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富士康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重生九二之商业大亨-第310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两位领导请留步。”冯一平再三回头。
  校长和书记,依然联袂走在他后面,一直把他送到楼下,“这是你该有的待遇。”校长说。
  “我们不是冲你的钱,是冲你的这份心,”书记说,“希望你把这份赤子之心,一直保持下去。”
  ……
  四叔在村部接到冯一平电话的时候,还有些诧异,“你爸的电话打不通?”
  跟着又问,“怎么两年不回家过年?生意做得再大,再忙,也不能过年连家都不回。”
  “我就是找你的,过年真是有事走不开,再说,你也知道,我不是经常跟爸妈见面吗?你放心,接下来不等到过年,毕业后,我一有时间就回家。”
  “就应该这样,你要为村里的年轻人做个好榜样,不能让人觉得,你是个因为钱,连家都不顾的人。”四叔替侄儿爱惜羽毛。
  “我知道了四叔,今天找你,是有一件事跟你商量,现在外面那种叫非典的传染病越来越厉害,我想村里这段时间,对外来人口,是不是稍微盘查一下。”
  “非典?”四叔想了想,“就是你们发到村里工厂的通知上说的那病?一平,你是不是在外面听了什么谣言?新闻里没说,上级单位也没说,真有你说的那么严重?”
  “是真挺严重,羊城那边,给非典病人治病的医生和护士,就感染了几十人,而且,这病目前还没有疫苗,治起来很费力。”
  “我的想法是,宁可信其有,不可信其无,你说呢四叔?”
  “这倒不是不行,我一会跟你爸商量一下,除了些走亲戚的,来村里的外人不多,大多数都是到你家的那几家厂,做也简单,在路口设个卡就好。”设卡这样简单粗暴的事,很适合村里做。
  这也是冯一平特意还跟四叔说一次的缘故。
  原来闭塞落后的冯家冲,除了村里人的亲戚,经年累月,都不会有什么外来人口。
  因为自己的缘故,村里建了这么几家厂,导致现在经常有外人来,有推销的,有谈业务的,在这个特殊时期,冯一平不想因为这些改变,给村里带来原本没有的风险。
  如果在乡下染上这病,那可不像在大城市一样,能得到及时有效的治疗。
  “最好这段时间,也做做村里的工作,让那些想出去探亲的,也迟些日子,看看情况再出去。”
  也是因为自己,村里现在到外面做生意的人也那么多,冯一平同样不想有人在这个节骨眼上去城里探亲。
  给四叔打完电话没一会,冯一平就接到了妈妈的电话,很急切,“一平,既然真有你说的那么严重,那你马上回家里来,你要是不回来,我和你爸明天就去首都,绑也要把你绑回来。”
  “妈,你放心,我惜命得很,月中回国后,就没有去过人多的地方,科技园和学校,都有我捐赠的测温仪,染病的不可能混进来,我怎么会有事?”
  “这事谁说得准,首都那样的地方,人来人往的,你要是不小心就接触了一个怎么办?”
  冯一平这么一弄,梅秋萍他们就从一个极端,走向了另一个极端,原来对非典不太上心,现在则提前进入了谈非典色变的状态,特别是这事跟他们的宝贝儿子有关。
  “现在看真没那么严重,我之所以那么说,其实也是希望大家能注意,这么多员工,只要是有一个出了事,我们也不好跟他们父母交代,你说对吧妈,他们哪一个,不是父母的宝贝疙瘩?说得严重些,他们自己上心些,可能就不会有什么意外。”
  “而且,我这个时候回家不好,公司一两万员工还在坚持岗位,我怎么好先逃跑?你说是不是。这样好不好,我先看看,要是形势真的不好,立马回家,行不行?”冯一平又使出拖字决。
  “那你一定小心,这段时间,就是在家里煮面吃,也别到外面吃饭,要是情况不好,立马回家,一平,你千万不能有事,你要是有事。”
  “好了妈,我肯定不会有事,我有电话进来,有话晚上说。”
  费了九牛二虎之力,冯一平终于稳住了急性子的妈妈。
  电话是肖志杰打来的,“一平,现在这事在南方,真的有你说得那么严重?”
