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富士康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重生九二之商业大亨-第1202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最近一次公开报道,是在06年,有知名品酒师评价,“口感柔和,如奶油般顺滑——宏伟!”
  他也是机缘巧合的才得以入手了这么一瓶。
  虽然葡萄牙的波特酒现在最大的出口地在法国,但高端优质的葡萄牙波特酒的销售地,还是在发明了波特酒的英国,因此在英国的一些不起眼的酒窖里,很可能就有这样珍贵的酒,但瓶身已经满是灰尘,很难为人知。
  但老板至少还是认真的看了一眼,这同样是非常礼貌和贴心的行为,还不是由管家,而是由他亲手接过去,这更让伊斯特感觉到了尊重。
  他此前不是没有去其它富豪家里去做客,那些身家和眼前这位完全不能比的人,类似的工作,完全由仆人经手,自己看都不看一眼。
  “冯,新年快乐!”他再次说了一句。
  “沃伦,请随意,晚宴马上开始。”冯一平这次是真的拍了一下他的肩膀,但伊斯特对这样的举动,已经一点都不抗拒。
  “哦对不起,”冯一平看着楼下,说了一句,“我失陪一会。”
  伊斯特看了一眼楼下,进来的是两位印度人,他都认识,一位是知名的钢铁大王米塔尔,伊斯特还知道,他在肯辛顿宫也有豪宅,另一位,是塔塔集团的当家人拉丹塔塔,他不久前做的一件事,就是从福特那里,收购了英国的汽车品牌捷豹路虎。
  他看着冯一平和那两位印度的大亨热情的拥抱,笑着对彼得鲍尔说,“恭喜你,鲍尔。”
  ……
  楼下,冯一平热情的和米塔尔和拉丹寒暄,“你好米塔尔,拉丹先生,你怎么也来了?”
  “刚好飞过来,所以就给你一个惊喜,”拉丹笑道,“新年好,冯。”
  “这不是惊吓吧!”
  “怎么会,万分欢迎。”
  “呵呵,”拉丹笑了笑,他低声在冯一平耳边说了一句,“随我一同过来的,还有一位你的朋友。”
  冯一平一看他的笑容,就知道那应该是玛丽卡,他想了想黄静萍,这个,就有点像惊吓了。
  看着拉丹别有深意的笑,他说了声,“谢谢。”
  “她主动要求留在酒店里,那是我们印度的好姑娘啊。”拉丹说道。
  “嗯,我也是中国的好小伙。”放心下来的冯一平说。
  米塔尔这时走过来拉住冯一平,“冯,我的朋友,能给我几分钟吗?”
  拉丹马上笑着走开,冯一平马上觉得,这多半不是什么好事,果然,米塔尔说道,“冯,我必须再次向你介绍我们公司的业务,是的,虽然钢铁是我们的主业,但除此之外,互联网,我们同样有涉及。”
  冯一平一听他这话,就知道他为的是什么事。
  就是知道米塔尔只是涉及了互联网,所以在组建印度版的淘宝时,才没有邀请他参与。
  “米塔尔,电商,其实是一个系统性的工程,我们还会有很多合作的机会。”
  但既然米塔尔主动找上门来,那也很好。
  在印度这样基础设施落后的国家做项目,基建投入当然不会少,这位可是世界最大的钢铁供应商。
  再者说,印度版的淘宝以及支付宝,原本就是需要本土化的一个项目,把米塔尔家,穆克什安巴尼家,还有塔塔家族拉到一起,他相信,这个项目从此不会存在任何问题。
  这当然还非常有助于自己旗下其它业务,如Facebook,以及未来的一些产品等,在印度的发展。
  刚刚还很严肃的米塔尔马上笑了,“我也是这么想的,冯,你一定会有机会见识到我们在互联网方面的实力。”
  他和冯一平碰了一下,“那就说定了。”
  冯一平也一笑,“说定了!”
  他心说,从此,印度本土的那些创业公司,未来想在互联网领域有所作为,怕是难咯!
  他们到时会发现,无论想在哪个方向创业,都避不开冯一平他们这个托拉斯。
  这也没什么不好,不是吗?
