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富士康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重生九二之商业大亨-第1232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对他们来说,这真可以说意外的好行情,意外的惊喜。
  但还没等其它人附和,冯一平就说了,“我们为什么要跟风?”


第七百九十九章 号角吹响
  屏幕上,吴董他们的眼光闪躲了一下,为什么要跟风?这么简单的道理,难道还用我们来说?
  当然是因为,跟风就意味着新增至少7%以上的利润。
  虽然这么说有些欠妥,但这部分新增利润,也就是纯利润,那真相当于是上天馈赠的礼物。
  在这样不可复制的机会面前,难道我们还要发扬风格?
  本行业的同行,以及其它行业的从业者,不是都在积极的拥抱这样的机会?
  事实确实如此。
  在经济愈来愈全球化的今天,日本这样的经济强国,发生这样大的地震,由此带来的影响,也是巨大和广泛的。
  尽管从95年的阪神大地震起,他们已经有意识的对这样的灾难,做了很多很多的应对,比如,把一些中低端的制造向外转移,加强产业链在全球布局的同时,也提高了在类似灾难发生时的修复能力。
  然而,不可抗力因素,之所以被定义成不可抗力因素,那当然是有原因的,在这次地震所引发的一系列反应面前,他们过去多年的努力,并没有什么效果。
  比如这次地震,还引发了海啸,以及核电站爆炸所形成的核辐射。
  海啸对工厂的损害,比单纯的地震大,如海啸直接淹过的工厂,管道设施毁损坏,设备会基本报废。
  再加上地震必然会对道路桥梁等交通设施,带来巨大的破坏,由此对物流造成的影响……
  这次311大地震,除了所有人第一时间就会想到的汽车产业之外,对全球很多产业,尤其是他们的强项,电子产业的影响,是巨大的。
  包括电子元件产业、LCD产业、LED产业、光伏产业、汽车电子产业、笔记本产业、数码相机产业……
  如今,和这些产业相关的公司,各种产品,可都在纷纷提价。
  和冯一平他们主要相关的,当然是半导体产业。
  虽然在自己接手奇梦达以后,尔必达便一直苟延残喘,但它迄今依然没有倒闭,而东芝和新帝联盟,更是三星之后,全球第二大的闪存商。
  和尔必达目前规模不到4%的内存份额不同,东芝的闪存产量,占据了市场份额的近40%。
  此次地震,对东芝在北方的工厂影响巨大,不仅如此,其它知名厂商,如一些欧美半导体厂商,在日本的工厂的生产,同样也遭受了巨大影响……
  总体来说,这真是一波难得的好行情。
  随着时间愈久,由此带来的影响应该还会更大。
  众所周知,那些半导体的合同用户,也就是主要用户,当然会备有库存,因实力和账期的不同,至少也在两周以上。
  两周后,如果受影响的工厂复工无望,随着一些用户自备的库存告罄,相关的涨幅,可能就不止7%和10%,就是15%和20%,也不稀奇。
  就是7%和10%,又哪里能小觑?这可是类似于纯利,能让大家的报表都漂亮一大截的纯利。
  不跟风?
  想到由此可能带来的相应的损失,吴董他们此时都有些不舒服,我们可是,亏了那么多年,苦了那么多年。
  我们可不像冯总你那么多金,尤其是,谁都知道,半导体产业,只是你庞大的商业帝国中的一个分支而已,除此之外,你有大把的公司哗哗的替你赚钱。
  其它事,他们摄于冯一平的威望,可以不说话,但这样涉及自己切身利益的事,对不起,哪怕你是冯一平,我们也得说。
  在倒闭的边缘转了一圈的茂德的陈董,忍不住开口,“冯总,我们知道你行事,最是正大光明不过,但你也最清楚,我们这几年,有多么的不容易。”
  说到这里,他觉得有些不对,你们几个,哑巴了,为什么不附和?
  于是他又接着说了一句,“两年前,如果不是你雪中送炭,我们都挺不过来。”
  他再一次停住话头,现在这可是恭维冯一平的好时候,你们总该发言了吧!
