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富士康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重生九二之商业大亨-第573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但是下一刻,他们就激动起来,在新闻联播主持人的解读声中,镜头几排几排的扫过下面的代表席,在有些人的位置,还会短暂的停顿也许那么零点几秒,这一次停顿的对象,他们再熟悉不过,那不是一平吗?
  冯振昌和梅秋萍也正挥舞着筷子为这事高兴,电话响了起来,手机也响起来,不用说,肯定都是道贺的。


第五百三十三章 配合默契的大佬
  指缝很宽,时间很瘦,忙碌而充实的日子,总是过得很快,3月14号下午四时许,随着宪法修正案的高票通过,冯一平第一次参与的全国人大会议正式闭幕。
  不出所料的是,他的加强婴幼儿奶粉安全管理,以及加大打击拐卖未成年人的两项提案,没有通过人大主席团和有关专门委员会的审议,最终并没有列入本次会议议程。
  但冯一平并没有觉得沮丧,在当前发展是第一要务的前提下,在国家层面,有的是更多要紧的事务需要解决。
  但并不是没有任何进展,在他们省的代表团审议他的提案时,到会的相关部门负责人,在会后和冯一平进行了深入交流,完整的听取了他对这两个方面的看法,并郑重表示,回去之后一定会关注这两个方面的情况。
  只提案一次,就能让他们“关注。”这样的结果,冯一平已经满足。
  每次人大会,最后的重头戏,都是总理的记者招待会,但在今年,俄罗斯不知道是有意还是无意,来抢了一把今天的这场中外瞩目的记者会的风头。
  就在今天,俄罗斯大选结束,同样不出所料,普京获得了69%的选票,取得了压倒性的胜利。
  但是普京大帝的风头,也被另一个欧洲小国西班牙的大选抢去了几分风头。
  由于11号在西班牙首都马德里发生的那场死亡200多人,伤1500多人的连环爆炸案,同样是在今天揭晓答案的西班牙大选,获得了前所未有的关注。
  最终,采取务实温和的改良路线,主张实行多元制社会主义的西班牙社会党在大选中获胜,领导人萨帕特罗成功当选首相。
  当然,这些都跟目前的冯一平没有任何直接联系,在总理举行记者会的时候,他正在酒店送别与会的省领导。
  工作人员们在忙碌的来来去去,省委书记笑着把冯一平拉进书房,“一平,来来,坐,趁还有时间,我们聊几句。”
  这该不会是又要我作什么投资承诺吧!
  “领导您坐,还是龙井吗,我给您泡茶。”跟这位后来也入常的巨头打交道时,冯一平一直也很用心。
  原因很简单,不管是对自己还是对公司,这样的人对自己很认可,总是一件好事。
  而且他恰好在省内任职,这样的机会怎么能不把握?
  当然,即便很重视,跟这位在一起时,他还是坚持一贯以来的原则,不卑不亢。
  这其实是对自己的尊重,同样也是对对方的尊重。
  所以眼下的他,就表现得有点像一个挺有礼貌,又有点自来熟,有点大大咧咧,有些问题还会同你争辩两句,并不是你说什么就是什么的晚辈。
  完全没有其它大多数人在书记面前的紧张和拘谨。
  对他的问题,书记没有说是还是不是。
  其实很多高级领导都这样,不会随便透露自己的爱好,只有那些有心索贿的领导才会经常装作不在意的说,“那些有年头的物件的包浆啊,上手以后真舒服,”“孩子在国外留学,开销大啊,”或者是,“听说你们这有个主持人特别出色?”