  吴倩拿着手机走过来,冯一平看了他一眼,对米塔尔说道,“晚宴马上开始,我先失陪一会。”
  他从吴倩手里接过手机,向一旁走去,管家见状,连忙也跟在他身后,和吴倩一起隔开其它人,他隐约听到,冯一平和那边打招呼,“总统先生,谢谢你……”
  这是哪位总统致电老板表示祝贺?
  “……如果一切顺利,我会在半个月后到硅谷,哦,到时可能还真有一件事,华尔街的那位……”
  管家顿时也明白了,哦,原来是那位总统!
  冯一平和小奥黑说了两三分钟的时间,把手机还给吴倩的时候,问了管家一句,“都到了吗?”
  “是的先生,就等你了,”这时,他看着门外,皱起眉来,“对不起,我过去看看。”
  吴倩也朝外看了一眼,看着那两位从劳斯莱斯里下来的人,搜索了一会,“一平,那是瑞银和瑞信的总裁。”
  “哦,”冯一平点了点头,吴倩也走了出去,不一会,他们就陪着瑞士最知名的两位银行家走进来,这两位同样是等闲人难得见到的金融巨头,笑容可掬的对冯一平表示,“来得冒昧。”
  还表示,因为得到消息后才从瑞士赶过来,所以有些迟。
  冯一平家也算是见多识广的管家,这会觉得这信息量也是有点大,不速之客他见过,但这瑞银和瑞信两家银行的CEO,齐齐的来当不速之客,他还是第一次碰见。
  不只是他,当那两位出现在餐厅时,赴宴的那些各地的富豪,也都暗自震惊不已,甚至餐厅里一时都安静了一霎。
  米塔尔和拉丹也不例外,米塔尔看了拉丹一眼,针对这件事,他们很快有了很多猜测,但那些猜测,又一条条的很快被排除,最后只剩下一条。
  他们因此都知道,应该重新给冯一平定位。
  其它人显然也一样,很快,餐厅里又热闹起来,比之前还要热闹……


第七百二十五章 空前的看重
  晚上十点半,汽车接连安静的从这条云集着世界各地知名富豪的大街上驶过。
  即便是在车里,即便是那些在晚宴中真的喝了几杯,已经稍稍有点高的人,也没有大声说话,在经过这条一贯静谧的街道时保持安静,是他们对街道旁那些富豪的尊重。
  参加冯一平家晚宴的这些人,他们或许会蔑视权贵,但绝对会尊重财富。
  但对ARM的CEO沃伦伊斯特而言,他知道,有些事情已经彻底的改变,今天之后,这条街上的其它人,将不会给他带来太大的压力。
  他同时相信,应该有很多人和自己一样,在经过今晚之后,一定会有明悟。
  彼得鲍尔此时就非常清楚,他原本觉得,罗总今天的一些做法和决定,就已经够没有底线,但他没想到,瑞银和瑞信这两家银行的CEO,对冯一平竟然会这样一起上赶着巴结。
  要知道,这两家可是全球最大的私人银行,全球最大的外汇交易商,全球最大的资产管理商……他们完全可以说就是瑞士银行业的代名词,以及,财富的象征。
  还要知道,谁都知道,这两家可是多年的死对头,极难在同一场合出现。
  他觉得,即便是比尔盖茨和巴菲特的宴会,那两位也不至如此。
  虽然不确定冯现在的总身家,和那两位相比会是怎样的一个结果,但他和许多人都能确定,冯个人手里所持的现金,一定会比那两位都要多,或者干脆就是比世界上的所有人都要多。
  会在下个月颁布的新一届福布斯世界富豪榜,是比尔盖茨重新夺回首富的位子,还是会干脆的来一次惊人的大改变?
  比尔盖茨第一次登上世界首富的位子时,不到40岁,这个记录,有没有可能在今年被更新,重写为不到30岁?
  可能性非常大啊!
  他看着路旁那些高贵的安静着的豪宅,心说这样一来,罗今天的那些上赶着,就越发的显得可笑。
  再一次侧面见识到了新老板实力的伊斯特,此时看着窗外的这些以前会给他带来压力的豪宅,忍不住想,我是不是很快也能有在这里置业的实力?
  看起来,去年一年,老板的身家,增加得比大多数人想像的都要多,但大背景是,包括盖茨和巴菲特他们那些老牌富豪,或者说,在去年那样的大环境下,除了自己老板,08年福布斯富豪榜上的那些人,身家都在大幅的缩水。
  老板的眼光,或许都不应该叫眼光,应该是……近似上帝视角吧!
