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富士康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财神门徒(萧晋成)-第196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霍队旁边的这间留给我和老齐。”巴平涛说道。

    剩下的四个人都是成双成对的,分别要了最里面的两间。

    霍丹君把钥匙分了下了去,说道:“大家去把行李放下吧。”

    邱维佳道:“各位先休息休息,我回家去了,等到饭好了我过来叫各位。”

    邱维佳走到招待所外面,就给林东打了电话,说是已经接到了人。

    林东确认霍丹君等人到了大庙子镇之后,马上给顾小雨打了个电话,告诉她已经派人过去实地考察了。顾小雨闻言大喜。说严庆楠这阵子老念叨这事。林东心知严庆楠是害怕这事黄了,对顾小雨说看来严庆楠还是不大了解他。

    顾小雨笑了笑,挂断了电话。

    林东给周云平打了个电话,问道:“小周,设计公司找好了没?”

    周云平今天一天都在忙这个事情,说道:“找好了,我定了两家。要不要明天先叫过来聊一聊?”

    “行,你替我约好时间,是要好好听一听他们的想法。”林东说道。

    周云平道:“那我办事去了。”说完就挂了电话。

    处理完这些事情。林东本想开车回溪州市去的,哪知刚出门就收到了高倩的电话。她在电话里说再过一个小时就到苏城站了,要林东过去接她。林东只好放弃了回溪州市的想法。开车立马朝苏城站赶去。

    ……

    话说周云平回到家里,就把他老婆丁晓娟从房里叫了出来。

    “小娟,快别看电视了,家里来客人了。”

    丁晓娟跑到院子里,谁也没瞧见,问道:“维佳,客人在哪儿呢?”

    邱维佳道:“是林东派来的,到咱们大庙子镇实地考察来的,现在在镇上的招待所里,我说晚上请他们到家里来吃饭的。时间不早了。你赶紧把晚上招待客人的菜张罗起来,整点硬菜啊,可不能怠慢了人家。”

    “多少人?”丁晓娟问道。

    “七个。”邱维佳答道。

    丁晓娟点点头,“好的,我知道了。放心吧。”说完,就进厨房开始忙活起来。

    邱维佳道:“家里没啥好酒了,我去买点,有啥需要带的不?”

    “酱油没了,你打一瓶回来。”丁晓娟在厨房里说道。

    邱维佳进了厨房,拎着酱油瓶子往镇上的小店里去了。

    众人放好行李之后。都集中到了霍丹君的房里。

    庞丽珍开口说道:“霍队,大伙儿想在镇子上逛逛,你去不去?”

    霍丹君笑道:“你们是不是已经都商量好了?”

    众人点了点头。

    “那还来问我干啥,咱们现在就走呗。”说完,霍丹君从包里取出了相机,就和众人离开了房间。

    到了楼下,见到了朱大志,霍丹君走过去说道:“老板,如果小邱过来找我们,劳烦你告诉他,就说我们出去四处逛逛去了,不走远,就在镇子上。”

    朱大志笑道:“好嘞,几位放心出去玩吧。”

    霍丹君带着队员们离开了招待所,大庙子镇街道上行人寂寥,北风呼啸吹过,割的人皮肤生疼。

    此刻,大庙子镇天边悬着一个巨大的火红的太阳,四周彤云万里,红霞万丈,残阳如血,落日的余晖洒在小镇上,颇有一种凄美的色调。

    小队里的沙云娟挽着男友郭涛的胳膊,呢喃自语:“好美的落日啊。”

    众人摘下随身携带的相机,装上镜头,捕捉落日这短暂的美丽。

    “难怪林总要在这里搞度假村,的确是个好地方嘛,很美不是吗?”齐伟壮哈哈笑道,众人虽然是第一次来到大庙子镇,却都被眼前的这副美景感染了,对这里不禁心生好感。

    “小郭、小沙,你俩站一起,我来给你们拍张合照。”霍丹君笑说道。

    “好啊,多谢霍队。”

    郭涛和沙云娟二人亲昵的站在一起,霍丹君轻轻按下快门,将这一刻记录了下来。

    “这镇子不错,咱们往前逛逛去。”钟宇楠笑道。

    众人抬起脚步,继续往前走去。

    大庙子镇前些年的时候还都是瓦房,这两年不少人在外打工赚了钱,乡下也有人家盖起了楼房。镇上的住户多数都会做点生意,有的开超市,有的开饭店,也有的买衣服鞋子,所以家庭都算殷实,这两年来镇上大多数人家都盖起了两层的小楼。不过这里的小楼与南方城镇上设计优美的小楼比起来显得要粗犷很多,看不出什么美感。但若是谁家起了楼房,在大庙子镇人民的眼中,这就代表这家日子过的不赖。

