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富士康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重生之地产大亨(章鱼)-第235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还想在仕途上更进一步呢。

如果是十几年前,甚至是几年前,市委市政府肯定会把事情强压下来,保证这百亿投资。可现在已经是2008年了,保持社会和谐比百亿投资更加重要。说到底,华夏有钱了,政府有钱了,对这么一百亿,就没这么看重了。

要不然的话,就算孙雪峰不出手,其他市长副市长,乃至于省里的各部门,都会督促下面给外商解决问题。但是现在呢,孙雪峰决定了让工厂挪窝,其他人也就随便看看,根本没人主动上来帮忙。

史密斯会说中文,也经常来华夏,自称中国通,也没人能反驳。但是他的经验已经过时了。华夏进步太快变化太大,几年时间,就相当于国外很多地方几代人。一百亿的投资,在以前的确是可以碾压掉黄文斌设下的陷阱,可是现在已经行不通了。

“其实我有一个办法,”黄文斌说,“我出钱把这块地买下来,史密斯先生可以另外选地建厂,孙书记给多一些优惠就是了。”他对着史密斯笑了笑,“我刚才说过了,那个价钱是很有诚意的。”

“这也是个办法……”孙雪峰还没说完,史密斯就叫了一声。

“不行!”这个价钱太低了,五亿?开什么玩笑啊,史密斯这边出的钱就已经是二十亿了,五亿卖出去的话,岂不是亏了十五亿?工厂的影子都没见着,钱就不见了十五亿,田中财团在大方,也不是这么糟蹋的。如果他真的把地五亿卖给了黄文斌,只怕亲爱的父亲大人立即就会翻脸。别说主持这么大的工程,不把他全部财产没收就不错了。

可是史密斯压根没法子指责黄文斌,不能建有污染的工厂,只能建低密度无污染环保工厂,这土地根本就不值钱,五亿算是很合理了。黄文斌说得没错,他出的价格果然很有诚意。

“史密斯先生,我们都很有诚意要帮您解决问题,为什么不好好听黄老板的意见呢?”孙雪峰很不高兴,本来一切事情都是这个鬼佬搞出来的,要不是他贪图便宜土地,怎么会落得这个下场。好好跟政府说要在哪里建厂,政府肯定会全力配合,如果不行,也会尽早告知。说什么没接到通知,谁信啊,肯定是想先斩后奏,用这一招的外商,孙雪峰见得多了。

“我……我……”史密斯很是苦恼,不知道该怎么办。

倒是黄文斌给了另一个办法,“史密斯先生也可以把土地全部交还给市政府,市政府另外再给史密斯先生找一块地建厂,这样就两全其美了。”

两全其美?史密斯苦笑,表面上看的确是这样,花了三十五亿,最后拿到了建厂的土地,账面上没有亏损,工厂可以继续建设。政府则留住了投资,保住了超级工厂。问题是原来史密斯可以用这笔投资逼着政府让步,给出无数的优惠政策。

现在要靠着政府给他们找地,这些优惠政策势必大幅缩水。而且政府找了什么地,那就是什么地,根本没法子讨价还价。耽误了时间,损失的是史密斯,不是政府。原来是政府求着史密斯投资,现在是史密斯求着政府找地,攻守之势完全不同。

这仍然是两全其美,不过不是省城政府和史密斯,而是省城政府和黄文斌,省城政府保住了投资,还不用出那么多优惠政策。黄文斌从史密斯身上赚了一大笔,转头又可以从政府手里把那片地再买下来一次,照样建他的果汁加工厂。

可是这又怎么样呢,难道还能不管政府的要求在蟛蜞湾建厂?这根本就建不起来的啊。把蟛蜞湾的土地转手卖出去,也根本卖不出价钱,也许连黄文斌出的五亿都没有。这个苦果,史密斯再难受,也必须要吃下去。

“我同意这个意见。”史密斯无奈的接受了现实。

“是吗,那真是太好了。”孙雪峰松了一口气,他还怕史密斯不肯呢,“就这么办吧,黄老板果然思维敏捷,善于解决问题。史密斯先生你放心,我一定会给你仔细挑选一个好地方,保证让您满意。”

“希望如此。”史密斯说,这可是人为刀俎,我为鱼肉,不过他很快就振奋起了精神,“黄老板,这一次算我栽了,不过来日方长,以后我们还有的是机会。等工厂建起来,你就知道,耍这样的小手段,根本是没用的。决定生意成败的,是资本,是技术,这一点,我田中集团比你强百倍!你就等着吧!”

