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红楼]借贾修真-第103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李纨知道许嬷嬷是真生了气了,忙答应道:“我都记下了,嬷嬷放心吧。这日久见人心,知道了还不躲着点儿?原先那些事,一来我看她也真是要紧钱财,劳姐姐那里提了一句也没出什么大力,那袜子作坊更是个顺水人情。这回她虽多嘴了这一句,倒是给自己惹了一通训,我并没什么的。往后我不沾她的事也罢了。”
许嬷嬷却摇头道:“奶奶还是想得浅了。这事情可不简单。一则计良又不是什么台面上的人物,如今那琉璃买卖虽大了,又有几个人知道他的来历?偏二*奶奶就知道。且奶奶放他们出去,也是多久前的事儿了,碧月素云几个跟前的都未必知道计良是七巧坊的掌柜还是奶奶从前的陪房吧?看来奶奶的事儿二*奶奶也没少留心。
再一个,若是知道这个关系,单想着拿这个谋点好处,讲讲价钱。直接让管事打了府里的旗号去,都是心知肚明的,能不能行个方便还不是立时能知的事?怎么就偏偏要去太太跟前提奶奶这个,又借了太太的手让奶奶去抹这个面子?
看着是为了主子出面好商议正事,细究了,府里当家奶奶为了一笔采买自降身价去叫了原先的奴才过府商议,是不是也有些上不得台面的轻贱意思在?且她事先竟一句儿也没同奶奶透过,奶奶是把她当妯娌,我看她是把奶奶当傻子来的。
照我看着,奶奶想要往后不沾她的事怕也不容易,有好处的地方她没那么轻易肯放过呢。这姑侄俩就是一个性子,只不过一个还要拿点架子,掰啃旁人也是为了这府第和那宝贝儿子,另一个却越发面酸心苦一心只想着自己。”
李纨听了许嬷嬷这样说了,再想想凤姐前后行事,也有两分了悟,才笑道:“如今我身上能得她们算计的怕也不多了。刚还要同嬷嬷说呢,往后再有东西,就让都送到城郊那花园子里去罢。府里真缺了什么了我再让人去取。省的进出多了越发招人眼目。我已同我那兄嫂说过了,这话嬷嬷也替我带给计良段高他们。面上总是越远越好,凡有打了我旗号去的,不要怕伤我面子,狠狠踩到地上去才好呢。”
许嬷嬷点头道:“我心里有数,奶奶放心吧。”想着得空是该把府里如今的事给那几个细说说,让他们心里有数,这府里同自家奶奶是两回事,犯不着算一起去。
京城林府,一个穿着青绸衫子的婆子在林家专进后厨采买的后边角门口转悠良久,嘎吱一声门开了,出来几个人。
那婆子赶紧上前,笑着行礼道:“几位大兄弟,麻烦打听一下,你们这里可有个姓沈的厨上娘子?我是她亲戚,听说她如今跟着家里主子来京了,特来寻她的。”
一个嘴上长了粒痦子长随打扮的道:“姓沈的?没听说过。”
边上一个高个儿年纪略长的笑道:“这位大婶儿,你打听媳妇子得说她嫁的哪个,平日里谁管她们娘家姓什么!”
那婆子赶紧笑道:“唉哟,唉哟,可是我脑子糊涂了!她嫁的也是府上的,该是叫做马六还是马七的。”
那长随打扮的嗤笑道:“马六家的吧!我说婶子,你连亲戚家的亲家都不清楚,这亲认得是不是有点儿远啊。”
那婆子一头说着一头递过去几串钱,赔笑道:“她原是我娘家表妹子,在京里时也很要好,这各自嫁了人,她又去了南边,也多少年不得消息了。这回好容易得个信儿,这不巴巴地跑来看了?这位大兄弟,还烦劳带我进去寻她一寻可成?”
年长的开口拦道:“我们府里规矩大,可不敢随便放人进去,你既说是认得的,我们替你传句话,让她出来见你也罢。”说了几人都点头,有两个还要做事,先自往外去了,那年轻的便去里头替这婆子传话。
片刻,马六家的急匆匆出来,见了婆子微微一愣,才满面堆了欢喜道:“余姐姐!”
那婆子也上前笑道:“娟儿,你真回来了?”
马六家的紧挽了那婆子的手道:“可不是回来了,本来还说过两日同管事告了假去府里看看你们呢!姐姐倒先寻我来了!”