    大庙子镇分为前街和后街,两条街上都是瓦房与楼房夹杂交错。不过破旧低矮的瓦房已经成为镇上难得一见的风景,正在以极快的速度锐减。

    众人边走边讨论着,从一个地方的建筑,可以得到很多信息。特别行动小组的成员个个都有非常丰厚的阅历,瞧见代表着大庙子镇经济中心的街上是这样子的建筑,都能估摸得出这个镇子的贫穷。

    “那儿是学校吧?”钟宇楠指着前面的一处铁门问道。

    众人还未走到近前,就见铁门拉开了,里面一群学生骑着破旧的自行车从门里冲了出来。一时间,嘈杂的声音如漫天波浪般卷来。

    放学了,学生们的心情无疑是开心的。他们有的身上斜挎着破旧的布包,看样子像是母亲亲手缝制的,上面还打满了补丁,有的直接把书本放在自行车前面的篮子里。

    这里的学生与城里的学生不同,很少见到有胖子,也很少见到又戴眼镜的。

    他们身上没有穿同一的校服,衣服的颜色以黑色和灰色这种暗色调为主,穿在身上略显臃肿,看样子像是家里母亲亲手缝制的老棉袄。脚上清一色的黑色布棉鞋,鞋面上多半是脏的。

    霍丹君一行人顿住了脚步,这样的情景勾起了他们的回忆。

    在场众人当中,霍丹君的感受是最深的,他出身于农民家庭,上学的时候,鞋子、衣服和书包全部都是母亲一针一线缝出来的。看到眼前这群学生身上的装束,勾起了他对于小时候的回忆,不知不觉中,眼角已划出了两行热泪。

    人生最可悲之事,莫过于子欲孝而亲不在。

    当他终于在城市站稳脚跟,有能力让劳累一身的父母过上好日子的时候,噩耗传来,父亲得了肝癌,没过半年就离开了人世。自后不久,母亲便一病不起,两三月后,也离他而去。

    “霍队,你怎么了?”

    细心的庞丽珍发现了霍丹君异样的眼神,关心的问道。

    霍丹君擦了擦眼角,说道:“我没事,就是看到了这群学生,想到了小时候的事情。当年我和他们一样,不对,连他们现在的条件都不如。他们现在不管好坏,还能有自行车骑,我当年上初中的时候,从家到学校,二十里的山路,全都是两条腿跑,一天来回,就是四十里山路,每年要穿坏十来双鞋子。”

    钟宇楠笑道:“霍队,难怪你腿部的肌肉线条那么好,看来都是小时候走山路练出来的啊。”

正文 第414章 游历大庙镇

    霍丹君苦笑道:“生活所迫啊。我记得我初中的时候,有一年下大雪,我走山路要经过一个深涧。下雪天路滑,正当我经过深涧的时候,一脚踩滑了,摔倒在地,像个葫芦似的滚进了深涧里。好在深涧结了冰,上面又有一层厚厚的积雪,否则我若是掉到了里面去,世上早没我这个人了。当时从涧里爬上来之后,我就暗暗发誓,这辈子一定要混出个模样来,不能让我的儿子也遭这种罪!”

    巴平涛上前问道:“霍队,那时候你多大?”

    霍丹君想了一下,说道:“刚上初一,大概十四五岁吧。”

    巴平涛哈哈笑道:“靠!那么小就想到儿子的事了,你想的还真够长远的哈。”

    众人哈哈一笑。

    霍丹君道:“老巴,你是不知道咱农村孩子的苦。尤其是北方穷困地区的农村孩子,冬天上学,那简直就是遭罪啊。”

    钟宇楠道:“霍队,你的心情我能了解,那些日子我也经历过。”

    钟宇楠是特别行动小组之中家庭条件最好的,这是众所周知的事情。众人都以为他是在为了安慰霍丹君而开的玩笑。

    “你?钟哥,不会吧?”郭涛难以置信的问道。

    庞丽珍是钟宇楠的妻子,了解他的过去,笑说道:“诸位还别不信,我们家老钟过的苦日子可不少。”