  “有些严重,那边便利店里从板蓝根到白醋,都食盐,甚至到大米,都有人抢,但怎么发展我不知道,你和昌宁,还是老老实实的等到毕业以后再动身,如果那时没事最好,你说呢?”
  “你把那么多刚生孩子不就,或者是怀孕的人,集中到镇里培训,不是就有这方面的考虑吧。”肖志杰的思维总是很跳跃。
  “那真的是凑巧而已,”这事可无论如何不能承认,“哦,迟点再聊,有美国的长途过来,”冯一平看着固定电话上显示的黄静萍的来电,一阵头痛,谁把这事告诉她了吗?


第三百一十一章 急转
  官方媒体上,占据头版头条的,依然是让大家看不懂的伊拉克战争,之所以看不懂,是因为萨达姆牛哄哄的共和国卫队,在美国和他的一干小兄弟面前,好像完全是一触即溃,开展后仅仅一周,美军就挺进到了伊拉克首都巴格达的外围。
  在冯一平看来,萨达姆政府班底里,战斗力最强悍的,不是他的那些将军,而应该是他的新闻部长,也就是差不多每天都要在中央台露个脸的萨哈夫。
  从一定程度上,伊拉克战争,就是萨哈夫一个人的一场秀,美英联军虽然在战场上节节胜利,但在新闻阵地上,却一败涂地。
  看着电视重温他的一些经典言论,冯一平觉得很欢乐,比如,战争开始的第五天,他一脸轻松的说,“几位勇敢的当地农民不畏强暴,用老式步枪击落了两架阿帕奇直升机,并抓获两名美军飞行员。”
  结果是真的,经过估计和他说的不一样,但是,这样的说法,确实让美军脸上无光,也确实让很多人听了暗爽。
  这位部长,真是生错了地方,好像在美军进入巴格达的时候,他还对着一大堆国际记者侃侃而谈,“我的作用就是告诉大家真相,我们坚决的打击了侵略者,伊拉克人民取得了伟大的胜利。”
  要是生在美国,他如果主持一个脱口秀节目,估计会把奥普拉的摔出八条街去。
  国内的电视上,这些天各路嘉宾们主要在讨论的,也是萨达姆究竟是死是活的问题,美欧的媒体,已经几次报道了萨达姆的死讯,“丧生在刚结束的一次斩首行动中。”
  但是,萨哈夫一次次严正的驳斥,“萨达姆依然在位。”
  不过,在民间,关于非典,已经有各种小道消息满天飞。
  这其中,来自香港的一则消息,让很多人第一次正视起非典来。
  消息里的这个地方,冯一平知道,自由行之后,这个地方,因为有好几位国家领导人来过,好像还成为内地赴港游客的一个旅游目的地。
  它就是淘大花园。
  香港因SARS不幸去世的民众,共有296位,其中淘大花园的居民,就有42位。
  3月31号,香港卫生署公布,在当天,淘大花园E座,由26号的7人感染,激增至213人!
  也就是在这一天,香港决定对疫情严重的淘大花园E座实行封楼隔离。
  虽然内地没有报道,但香港这么大的事,在这样一个信息高度共享的全球化时代,怎么瞒得住?
  何况,首都嘛,有的是消息灵通的人士。
  之后的4月2号,世卫组织正式发出不要去粤港两地旅游的警告。
  于是,真真假假的消息,开始通过手机短信传播,如,“污染区,某某大楼,18层。”网络上,也充斥着某处被整体隔离,甚至是首都封城的消息。
  但是,官方的报道,依然非常乐观。
  直到4月15号,美军已经占领巴格达一个星期,宣布伊拉克主要战事结束,已经开始在筹备联军临时权力机构的时候,首都官方公布的数字,依然是确诊患者37例,医治无效去世的4例,“疫情已得到了有效的控制。”
  不过,因为冯一平的缘故,学校和科技园,已经严格行动起来,学校的老师和同学,每天都自觉检测体温,科技园的所有员工,入园前也必须通过保安的检测。
  虽然有些人对此有点小小的不耐烦,但总体上,对这样的手段,大家还是很支持。
  不过,真的从心底重视非典的人还是不多,冯一平在科技园里,听到大家议论的最多的,是海军一艘潜艇失事的新闻。
  紧张准备了这么多天,做了那么多事,看到官方的消息依然是不痛不痒,连梅秋萍也都放松下来,不再提让他马上回家的事,跟冯一平打电话的时候都说,“你爸他们都说,是不是把那个卡子给撤了。”
  “别,”冯一平连忙反对,“再坚持几天,新闻上只是说不严重,并没有说已经杜绝。”
  看来自己费了那么大力气,下那么大决心,写的那么多信,果然是一点用的都没有。
  但就在连爸妈都感到乐观的时候,情况突然就发生了转变。
  4月20号下午,现场直播的非典最新疫情防治情况的新闻发布会上,卫生部副部长的出现,让一些记者马上意识到,今天肯定有大事发生。
  果然,发布会上,原来5天公布一次的疫情,改为每天公布一次,而首都的确诊患者,由之前的37例,一下子增加到339例!
