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富士康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重生九二之商业大亨-第381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这些化妆品,可不是乱大街的那些什么香奈儿、迪奥,而是沈雪亲自跑到欧洲,精挑细选后定下来的几种。
  她特意选了德国的一些牌子,同样是奢侈品,但在国内名声不大,比如雅寇、茜素斯、芙蕾蓉娜、LCN等,不过品质确实好。
  她推荐的理由是,这些化妆品,大多是纯天然的,不会伤害皮肤,过敏性肤质的人也能用,而且还会修复损伤的皮肤。
  这些夫人们收到这个,真的比收到珠宝首饰还要高兴。
  沈雪还对她们说,“有机会,我们大家一起去原产地疯狂大采购。”
  但其实,接下来中午在东城海鲜酒楼最好的包厢里,她宴请最需要维护好关系的那几位的时候,席间就已经定下了去欧洲购物的时间,就在下个月。
  为了避免可能的影响,她们到时会先到香港,再由那里出发去欧洲,所有的费用,自然都是由东成负责。
  只不过,沈雪觉得有些屈辱,为了迎合这些人,在席间,她也不得不说了几个尺度不小的笑话。
  希望这个项目,能顺利完成,我们的财富再上一个台阶吧,那自己的付出,也是值得的,沈雪想。
  看着那些比男人们还放得开的夫人们,比赛一样的说着露骨的段子,听后还笑得前俯后仰的,自命清高的沈雪,不得不大口喝酒来压制心中的不适。


第九十章 祝寿
  冯玉萱担心的问题,晚上爸妈依然没提,这不应该是忘了,难道他们都转了性子?
  她后来索性也把这事抛到脑后,高高兴兴的陪着爸爸喝了几杯酒。
  晚饭后,家里很热闹,来了好多人,聚在后院的凉棚下,当然,不是赏月,这些普遍最高的文化水平,就是小学毕业的人,做不出望月怀古那样的雅事,大家就是聚在一起闲聊而已。
  闲聊的中心,是远在美国的冯一平。
  他在美国做的那些事,电视新闻和报纸上有报道,嘉盛的官网上,报道得更详细。
  说实话,在场的这些人中,很多不一定能明白冯一平的那些动作,但是,那接近5个亿美元的收购价,后来上涨的股价,以及现在即将跟麦当劳这样的大公司合作……
  哪怕文化程度再低,这其中的份量,大家都清楚。
  就是不清楚,听了新闻里分析,自然也会清楚。
  负责给大家添茶倒水的冯玉萱,自然也会得到大家的夸奖,虽然她能感觉到,那些夸奖,应该都是附带的,但是没办法,谁叫自己的弟弟太耀眼了呢?
  当然,虽然她在农村,已经是老姑娘,但没一个人提这事,那不是太不识时务了吗?也没谁说帮她寻摸女婿什么的,大家都知道,他们认识的人,冯玉萱多半看不上。
  冯玉萱看着爸爸在人群中一直在笑,看到自己的时候,眼里也满是高兴和期许——真不像是生自己气的样子。
  所以她在中秋的晚上,睡得特别安稳。
  醒来后一看,啊呀,居然都已经过了9点!真是好长时间没有睡过这样的懒觉。
  “起来了,”正在忙着打包的梅秋萍抬头看了她一眼,“早餐在厨房里,快点吃,我们要赶到梅家塆吃中饭。”
  “爸呢?”
  “他明早去,今天还在厂里。”
  也就是说,自己担心了好长时间的批评教育,看来真的并不存在?爸妈原来也这么通情达理?冯玉萱的脚步轻快了许多。
  ……
  外公家里,今天特别热闹,后院,已经变成了一个大厨房,和以前一样,已经搭起了好几个露天炉灶,和以前不一样的是,忙碌的人中,有两位穿戴整齐的大厨,他们来自嘉盛假日酒店,正在带着一帮大姑娘小媳妇挑菜洗菜切菜。
  这两位,还只是打前站的,今晚,省城嘉盛假日酒店的行政大厨,将会带着一个团队到镇里,明天早上,会有冷藏车从省城运来一些食材,明天上午,他们将借用镇里工业园食堂的专业炉灶,做几道不适合土灶做的菜。
  梅秋萍提着两个纸箱进屋,看着在灶台上忙活着准备中饭的四个兄弟媳妇,大声说,“哟,这妯娌几个,关系怎么这么好呢?”
