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富士康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重生九二之商业大亨-第767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马灵呢?”
  “她我接触得不多,但看得出来,她是个很独立的职场女性,坚强,而且善良。”
  她对马灵的这些判断,其实主要来自冯一平曾经对她的叙述。
  一个还不到20岁的女孩子,会瞒着让她怀孕的那个事业有成,也很有名望的男人,顶着巨大的压力,选择休学把孩子生下来,并真就打算好了独自抚养他长大,这样的女孩子,自然独立,自然坚强,而且一定也称得上善良。
  母凭子贵,以孩子作为自己嫁入豪门的屏障,或者是未来奢华生活的保证这事,并不是我们国家的特例,这在美国也不是不常见。
  就说如果不是冯一平主动去找,她都不会主动联系冯一平,这样的事,放在自己身上,张彦觉得自己好像也很难做到。
  金翎这会也忍不住嘀咕了一句,“他还真是傻人有傻福。”
  至少这三位,真是没有一个是难缠的。
  然后,她突然就想起另一种可能来,冯一平他是真的在这些方面很傻吗,有没有可能,是故意装傻,是在扮猪吃老虎?
  “那你对和她们相处,有什么看法?”金翎相对委婉的问了一个直白的问题。
  这一次,张彦并没有沉默太久。
  “我一直只想着过上平平淡淡的日子,不求有多富贵,只要平平安安的就好。”她说。
  “假话。”金翎马上说道。
  “如果没有经历过大风大浪,或者是很大波折的人,说什么只想过平平淡淡的日子,都是假话,就像绝大多数说富贵荣华,是过眼云烟的人,最向往的,就是富贵荣华的日子一样。”
  金翎这话,还真说得张彦有些不好意思。
  也是,没有经历过轰轰烈烈的日子,不知道爱得轰轰烈烈的各种不易,说向往平平淡淡的,可不就是假话吗?
  “如果我理解得没错,我们可以在说说你所谓的那平平淡淡的日子,真的可以平平淡淡的,没有任何波折的直到永远吗?真的能平平淡淡的,就那么手牵着手一起变老?”
  “你自己觉得,这可能吗?”
  “也许是有的,但那个可能性,不会比你认识一平,他还对你一见倾心的这个可能性更大。”
  “我们之前也分析过了,男人啊,不管身家地位相差如何悬虚,在有些方面,他们的共性很强,并不是说,找一个没有一平这么瞩目,这么耀眼,这么会面临更多诱惑的人,类似现在这样的情况,就不会出现。”
  这话虽然不中听,但是张彦知道,它是有道理的。
  就是那些百事哀的贫贱夫妻,同样也可能会面对这样的问题。
  因为谁都会遇到诱惑。
  “有些话,我觉得,也不用我再说什么。”金翎也觉得,有些话,自己再说下去,真不太合适。
  “我只是觉得,不管是对他个人,还是对目前的这些事,不要再抱任何幻想,积极的去应对,才是正确的选择,不然再这样拖下去,有可能过不了多久,那就不是你们三个的问题,有可能,会是五个,或者六个的问题。”
  “你知道他在有些方面的软弱。”
  “只是人数增加,那其实还不是问题,最大的隐患,是他一时走眼,搭上一个不善的主,呵呵,那就精彩了。”
  “当然,你如果不在乎,那自然什么事也不会有,对吧。”
  “我睡了,你好好想想吧,想明白了再睡也可以。”金翎居然又不负责任的准备睡觉。
  只不过,上楼前,她又说了一句,“你知道,权力对应的是责任,如果你不想放弃,如果你认同静萍的坚持,那么这个时候,就是你应该主动站出来的时候。”
  一直想着可以交给时间,留待将来的问题,就这么紧迫的放在了还没准备好的张彦面前。


第九百八十九章 假期结束