  会上还公布了相关的预防措施,关注体温,勤用消毒液洗手……和冯一平之前说的,没什么两样。
  发布会还没结束,冯一平就接到了校长的电话,“一平同学,我代表广大师生,感谢你的预先安排。”
  “校长,这都是我应该做的,我马上让仓库调拨五百件消毒洗手液和板蓝根到学校。”
  除了板蓝根,洗手液的库存,他同样备得很足。
  下午的发布会之后,紧跟着,相关部门正式决定,暂停全市歌舞娱乐场所、影剧院、网吧等公众聚集的文化娱乐场所的经营活动。
  而当晚的新闻联播,播出了一则让海外媒体称为“史无前例的果断措施,”和对各级官员“一次灵魂深处震撼的教育”的新闻,负有直接责任的首都市长,和卫生部部长,被双双免职。
  而卫生部部长一职,更是由一位副总理亲自兼任。
  看到这,冯一平正准备给周新宇打电话,没想到他先打了过来,“一平,各个便利店都涌入了大量抢购的人,比下午的还要多,一个人根本照看不过来。”
  “还犹豫什么,把轮班的全叫上,先顶过这一阵再说。”
  冯一平能想象,当曾经跟他座谈过的总书记,都说“我们很揪心。”的时候,谁还意识不到问题的严重性?
  意识到严重性之后,抢购是一定的,老百姓不是担心会供应不上,只是担心疫情可能会严重到令人不敢出门的地步。
  在他跟汽车网的韩国芳和祝求元联系,商量让汽车网的员工,接下来尽量在家里办公的时候,手机一直响着有来电的提示音,不想而知,肯定是妈妈的电话。
  果然,在这突如其来的严重情况面前,梅秋萍已经激动得语无伦次,话都是由爸爸说,“一平,飞机在哪,能不能让托管公司联系航线,现在就飞?”
  “爸,飞机在香港。”
  他的飞机没在国内注册,一次最多只能在国内停留15天。
  “那你带两个司机,开车,连夜换班往回开,总之,不要留在首都。”
  “爸,你想想,如果我这个时候把公司,把员工都抛下,日后他们会怎么看我?这个时候跑回村里,村里人会怎么看我?”
  这样的话,妈妈不一定能理解,和爸爸说比较有效果,男人更能理解男人的责任和担当。
  “况且,我们事先都做了这么多充分准备,不会有事的,另外,从明天开始,我就在家里办公,不出别墅区,能有什么事?”
  冯振昌沉默半晌,“唉,你说的也对,那你留在那,我拦住你妈,不过,千万别逞能,少出门,大不了,让所有的生意都停一阵。”
  “冯振昌,你跟儿子瞎说什么,你别挂,我跟他说。”爸爸挂电话的时候,冯一平听到妈妈在那边大喊,眼下,说不定在跟爸爸动手吧。
  急起来的时候,妈妈真能做出这样的事来。
  之后,电话就一直没停下来,外公、黄静萍、张彦、马灵、姐姐、小舅夫妇、金翎、肖志杰、王昌宁、佩奇、乔布斯,连小奥黑都打来了电话。
  冯一平不得不连着充电器跟他们通话,各种解释,各种保证,电话都打到发烫。
  到了晚上十点多,他还在跟周新宇商量保安和突发事件的处理,虽然之前不曾经历过,但冯一平相信,在这样的时候,什么事都有可能发生。
  首都,今夜注定是忙乱的一夜,不但各大商场遭到抢购,交通运输部门,好像提前进入了黄金周,从下午开始,不少人,主要是在校大学生和务工人员,带着厚厚的口罩,蜂涌到汽车站、火车站,机场,迫不及待的想回家。
  只是,就是他们可能还不知道,到家之后,迎接他们的,首先就是一段时间的强制隔离。
  快十二点钟,好容易上床休息的冯一平,刚躺下不到十分钟,电话又响起来,他一听,马上坐了起来,“什么?”


