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富士康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重生九二之商业大亨-第379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在中秋街会的这两天,短短的唐人街,短暂的有了国内闹市区的热闹劲。
  街上的人们,也不再是行色匆匆,难得的都放慢了脚步,连那些看上去单身的男人,都会在那些一个挨一个的小摊面前驻足,和那些爱逛街的女人逛街一样逛得很仔细。
  事实证明,美国人民,同样是爱热闹的,人潮川流不息的街道上,不时可见推着婴儿车的美国夫妇,和谐的融入周围操着各种口音的华人中间,购买各种小玩意,为他们听不懂的粤剧喝彩。
  阿曼达最喜欢这样热闹的场景,手臂上吊着一只小灯笼,像只小老鼠一样,双手抱着个月饼一小口一小口的啃,小脑袋一会转向左边,一会转向右边,看到什么感兴趣的,就大声对爸爸妈妈说,“看。”
  那模样,就像头次进城的乡下小孩一样。
  要说,她平时可真的是住在乡下,难得见到这么多人。
  黄静萍看着街两边爆满的中餐厅,想到了筹划中自己的餐厅,她替阿曼达拂去嘴角的月饼屑,“你说得对,我们的餐厅,规模一定要大,至少等将来建成后,要有地方能用来表演,哎,你说,我们能不能在餐厅里建个戏楼?”
  “我觉得你这主意不错,既然要建中式风格的,那干脆连戏楼一起建。”
  “和餐厅分隔开,最好建在一个院子里。”
  边吃饭边欣赏节目,很low,但是一家餐厅里,附带了一个戏楼,那档次一下子就拔高了。
  到时也三不五时从国内请些“角”过来,搞个堂会什么的,让老美也开开眼,让他们知道知道,歌剧神马的,弱爆了的说。
  而且,那样的场所,不是很适合举办一些聚会吗,京剧专场,就搞一些脸谱,昆曲的,就摆上一些丝绸和刺绣,不是会让那些愁聚会的主题愁到死的家庭主妇们羡慕死?
  “咦,那儿怎么也那么热闹?”居然有两家店面,比旁边的餐厅还要热闹。
  “汇款行啊,你没看到。”冯一平指着招牌说。
  “哦,难怪呢。”每逢佳节倍思亲,佳节之前,也是大家朝家里打款的高峰期,不管自己日子过得多难,这个时候,都会尽最大的努力,不让家人失望。
  “可是他们为什么不去银行?这里,安全吗?”
  “你个傻姑娘,”冯一平拍了拍她脑袋,“你以为,人人都有美国的身份?”
  合法的身份都没有,怎么在银行开户?
  “你是说?”黄静萍惊讶的看着那里那么多进进出出的人。
  “是的,估计有些是拿旅游签证过来,有些是从其它渠道过来的。”
  “也不用多想,再过上几年,国内的情况越来越好,明着暗着来这边的人会越来越少,倒是这里的留学生,回去的会越好越多,我接个电话。”
  “你好,中秋好,对不起,这几天行程比较多,现在不在硅谷,抱歉不能参加你们的聚会。”
  是两岸清华同学会打来的,经过那年除夕的事之后,冯一平算是对这样的活动绝了缘,能不去参加,就不去参加。
  这个同学会举办的活动,虽然比留学生组织的活动要成熟一些,但说白了,虽然不像国内的同学会那样充斥着各种炫耀攀比,但联络感情的同样少,大家聚在一起,主要是为了在这个群体里,找寻可资自己利用的资源。
  从一定程度上来说,学历越高,在美国呆的时间越长,发展得更顺的人,行事已经跟正宗的美国人没有区别,甚至还要纯粹,也就是更功利,人情世故什么的,早就丢到九霄云外,所以他们才能在美国混得如鱼得水。
  真正坚守国内一些老传统的人,怕是只有唐人街上的这些老爷子,所以唐人街范围才会越来越小,越来越冷清。
  当然,唐人街的衰败,一定意义上来说,也是一种好事,说明越来越多的华人,成功的融入了美国社会。
  “这个月,你已经拒绝了三四个这样的邀请吧,连领事馆那边的都不去,这样好吗?你还叫我准备在家里办些多办些聚会呢。”
