要很长的时间去修复,但因为各国先后斥巨资救市,美欧等国的金融体系,已经稳定了下来,系统性的危机,已经不复存在。”
  “当然,他们的形势依然很严峻,就我所知道的情况,起源于华尔街的这场危机,已经迅速向实体经济领域转移。”
  “但可喜的是,在各个方面,我们都发展得不错。”
  “我们在美国所有的公司,无论是NEXTDOOR,还是Facebook,Youtube、奈飞……他们的业绩和收入,均在高速增长。”
  “装备安卓的首款智能手机已经上市,并得到了非常好的市场反响;特斯拉的第一款纯电动汽车,也已经小批量上市,并得到了用户和各专业机构的多方肯定和赞誉。”
  “我们入股了彭博社,我们入股了高盛,我们收购了推特,我们收购了希尔顿,收购了伦敦金融城的地标性建筑……”
  他洋洋洒洒的罗列着近期的成就,听得在座的高管们心潮澎拜不已。
  这里说的每一件事,放在国内其它任何一家公司身上,都值得欢天喜地的到处宣扬上几个月大半年的。
  他们为自己的公司骄傲!
  “我还想告诉大家,”冯一平看着那一张张激动的脸,“除了大家都知道的这些,我们目前还在筹划其它的一些项目,正在筹划中的这些项目,也一定会成功,而它们的成功,将会为我们未来的发展,带来巨大而深远的影响。”
  只是,无论是ARM,还是MIH,此时都不便在这样的会议上提及。
  而大家也很知趣,包括一向嘴快的老马,也没有问个究竟。
  “我还想告诉大家,在其它的领域,我们同样取得了巨大的成功,而这些成功的结果,是为我们积累了未来用来发展所需的资金。”
  这方面,大家其实能猜到,上面所说到的每一项成就,后面都代表着巨额的投入,仅就上面所提到的那些,所需的资金,至少也在200亿美元以上,那这些钱是从哪里来的?
  他们知道,不是来自于银行的贷款,那么,自然是老板赚来的。
  只是,听老板这么说,看来他手中的资金,一定充裕得超乎大家的想象。
  想来也是因为有这样充足的资金在手,最近几个月,公司才能一而再再而三的捷报频传。
  因为,不管是价值投资还是什么,有些机会,很多人都看得到,但因为实力不足,所以也只能看着。
  只有像冯总这样,既看到了机会,又有实力的人,才能真正的把握住那样的机会。
  想到这里,不止一个人想道,既然公司资金非常充裕,而接下来,华尔街之外的很多公司的发展,会陷入困顿,以冯总的运气和知名度,未来会不会会有机会,主动找上门来?
  从过去的经验看,这应该是很有可能的事。
  那岂不是说,不止是今年,接下来的一年,公司应该还会有很多的好消息?
  那冯总,会不会迅速取代比尔盖茨他们,成为新的世界首富?——他们不知道,他们的老板,此时实际上已经就是世界首富。
  “在此,我要感谢在座的各位,正是有赖于在座各位的工作,这过去的几个月,我才能心无旁骛的专注于国外的那些项目。”
  “相信大家也听出了我的意思,是的,接下来,我的精力,重点将放在国内。”
  “因此,我顺道通知大家一句,接下来,我将会逐一走访我们的每一家公司。”
  会议桌旁的人一下子感觉到了压力。
  冯一平这话说得很明白,接下来,他将会深入的检查大家的工作。
  “和以往不同,这一次,除了和大家见面,和我们的员工见面,我还希望,能多多的和我们的合作伙伴们见面。”
  “大家很快会收到邮件,我希望会面的那些公司,希望各位能积极联系。”
  很多人还只是以为,冯一平这是希望更全面的了解公司的状况,但金翎却知道,他这明显是在为接下来要做的事,团结一切可以团结的力量。
  她叹了一口气,劝,肯定是劝不住,那只有想办法帮他把这些工作做得更扎实一些。
  但冯一平已经计划得非常详尽,他的日程表上,已经排好了他要拜会的单位和团体。
  到了傍晚,很多人都知道,多年来,一直专注在工作上的冯一平,这次回来,好像一下子改变了作风。
  同样只有少数人,才明白他这些举动背后的意义。