  他首先看向屏幕上的吴董,他最是德高望重,且听他刚才的意思,分明也是想跟风涨价的。
  但吴董此时,一副认真倾听的模样,认真得一动不动的,都让人有些怀疑,画面是不是卡住。
  吴董都不说话,同属台塑系的华亚科的高总,当然也不会发表意见;华邦的杨总,此时在写写画画,你这是在做记录?我信了你个鬼哟。
  和尔必达还有业务往来的力晶的黄董,此时当然也不会发言,他是最没有底气反对冯一平的那个人。
  陈董不由得想起他们这一代人,很多人都耳熟能详的那个词,“精诚团结”。
  这么些年过去,这样的话,依然只是挂在嘴上说说而已的啊!
  但此时,他是无比清楚的明白,这中间,一定有哪儿不对,所以,他马上转了话风,“因此,我完全相信,冯总你这么做,一定有你的理由,我没话说,全听冯总你安排。”
  老马低头用手掩住嘴,说转弯就转弯啊,接个62,你这是来搞笑的吗,以至于让我差点烫到。
  在他身边,芯片事业部的负责人张安世博士,贴心的给他抽了两张纸巾。
  张博士这么做,也是能名正言顺的低头,好让人看不到自己脸上的神色。
  南亚的吴董,此时终于换了姿势,他不得不低下头,因为,脸真扯得不行。
  华邦的杨总,此时依然在写写画画,不过力度大了很多,一笔一划都力透纸背。
  他此时不由得想起了自己的同龄人所唱的那首歌,“忍笑两个字,好辛苦。”
  远在德国的赛福特,此时一手捂着脸,侧头看向一旁,好像在等翻译的传译一样,实在是他不想让经常打交道的陈董难堪。
  只有冯一平,此时看起来是真的全无影响。
  “各位,我们的眼光,还是要长远些,当年面板行业的教训,应该够深刻吧。”
  听了他这话,那几位脸上都有些不自然。
  这事,真有些不好意思提起。
  09年,和内存业一样陷入困境的,还有面板业,当时,为了能让对岸的面板厂家渡过难关,内地组织了9大彩电厂商前去集体采购,采购总额,高达44亿美元。
  这完全可以说是把对岸的面板业拉出倒闭泥淖的一笔大单,同时,本着同胞情谊,我们不但没有趁机压价,还给他们留下了充足的利润空间。
  但那些面板厂商,却完全不懂感恩,甚至连最基本的契约精神都不遵守,他们随后和韩国厂商达成了联盟,把他们的产品,全部卖给韩国三星和LG,迫不得已,我们不得不转而向韩国采购。
  自然的,价格当然会更高,高到什么程度?在09年,我们的面板采购价格,上涨了超过30%!
  这样和外人勾结,把一母同胞的亲人,当作人傻钱多又好欺负的行为,当然不会有好结果,现在,内地面板产业,已经快速崛起,而当初的那些厂家,将要面临的结局,也非常清楚。
  ——冯一平还知道,在那次针对我们的联盟背后,除了攫取高利润,三星还包藏着另一个祸心,意图以这样的举动,影响到对岸内存厂商和他的联盟。
  他们的意图,最终当然也没能成功,面对冯一平的金元攻势,对岸的内存厂商,全无反抗之心,反倒是和相关部门硬刚了一把,先后达成了和冯一平的合作。
  “要着眼长远啊各位。”冯一平习惯的站了起来。
  “我们的内存,现在最主要的用户,都是内地厂商,虽然在这样的情况下,有理由和三星他们保持一致,但想想我们的用户的心情?”
  “我们绝不会跟风涨价。”他直接说。
  “如果此时我们和三星他们保持一致,那其实意味着,在内存方面,我们这些年陆续完成的这几百亿美元的投资,完全没有任何效果。”
  “因为,我们的市场价格,依然受国外厂商操控。”
  他看向老马身边的张安世博士,“我们的芯片工厂,到本月能投产的规模如何?”