  “大姐,”“大姐来啦,”她们几个笑着接过梅秋萍和冯玉萱手里的东西,“这不是说明你冯家兄弟几个本事吗?”
  蔡虹也笑,“带的什么?”
  确实,冯家的这妯娌四个,现在真的是一团和气,却也不是她们终于“长大了”,懂事了,脾气变好了,而是日子普遍都变好了。
  以前几个相互不服气的由头,现在回头想想,都觉得有些好笑,说起来,都是因为钱,而当初争得一头包的那几个钱,她们现在没有一个看得上。
  虽然大姐和四弟家的日子最好,但兄弟几个的好日子,也是被大姐和小弟带动起来的,就连孩子的教育问题,都是他们帮着解决。
  而且剩下三个的日子,也比城里一些小老板的日子都要殷实得多,每年轻轻松松的就收入几十万,风险一点也不大,在城里房子好几套,一般的奔驰宝马都能开得起,在镇里,在县里,走到哪,只要知道他们身份的,旁人一定都会笑脸相迎……
  这还有什么好说的?
  身家丰厚了,自然也在意身份和脸面这些东西,再说,还能像以前一样,几天一吵,让公公生气吗?她们不敢!
  她们明白得很,公公心情好,大姐家和老四家心情就好,反之,大姐和老四心情就会不好,那搞不好,会连带着自家的收入也不好。
  跟钱过不去的蠢事,谁都不会做。
  虽然在私底下,整天在一起的大舅妈、二舅妈、三舅妈还是免不了会有矛盾,依然免不了会别别苗头,但是,这些事,她们现在从来都不会闹到台面上来。
  “都是家里的一些干货,刚好这次用得上。”
  “大姐,这都是好东西啊,”蔡虹拆开一个箱子说,“有些城里花钱都买不到。”
  能不是好东西吗?别人送到家里的,肯定都是捡好的送。
  “那明天去家里吧,有什么喜欢的,你自己挑。”储藏室那些东西,梅秋萍看了有点发愁,太多。
  “呵呵,那我明天一定去。”
  冯玉萱看到,另外三个舅妈听了妈妈这话,好像略有点不高兴。
  “来了。”穿着中山装,敞口布鞋的梅建中,抱着最小的孙子慧慧走进屋里。
  “来了爸,”“外公。”
  蔡虹连忙把慧慧接下来,“不是说了,现在要自己走路,不让大人抱吗?”
  “没事,”梅建中揉了揉小孙子的脑袋,“是我要抱的,是不是呀慧慧。”
  他看这地上的箱子,“菜不是都买了吗,你还从家里带干什么?”
  “这些放在家里也吃不完。”梅秋萍说。
  “爷爷,喝茶。”慧慧小心的端着一个杯子,递给梅建中。
  “真乖,你渴不渴?要不要拿牛奶?”
  另外的三个舅妈看着这一幕,还是有些吃味,好像这小的,总是招人疼一些。
  “玉萱,一平怎么没让她女朋友带着女儿回来一趟,那不就四世同堂吗?多喜庆!”二舅妈问。
  “现在怎么好让她回来?”梅建中说,“平常能来看看我就行。”
  而且,我不仅有了重孙女,还有了重孙子。
  “一平他们说了,明年,一定带着孩子,来给外公祝寿。”
  灶上人手够,冯玉萱也懒得去凑热闹,干脆坐在那逗慧慧。
  “哪用的着年年办,”梅建中说,“我知道你们有孝心,也不用年年都这么大张旗鼓。”
  “爸,明年当然得办,明年你85。”梅秋萍说。
  “爷爷,过几年我也带着我的孩子,来给你祝寿。”慧慧突然跑到梅建中面前,仰着头认真的说。
  “哈哈。”一屋人都被他这话给逗乐了,而且这话也很应景,寓意比长命百岁还要好,兆头也很好。
  ……
  农历8月17一早,梅家塆由水泥铺得整整齐齐的打谷场,被扫得干干净净,一辆货车,拉来一车的桌椅,几个年轻人正比着赛似的卸车。
  另外一辆车上,卸下来的是一套音响,对这个很感兴趣的梅义良,带着慧慧来凑热闹。