  靠上这样的大树,他相信,自己的身家,大几率也会飞跃着提高。
  而这棵大树,那真是,越看就越是好。
  看了司机一眼,他掏出口袋巾遮掩着,轻轻的打了一个饱嗝。
  今天的晚宴,是他参加的社交活动里,无论是参与的人,还是食物,都非常高端的一次。
  以往这样的社交活动结束时,总有些如释重负以及怅然若失之感,但今天则全然不同。
  如释重负的感觉,自然是来源于那些社交活动的压力,而怅然若失的原因,则有很多,但如果是宴会类的,结束之后怅然若失,说起来,很大一部分,都应该归结为,没吃饱!
  今天的晚宴,真是截然不同,他是第一次轻松的在这样的场合吃得很好。
  因为那些菜肴实在是太美味的缘故,不知不觉的,居然都吃得有些多。
  而自己之所以会这样,主要又是因为主人以身作则的缘故。
  沃伦伊斯特原本以为,冯一平主要是为了照顾他的那些美国手下——哦,现在应该称作自己的新同事,才在请柬里定下了那条不用穿正装的条款,但现在他明白,这位新老板,还真没有自己想象的那么体贴下属,他定下那一条,主要就是为了他自己。
  主要是为了让自己过得轻松自在,吃得舒心尽兴,今晚的晚宴,说是他们的年夜饭,他还真就是当年夜饭来吃。
  席间讨论的话题,也全在集中在美食和美景上,至于那些想谈国际和经济形势的,因为主人明显不感兴趣,最后便彻底绝迹。
  当然,也只有老板这样的实力,才能有实力这么随性真我。
  他很羡慕!
  ……
  此时并不是所有人都已经告辞离开,来得最迟的那两位此时还在。
  晚宴期间,他们关心的话题,可以说是一句都没聊,他们当然不好就这么走。
  说起来,他们的日子,现在也真的是辛苦。
  去年,无论是瑞银还是瑞信,都因为次贷造成了巨额的亏损,就说瑞银,在07年的损失,接近200亿美元,在08年的损失,更是接近400亿美元,以至于财大气粗如他们,也不得不在去年接受政府的救助。
  痛定思痛之后,他们已经干脆先后砍掉了造成损失的主要部门,投资银行部门,转而回归他们最擅长的业务,也是他们核心业务,财富管理业务。
  但雪上加霜的是,应该也是因为日子不好过,美国政府自去年开始,一直攻击他们帮助美国客户对美国政府隐瞒资产以离岸避税。
  应该是在次贷危机中损失太大的缘故,美国政府对他们施加的压力越来越大,他们在内部已经达成了共识,最终,也只能选择和美国政府和解。
  没办法,这样看起来因为次贷的缘故,有些疯癫的美国政府,真惹不起。
  道理,是讲不通的,他们清楚,那是一个眼睛始终只会看着别人的政府。
  而这个和解,将意味着他们首先将为此支付至少5亿美元以上的罚金,其次,将不得不提供部分美国客户的名单。
  世界上的众多高资产人士,纷纷选择瑞士银行的主要原因,就是瑞士的《银行保密法》,就在于瑞士的金融机构可以拒绝政府对客户账户的调查和监控,除非有确凿证据证明存款人存在犯罪行为,否则账户的信息会受到永久性保护,任何政府机关,甚至是法院都无权调查与干涉。
  没有账户持有人所签署的法律文书,该账户信息永远都不会被第三方知晓。
  而他们的这一妥协,将极大的影响他们已经奉行了超过3个世纪的保密信条。
  实际上,他们统计过,就在和美国政府发生争议的这几个月,就可能流失了近1650亿瑞郎,也就是约合1900亿美元的管理资产。
  如果争议结束,显然,负面影响只会更大。
  他们并不清楚冯一平在对方银行的存款规模,但从己方的角度看,冯一平这样在他们家存放的现金,都高达数百亿美元,且未来的成长空间又非常巨大的稀缺客户,当然值得他们花最大的力气去巴结。
  “冯先生,非常感谢你一直以来对我们的信任,瑞银必将遵循我们一直以来的传统,成为你财富最好的管理者。”
  “对二位所代表的银行,我一直非常信任。”他们的上赶着,也没有白费,冯一平的回应,也非常热情。
