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富士康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重生之地产大亨(章鱼)-第238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全部都由你们解决?”华向文瞪大了眼睛,“我们一分钱都不用出?”

“当然,我们是来投资的,又不是来贷款的。”黄文斌说。

“真的一分钱都不用出?”华向文反复确认。

“优惠条件当然是要给的,”黄文斌说,“还有划拨土地,也行华书记给个方便。”

“可以,当然可以。”只要不出钱,那就什么都好说,但是一听要土地,华向文又为难起来,“您打算把这个购物中心建在哪里呢?水川现有的城区,恐怕无法完全容纳这么大个啊。”

“当然不是在现有城区,这个购物中心建在城外。”黄文斌说,“购物中心周围还要新建住宅区,娱乐区,仓库区等等,围绕住在中心形成一个副城中心。购物中心可不知道面对直接消费者,主要还是做批发业务,辐射周边地区。所以必须要兴建一大批仓库才行,需要的土地可不少。您看,我打算在这儿圈一大块地做建设。”黄文斌拿出地图,把自己选好的地方指给华向文看。

“城外的话,你要多少地都行。”华向文说,反正这儿的土地不怎么值钱。而且那块地虽然平整,却是最最贫瘠的石头地,什么资源都没有,上面根本没人住。

“那就真是太好了。”黄文斌说,“手续什么时候能办好呢?”

“这地方比较便宜,好在不用怎么征地。我可以让县政府国土局放下其他一切工作,给你加急办理。但是这么大块地,恐怕要省里才能批下来。”华向文说,“勘探,定位,申请,我估计的三四个月吧,省里应该不会在这种事情上卡我们。”

“哎呀华书记,现在我们可没有这么多时间可以浪费啊。”黄文斌皱紧了眉头。

“这么着急吗?”华向文问。

“当然了,今年外贸不好,所以才要加紧推广内贸的。”黄文斌说,“早一天开工,就能早一天开始做生意。晚一天开工,说不定就有哪一家的老板顶不住破产了。我们也不是只有您一个地方可以选择,周围能做中心点的县城也不少,比如说南川。虽然说您这儿地

第553章.水川

黄文斌的想法很多,不论是水川当地的官僚,还是黄文斌带过去的老板团,根本没人理解黄文斌在做什么。在水川这种地方建立这么大一个购物中心,毫无疑问肯定要亏钱,就算把批发生意也做起来,肯定还是要亏钱。还不是普通的亏,而是大亏,十年之内都没可能收回投资。

蜀省是人口大省没错,经济发展很快也没错,要农村包围城市也没错,可是在水川建这么大一个购物中心,也实在太夸张了吧。你要说在蜀省的省府锦城建这样的购物中心还有点道理,在水川,开什么玩笑啊!这种小县城怎么看都没这么大的市场容量。老板团里面很多人按耐不住,又不敢直说,推举了李兴伟跟黄文斌打听消息。

李兴伟在外贸界资格很老——和丁六根说的一样,做生意又不是混国企,谁管你资格老不老。不过资格老也不是完全没用,至少资格老说明混得久,混得久脸皮就厚,别人生怕惹黄文斌生气,李兴伟就不怕。

“黄老板。”李兴伟慢慢凑到黄文斌面前,“在忙呢?”

“没有啊,李老板有什么事吗?”黄文斌其实只是站在一块大石头上面发呆,任谁都看得出来他一点都不忙。这尤其让人不满,现在多少大事等着做啊,黄文斌还在石头上发呆,偏偏谁也不敢去说。

“前一阵子我还想借钱买工厂呢,幸好没买到,要是真买了,背负着巨额债务,今年可就要苦死了。”李兴伟先找个话题切入,声明自己乃是黄文斌的熟人——他想买的工厂,正是黄文斌放出来的。我都差不点被你害死了,大家有这么个渊源,你还好意思不说真话吗?

“还是黄老板说得对啊,今年外贸订单果然少。我往年怎么说也有几百万的单子,今年只有几十万啊,这个量连饭都吃不饱。”李兴伟继续说,“所以黄老板一说要转行搞内贸,我第一个就来报名了。大家都说搞内贸不靠谱,不如继续留下来争取订单。我就说黄老板眼光犀利,跟着黄老板肯定不会错。他卖工厂还要跟我们说清楚不看好今年的外贸,怎么会坑我们呢。”

黄文斌心想我就是坑你们了啊,说清楚了你们还不是赶着买买买。一个愿打一个愿挨,这事能怪我吗?“你们是觉得跑到水川来做购物中心不靠谱吧。”黄文斌问。

“也不是不靠谱,黄老板的眼光,大家都信得过。只是这地方实在是……我们实在愚鲁,看不出这地方究竟有什么好的。”李兴伟赔笑着说,“大家都希望黄老板可以教导我们,为什么要在这地方兴建大型购物中心?”