第六百四十章 拜访(上)
  在轻轻的关上门之前,秘书不动声色的悄悄看了一眼。
  白色的长袖衬衫,灰色的裤子,黑色的皮鞋,看起来,和在这栋楼里上班的一些年轻人,并没有什么区别。
  只是,那些刚参加工作的年轻人,这时已经有些迫不及待的在白色衬衫外套上了蓝色或者黑色的西装,同时一定还会打上领带。
  有时候,一些年轻的小伙,对西装革履的向往,和一些年轻的姑娘,对高跟鞋的向往,那是一样一样的。
  在校时,没有多少机会,也不好总是名正言顺的穿着西装打着领带,但现在,只要你愿意,39度的炎夏,也可以穿西装打领带。
  而西装革履的出入这栋大楼,精英的形象,便更实至名归些。
  但秘书他们这样已过中年的人,最向往的,其实还是穿白衬衫的时候。
  只是,但凡向往的,一般都是求之不得,存在于想象中的美好事物。
  白衬衫,不但遮不住他们大腹便便,完全走样的身材,还会让他们的肿眼泡,变得更显眼一些……而像冯一平这样,把白衬衫穿得就像是长在身上的一样,正是他所向往的模样,自己年轻时也未能达到的level。
  自己年轻时,更不曾做到的,是冯一平在这间办公室的状态和神情。
  他此时看起来,完全就像是从301宿舍,到302宿舍串门一样随意自然……有太多的人来过这间办公室,但同样没有一个人能做到像冯一平这样。
  秘书的目光不由自主的从冯一平的脸上划开,看了眼窗外的天空。
  这一刻,他就像一个文艺青年,哦不,一个文艺中年一样,有些人,就像那蓝天一样,看似平常无奇,却又随便怎么看便怎么完美,说是司空见惯,实际上却又真的高不可攀……
  门被轻轻的关上,说笑声都被彻底的拦在门后。
  文艺中年男也察觉到了冯一平的变化,因为尽管领导和这位年轻得让人不敢相信,而财富却多得让人绝望的首富,联系相当频密,但自他上任以来,冯一平还是第一次来领导的办公室里拜访。
  他相信这样的动作背后,一定会有很坚强的理由。
  ……
  “……据美国官方统计的数据,仅就上个月,也就是9月一个月,全美就减少了超过30万个工作机会。”冯一平正在和周老师说自己所知道的那些情况。
  他们俩的神色,都不轻松。
  要说在我们国家,说工作机会减少了30万个,其实有些不用配上这样的神色。
  从今年初到现在,那些年初就没能找到工作,以及从下半年开始,陆陆续续的开始返乡的务工人员,又何止30万?
  但美国的这个30万,和我们外出务工人员的工作机会,减少了30万个,完全不是一个概念。
  很多美国家庭,只有一个人工作,且习惯了提前消费,没有什么储蓄的概念,这就意味着,有超过30万个家庭,因此将陷入困顿。
  “而这样的趋势,还在继续,据估计,10月份,全美又将再减少超过30万个工作机会。”
  “再加上此前失去房子的那些民众,保守估计,这次危机,将波及到上千万个美国家庭。”
  面对这样的一个状态,冯一平这些天,一直冒出一个有些不可逆止的念头,要是自己能有那些老前辈一成的本事,把这上千万个受到影响的家庭中的十分之一,发动起来,联合起来,没准,就能让美国也变了颜色吧……
  “这无疑意味着,不但会有很多的美国人,无法再产生购房购车这样大额的消费,他们在其它方面的消费,也会紧缩很多。”
  “而消费的下降,自然会影响到美国的很多行业,比如汽车行业。”
  “……反过来,这些企业的不景气,又会进一步加剧经济的不景气。”
  后面的话就不用说。
  因为从根本上说,至少现在,我们还是一个靠出口驱动的经济体。
  欧美经济的不景气,这势必会影响到我们,因此从这个角度来说,出台经济刺激计划,是理所当然和顺理成章的。
  而在经济危机的影响下,在当前股市低迷的情况下,也确实需要有一个这样的计划,来挽回大家的信心——包括美国,包括欧洲……所有国家的救助计划,或者说刺激计划,说白了,都是恢复信心。
  周老师示意了一下摆在冯一平面前的茶,“美国的救市计划,你怎么评价?”