  “我非常欣赏以两位的银行为代表的瑞士银行业的专业和操守,我可以明确的向两位承诺,从现在到未来,两位的银行,将始终是我最重要的合作伙伴。”
  于他而言,因为不存在需要银行帮忙理财的需要,所以安全和私密,是他的首选。
  而这两点,在世界上,很难有金融机构比瑞士的银行还要做得好。
  和世界上其它国家的大型金融机构相比,瑞银和瑞信,除了金字招牌:保密,还在于他们是不上市的私人银行,还在于他们是采取合伙人制的私人银行。
  所谓合伙人制,意即经营者必须对银行经营和客户利益,负起个人的无限责任,这一点,很得冯一平的看重。
  有了他这句承诺,那两位觉得非常足够,这一趟也不算是白来。
  “冯,谢谢你,感谢你的信任。”两位很中年的白人,先后热情的握住冯一平的手道谢。
  而就在此时,罗总已经抵达慕尼黑机场,殷切的期待着新的三星团队的到来。
  只是不知道,他的这番上赶着,最后能不能有瑞士两家银行CEO那样的效果。


第七百二十六章 同样的烟火
  送走最后的两位宾客,冯一平脚步匆匆的来到楼上,女主人正和女儿窝在沙发上,有些睡眼惺忪的看着重播的春晚——这多少也算是一个仪式。
  “想要新年礼物吗?”他用有些诱惑性的声音问道。
  霎时,母女俩的眼睛马上亮了起来,“还有吗?”
  果然,她们啊,不管是6岁还是30岁,对来自最爱的人的意外礼物,总是没有任何抵抗力。
  “当然,来,快点跟我走。”冯一平抱起阿曼达。
  ……
  慕尼黑机场,在这个早春的深夜,虽然依旧亮如白昼,却人烟稀少,无论是候机的,还是抵达的,以及接机的,看起来都有些萎靡不振。
  机场这明亮的灯光效果,此时好像具有一流催眠效果,就连那不时响起的特别波澜不惊的广播,也都变成了催眠曲一般。
  也许,是在这样的深夜里,这样明亮的灯光,能给那些此时在这里经过或者短暂停留的本地人,以及异乡人,一种可以放松下来的安全感吧。
  罗总看着机场里此时不多的人,有些想起了往昔的那些激情飞扬的日子,那时,更年轻的自己,为了能在职业上取得更大的成功,也有很多在这样的深夜,抵达这里,或者离开这里的经历。
  若干年后,在同样的时间段,来到同样的地方,过往的那些经历,却像多年前自己曾经喜欢不已影视剧一样,模糊到连大致的梗概都记不清楚。
  印象较为深刻的,也只有同样陌生的一些感受:签下一个大单子,做好一个大项目,因而又积累了可以向下一个更高职位冲刺的资本时的喜悦。
  只是,已经退居二线多年的他,真的很难再去体会一线的那些感受,成绩或者问题,现在到了他的手里,都会变成不同报告里不同的数字。
  数字,只冷冰冰的代表着结果。
  而他现在也只看重结果。
  当那架来自韩国的包机,在跑道上滑行的时候,离开温暖舒适的汽车的罗总,在格外空旷的机场上听着巨大的噪声,吹着冰冷的寒风,竟然又找回了一些年轻岁月时的激情。
  他进而相信,自己这次的重返一线,也能让自己重返荣耀。
  ……
  机舱门被精悍的安全人员打开,三星集团的少东家第三个踏上舷梯,他一眼就看到了下面笑容满面的罗总,便也笑着挥起手来。
  “李,”“罗,”他们采取了亚洲人一般不太会用的礼节,在这个早春的寒夜里,热情的拥抱,彼此能感受到对方身上的温度和欢欣,就像是多年未见的战友加兄弟。
  两方的随行人员俱都满脸高兴的看着他们,就像是一个和谐的大家庭一样,温情满满。
  可以肯定的说,在今天以前,无论是此时在拥抱的这两位,还是在旁边含笑看着,都想鼓掌的那些人,他们中的一方,都是另一方最提防,也可能最痛恨的对手。
  所谓世事,就是如此变幻无常。
  看着俏丽的金发职员递过来的花束,拥抱着的两位才分开彼此,李社长再一次致谢,“谢谢你罗,我早就期待着能和最优秀的同行会面,今天总算是得偿所愿。”
  但在今天之前,这位虽然满头银发,却风度一流的罗总,一直在三星半导体部门最不喜欢的人排行榜上,位列前茅。