第546章.写文

等史密斯走了,孙雪峰呸了一声,“洋鬼子就不是好人,日本鬼子更差,这史密斯是洋鬼子兼日本鬼子,真是特别刁钻。”说着摇了摇头喝了一口茶,“还好工厂没跑,要是跑了,我都不知道怎么对市委交代。”

“书记您放心吧,怎么会跑呢,他都已经投入三十五亿来买地了。”黄文斌说。

“这家伙也真是,把我们市政府说话当放屁啊,明明跟他说了好几遍,他硬是把蟛蜞湾的地全买下来,是听不懂人话怎么着,还以为我们像十几年前那么丧权辱国吗。”不过他还是有些怀疑,“小黄啊,这里面你没搞鬼吧?”

“没有,我怎么可能搞鬼呢。”黄文斌连忙否认,“他这叫自作孽不可活。”

孙雪峰不信,这是从头到尾,就是黄文斌获利最大,三四亿批出去的地,最后史密斯花了三十五亿买下来,说黄文斌没有做手脚,谁信啊。不过现在追究这事也没什么意义,“小黄啊,你能赚钱是你的本事,可也不要影响大局,这上百亿的投资,啊……”

转念一想,人家黄文斌现在是神弓集团主席,神弓集团主要就是做玩具代工的,这史密斯投资上百亿来建一个玩具加工厂,摆明了抢生意,也难怪黄文斌会想方设法加以破坏。“总是不要把事情闹的太大。”孙雪峰说,“大家公平竞争嘛。”

“一点都不公平啊,他外资那么多优惠政策,拿地便宜,交税有优惠,光是土地税,人家免了五年,这可就上亿了!我得接多少单子才能赚一亿利润?”黄文斌抱怨说,“他坐着不动就比我多一亿了。”

“这有什么法子,人家是外资嘛。”孙雪峰说,“要不你也去搞个外国身份,把钱拿出去逛一圈,那不就是外资了嘛。要是不想出国,弄个香港身份也行啊,港资和外资一个档次。”

所以到底为什么要歧视自己国民啊!黄文斌摇了摇头,“算了,太麻烦了,我活着是国家的人,死了是国家的死人。”反正外资优惠也越来越少,黄文斌记得,省城这儿到了2010年前后,就把外资的超国民待遇取消得差不多了。

“接下来你就把蟛蜞湾的地又买一遍?”孙雪峰问,“这次我可不能便宜你了,至少要五亿。还得另外给史密斯找个地方建厂呢,要是太便宜了,征地的费用都不够。他那个厂,需要的地方太大,真不好找。”

“五亿太多了。”黄文斌说。其实五亿已经算是很便宜了,但这时候不叫叫苦,怎么能让孙书记欠人情,“便宜一点吧,要不按照上次的原价也行啊。”

“你这家伙!用这块地都不知道赚了几亿,现在居然来叫苦?不行,一口价,五亿,没得谈。”孙雪峰说,“最多我别的地方给你点优惠。对了,田中财团来我们这儿建厂,对你们的生意究竟会有多大的影响?会不会把所有的订单都抢了,导致其他玩具加工厂都破产?”

“影响肯定是有的,但要说把所有订单都抢了,哪有这么容易。”黄文斌说,“他们田中财团号称做了几百年玩具,也就是个名头,其实从六十年代起就转行做金融放贷了,现在又想捡回来,哪有这么容易的。光有钱,没人才没技术怎么行呢。当然,现在是资本主义社会,有钱就能请到人才买到技术,可一切从头开始,那要多少年才能上正轨。他们也心还这么大,一下子就上百亿投资的超级工厂,失败的可能性很大。”

“人家有底蕴啊,听说是德川幕府的时候,兰学刚传入日本,他们就开始做西洋娃娃了。”孙雪峰说,“有好几百年历史呢,肯定有什么绝活传下来。”

“这是他们自己吹的吧。”黄文斌早就打听过田中财团的底细了,“日本古代平民百姓没有姓氏,只有达官贵人武士阶层有姓。后来明治维新,下令让日本平民也要取一个姓氏,很多日本人就随便根据自己的屋子所在地弄了个姓,什么松下田边西村都是这样,田中也是。既然是明治维新的时候才有的姓,历史能长到哪里去。兰学传入是德川幕府,那时候做西洋玩偶,总不可能是做给没有姓氏的平民百姓,饭都吃不饱,谁会买这些没用的东西。只能是做给有姓氏的达官贵人,那就不可能是平民。由此可见,他们这根本就是在胡吹。有历史的家族,不可能姓田中。”