“首先有一点必须说清楚。”黄文斌笑了笑,“我是计划兴建大型购物中心,并不是要兴建大型购物中心。”这是什么意思呢,除了黄文斌以外,在这个世界上,肯定没有第二个人懂。如果还有其他穿越着的话,也许他们也会懂吧。

“您的意思是先弄一个大计划出来占地?”李兴伟压低声音,警惕的四处看。这儿本来是个鸟不拉屎的地方,当然没有其他人,周围都是黄文斌的保镖,“可是这种地方,占下来有什么用?”

“事情是经常起变化的。”黄文斌说,比如说会地震,“我们的目光要超前一点。以前九十年代的时候,省城市中心建了八车道的大路,大家都说修这么宽的路根本就是浪费钱。结果没几年就开始塞车了,只恨当年没修成十车道十二车道。这儿也是一样。”

“可是这儿实在是…就算几年以后,也不见得可以撑起这么大的购物中心啊!”李兴伟说,“人口少,收入低,消费落后。”

“刚才不是和你说了吗,不是消费中心,而是仓库。”黄文斌说,“我的目的是仓库。”

“仓库?”李兴伟还是不明白,“仓库应该修在交通便利的地方,这里还说不上吧?”

“以后的交通将会很便利。”黄文斌说。

“以后……啊……黄老板是有内幕消息。”李兴伟这才‘明白’,“是要修高速公路吗?还是要修铁路呢?”

黄文斌瞪了他一样,李兴伟讪讪地说:“是我多嘴了。”

“总之这一次我是有完整的计划,你们不用担心。”黄文斌说,“反正来去自由,有谁觉得在这儿是浪费时间的,尽可以先回去,我不阻拦。投资建这个购物中心仓库群,所有的前期资金都由我自己解决。你们一分钱都不用出。如果我需要你们的物资,也会用现金跟你们买。等到以后我的投资见效了,你们再决定要不要出钱也不迟。”

“黄老板的眼光,大家当然都信得过。”李兴伟点头哈腰的说。不过要他现在出钱嘛,那是打死都不会出的。他们这些人的行事信条,就是不见兔子不撒鹰,特别是在新的投资领域。就算现在投入可能回报比看见兔子以后高十倍,他们也不会先扔钱出去。

不得不说这一次李兴伟是正确的,黄文斌很清楚,这些投资当然不会见效。反正造势已经成功了,地也已经可以用了,这些小老板对黄文斌也就没用了,他们要走就走吧。就算不走,黄文斌也要赶他们走,没必要连累他们。

这一次的项目,肯定会亏很多钱,黄文斌估计是在几亿到十几亿之间,也许更多也说不定。不过这也没关系了,他现在的身家几十亿,就算赔了这笔钱,对他的生意也完全不会有影响。别的不说,光是前一阵子,他就从史密斯那儿坑了十几亿呢。赚了这么多钱,总要找地方花出去的,有什么比花钱救人更有意义呢。

水川即将发生大地震,因此死去的人有差不多七万,还有失踪的,也差不多有两万,这时候所谓的失踪,其实和死亡也差不多意思了。也就是说,这一场地震,夺去了差不多十万人的生命。受伤残疾的人就更多了,要以十万计算。

地震当然是没有办法放置的,就连想要预报也不行,因为现有的科学根本没法子预报地震,黄文斌忽然站出来信誓旦旦的说这个时间,这个地点会有地震,有谁会信呢?全世界唯一成功预测大型地震的例子就在华夏,可那是根本没法子复制的例子。

如果黄文斌还记得其他地震的话,也许他可以包装出一个什么科学团队来,今天预测一个小地震,明天预测一个小地震,后天预测一个小地震,只要都预测对了,就算没有科学原理,政府也不能忽视。只要舍得出钱,弄几个学术败类来演戏,那还不是很容易的事。国内的容易被人揭穿,还可以去国外找。美国那儿说地球其实是一个平面所有航天飞行全是骗局的书还能找到教授学者作证呢。

