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富士康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综红楼]重生后黛玉发现她被坑了-第27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青岫这会子虽已回过神,但整个人还是呆愣楞的。小花抱起黛玉,另一个丫头抱起了吴钧,两个婆子提起趴在地上呜呜咽咽说“不是我不是我,不关我的事,我只是路过,饶命”的歹毒丫头,拖着在地上走。
  小花苍白的脸上有着惊疑、后怕、愤怒等多种情绪交织的神色,“可吓死奴才了,幸好辰哥儿没事,不然奴才们万死难辞其咎。”她的脚步很快,说话也很急促,“姑娘真看见是那歹毒的小蹄子推的石头?”、
  黛玉道:“我看见了!”虽没有亲眼看见,但已能断定,不会冤枉了人。对付坏人,有时候不必处处说实话,尤其是自己一个小孩子,对付的又是在荣国府盘踞多年的王氏,不一口咬定,又会被外祖母以贾府的面子为由糊弄过去。
  指着那已不成人样的绿衣丫头,“就是她要害青岫姐姐和辰儿,我要告诉母亲和外祖母,让她们狠狠惩罚她!”
  吴钧在一旁道:“我也看见了,玉儿说的没错。”
  下人们的脸色都有了些变化,其中有愤怒,也有担忧和不安。一个婆子道:“小主子们受了惊吓,小花姑娘、慧儿姑娘、李妈妈不如你们先带小主子们歇一会子去,此事重大,花厅又都是贵人们,先秉明太太再处置罢。”
  黛玉知她是考虑贾府到底是亲戚,又是这样重要的日子,若是闹大了恐母亲将来不好做人;当然另一个重要的原因是母亲究竟是荣国府的女儿,出嫁的女儿很多时候还是要打好和娘家的关系以为依靠的,恐母亲为娘家的脸面将来怪罪她们。
  但黛玉相信,母亲不是为了维持和母家关系置自己子女安全于不顾之人。王氏敢在这样重要的日子里下黑手,自己又何必手软。
  因此只是说:“不许你们先去告诉母亲,负责就是不敬主子,我让爹爹都打发你们出去!”
  那婆子还是好言劝道:“姑娘还小呢,处理不了这样的事儿。”
  黛玉板着脸道:“怎么,妈妈以为我在爹爹面前说话没有分量吗?!”说完盯着那婆子,竟有一股子不容置疑的威严。
  婆子知自家老爷一向宠姑娘,但凡姑娘说句不喜欢谁让谁出去,老爷一准儿听,便不敢再言语。
  往花厅去要穿过回廊,过一个角门,再过一道仪门。沿途有三五波的人来拦,都是十分粗壮的婆子,而且一次比一次粗壮,一次比一次人多,显然是王氏害怕了,派人来拦。当然无一例外都被黛玉命人打了过去,总是对方人多势众的,但有黛玉、吴钧在,总能以少胜多。
  眼看就要到了仪门前,迎面涌出来几十个婆子、丫鬟。好一会儿才出来完,最后出来的是王氏,她笑眯眯的走向黛玉,瞥过被婆子粗鲁的拖了一路奄奄一息的绿衣丫头,故作惊讶,“哎呦,这是怎么了,哪里来的这样一个染缸里捞出来似的人儿,你们还有愣着干什么,快,快带着下去,别吓着孩子们!”
