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富士康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红楼]借贾修真-第35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闫嬷嬷听了也觉得有理,到底还是心疼,喃喃道:“到底还小呢。”
    贾兰扬脸笑道:“嬷嬷,去那里人多,我正好脾性相投的结交一番,这府里能一起玩耍的人实在不多,整日里见得都是些丫鬟小子,没意思的紧。”
    闫嬷嬷听了这话,笑着抚了抚他的脸,道:“哥儿这么想甚好。”李纨心知贾兰这么些日子来,日日炼体不曾懈怠,心智之坚实在不是同龄稚儿可比,自比旁人更放心一些。
    王夫人连着数日被王家请去,晚间回来便去贾母处商议,府里日常事务都交给了凤姐,只说都由凤姐权衡。贾母处老亲往来也比常日里频繁许多,好些平日都不见出门的老太太们都择了这些日子相聚说笑。
    李纨的院子里,清静得一如往常。这日常嬷嬷进了院子,身后跟着几个抬东西的婆子,让她们在廊下候着,自己进了屋。李纨正跟贾兰指着一本书上说着什么,常嬷嬷上前请了安,笑道:“奶奶,舅奶奶从南边遣了人过来,这次来的没有媳妇子,也没法进来请安了。只说是给奶奶捎些物产并一封书信。”
    说着从袖口取出一个信封来,李纨接了,边拆边问道:“我这兄嫂也真是,南边多少事,估计也就刚消停下来,自己不说好生歇歇,又记挂起我来!”
    常嬷嬷笑道:“这方是一家人的意思。”
    李纨已拆了信细瞧,是吴氏手笔,说些日常琐事。里头提了一句“辟瘴丸”在一些番国都快被卖成了仙丹,换了好些粮食番银。几个商行分批运了粮食北上,平抑了粮价,待江南灾情平稳后,又通过漕运将粮食往其他受灾地运去,打得当地大商巨贾一个措手不及,感慨“商”之力竟也可至如此。
    末了道是这阵子南来北往的,得些杂七杂八的东西,便归拢了给妹妹捎来玩。李纨看完信不禁莞尔,那辟瘴丸正是《济世辑古录》中收的一个方子,没想到吴家这么快便试制了出来,且到了能与番国夷人买卖的地步,这和生道的势力果然不可小觑。又想起说的稀罕玩意,便让人将东西抬进来。
    两大一小三口樟木箱子,看这分量,李纨特让素云多给了赏钱。又特去把闫嬷嬷也叫过来,几人一起开了箱子一一验看。果然是“杂七杂八”的。
    有两个迎手镀银的西洋钟,几只珐琅掐丝怀表,都甚是小巧可爱。一堆各色各样的琉璃瓶子,大小不一,有的上头拧着银丝螺纹盖,有的塞着木塞子,都拿丝绵密密卷了,倒是一个没破。又有艳红的葡萄汁子酒,还有微微黄色的,上头贴的纸笺都一样,看来也是酒。
    羽纱羽缎各两匹,还有些极细的棉布,十几张毛皮。一个大箱子里头还放着一个小箱子,却是皮的,钉着黄铜的铆钉,李纨拿起来细看,实在是精细。另有几个棉布麻布的小袋子,里头装的似是种子,有一种粒如马牙色作金黄,另有一个都是婴儿拳头大小的块块,还有形如榄核的皮色与上一种不同。
    小箱子里一色的食材,燕盏、鱼翅、洋参、鱼肚等海味药材并龙眼、荔枝等干果。
    都一一看过了,李纨又把那个小皮箱拿了出来,在桌上打开了,里头装的是一个小一号的皮箱,颜色比外头这个大的略深。开了这个,里头装这个更小的,不过一尺来长半尺多宽。碧月已忍不住赞道:“好有趣的东西!”
