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富士康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重生九二之商业大亨-第128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不是欲拒还迎吧?”他笑着说了一句,那边金翎作势欲踢。
  “行,我举双手赞成你能胜任,那就顺便一起考虑筹备年底的总结大会吧,我准备先让各公司的主要负责人一起去南方温暖的海边,比如天涯海角,一边度假,一边把总公司的框架定下来。”
  “哟,冯扒皮居然也想着大方一回?你可千万不能说话不算话,自从被你骗到有佳之后,我可是一直没有度过假。”
  “放心,主要就是考虑到你,我才做这个决定的。”冯一平又习惯性的开玩笑。
  “信你才怪,对了,说个近点的事吧,我们在这边培训的第一批学员即将结业,后天你去做个演讲,没问题吧!”
  “没问题,一定到。”


第一百五十四章 简短的讲话
  每天晚饭前,冯振昌有固定的两件事要做,先去视察那两个正在进行内部装修的加工厂,接着去视察已经建好了主体框架的新居。
  这一路上遇到的人,从哪些冻的小脸通红的孩子,到那些拿着农具,从山上或者地里做完农活回家的大人,无一不和他打招呼,这个时候,问的内容也大同小异,大多数都是,“吃了吗?”
  还有一些,会杵着锄头,问他工厂和生意的事,末了肯定还会互相邀请,“到家里坐坐。”
  总之,冯振昌是很满意现在的生活状态,这才是他的主场。
  在塆前头,他碰到了老二家的大儿媳,挑着一担稻草,往养鸡场那边赶,屁股后头,还跟着他们家的三丫头。
  冬天的时候,养鸡场会麻烦一些,鸡虽然也是长毛的家禽,但是同样怕冷,他们用的是土办法,用稻草把鸡舍围起来,避风保暖,地上也会铺一层,但是地上的那一层,每天这个时候都要换。
  “鸡还好吧。”
  “都挺好的,就是到冷天,下蛋比以前少。”
  “蛋就是附带的,我们主要是肉鸡,来,招弟,跟我走回家,山上冷。”
  二伯家的大儿子家的两口子,到现在为止,已经生了三个女儿,老大和老二还正经起了名字,到老三的时候,就起了个招弟,按这样发展下去,下个还是女孩子的话,估计就得叫再弟。
  他们已经有了再生的想法,因为家里的这个养鸡场,他们又能交得起计生办的罚款。
  火塘上,吊锅里的菜煮得嘟嘟响,现在的冬天,可不是像以前,只有白菜萝卜那两样,每星期,冯振昌至少得去镇里一趟,顺道带够一个星期吃的其它新鲜蔬菜回来。
  但是,一进屋,招弟就被火塘边散发着香气的烤红薯吸引住了,因为它闻起来特别香,梅秋萍给她掰下一小块,“这就是吃个味,吃多了肚子不舒服,饭马上就好。”
  灶上两口锅之间的热水坛,这时没有盖盖子,里面的水已经沸腾了,上面飘着一个小的瓷酒壶,这是给冯振昌烫的酒,还是自家土法蒸的谷酒,每天晚上,他有一杯的定量,也就是一两多酒吧。
  刚喝了一口,电话就响起来,一看是冯一平,他接起来还是那句话,“晚饭吃了吗?”
  “还没呢,刚到家,爸,我跟你们说个事,你们先安排一下,我想这个月底的时候,把公司的一把手都集中到三亚开个会,商量成立总公司的章程,你和妈到时也一起去吧,对了,带上外公,那边现在暖和的很。”
  公司调整这样的大事,哪怕是出于尊重,自己的老子当然不能缺席,何况冯振昌现在为镇里的两家厂费了不少心思,村里明年投产的这两家加工厂,也都是他负责。
  “怎么了?”