  “你说说,回来才几天,就又要走,这还大过年的。”梅秋萍又从房间里拿出一个箱子出来——旁边已经有三个塞得满满的,必须用蛮力才能拉上拉链的大箱子,再到处去找袋子,把一样样的东西朝里塞,一边絮叨个不停。
  “今天出行的人家好多,”冯振昌翘着脚在一边坐着,年前染过的头发,又露出一些白色的来,“现在这个年,是越过越短了。”
  年越来越短,这确实是冯家冲的日子好起来后,附带的另一个新的变化。
  原来的时候,那些出去打工的,多半会集中在初六或者初八外出,有些干脆会等到元宵节之后再出去。
  实在是初六初八的时候,不管是汽车还是火车,那真不是人坐的。
  以前每年的初六初八,在镇里搭去县城的车,你排队至少得两个小时以上,到了县里再坐去省城的车,买当天的票就是个问题。
  就是买到了当天的票,你再在县里的车站等上两三个小时,那再寻常不过。
  接下来到了省城,你又得转几路车到要去的长途汽车站,或者是火车站……
  那会冯家冲出去打工的人,可没有现在这么轻松,拖着一个行李箱就出门,那会多半都不舍得买行李箱,一般是左手提着一个编织袋——就是后来的某奢侈品品牌都出了同款的那种,右肩扛着一个蛇皮袋——上面一般还有大大的两个字,“尿素”。
  也是像现在的梅秋萍一样,什么都朝这两个包里塞,腊肉、菜籽油、腌菜、辣椒粉……还有穿的衣服,搞不好连被褥都带上……
  还没到火车站火车长途汽车站呢,之前的这一路,就能让人把过年好容易长起来的那几点肥膘给消耗掉了。
  但是到了元宵节之后,虽然也会有个小高峰,不过跟初六初八是没有办法比。
  也就是那会好多人能在家里至少呆上十天到二十天时间,而现在,好多人家顶天了,过年能在家里呆上一周——外面的生意,早一天开张,就早一天赚钱嘛。
  冯家冲的好些人,现在终于也能用上那句话:时间就是金钱。
  这过年的日子,可不是越过越短了吗?
  “有什么关系呢?”冯一平说,他都懒得跟妈妈说,不要给自己准备那么多东西了,因为说了也没用。
  “等天气暖和起来,你们就从家里到省城,再从省城去看看你们在黄浦江边买的那些房子,再去首都,我们再一起去美国……”
  “只要你们放得下家里,你们跟着我满世界跑上一年也没事。”
  “美国不去了,没什么意思。”他们俩竟然说。
  “我知道,对你们来说,哪都没有家里好。”
  “那当然啊。”
  确实,他们在美国,是真的很难融入进去,而且美国的那些城市,好多都不如国内的大城市热闹,再说,交流也是一个问题。
  哪像现在在冯家冲这么自在?
  还有,在外面,尤其是国外,哪还能像在冯家冲,在五里坳这一块一样,这么广受尊重?
  “这一次不一样,有惊喜。”冯一平笑着说。
  “惊喜?”梅秋萍看了眼冯振昌,冯振昌也一点都没头绪的样子,“又有什么好事?”
  “现在说了还叫什么惊喜。”冯一平说。
  来了兴趣的梅秋萍猜了几个,最后现在就有些惊喜,“阿曼达也快三岁了,静萍又不回家过年?她不是又怀上了吧!”
  “妈,你想哪去了?”冯一平也非常佩服老妈这脑回路。
  “我没多想,我没多想。”梅秋萍看起来有些失望。
  “只是又怀上了,又有什么关系?美国又没有计划生育,我们的大孙女一个人,连个伴都没有,我告诉你,能多生几个就多生几个,最好儿儿女女的一大群,你现在又不是养不起。”
  冯一平下意识的觉得,妈妈说这话的重点,应该落在那“儿儿女女”的“儿儿”上。
  第一个孩子,他们不强求,可这第二个孩子,尤其是在自己这么大家业的情况下,爸妈肯定是想自己能有一个儿子。
  冯一平差点都想说出来,这次的惊喜,正好跟他们希望的大孙子有关。
  无论如何,马灵和文森特,现在不用再藏着掖着,也可以让他们知道。
  “这些话,你们可别……”
  “知道,我们不会在静萍面前说的。”冯振昌说。
  这说明,他们自己其实也清楚,那句话的落脚点是在哪。
  那相信黄静萍也能听出来。
  但生儿还是生女这事,又哪是那么容易的?
