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重生之地产大亨(章鱼)-第76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可惜黄文斌猜错了,头天上了市台,第二天省台报纸乃知道网络媒体都纷纷跟进,大字标题,“京城大学硕士炮轰高考”,网络上更是无数赞同的声音,纷纷说高考真是太不合理了,太需要改革了。
偶然有人科普了一下正确的高考知识反驳王如山的说法,就被莘莘学子蜂拥而上骂得体无完肤,不但自己倒霉,连祖宗十八代也受了连累。至于西施包子铺,当然是完全没人关注了,从初衷来说,这个转移注意力的方法十分成功。
可是肖蕾就不一样了,整天被记者追着问对高考改革有什么看法,对不能参加高考有什么感受,没法子上大学,对她的人生又造成了多大的影响。
第181章.商量
“有个屁看法,有个屁感受,有个屁影响!”肖蕾从来都不说脏话的,可是这时候也忍不住了。当然她没有当着记者的面这么说,只是西施包子铺内部开会的时候发泄怒火,“现在社会上那么多大事,记者怎么就只盯着我一个人啊!”
“谁叫你长得漂亮呢。”丁诗诗调笑说,“与其去采访那些又肥又丑的官员领导,还不如多看看小蕾妹子呢是不是。”这话当然是胡说八道,做社会新闻的和做政治新闻的压根就不是同一拨人。
“我都处理好了,你们又来这么一出。”黄文斌觉得自己一番辛苦完全白费了。
“谁知道你这么快就找到那个爱财老鼠了呢。”王如山还辩驳,“你要是早知道,就应该告诉我们嘛,神神秘秘的什么都不说。那我当然要给小蕾想其他办法啊,其实效果也不错,根本没人讨论我们包子铺,全都讨论高考去了。”
“什么叫不跟你们说,小黄干什么还用得着你批准吗!”丁诗诗瞪了王如山一眼,转头又对黄文斌说,“你也是,知道了就直接告诉我啊,还玩什么惊喜。你看看现在弄出这么大的事情来。”
合着这还是黄文斌的错了?上辈子根本没有西施包子铺,肖蕾自己一个人辛苦打拼,当然也没上过大学生创业栏目。电视台造假的事情轰轰烈烈,然后悄无声息没了下文。很久以后颜星宇被捕,这才把事情爆了出来。
黄文斌只是隐约记得极速黄蜂,可又不确定,要是大话说了出口,兴冲冲跑过去结果不是,丢脸事小,耽误了肖蕾怎么办。“现在说这些也没用,关键就是怎么把这事了结,不然记者天天上门,是根本没法子做事。”黄文斌说。
开了一堆分店以后,包子铺本来一天的营业额稳定在二十万左右,可是自从记者密集采访,营业额就掉到十八万了。别看只少了十分之一,利润可是少了三分之一以上。这生意一大,各种支出都是几何式上升。立足未稳,利润本来就少,现在闹这么一出,更是雪上加霜。
“哎,早知道就不应该开这么多分店,利润还不如以前只有老店和飞龙店的时候呢。”丁诗诗叹了口气,她父亲有钱有人,她自己又掌握了绝对股权,看到包子铺有利可图,一口气就开了十几家分店,结果现在管理成本居高不下,总利润还下降了,平均利润更不用说。
“要是只有两家店,记者堵门就更加的容易了。”黄文斌安慰她说,“现在管理成本是比较高,以后做开了管理成本会下降的,那就可以开始赚钱了。说不定分店越开越多,还能上市呢。”反正黄文斌的股票已经抵押给丁诗诗了,要还好几百万呢,都不知道哪年哪月才能还完,正所谓站着说话不腰疼。
“一下子扩张太猛,肯定是不行的啊。”王如山说,“当时我给您写的报告,建议是一年开一家分店,这样才能仔细选择店面,培养店长和中层干部。这才几个月啊,你一下子就开了十几家,肯定搞得乱七八糟啊。”