  一个婆子一窝蜂的去抢人,擒着她的两个婆子自然不肯给,双方争执起来。
  不多时贾母、贾敏带着人也赶来了。对于此,黛玉并不觉得意外,她一路让人托着一个血人儿过来,来来回回有不少人看见,传到花厅里去不足为奇。
  贾母骂了王氏许多难听的话,责怪她不分场合闹,给人看笑话。虽然没有直接骂贾敏、黛玉等人,但看他们的眼神儿非常不善。贾母发话让黛玉、王氏等人都到一个偏僻的小院子里去,问是怎么回事,为何不分场合的胡闹。
  黛玉便将绿衣小丫头企图谋害辰玉,自己不过是带她来秉明母亲,王氏便不断派人来阻拦的话说了。
  贾母、贾敏都不是糊涂人,自然一听便明白是怎么回事了。
  何况此时绿衣丫头已经开始不受控制的说胡话,什么“太太救我,我都是为太太才干这些伤阴鸷的事的”、“太太,太太,你答应我的话可不能不算数。”、“我好痛,我不做了,我再也不做了”、“我有罪,老天爷你饶了我罢”之类。
  王氏跪在地上,身子抖的如筛糠,磕的头都破了,只求求贾母相信自己,说那丫头是诬陷,她根本不知道,不关她的事。贾敏气的狠狠啐了她一口,骂了个酣畅淋漓,将她从前陷害自己及自己腹中孩儿且证据确凿的话都跟贾母说了。
  黛玉同时又用异能使她思绪混乱,将实话都说了出来。
  到最后王氏仰着头大笑之后,指着贾敏道:“你这个娼妇、贱蹄子,你怎么不下十八层地狱啊!你怎么不被千人骑万人跨!没错,就是恨你,就是看不上你那高高在上、不染埃尘的假清高样儿!凭什么你是金尊玉贵的千金小姐,我就要捧茶端饭的伺候你!我也是官家的小姐,我哪点不如你,凭什么你过的比我好,凭什么你的夫君是探花郎,前途无量!为何老天待我如此不公,为何让你事事都比我强,我想不明白,我无论如何也想不明白。不过,都没关系了,哈哈哈……你不是千好万好,没什么不如意的么,我就要偏要你无儿无女、凄惨一生……”
  她边说边笑,疯了似的,说到这里却忽然停下,瞪着眼睛看贾敏,忽然捂着脸哭了起来。
  “骗人,都是骗人的,那药根本没用,骗人的……”
作者有话要说:  今天晚九点还有一章

  第73章 重生林黛玉

  贾敏已气的眼珠子猩红,还不忘命丫头们抱黛玉、吴钧、辰玉下去; 怕王氏接下来做出更疯狂的事儿; 吓到他们。
  黛玉拉住贾敏的袖子,摇了摇道:“母亲,我不是小孩子了; 您别赶我走; 我不怕的。”
  贾敏蹲下身子柔和的摸了摸黛玉的头; 道:“好孩子; 你竟这般懂事了。”
  她不走,吴钧自然也不走,只有辰玉被抱走了。
  贾敏看向王氏,狠厉的一字一顿的道:“我早知你嫌恶于我,只当不过是我俩性情不同、不合拍而已,便是偶有摩擦,也不是什么大事。没曾想你竟恨我至如此地步,我究竟哪一点对不住你?”
  王氏挪开手; 抬眼看着贾敏; 眼神似蛇蝎一般森冷:“我最厌恶你这般假好人的面孔!你的心不黑、不冷吗?!你害我珠儿的时候想过有一天会有报应么!!”
  贾敏这才知道王氏把贾珠的死算在自己身上。也是,蛇蝎心肠之人自然也以蛇蝎心肠看人; 便以为全世界都是歹毒之人,别人都想害她,全世界都拿她当敌人。没成想自己的一番好意,到了别人眼睛里竟成了歹毒心思。
  贾母捶着床叹气:“作孽啊,作孽!”
  为着面子和娘家的脸面; 贾敏已经隐忍多年,没曾想王氏越发得寸进尺,险些害的辰玉丧命,还要牵连上一条无辜女孩儿的性命。这一次,贾敏觉得再也不忍了,逼着贾母给一个公平的处理办法,她不怕把事情闹大,大不了以后不再会这个娘家。
  贾母答应一定惩治王氏,但要秘密的进行,不要有损荣国府的脸面。
  贾敏咬着唇,脸色变了又变,泪水在眼眶里打转儿:“母亲,都这个时候,您还要护着她,就为了所谓荣国府的脸面,女儿的性命,您外孙女、外孙子的性命都比不上荣国府的脸面重要吗?!”