可惜黄文斌从来没想过自己能穿越,也就没注意过水川地震之前都有些其他什么地震,所以没办法这么做。水川地震之后,他倒是知道印尼海啸和日本地震,可是知道这两个地震有什么用呢?总不能先预测水川地震建立信誉,然后便宜外国人吧。

所以黄文斌才千方百计拿到了内贸主导权,跑来水川建仓库——水川地震以后道路不行,各种救灾物资都送不进灾区。要是事先就在水川内部建立一个物资储备中心,那肯定会好很多。当然,也不止水川县城这儿,还有各临近地域,也要建立物资储备中心。还有各个乡镇下面,也要建立小的物资存放点。

当然,黄文斌准备的手段不止如此,但是事情都要一步一步来做。其他的措施现在还没到时候,储备中心却是一定要现在就开始筹建的。现在是三月,地震是五月,还有短短的几十天时间,虽然黄文斌预留了很多缓冲时间,不过还是得抓紧才行。

李兴伟带着黄文斌的答复兴冲冲的离开了,黄文斌又站在石头上发呆。他看着眼前这一片石头地,哪里做仓库,哪里建指挥中心,哪里建住宿区,哪里放衣服,哪里放食品,哪里放燃油,哪里放机械,要派多少人来,到时候怎么核对分发,都一一构思清楚,这才站了起来说,“好了,我们走。”

“老板。”甘白龙走了过来,“去哪里?”

“当然是去下一个地方。”黄文斌说,“这附近所有县区乡镇,我们都要看一遍。”

“好的。”甘白龙什么也没问就答应了下来,

第554章.各种物资

黄文斌在山里跑了十几天,总算是把物资存放点都选好了。接下来的任务,就是用钢板做建筑了。这事黄文斌不熟,看着也没用,找了工程师定了地点做了设计,他就带团回省城去了。

一回办公室,差点没让方天和给吞了。好在这边筹集物资的工作,他是吩咐方天和做的,一边汇报一边解决紧急事件,倒是两不耽误。“那些服装生产的怎么样了?”黄文斌问。

“完成了百分之六十。”方天和说,“预计还有二十天可以全部生产完。你定做这么多运动服干什么?又要用最结实的布料,又要最结实的配件,还挑了个这么丑的版型,拿去干什么啊?你看这是样品,真是太丑了。”

说着拿出一套运动服来,浅绿色,衣袖和裤腿都比较宽大,除了橡筋以外还有裤带。用料好,但是没什么版型。最特别的地方,就是口袋很多,衣服上有四个口袋,裤子上有六个,都是又大又深。

“丑吗?”黄文斌看了看,“你穿上试试。”

“恩。”方天和毫不犹豫的脱下衣服换上运动服,果然很丑,美好的身材完全被遮住,到处都松松垮垮的,看着很不干净利落,特别是几个口袋那儿,“这种衣服你说要怎么穿出去见人啊?”

“这个……外观差一点没关系,主要是实用。”黄文斌说。

“哪里实用了,”方天和问,“难道可以穿着做运动吗?那你弄这么多口袋干什么?”

这当然不是用来做运动的,而是传来干活的。“当然实用。”黄文斌说,“把已经生产好的都送到水川去。以后生产一批就送一批过去。”地震以后肯定缺少衣物,把这些衣服运过去正好发给灾民。

做的松松垮垮是为了男女老少通用,衣服料子好才能结实保暖,那边是山区,附近还有终年积雪的高山呢,山风一刮,就算是五月也挺冷的,更不要说还下雨了。至于口袋多,当然是为了方便干活塞东西。至于版型丑嘛,都这么紧急了谁还会管丑不丑,再说大家都穿这个,谁也别说谁。

“你这也太小看蜀省人民了,就算是山区,也卖不出去的。”方天和说,“转行做内贸利润下降了,也不能这么糊弄人家啊。就这么丑的运动服,一百块都没人买。五十块的话倒是行,可是出厂价都要二十五了,包装运输销售这么多费用,根本没钱赚的啊。”

“不是卖的。”黄文斌说,“这是赠品。”

“赠品?”方天和问。

“是啊,赠品,不用钱白送的。”黄文斌说,“白送的东西,谁也不会嫌丑的,只要实用就行了。衣服结实,可以用多几年,这样我们服装的结实耐用质量好的名声就传出去了。你看我还让你特地注册一个商标来着。”

