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富士康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重生九二之商业大亨-第1275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这也就意味着,已经提交了第9版修订版IPO申请文件,预计最迟在8月份就会成功挂牌的Facebook,无论是发行价,还是市值,都会远远超出他们当初的预计。
  这一天,很多人都由衷的觉得,冯一平一直挂在嘴上的双赢,还真不是说说而已,这还真是他坚持的准则——他一定是在吸纳投资之前,就有了这样的打算。
  那些在今天之前,还觉得当初和Facebook谈投资的条件时,Facebook的条件,苛刻得要命,态度,也傲慢得让人上火的公司和机构,现在都觉得,那整个过程,那是相当的愉悦啊!
  以至于他们都觉得,Facebook当初那震掉了所有人的眼睛,高达1000亿美元的估值,算得了什么?
  有了这样空前利好的消息,就是按发行价算,Facebook的市值,也至少在1500亿美元以上!
  50%的回报,看似不多,但考虑到他们投资Facebook,不过才大半年的时间,投资的金额,又都不是个小数目,这当然是他们最难得的一项好投资。
  他们还相信,在正式上市交易之后,Facebook不是没有可能看齐或者超过谷歌市值的可能,也就是,如果按巴菲特的观点,长期持有,这笔投资,未来会给他们带来更高的回报。
  谁都知道冯一平在中国的影响力,谁都相信,对Facebook相关产品,也就是Facebook在中国的发展,他绝对会比谷歌更上心——毕竟Facebook才正经是他自己的公司。
  和谷歌进入内地市场时,已经有了一个占主导地位的竞争对手不同,Facebook进入内地的主要产品,无论是Instagram还是Snapchat,目前都没有像样的对手。
  这让大家有充足的理由,看好Facebook在未来5至10年的盈利增长速度,表现在资本市场上,就是投资者,可能会接受Facebook有更高的市盈率。
  后来的发展,也没用出乎他们的预料。
  在他们紧张又兴奋的关注下,在7月的最后一个周一,7月28日,Facebook成功在纳斯达克上市,发行价,为最高价51美元!
  因为认购踊跃,也是出于对用户的回馈,比预计多发售了2000万股,共发售了4。31亿普通股,因此募得了近220亿美元的资金,刷新了08年上市的Visa创下的募资179亿美元的记录,创下了美国新股发行募资金额的最高记录。
  而以28。12亿的总股本来算,Facebook的市值,高达1434。12亿美元!
  这个市值,和老大哥谷歌,更老的老大哥微软,他们2000多亿美元市值,可以说,非常接近。
  之所以能这么接近,主要是因为,Facebook的市盈率,竟然高达103倍!
  而那两位老大哥,才分别为32倍和25倍。
  但这只是一个开始,只在上市首日,Facebook的股价,就一度上浮超过20%,最后以60。8美元的价格,稳定在60美元以上,让Facebook的市值,稳定在1700亿美元上,让这个差距,又被进一步缩小。
  这样的表现,直接在Facebook掀起了一场让人侧目的造富运动,由此诞生的亿万富翁高达21位!
  其中,更有迈克、扎克伯格、桑德伯格三位,成功的一举进入10亿美元富豪俱乐部。
  当然,最引人侧目的,当然是在此之后,冯一平身家的增长。
  因为和冯一平其它的公司一样,在创业之初,Facebook并没有引入外来投资,因此Facebook的大部分股权,都集中在十大机构股东的前三家手中。
  排在第一位和第二位的,是看起来很陌生,却有些莫名熟悉的基金——说是陌生,是因为平常大家都很少听说,说是熟悉,因为那两家基金,同样是此前上市的NEXTDOOR的大股东,或者说,控股股东。
  因此这两家基金背后的人究竟是谁,那就不问可知了。
  这两家基金,加上持股17%的联合基金,加在一起,持有Facebook高达69%的股份,也就是,极有可能,或者说几乎可以肯定,冯一平持有Facebook的股份,铁铁的会超过55%,这就是至少940亿美元!
  所以,冯一平现在的身家,会有多少?