  “连我们都知道,有几个美国人,只生一个孩子的。”梅秋萍嘟囔道。
  “妈,”冯一平看着她把一大包炸圆子也要放进去,还是忍不住叫了一声,“这个就不用带了吧。”
  “这又不是给你准备的,是给你身边的那个大个子欧文的,”梅秋萍说,“外面可能也能买到,但肯定不是这个味道。”
  “你难道不喜欢吗?小时候有了这个,就不吃饭。”
  冯一平能说什么?……
  最后,他虽然没带被褥,但足足带了四个大行李箱!
  但他并不是跟着这些箱子一起走。
  他没有坐回来的那辆雪弗兰的商务之星,在长长的一挂鞭炮之后,他自己开着一辆奥迪出发了,对闻讯赶过来的那一大堆人说,“我不是现在走,只是去梅家塆,在外公家吃餐中饭,下午还回来。”
  “现在不走哇。”听他这么一说,很多人安下心来,笑呵呵的看着他开车走远。
  他自然是现在就走。
  之所以那么说,是不想又让大家伙费力的送自己出行,听说,有好些家都留着封和30早上过年放的那挂鞭炮一样长的鞭炮,就等着自己出门的那天放。
  等他出了五里坳,商务之星才会带着那四个大行李箱再从村里出发。
  他也是没有时间再在外公家吃饭。
  原本他也想这次在家里多呆几天,但初一就接到老马的消息,孙正义明天来国内,于情于理,他自然都要赶过去见一面,顺道见证着他从阿里撤出。
  ……
  在看到冯一平开的那辆车,闪了两下尾灯,翻过村部后的那道山岗时,冯振昌和梅秋萍,才从屋顶上下来。
  梅秋萍好像松了一口气,“走得早点也好,我跟你说,这些天,我总是有些心慌,总担心他们有什么事,这几年过年,我还是头一次这样。”
  这话她年前其实就说过,看来这些天一直是担着心呢。
  “现在他都出去了,什么事都没有,挺好的。”
  冯振昌摇头,“跟你说过多少次,你啊你,总是自己吓自己,就不能多想着点好的?”
  这就是爸爸和妈妈的区别了,妈妈呢,不管在什么时候,总是会担心孩子,不管他现在过得怎么好,总是会担心他过得不好。
  儿行千里,母担忧啊!
  ……
  在此时,还有一个和冯一平不太相干,但是和他也算有几面之交的人,也在惦记着冯一平。
  他就是李志强李大记者。
  李大记者,此时尚在休假期间,但作为一名称职的名记,他也是休息的时候,也没有完全把工作放到一旁。
  学生在这个时候祈祷今年夏天能考个好成绩,商人盼着今年生意能更好些,能赚更多的钱,而他们,自然就期望着今年能再抓几个大新闻。
  而一想到大新闻,李志强就忍不住想到了冯一平。
  自从他在美国的公司,推出Youtube和Facebook之后,他好像有几个月没出什么大新闻,按他这些年的规律,他的下一个大新闻,是不是应该快了?
  李志强将很快发现,自己在新一年的工作即将正式开始时的这个愿望,很快会实现。
  而此时,在首都,老王总的秘书杨主任,此时已经上班了……


第九百九十章 定位
  初三的省城,甚是冷清,马路上车辆寥落,路旁根本看不到行人,呈现出来的景象很不中国,倒是很像美国那些城市街头的日常。
  还是带着寒意的风,毫不掩饰自己的高兴,欢笑着畅通无阻的从那街那头吹到这一头,又瞬息远去,还留下嘹亮的歌声来。
  它的欣喜也不难体会,每年也就只有这么几天,这快水泥森林,才能短暂的成为它的主场。
  矗立在长江畔的省城嘉盛大厦,这两天也难得的清闲下来,春节期间依然在值班的,除了保安和酒店员工,就只有那些负责后台维护的团队,如便利店和物流公司调度中心的员工。
  从几天前的几千人,一下子减少到只有区区百余人,这让这两天在上班的那些人,进出大楼的时候,都有一种自己是这栋大楼的主人的感觉。
  不过今天,它真正的主人来了。
  冯一平手里拿着一袋拆开的麻糖,还用抽烟的姿势——其实他认为是发哥在《英雄本色》里咬牙签的姿势,吃着一根,脚步轻快的走进大楼,过年,就得有个过年的样子嘛。
  “过年好,”他见着每一个人都热情的说,然后把手上的那一袋递过去,“来几根。”
  跟在他身后的方颖芝有些绝倒。
  知道你抠门,可是现在这么做也太抠了吧。
  大过年的,不发红包也就算了,就是送这样的玩意,那至少也得是一人发一袋不是?