“赠品你生产这么多干什么!”方天和问,“这得多少钱啊。”

“也不过几百万而已。”黄文斌说,“转行做内贸,这是极大极大的转变,我们省城这么强的生产能力,还能慢慢等内地市场接受吗?没订单慢慢磨,损失更大。初期投入高一些,赶紧打开市场,损失还要小一点呢。”

“做生意的事情我听你的。”方天和说,“反正也就是几百万的东西,我们亏得起。”

可不只是几百万啊,这次要筹集的物资中,衣服只能算是小头。花了一个多小时,解决了方天和的紧急事件,黄文斌就把肖蕾叫到了办公室。“让你准备的东西都弄好了吗?”黄文斌问。

“已经弄好了。”肖蕾拿出一个真空袋装着的包子,“不过机器做的包子,始终没有人手包的这么好,我们试验了好几百种配方,有特别改进了机器,但是最多只能打到这个水准,应该是人手的百分之八十左右吧。”

黄文斌撕开真空包装,拿起包子咬了一口,“虽然只有80%,也挺好吃的嘛。”

“你怎么不加热一下。”肖蕾说。

“我就是要可以冷吃热吃都可以吃的包子。”黄文斌说,地震以后很有可能没地方做热饭,那就只好冷吃了,“这种包装可以保存多久?营养够吧,淀粉,蛋白质,脂肪,维生素什么的?”

“不添加防腐剂的话,真空袋可以保证包子二十天不坏,再长就不行了。”肖蕾说,“热量是够的,维生素可能不太全,而且你定的这个配方脂肪含量我觉得有些高,虽然很香,但是吃起来会比较油腻,不符合现在的健康潮流。”

“油腻怕什么。”黄文斌说,只有城里的现代人才会怕油腻,以前吃都吃不饱的时候,肥肉比瘦肉还贵呢。地震之后没吃没穿的又要赶着救灾,只怕热量不够,谁会怕油腻,“维生素不足的话那就添加进去啊。”

“添加维生素什么意义,谁也不会一天到晚只吃包子的吧,再喜欢吃也会吃腻的,别说机器做的包子,就是手工做的也不行。顾客肯定会吃其他东西,那就可以从其他食物里面摄取足够的维生素了。”肖蕾说,“我们额外添加这么多维生素,会造成不必要的成本上涨。”

“这个你就不懂了。”黄文斌只好忽悠她,“我们现在要搞内贸嘛,第一站就是去蜀省的山区,那地方饮食不均衡啊,肉多菜少,很多人都缺乏维生素。所以我们做的包子就要有各种维生素,让他们越吃身体越好,市场销量就打开了。”

“我觉得包子这种东西应该不可能有多大份额吧。”肖蕾半信半疑,“人家既然是山民,肯定没什么钱,自己做饭才省钱呢。谁会买一堆真空包子放家里。我觉得你在城市推才对,有时候忙起来没空做饭弄两包子吃还比较实际。”

“城里当然也要推,不过你怎么能看不起人家山民呢,人家山民都很有钱的,一头羊就上千块,一放几百头,那不就是好几十万了吗。”黄文斌说,“人家放羊放牛也很忙的,没空吃饭弄两包子,还能补充维生素,不是挺好的吗?别光盯着已开发市场,要多看看未开发市场,那个故事你听说过没有,两个鞋子推销员来到一个岛,岛上的土著都不穿鞋。一个推销员报告说岛上没人穿鞋没市场回去了。另一个推销员则说这里的人都没有穿鞋子市场太大了。我们的包子也一样,以前从来没有人开拓过这个市场,要是我们开拓成功了,那就能赚大钱了啊。”

“是这样的吗?我还是觉得不太靠谱。”肖蕾还是不信,“这次我们做实验定制机器花了好几百万的啊,要是最后市场没开拓成功,这几百万就亏损了。”

“肯定能成功的。”其实黄文斌也觉得不靠谱,他制作这批包子,只是为了当作地震后的应急食品而已,添加维生素什么的,当然是为了保证灾民身体健康,也不知道其他食品多久才能供应上来,所以要保证他们只吃包子也有足够的营养,“就算亏损,也不过几百万嘛,加上面粉猪肉什么的原材料,也就千把万,有什么大不了的……那些果汁怎么样了?”