  “内存芯片方面,一周后,能全力生产的产量,包括目前还在进行试制的那几条线,加起来,能占到市场份额的13%左右。”
  “闪存方面,按你的交代,我们一直是优先建设,因此进度要更喜人一些,到本月底,全力生产,能占到市场供应份额的至少20%。”张博士扶了一下眼睛,有些傲然的回答道。
  一家芯片工厂,从建设到投产,必然要有一个周期,从09年到现在,不过短短两年多的时间,他们的团队,就能取得目前这样的成果,可以说是又一次刷新了相关方面的记录。
  “从现在开始,全力投产,人歇线不歇,实行三班倒。”冯一平说。
  “那我们的产能,至少可以分别提高八成到一倍以上。”张博士说。
  之所以只有这样的提升,那是因为,熟练工人的培养,同样也需要时间。
  “一个季度以后,我保证,能提高1。5倍和2倍。”
  “就这么做,”冯一平点头,“同时让销售部门也全力发动。”
  “我要求,全球所有需要用到芯片的合同用户,在最短的时间内,都能收到我们的报价。”
  “我们的报价,先维持现价不变,后续的,视情况而定。”
  “明白。”张博士和赛福特马上都精神起来,有些斗志昂扬的样子。
  而那几家联盟厂商,此时都有些凛然,血雨腥风的战斗,这是快打响了啊!


第八百章 先见之明
  对对岸的几家公司而言,这不过是战斗的前奏,就让他们无法抵挡。
  冯一平只说了自己的决定,而再没有问他们的意见,因为在他宣布了他的决定之后,就用不着征询他们的意见。
  在这样的情况下,如果不跟着冯一平走,很显然,他们将很难接到冯一平代工的单子,也是从此自绝于内存市场。
  真可惜啊,这样难得的好机会!
  吴董还在感慨的时候,陈董的电话就打了过来,“老吴,你刚才为什么不支持我?”他有些气呼呼的问,“你最知道这样的机会,能给我们带来怎么样的好处?”
  吴董也是大感头痛,这样大感不平的话,你为什么不跟冯一平说去?
  “陈董,冯总他怎么可能支持我们的做法?”同样失望的吴董也懒得跟对方客气,“我们早就该意识到,在冯总眼中,我们以前和其它厂商保持一致的行为,那就等于是沆瀣一气。”
  他说得很对。
  冯一平是认为,他们过往跟着三星他们一起涨价的行为,那就是沆瀣一气,那就是伙同外人,来针对自己人。
  “以冯总一贯的风评和他行事的风格,你怎么指望他加入这样的行列?”
  让冯一平伙同其它人一起坑国内的用户?
  怎么可能?
  吴董的话,让陈董有些无话可说,是啊,怎么可能会发生那样的事,“但是,一开始明明是你提起应该跟风的建议……”
  “对,一开始是我,但在冯总没有明确支持以后,我很快想到了其它的一些事,”吴董说,“陈董,你有没想过,为什么冯总在一开始就决定,优先建设闪存芯片生产线?”
  陈董不假思索的说,“当然是因为他最清楚,智能手机对闪存的寻求量更大。”
  现在智能手机的闪存,安卓阵营的,至少也是16G起,远高于内存。
  而内地目前已经成为智能手机的主要产地,对此需求巨大。
  “也是因为和我们联盟,在内存产能方面,他依然能保持仅次于三星和海力士的水准。”陈董补充道。
  “但你有没有想过这样一种可能,冯总他,可能很早就预计到,闪存的供应,会出现问题?”吴董说。
  陈董有些茫然,“你这是……什么意思?”
  难道说,冯一平猜到东芝他们可能会出事?
  怎么可能?
  陈董的声音都有些颤,“我知道,冯一……冯总他眼光是好,但是……”
  你以为他是神仙吗?
  “我也不相信,”吴董叹了口气,“但你想想,他是不是再三强调,在去年年底,一定要保证有几条线要完成试制?”
  “你当然可以说,这是他们那边习惯的各种期限,即便如此,他的工厂,刚刚达成他的要求,随即就有一个这样的好机会。”
  “哪怕我们只把这当成他非常幸运,那你难道不觉得,他的运气,真的好到爆棚?”
  “这……”陈董一时说不出话来。
  冯一平不应该会预见到这样的局面,这一切,只能是巧合,那么确实,他的运气,就真的是好到逆天。
  刚刚具备生产能力的时候,第二大闪存供应商东芝出了问题,而三星他们,则决定全面涨价,这又等于给了冯一平一个争抢他们用户,至少是在三星他们的客户面前,树立优质形象的好机会……
  遇上这样一个运气逆天的人,哪还有什么选择?