  冯一平这也就是走个过场,他知道这位虽然在北方长大,大部分的工作经历也都在北方,但他是江南人,除了乌篷船和黄酒,他们那也是知名的绿茶产地。
  “知道你是这的主人,别忙了,坐。”书记笑着说。
  “好咧,”冯一平把一杯龙井放在他面前,“领导请用。”
  “总理说过,和世界上其它国家相比,我们国家的特色,就在于人口基数过大,再小的问题,乘以13亿,都会变成一个大问题,再大的成绩,除以13亿,结果肯定很难出众。”
  “我明白,国家现在有很多更重要的大事要忙。”冯一平一放松的后果,就是有些不由自主的爱抢话。
  领导怔了怔,“看来我担心完全是多余的。”
  “我才刚毕业没多长时间,在学校上的政治课还没有完全还给老师,我明白一点:在现阶段,发展才是硬道理。”
  “呵呵,跟你谈话就是轻松,你明白就好,所以,也不要气馁,希望你明年,也能像今年一样,认真的履行自己人大代表的职责,继续从大局层面建言献策。”
  “领导放心,我一定会的。”
  “扣扣。”门被敲了两下。
  “进来。”
  “冯总,”省里的大秘先跟冯一平打了个招呼,再朝领导点点头,“车已经在下面等。”
  “好,我们这就走。”
  “我送你。”冯一平连忙起身。
  这就完了,原来不是又要我投资,那挺好的呀!
  但他马上发现自己想的太乐观,那一边,省长也正好出门,“呵,原来我们的冯总在这。”
  “刚好,便走边聊吧。”
  看着轿厢里只有包括自己在内的三个人,冯一平一点都不太相信这是巧合。
  “你在老家的投资,现在的带动作用已经越来越大,”书记说,“只不过,一些条件的制约是个问题。”
  “省里已经留意到了这一点,”省长马上接茬,看来这两位在工作中一定配合得很好,“今年,从省里通往你们县的高速,已经正式立项,我已经责成相关单位,加快工作速度,力争早日开工。”
  他一下子就抛出一个大馅饼来。
  冯一平这下有点大喜过望,这样跨经几个市,全长几百公里的高速路项目,不是他一家公司所能推动的,而高速公路的贯通,等于解决了五里坳目前发展的最大掣肘,补全了水桶上最短的那块木板。
  在他印象中,他们县通高速,本来是10年后的事。
  “谢谢领导们的关心,”他欣喜的握住那两位的手,“有任何我能出上力的地方,请领导尽快吩咐。”
  那两位相视一笑,“这是个投入巨大的项目,资金方面。”省长说。
  冯一平闻弦而知雅意,马上说,“没问题,我们一定帮着筹措。”
  这不是他傻白甜,而是因为他知道,高速公路是国家鼓励大家投资的领域。
  “你这个表态很好,”省长拍了拍他的肩膀,“不过你放心,不会白用你的钱,到时我们探讨具体的投资方式。”
  “领导怎么说我们就怎么做,我会马上成立相关的项目组。”冯一平说。
  “创新,确实是带动发展和产业升级的重要因素,”书记说,“别忘了你承诺过的,让你的神奇工坊,也在省内落地。”
  “一定的,我们已经在筹备相关的事宜。”
  “这就好,不过,我们要求的不仅仅是成立一个分公司,而是希望你的公司,能带动我们的高校在创新方面的发展,未来我们的目的,是减少我们培养出来的高素质人才大规模外流的现象。”
  “我一定尽力。”冯一平郑重的说。
  “呵呵,这些一平肯定都知道的,他是最饮水思源的人,他的公司,目前在国内投资最多的省份,就是我们省。”省长说。
  “是这样吗?”书记问。
  他们这双簧唱的啊,也是没谁了。
  刚好电梯到了,冯一平护住门,“两位请。”
  但那两位出了电梯之后,却站在大堂里不走,冯一平只好表态,“不管现在还是以后,嘉盛的根就在我们省,我们一定会持续不断的投入,为省内的经济建设尽自己的力量。”
  其实,如果他们知道冯一平的那个梦想,就压根不用担心这样的问题。
  两位背着手的领导很满意冯一平的表态,“呵呵,我就喜欢一平你这样顾家的人。”省长说。
  “这个商务中心真不错。”书记说。
  “是啊,真气派,”省长马上说,“你们在省里的地方还够用吗,要不要也建这么一个?”
  “就是办公的地方够,还是可以建嘛,省城容难得下这样大型的商业中心。”
  好咩,他这是鼓励冯一平去跟后来的国民公公唱对台戏吗?
  但冯一平只能拒绝他的好意,他还是坚持哪一点,不管是商业地产还是住宅,只要是房地产,他都坚决不介入。
  好容易把配合默契的一二把手送上车,接下来也毫不轻松,下一位也是个要好好应对的人,“金伯伯。”
  “20号开园,”金副省长看着周围,看着冯一平,神色复杂,欲言又止,“你们好好做吧!”