“原来是这样的嘛?我不懂这个,险些让他们给骗了。”孙雪峰说,“可人家确实有钱啊,而且现在又找了史密斯来给他们主持项目,应该还是会成功的吧,史密斯做玩具也做了几十年,对玩具外包很有经验呢。”

“史密斯是做了几十年,但是做的事分包,没有做过代工。”黄文斌说,“他是有经验,但是从头建立一个超级工厂嘛,也就是那么一回事。”可惜上辈子没发生这样的事,黄文斌也不知道史密斯究竟有没有成功。

“也就是说,你觉得不用担心?”孙雪峰问。

“这工厂就算真的能建立起来,那也是好几年之后的事情了。”黄文斌说,到时候他已经准备上岸了,这个神弓玩具厂,能做就做,不能做就卖出去,“这几年外贸都不会好,他这种新建的工厂,就算有史密斯的人脉在,接订单也不是那么容易的,利润更加没法子保证了。他们日本出了名的人工高,到时候弄一帮日本监工来,怎么和我们比成本?再说日本经济也不行,今年的gdp就要被华夏超,田中财团不可能无限制的亏钱,只要他们想要利润,我们就不会怕他。”

“日本的gdp今年要被我们超了?”孙雪峰问,“你说ppp吧?”

“ppp都超了多久了,我就说的gdp。”黄文斌说,“今年肯定超。”

“超了的话,那我们不就是世界第二?”孙雪峰又问。

“当然。”黄文斌说,零八年超了,还有日本人不服气,说是偶尔的现象,结果没几年华夏的gdp把日本碾压的够呛,超过它差不多一倍去。可惜距离世界第一的美国还有很长的距离,而且人均根本没法比,只有人家几分之一。

“你不是说今年外贸不好?”孙雪峰觉得没什么把握,“外贸可是我国经济增长的一大发动机,要是外贸不行的话,我国经济增长就慢了吧,就这样还能超日本?要说日本经济不行也很久了,可人家毕竟技术先进经济规模大,没这么容易超的吧。”

“肯定会超。”黄文斌很确定的说,“日本对外贸依存度比我们还高呢。要是今年没超的话,那我就……”就怎么样好呢,黄文斌一时想不出来,“那我就把蟛蜞湾附近十个乡的扶贫任务都包了。”

“去你的,那边的扶贫任务,你本来就应该承担起来的吧。”孙雪峰哈哈一笑,“看来小黄你对经济方面还真有研究,既然你不看好今年的外贸,那么给我详细写一个分析文上来。要是言之有物的话,我也好拿去吹风,让大家做好准备,减少损失。”

这可真是要难为死黄文斌了,自从离开大学,黄文斌有多久没写过论文了,这还是写给孙雪峰的,不是随便写写可以蒙混过关的东西。要说表格啊总结啊报告啊黄文斌是写了不少,那都是有确定格式的,往上面填充数据就行,这个可不一样。

“书记您就饶了我吧,我现在很忙的啊。”黄文斌说。

“你都分析完有结论了,写出来能要多少时间啊。”孙雪峰说,“要不我把我的文字秘书借给你,你口述他打字,保证一晚上就出来了。要是你的分析对了,这篇文作用可就大了,功德无量呢。”

作用再大,能赚一分钱不?就算给稿费,那也没多少。丁六根手下有个企业报,接受所有旗下企业员工投稿,稿费很高,千字三百,上辈子东升公司有个同事发了一篇《记东升一次有意义的活动》什么的上去,足足拿了两千块钱稿费,把黄文斌羡慕得连写了十篇去投稿,可惜一篇都没中。现在黄文斌当然不放在眼里了,就全千字三千,写个几万字的,也不过几万块钱,能做什么啊。

不过孙雪峰都开了口,写就写吧,搜集证据推导结论难,先有结论再找证据那还不容易。而且黄文斌可以尽情的往里面塞私货,要是孙雪峰一声令下把这篇东西登了报纸,那不是赚大了,再不济,也能当个免费广告用。

“还是我自己来写吧。”黄文斌说,“可能要写好几天的呢。”

至少先把丁六根手里的那些工厂卖出去以后才行,现在黄文斌是把神弓集团里面不要的工厂都打包卖给张家了,可是丁六根那边只卖了一半呢。正好趁着史密斯要建工厂这个东风再炒作一把,争取把那些工厂卖个高价——日本人和美国人都来建厂了,你还不赶紧下手等什么?