  很多人猜测,加上目前市值已经攀至217亿美元的NEXTDOOR,冯一平当前的身家,已经无限逼近2000亿美元大关!
  自然有一些人,出于各种原因,对此不是太认可,但他们很快就没有了脾气。
  不过在Facebook上市36天之后的9月5号,推特趁热上市,这是又一起震碎了更多人眼镜的IPO,相关文件上显示依然还在亏损的推特,以34美元的高价发售,竟然在上市首日即大涨63%,股价成功的稳定在55美元以上,市值,也一跃超过345亿美元!
  随后,在双十一前两天的11月8号,在黑石苏世明眼睛冒火的关注下,希尔顿酒店集团,以21美元的股价,成功IPO,市值高达338亿美元!
  就和此前美国很多上市公司的前五大股东,都是黑岩、富达、先锋一样,这几家冯一平系公司的前三大机构股东,都是联合基金,外加那两家陌生而又熟悉的基金……
  由此,直属冯一平旗下的已上市公司,包括逼近50亿美元的硬币之星、超过100亿美元的嘉盛汽车网和怡佳快捷酒店、超过200亿美元的NEXTDOOR、均超过300亿美元的奈飞和推特,以及希尔顿,再加上超过1700亿美元的Facebook、……总市值已经超过了3200亿美元。
  至此,对冯一平身家可能不及2000亿美元的争论,已经自行消散,也很少有人去讨论冯一平的身家。
  生活本就多坚,讨论那个一看大概数字,就会憋得慌的问题干什么,嫌日子过得太顺心了吗?
  超过2000亿美元啊,来自国际货币基金组织的权威资料显示,迄今为止,全球只有24个国家,黄金和外汇储备的总和,超过2000亿美元。
  网上有一句流传得很广的话,对此做了很好的总结:有些记录,是用来打破和超越的,但那绝不包括冯一平的身家。
  有人依然对此有异议,什么未来未尝就不会有人再创新高之类芭啦芭啦的。
  但这样的质疑声,真的连一点水花都翻不起来。
  未来怎么可能会有人在这一点上超过冯一平?
  看到市值超过2000亿美元的微软吗?你觉得,安卓会值多少?
  看到市值同样已经接近1700亿美元的三星吗?支撑他们市值的主力,是存储芯片,而冯一平的嘉盛芯片,目前市场占有率,已经成功的超越三星。
  如果这还不够,那么,其它不说,他那发展迅猛的电商公司呢?
  那可是所有的机构,目前都已经给出了2000亿美元估值的又一家超大型公司。
  以及,受Facebook和推特上市受热捧的影响,高科技板块的股价当前一直在向上,苹果市值已经突破5000亿,谷歌已经超越微软,市值又创新高……而冯一平也是这两家公司的大股东。
  所有的这些加在一起,完美的堵死了后来者超越的可能,于是这又催生了另一句广为流传的话,那是被曝光的财富杂志内部的聊天记录:至少今后的很多年,我们不用在确认谁是首富这个问题上浪费时间和精力。
  就连冯一平也是大股东的彭博社的评论,也不免带着些酸味,“见证了这样的一个传奇的诞生,我们是幸运的,我们也是不幸的。”
  所有的媒体,现在都彻底的联系不上冯一平,在Facebook上市之后,冯一平就已经谢绝了所有的采访,此时他躺在假日酒店楼顶的躺椅上,看着远处人头攒动的天涯海角,和三小子冯珷在晒太阳发呆,冯珷不时扭头看他一眼,再叫一声,“爸爸。”
  “嗯。”
  不多时,又看一眼,再叫一声,“爸爸。”
  “嗯,我在呢,我以后会一直在。”


第九百一十一章 新篇章(终章)
  树叶泛着新绿,小草浅绿的叶子上,还留着冰清的水珠,叫不出名字的野花,花蕾颤巍巍的,柔弱又生机蓬勃。
  冯一平闭着眼睛树林深处,张开双臂伸向天空,陶醉的感受着,呼吸着,像极了老派言情剧里的场景,说的话也是老派言情剧里一样的不接地气,“你们有多久没有这样感受过春天的气息?”