  有些事,还真不好挑明,他也只能这样说。
  话说,还能怎么办呢?
  “金伯伯放心,我一定努力。”冯一平恭恭敬敬的拉开车门,他也说得很含糊。
  大堂深处,金翎抱着手,静静的看着冯一平和爸爸的互动。


第五百三十四章 要有信心
  “一平,等等。”车子启动之前,家具公司的熊玉良拉开车门跳了上来。
  “怎么了熊总?”冯一平问。
  近期,应该也是熊玉良非常忙碌的时候。
  “没什么,就是想跟你聊聊。”熊玉良这个五大三粗的东北汉子,这会竟然有些不好意思的样子。
  冯一平朝前面点了点头,文辉马上启动车子,并且很自觉的升起了挡板。
  “筹备得如何?”冯一平问。
  “各项工作按部就班,进展挺顺利,保证会按照预定的时间表开业。”熊玉良说。
  “怎么听你这语气,有些不自信的感觉?”冯一平问。
  熊玉良飞快的看了冯一平一眼,“昨晚我又去了马甸一趟。”
  “情况怎么样?”
  “晚上9点多,还是人来人往。”熊玉良说。
  “其实还不止如此,不夸张的说,正是因为宜家的入驻,才带动了马甸一带商业的真正繁荣。”冯一平说。
  因为对宜家的关注,让他对马甸一带也很了解,因为亚运会,因为是亚运商品集散地的缘故,马甸之前也火过一阵子。
  但要说真正繁荣起来,还是的说自从98年宜家入驻商房大厦开始的。
  “你也知道,它那家店其实不是标准店吧。”
  宜家在其它地方,一贯坚持自持物业,多半都是自己买地建卖场,马甸的这中国第一家店,不但是租赁的,合资的,不带停车场的,面积也非常局促,只有一万五千平米。
  如果熊玉良被宜家这家非标准店吓到,那冯一平将非常失望。
  “我知道,去年在徐家汇开业的那家才算。”在冯一平把对标宜家的家具大卖场的任务交给他之后,熊玉良是真的下了很多苦工,是宜家在国内卖场的常客。
  好在宜家目前在国内,还只有一北一南这两家店,就是每次花上半天或者是一天看一家店,总的也花不了多长时间。
  “我知道,目前我们无论是在地段、面积、客户基础、品牌美誉度、相关管理软件和辅助技术手段……等等软硬件方面都超出它马甸那家店太多。”
  “但是,一想到它在全球家具业的地位,说实话一平,我还真不是太有信心。”
  这话也不能说是错,冯一平理解他的心情。
  要是随便一家软件公司都不把微软放在眼里,那绝对是个笑话。
  而宜家在家具行业,就类似于目前的微软在软件行业的地位一样。
  虽然在国内只有两家店,但它在全球,有超过两百家标准店,去年的销售额已经突破百亿美元大关,是地地道道的行业领头羊。
  “我们并不是要跟它全面对抗,我们只是在自己的主场上借鉴它的模式而已,况且目前在国内,宜家虽然有一定知名度,但是,在国内的家具销售市场,宜家两家店所占据的份额,其实真是相当一般。”
  “大大小小那么多家具卖场呢,他怎么会知道我们要立志成为他们的劲敌?”