  贾母哭着道:“我如何不疼你?如何不疼外孙、外孙女?你从小长到大,在荣国府里住了十六年,我日日将你待在身边,对你如宝似珠的护着,连你两个哥哥都吃醋,你就是我心头的一块肉啊,你说这话,是叫我去死……”说着痛心疾首的用力捶着胸口,“敏儿,你说这话可是诛我老婆子的心啊……”
  贾敏将嘴唇咬出了血:“母亲,有些话,您别逼我亲口说出来!”
  贾母道:“你说,看我这老婆子有什么对不住你的?”
  贾敏“嗤”的一笑道:“母亲看似更疼我,实则不过是把我当个攀龙附凤的工具罢了。”
  贾母一愣,流露出不敢置信的眼神,却很快被愤怒代替,故作凄婉且十分痛心的模样,道:“敏儿,你怎么能这样想你的生身母亲。三个孩子,就你最缠人,在娘胎里便不肯安生,闹得我吃不下睡不着,瘦的都没有人形儿了。我怀里里十个月,受尽苦头把你生了出来,捧在手心里养到这么大,你就这样想我?”
  贾敏道:“所以我才一忍再忍,不然我早讲王氏的事儿抖落出来了,就是念着母亲的这份恩。您知道吗,有一件事我耿耿于怀多年了,始终未曾跟你提起过。就在我定亲的前几日,我偶然往书房里去,听到您和父亲争吵。您要把我许给一个王爷为侧妃,虽说虽说是侧妃,那也是妾,那是要被人瞧不起的。就因为那是二哥哥屡试不第,那位王爷答应给哥哥谋一个差事,您就不顾女儿的终身幸福。父亲骂了你一通,说我贾家的女儿就是死,也不给人为妾,您才不敢再提。您即使有疼我之心,也远不及二哥哥。二哥哥有八分,我有一分便不错了。为了二哥哥的前途,您随时可以牺牲我的幸福。”
  说到这里贾敏已呜呜咽咽,顿了顿,她接着说:“其实这些事我也早想开了,不就是没疼二哥哥疼的多,好歹您也待我不差,我自该仍将您当母亲待。可没想到您竟偏心到如此地步,为了荣国府的面子,人家都要您女儿和外孙的命了,您还这样无动于衷。我不是您,我的孩子都是我的心肝宝贝,我不能让他们受了委屈无处诉!”
  “你你你!”贾母咬牙切齿了半天,道:“我真是白生了你!”
  贾敏道:“您就当白生了我罢,以后我不会再登荣国府的门儿!”
  贾母:“你什么意思?!”
  贾敏冷笑一声,道:“我报您的恩,今天这是不嚷出去,保全荣国府的面子。但您得答应私下里解决掉王氏这蛇蝎妇人,从此我与您恩断义绝,我以后再不登荣国府的门儿!”
  贾母哭着道:“你真狠心至此吗,多年的血亲全然不顾?”
  贾敏仰天流了两行泪,道:“不是我狠心,是您逼我至此。若非屡次峰回路转、上天庇佑,我和我这三个孩子早已是孤魂野鬼了,而母亲为了面子,竟包庇这样一个蛇蝎心肠之人。”
  贾母咬着牙道:“好,好,你很好,很好!”