  “那不一样,那是为了融入社区,是为了传达我们在慈善方面的一些观念,说白了吧,是不得不那么做。”
  ……
  省城,非常悲惨的连假都没放的罗佳,中午跟着合租的同事——同样是今年新入职的同事走出公司大门,“本来放假,结果偏要上班,这样的日子,总是觉得特别累,中午你别管我,我不想吃饭,只想好好睡……”
  随意朝周围看了一眼,马上说,“刚想起来,我还有点东西忘在办公室,你们先走吧。”
  可是已经迟了,打扮整齐,拎着一个包,就站在公司门口的罗母早看到了她。
  见她朝里跑,罗母追了过来,“小佳。”
  罗佳无奈停下来,“妈,不是说好了吗?我明天中午回家,不用劳您大驾来接我。”
  “就知道你不会好好吃饭,”罗母顺了顺女儿散落到耳前的头发,“妈请你吃饭。”
  “对我这么好,”罗佳本能的把包举在胸前,“吃饭可以,这可是难得的福利,我就当今天太阳从西边出来了,或者是你错把我认成了罗维,但有些话,我要说在前面。”


第八十六章 中秋(下)
  “你这丫头,说的好像我们有多偏心一样,你不是我生的啊,请你吃饭你还这么多话,不吃是吧,我回去了。”
  “是不是亲生的,是不是偏心,这得问你啊。”罗佳依然站在原地小声嘀咕。
  至于她妈妈说的回家,她是真巴不得妈妈现在就回家,可是,她都大老远专程过来等自己下班,就这样回家,这可能吗?
  果然,罗妈妈不过是转身走两步,见身后没动静,立马转回来,这一次,见周围已经没人,她可不像刚才那么和煦,双眼一眯,“还不过来?”
  “我就知道会是这样,”罗佳一脸不情愿的跟过去,“虽然我知道我说的你可能不会听,听了也可能不会同意,但我还是要说。”
  “你别再让我替我哥去当说客,你今天要是还让我做这个事,我就,我就在马路中间乱跑,就等车来撞我。”她说得非常悲壮。
  然而,正如她说的一样,她妈妈好像根本没听到她说了些什么,因为压根没有给她任何回应,牵着女儿的手过马路的时候,又习惯性的唠叨,“家里好好的不住,偏偏要花钱住到外面来,你看看你现在的样子,面黄肌瘦的,是不是一直没怎么正经吃饭?”
  罗佳一看这反应,就知道自己绝没猜错,可是,面对耍无赖的妈妈,她是真的无计可施。
  见妈妈带着自己径直往繁华热闹的地方去,她轻轻的摇了摇妈妈的手,“那边,有好几家餐厅。”
  “这边没错,”罗母说,“过来的时候就看到了,前面有一家看上去不错的西餐厅,除了红酒,其它的想要什你们随便点,”罗母拍了拍她的手,“妈付钱。”
  老妈难得的这么大方,罗佳却越发的不安起来,按自己老妈这样的性格,那她这次要自己去办的事,绝不简单,相对而言,去找冯玉萱说几句罗维的好话,好像还真不用她动这么大阵仗,难不成,老妈今天要把自己卖了?——这好像也不是没有可能的事。
  “妈,能折现不。”她斗胆问。
  “放心,只要这次你能办好妈妈交代的事,以后每个月,妈都带你来吃一次,不,半个月一次。”
  罗佳听了这话,喜忧参半,喜的是,妈妈好像不会把自己卖了,忧的是,她都能下这么大狠心,可想而知这事的难度,啧,那说不定把自己卖了还省事些。
  “妈,我们还是去中餐厅吧,那边有几家味道不错,价格挺实惠的快餐。”
  虽然她也很想去吃一回高档西餐,但面对妈妈这么大的阵仗,她一门心思的想降低难度。
  “都怪那该死的非典,妈也几个月没吃了,你就当尽回孝,带妈妈去吃,只不过,是妈妈付钱。”
  罗母看起来是真的想让女儿等下不能拒绝自己的提议,“就那家了。”
  妈妈既然这么说了,加上罗佳又很有这是最后的晚餐的自觉,所以这一餐,真是放开手脚点,吃完甜品后,在西餐厅第一次有了吃撑了的感觉。
  用餐巾擦了擦嘴,她很认命,很光棍的问,“说吧妈,是让我去杀人还是放火?”
  “这么大的姑娘了,一点正形没有。”罗母作势欲打。
  “那就是没事?太好啦,我还要回去值班,谢谢妈妈。”
  “装什么傻?回来坐下。”罗母脸色一变,但想着周围的人可能有在关注这边,转瞬又变了回来。
  偷机失败的罗佳怏怏坐回来,“母亲大人您吩咐!”