  “一平说月底要到三亚开会,让我们两个把时间空出来,还说一定要带上爸。”
  “开会怎么要去那边?不是浪费钱吗?”对带梅建中去旅游,梅秋萍没意见,可是到旅游区开会这样的事,一听就是个费钱的事。
  “一平肯定有自己的想法,你就不要管了,明天先打电话跟爸说一声。”
  ……
  有了冯一平前面的工作,黄静萍的车,学的很顺利,郭师傅主动提出来,每个周末,专门带她半天,当然是有报酬的,不过这样挺好,不然几个人共一辆车,一天下来,真正上手的时间少的可怜。
  今天上午,她又陪着冯一平,蹭了一节英语课,中午的时候,没有和冯一平的室友们吃饭,赶到了公司,冯一平巧舌如簧,总算敲了金翎一顿,然后一起去员工培训的地方。
  首都这边员工培训的地方,选在郊区,都快出了首都的范围,培训地和市里的第一个培训地差不多,也是一个仓库,不过这边的规模比市里的那个要大,占地两千多平米的仓库,还有一千多平米的院子都被他们租了下来,进行了一些改造,除了教室,还有食堂和集体宿舍。
  冯一平估摸了一下这块地大概的地理位置,也还挺不错的,他对陪同前来的人事部主管说,“如果把这个地方买下来,改造成一个中等专业学校,或者是技校,你们觉得怎么样?”
  现在的这些培训,可都是公司出钱,要是能让人花钱来读,然后公司只要择优聘用,连职前培训也不用做,那样的事,想想就挺美的。
  要是效果不错,专业也可以扩大,比如挖掘机神马的,又或者厨师神马的,都是不错的方向。
  金翎很了解冯一平时不时冒出来的这些天马行空的想法,“想法不错,以后再细谈,现场都准备好了吗?”
  “好了,听说冯总要来,大家都很兴奋。”
  听了这话,冯一平多看了他几眼,这哥们,要不是和金翎关系好,那就是有些缺心眼子,当着直属上司的面,而且是直属女上司的面,这样拍老板的马屁,你就不怕女上司心里吃味吗?
  一进入大厅,热烈的掌声马上就响起来,一个个稚气未脱的小伙子和小姑娘,热切的看着进来的这一行人,特别是走在最前面的那个年轻人,看来培训的时候,人事部的员工没少说冯一平的那点事。
  这些学员,都是中专或者技校这样的学校招来的,对好学生意见最大的,是学生,但是,佩服那些考上国内一流大学的,也是学生,他们都不是冯一平的同学,没有和他竞争,所以对他只有佩服,而且,在他们心中,冯一平写的那些小说,可能比他赚的钱和开的公司,更让他们佩服。
  “大家好,我是冯一平,很高兴见到大家,在这个月底,在坐的大多数,都会加入到有佳这个大集体里,我先对大家表示欢迎。”
  “不用鼓掌,我明白大家现在的心情,虽然已经知道自己将来的工作,并且已经熟练掌握了将要从事工作的各项技能,但是,估计大家对工作这件事,还没有一个直观的认识,我想先向大家公布一些数据。第一个数据是,加上各种补贴,公司今年平均的工资水平,已经突破了一千元,主管的平均工资,更是在一千二以上。”
  按公司对员工一贯的要求,这些学员,同样都是从经济欠发达地区招过来的,听到这个数字,不少人都发出了“哦”的声音,要知道,今年的上海,职工平均年收入,也就一万四千多,这些出生在和冯一平类似的贫困地区的孩子,对这个工资很满意。
  冯一平也很满意这几句话的效果,好多时候,你说尽千言万语,还不如多发一点工资。
  他后来也是从这样类似的经历开始工作的,原来参加工作的时候,最讨厌的就是公司领导在大小会议上强调,“要发挥主人翁精神,要奉献。”在这个国企都不太提奉献的时候,你一个私企提奉献,真的有些让人无语。
  “第二个数据是,我们的第一批员工当中,已经有87%的人,当上了各级主管,其中有13%的人,现在已经成长为地区级的主管。”
  说完了票子,当然要说发展空间事,到了一定阶段,谁都想追求个人自我价值的实现,“公司的现状和将来的愿景,大家肯定都清楚,我就不再赘述,还是说一句我原来在培训的时候说过的话,有佳公司这个平台,能承载好多人自我实现的梦想。”
  那一些有野心的人,听到了这句话很满意。