  贾敏说到做到,最后给贾母磕了三个头,便带着黛玉等人走了,连婚礼也没有参加。她命人将这里发生的事告诉林如海,林如海也十分气愤,当场拂袖而去。
  王氏当天便被宣布忽然染上怪病,也没有在婚礼仪式上露面。
  明眼人一看便知道其中定有猫腻,虽然猜不透是什么事,但推测肯定是王氏干了什么过分的事儿,而且还跟林府有关,要不然林府身为姻亲,不会在婚礼上气愤走开。
  推石头丫头当即便被贾母派人投井里去了。王氏被贾母关进了荒废已久的一个小院,无人伺候,亦不供足衣食,任其自生自灭,对外只宣称她抱病在床。
  贾政先还求情,说:“儿虽不知她作了什么孽,惹得母亲这样生气,但她纵有千错万错,终究是您的儿媳,母亲要打要骂都可,便是实在她大逆不道,休了她便是,不该如此作践啊。”
  贾母冷笑问:“你只为她求情,可知她都干了什么作孽的事?”
  贾政道:“求母亲告知。”
  贾母便将她做过的那些事都跟贾政说了,从此贾政也再不提王氏这两个字,几次三番到林府去道歉,贾敏都没有见他。
  黛玉想着她做过的事儿,无意间吐槽了一句:“这样的人活在时间也是浪费空气。”
  第二天便听说了荣国府二房夫人王氏亡故的消息。
  看向吴钧,黛玉问:“你干的?”
  吴钧:“你不是不喜欢她么。”
  黛玉愣了愣,低低的叹了句:“这样也好。”
  像是一块大石头落了地,忽然间感觉轻松了不少。自己上辈子的悲剧,追其根源便是在于王氏,若非她给母亲下药,母亲不会常年抱病、身子不好,兄长不会不及出世便夭折,自己不会一出生便先天不足,弟弟不会长不大,父亲更不会常年抑郁以致英年早逝,当然,也就不会有自己后来投奔贾府,被他们侵占完财产再待价而沽了。
  重生以来,虽然顺风顺水没什么坎坷,可是心里总憋着一股子气,说不清道不明,自己也不知道是怎么回事。如今终于知道了,那份憋屈原来是看着仇人逍遥法外的憋屈。
  现在好了,一切都云淡风轻,心头彻底的清净了。
  从此,她只是林黛玉,林家的林黛玉,与贾府再无任何瓜葛。
  就在几天后,皇帝下了圣旨,提林如海为兰台寺大夫,点巡盐御史,主管两淮盐政,实实在在正三品的要职,年后便要赴任了。
  这整整比前世提前了一年,黛玉对吴钧道:“我没想到这样快。”
  吴钧说:“反正只要咱俩一起,在哪里都无所谓。”
  

  第74章 重生林黛玉

  楚王得了林如海任命的消息后,便进宫向皇帝请求归藩。皇帝倒舍不得他们父子俩; 说:“原是一家子的至亲; 不得已分离了许多年,如今好容易相聚,多住一两年又何妨?可是有人说什么传到你耳朵里?如今不是朕刚登基那会子了; 还能任他们摆布不成?”
  楚王便跪下道:“陛下多虑了; 没人说什么。父王走的早; 留下臣一个人; 这些年常觉得寂寥无依靠,在京城的这些日子,得陛下关照,才体会到一点子父子亲情,臣也舍不得陛下。实告诉陛下,并非臣执意要走,是犬儿逼臣来的。”
  “钧儿?”皇帝挑了挑眉。
  “正是。”楚王微微抿了抿唇,眸子缩了缩; “那小子一听林家的丫头要去扬州; 便要跟着走。陛下也知道他的性子,臣说破了嘴皮子都劝不住 。”
  皇帝听了呵呵一笑:“这点倒像足了他爷爷。”说到这叹了口气; 眼神悠远,似是陷入了某种回忆,“当年朕也常常被小弟搞的焦头烂额。”看向楚王,眉尖一挑,“对了; 就跟你现在差不多。你父亲的脾气很拧,要做的事就一定要做,谁劝都没用,最后都是朕妥协。”
  楚王拜道:“陛下是个好兄长,臣代家父叩谢陛下。”
  皇帝摆着手道:“别拜了,起来,坐,坐罢!一家子何必搞的这样客套。”
  楚王起身拱手道:“是。”便就近找了个圈椅坐下。
  皇帝看了他一眼,皱起眉头:“你坐那么远干什么,朕能吃了你?来,坐近点,我们好说话。”
  一旁伺候的内侍早眼明手快的将一个椅子搬到皇帝身前,楚王便走过去坐了。
  “钧儿眼光不错。”皇帝开口便道,“林家那小丫头是个百里挑一的。说句不算夸大的话,便是咱们皇家的这些公主、郡主,也未必及得上她。”
  楚王垂首笑道:“钧儿一见了她啊,就跟变了个人似的。”言语中有些无奈。
  皇帝:“听说这俩孩子还是同一天生的?”