    这小皮箱内装着两个紫檀木盒,一盒滚圆的珍珠,一盒玛瑙。常嬷嬷在一边倒抽一口凉气,心道奶奶认下的这对兄嫂好大手笔。
    李纨立在当间,看看这满当当三口箱子,对素云道:“这可怎么收拾呢。”
    素云为难道:“这收拾还好,可怎么登记呢,我连名儿都叫不出来。”
    李纨笑道:“这有什么可难为的,咱们又不是大库上,拢共就这么点子东西。你便直接写毛皮、食材、瓶子……便当得很。”
    碧月在一边摆弄那个迎手钟,哪知道用力一按上头的包绒软面,那钟竟发出响声来,叮叮咚咚的甚是悦耳。
    把碧月吓了一跳,捂着胸口道:“老太太那边的钟都是到了时间才响,如何这个一碰便叫唤上了!”
    李纨亦好奇,取了细看,道:“自然是里头另有机关了。”贾兰在一边看了也跃跃欲试起来,李纨便将一个递给了他,笑道:“我晓得你心里正稀罕呢,这个给你玩。”
    贾兰接过了,看了一回,便开始伸手抠那软面与镀铜骨架的接缝,闫嬷嬷在一旁赶紧拦着,道:“我的小祖宗哎,你可真是手快脚快的。这东西多稀罕!这些机关的,总是小的比大的难做,你再想想,老太太和二奶奶屋里的钟,响起来都是当当的,这个可是会唱曲儿的!你就这么给掰开了?”
    贾兰抬头看看闫嬷嬷,郑重道:“嬷嬷我不弄坏它,我就瞧瞧那声儿是怎么出来的。”
    李纨抚了他的头笑道:“好呆的娃,若这么容易就拆开了,还让你一眼看清楚了,那些洋人可拿什么换咱们的东西呢。你呀,且好好收着,待你大些,我让段高家的大小子教你怎么拆它。人家可是做机关的高手。”
    贾兰一听,来了劲,抱着李纨道:“娘,如何现在不成嚒?”
    李纨笑道:“现在你还小,连个拆东西的家伙都拿不稳呢,待你再长大些才成。”
    贾兰看看自己的小手,无奈叹了口气,把那迎手钟抱在了怀里,道:“那我先玩几年。”李纨见他喜欢这些,又随手捡了块水蓝底花鸟纹珐琅掐丝嵌米珠的怀表给他,看得闫嬷嬷在一边摇头不止。
    这日李纨正叫了人进来看样子打首饰,选好了花样交了定金,常嬷嬷带人出去。回来后道外头乱哄哄的,不知道是什么大事。
    碧月便去找妙儿了,好半天才回来,道:“这个可难打听的紧,不好学嘴,说是宫里封了好些个娘娘,是以外头就热闹了些。”
    常嬷嬷笑道:“我说呢,怎么热闹成这样!”
    李纨点头道:“这些热闹我是不懂的。”
    常嬷嬷道:“咱们府里也有姑娘在宫里呢,不知道什么时候也封个娘娘,可就真热闹了。”
    碧月在一边道:“太太和二奶奶可不就是忙这个,听说啊,不知道送出去多少银两呢。”
    常嬷嬷笑道:“这你又会学嘴了?”
    碧月撇撇嘴道:“这个我听得懂,刚才那个什么追封什么什么皇贵妃,老长名字了,我实在记不住。”
    常嬷嬷一惊,道:“追封?”碧月点点头。
    常嬷嬷看了李纨一眼,道:“这恐怕是真要热闹了。”
    李纨几人当个闲话聊天的时候,王夫人已在贾母院中,神情激动,贾母握了扶手半直起身子道:“当真?”
    王夫人上前扶住贾母,点头道:“几处得的信,如今外头都传开了,慧妃追封为皇贵妃,庆嫔擢升为庆妃。”
    贾母笑着拍拍王夫人的手,道:“好,好!这次还多亏了舅老爷提醒。”
    王夫人笑道:“家兄不过能说个风向罢了,若没有老太太的助力,我们也只能看着。”
    贾母笑道:“没个准的风向,有力也无处使啊。”两人又说几句,待心情稍定,方让人进来伺候。晚间贾赦贾政贾珍齐聚贾母处,也是一团欢喜,独贾珍回了府后在书房枯坐至半夜,再不见方才喜色。
    
    第71章 金汤勾翅
    
    被追封为皇贵妃的慧妃是七皇子生母,两个月后,老圣人禅位于皇七子,自任太上皇。新皇继位后册封后宫,贾元春进乾元宫女史份比嫔位。有一后四妃在先,更有正经的贵嫔与得了封号的嫔,贾家倒也没因此得什么热闹,只王夫人在小佛堂里待的时间越发长了。
    如今这些于李纨来说自难放在心上,只顾着贾兰一人罢了。恰好天凉了,暑热蒸腾里消磨一夏的胃口渐渐恢复,李纨就打起了那些食材的主意。
    灵烹宗内食经道蛟翅有“补五脏,长腰力,益气清痰开胃”之效,想来着鱼翅也应近似。
    常嬷嬷看李纨命人取了那鱼翅出来,便道:“奶奶还是交给厨上去做?还真不知道拿手做这个的人。”
    李纨摇摇头,道:“稍稍麻烦些,还是在院子里折腾吧。”
    常嬷嬷道:“奶奶会弄这个?”