  “唉,还不是你那个没用又懦弱的哥哥,”罗母恨钢成铁的说,“他那个死脑筋,就认准了那个冯玉萱,又没本事把她找回来。”
  “这几天去了几次,还是连话都没能说上几句,明天不是中秋吗,你替他去找一趟冯玉萱,让她来家里吃饭。”
  这个“他”,准确的说,应该是“他们。”
  自从罗父罗母上次去新房,看到了做了一半就停下来的装修工程,知道了冯玉萱的态度之后,他们终于也淡定不起来,几乎是瞬间就想道,好像这个冯玉萱,是打着灯笼也难找的好儿媳。
  总是失去后才知道拥有的珍贵,他们俩也这样。
  于是,从那天回家起,他们就旁敲侧击的鼓励儿子去找冯玉萱。
  罗维虽然不知道爸妈这态度,为什么会180度大转弯,但当然知道这是好事,在家里迅速恢复了活力,兴冲冲的去找冯玉萱,但无一例外,都是铩羽而归。
  冯玉萱虽然心里其实也不是能真的放下,但却一直表现得离罗维千里之外。
  因为蔡虹跟她讨论过这事,这事,看起来是罗维的问题,其实本质是与罗维爸妈的一次较量,从那两位的性格来看,这一次如果让步,他们肯定不会汲取教训,反而一定会变本加厉,将来要干涉的事一定越来越多。
  所以,为了可能的以后的安生,不如趁这次机会好好分个高下。
  “小时候常听我爸念叨,”军师彩虹说,“国家打一仗,都会换来几十年的安宁,我们也一样,一定要借这次机会,彻底奠定你以后跟他们相处的模式,你肯定不希望成家后,男方的父母,还经常跑到你家里对着这那那的,指指点点吧。”
  冯玉萱深以为然。
  在发觉自己的坦诚相待,不但没有得来罗维爸妈的认可,反而是相当反对之后,深感有些心寒的她,也觉得一味委曲求全,一味的迎合,不是好办法。
  所以,罗维这几天的努力,注定会徒劳无功。
  罗父罗母不亲自出面表态,冯玉萱这次不会罢休。
  爸妈态度的突然改变,和哥哥这几次去找冯玉萱的事,这阵子没有住在家里的罗佳,其实都知道。
  自从罗佳在家里帮哥哥唱了几次双簧之后,自己感情上的事,罗维再也没有瞒着妹妹。
  “妈,这怎么可能,拉她明天来家里吃饭,我哪有那么大的能耐?再说,你怎么知道她明天不会回她父母家?”
  “你哥确认过了,明天有一场规格很高,影响不小的婚礼,她要亲自监督,你呢,下午早点去,好好跟她磨一磨。”
  “但我明天还要上班。”罗佳摆出了一个很光明正大的理由。
  “请假,如果不准假,那就矿工,大不了不干这份工作,这什么公司啊,中秋节都不让女员工休息。”
  罗佳又一次感受到了爸妈深深的偏心,又一次萌生了是不是好好攒些钱,去验个DNA什么的,为了能让哥哥的女朋友能到家里一次,爸妈可以毫不犹豫的让自己牺牲工作,亲生父母能这么干吗?