    “小钟,说来听听。”霍丹君很感兴趣的问道。

    钟宇楠道:“咱们往前走吧,我边走边说。”

    众人抬起脚步,继续往前走去,钟宇楠开始诉说起自己不为人知的过去。

    “我的爷爷奶奶都是农村的,我爸爸后来参了军,因为表现出色,得到了部队首长的青睐。得以留在部队里。后来就在部队驻扎的那个城市扎了根,我妈就是那个城市工人家庭的女儿,两个人结婚一年后就有了我。因为爸妈工作都比较忙,所以我从三岁断奶之后就送到了乡下爷爷奶奶家,由爷爷奶奶照顾我。一九八四年有件大事发生,年纪稍微大点的人应该都知道吧。”

    他朝霍丹君望去,霍丹君皱眉想了想。

    “你说的是和越南的老山战争?”

    钟宇楠点点头。继续讲他的故事,“我爸就是那会儿被送到了前线。在炮火中失踪了。后来并没有找到我爸爸的尸首,我妈妈坚信我爸爸还活着,于是便辞掉了工作,不顾姥姥姥爷的反对,开始沿着老山前线寻找我爸爸的踪迹。三个月后,我妈妈失去了家里的联系,音讯全无。我爸爸是在我十岁那年才出现的。他在战争中被伤到了脑袋,失去了记忆。后来脑部再次受到重创,阴差阳错,恢复了记忆,这才不顾千难万险,从越南边境与我国的接壤处潜回了国内。当他得知我妈因为找他而失踪的消息之后,整个人几乎都要崩溃了。他只回家看了看我和年迈的爷爷奶奶,总共不到两天的时间,他就离家走了。后来我知道我爸爸是去找我妈妈了。在当年战场附近的一个山林里,我爸爸找到了我妈妈当年携带的布包和一堆骸骨。”

    听到这里。众人神色凄然。庞丽珍和沙云娟这两个女人已经哭红了眼圈。

    “我妈妈没有野外生存的经验,一个人在山林里穿行,于是便发生了不幸。我爸爸把我妈妈的骸骨带了回来,部队不能回了,因为他小时的七八年里,谁也不能确定他去了哪里。在部队的名册上,他已经成了烈士。当年部队的战友们知道他还活着,一部分人很高兴。还不一小部分人则以怀疑揣测的眼光看着我爸爸,认为他已经叛国做了奸细。我爸爸一怒之下离开了部队,在几个关系要好的战友帮助之下。搞起了运输,后来成立了物流公司。生意越做越大。到现在公司在主板上市,他成了集团主席,我就这么糊里糊涂的变成了富二代。”

    钟宇楠的故事讲完了,整个人显得很平静。这么多年以来,他内心中的伤痕早已愈合了,母亲的死他无能为力,好在父亲失而复得,并且他的爸爸绝对称得上是个好父亲!

    钟宇楠的父亲至今孤身一人,以他现在的地位和财力,不知道有多少女人想要投怀送抱,可他这么多年以来,为了对死去的妻子尽忠,他几乎成了一个与女人绝缘的冷漠男人。

    他永远铭记,妻子是为了寻他而死的!

    “对了小钟,你为什么会喜欢上咱们这一行?以你的家庭条件,做个花天酒地的大少爷不是更好。”齐伟壮问道。

    钟宇楠道:“母亲的死给了我很大的打击,我想如果母亲懂得一些野外生存的知识,或许她能逃过一劫,所以后来我就开始接触这一方面,久而久之,就上了瘾,难以自拔了。”

    “你今年三十好几了吧,你爸爸的年纪大概有六十了,你家的生意怎么办?”齐伟壮又问道。

    钟宇楠明白他的意思,是问他有没有打算接手父亲的生意,说道:“我爸似乎感觉很愧对我,所以从来不强迫我什么,况且我对做生意实在是没什么兴趣。索性我爸爸现在的身体还可以,如果有一天他做不动了,我倒是有个想法,把公司卖了,所有的钱捐出去,在贫困地区建学校和医院。这些年我走了不少地方,多数地处偏僻,经济落后,那里的孩子对外面的世界一无所知,有些地方百里内都没个卫生所,每逢夏季,便瘟疫横,我看在眼里,心里很不是滋味。”

    他们这七个人,大多数都经历过生死的考验,在与死亡擦肩而过的过程之中,是最容易令人大彻大悟的。若是平常人看来,钟宇楠竟然要将父亲苦心经营大半生的公司卖掉去捐钱建学校和医院,肯定会认为这人疯了,或是脑筋不正常了。