  冯一平还真不是抠门,以他的身家,给这些春节期间值班的同事发一些红包算什么?只是到了他现在的地位,不管干什么,要注意后续的影响,做好多事,都必须得有章法,由不得他的性子。
  再说红包这个事,大年三十的晚上就赶回省城的梅义良,在初一那天,就已经发过一次。
  他也就只能随便找点东西意思意思。
  但是,现在经他手拿着的东西,就像那些高僧大德们开光过的吉祥物一样,都会显得珍贵一些,受邀的那些人,每人高高兴兴,小心翼翼的只从中拿出一根或者两根去,等到进电梯之后,那一袋居然还剩下一小半来。
  然后他又邀请了一次方颖芝,“不再来几根?”
  绝对是一个很懂得分享的好孩子。
  方颖芝摇了摇头,过年时在家里忍不住小小的放开肚子吃了几天,现在还哪敢吃这样含糖的东西。
  冯一平也不以为意,他这么做,不过是想让自己和方颖芝之间,看起来不尴尬而已。
  从目前来看,他们的反应都还算专业,至少表面上,还能做到和之前一样相处,至于表面下……那同样不是问题,现在的他们,就没有多少单独相处的机会。
  像今天这样顺路的机会,那就更少了。
  ……
  梅义良已经等在电梯门口,现在的他,早就看不到当初在所谓的“江湖”里打混过的痕迹,虽然穿着一般,但却贵气尽显。
  年轻时那个练武的喜好,虽然并没有什么成就,但却养成了健身的好习惯,平常虽然应酬不少,这会也已经人到中年,但身材还保持得不错。
  他站在那里,手里还拿着手机,见冯一平出来,问了一句,“中午到家里吃饭?”
  “吃早一点。”冯一平说。
  “现在就做。”梅义良对着手机说,那边的人,不问可知,自然是蔡虹了。
  “还说让你在家里多住两天,”挂了电话,他带着冯一平朝自己办公室走,“真的开车过去?”
  “开车过去挺好。”
  飞机还在美国,他计划开车去找老马,顺道好好看看这一路的风景。
  现在也是难得有这样在国内好好看看的机会。
  甥舅俩也没有客套,一进办公室,就谈起工作来,“金副省长那边,真不见见?”梅义良问。
  冯一平的目光稍有些躲闪,“这次时间真不够。”
  平常的时候,到省政府去见金副省长,那还好,现在这大过年,去他家里见他,冯一平心里是真有些没底。
  有些话,不好说啊。
  何况金翎为了他,这可是大年初一就去了美国,金副省长怎么可能没点想法?
  “不见也好,”梅义良说,他看到外甥用有点异样的眼光看着自己,跟着说了一句,“免得一见面,又被他拉着要投资。”
  这话圆得,可以说水平相当高了。
  “说起来,你对省里的投资,究竟是怎么定位的?”他给冯一平倒了一杯茶。
  “自然是依据省里的特点来,首先,这里将会是我们最重要的物流中心。”
  这是由他们省的地理位置决定的。
  “省里和省城,在我们建转运中心这件事上,非常支持,孙副市长甚至有意借此新建一个物流园,因此他是担心我们要地不够多,建成的规模不够大。”
  “孙副市长的魄力,是越来越大了。”冯一平说。
  “他也难,现在想再上一步,必须得拿出切实的成绩来。”梅义良说。
  这个确实如此,像金副省长这样的省级副职,以及孙副市长这样省城的副市长,想再上一步,去掉头上的那个“副”。
  字,机会、底蕴、政绩……哪一方面不足都不行。
  “我们应该还是能支持的,除了物流,我想把关于生产的部分,尽量全部放到省里,这包括三个方面,我们自己会新上的生产项目;依托有佳便利和嘉盛商城,可以让社会资本投资的各种日用品生产项目;以及类似神奇工坊这样,需要大量代工的项目。”
  “当然,放到省里的这些项目,自然是先考虑五里坳。”
  想把五里坳变成一个大城市,必须要大力发展第一产业,不然,以五里坳的地理位置,很难聚集大量的人口。
  “我个人感觉,省里是非常希望我们能多投一些高科技项目。”梅义良说。