  周老师说起这个话题,而不是顺着自己刚才的话往下聊目前正在讨论的经济刺激计划,这让冯一平明白了很多事。
  但他对此早有预见,知道相关的难度一定会前所未有,因此,他也非常平顺的说起了自己的看法,“会很有效,但从整体上来说,却依然是治标不治本。”
  “我们知道,美国经济最大的问题,是结构性的失衡,他们的花费远远大于积蓄,这导致他们只得从石油出口国或我们这样高储蓄、低消费的亚洲国家借入大量资金。”
  “他们的救市计划,虽然能缓和并化解这次危机,但对这样本质的问题,却没有任何改变……”
  “同样,救市计划也完全没有改变他们的监管机制,而事实证明,他们的监管机制,可以说,是一塌糊涂……”
  “客观上导致这次危机的金融行业的高杠杆,也并没有要加以限制的样子……”
  “更讽刺的是,这次危机的结果,是催生了几家更大的金融机构,更加大而不能倒的金融机构……”
  冯一平简要的评价了美国的救市计划,“因为行政和市场体制不同,我相信,在这些方面,我们可以做得更好,也应该能做得更好。”
  “就像现在拯救股市一样,我们的相关部门,可以迅速的采取行动,充分调集优势资源。”
  在股市差点击穿1800点以后,最高行政机关动员了包括相关监管单位和汇金公司,马上启动了紧急救市方案。
  相关行动也迅速取得了成效,尤其是汇金公司在二级市场购入国有蓝筹股股票,支持央企增持或回购其所控股上市公司股份,刹住大非减持风等动作,不但有力的止住了股市下跌的势头,还成功的带动了一轮井喷的行情,股市一路回调到2000多点。
  不过,从那以后到现在,便又是跌跌不休。
  “但美国的救市方案,也有它的可取之处,虽然看起来决策的效率不高,但他们最后的计划,在保护经济自身的免疫力和康复能力方面,效果应该不错。”
  “从这个方面看,我一时真的有些说不清楚,在宏观经济的效率方面,究竟是他们更好,还是我们更好。”
  周老师这次算是提了一句,“这样的计划,确实应该要广泛的征求意见。”
  见他这么说,冯一平想了想,“周老师,我这么说,并没有其它意思,只是,如果从结果来看,我们这次针对的股市的救市,显然不是很理想。”
  “而我们的经济刺激计划,如果不科学,那么在未来,您需要操心的,便又会多一项。”
  周老师苦笑着点头,“房地产。”
  “对,”冯一平拿起茶杯,看着茶叶也不知道是痛苦还是舒心,被动还是主动的在热水中舒展身体,“很多情况下,不得不去操心,不去控制……”
  “但就像我们对股市一样,最后总会是徒劳无功?”周老师说。
  冯一平想起后来的那一次次调控,从几条,到十几条,到几十条,从几次,到十几次,到几十次……房价依然像是脱缰的野马一样向前飞奔,心说,那不是徒劳无功的问题,那甚至是被胁迫,被反控制的问题。
  “我想,可能会是那样的结果,但那并不是说我们的工作做得不好。”冯一平说。
  他知道,因为周老师处在现在这个位置上,不论是股市,还是房市,他都会参与。
  周老师笑着摆手制止住冯一平的解释,“接下来你还要拜访哪些单位?”


第六百四十一章 拜访(下)
  在接下来的几天里,冯一平在各栋大楼之间穿梭,嘉盛集团一直关系不错的教育科技、文化、商务口,自然要去,此前打交道不多的财政口,乃至建设、交通、铁道、水利、农业等部,他也都一一前去拜访。
  他的身份,和嘉盛的实力,今年,去年……更久之前,他所做的那些事,在这其中发挥了看不见的作用,因为对谁来说,哪怕是只见到这些部门中的一位负责人,都不是一件简单的事。
  但他做到了。
  这位一直和官场保持着距离,对“官商”这两个字,就像是一个洁癖一百八十级的家伙,对一块黏在门把手上看起来拉了丝的口香糖一样抗拒和厌恶的家伙,非常勤奋的跑起部来。
  比那些每到年底,就想方设法的给自己上升的路上的关联人物、关键人物,殷勤的表示各种心意的人,还要殷勤。
  他这样的做法,就像那个洁癖到地球已经不适合生存的人,突然坦然的拿起门把手的那块口香糖的残骸,信手放进嘴里,还有滋有味的咂摸起来一样,让很多关注他动向的人非常费解。
  免不了又有一些流言在小范围里流传,但冯一平对此毫不在意,依然在预约好的时间里,和一位位大佬恳切的交流,向他们阐述,或者说,推销自己的那些想法。
  尽管他谈的这个问题,其实并不是和他见面的那位想谈的问题,他最终也总是会把话题绕回来,在对方讶异亦或隐晦的不悦中,坦陈利弊。
  他知道,有些人其实相当忌讳他这样的人涉足这些问题,这样的情况,他自己此前也非常忌讳,但在这样的时候,他毫不犹豫的选择把所有的忌讳和犹豫抛在脑后。
  他想,总会有人明白他的真意,总会有人清楚,他现在花大力气所做的事,并不能给他在商业上带来任何回报。
  是为公,而非谋私,正是他这么积极,这么坦然,这么大改风格的原因。
  应该说,更大的原因在于,此时他有足够的底气,来面对被一些人,尤其是他拜会的这些人误解的后果——但同时他相信,应该不会出现这样的后果。
  但确实是他清楚的知道,就是在最坏的情况下,自己的后方也不会有任何问题,他才会迸发出这么高的积极性和热情来。
  ……
  一杯冒着热气的牛奶放到桌上,“祥林嫂,喝吧。”
  “你怎么还没睡?”冯一平抬起头,看着穿着睡衣的金翎。
  此时窗外的灯火依旧灿烂,只是城市的街道上冷清寂寥,没有车流组成的发光长龙,一些建筑顶明明灯火通明的热闹着,给人的感觉偏偏就像是没有了呼吸一样寂静。
  视线的极远处,看起来黑黢黢的一片,那是山,岿然不动,无声无息,却一看到它就能感受到它蕴含的力量。
  金翎拢了一下头发,随意的把长发扎起来,露出长长的脖子,“有什么需要我做的吗?”