“也没怎么乱,店面都选的不错啊,都是人流很多的繁华地段。”黄文斌说,“就是市场饱和了而已。以后店开久了,渐渐的大家都习惯了,就会有人当饭堂经常吃。”本市喜欢吃包子的人并不多,西施包子出名了,大家都会去尝尝鲜,但不会经常吃。
“小蕾,为什么当初你要选包子呢。”丁诗诗苦恼的说,“要是选个更加大众化一点的项目,现在就不用这么伤脑筋了。”
“可是其他早餐都有很好吃的了啊,饺子馄饨面条都是,包子没什么人做,做的人水平也不好,所以才能打开销路啊。”肖蕾说,“要是一开始选了其他的,我赚不到钱都饿死了。”
“也是,其他的竞争太大,还是包子好一点。”丁诗诗说,“可是现在究竟怎么办呢,那么多店,每家店的营业额都这么低。那些该死的记者还老在门口转来转去,逮着人就问高考,吓得客人都不敢进门了。”
这样吗……高考,大学,上辈子好像发生了什么事情。黄文斌想起来了,的确是发生了一间有关的事,问题是这件事情要怎么利用呢?“记者嘛,过一段时间就会走了。”黄文斌说,“总不见得他们天天都消耗在这里。”
“要过多久啊!迟一点我们就要损失一天的钱,他们走了以后还得花好长一段时间才能让客户回来呢。”丁诗诗说,“市里面有这么多记者吗?以前我都没觉得。”
“记者可多了,”王如山说,“先不说电视台,你数数看我们市有多少家报社。早报,晚报,市报,省报,财经报,旅游报,电视报,教育报,老人报,都市报,平时没新闻只能互相抄,现在好容易有个大新闻,写起来方便,容易填版面,又不用出差花钱,采访还能顺便把餐费报销了,当然大家一起上。”
“你倒是门清啊。”丁诗诗说。
“以前我倒霉的时候,公司发不出工资,我就给各大报纸编新闻故事赚生活费。”王如山如数家珍,“晚报给的稿费最高,不过很挑剔。都市报给钱快,省报老拖欠,老人报电视报最容易上,但是给的钱少。还好黄兄弟帮我把钱讨了回来,要不然我现在天天都要绞尽脑汁写各种狗血故事了。”
“编?”丁诗诗问,“那不是假的吗?”
“哪有这么多真事上报纸啊。”王如山说,“整天鸡毛蒜皮的谁也不喜欢看。”他随便拿起一张报纸,“你们看这个,一男子在长途汽车上唱歌因歌声太难听竟被乘客群殴,你们觉得有可能真发生吗?”
“都是假的?”丁诗诗问。
“都是假的不敢说,至少我写得那些是假的。”王如山说,“什么女老板为保住广告牌与撤城管上床被男友当场抓奸啊,小伙看黄片后欲火焚身强奸母猪啊,都是这么出来的。有些是把世界各地发生的事情改改然后安到我们这里,有些根本就是凭空编造。要编得够噱头,又有真实感,还得不越线,很难的。”
原来王如山还有这种本事,怪不得上辈子在根本没生意的纹身馆里面都没饿死,还有余力去追求肖蕾。其实反正是编造故事,还不如去写小说,可以光明正大编故事,万一写好了,不就成作家了。
“那你在新闻界不是有很多朋友?赶紧叫他们别来烦我们啊。”丁诗诗说。
“什么朋友啊,像我这种投稿的,在编辑面前就好像狗一样。”王如山说,“人家说要就得给30%稿费做回扣,说不要就全都白辛苦了。说认识也可以算认识,就是我认识人家,人家不认识我。”
“就是没办法?”丁诗诗叹一口气,“难道真的要投放广告才行吗?真是可恶,这一段时间为了开店,钱都用光了,哪还有余钱啊。要是把股票卖了的话……”说到这里看着黄文斌。
黄文斌摇摇头说:“沪西重工距离升到顶还有好长一段时间呢,现在卖掉太可惜了。再说我们西施包子铺现在是出名得不能再出名了,再去投广告,不是白浪费钱吗?”