    李纨笑道:“说起来又是老早之前的事了,前朝时我外家的厨子做这些是有名堂的。”
    常嬷嬷知道李纨外祖家在前朝时管过河工和盐铁,点头道:“那倒是了,这东西如今也不常见的。”
    取了勾翅,先冷水发了一遍,又用加了绍酒紫姜的热水前后煮发了三遍,足耗了两天光景,才算发得了。这勾翅是鲨鱼尾鳍,翅长针粗,且省了挑骨的麻烦。
    又另用竹鸡、绿头野鸭、火腿芯子、鲜肘子一起炖了高汤来,用竹纸去了油。看鱼翅的分量,取来几个炖盅,盛入鱼翅注入高汤,盖了盖子周围用绵纸沾了水封上几层,置入大肚陶锅内隔水慢慢炖煮三四个时辰。
    常嬷嬷前后跟着忙碌,笑道:“足足要三四天时光侍弄它,好折腾人的吃食!”
    到了晚膳时,贾兰看着眼前玉白浅口莲盏内羹汤黄亮浓稠,鲜香浓郁,拿了勺子先尽了一盏,李纨见合他口味,心里高兴,又另取了一盅来与他拌饭吃。
    整盅开封时,浓香如有实质,又特滴上几滴香醋,解腻增味,贾兰就着几味清酸小菜将那一炖盅都就着紫牙米饭吃了。李纨自用了一盏,交代素云留一盅,恐明日许嬷嬷会来,剩下的就让他们分了。
    常嬷嬷摇手道:“奶奶这个东西折腾起来实在麻烦得紧,就不要顾着我们了。”
    李纨笑道:“嬷嬷只看兰儿这一顿吃得来劲,连着吃就腻味了。正是折腾一次不容易,是以大家都尝尝,谁还拿它当饭吃了!”
    素云也道:“奶奶,这个东西本也不易得的,我们又不会做,还得奶奶忙活,这叫我们如何吃得。”
    李纨拍拍她道:“莫不是都不吃,留着,待坏了臭了就是对得起我了?常日里也不少吃我做的东西,如今倒矫情起来了。”
    碧月插口道:“这东西……怎么都觉得精贵得紧,恐怕主子屋里都不一定有呢。”
    李纨听了,方明悟,笑道:“都是我兄嫂送来的,咱们又都在院子里做,就算外头传了什么话,也当是我们自己折腾着玩呢,且说不得什么。你们就放心吃了吧。”
    碧月听了这话,方翘嘴笑了。几人也不再推辞,给许嬷嬷留了一盅,本也不多,正够一人一盏的。饶是如此,也让碧月来回念叨了好些日子。
    这日李纨在屋里翻书,贾兰打外头快步走了进来,一见了李纨,扁扁嘴好生委屈样儿,把李纨看得心软得不行,赶紧拉到怀里来,抚着他头发问道:“唉哟,我的兰儿这是受了什么委屈了,告诉娘听听。”
    闫嬷嬷也跟着进来了,看李纨已搂了贾兰,叹口气道:“我说奶奶就不能把那些东西给孩子玩。”
    李纨一头雾水,贾兰摊开手心,却是早先给他的那块怀表,好似磕了,倒是好工艺,上头嵌的米珠都没缺。贾兰仰头看着李纨,低声道:“不会走了……”
    李纨随手把那表放炕桌上,拉着贾兰的手,道:“是不小心掉地上了?多大点事儿啊,你就这样子了?”