  肖志杰和王长宁有些无语的看着他那十分投入的表演,用目光交换着心里的想法,“真想在他屁股上踢一脚!”
  但对现在的他做这样的事,显然不合适。
  那其实,在旁边的树上踢一脚,也是可以的,能让冯首富在时隔多年之后,再感受感受间接的被雨淋的滋味。
  他们两人顿时有些蠢蠢欲动,说不定,这还真是他想感受的呢?
  对现在这样有些放任的老板,还是吴倩最有办法,她看一下手表,“一平,快要有老师过来了。”
  “哦,那走吧,快走,”冯一平催促着肖志杰和王昌宁,看了眼前面传来阵阵读书声的教学楼,“别打扰他们。”
  肖志杰和王昌宁是真想翻白眼,是谁突然要在这里停下,进来找找当年青春的记忆?
  在这已经大变样的学校里,找得到吗?
  再说,我们现在就不青春?
  是了,春天到了,在这个时候,有些人就是会做一些奇怪的事。
  他们走得很及时,等梁家河中学的老师闻讯赶来时,冯一平正从特斯拉SUV缓缓关上的鹰翼门里,抱歉的向他们挥手示意。
  “如果是现在入学,你们觉得,是不是不用复读,就能顺利的一次通过中考?”回头看着学校,冯一平问两位老伙计。
  这话,就真的有点扎心了老铁,还好吴倩这样顺顺当当的一路考到上外的女孩子,不在这辆车里。
  不然,肖志杰和王昌宁的老脸,真的有些没地方搁。
  “真的说起来,我们当年的成绩,也不比现在的这些孩子差,就是当年没有这么多高中。”肖志杰认真的分辩道。
  “呵呵,是吗?”冯一平笑着看着窗外,那样子,分明是在说,你高兴就好!
  肖志杰和王昌宁,顿时是真的不想理这个家伙。
  但梁家河中学的变化,他们也是骄傲的。
  从08年开始,梁家河中学的学生,就百分百都能考上高中,更让人欣慰的是,他们所有人,最后都能进入大学学习,更有三分之一,最后都能考上985大学。
  这也让五里坳高中的风头,已经盖过了冯一平当年的母校,市一中。
  富起来的五里坳,比以前更重视教育,并非常舍得在孩子的教育上花钱。
  就说他们当初在梁家河中学的班主任王玉敏,现在虽然已经退休,但身为特级教师的她,办课外补习班的收入,就轻松超过在嘉盛旅游任职的女儿小燕子。
  无论是肖志杰还是王昌宁,他们都清楚这样的变化意味着什么。
  教育的进步,那是最大的进步。
  哪怕这些孩子中的一部分,将来会是高分低能,但他们中的大多数,未来都将成为建设五里坳的生力军。
  一个地方的底蕴,就是这样慢慢积累起来的。
  所以,哼,我们不稀得跟你计较。
  一列高铁,刚好从河对面驶过,不一会就消失在他们的视线里。
  高速发展带来的变化,真的非常大。
  就说那边的铁路,其实就修在原来的河滩上。
  当年的五里坳,田地产出低,河边那些被洪水冲垮的田地,没有几户人家愿意花钱去处理,导致河床越来越宽,现在,因为工厂多了,原本被毁的那些田地,又被重新利用起来,河道,已经压缩了很多。
  当然,大家还不至于短视到侵占原来的河道的地步。
  还能看到外形独特的高铁站时,梅家塆就到了。
  梅家塆,也不是梅家塆了,她早就和五里坳连了起来,成为了这个新兴大城市的一部分,小时候印象中的那些,连一鳞半爪都找不到,甚至塆外的那些山,现在都不复存在。
  “他们都去了吗?”冯一平问。
  “半个小时前就都到了。”王昌宁说。
  他们的孩子都大了,爸妈的年岁,当然也都大了,这两年,他们也都陆续把生意交了出去,回家颐养天年。
  今天,也是他们难得的在镇里集中一次。
  “哦,”冯一平看着窗外,“我怎么越来越觉得,这里和其它的城市,已经没什么两样?”