说了便拖着人往里走,跟门口看门的道:“这是我娘家表姐,我这会儿正好不当班,带她进去说说话儿。”
看门的婆子细看了余婆子一眼,木着脸从底下取出一本书册,打怀里掏了块表出来看了眼,就翻开簿子写了起来,完了往马六家的面前一推道:“规矩你都知道的,画个押。”马六家的答应一声,拿起笔画了个押,这才带了余婆子往里走。
跟着拐了几个弯,到了一处后罩房,边上一家妇人见了,招呼道:“有客人啊?”
马六家的答应一声:“哎,京里的亲戚过来了。”说着推开自家房门,把余婆子让了进去。
余婆子不动声色地四下打量,一明一暗两间屋子,后头还连着灶间,因隔了帘子,却看不真切了。这进门这间当间摆着四方桌子,四边条凳,靠墙长案,东西都只算寻常,心里便有了计较。
马六家的沏了茶上来,笑着道:“姐姐喝茶,这是我前两日刚得的,叫个什么笋,咱们也不懂,姐姐尝尝。”
余婆子见那茶却不赖,浅抿了一口,赞道:“好香的茶叶!”又道,“怎么没见你家里人?”
马六家的叹气道:“哪有什么家里人?嫁过来不两年,那倒霉鬼就伸腿去了,也没留个根儿。前些年我婆婆也没了,如今这家里呀,就我一人儿,倒是清静。”
余婆子道:“唉哟,这日子可怎么过的,你怎么不再找一个?”
马六家的摇摇头道:“婆婆在的时候拘着,生怕我再嫁,几年相处下来,她倒把我当闺女养了。我若再嫁了,谁给她烧纸?索性算了,再说这日子我也过惯了。”
余婆子一时不知如何接话,马六家的却道:“姐姐今日来看我,可有什么事?”
余婆子嗔着她道:“你这话说的!你当日跟着四姑娘嫁了那么老远,先还有几个口信来,后来倒一声儿不闻了。这回听说林姑娘带着人回京了,我妈想着你原是这里出身的,说不定就跟着回来了,这才让我过来问问。你说说,我若不寻上门来,你是不是也不打算搭理我们了?”
马六家的道:“唉,姐姐你在那富贵窝里呆着,哪里知道我们的苦?一时在苏州了,一时又去扬州了。先是老太太没了,这没出孝呢太太便病倒了,姑娘又是一日三餐拿药培着的。后来太太也没了,听说府里老太君来接姑娘走,他们几个还去打听了,哪知道老爷就只让带了两个人跟着,道是怕奴大欺主,横竖到了京里还怕少了人使唤?
这么着,姑娘一走,府里越发荒芜了,后院那几个连个姓名儿都叫不响,老爷也不当回事的,十天半个月都住在衙门里。那日子过的,唉,真是没滋没味的。后来听说老爷在衙门里病了,姑娘也回来了,却都没回府里住。
等回府里住时,老爷已经病得狠了,饶是这样,还不歇着呢。又去稽查私盐,还打了起来,这会儿还生死不明的。不是咱们嘴臭心毒,就老爷之前那体格,又是在海上,想来也是凶多吉少了。这么一出接一出的事儿,你说说,唉。”
余婆子此番正是打探来的,看马六家的愿意说,心下大定,便道:“你看,我来也没带什么东西,也是我妈说的意思,哪怕来见见你,陪你说说话,也是好的。亲戚走动,总要有走动才能亲近。”
马六家的忙不失迭地点头:“可不是!寻常我也难找个能说话的人儿!姑娘身边的人都是之前在京里在衙门那边的,咱们府里出身的没一个到得了跟前去的。这会儿到了京里,我想着怕不是能松泛点儿,哪里想到那规矩竟比咱们原先府上还重些,同在扬州府里也是两个样子。就说厨上,一多半的人从前都没见过的。能说说从前话的人都没了。”
余婆子问道:“当日那么些人陪嫁过去的,这回没有都回来?”
马六家的冷笑道:“姐姐好糊涂心思!他们跟着去了,不管是打点田庄的还是打理铺子的,这么些年了,手里能没点好处?哪里肯轻易离了那里。跟到府里的,老爷同夫人最是情深,老太太准备的那么些花骨朵儿似的人儿是一个都没派上用场。知道林家有三代必放的规矩,一个个都求了夫人往那老根子家生子家里嫁了,这回姑娘回京前问了,若是愿意自去的都给身价银子还另有赏钱。那可不是巴不得的?只我们几个没根没基又没命数没运道的,才在这里干熬着罢了。”
余婆子想着王夫人本还想捋一捋府里出身的人,看看有哪些得用的,如今看来却是难了。因笑道:“我哪里知道你们的事!不过听你这么说来,林姑娘倒很能拿主意,这一下放了多少人出去!林家也是几代列侯的世家,这没了人手,还怎么顾得过来那么些产业!”