  预计到今天前来祝寿的人数,挂面厂今天都停工一天,厂前面的大块空地,也用来摆酒席,加起来,都超过了100桌,但还是不知道够不够。
  本来在镇上工业园的礼堂里更好,但是梅建中就是不愿意去镇里,几个儿女都知道他的本意,但这个事,就是在村里办,那也低调不了。
  家里,梅建中依然还是穿一套中山装,只不过脚上的鞋换成了皮鞋,头发理过,胡子刮过,整个人显得精神了不少。
  他最高兴的,不但是子女都到齐了,连孙子孙女都到齐了,一大帮人围着他,好不热闹。
  长寿面刚吃完,冯振昌带着兄弟们来了,然后,老蔡带着两个儿子来了,之后,来祝寿的人络绎不绝,冯家冲,是家家必至,镇里的只要从冯一平家的公司里,直接间接得到好处的人,自然也都派人前来随礼。
  9点半,费了不少功夫才请来的省剧团的主力们,在临时搭建的舞台上,十分尽心的表演起来。
  场间围着桌子,随意坐下来的宾客,吃着省城老字号糕点铺定做的寿桃,还有从东北那边运过来的鲜桃,还有月饼、蛋糕等糕点,花生、核桃等坚果,卖力的叫好。
  现在一般人家有喜事,都是放电影,唱戏,好多年都没见过,而且还是省剧团,据说一般不接这样演出的,那就更是难得。
  这番热闹,让公路上那些车辆,经过的时候都会逗留一会。
  一辆中巴车上,赵书记看着村前的河滩上密密麻麻的停着的车,对司机说,“别朝前开了,也到那儿去。”
  看车的人看着车上下来的一大串领导,连忙跑过来,“赵书记,盛县长你们好,不用停在这,那边还有停车的地方,我带你们去。”
  “不妨事,”赵县长摆摆手,“几步路的事,走过去就行,”其实不止几步路,加起来至少也有一里多地。
  他却没有朝河滩上都能听得很清楚,非常热闹的晒谷场上走,背着手,饶有兴致的参观起了旁边停着的车,虽然都是五菱、长安、昌河等面包车,轿车并不多,但看看这些车上面挂着的本地牌照,再想想今天来祝寿的这些人,他还是挺高兴,“什么叫成绩,这就是实打实的成绩,要是日子不好,老百姓哪能买车,又哪能买得起车?”
  “盛县长,现在镇里一共有多少量机动车?”
  “登记在册的,最新的数据是2873辆,平均每百人拥有5。3辆,不低于南方一些发达地区的水平。”
  “当然,那边主要以轿车为主,我们这,依然是以面包车为主。”
  盛正还是比较老实,一般的领导,在上级面前汇报的时候,不会主动补充后面这一句。
  “我想,不是大家买不起,主要是因为面包车在我这更实用,坐人拉货都方便。”招商局长会说话。
  “赵书记,盛县长,各位领导,”接到黄承忠的电话,冯振昌带着梅义良跑过来,“你们怎么把车停在这?那边有预留的位置。”
  “冯老哥,”赵书记握着冯振昌的手,“这儿挺好,看着镇里有这么多车,我们很高兴,这得感谢你啊,还有梅总。”
  “书记你客气,县里和镇里,对我们的帮助更大,各位领导,这边请。”
  ……
  “哟,这么多熟人?”看着屋里的老蔡他们,赵书记笑。
  “领导,这么好意思,怎么好劳烦你亲自过来。”梅建中站起来。
  这不是梅建中第一次见赵书记,不过,上一次见面,赵书记还是赵县长。
  “老叔你快坐,”赵书记拉着他的手坐下来,“你完全当得起,你的儿女后辈,为镇里,为县里,做了这么大的贡献,老叔,我们这些人,都得感谢你!”
  “这怎么话说的,他们也没做什么,就是做了什么,也是应当应分的,当不起领导的感谢。”
  “义良,”大舅梅国胜把他拉到一旁,老二国平和老三国华也在,“人太多,地方不够,怎么办?”
  “超了多少?”
  “再加一半,才勉强坐得下。”
  那就是要150桌,“这么多?”