  “大家今天能坐在这里,说明大家都很优秀,作为一个比你们多吃了几年饭的人,我还是想对大家提几个要求。
  第一,要始终专注于自己的本职工作,你是营业员,就要理好货,做好现场5S管理,接待好顾客。
  不要总想着店长该怎么做,以及公司如何发展的这些大问题,也不要在和主管搞好关系这方面花太多精力,一定要把你自己的精力集中到你负责的工作最核心的地方上,深入进去,只要你做到了在这个岗位上无可替代,那你的升职就指日可待。
  第二,我要强调一点,我们不反对苦干,但是相比苦劳,公司更认可功劳,这就要求大家在日常工作中,要在提高效率上下功夫,要时刻想着为公司创造效益。
  第三,我并不清楚大家的家庭状况,也不清楚大家的志向,所以也不清楚大家的职业和人生规划,我只提一个小小的要求,其它的规划可以没有,但是在用钱这件事上,一定要有规划,不能无节制的乱花,因为不管是对你们的现在和将来,钱,都很重要。
  相信大家也都能明白这个道理,在收入不变的前提下,少花钱,就等于是收入提高了。
  所以我要求大家,可以大概制定一个规划,每月的工资,花在生活上的占多少,寄回家里的占多少,花在学习上的占多少,花在娱乐上的占多少,每月固定存下来的占多少。
  最后一点,不管想不想家,我想要求大家至少每周能和家里联系一次,每次也不用说太多,请相信我,好多时候,爸妈接到你们的电话或者书信,会比收到你们的汇款更高兴。”
  在大家的掌声中,冯一平就这样退场,金翎有些不满,“我都特意提前跟你说了,以你自吹的天才作家的水平,就说这么几分钟?”
  “浓缩的就是精华,你看看他们的热情和积极性是不是被我调动起来了?其它具体的事,自有人事部负责培训的人去做。”
  “请冯总放心,我们一定会做好本职工作,及时为公司提供合格的员工。”
  “工作不怕细,这些刚走出校门的年轻人,可塑性最强,所以你们的工作很重要,另外,我之前的那个想法,办一个我们自己职业学校,你们探讨一下可能性,提交一个报告给金总。”冯一平拍着人事部主管的肩膀说。


第一百五十五章 为创刊号写稿
  真不是冯一平想省事,他懂这些基层员工,培训的时候,方方面面已经说得很多,他说太多也没用,作为老板,只要表达清楚一个问题就好,“好好干,有前途!”
  而且不是遮遮掩掩,云山雾罩,是实打实的数字,冯一平说出来的这工资水平,在同行业,绝对算高的那一拨。
  而那些已经当上主管的,好多连二十岁都没有。
  冯一平一走,那边的学员也议论开了,刚才大小主管和老板都在,大家都压抑着呢,而且便利店里,总体来看,是女多男少,会场那个热闹啊。
  好多和冯一平家原来一样,条件差的孩子就想着,下个月上岗,这样年前能拿一个月的工资,那家里的这个年,也能好过一点。
  还有些女孩子,刚才看着冯一平,眼睛里就在冒着小星星,他们都十七八岁,冯一平也就二十岁,年龄差距不大,成就差的有多远,她们的崇拜之情就有多深。
  这也是冯一平没有想到的,他这样偶尔出来亮亮相,基层的这些员工向心力就会强这么多,具体反映下来,就是人事部门年终总结上,员工流动率指标可能会是一个更小的数字。
  这个数字,虽然并不体现直接的经济利益,但其实反映出了很多问题,对企业的运营和绩效具有重要的意义。
  就说简单点,那些流失的员工,都是经过培训的合格的甚至出色的员工,留不住他们,说明企业没有吸引力,而一个对员工没有吸引力的企业,肯定算不上是成功的企业。
  而且,这个指标过高,对士气也有很大影响,一个店里,定员三个人,结果一个月下来,同一批的只剩下一个,那剩下的这一个,工作态度肯定也会受影响。
  其次,每一个员工上岗前,都要经过培训,到今年,培训的体系已经越来越完善,和一些专业的知名培训师签订了协议,加上培训的这两个月的生活费用,以及每月的两百块工资,人均算下来,也是一个不小的数目,人一走,这些前期的费用,就相当于是打了水漂。