马六家的撇嘴道:“姑娘可不就是拿主意的?要我说,也没几个我们老爷那样的爹了,旁人到了这地步,怎么说从旁支近族过继一个来,到我们老爷那里倒好,你猜怎么说?他道是‘长女如子’!先前身子那般不好了,还坐了软轿带姑娘回姑苏祖宅祭祖,还道自己身子不好,让姑娘主持的。我看啊,这林家先祖在上头看着,不定怎么叹气呢!”。
第184章 相请
马六家的当年跟着贾敏陪嫁到了林家,本也想着有一日能如赖嬷嬷似的从史家风光到了贾家一般自己也能在林家挣上一份体面。却没想到心高命弱,世事难料,到了如今却是连个痛快说话的伴儿都难得了。好不容易得余婆子来一趟,恨不得把这八百年的话都一气儿说了才好。茶都换了五六盏,眼看着天要黑,这才不得不放人走。殷勤送至门口,直叨唠着让有空多来瞧瞧她。
余婆子怀里还揣着打算赏人套话的荷包,谁成想竟是白费心思。全不费神,只点点头,嗯啊应两声,光坐着听使劲往心里记就成了。说不得这荷包就归了自己了,还真盼着林家来回来去多搬两趟,自己几年的积蓄这几趟就都有了,实在的大喜。
兴冲冲回了府,来不及换身衣裳就先去王夫人那里回话。余婆子的嫡亲弟弟余天如今管着各个庙里的供奉花费,在王夫人跟前也很有几分脸面,余婆子早年也是王夫人跟前的伺候人。但见她进了屋磕了头,王夫人只略一点头,她便顺顺当当把该打听的都说了,连着没让打听的想着或许有用也多饶上两句。
“奴婢那妹子说,自从林姑娘回去,姑老爷估摸着自己个儿身子不太成了,便做了诸多安排。在后来几个月,更是连几房姬妾都遣散了。
如今南边的产业都是原先林家的管家在打理,京城也有一些,却是不多,是林姑娘自己看着账。并没有想的那般家底。这回进京的船上,是扬州后衙同宅子里收拾出来的一些东西,另有一些笨重难携带的都搬去姑苏祖宅那儿了。总共装了三四艘不大的船,多是些古籍书画。看人搬进搬出的,也没见特别沉的箱子。
林家家仆人数少,吃用也比不得咱们府里,我那妹子在厨上一做这么些年了,如今孤身一人,看着也挺清俭,比我们府里三等婆子家都不如。”
王夫人听了微微颔首,又问:“上回弄进来的一个丫头一个嬷嬷可有什么说法?我看连老太太都很看重似的。”
余婆子回道:“回太太的话,听那意思是原先在衙门后宅里跟着伺候的,不是扬州林府里的。早前跟着姑太太过去的府里老人儿,如今跟着回来的没几个,都在南边落地生根了。”
王夫人又问:“林家几代列侯,家世也不一般,如今就大姑娘一个小孩子家家的在看管?她一小儿就来咱们这儿了,也没学过管家理事的手段,哪里能做那些?”
余婆子回道:“姑老爷把林姑娘接回去后专寻人教了这些个,如今也还有在身边帮手的。”
王夫人沉吟半晌,才似问非问地低语道:“这林家……到底如今有多少家底……却是谁也不知道了?”
余婆子道:“听奴婢妹子话里的意思……姑老爷不擅经济,又专好些孤本字画,多少家底都投那里了。且还有什么衙门里的摊派,也掏了不少去。话里话外都是跟咱们府里没法子比的意思。”
王夫人点点头,淡淡道:“难为你跑这一趟,这甥舅亲戚,远了怕她被刁奴骗去,近了又怕她多心,只好先探探风声再说。彩霞,赏。”
彩霞在外头听了,取了个荷包进来递给余婆子,余婆子赶紧磕头谢赏。
从王夫人院里出来,手里捏着荷包还没来得及打开,边上拐过来一小丫头道:“余妈妈,老太太要问你话呢。”
余婆子心里一惊,面上却分毫不显,笑着跟了那小丫头去了。一路上旁敲侧击,奈何那小丫头委实太小,刚能说清楚整话,什么旁的都问不出来。
到了贾母上房,余婆子磕头请安,贾母正戴着老花镜看前阵子收的礼里头的绣件。足一盏茶时候,才开声问道:“去林家寻亲说话去了?可打听到什么了?”