“纸盒装那批果汁吗?已经让代工厂权力生产了。”肖蕾说,“我们铁罐装的苹果汁卖得很好,供不应求,为什么还要特地做纸包装的呢?虽然成本是下降了一些,可是售价要下降更多呢。纸盒比铁罐档次差得远。”

这当然是因为纸盒比较省运力,现在道路没问题这一点运力没什么要紧,等地震了,灾区的运力可是很宝贵的,不能浪费在铁罐上。“现在我们的黄光一号苹果树已经推广下去了,很快就可以大规模生产,当然要趁现在拓展产品线。那些苹果汁生产好了就送到水川去。”黄文斌说,一口包子一口果汁,又有营养又好吃,当然光是果汁是不够的,“还有纯净水呢,生产得怎么样了?”

“也在加紧生产。”肖蕾说,“虽然工厂是白送的,可是要解决那些工人的工资社保什么的,运行费用可不少。这矿泉水的生意真的能赚钱吗?我看现在水市场竞争很激烈啊,外资内资争夺得很激烈,个个都是几十亿规模。”

“要是没利润,怎么会争夺得这么激烈。”黄文斌说,“这工厂反正是白来的,不用白不用。生产出来以后也送过去吧。”省城有一个矿泉水的工厂,位于深山最优质的水源地中,做出来的矿

第555章.更多的物资

肖蕾刚走,刘香蝶就来了,风风火火的闯进来:“不要意思,那边还有点事来晚了。”

“没事,我和小蕾刚说完。”黄文斌说。

“我在外头看见她了。”刘香蝶说,“最近这小妞的胸真是越来越大,真是羡慕死人……你叫我订的那些无线电和卫星电话到货了,全都试过,性能良好。无线电使用很困难,没多少人会用。卫星电话通讯费用很贵,一分钟几十块钱。你一次买这么多,难道是要搞船队吗?”

“当然不是。”黄文斌说,“都是要送去水川的。”

“水川那虽然不算十分发达,可是总有手机信号的吧,何必用卫星电话和无线电这么麻烦?就算没手机信号,固定电话总有的吧。”刘香蝶问,“难道你要在没手机信号也没有固定电话的地方做内贸啊?成本也太高了,划不来啊。”

“当然划得来,那边是山区,很多地方都没信号,有了这批东西,至少不会有联络问题。就算真的没用,还可以拿去当赠品啊,山里的人肯定很喜欢。”黄文斌说。

“那你买几个试试不就好了,买这么多干啥!”刘香蝶说。

“地方太大了。”黄文斌说,“反正也就一百几十万的东西,没什么大不了的。对了,无线电台要怎么学,你联系好老师了?上次说专门培训的话,一个星期之内能学会使用的对吧?”

“其实光用的话一天就够了,要学修理调整比较麻烦。”刘香蝶说,“我们这边要加入无线电运动协会的话,似乎要上一个课程,大约要两个月左右,我已经和他们谈妥了,交了钱先进去协会。水川那边就不知道了,从这边协会转过去应该挺简单的。”

“做得好,”黄文斌说,“通讯距离满足要求吗?”

“一般能买到的短波电台也就是五十公里,改装以后倒是可以几百公里,不过那是非法的。”好像刘香蝶这样的人,从来都不忌惮践踏法律,可是那得有收益才行,这样的事情能有什么收益呢。

“五十公里?我记得无线电台不是可以发很远的吗?”黄文斌问,他还记得无线电波可以在电离层反射然后全球通信来着,就算是收音机,那也是笼罩整个城市的呢,怎么看也不止五十公里吧。

“很远的那种是长波电台,渔船上就有,其他地方你想搞,手续很麻烦的。”刘香蝶说,“平时我们用的那种是短波电台……哎呀这些事情我也不太懂,你问我有什么用,去找个专家来问啦!”

“那你看看什么时候把专家叫来。”黄文斌说,“总之呢,我就是需要一批小队,在可能没有通讯的地方,把消息传出来,编码还是语音都行。一定要保证运作可靠,钱的话,多几十万少几十万倒是没关系。”

地震之后通信失联,耽误了救灾,要是有一批卫星电话和无线电在的话,情况会好很多。之所以有了卫星电话还上很难使用的无线电,是因为黄文斌记得地震后那几天下雨,云层很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