  现在好多私企都流行从员工每月的工资里扣一部分下来,比如人均累计扣除两千元,等工作满一定年限,比如三年后才返还,也是出于这方面的考虑。
  但是冯一平不想这么做,不说这是违反劳动法的,自己曾经经历过的那些不愉快的事情,他不想在自己开的公司里重演,留下一点钱,还是留不住人,也不是好办法。
  冯一平没想到会带来这样的副作用,也没空去想,回到公司,就接到包卓远的电话,邮件已经发到他邮箱里,他一看,足足有三十五万字,都是他安排下去的几个课题,由杂志社的那些笔杆子整理分析而成的资料。
  包卓远花了不小的代价,终于组织到一批还算知名的专家学者的文章,但是这些文章,主要的吸引力,可能就是那些文章的作者名称,杂志要想在创刊后打响在业界的知名度,让那些目标客户能订阅,并且想到在杂志上打广告,只能指望冯一平这边。
  政治方面的内容,主要围绕在美俄两国,以及宝岛今年的蓝绿之争上,宝岛虽然只是一个地区,但是因为牵涉到世界上最大的两个国家,今年又可能实现第一次政党轮换,所以也是一个国际热点。
  经济方面,重点当然是冯一平交待的互联网现状调查,从大家的观点来看,普遍都还是保持乐观或者是盲目乐观。
  还有关于石油价格方面的情况,以及不同的国际机构和专家学者对明年世界经济大势的展望。
  ……
  冯一平虽然知道结果,但是写文章嘛,不可能只提一个结果出来,那体现不了作者的水平,你顶天就是一个预言家,所以,他现在的任务,就是要尽快在这些已经浓缩过的资料里,撷取那些可以作为他论断支点的理由。
  看到冯一平看着电脑皱眉,黄静萍和金翎都围过来,“这是什么?”
  “还是浓缩的精华。”不过这一次,冯一平说这些话的时候,就不像刚才那么轻松。
  “金姐,金大美女,我需要浓咖啡,帮我泡一杯呗!”
  金翎看了几眼前面的关于政治方面的资料,一点都不感兴趣,“你写出来的这些东西,可不要贻笑大方才好!”
  “贻笑大方?到时我送你一百本,你先让金大主任看看,到时你就知道本天才究竟有多么天才,看看你老爸会不会追着你多要这本杂志!”
  “哎呀,天怎么这么早就黑了?原来有那么多牛在天上飞。”冯一平说了那么多段子,金翎最爱用的还是这个。
  “那我呢,我干什么?”黄静萍问。
  “你,”冯一平看了看门外,做出一副痴汉的样子,“你说呢?”
  黄静萍吓得马上跳到一边,“这是公司,你别乱来啊!”
  “就是公司才好!”
  “你个疯子!”黄静萍又羞又恼的看着他,“我去找金姐。”
  喝了一大杯苦咖啡,冯一平开始埋头苦干,老实说,对杂志,他并不像表现出来的那么有信心,这个行业他毕竟是第一次接触,包卓远虽然不错,但是水平显然不是顶级的,所以重点就还是在他的这些文章上。
  虽然他的干货很多,但是,他的有些观点,比如互联网泡沫,要到第四期杂志出来的时候才会验证,其它的经济大势和政治上的一些事,则更迟。
  所以其它的方面,可以泛泛而谈,在创刊号上的重点,还是放在一个季度之后的互联网泡沫上。
  更重要的,是关于那篇蓝海战略的文章,他已经反复修改了不下三十次,这才是一篇写到那些大企业领导人心里的文章,只要他们看了,马上就会引起共鸣,并且会期待这个理论的完善,就相当于后来的读者们期待网络作家的更新一样,只要是开头的这一篇吸引住了他们,那就成功了一大半,订阅和广告也会随之而来。
  之后的几天,冯一平又很少去学校上课,给他写这些文章的时间已经不多,他写出来后,杂志社那边还要翻译成英文版的,这也需要时间,好在最重要的蓝海战略那篇文章,他自己也翻译了一个版本,可以让他们作为参考。
  晚上十点,冯一平还在书房里忙碌着,几天下来,他眼睛里已经有了血丝。
  黄静萍穿着睡衣走过来,看着那杯浓茶又喝完了,不想再添,他今天喝的太多,有些心痛的抱着他,“一平,早点睡吧。”
  “再等等,我写完这一段。”冯一平看也不看的,很程式化,很敷衍的反手抱了她一下。
  “那算了,我还没洗澡,原本还准备今晚和人一起洗呢!”