  从总体上说,亚洲半导体能有今天的成就,主要得益于曾经在欧美半导体公司工作的那些亚裔的前辈,三星尤其如此。
  而作为西方主要存储公司负责人中唯一的亚裔,罗总自然不太受三星半导体很多人的待见。
  但现场此时当然感受不到半点这样的气息。
  因为是独子,从小就当作宏伟事业接班人培养的三星少东家,李社长的待人接物,自然是无可挑剔的完美。
  这不禁让罗总想起了冯一平。
  果然,底蕴这个东西,还是非常重要,他心说。
  “这也是我们一直所期望的。”他说道。
  实则对此前的他们来说,很多时候,他们都不是太看得上三星,是,虽然单从市场份额来说,三星是当之无愧的行业领头人,但三星的行事,实在是太过小气,有些,是真的不太能上得了台面。
  同时,作为一家完全采用了现代管理机制的典型西方公司,他们对三星这样明显是想子承父业的家族制公司,有着天然的蔑视,都什么年代了,还在奉行这样早就该被淘汰的制度?
  这样看来,虽然表面上看,你们是一家实力雄厚的现代化跨国集团,但在内里,和被你们看不起的北边的那个同胞国家,其实是一个德行。
  罗总看着眼前的这位豪门的继承人,想着自己在他这个年岁时的成就,很为自己的真才实干骄傲。
  当然,现场同样感受不到半点这样的气息,罗总,那可是演技堪比港剧金牌演员的高人。
  “非常欢迎你的到来,我想,我们一定会有很多共同点。”罗总说道。
  他相信,这位李社长应该清楚自己口中的共同点中的一点,指的是什么。
  李社长又露出笑容来,“我也非常相信这一点。”
  此时还在伦敦的冯一平,才是他们真正需要警惕的对象,和冯一平相比,奇梦达?非常的不足为虑。
  他们所表现出的对奇梦达的重视,归根结底,其实还是对冯一平的重视。
  “但现在,各位远道而来的贵宾,还是请早点休息,”罗总说道,“按照贵国的习俗,明天是新年的第一天,这是一个很好的预兆。”
  本来非常急迫的他,此时又表现得非常的从容,他也知道,在这个时候就迫不及待的和三星谈及正题,不会对自己的期望有任何正面的帮助。
  从这次对手的性格分析,自己尤其要沉得住气。
  还算熟知亚洲文化传统的罗总深知,对李社长这样有着强势的、看起来待机时间也超长的父辈的继承人来说,隐忍和耐性,一定是他们最不缺乏的品质。
  “我们非常珍惜这次难得的机遇。”李社长说。
  这话让罗总有些惊喜和激动,难道说,你们想连夜开始洽谈?
  但李社长又不紧不慢地说道,“原本希望能马上能投入到工作当中,但我们尊重我们朋友的意愿。”
  罗总掩饰的笑了笑,我们,其实完全可以是尊重客人意愿的主人啊!
  只是,那样的话都已经放了出去,此时又怎么好改口?
  他可是一个越是在冯一平和李社长这样的人面前,就越在意自己形象的人。
  他此时对这位豪门继承人的好印象,不由得迅速的减去了几分,相应的也更重视了几分。
  果然是没有一个简单的。
  “各位远来辛苦,当然得先好好休息。”
  “时间有的是。”都已经溜到了嘴边,却被他及时的收了回去。
  在这样的时候,这样的话,只会恰恰表明自己的担忧。
  “衷心的希望我们在新的一年里,都有新的开始。”李社长笑着说。
  综合现在的情势,奇梦达和冯一平,显然还是没有谈拢,这很好!在这前提下,洽谈开始的时间越延后,他们一方的主动权就越大。
  “请,”“请,”两人互相谦让着登车。
  ……
  伦敦,依然是小黄瓜的顶楼,黄静萍和阿曼达有些不解的看着冯一平,这大晚上的,来这里干什么?
  阿曼达更是非常积极的在这一层到处跑,但并没有看到任何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1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