  他对标宜家的话,目前只有自己人知道。
  估计这会就是让宜家的人知道嘉盛的目标,他们也会把这当作笑话。
  罗马不是一天建成的,才在东南开了几家店的嘉盛想赶上他们,或者说超过他们,这对现在的他们来说,绝对是一个笑话。
  “我们的优势你都清楚,也用不着我再赘述,包括你昨晚去看到的景象,那也很有可能是虚假繁荣,你想必也清楚,到宜家看的人多,但是买的人,还真不一定多。”
  这也是目前宜家在国内面临的最大的问题。
  宜家家居在国内,就胜在它的设计感,以及浓郁的北欧风情。
  而它在全球的策略,是“有价值的低价格。”
  就是既不会让消费者觉得它的价格太高,同时又不会让消费者觉得它是便宜货。
  在国外,作为世界上最大的家居提供商,宜家的业务以家居解决方案、为顾客提供质优价廉的便利家具见长。
  但是在我们国家,因为经济收入和消费水平的问题,那些欧美人家觉得挺便宜的定价,在国内,能换来一句“不错”就不错。
  就像肯德基麦当劳之类的,在国外那就是很一般的快餐,但是在国内,至少目前还挺时尚,还挺有档次一样。
  只是肯德基或者麦当劳,大家心宽一点,还是能去吃几顿,但是家具这样一次性支出不菲的大件,可做不到那样。
  许多人去宜家,似乎只是去领略它那重设计感又很时尚的家具,感受家居生活的现代气息,但真正购买的人并不是太多。
  “是,但是看着那人潮,我还真的有些担心。”
  在首都,尤其是在下班时间或者是节假日,宜家店里的人流量确实非常大,甚至会出现交通拥堵情况。
  作为它的竞争对手,这样的场面确实很难让人乐观。
  “相对我们的收入过高的价格门槛,让它陷入了有些叫好不叫座的尴尬,这正是我们的机会,在东南的成功,不是很好的说明了这一点吗?”
  在深圳,他们目前有两家单店面积超过4000平的家居卖场,走上正轨之后,单店月均销售额都接近千万元。
  别以为那很容易,要知道,我们国家的家具产业,正是集中在那一带,能在生产厂家那么多的地区做到这样的成绩,同样不是一件简单的事。
  “听你这么一说,我还真的挺有信心。”熊玉良松了一口气,懒懒的靠在座椅上。
  “这不是信心的问题,主要是因为你最近一段工作太累,”冯一平说,“罗马不是一天建好的,要注意休息。”
  “谢谢,你不用担心,我会安排的。”
  其实,对这么快就把大卖场开到首都,熊玉良多少有些反对,既然在东南的那两家发展得挺不错,何不继续在那边扩大规模呢,何必要来首都这样竞争肯定更激烈的地方。
  但是冯一平非常坚持,并且首都的商务中心在建设的时候,就已经考虑了这个因素,已经为这个项目建设了一栋地上四层地下两层,总建筑面积接近4万平米的地方。
  那他只能照办。
  ……
  机场,市和区两级的相关单位也已经到场,他们很自觉的只跟冯一平打了个招呼,没有过多的打扰。
  冯一平抵达后10分钟,他的湾流从大洋彼岸飞抵,在出口处,施密特一眼就看到了冯一平,“冯。”
  “你好施密特,欢迎来中国。”他跟施密特握手,施密特却热情的跟他拥抱。
  “终于来了,我非常激动,佩奇和布林,也让我转达他们的问候,感谢你为公司所做的这一切。”
  “一家人不说两家话,走吧,我带你去现场看看。”
  “走吧诸位,”冯一平对施密特带来的那十几个人说,“酒店和我们的办公楼距离很近,我们先入住,哦你好梅耶尔,怎么你也来了?”他有些惊讶的说。
  梅耶尔对冯一平到现在才发现她明显有些不满,“我为什么不能来?别忘了,我可是公司第一个先遣团队的负责人。”
  “你说得对,这样的日子,你确实应该来,欢迎你!”
  好在梅耶尔也就这样埋怨一句而已,毕竟这么多人呢。
  施密特和梅耶尔此来,是为了出席谷歌中国公司的成立仪式,这也是这次开园的主要项目之一。
  之前就说过,商务中心里有一栋楼是谷歌的,现在那里已经有近三百人在工作。
  ……
  施密特他们的抵达,对冯一平和嘉盛来说,是个好消息,但对其它人来说,则未必如此,尤其是度娘。
  以前有两次以为狼来了,但最后不了了之,这一次,狼真的来了!