  吴董听到陈董默默的挂掉电话,摇了摇头,就当我们蹭蹭冯一平的好运气吧!
  但冯一平的运气,真的未免太好了些。
  稍一审视便不难发现,他总是能在最合适的时机,做最合适的事,这……
  算了,不想了,不想了。
  ……
  冯一平原本对宫城县311地震给内存产业带来的影响,毫无印象,原本的机电经营部小老板哪会关心这个?
  但在决定大举投资内存芯片的时候,只要在地图上大致划一划,当然不难得出地震之后,闪存供应将会出现更大波动的结论。
  也不难得出,自己的芯片工厂,最合适的投产时间。
  他是真没想到,吴董他们在仔细思考后,会有这样的想法。
  但不知道也无所谓,总之,吴董他们从此只会更赞成他的意见。
  这很好。
  老马此时就这样觉得,收拾自己东西的时候,他忍不住说,“看到日本地震,竟然能对全球这么多产业,带来这么大的影响,这还真是让我们直观的感觉到了差距。”
  冯一平点头,“不用担心,很快,我们也能在各个方面,都成为举足轻重的参与者。”
  老马笑,“未来至少在半导体李领域,一定会是如此。”
  他看着冯一平,“说起来,还是你能震住他们,你一开口,他们就不敢有二话。”
  尽管随着金翎工作量的减少,他现在是全面负责嘉盛和电商两个集团的工作,但在吴董他们这样的合作伙伴面前,显然还是冯一平的话更好用。
  会议室里此时只有他们俩,其它人都已经匆匆离开,在公司内,冯一平动动嘴,下面就要跑断腿,这是真实的写照。
  何况,将要进行的,可以说是实打实的战争。
  这样的大事,不仅仅和芯片事业部有关,集团各有关部门,都要提供相应的支持。
  “不是只有我能震住他们,他们只是做出最合适的商业选择而已,这些话,你来说,效果也会是一样的。”冯一平说。
  “我?”老马笑了一下,“说真的,让我放弃这样额外的纯利,我还真有些犹豫。”
  冯一平拍了拍他的肩膀,“你不会的。”
  “只要想想我们巨资投资芯片产业的初衷,你就不难做出和我一样的决定,不是吗?”
  他看着手机,“我得接个电话。”
  老马看着冯一平前行的背影,想想我们的初衷,我当然知道应该做怎么样的选择,但是兄弟,在那样的利润面前,真不是所有人都能像你一样坚定……所以,这就是我和你的差距所在?
  冯一平快步回到办公室,“文华。”
  “小叔,”那边冯文华的声音很兴奋,“已经交割完毕,非常的好,比你预期的还要好,我们这次……”
  冯一平打断了他,“回来说。”
  “好的,”身在新加坡的冯文华马上说,“我明天就赶回去。”
  “耶!”冯一平忍不住击了一下掌。
  这次派侄儿去新加坡,当然也和这次地震有关。
  在地图上分析这次地震的时候,也不难发现,这次地震发生的地理位置,与日本重工业基地重合。
  那么,在日本粗钢产量中占主导地位的新日铁、JFE、住友金属、东京制钢、神户制钢五大钢企,应该会不同程度受到影响。
  因此,他在农历年前,就安排侄儿到了新加坡,他觉得,地震之后,铁矿石的价格,一定会下跌。
  之所安排侄儿去执行这样的指令,那当然是因为,这样的事,真也不好让李睿远的团队去做。
  李睿远一定会问,你怎么就能那么笃定311之后会有一波这样的行情?
  此前的那些安排,包括08年的原油期货,冯一平还能说自己是综合各种情报推测出来的,但地震这样的事,他难道还能说,“我综合分析了一下,认为311的时候,那里有大几率发生地震?”
  让侄儿去,就没有这样的烦恼。
  侄儿从小就崇拜自己,觉得自己做什么事,都是有理由的。
  现在看来,自己果然又抓住了一次难得的机会。
  遗憾的是,他想了一下,自此之后,类似的机会,真的会越来越少。
  “一平,”吴倩敲门进来,后面还跟着老马,“苹果的库克,希望能尽快和你通话。”
  库克?