  五里坳总体的规划,来自他当年学习美国的那些小城镇的规划经验,不是一味的把人和各种资源,都朝镇里集中,而是镇里和各村,协调发展。
  就像美国的那些小城镇一样,大家都住在郊区,悠闲舒适,承担各种公共功能的城市中心,也不至于太拥堵。
  但现在看来,五里坳镇和周围的各村,甚至原来都隔着很远的村,都已经无缝连接起来,这让他越来越觉得,这哪还是休闲宁静又富足的美国小城?这分明已经是像摊大饼一样的洛杉矶的模样——哪怕是有规划的摊大饼,那也是摊大饼。
  “毕竟人越来越多,”王昌宁试图穿过旁边的高楼,找到自己家的方向,“我们这地方本来就小。”
  “已经很不错了,”肖志杰说,“还是很有特色,就说这些年,有多少城市到镇里来取经,学习我们规划建设的经验?”
  “尤其是,依然宽松舒适的城中心,这在国内,有几个同等规模的城市能做到这一点?”
  “更别说我们的房价和地价。”
  冯一平叹了口气,是啊,我们人这么多地这么少,怎么能想着和美国的那些小城镇一样?
  就说旧金山才多少人口,硅谷又多少人口?
  旧金山市区人口还不到100万,整个硅谷那么多小城加起来,也不过150万人口,就是圣何塞…旧金山…奥克兰大湾区,加起来总人口也不到700万。
  五里坳,目前单有记录的常住人口,就已经超过400万,且还在高速增长中。
  但这其实也没什么好叹气的,如果没有人口,又哪谈得上发展?
  好在,冯家冲依然是当年那样现代化的田园牧歌式的样子,这让他很是欣慰。
  至少,这在他自己开车回家的时候,不至于要靠导航来带路。
  但在五里坳,就连黄承忠都说,他现在到了有些地方,都要问路的。
  他们一路闲聊着,经过相对其它城市来说,依然空旷得非常大气的中心区,最后抵达在镇里其它建筑的映衬下,略有些陈旧的嘉盛工业园综合大楼。
  冯玉萱已经等在门口,见到弟弟,马上埋怨道,“怎么才来?”
  “一平应该是怕给大家添麻烦吧,”肖志杰的爸爸刚好从大厅里出来,“一平,快进去看看,你啊,呆会可别哭鼻子。”
  冯一平有些不解,我有那么脆弱吗,看老爸老妈的摄影展,居然会哭鼻子?
  “现在别说大话。”冯玉萱说。
  那话里,好像又有些嫉妒的意思。
  ……
  一个多小时后,冯一平和肖志杰,王昌宁一起,在一栋新建的办公楼顶吹风。
  应该是风的缘故,一定是风的缘故,不但是他,连他那两个好兄弟,眼圈都有些红。
  话说,他原本都想着把爸妈的这个摄影展,办到首都去,至少也得在省城,但他们却坚持在镇里就好。
  从展出的作品看,冯一平现觉得,爸妈的坚持,真有他们的道理,他们不是不想张扬,主要是因为他们展览的作品中的大多数,都是以一个乡下人的角度,去体会大城市。
  这可能确实很难让一些城里人产生共鸣,高楼大厦,灯红酒绿,我们都看腻了,我们就想看看青青的原野,哪怕是凋敝的乡下风光。
  他们的作品中的一组,更是完整的记录下了五里坳从一开始的称得上一无所有,到现在这样闻名于国内,迅速的发展起来的全过程,这样的照片,显然也是本地人才最有感触。
  但要说他们拍得最多,也最用心,还是他们拍摄的自己的照片。
  冯一平直到今天才知道,爸妈居然拍下了那么多自己的照片。
  那其中的大多数,都是在自己不知情的情况下拍摄的,那些遍及国内外的照片里的很多,又都是自己在工作的照片,这不禁让他觉得有些愧疚,那就意味着,那些时候,即使爸妈在他身边,他也没有陪他们。
  就是他在世界各处的家里,包括冯家冲家里的照片的很多,也都是工作的状态。
  此外,还有是爸妈拍的他每次离开家的时候的照片,他是真不知道,到现在,在自己坐进车里离开后,他们居然还会在后面看那么久。