  “恩,你先洗吧。”冯一平随口说了一句,敲了一行字后才反应过来,这是要发福利的意思吗?鸳鸯浴这件事,之前他做了好多工作,费了不少口舌,奈何一直没有进展。
  那还写什么?他急匆匆的点击了保存,连电脑也顾不上关,一屁股把转椅顶开老远,小跑着追过去,“我来啦!”
  “啊,你干什么?放我下来!”卧室那边,传来女孩子弱弱的反抗声。


第一百五十六章 宿命的相逢
  “喜欢吗?”欢愉过后,黄静萍软得像根面条一样,慵懒而满足的抱着冯一平不想动,听冯一平问这样的问题,她不好意思回应,把头朝他胸前揉,就像把头插进地里的鸵鸟一样。
  “不说是吧?”冯一平的手又乱动。
  “啊,别,别,”黄静萍抱着冯一平的腰,不让他动,“喜欢,”声音很轻,也就是他们两个离得这么近才听得到。
  “那我们一起去洗澡?”
  “哦。”黄静萍应了一声,突然就动了,光着身子跳下床,弯着腰跑向卫生间,那个动如脱兔,让冯一平都担心她会摔着。
  “你慢一点,不要摔着!”冯一平在后面喊。
  黄静萍进了卫生间,一手扶着门,只从门缝里把头伸出来,“你来啊。”
  冯一平作势起来,她吓得“啊”一声,连忙关上门。
  冯一平真的只是吓一吓他,今天加起来已经两次,初尝禁果之后,二人都有些食髓知味,这些天差不多是夜夜笙歌,还是那句话,只有累死的牛,没有耕坏的田,当然,郑重申明一下,冯一平现在的身体素质很好,就是再来一次,也没问题,但是这一通折腾下来,现在都已经快零点,也到了该睡觉的时候。
  苦干了四天,所有的稿件终于完成,冯一平又大概检查了一遍,才给包卓远发过去,杂志社的那些编辑是专业审稿的,可能还有的语法方面的问题,就让他们来检查吧。
  “终于好啦!”黄静萍给他端来一盅海参当归汤,这是她专程去书店查的,说是固本补气、补肾,“还要我补肾,你这是什么意思啊?”
  “反正不是你想的那个意思。”黄静萍娇嗔着白了他一眼,“你这边忙完了,晚上我们叫上金姐去吃涮羊肉好不好,书上说羊肉是温补的。”
  得,还是补,可是,我气血旺的很好不好!
  “那你给金姐说吧,我还要打几个电话。”
  他是打给他的投资理财顾问,炒欧元的资金已经在十月底全部撤了出来,因为从明年开始,欧元就会慢慢回升,当时是很合适的离场时间。
  这近半年的操作,因为不像98年炒卢布的那次,冯一平能记得具体时间,所以扣除各项费用后,最终的收益在近一千万美金左右,其实也不错啦。
  还有一个原因,是因为在上个月,和他记忆里的一样,伊拉克真的发了一次神经,突然决定停止向国际市场提供原油,原油和冯一平记忆当中的一样,在上月中旬大幅上涨,他又捞了小小的一笔。
  从结果来看,他瑞银的账户上的存款,在抽出整整一千万美金投资酒店以后,反而不止原来的六千多万,真是一个让人高兴的结果。
  这钱当然也不能躺在那里吃利息,除了只留下部分应急资金,其它的全部继续炒原油,冯一平记得很清楚,从现在起,原油价格就进入了很长一段时间的上升期,在明年9月的时候,会达到近十年来的最高点。
  冯玉萱今天也在请人吃饭。
  月底的安排她也知道了,她当然很高兴,海边,她也是头一次去。
  今年一年,只新增了两家分店,天天都是忙那些原事,也就是处理找上门来的加盟商,算计划外的工作。
  可是,这些事要是没一个人盯着,还真不成,这一年到头,虽然好像没做什么大事,可是除了过年关门放假的那几天,平常真是一天都不得闲。
  为了过好这个不算很纯粹的假期,她这两天也在给下属交待和安排工作,在中午的时候,突然接到在市里时拜的干姐妹,周玉芳的电话,她要和男朋友来省城。
  自从到了爸妈身边以后,冯玉萱和周玉芳联系的不多,一个是忙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1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