“好吧,不用着急……这个月内给我就行。”孙雪峰说,“今年订单究竟是多还是少,那时候大家大概也心里有数了。”

第547章.我很忙的

黄文斌对着电脑屏幕,紧紧的皱着眉。好半天,终于写下了一句话,“今年,也就是2008年,外贸行业,特别是外贸代工行业,将会遇上前所未有的寒潮”。写完以后一看,黄文斌觉得十分不满意,首先寒潮这个字就不准确,于是把寒潮删掉。再想想‘前所未有’似乎也言过其实,也删掉了。外贸行业,特别是外贸代工行业,表达不清也删掉。‘今年,也就是2008年’也太罗嗦了,语意重复,删掉。结果就一次字都没有了,word文档又变成空白一片。

已经足足两天了,一个字都没写。黄文斌搜集了一大堆资料,早就有了腹稿,但是真的写出来,却是遇到了前所未有的困难。那些报纸编辑还有政府里面写报告的,为什么就能下笔千言源源不绝呢。黄文斌以前觉得那些文章味如嚼蜡,可是现在他自己动笔(其实是动键盘),连这样味同爵蜡的文都写不出来。

为什么写文这么困难呢,在公司的时候借口有人打搅(其实神弓集团里面根本没人敢打搅黄文斌),回到家吧,对着屏幕好几个小时了,还是一个字都写不出来。到底应该怎么开头呢?黄文斌冥思苦想。

“哎。”丁诗诗在床上叫了一声,“帮我把手提电脑拿进来。”

“没看我正忙着吗!”黄文斌刚要憋出一句来,就被丁诗诗打断了。

“忙什么啊,就看你在玩电脑,玩了好几个小时了都。”丁诗诗说。

“我这是在酝酿!”黄文斌说。

“还酝酿,酿酒也不是这么酿的啊。”丁诗诗说,“快去给我把手提电脑拿进来。”

“你自己去拿不行啊。”黄文斌嘴里这么说,身体却很老实,跑去把电脑拿了进来。

前后也不过花了几十秒钟,可是黄文斌觉得思路被打断了——其实他现在压根还没有什么思路可言。坐到电脑面前,又憋了半天,总算是有点头绪了,丁诗诗又说,“史密斯那事情怎么样了呢,怎么都没动静了。”

黄文斌的思路又被打断了,叹了一口气,“市政府还在给他找地方呢,又要条件好地价又要便宜,哪有这么快找好的。”史密斯把蟛蜞湾的地还给了政府,政府又卖给了黄文斌,一共只拿到五亿。虽然政府不是公司,可是也不会去做亏本生意,这调拨给史密斯的土地,进货价(也就是征地价)也不能超出这个价格,那可就难办了。

“那就这么放着史密斯不管了?”丁诗诗问。

“还怎么管啊,人家毕竟是要投资上百亿的外国大老板。”黄文斌说,“他自己不做死,我还能找辆车撞他啊。”

这样的大投资者,就算出了人命案子,市政府说不定都会帮忙遮掩。何况史密斯现在深居简出,遵纪守法,连女人都不玩,一天到晚呆在酒店里研究建厂的事,根本没法子下手。反正那家伙迟早都要回去美国的,只要他一进家门,立即就会被警察抓,现在也不必这么着急对付他。而且他四处活动,对黄文斌卖工厂颇有好处,看在钱的份上,就先不管他了。

“他的新工厂建好以后抢我们生意怎么办?”丁诗诗又问。

“他的新工厂建好起码要好几年。”黄文斌说,“他现在要靠政府给他选址,政府的事情嘛,你也知道,肯定不会给他选太好的。面积地点都不好,优惠条件又少,还是日本人来管理,运营成本肯定很高,日本经济又不好,田中财团能亏到什么时候。就算有规模效应,成本也不可能比我们低。”再说了,要是田中财团真亏得起,史密斯工作能力强得不可思议,那么黄文斌就不搞玩具代工好了,做什么不能赚钱。

“我还是觉得这竞争会很厉害啊。”丁诗诗说,“田中财团都能投上百亿了,完全有可能再亏几十亿来抢生意。”