  有时,甚至会追到村部后的山岗上……
  他们还是和以前一样,不会对自己说“爱”这样的字眼,同样,其它的事,这么些年来,也一直没有变过。
  哪怕自己现在已经是几个孩子的爸爸,早就是世人眼中的超级强人。
  “呵呵,”冯一平喝了口水,迅速把话题扯远,“我现在觉得,当年那么喜欢看香港的影视剧,真说起来,可能主要的还不是因为那些影视剧的质量好,话说,那会只要看到这样高楼大厦林立的现代化大都市,看着那些锃亮的小汽车,衣饰新潮的男女,就会一下子被吸引住。”
  “就感觉那里的每一个窗口,都充满着机会,能通往美好未来的机会。”
  肖志杰和王昌宁,非常理解冯一平为什么把话题转开。
  哪怕是他们,其实也不习惯一起谈什么爸妈多么爱自己这样的话题。
  “还真是,”肖志杰想了一下,“想起当年喜欢的那些影视剧,现在有印象的,也就是中环的高楼大厦,络绎不绝的车流,那些做精英打扮的演员。”
  “哦,还有那无敌的海景!”
  对他们这些没见过海的人来说,那样国际化的大都市旁边的大海,也非常有吸引力。
  “别忘了,还有那些美女。”王昌宁笑着补充道。
  “呵呵,这个忘不了。”三个人马上都笑起来。
  “现在,我们这里也一样,也是每个窗口,都充满着机会,我们这里,也是很多人期待能实现梦想的地方,”王昌宁看着冯一平,“一平,你已经做到了!”
  ——他们也都知道冯一平当初的那个梦想,就是当年在太平山顶看夜景时冒出来的那个梦想。
  虽然总体上,五里坳和香港,还差着十万八千里,但短短的20多年的时间,就有了这样感觉用翻天覆地都不足以形容的变化,冯一平,是真的已经做到了。
  “一平,你不仅是你爸妈的骄傲,还是我们……”
  “噫,”冯一平搓着胳膊,打断了他的话,“快别说了,肉麻死了。”
  “这又哪是我一个人做到的?”
  王昌宁没有理会他的插科打诨,依然郑重的抒情,“一平,你是应该好好休息,我们都知道,这些年,你有多辛苦。”
  “我说老王,今天你怎么总是说这些让我起鸡皮疙瘩的话?”冯一平笑,“辛苦,谁又不辛苦?”
  “只要辛苦都有回报,只要再辛苦,我们也觉得幸福,那还有什么好说的。”
  “真的,我不但很幸福,我也很幸运,当初我曾经想过的生活,会是什么样子,我会成为什么样的人,或者最差我不能成为什么样的人,我该具有哪些品质,希望不会错过哪些经历……现在都已经实现了,”冯一平直直的看着前方,想看到另一个世界的自己,那个心想事不成的自己,“这样的我,哪里谈得上辛苦?”
  “何况,接下来,辛苦的会是你们啊我的朋友,看,”他指着这座浇注了自己太多心力的城市,“我们虽然已经取得了一些成绩,但这离我的目标,还远着呢。”
  “我的梦想能不能真正实现,未来主要就看你们咯!”
  “你呢?”
  “当然是从此满世界的逍遥快活!”
  这话,肖志杰和王昌宁是不信的,虽然他已经宣布退休,但满世界的逍遥快活?
  那怎么还带着吴倩?
  他怎么可能完全放下这所有的事?
  “你不如说,去陪你在世界各地的孩子和孩子妈吧。”肖志杰小声说。
  “哎,熟归熟,但话也不能乱说啊,小心我告你诽谤,”冯一平按住他,“什么世界各地的孩子和孩子妈,不就是那么几个吗?”
  “听起来,你这是嫌少?我说……”
  他们的笑声,飘荡在空气里,一如20多年前上学的路上一样,一样的充满和欢乐和希望……
  (全文完)
返回目录 上一页 回到顶部 0 1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