    但在霍丹君这群经历过生死考研的人看来,名利金钱都是身外之物,唯有内心的宁静与满足才是最重要的。因而众人不仅不觉得钟宇楠的想法荒唐,反而觉得本就该如此。

    听完钟宇楠所讲的故事之后,气氛有点沉重。众人一路上没怎么说话,拿着相机,捕捉各自认为的美景。走到前街的尽头,就转弯进了后街。后街与前街想必,破旧的瓦房要多不少。

    前街是大庙子镇镇政府的所在之地,是当之无愧的大庙子镇经济、政治中心,虽然只有一街之隔,但后街的经济情况显然就没有前街好。后街也有不少人家开店,不过因为人流量偏少,所以这里的生意普遍没有前街好。

    “对了,这镇子叫啥名字来着?”霍丹君问道。

    郭涛道:“霍队,叫大庙子镇好像。”

    “对,就是这名字。”霍丹君肯定的道,“那么为什么会叫这个名字呢?难不成镇上有座庙?”

    众人都没想到从镇子的名字去探究,听了霍丹君那么一说,都来了兴趣。

    巴平涛道:“根据我的经历来看,在这种贫困的小镇上,如果有庙宇佛寺之类的建筑,那必然都是有些年代的。如果这镇子真有大庙,或许就是一座古庙,兄弟姐妹们,咱们可能会有奇遇哦!”

    霍丹君点点头,“老巴说的有道理,咱们往前走走看,遇上了人咱就问问。”

    语罢,众人心中带着期待,继续往前走去。

    此刻,日头已完全落了下去。大庙子镇上了黑影,街道上的行人就更少了。

    众人往前走了一截,连个人都没碰到。正当他们想找户人家问问的时候,邱维佳骑着摩托车过来了。

    丁晓娟已经差不多准备好了晚饭,邱维佳就出门去请特别行动小组的人过来,到了镇招待所,朱大志告诉他那群人出去了,说就在镇上逛逛。

    邱维佳心想就两条街,应该不难找,于是就骑上摩托车找去了,前街没有,心想应该在后街。果然在后街找到了霍丹君一行人。

    “霍队长,哎呀,总算找到你们了。家里的饭菜都做好了,跟我过去吧。”

    霍丹君一看时间,原来已经差不多六点钟了,难怪小镇上已经完全暗了下来。

    “各位,小邱来请咱了,咱们跟他过去吧。”

    众人收好了手里的设备,跟在邱维佳身后,往他家去了。邱维佳家住在前街,带着众人绕了一圈,回到了前街。霍丹君心想第一次去邱维佳家里,不能空着手去,就对庞丽珍和沙云娟说道。

    “小庞、小沙,你们上去把咱带的东西拿点下来,就当做是去人家的礼物吧。”

    走到招待所门前,霍丹君让邱维佳停下来,“小邱,停下来等会儿,小庞和小沙上去有点事。”

    “好嘞。”邱维佳把摩托车支在招待所的门前,从怀里掏出香烟,“各位,抽烟吗?”

    一群男人没有不抽烟的,邱维佳就挨个散了一圈,笑道:“这是咱当地的烟,六块钱一包,各位将就着点,别嫌孬。”

    好在霍丹君这群人并不讲究,对于邱维佳这个热情的本地人,都十分的有好感。(未完待续)

正文 第415章 邱维佳请客

    在大庙子镇,能抽得起六块钱一包烟的人并不多,邱维佳就是其中一个。六块钱对大庙子镇的居民来说,足够四口的一家人一天的菜钱的了。

    几人在外面等了一会儿,庞丽珍和沙云娟就从招待所里走了出来。

    见到二人出来,霍丹君一挥手,“来了,咱们走吧。”

    邱维佳推着摩托车走在前头,众人跟着他朝前走了十来分钟,就到了他家的门口。

    丁晓娟站在门外,瞧见这么一群人走了过来,知道这都是从城里来的有本事有学问的人,顿时有些不知所措,双手抠着围裙,紧张的都不知道说什么是好了。

    “小娟,还不请客人到家里坐!”邱维佳冲她喊了一句。

    丁晓娟这才知道该怎么做,站在门口小店:“你们好……请屋里坐吧。”

    霍丹君带着一群人进了屋里,邱维佳把摩托车支在院子里,迅速的跑回了屋里。

    “各位别见怪,内人没见过啥世面,其实也是个非常热心的人。”

    庞丽珍和沙云娟把手里拎的袋子送到丁晓娟手里,二人看得出丁晓娟的年纪要比她们小,就亲切的称她为“妹子”。

    “妹子,初次登门,这是咱们一伙人的心意。”

    丁晓娟不知所措,朝邱维佳看去,“维佳,这……咋办啊?”