  “没问题啊,省里在光电领域,一直挺有优势,以后我们可以加大这方面的投入,把和这些领域相关的项目,都放到省里。”
  “只是和互联网相关的,以后,我们会逐渐向深圳转移。”
  有些方面的创新,确实要考虑地域的因素。
  和省城这样一个原本以工业为主的城市相比,深圳这样的地方,无论是思维和习惯,无疑更适合互联网企业的生存和发展。
  “其实和光电领域方面相关的项目,也不会少了,我们现在就在布局的人工智能领域,包含的项目,以及未来发展的潜力,都不可小觑。”
  “再说,就说我们的物流仓库,同样是高科技的项目,按我们的要求,随便分几个课题,目前省里的那些研究所和高校,就有得忙的。”
  国内目前还真没有公司,能像嘉盛一样,舍得在仓库上投入如此巨大的资金,去研发各种新技术。
  其实,以现在的眼光来看,结合了奈飞转运中心成果,还借鉴了亚马逊成功经验的嘉盛仓库,在国际上都已经足够先进,但谁让冯一平的眼光,是后来的那些智能化仓库呢?
  他关于这方面的设想,其实也帮科研人员指明了一条路,如果能最终完成他的要求,那可以说,我们在相关领域的研究成果,绝对是世界一流的。
  不要小看物流技术,这样属于基础的技术的革新,带来的影响,可以说会非常巨大。
  “这样就好,”梅义良说,“省城,总是我们起步的地方,省里对我们的支持,也一向很大,如果有可能,自然尽量向这边倾斜。”
  “那是当然,我们这么多人的家都在这边呢。”冯一平说。
  此时正在交流的甥舅俩没有想到,很快,就会发生一件检验省里对他们支持力度的事情。


第九百九十一章 主动
  旧金山。
  很不凑巧,隔天是个雨天,还不小,大家就都没了出去转转的兴致。
  本来嘛,不管是第一次来美国的张彦,浪费了难得的休假时间过来的金翎,还是黄静萍和马灵,她们现在就没有太多的心情去游山玩水。
  早上,昨天睡得不早的张彦,今天起得很早,醒来后又睡了个回笼觉的金翎,睡眼惺忪的穿着睡衣下楼时,她已经煎好了几个鸡蛋,清炒了一盘西兰花,面包也刚好跳起来。
  “早啊金总。”
  “说了,叫姐,”金翎低下头来闻了下味道,“真不错。”
  “我看要是有时间,你是不是还准备做个蛋糕?”
  在美国的厨房里,想烙千层饼有难度,做蛋糕真不是事,原料、用具都全。
  “明早可以试试。”张彦看起来不但很适应,心情还很不错的样子。
  她真的有多开心,自然也说不上。
  金翎丢下的那个问题,她昨天是想了一夜,但这样的事,又哪能这么快就得出结果来?心情又怎么好得起来?
  只是,今天冯一平的两个孩子都要来,无论如何,都得表现得开心一些。
  金翎随便把头发往耳后一拢,坐下来拿起筷子就开吃,咬了一大口鸡蛋,她指着一直站在餐厅那边的女佣说,“可别让她们丢了工作。”
  “我也就做个早餐,最多再做几样点心。”张彦只是觉得这一大早醒来,最好要做点事,自己才自在一些。
  跟着接下来,金翎就见识了张彦的那一个本事,煎鸡蛋她只吃了一个,面包也只吃了两片,花椰菜稍微多吃了几朵。
  在她打扮好从楼上下来以后,张彦依然坐在桌前,筷子还没放下来,只不过,桌上的那些东西,却没剩一点。
  “都是你吃的?”她惊讶的问。
  “嗯。”张彦有些不好意思。
  金翎看了看她的身材,自然不是后来流行的那种骨感美,但以现在的标准来说,绝对还是很标准的那种。
  “真是个有福气的人。”金翎羡慕的在她肩上拍了一下。
  这会门口那边传来一阵喧哗,还有小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1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