第三百一十二章 寻衅滋事
  “这真是,前所未有的疯狂。”晚上十一点半,学校对面的那家便利店里,一个带着厚厚口罩的收银员,倚在收银台上,看着店里空了好几大块的货架,感慨道。
  “我们这还算好,大家都是先去大卖场抢购,那边没有了要买的东西,才到我们这些小店来,我看到前面的一个住户,从车上扛下来整整两大袋米,还有一箱面条,真没想到,我们现在还能遇到这样的事,你说有这个必要吗?”
  说话的这个女孩子,是临时从怡佳酒店调过来帮忙的。
  抢购刚开始的时候,每个店增加到了两个员工,到后来,不得不又增加了一个。
  “我看他们打的是足不出户的主意。”从外面看过去,收银台后没人,但这话是从收银台后传出来的。
  陆文青第一次违反了工作纪律,坐在收银台后的一箱测温仪上,一只耳朵上挂着口罩,大口大口的吃着桶装的方便面,还配了一卤蛋一火腿肠。
  他今天可真是累得够惨。
  他已经在有佳营运部上班,但今天主动申请到之前一直兼职的这家店来帮忙,然后从下午开始,就沦为了搬运工,从送货车上,把货运到店里,又从店里把货送到顾客车上。
  其中不少,正是怡佳那个女孩子说的,大米这样的重货,忙到现在,真的是腰都直不起来。
  “以往还经常有人会比比价格,你看看今天,就没一个在乎价格的,连这些平时少人问津的牛肉棒,都卖出去那么多。”
  牛肉棒,算是店里食品中的奢侈品,三根装,不到两百克,就要三十多块,平时就一些小朋友喜欢买。
  “怕是也有担心现在不吃,以后不一定吃得上的想法。”陆文青这话,说得两个本来还不当一回事的女孩子都沉默起来。
  他用纸巾擦了擦嘴,再带上口罩,“等会收货以后,你们就下班,晚上我一个人就行。”
  收银的女孩子打开收银机,默默的清点款项,准备跟他交接,怡佳的那个女孩子问,“我们,不会有事吧?”
  “这个保证不了,但是我们公司那么早就在做各种准备,所以,这个几率非常小。”
  陆文青就是一个这么不会跟女孩子说话的家伙。
  说话间,公司的送货车来了,在门口卸下一大堆货,从最畅销的板蓝根,到大米白面、卤味食品、食用油……送货的同事,也不像平时一样,还会跟他们闲聊几句,卸下东西就走,还有好多家店等着他们补货。
  三个人在入库单上签字,陆文青清点了现钞后,跟收银员在交接单上签字,“你们回去吧,剩下的交给我。”
  “那你辛苦!”两个被他一说,也轻松不起来的女孩子相携回家,见眼下没有顾客,陆文青把厚达16层的口罩摘下来,准备上货,要是再捂着,他觉得不用等染上非典,自己就先得憋死。
  刚把米面这些重货放好,门口欢迎光临的提示音响起来,他连忙带上口罩,“欢迎光临。”
  进来的是一对牵着手的年轻情侣,“我就知道你们晚上还会补货。”
  隔着口罩,男的声音闷闷的。
  看来这是一谨慎的哥们,担心人多的时候容易感染,一直等到现在才来采购。
  男的去看大米,女孩问,“板蓝根有吗?还有白醋。”
  “板蓝根有,白醋也有,其实,熏醋,真的没什么科学依据,其实可以不买。”
  “那来一件板蓝根,白醋,也来两瓶,就求个心安,还有。”女孩指着收银台后墙上挂着的红外测温仪,这玩意,是店里单价最高的商品,要是被人顺走一只,一个店一天的利润全得赔进去,所以放的地方也最安全。
  “1180,这么贵?”