  电脑上有一份发言稿,她知道,近些年来,他参加的所有大小会议中,亲自准备发言稿,而且还反复修改的情况,已经越来越少。
  冯一平看了她一眼,伸出手来,“抱抱。”
  看着眼前这个人前光芒万丈的伟丈夫,此时就像是一个单纯渴望拥抱的孩子,金翎有些高兴又有些无奈,我真是,被他的这一套吃的死死的。
  她把冯一平的头揽入怀中,感觉从他口鼻中呼出的温热的气息,隔着丝质的睡衣,打在自己的皮肤上,感觉他闭上了眼睛,心里也是格外的安宁。
  只是,手在他头发上摩挲的时候,忍不住在想,难道男人,也需要这样拥抱只是拥抱的时候?
  跟着她又在想,怎么这一刻的感觉,他真像一个孩子?
  我将来,会有一个怎么样的孩子?……她也闭上了眼睛。
  俯瞰整座城市灯火的房间里,他们一个坐着,一个站着,一个头埋在另一个的腹部,一个手放在另一个的头上,就那么闭着眼睛,就像睡着了一样。
  也不知道过了多久,冯一平睁开眼睛,隔着衣服,在她肚子上亲了一下,站起来伸了一个懒腰,“舒服!”
  “我又精神百倍。”
  金翎就像一个端着饭碗追着淘气的孩子让他多吃一口饭的妈妈一样,把那杯牛奶又塞回到冯一平手里,“担心明天的会面?”
  “也不是担心。”冯一平喝了一大口牛奶,金翎朝他嘴边指了指,冯一平也伸手指了指,笑着看着她。
  金翎这次去抽纸,冯一平有些失望,我希望的是唇啊亲。
  他胡乱用手擦了一下,咕嘟咕嘟的把那一大杯牛奶喝完,不由分说的拉过金翎,重重的亲了下去。
  反抗,嘿嘿,在我这样的男人面前,反抗会有用?
  又一个目的完美达成!
  金翎陪着他在沙发上坐下,真是,彻头彻尾的一个任性的孩子。
  “那你怎么看起来心事重重的样子?”她问道。
  此前的那些天,在和那些位高权重的人会面之前,也没见他这个样子过。
  按理,从明天开始,将要见的这些人,不是应该不会给他带来压力,反而会从他这里感受到压力吗?
  “我是……我是在想,”冯一平调整了几次语言,“你觉得,有没有可能,从明天开始,我和他们的谈话,反而会让他们中的一些人,加大在这方面的投入?”
  从明天开始,他要接触的,主要以商界的人为主。
  “我觉得,你想得太多,”金翎说,“虽然并不是所有人都有你那么好的眼光,但我想在这个时候,在商界,有多少人看不到房地产行业所蕴含的巨大商机?”
  “有很多公司,已经或多或少的涉足了这一领域。”
  实际上,房地产,正是当前很多公司多元化的主要和共同的选择。
  “我知道,我知道,”冯一平点头,“单如果在我郑重其事的和他们会面以后,他们中一些原本对房地产不感兴趣的人,也打算进入房地产行业,那将会是多么大的讽刺?”
  他相信,很多人都清楚,他这样努力的另一面,就是房地产行业蕴含着巨量的机会和利润。
  有他这样间接的盖章认可,应该会给一些人以勇气和动力。
  “但应该也能找到一些和你一样,对此忧虑,并和你持同样观点的人。”金翎又摸了摸他的头。
  冯一平又闭上了眼睛。
  他其实是有些担心。
  他担心,一些他心目中原本敬仰的老前辈,会万分高兴的欢迎房地产,那他真就难免会非常失望。
  ……
  这是一处看外表并不起眼,内部的装潢却和欧式宫廷一样华贵的院子,休息室里那几张宽大的枣红色沙发上,坐着冯一平和另外几位年纪不小,穿着并不正规,都以舒适为主的人。
  中式的茶杯里,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1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