  ……
  一般来说,结婚这样的喜事,国内都倾向于挑农历双数的日子。
  而且,农历的好几个十五,比如七月十五,肯定不是结婚的好日子,八月十五中秋虽然比七月十五要好,但是,因为这一天是团圆的日子,选在这一天结婚,会对要来随礼的好友造成不便,但是今年,省城一位知名公司老总的千金,偏偏选在这一天出嫁。
  他们也不是任性,而是找人批过八字,中秋这天结婚挺好。
  另外,这位千金小姐出生的日期也很特别,25年前的大年29出生,所以选在中秋结婚,他们觉得挺有意义——不得不说,有时候,有钱人的思维,老百姓真不一定能接受。
  但是,这给冯玉萱提供了一个很好的不回家的理由。
  和罗佳一样,她现在也很不想回家,因为实在不知道该怎么跟爸妈解释上次放鸽子的事。
  特别是爸爸可能的责难,她想想就怵,从小到大,在一些事情上面,爸爸可从来都不是好脾气的人。
  可是,她今年都已经27岁,真不想再被爸爸责骂,那真是挺伤自尊的一件事,哪怕这事,说起来也确实是自己没处理好。
  今天的这一对新人,女方家的条件,同样明显好于男方。
  女方的家长,是省里知名的企业家,家财万贯,而男方的家长,只是一个退休的中学老师,但是,冯玉萱发现,这两家,确实相处得不错。
  虽然女方家从宾客规模、宾客地位,明显比男方高,婚礼相关仪式上的安排,也偏向为这次婚礼投入多的女方,但男方是真的没有任何不满,那一对老夫妻看向那一对新人的目光,都是掩饰不住的高兴。
  可见,学问高并不一定意味着就真的什么都能处理得很好,这个退休的中学教师,比那个退休的研究所研究员,要豁达圆融得多,或者说,他们更擅于抓住一件事的重点,比如儿女的婚事,自然是以儿女的幸福为第一要务。
  家长如果在这件事中间,过多看重自己的情绪,真是有分不清主次,喧宾夺主的嫌疑,或者直说,就是不太懂事。
  酒店前的大宴会厅里,仪式进行到了最重要的环节,新郎满怀期待的站在台前,看着岳父带着他穿着婚纱的女儿,从礼堂正中的红地毯上缓缓走近。
  在还小的时候看到这一幕,冯玉萱总是不能理解那些人为什么那么高兴又伤感,觉得在婚礼上哭是件很矫情的事,但是现在,她却经常为婚礼上的一些细节所深深感动,有时甚至热泪盈眶。
  比如,那个在平常看起来有些张狂专横的新娘爸爸,这会看上去有些惶恐,他低着头,紧紧的牵着女儿的手,不时去看女儿一眼,眼眶好像有些红。
  等把女儿交到女婿手中以后,没有在台上多呆,下台以后,马上用巴掌根揉了揉眼睛,还笑着轻声向旁边的朋友解释,应该是眼睛酸了之类的,但他那眼眶,都明显是红红的。
  看着在台上喜极而泣的女儿,那位成功的商人,又开始不时低头揉眼睛……
  冯玉萱几乎当时就决定,下午就跟小舅他们一起回家,就是爸爸骂自己几句狠的,也绝不还口。
  “怎么,羡慕了?”
  一个人突然贴着她说。
  冯玉萱揉了揉眼睛,“罗佳,你怎么来了?送礼?”
  “才不是呢,我是专程来找你的,玉萱姐,你知不知道,我哥最近状态有多不好,我虽然以前一直有些讨厌他,但看了他现在的样子,也觉得很心痛。”
  “你知道吗,今天的这样的日子,他居然都主动申请留在学校里值班,你陪我去看看他好不好,什么都不用做,只看一眼就好。”
  罗佳考虑再三,并没有按着妈妈的要求来,适当降低了妈妈交代给自己任务的难度。
  作为女孩子,她很明白,冯玉萱现在对自己父母的意见,应该更大,想让她到家里吃饭,真没那么容易,但是,动之以理,晓之以情,磨上一下午,让她主动去看哥哥一眼,这个任务,还是有希望完成。
  而且,妈妈并没有抓住重点,现阶段,冯玉萱去不去家里吃饭,不重要,重要的是,她能和哥哥有接触。
  “罗佳,很抱歉,我一会就得回家,还等不到这边结束,”冯玉萱带着她朝外走,“我弟弟大部分时间都在美国,一两年都没回家过年,这样的日子里,家里只有爸爸妈妈,我无论如何都得赶回去,另外,后天老家有事,我必须得参加。”


第八十七章 白担心
  “对了,你等等,”冯玉萱对着对讲机叫了一声,“小柳。”
  “你好冯总。”
  “把我定制的月饼,送一盒到大礼堂来。”
  送个月饼居然就只送一盒?她为什么这么小气?
  没几分钟,一个婚庆公司的女员工提着一盒包装精美的月饼小跑过来,冯玉萱把那盒月饼塞到罗佳手里,“最好不要送朋友,自己留着最好,我就不陪你了。”
  她得给小舅和小舅妈打电话,告诉他们自己改了主意,今天就回去,而不是明天再回去。
  冯玉萱都说了这个理由,罗佳原本定好的其它手段,此时都派不上用场,总不好说我哥要紧,你爸你妈都不用管吧。
  只是,说的那话是什么意思,这月饼能有多好,还只送一袋?