“那你说怎么办?”丁诗诗问,“股票那儿赚的钱再多,好像都是虚的。实业赚钱才有真实感。”
钱就是钱,什么实的虚的,炒股票赚的钱是不能买菜呢,还是不能买衣服?还是不能治病,还是不能买房买车?只要银行里面有个数字,那就是真钱。“新闻记者嘛,只要给他们一个大新闻,让这件事情来个结尾,他们应该就会满足了。”黄文斌说。
“那要怎么出个大新闻?说小蕾不堪压力要自杀?”王如山问。
“我才不要自杀呢!”肖蕾说,“我最看不起自杀的人,天下间有什么事情不可以解决的,怎么偏偏要结束自己的生命,那不是什么都没有了吗。”
“我就是这么一说嘛。”王如山说。
“小黄,你有什么想法赶紧说出来,不要好像上次那样藏着掖着,弄得王店长都误会了,搞得这么麻烦。”丁诗诗对王如山很是不满,“要是不方便让外人听,最多让王店长出去好了。”
王如山吃了个瘪,还没法子抗议,这儿四个人,除了他以外其他三个股东,人家是老板,他是打工的,相对来说就是外人没错。
“其实也没什么,”黄文斌这主意说出来一点也不奇怪,“这事最开始,是因为小蕾上了大学生创业栏目,但是又没有大学文凭。现在只要她去补一个大学文凭,证明一下我们的大学是有教无类的,不就什么事都没有了。”
“这样啊……”丁诗诗、肖蕾、王如山三个人你看看我,我看看你,很有些疑虑。
“好像不够轰动啊。”王如山第一个提出意见,“那些记者愿意就这样放过我们吗?”
“我现在去考大学,肯定考不上啊,高中的课程都没补完。”肖蕾也说
“再说我们应该找什么大学?小蕾不参加高考的话根本没法子上正规大学啊,那可要等好几个月呢,就算参加自考,一门门考下来,用的时间更多。”丁诗诗说。
第182章.成人教育
“这个很容易,我们要的只是大学生嘛,又没说大学毕业生,只要进入大学就是成功。”黄文斌说,“至于高考什么的,压根没有必要。”自考和成人自考就更加不用考虑了,比大学里面的正规毕业考试还难。
“难道去读电大?可是电大现在也不招生啊。”王如山说。
“电大牌子太软了,”黄文斌说,虽然电大也是国家认可的学历,但是谁要真读乐哥电大,拿出去说自己是大学生,肯定被人笑死,“省城大学前些日子想要办个成人教育学院,可是凑不够人没开成。人员师资力量都是现成的,只要凑够了人就可以开课。”
“总不能原来不够人,加上小蕾一个就够了?”王如山问,“现在都四月份了,本来报了名的人,肯定去上别的学校了吧。”
“学生的事情,就要靠老板了。”黄文斌说。
“靠我爸?怎么靠啊?”丁诗诗问,“我爸是认识不少人,可是要让小蕾光明正大进大学,可没这么容易。你说偷偷摸摸的进,只要出钱就行。现在这么多记者盯着,怎么偷偷摸摸啊,万一被记者发现了怎么办。”
“当然不是这种靠法。”黄文斌把自己的主意说了出来。
黄文斌是丁诗诗的地下情人,丁诗诗虽然觉得黄文斌这个主意很不靠谱,还是尽力配合。而丁六根是丁诗诗的父亲,丁诗诗想见就见,根本不用等。插了不知多少人的队,趁着丁六根吃午饭的间隙,黄文斌就见到了他。
“我早跟你们说了嘛,做饮食业很辛苦的,又麻烦,赚钱也不是特别多,叫你悠着点,随便开两家玩玩就算了。你偏不听,搞这么大规模,现在亏本了不是。”丁六根一边吃饭一边数落丁诗诗。
“没亏本啊,还赚钱呢。”丁诗诗反驳说。
“还胡说八道,你自己的人工不算成本吗?你可是我丁六根的女儿,辛辛苦苦忙活好几个月,到头来只赚个百八十万的,脸红不脸红啊!”丁六根说,“你看看人家小黄,随随便便就谈下来一亿的免息借款,光是拿去放贷,都能赚两三千万了。”
“那是运气。”黄文斌连忙说。
“最近又想搞什么生意啊?”丁六根问,“那一亿你用来干什么了?”
“投资股市了,我分析股市今年会很好。”黄文斌说。
“股市?国外的股市还可以说是投资,国内的根本就是赌博。”丁六根连连摇头,“到时候要是亏了,看你怎么办。用来抵押借款那块地,可是我买给你的啊,你居然不好好珍惜,真是气死我了……要是到时候你真还不了,那块地我出一亿五跟你收了。”
“爸,你又想占小黄便宜!”丁诗诗抱怨说,“大家都说一年以后那块地值两亿呢。”
“占他五千万便宜怎么了,他占了我上亿的便宜呢!”丁六根痛心疾首,“哎,为什么当时我要打赌呢,为什么就鬼迷心窍了呢,这就没了好几亿啊!”