  “我有些好奇,就跟过来了。”老马说。


第八百零一章 库克的橄榄枝
  老马会对一个电话都这么好奇,真也不是因为他眼皮子太浅。
  众所周知,苹果这个智能手机巨头,现在已经进入后乔布斯时代——这是所有关心苹果的人,在去年就知道的事。
  尽管苹果并没有对外披露乔布斯的健康状况,但去年6月份的iPhone4发布会上,相信让所有人更加震惊的,并不是苹果自称为“再一次发明智能手机”的第四代iPhone,而是乔布斯的样子。
  发布会上的乔布斯,虽然看上去精神还好,但他那瘦骨嶙峋的样子,让所有人都知道,那些关于他健康状况的流言,看起来,都是真的。
  而后乔布斯时代的苹果,谁会是关键人物?
  对此大家也有共识,一定就是库克。
  从04年他第一次暂代乔布斯主持苹果的工作以来,他已经多次代为执掌苹果,而乔布斯多次在公开场合的作为和发言,也让所有人看得清楚,库克,就是他为苹果选择和培养的接班人。
  而要说现在,苹果和冯一平的关系,至少在明面上,非常的一般。
  尽管业内知道,苹果依然在用嘉盛光学所提供的面板,但在安卓阵营强势崛起,苹果智能手机的市场份额,正一步步遭到强力挤压的时候,苹果上下,要是对冯一平还有好印象,那未免也太强人所难。
  但包括老马在内的一些人知道,至少,乔布斯和冯一平个人的私交,一直都不错,这一定程度上,也算是底定了苹果和他的公司的关系。
  再差,都会有个底线。
  但库克和冯一平,可没有那么好的交情。
  他这个时候的来电,当然会让老马忍不住好奇。
  “会是好事吧应该。”老马问。
  “坏事又如何呢?”冯一平看了一下表,旧金山那边,此时已经是深夜,“就定在明天一早。”
  老马心说老大,人家既然都这个时候打来电话,显然是不在意这个时候和你通话的,何必要等到明天早上?
  看起来,事情应该很紧急,不然,这位苹果既定的接班人,也不会在深夜还想着给你打电话,真还要拿捏一把?
  所以他笑着说,“我还真想现在就知道他要说什么。”
  冯一平笑了笑,“多半,是给我们送生意的。”
  老马马上反应过来,“你是说,芯片?”
  “多半是。”
  “好事啊。”老马一拍手。
  他现在也算是苹果竞争对手联合体的代言人之一,因此也最清楚苹果在智能手机市场所占的份额。
  单拎出来,依然是无可争议的老大,大客户啊!
  “难得的橄榄枝都伸出来了,”他说,“那我们就快点抓住呗。”
  “他应该是得知我们保持平价的消息后才来的这个电话,”冯一平说,“这也说明,他们原本从来就没考虑过我们。”
  “张博士他们的行动够快的。”老马说。
  会议结束才多久?竟然连苹果都收到了消息。
  不过,也有可能,这是张博士他们有针对性的放出去的消息。
  虽然在大势上,自家老板和苹果,是正宗的冤家对头,但因为智能手机的销量,苹果却是他们最大的潜在客户。
  要说这些家伙,也够贼的,无论如何,先招惹一下再说,反正他们知道,苹果真有意,也会第一时间直接找老板。
  这是把老板都亲自调动了起来。
  “就明天早上8点吧。”冯一平对吴倩说。
  老马马上彩虹屁,“这个时间好。”
  虽然今天卡了一下,但明天却在上班之前跟你通话,考虑到通话前的准备,冯一平因此至少要提前一个半小时上班,诚意也是够的,面子也给得够足。
  这提前一个小时,可以说也很贴心,旧金山那边刚好是5点的下班时间,很适合开个会什么的。
  “明天,我也旁听一下呗。”他要求到。
  “你当然得旁听,现在这个电话也一样,”冯一平当着他的面,拨通了布林的电话,“晚上要回家吃饭吗?”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1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