    邱维佳走了过来,笑道:“哎呀,你们来就来了,干嘛还带东西呢?”

    “初次登门,这是礼数,下次在你小邱家做客,我们就不会带东西过来了,请收下吧。”沙云娟笑道。

    邱维佳道:“既然这样,小娟。那你就收下吧。”

    丁晓娟从沙云娟和庞丽珍的手里把东西拿了过来,送到了他们的卧房里,打开一看,全都是些她不认识的玩意儿。庞丽珍和沙云娟带来的礼物都是一些旅游必备的东西,比如手电筒、帽子和手套什么的。

    霍丹君估计邱维佳会喜欢,而且他们的这些东西每样基本都是户外旅行最好的装备,所以也不怕拿不出手。于是就让庞丽珍和沙云娟带了些过来。除了这些东西,他们这群人也没有别的东西可以送人。

    “这些都是个啥呀?”丁晓娟嘀咕了一句。她并没有看出这些东西有多好,若是让她知道这些看起来寻常的东西加起来要好几千块,估计她就要傻眼了。外面的客人还在等着,丁晓娟也没时间揣测这些是什么东西,马上从房里走了出来。

    邱维佳家在大庙子镇算是富户,早年他父亲开卡车跑过运输,去过很多地方。见过很多世面。那时候不光是大庙子镇,全国各地的农民都没有出门打工的想法,当时邱维佳他老爹基本上可以说是大庙子镇外出见世面的第一人了。

    每次他爹从外面回来,免不了要给他带一些当地买不着的零食和玩具。他爹辛苦十几年,挣下了一份家业。现在老两口在后街上住着,邱维佳的这套房子是前些年建的。

    霍丹君等人瞧见邱维佳家里的摆设,就知道这户人家应该算是这个镇子上比较富裕的人家了。

    这时候大庙子镇许多人家招待客人都是用方方正正的八仙桌,而邱维佳家里已经用起了圆桌。这圆桌是他在城里的酒店里看到的,觉得面积大,样子新颖。而且最重要的是可以坐更多的人,所以回家之后邱维佳就招到了当地的木匠,请木匠为他打造了一张圆桌。

    邱维佳狐朋狗友颇多,经常有很多人到家里来做客,所以这圆桌经常能派上用场。

    今天晚上,邱维佳又把圆桌请了出来。霍丹君等人围在圆桌旁,加上他八个人,不紧不松。刚刚好。

    丁晓娟把一道道菜端了上来,邱维佳把下午刚买的好酒给开了,给每人都倒了一杯。

    “咱们这里喝酒不流行用被子。流行用小碗,希望各位朋友能习惯。”

    霍丹君笑道:“小邱。你不用害怕咱们这些人不习惯,我们七个都是走南闯北的人,基本上可以说是走遍了全中国,各地的风俗习惯见了不少,都能习惯。”

    邱维佳感兴趣的问道:“走南闯北?你们到底是干啥的呢?”林东并没有跟他仔细说明。

    霍丹君笑道:“我就跟你介绍介绍吧,咱们这七人有个统称叫‘驴友’,驴友的意思呢就是背包客,整天背着个包到处晃悠。不过咱们与普通的背包客又不大一样,小钟两口子是搞地质的,郭涛这一对呢是搞设计的,而老爸和伟壮这两人是搞建筑的。不是我自吹,都是各自所在行业的精英!我们七个人有个共同的爱好,就是喜欢野外探寻。我曾经穿行过撒哈拉大沙漠,小钟曾经在荒岛上呆了一个月……”

    霍丹君把特别行动小组每个成员都介绍了一遍,听得邱维佳一愣一愣的。

    “乖乖,你们都是神仙呐。”邱维佳惊叹道,在他眼中,这群人可以穿越沙漠,可以在海上漂流,可以在荒岛生存,这都不是他可以想象的事情,似乎这些事情只能在电视剧电影里面发生。

    “所以我说嘛,我们这群人没有什么不习惯的。要想在极限的环境中生存,首要的法则就是适应环境!”霍丹君说出了一句总结性的话语。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