“反正都是自己人,小黄也是你的手下嘛,肉烂在锅里,没什么问题嘛。”丁诗诗安慰他,“大家看着你这么提携手下,跟着你的人都能发大财,四方豪杰竞相来投,事业不就越做越大了吗。”
“算了,过去的事情就过去吧。”丁六根说,“你们有什么事啊?事先说好,我不干饮食,你们别想让我入股西施包子铺,然后把它扔给我。我的麻烦事本来就够多了,没时间管这个。”
“老板。”黄文斌说,“最近底层干部离职很严重吧?”
丁六根一愣,不知道为什么黄文斌忽然说这个,“是啊,流水线上的普通员工,那是要多少有多少,可是班组长不够。有学历有能力的人,不肯呆生产一线,嫌太辛苦环境不好。好不容易培养了几个班组长,那些家伙跳槽的跳槽,创业的创业,剩下的也要求干别的工作,总不肯老老实实呆在一线。”
再过几年,普通员工也不够用了,人又不是机器,不会老老实实被资本家压榨的。“人往高处走,水往低处流,这是天性,谁都没法子阻拦。”黄文斌说。
“这不是废话吗,还以为你有什么好法子呢。”丁六根说。
“虽然没法子阻拦,但是可以延缓。”黄文斌说,“只要我们提供一个向上的通道,愿意呆在公司里的工人就会增多。特别是那些班组长,这些都是比较勤快有想法的人,才能从普通工人里面脱颖而出,要是看不到升职的希望,当然会走人。”
“哪有这么多位置给他们升啊。”丁六根说,“班组长再升,那就是中层了,中层本来就要保持稳定的,不可能整天更换。再说换掉的中层怎么办,高层就那么几个位置。那些班组长,只有一些生产经验,技术能力都不够,管几个工人还行,再提拔那根本就是添乱。”
“上升通道也不一定就是升职啊。”黄文斌说,“升职的希望,和升职并不一样啊。”
“二桃杀三士?”丁六根问,“拿出几个中层职位来给班组长竞争?这倒是可以考虑。”他这种在生意场上打滚了一辈子的人精,马上就开始打算起来,要拿出什么样的职位,给符合什么条件的班组长竞争,才能达到最好的效果。
“光是这样还不够。”黄文斌说,“光是让他们抢中层职位,很容易恶化厂里的气氛,造成恶性竞争。我们还应该提供更好的,有利于团结的环境,让他们提高水平,提升技能,更好的为工厂服务,为老板赚钱。”
“那究竟要怎样才能达到这个目的呢?”丁六根糊涂了。
“联合大学给他们办成人教育班啊。”黄文斌说,“现在出来打工的,大多数都没有大学的学历,不是高中就是技校,有些还是初中的。做工人还行,做班组长都勉强了,再提升成中层,他们自己也知道不够水平。”
“成人教育班?”丁六根问。
“万般皆下品,惟有读书高,国人对于文凭还是很看重的。只要有可能,谁都想读多点书。出来打工的,多数是因为家里太穷或者成绩跟不上读不起。”黄文斌说,“如果我们工厂可以让他们一边干活,一边读书,读完了还能当中层干部,那些生产线班组长怎么会放过这样的机会呢。”
“读大学起码要三四年时间,就算他们读完了没选上中层还是跳槽了,也多用了三四年。”丁六根恍然大悟,“而且课余时间都去读书了,也没空勾心斗角互相使绊子什么的,有利于工厂和谐。”
“课程适当调高一点难度,他们能学到真本事,对工厂比较好……而且可以延长他们的毕业时间,随便读个四五年,不毕业也不好意思提升职的事情对不对。”黄文斌说。
“这怎么能行呢!”丁六根脑洞大开,“前面的课程一定要很容易,吸引他们去读,后面的弄难一些,延缓他们毕业。这样他们读了一年几个月,就不舍得放弃了,只能一门课一门课慢慢去啃。”
“老板你真是……”黄文斌不知道该说什么好。
“怎么?”丁六根问。
“有智慧。”黄文斌违心的说。
“那当然了。”丁六根高兴得连饭都没吃了,“不过这事能办得成吗?要用多少钱?”