  梅义良想了下,“先从我们自己这边下手,慧慧他们的舅舅舅妈,现在先不上桌,塆里的人,也等晚上,这肯定还不够,我再跟大姐说说,让冯家冲的也等一等,总之,年纪大的,先上桌,关系一般的,也得让他们先坐。”
  这还真是幸福的烦恼,平均算起来,估计镇里三分之二的人家,都有来送礼。
  ……
  一番纷扰后,十一点半,没有安排什么儿女拜寿、领导讲话之类的事,鞭炮一响,准时开席。
  他们家的菜,自然也和一般人家的不同,菜单,都是酒店的大厨拟的,第一道是冷盘,福星高照,也是一个大拼盘;第二道,是金鸡贺寿(脆皮烧鸡);第三道,福寿双全(粉蒸土豆排骨);第四道,万寿延年(土获苓炖龟)……
  上到第八道,福如东海的时候,主桌上的赵书记他们,看着从路边的一辆车上匆匆下来的两个中年人,连忙站起来,“唐秘书长,钱局长。”
  来人是市政府的副秘书长和招商局钱局长。
  “梅叔您好,今天您大寿,周市长中午接到通知要到省里汇报,没办法亲自来,派我来代表他给您祝寿,这是他给你写好的寿联。”
  ……
  冯家冲上桌的人不多,但冯振昌几兄弟,都上了年纪,自然是坐着的,这时,看着梅建中这个大寿的风光,四叔说了一句,“我们的爹娘没这个福气啊!”


第九十一章 因为谁
  就是以梅建中的心境,大寿过成这个样子,也是非常舒心。
  倒回十年前,他不过是乡下一个普通得不能再普通,还隐隐有些为养老发愁的老农民,现在过个寿,不但惊动了镇里、县里的领导,连市里的领导都记得,亲自派干部送来了寿联。
  更难得的是,镇里的老百姓都自发来了一大半,这样的待遇,更是让他激动欣喜,就是放眼全国,估计都没几个人能有这样的待遇。
  所以,这个寿,他真是过得老怀大慰。
  他很清楚这样的原因,在大家的贺寿声中,总是不由自主的想起那个暑假,穿着一条不合身的裤子,泛黄的、上面有破洞,甚至补都没法补的汗衫的外孙,低着头嗫喏跟自己要几块钱买稿纸和寄挂号信时的情形。
  想起爷孙俩提着两个黑色塑料袋,冒着太阳,从镇上往回走的情形……
  自己没留意,但现在想,那会外孙的眼里,应该就满是希望吧!
  自己这一家,冯家冲的那一家,包括镇里今天来贺寿的这么多家,镇里、县里、市里的这些殷勤的领导,都是因为自己的外孙,他们才有了今天的好日子和好政绩。
  那会,谁能想得到这个?
  梅建中老怀大慰,儿女们却不轻松,不但要招呼来的那一两桌大小官员,还要招呼好那些暂时还在等的客人,然后安排再开一次席。
  之后,还要招待今天帮忙的村里人和省里酒店临时调来的那些人,等到晚上终于能歇下来喝口茶,已经十一点多。
  梅建中今天精神特别好,这时候也还没睡,对着满屋的后辈,提了一句,“不管是秋萍你们,还是慧慧,你们都要记住,今天这样的日子,是怎么来的。”
  这话过年的时候还不好说,今天说,再合适不过。
  慧慧举手,“我知道,是因为平哥。”
  看来梅义良夫妇在家里没少念叨这事。
  梅建中摸了摸小孙子的头,“我是没做你们这么多事,但我知道你们的本事,如果没有这样的机会,你们会不会有今天这样的成就?”
  老蔡正由两个儿子陪着进来告辞,接了一句,“亲家你这话说得对,我是清楚,比我有本事的人多得多,但他们居然都没我这把老骨头混的好,这都是因为一平的缘故。”
  梅建中起了个头,也没再接着说什么,儿女们都这么大年纪,也都好颜面,为了免得他们太膨胀,有些话是要说,但提点一下就好,不然估计会起反作用。
  “难得上来,不多住几天?”
  “要准备秋交会,我得提前去趟深圳,不过,亲家,等我这次回来,我们俩也好好去转转,去海边,一平那边的酒店不是建好了吗,我们就去那玩,至于家里的这些事,我们操心了这么多年,也该放手了,他们自己应该也能掂量。”
  说这话的时候,老蔡也看了自己两个儿子一眼。
  对嘉盛来说,他们这些人,现在搞不好就会成为阻力。
  ……
  蔡虹真的到冯家冲拿了不少土产,从干辣椒到火腿、各种腊肉,装了满满三大箱子。
  临出门的时候,冯玉萱把车钥匙给她,“舅妈,我跟爸妈说几句话,一会过来。”
  蔡虹一愣,难不成从中秋到现在,这事大姐和姐夫他们提都没提?