  他们此时的心情,跟之前的熊玉良,那是一样一样的。


第五百三十五章 为难的请求
  对竞争这个事,如果是公开表态,你问一百家公司,这一百家公司肯定会一致的反应,“我们欢迎更多的同伴进入这个领域,我们很高兴和他们一起携手,把这块蛋糕做大。”
  “我们欢迎竞争,竞争会让我们进步,进而推动整个行业的进步,让我们能更好的服务于我们的用户。”
  如果你去看他们的那些公开发言,你会觉得,老祖宗的那句“同行是冤家。”好像在现代社会完全找不到生存的土壤。
  当然,估计再天真的人,也不会去相信所有的这些言语。
  因为人天性自私,作为一个“法人。”公司也是如此,谁都希望自己所从事的领域或者是行业,永远没有后来者。
  至于一家独大,导致它在该领域的垄断可能导致的种种不良后果,没人会觉得那有什么问题,至少会比一大群对手追着跑的问题要小。
  他们也有信心运用各种机制,来消除因为垄断而产生的一系列问题。
  因此尽管在对谷歌真正进入中国这个问题上,他们已经多次表态,多次表示欢迎,欢迎他们带来多样化的服务,欢迎他们给用户提供更多的选择,并且一再强调自身的优势,一再语气淡然的强调自己的信心……一副非常大度,非常现代,非常自信,非常有公众责任感的样子。
  其实不管是表示欢迎的那些话,还是强调自身优势的那些话,说实话,好多他们自己都不信。
  尤其是管理层,这一阵没有一个感觉是轻松的,办公楼里加班的人,也逐渐变多起来。
  对一直合作顺畅的主要客户嘉盛,对冯一平,他们这会也有些意见,你有考虑过我们的感受吗?
  你不是说非常期待看到我们国内的互联网公司里,出现一些世界级的公司吗,怎么好这样帮着美国人来对付我们?
  你不知道,你这是在为我们成为世界级的公司增加难度吗?
  只是,这些话他们只能在心中碎碎念,不敢表达出来。
  那可是冯一平!
  再者说,因为和几家门户网站的合作陷入僵局,他们自身的日子,现在本就不好过,这会哪还能再得罪冯一平?
  冯一平考虑过他们的感受吗?
  还真考虑过。
  但谷歌的进入,那是不可避免的,自己只不过是让这个时间提前了一些而已。
  何况,他们后来干的都是什么事?
  都是干搜索,谷歌后来都开发人工智能、探索火星、无人驾驶等尖端领域,而他们呢,却热衷于搞竞价排名,为医院打广告……除了捞钱,还是捞钱。
  真的很有必要让谷歌这样一个强有力的竞争对手始终陪在他们左右,让他们过不了那种一家独大店大欺客的好日子,让他们明白,他们的首要任务,就是为广大用户服务,让广大用户满意,而不是反过来。
  让他们不会只有在一个个的丑闻发生后,才会站出来说什么要“勿忘初心,不负梦想。”
  ……
  谷歌对这个中国本土最大的对手,自然也非常重视,不过,他们现在的心态就要轻松很多,因为无论结果如何,进入中国就是一种成功,进入这里,就等于是进入了对手的后院。
  这里每增加一个新用户,自己的实力就强一分,与之相应的,对手的实力可能就弱上两分。
  因为在中国的这位最大的对手,在谷歌的后院没有任何动作。
  “这真是一个古老而又年轻的城市。”施密特看着车窗外说。
  冯一平觉得,和在硅谷相比,此时的施密特,脸上有着一种不一样的风采。
  可能是因为终于在物理上远离了佩奇和布林影响的缘故。
  当然,在这,并不是没有人能掣肘他,虽然对具体事务很少过问,但在发展方向的大问题上,冯一平的话语权一直比他大。
  只不过相对佩奇和布林来说,冯一平真的温和了太多,至少会和他相互尊重,不会经常性的说出一些让施密特有掀桌子走人的冲动的话。
  “所以,这里也蕴含着巨大的机会,不是吗?”冯一平说。
  “确实是巨大的机会,”施密特的眼睛看着窗外就收不回来,“对中国人口众多这一项,我现在算是有了最直观的了解,”他看着外面大街上和小巷子里的人潮说。
  “你知道我现在最想做的是什么吗?”他看着冯一平问。
  “我猜,是让他们人人都上网?”冯一平笑。
  “不错,”施密特的眼光又转到车外,“我看过报告,虽然在去年底,中国网民数量接近8000万,上网计算机超过3000万台,但和你们的总人口相比,这依然是一个很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1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