余婆子笑着回道:“回老太太的话,前些日子得了消息,说我那姨表妹子跟着大姑娘回京了,也不知真不真,奴婢今儿去寻了一趟,还真是回来了。好不容易见着,说了会子话。”
贾母道:“哦,你那妹子可好啊?”
余婆子回道:“奴婢妹子是个福薄的,当年姑太太做主嫁了林家厨上的家生子,哪想到不过三年便守了寡,也没留个血脉。她伺候着家中婆母,真正情同母女,前年里她婆婆也没了。旁人劝她再嫁,她却道她若嫁了那家连个烧纸的人都没了,便索性守着了。”
贾母面色略缓,道一句:“倒是个有情义的。”
余婆子趁机道:“人是不错,只是话密些。早年跟着姑太太陪过去的人,如今十之八九在南边落地生根了,跟着大姑娘回来的没几个。她平日里也寻不着什么可说话的人,这回拽着奴才活活说了一下午,茶水都续了十来回。若不是天黑了,她还舍不得奴才走呢。”
贾母笑道:“上了年岁就想说说从前的事,照你说的,她也是寻不着什么人说话了。”又问,“既是去走亲的,怎么一回来不说换身衣裳再进来,倒直往太太那儿去了?”
余婆子道:“因先前几回派了人去都没能接了林姑娘回来,太太忧心不知林府里到底什么光景,又怕是不是有刁奴哄骗故意让姑娘同府里生疏了往后好拿捏姑娘呢。奴才这回去,听奴才那妹子说话,提了几句府里奴才的事。便想着赶紧告诉了太太,好让太太放心。”
贾母问道:“哦?还有这话儿呢?说来听听。”
余婆子忙道:“奴才那妹子说,如今姑娘跟前伺候的,都是姑老爷在衙门里住时跟前伺候的人,同扬州府里头的是两拨的,原先跟着姑太太陪嫁过去的女儿辈却是一个都没选进里头去。”贾母听了点点头,余婆子又说几件林府里无关紧要的小事,贾母才让她退下了。
余婆子被贾母请去问话,这前脚刚走,王夫人那里就得着信了。正逢薛姨妈在,两人相视一笑,心照不宣。
王夫人道:“那婆子今儿去林府见亲戚去了,刚叫过来我问了几句,没想到老太太也盯着呢。”
薛姨妈笑道:“老太太素来把林姑娘当心尖子疼的,自然看得紧。”
王夫人叹气道:“之前周瑞家的去接,没来,老太太又让珠儿媳妇去接了几回,照样没来。我看老太太心里怕也有些不舒服。”
薛姨妈却笑道:“林老爷出了那样大事,如今还生死不明,偌大家业都要那丫头一个人打理,就是想来怕也不得空呢。”
王夫人浅笑道:“虽祖上也列侯的,只是人丁不旺,如今也是彻底没落了,还有多少东西要打理的。”
薛姨妈却道:“姐姐这话却左了。咱们外人说些外行话,只随便算算,林家那几代主母哪个不是身世显赫的?个个入府都是十里红妆。林家主子少,也养不了几个奴才,又没有外嫁过女儿。光这几代嫁妆得有多少?