“应该不用很多的,现在国家都鼓励成人教育和技术培训的啊,找个大学合作,他们赚国家的补贴,我们花一点小钱就让工人去进修,收买人心让工人安心干活,还能大大增加工厂的吸引力呢。”黄文斌说。
“人家大学肯不肯的啊?”丁六根问。
“我先去打听一下。”黄文斌说,大学当然肯的,上辈子省城大学就是找了丁六根合作,一起举办了成人教育班,工人读书上学一分钱都不用花自己的,能够免费上学。不过零八年金融危机,外贸遭遇重创,很多工人才读了一年不到就失业了,只好跑到别的地方谋生,学自然没法子上了,白白浪费了很多教育资源。
“那你先去打听打听,要是可以的话,我们这边出点钱也没关系。”丁六根说,“供书教学,也是积阴德的事情,花上一百几十万的,能够增加所有工人的凝聚力,这买卖做得来。”
“就是还有个小小的要求,到时候我想推荐一些人进去参加这个成人教育班。”黄文斌说,“是我们西施包子铺的人。”
“哎哟,这些你还用说?”丁六根摇头,“既然交给你办了,插几个人算什么,何况这西施包子铺也是我女儿的产业,有什么问题呢。”
其实西施包子铺的股权结构还是黄文斌34%,丁诗诗和肖蕾每人33%,后面丁诗诗扩张店面的钱,没算进股权里面,而是丁诗诗的私人借款,现在西施包子铺欠着丁诗诗好几百万呢,而且各个分店也是属于丁诗诗的加盟店。
换句话说,如果有什么万一,丁诗诗一夜之间就可以让西施包子铺只剩下一间老店,其他分店全都脱离西施包子铺的体系。就好像国美一样,真要翻脸,黄光裕转眼就可以把大部分加盟店拉走。
不过这些话也没必要和丁六根说了,反正黄文斌不会和丁诗诗抢,肖蕾大概也不会,说西施包子铺是丁诗诗的产业,其实也没错。
第183章.母校
黄文斌来到了省城大学,这可是他的母校。看着商业街侧门熙熙攘攘的人流,还有飘着香味的各色大排档,黄文斌不禁概慨万千。学校食堂不好吃,黄文斌经常出来打牙祭的,不过他没什么钱,吃东西只能挑便宜的吃。他还曾经立下宏愿,以后工作了,一定要把商业街上最贵的东西全都吃一遍。
现在看来,这个志向还真是可笑。烧烤店最贵的烤羊腿,也不过一百八十块。东北饺子贵最贵的炖鱼,更是不到一百块,还有川菜店的大排,海鲜馆的生蚝,快餐店的披萨,全叫了都不够一千。
“看什么呢,肚子饿了?刚才叫你吃饭你又不吃。”丁诗诗说,“现在都约好人了,要吃等做完正经事再说。”
虽然说黄文斌是省城大学的毕业生,但只认识几个授课老师和辅导员而已,连系主任是谁都不知道,院领导、学校领导更是一点印象都没有。开学典礼和运动会上面倒是有领导讲话,可是黄文斌很少去,去了也是在玩手机。
跟着丁六根这样树大根深的老板干活,有个很大的好处就是关系广路子野,随便大几个电话,就约到了省城大学的副校长。要是黄文斌自己去找人,也不知道要花多少时间多少精力,连找的人对不对都不知道。
丁六根找到的副校长叫做乐修竹,看着一点都不像大学校长,倒是浑身上下的领导气息,其实他的确是领导没错,省城大学是厅级的,这副校长就是副厅级,在地方上可就是副市长那个级别了。
“诗诗你越来越漂亮了啊。”乐修竹和丁诗诗握了握手,又看看黄文斌,“你是诗诗的助理小黄对吧?是从我们学校毕业的,也算是我的学生了。”
“乐校长是我的恩师啊。”黄文斌说,其实乐修竹压根就不是管教学的,在今天之前,黄文斌根本就不知道还有这么个人。不过为了拉近乎,叫恩师算什么,又不要花一分钱。
“小黄你也算是年少有为,这么快就成了大公司的总经理助理。其他人可就没这么有能力了,我们学院今年的就业率又下降了,还得我被上级领导批评。”乐修竹说,“现在工作也不难找啊,怎么这么多人找不到工作呢。”
就业率这种事情,要升高还不简单,直接改数据不就好了。反正原始数据根本就不靠谱。黄文斌刚毕业的时候,有个乡下的同学一时找不到工作,又碰上农忙,就回乡下给家里帮忙去了,结果也被登记成就业,人家辅导员说了,在第一产业就业那也是就业。
“那整好了,我要和您说这事,保证大大拉高就业率。”黄文斌说。
“要怎么拉高?你们公司要大规模招人?”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