“现在做什么没竞争啊,就算是垄断企业,还有移动联通电信,中石油中石化的区别呢。”黄文斌说,“他们要竞争那就尽管来竞争好了。”黄文斌对此具有充足的信心,田中集团投资百亿,总不可能是心血来潮,肯定是策划了很久的大项目。这样的大的玩具代工工厂,不论是建在省城还是在其他地方,肯定都会在外贸界造成很大的影响。

黄文斌上辈子一直都在干外贸,既然他没听说过这个东西,那就说明日本人这个工厂影响不大,要么是投资失败了,要么是虽然投资成功但是价格压不下去抢不到订单,所以不引人注意。既然上辈子失败了,这一次还多了这么多不利条件,难道还能成功?史密斯这个人的能力再强,也不可能与大势为敌。

“你有信心我就放心了。”丁诗诗又问,“那张家呢?”

“张家也先放着啊,”黄文斌说,“他们反正玩不出什么花样来了。”张龙的儿子还在拘留所呢,走完所有程序放出来,起码也要四五个月,再放出来之前,张龙肯定是什么都要听黄文斌的。这是张立国对付张马克的手法,黄文斌照样拷贝过来,果然很好用。

至于张家其他人,现在还沉浸在重新获得巨额资产掌管工厂的喜悦中,可是他们很快就会体会到外贸严冬的寒冷。负债率高,订单少,没利润,只能苦苦支撑。到时候黄文斌就会履行承诺给他们借钱,不过只会一点点一点点的借,给张家吊着命,维持着死不了的状态,他们就不会成为黄文斌的麻烦了。

“怎么能放着不管,听说他们把公司起名叫做新神弓集团呢。”丁诗诗一边开电脑一边说,“这是违反商标法的吧,和我们的神弓集团这么像,只加了一个字,人家还以为他们才是正宗呢。”

“他们喜欢用就用呗。”黄文斌说,“张家人被嘲讽说弓长张没了弓,现在好不容易拿回了一部分工厂,当然要改个名字扬眉吐气。跟人家做了几十亿的生意,改个名字就算售后服务了呗。反正接订单的时候,人家才不管你集团公司叫什么名字呢。”

“我还是觉得不行。”丁诗诗说,“我们是神弓集团,他们是新神弓集团,听着好像被他们比下去了一样。要不我们也改名吧,过一阵子等你卖完了不要的资产,就要把我爸的工厂注入神弓了吧,这也算是合并了,干脆改个新名字,就叫做……丁弓集团吧。”

黄文斌正在喝水,差点一口喷了出来,“丁……丁弓集团?”

“是啊,两边各取一个字嘛。”丁诗诗说。

“这个名字实在是太奇怪了,”黄文斌说,“还是不要改了吧,神弓集团的牌号还是很值钱的。你说我是神弓集团ceo,大家都知道,你说我是丁弓集团ceo,人家还以为是日本人的公司呢。”

“那好吧。”丁诗诗玩了一会儿电脑,忽然间又说,“你给我去拿一瓶苹果汁来。”

“你自己去拿不行吗!”黄文斌说,“我很忙的!”

“你明明就是在上网。”丁诗诗说,“忙什么啊。”

“我这是在找资料!”其实黄文斌是想看看有没有现成的模版可以抄,不过再怎么说,这也是在做正经事,不是在上网,“你不想自己去,就让保姆给你拿呗,干嘛非要打断我的思路。”

“啰啰嗦嗦……”丁诗诗说,“都几点了人家不用睡觉啊,叫你拿个苹果汁都这么多话,早知道在卧室里面放个冰箱了。算了,我自己去拿,你帮我看看那两件大衣哪一件好。一件比较新潮,一件比较经典,新潮的怕过季就不流行了,经典的又有些老气。”

“都说了我正忙着呢!”黄文斌说。

“看两件衣服能用多久啊!”丁诗诗说,“快点看。”

黄文斌去看了一眼,哪一件经典哪一件新潮他都看不出来,不就是两件大衣吗,又没有实物,在电脑面前看来看去,能看出个花来?黄文斌自己也有淘宝店,知道得很清楚,就算同一件衣服,模特穿着用专业相机拍出来在电脑上呈现的效果是一回事,买了实物拿回家穿上身,那是另一回事。“你决定不下就两件都买了呗,反正也就是几万块钱的东西,有什么好犹豫的。”黄文斌不耐烦的说。

“有你这么浪费的吗!”丁诗诗说,“要是看上的衣服就买,那现在还不几大屋子了。”

“你现在不是几大屋子衣服是什么!”黄文斌没好气的说。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