当年敏嘉郡主同敏慧郡主一母同胞的,敏嘉郡主嫁进了林家,敏慧郡主嫁进了顾家。后来敏慧郡主留了遗嘱,将自己的嫁妆平分给了三个儿媳,那是经了衙门的,几处田庄每处一年出息都近万两,这还不算旁的。敏嘉郡主比敏慧郡主更得王爷王妃喜爱,那陪嫁也该只多不少。
林家又没出过败家子,倒是出了三代探花郎,封侯拜爵的时候天家的赏赐又有多少?总不能说没就没了。原先听说林老爷不好了,还当要留了琏儿在那里收拾上几个月呢,哪想到府里出了这样大喜事,倒也顾不上那头了。”
王夫人面色如常,心却跳快了许多。旁人不知,这国公府如今实在已是只剩了个花架子了,若没有足够的银钱产业丢进来,只怕是撑不了许久。如今元春得封高位,之后更是需要花钱的时候,若是能拱了上去,说不得宝玉还弄个国舅当当。越想心下越热,面上却终是淡淡的,又同薛姨妈说起旁的家务事体。
转日,王夫人到贾母处请安,说道:“府里这阵子事情不断,媳妇实在才能不足,竟有些顾此失彼了。听闻大姑娘回京也很有些日子,那府里再多的事情,还能真赖她一个小姑娘家去管了?这么孤零零一个人住在外头也不是长久之计。想着过两日我带了探春几个去接了她来,如此,老太太也能安心,也省的我那魔星天天缠闹不休。”
贾母略沉眼睑,不知王夫人此举真意,却是心里真念着黛玉,便道:“如今那园子又修着,凤丫头这几日身子又不爽利,你哪里得那个空闲了?或者让她们姐妹几个去一趟也罢,凤丫头抽不得身,便让珠儿媳妇陪着去。”
王夫人却道:“珠儿媳妇也去了不是一次两次了,哪回也没把人接回来,连句准话都没讨着。园子也不是一日两日的事,大姑娘接回了回来,老太太也舒心了,那园子的事,再慢慢说不迟。”
贾母见她这样说了,倒也高兴起来,只当是被宝玉闹得没法子了,便道:“你既这么说,便自安排去吧。”
如此,次日一早,王夫人便带着迎春、探春同宝钗往林府去,惜春因感了风寒未能同行。黛玉前日得了信,一早派人在门口侯着,远远见荣国府字号的车马行来,便领了人到二门相迎。
王夫人下了车,黛玉上前见礼,被王夫人一把扶起道:“自家人,不需这些虚礼。”又认真端详片刻道:“到底清瘦了许多,老太太见了定是心疼的。”
一时众人下车,都厮见了,才一同往里走。王夫人一路留心,见林府楼台园林皆清雅古朴,并无丝毫富贵之气,一时猜不透林家根底。待到了清华苑,远远见了那绣楼四面围廊,晶透的琉璃窗户,便轻轻眯了眼睛,对黛玉也越发亲近了几分。
黛玉本也想着这几日要去拜见贾母了,如今见王夫人亲自前来,心下十分过意不去。因还要收拾些东西,无法立时便走,这才两下约定隔日派人来接。
晚间仍是妫柳守夜,想着到底自己要不要跟着过去,便问黛玉道:“姑娘,家里可有要紧东西要人守着?”
黛玉如今已习惯她常说些奇言怪语,便道:“怎么?你还想在这里守着家?”
妫柳点头道:“若是有要紧东西,多少人巡察也不如我在家呆着。”
黛玉想到她说的大概是自家的几处库房,便笑道:“不过是几处库上,晚间会有人守着。咱们去了那里也是一样,不过那里守着的婆子多爱赌钱喝酒,咱们府里没那风气。”
妫柳又问:“库里的东西很要紧?”不设几个阵却派群功夫一般的人守着不是此地无银三百两?
黛玉哪里知道她腹诽,想了想道:“各家库房,不过是些钱财珍玩,衣料药材之属,银库上最要紧些,那里头是存银子的地方。”
妫柳想起这个就叹气,这个地方实在古怪,不说拿灵石灵晶来结账,却是付些分毫用场没有的破铜烂铁。那金银之属,除了中含金髓银油的还有两分用,那壳子拿来做碗都嫌沉,实在不晓得有什么好处。且也没见这里有人炼器,满身上都戴些既无防御属性亦不能攻击的累赘玩意,不知究竟有何趣味。
想了便对黛玉道:“姑娘?你很喜欢那些东西?金子银子那些?”
黛玉却道:“有什么好喜欢的。不过日常府里用度,一群人生计,总离不开这些。”
妫柳便道:“那东西我若想要,哪里弄不来些,姑娘往后也别给我那什么劳什子月钱银子了,换些茶与我可好?”
黛玉这里常有李纨送来的灵茶,旁人也吃不出好来,也只黛玉能品出其中真味。妫柳元神有感,自然很爱这个的。
黛玉听了笑道:“可是傻话了,那茶本也就我一人爱喝,你既也爱它,往后我都分你就是。月钱是与你日常花用的,你不要了可花什么呢?可不能再说哪里弄去的话,不告而取谓之偷,难不成你还想去明抢暗偷了?更不成个人了!”
妫柳忙分辩道:“姑娘想岔了!那金银之属山野里埋在地下的无主之物甚多,哪里就用偷抢了?”
黛玉拍手道:“你这丫头竟还会寻矿不成!只是那矿里也是些含金银的石头罢了,还得从里头炼出来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