  楚王点头:“钧儿比林家那丫头早半个时辰,算是哥哥。”
  皇帝:“这倒是难得的缘分。罢了,你们父子且回去罢,只是有一点,时常写封家书回来,让朕也知道你们的情况。还有,除夕朕在临溪殿设家宴,你和钧儿都来。”
  楚王自是应诺。
  皇帝放了林如海半个月的假。本打算临行前跟自家夫人好好亲近亲近的他发现自己想多了,他家夫人忙着分派节礼、收拾行囊,仅剩的不多的空余时间又要照料几个孩子的生活、饮食,根本没空儿理他。
  二人的日常往往是这样。
  林如海:“夫人,别忙了,收拾箱笼装东西这些事交给丫头们便是了,你坐下来歇歇可好?”
  贾敏摆着手:“丫头们哪里想的周全,缺一件少一件我们路上便不方便,尤其是还有孩子,万一孩子们惯常用的东西忘了带,临时哪里找去?老爷别在这坐着了挑毛病了,您书房里歇着去吧。”
  于是林如海只好叹口气负着手漫步到隔壁小院,抱女儿去。女儿玩,他在一边看着;女儿说有些渴,他便命人煮了一碗甜汤,兴高采烈的正要喂食,被一只小手抓住了。
  视线对上,吴钧正睁着圆溜溜的黑眼珠子看他。
  “林伯伯,汤还有些热,会烫着玉儿的。”然后从他手里接过汤,用小汤匙盛了,小心翼翼的吹凉喂给黛玉。死死盯着那细细白白似一把玉扶手的手臂,林如海惊奇那么细的胳膊竟能将那么大的一碗汤端的平平稳稳、颤抖不带颤一下的。
  不过即使如此,那么细的胳膊端着一大碗汤,就像是一个小竹竿上面顶着一座大房子,瞧着随时会有坍塌的危险,还是不免让人担心。
  唯恐他一个端不稳连人带碗扣在黛玉身上,林如海便上前一手托着碗底儿一手捏住碗沿道:“碗太沉,你端不住,我来吧。你放心,我知道怎么喂,不会烫着你黛玉妹妹的。”
  吴钧执意要自己来,林如海只好保持这样的姿势一直给他端着,直到黛玉说:“我不想吃了。”
  吴钧还取出一块帕子给黛玉擦了擦嘴。
  林如海愣了半天,拉住小花问:“世子平日都如此么?”
  小花愣了愣,似乎有些不明白。
  林如海只好再直白一点:“世子平日都是这样照顾姑娘吗?”
  “老爷原来是问这个。”小花掩着嘴一笑,福了福身子,道:“回禀老爷,一直都如此。世子爷照料姑娘可用心了,事无巨细、亲力亲为,有时连把奴才们的活儿都抢了呢。”
  说话间黛玉爬上了炕,笑嘻嘻的坐在炕沿儿上蹬着小脚,露出缀着红绣球儿的小鞋,吴钧便轻车熟路的走过去给她褪了鞋袜,问了句:“吃不吃石榴?我给你剥。”
  林如海皱起了眉,这小世子爷在自己家里算是贵宾,怎么竟干起这伺候人的活儿了。也怪自己平日太过疏忽,没有察觉到,也不知道楚王知道心里会如何想。
  将几个贴身的丫头叫出来,责怪了一番,叮嘱她们勤快点,以后不可再让吴钧干那些下人的活儿。丫头们都很委屈,说:“不是我们懒,而是姑娘和世子爷在一块的时候常常不让我们在旁伺候,尤其是世子爷,姑娘的什么事他都要亲自干,不许我们插手。老爷您不知道,世子爷年纪虽小,却厉害着呢,脾气也古怪。他一瞪眼,奴才们的大气儿都不敢出的。”
  林如海有点不相信:“他再厉害,也就是一个四岁不到的娃娃,你们便那么怕他?”