  “真不贵,比进口的功能还好,但是价格不到进口货的四分之一,好用,而且直观,还带语音功能的,要是家里有老人和孩子,可以考虑买一只,反正常年都用得上,要是就你们两位,那用玻璃的体温计就行,没必要多花这个钱。”
  说这些话,不是陆文青各色,不懂变通,不想为店里,为公司多创造利润,而是公司一概就是这样的观念,光顾店里的顾客,都是附近的住户,生意是长久的,关系也要着眼于长久。
  “还是买一只,这段时间用得上,将来我们也会有孩子,到时还是得买,”男的拎着一袋大米走过来,“趁现在人少,你去看看喜欢的休闲食品,记得多拿一些。”
  女的去捡自己喜欢的零食,男的在看测温仪的说明书,这时,一辆白色面包车在门外停下,下来一个穿着灰色夹克衫的人,没带口罩,一身酒气。
  一进门看到堆在旁边,刚打开箱子,还没上架的即食酱猪蹄,径直拿起一袋,撕开就吃。
  “先生,请结账后再食用。”陆文青提醒了一句。
  “怎么,还怕我不给钱吗?”
  看他这个样子,陆文青也不好跟他计较,这样的事,以前他也遇到过,总有一些不能喝,偏又爱喝,喝了点就臭来劲的人,没必要跟他们针锋相对。
  那对情侣,已经退到一边,就想离这个不带口罩的人远一点。
  这个看上去三十出头的人,一手拿着酱猪蹄大嚼,还拿了几样其它的卤味,以及蚕豆花生等这些适合下酒的,外加三瓶二锅头,一股脑的放在收银台上,“再来一条中南海点8。”
  “你好先生,一共126。9。”
  “没零的,”男人摸出两张百元大钞,陆文青一接到手里一抡,就觉得不对,笑着说,“您好,请您换两张可以吗?”
  “为什么?我这钱不是钱吗?”
  “不好意思,麻烦您换两张。”明眼人都知道这是怎么回事。
  男人不理他,“要就要,不要就没有。”竟然提着装好的袋子朝外走。
  这可超出了陆文青的底线,快步转出来,“先生,你不能走。”刚好,门口又有两个哥们进来,恰恰把那人挡住。
  见走不掉,这家伙突然大叫,“我可是有非典,有证明的,刚跑出来的。”
  这话吓得门口的那俩哥们连忙朝外退,屋里的那对情侣,也吓得退到角落里。
  “先生,您就是感染了非典,买东西也得付钱。”陆文青拦在他身前,染了非典就可以买东西不付钱吗?
  “付钱?”那人竟然从口袋里掏出一把水果刀来,朝陆文青比划着,“我给你钱你不要的。”
  事情一下子激化起来,那对情侣中的女孩,失声尖叫起来。
  “先生,别冲动,百把块钱的事,不用到这份上。”
  陆文青是真没想到,居然能碰上这样的事,被人持刀威胁——水果刀也是刀,照样能致命,“先生,请你冷静点。”他被逼到收银台后,趁那人不注意,悄悄的在收银机键盘上点了一下。
  据他所知,那个键,应该是国内所有的分店,第一次用到。
  ……
  有佳办公楼一楼,前台后面,有一扇和墙的颜色一样的小门,后面有两间各二十来平的房间,一间房里,被布置成办公室模样,电脑桌前面,坐着一位穿着保安服的人,这会正在看电视,电视音量调得很低。
  另一间房里,摆着五张上下铺的床,这会上面躺着十条汉子,从他们露在外面的被子外面的手脚来看,这些家伙,都是和衣而卧。
  就在陆文青按下那个键后,两间房墙角的警灯闪烁起来,还伴随着低沉的警报声。
  外面值班的连忙看了一眼电脑,按下墙上的一个开关,警报声戛然而止,他拿起电脑旁的电话,“110,我报案,府城路上有佳便利店,有人持械闹事。”
  “我是有佳总部值班室。”他对那边的接线员解释。
  他还没放下电话,里屋的十个保安都拿着橡胶棍跑出来,一看电脑上的地址,今天带队的队长马上一挥手,“府城路,走。”
  警报响起后一分钟之内,十位保安就坐上停在外面的金杯,一个个都摩拳擦掌,“总算碰上了。”一个家伙说,竟有点见猎心喜的意思。
  “说的什么浑话?”队长测试了一下自己带着的电棒,“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1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