  “好的,不急。”
  “爸,妈,”爸妈体谅自己不问,冯玉萱觉得自己应该主动一点,“上次我说带人回家的事,对不起。”
  梅秋萍看着冯振昌。
  冯振昌没看女儿,“这个事,我当时是很生气,这不是小事,怎么好这么儿戏?”
  “不过你妈说得对,发生这样的事,你最难过,我们做父母的,不好再责怪你。”
  “婚姻大事,首先是你的事,鞋合不合脚,只有你自己知道,我们两个呢,对待你,就像对待你弟弟一样,不干涉,电视里面也都这样演,长辈去干涉儿女的终身大事,结果往往都是好心办坏事。”
  “但是,不干涉不代表你不用征求我们的意见,你啊,是看起来活泛,有时候其实是个死脑筋。”
  冯振昌的表态,梅秋萍很满意,冯玉萱也很感动。
  “我和你爸的意思,自由恋爱,我们不反对,但是你一个姑娘家,结婚还是要按照我们这里的老规矩来,该做的事,一样不能少。”
  “你可别想着哪天领个人回来,就马上说要跟他结婚,那样的事,你别指望我们会同意。”
  她这些话,其实是帮冯振昌说的,冯振昌听进去了她的意见,她自然也要帮着他。
  夫妻这么多年,这点默契还是有的。
  “上一次的事,过去了就过去了,你没跟我们细说,那我们就当你自己能把这事处理好。”冯振昌说。
  “如果你处理不好,或者是受了很大委屈,那一定要跟我们说,哪怕是出嫁了以后也一样,只要我们还在,就绝不会让人欺负你。”
  “就是哪一天我们不在,你弟也会做我们做的一样的事。”
  ……
  蔡虹抱着手在车边转圈,看到冯玉萱过来,忙关切的问,“怎么样?你眼睛怎么红了,你爸妈他们骂你了吗?哥和姐他们还真是,你都这么大,他们怎么好这样?”
  她们俩,说是舅妈和外甥女的关系,其实说起来,更像是一对姐妹。
  “没有,”冯玉萱给车打着火,又不急着走,“原来这几年,变化最大的,是我爸妈。”
  “哦,怎么说?”
  “他们的性子,变化很大,现在有些像小时候我们羡慕的别人家的爸妈。”
  蔡虹松了一口气,“他们能替你想就好。”
  “不止你爸妈变化大,你几个舅舅和舅妈,变化同样不小,我记得很清楚,第一次来的时候,她们几个还有些阴阳怪气的,但这两年回来,再也没有这样的事。”
  “那是因为你碰上了好时候,我可记得以前,她们三个几天一小吵,半个月一大吵的情形,那会外公家里,甚至整个梅家湾,都热闹得很,”冯玉萱说,“所以我们后来越来与不喜欢到外公家去。”
  “我是运气不错,”彩虹点点头,“其实不光你舅他们这边这样,如果我家还是像以前一样租块地方搞个家具作坊,哪怕能存活到现在,我家里也不会消停。”
  “我那个大嫂和二嫂,也都不是省油的灯,二嫂还没进门呢,就和大嫂争这争那的,如果不是我爸后来和一平一起合作,就为我爸妈原来的那套老房子,她们肯定就得打起来。”
  “估计后来再为家具作坊的事,我大哥和二哥也不会好好说。”
  “如果都满足了他们的要求,估计等到我出嫁的时候,什么都不会有,那那会我们兄妹三个,肯定也是形同陌路。”
  “所以说,这些事,这些变化,都是因为你家的。”
  “一平。”冯玉萱和她同时说。
  “你在看看这路,这路边的这些房子,房子前的这些车,”蔡虹说,“你原来想得到吗?”
  冯玉萱摇头,“我想,肯定有很多人跟我们一样想。”
  ……
  此时的硅谷,已经是傍晚时分,冯一平还在和佩奇他们讨论上市的准备工作,如果他知道家里这些人的想法,虽然不会骄傲,但多少会有些欣慰。
  虽然离自己的目标还远,但总算已经有了不少改变。


第九十二章 直觉
  16号,得到了默巴克的消息,冯一平启程前往芝加哥,不过这一次,同行的除了布坎南,还有黄静萍和女儿。
  当湾流跃于云海之上,开始巡航的时候,阿曼达又坐不住,兴奋的在机舱里跑来跑去,这个小家伙,估计完全不理解冯一平现在就在帮她建立朋友圈子的良苦用心。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1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