  在出租车上,她忍不住抽出月饼看了一眼,居然是首饰盒一样的盒子装着,打开一看,里面的红缎上,固定着一大四小五枚金灿灿的月饼,这么土豪的东西,看来爸妈肯定是不喜的。
  她随便拿起一个,顿时觉得特别秤手,再一捏,哟,结实得很,难道这是?她突然想起一样传说中的东西。
  避开出租车司机的眼光,悄悄的咬了一小下,果然!
  再一看,旁边就有一张小卡片,上面介绍了制作这些月饼的材料,“24K金。”
  这一下,她再也不用担心爸妈会不会喜欢。
  如果只是黄金的颜色,那就是“土豪”,估计爸妈不太会喜欢这种风格,但如果是纯金做的,那就“豪”,这样的“豪”,天底下会有几个人不喜欢?
  罗佳此时,担心的不再是没完成妈妈交待的任务,今天这事,换谁来都不成。
  说来说去,还不是怪爸妈,他们要是不生事,这一次哥哥说不定能随着冯玉萱一起回家,哪来这会的这么多烦恼?
  她现在担心的是,这盒月饼,是要上交到家里呢,还是自己留着?这应该算是冯玉萱送给自己的吧,要不要去找个地方称称?
  ……
  出城路口,好几个表弟表妹等在路旁,“萱姐。”
  小舅的商务车上,还有大舅家的大女儿蓉蓉、二舅家的大儿子成成,三舅家的大儿子阳阳。
  蓉蓉和程程,他们俩第一次中考失利后,被安排到省城复读了一年初三,后来都如愿上了省城的高中,现在刚入高三。
  至于阳阳,初三就被直接安排转到省城来读,现在刚上高中。
  “蓉蓉,这个妆化得不错。”冯玉萱拉着大表妹夸了一句。
  蓉蓉的胆子还是有些小,容易害羞,听表姐这么一说,脸马上红了,“我随便化的。”
  “你们两个,”冯玉萱点了点成成和阳阳,“回去的这几天,记得要好好表现,别让你爸他们找到机会揍你们。”
  “有我妈在,他们才不会有机会呢。”那两个家伙笑得很得意。
  男孩子,就是调皮一些。
  “别高兴得太早,回家了能教训你们的人多的是。”梅义良插了一句。
  “哦。”那俩答应了一句。
  梅义良的话,对他们还是有些威慑力,因为这几年,他们一直在梅义良的管辖下。
  这几年对这几个侄儿侄女,蔡虹始终是好言好语,但梅义良可没见外,该骂就骂,该上手就上手,也不怕他们跟兄嫂告状。
  他怕什么,早几年冲起来,都会跟几个哥哥动手,现在替他们管教孩子,有什么好怕的。
  “不是说明天下午才回吗,怎么突然改了主意?”蔡虹问冯玉萱。
  “你们都走了,我一个人在这呆着也没意思,还有,一平打电话骂了我一通,说这样的日子,怎么好让爸妈他们自己过?老板都开口了,我能不听吗?”
  “一平骂得对,这样的日子,你确实应该回家,好好开车。”梅义良叮嘱了一句。
  “我坐玉萱车上。”蔡虹拉着慧慧坐到冯玉萱车上。
  “想通了,不怕被家里骂?”蔡虹问。
  “骂就骂呗,又不是没被骂过,”冯玉萱说,“再说,今天这个日子,他们总不会骂我吧。”
  “为什么?大姐你做了错事,被骂不是应该的吗?”已经五岁多的慧慧说。
  “你懂什么?”蔡虹在儿子的头上拍了一下。
  “哼,跟你们两个女人在一起太没意思,停车,我要跟爸爸和成成哥他们一辆车。”小家伙发脾气。
  一路顺利,进镇里之前,梅义良特意停下车跟外甥女说了几句话,“你爸要是骂你几句,你忍着就是,也别觉得委屈,这事总是你没处理好。”
  “还有,你要明白,他骂你,不是气你说好的事没做到,其实还是心痛你受了委屈。”
  “我知道了小舅。”
  ……
  “记得控制一下你的脾气,”中午饭的时候,梅秋萍又一次叮嘱冯振昌,“玉萱都那么大了,你要是对她发脾气,小心她今年过年都不回来。”
  “说不得了我还?”对女儿几个月前做的在他看来称得上荒唐的事,冯振昌现在一想起就还是有些生气。
  “这事,最难受的就是她,我们做父母的,不帮着她,这个时候还骂她,应该吗?”还是梅秋萍理解女儿一些。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1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