  丫头们纷纷点头不止。
  林如海摆摆手道:“罢了,你们进去伺候吧。”自己出了黛玉的小院子,来到贾敏处,将方才之事说了,贾敏笑道,“老爷别管这些了,管了也没用。我先时也跟老爷似的,骂过丫头们懒,也叮嘱过小世子不该做那些下人的活儿,不过都没用,他才不会听呢,便是在王妃面前他也这样。”
  林如海道:“总不能不管,传出去人怎么说我们呢。”
  “这事交给我,回头我叮嘱玉儿。我们说再多的话都没用,也就玉儿的话他还能听进去几分。”说着贾敏从衣柜里拿出一件墨绿色刻丝鹤氅,在林如海身上比了比,“眼看过完年咱们就要往扬州去了,老爷也该去辞别一下京中的故友,年后恐怕没空儿了。”
  林如海点了点头,道:“夫人说的是,我一会子就去。那件墨绿色的刻丝鹤氅就不错,你别收回去了,我这会子就穿。”
  贾敏忙命人将那件衣裳拿出来,伺候林如海更了衣,打发他出去。
  很快便到了除夕夜,吴钧同楚王进宫赴宴,林府里也预备了丰盛饭食,吃饱喝足后一家人围坐一处守岁。吴钧原不愿意入宫的,虽为宗室,他对皇室并没有什么归属感,对那些宗亲也没有多深厚的情谊。与其跟一帮子不认识的人表演什么宗亲情深,他宁愿守在黛玉身边,哪怕只是静静地看着她,不说一句话。
  但黛玉说这是宗室聚会,他身为楚王世子,必须到场。
  他能怎么办。
  她的话,不能不听。

  第75章 重生林黛玉

  虽身在皇宫,吴钧的心早飞到了黛玉身边。勉强坐在楚王身边; 皱着一张小脸儿; 倒有几分冷凝的乖觉,在场亲王、郡王、世子等许多都在悄悄打量着他。
  典雅雍容的乐声此起彼伏,舞伎彩袖翻飞; 大殿内觥筹交错; 醉意醺氲; 许多人的眼神都有些迷离; 不断的有人起身去给皇帝敬酒,说许多吉祥喜庆话儿。
  捻一块玫瑰莲蓉糕细品了品,甜中浸润着花香,吴钧不由暗自点头,不错,给玉儿带些。再喝一口汤,也不错,一并带上。反正空间足够大; 装得下; 而且还保鲜,什么时候吃都行。
  正要将一粒水晶糯米球往空间里放; 不防忽然被一人抓住了手腕。
  抬头,对上了燕郡王吴铄笑眯眯的眼睛。
  “钧弟还真是小孩子,贪嘴!”他含笑将握住吴钧的手,捏着筷子将水晶糯米球放在碟子里,“好弟弟; 这个可不能往袖子里塞。”
  吴钧莫名其妙的看了他一眼,不带任何起伏的道:“我不是要塞袖子里。”
  吴铄了然的一笑,道:“我都看见了,你方才塞了两块玫瑰莲蓉糕、两块月季花型的小果子,那些东西是干的,你喜欢塞便塞了,这水晶糯米球黏黏糯糯的,一会子沾的你不舒服呢。快听话,别往袖子里塞,你喜欢吃这个,我那里还有一盘子呢,我这就给你拿过来。”
  说着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