    贾兰看李纨并无责备的意思,方大了声道:“不是我摔的,环三叔非要拿去看看,就给摔了,我看明明是故意的。”李纨听了一愣,一时倒不知道怎么说才好。
    闫嬷嬷在一边道:“这表啊,宝二爷才在之前生日时得了一个,是个金壳的,奶奶随手就给哥儿这么一个,镶珠嵌宝的,可不是让人眼热,这保不齐就有手毒心狠的,欺负哥儿小。说到底还是奶奶不对,财不露白,小孩子家家的哪有拿这些玩的。”
    李纨听了,大概知道原委了,咂咂嘴道:“嬷嬷说的是,我原先也是这么想的,只是如今也不同以往了。我的嫁妆买卖嬷嬷也是知道的,又加上我兄嫂不依不饶得给这给那的。这往后啊,我这儿东西少不了。总不能都收着等发霉,我就兰儿一个,兰儿怎么也是国公府的嫡子嫡孙,吃的用的难免比别人强些也不算什么。”
    闫嬷嬷听了道:“话虽如此,这用度过了就招人眼了,你看看今日,不就是如此,白糟践了东西还不能跟个孩子计较什么。”
    李纨摇摇头道:“这个我却不怎么看,嬷嬷想,那环儿敢砸兰儿的,为何不敢砸宝玉的?莫说弟弟怕哥哥之类的话,这孩子的面相可不像有什么怕意的性子。他不会那么做,不过是因为他自来比不得宝玉,宝玉自来吃穿用度比他强,天经地义,他顶多心里暗恨,却做不得什么。
    咱们兰儿,我又是个省事不爱惹人眼的,自来就用着府里的分例,并无其他。是以,如今这个那个起来,才惹得他的不平气了。我若还照以前,只怕真当我是个木头人了。如今,我便让这些人知道,兰儿是嫡子嫡孙,兰儿是我儿子,就这,便不是谁都能比得了的。”
    闫嬷嬷听了愣愣,忽笑道:“奶奶自来好性儿,如今怎么跟个孩子计较起来。”
    李纨摇摇手帕,缓声道:“嬷嬷,孩子所见所闻,都是从旁人处来的。这可不是一个孩子的事了。嬷嬷只想想,若是今日环儿砸了宝玉的表,如今该是什么光景?”
    常嬷嬷忙完了院里的事进来,前后听了,笑道:“奶奶这么说也没错,咱们如今这样,又在这个府里,且藏不住了。今儿就在外头听到鱼翅的话了,道是‘老太太还没吃上’呢。果然我们当日料的不差。”
    李纨笑道:“早知道会有这么一出,转日我就让人送了干货去老太太和太太那儿了,只是厨上一直没做,或者另有打算。”
    常嬷嬷笑道:“也不知道什么人传这话,咱们这府里,真是飞起一根鸡毛都能引出几个脑袋来。”
    贾兰还在摆弄那块怀表,李纨见了,又把他搂过来,问道:“兰儿是就喜欢这块表么?”
    贾兰点头,又道:“娘,我觉得心里憋屈的很。”
    李纨笑,“如何,你还想跟你三叔打一架不成?这可落了下乘了。”
    贾兰闷头不语,好一会儿,问李纨道:“娘,环三叔也算我的长辈,便是因为这个,我就得处处让着他才对吗?”
    李纨道:“兰儿,人之处事,并无对或不对之说。只有自负其责之说。”
    贾兰摇头,李纨继续道:“因事情若要说对或者不对,便要先给出一个衡度来,以什么来计较对或者不对?以天道公理?那便得先自清楚何为天道,何为公理。若自己并不清楚天道公理,又如何拿这个做比呢。比方说,夏日里,我不让你多用冰饮,为何?我这里有个计较便是要‘有益于你’,夏日里热在表而虚在中,若食冷物过多极易伤阳气,对你身子无益。是以这些连在一起,才有了‘你多吃冰品为错’这个说法。如此,你可懂了?”
    贾兰点头道:“要如何对待人,也如夏日该不该吃冰,先要有个比处。那,娘,这比处从何来?”
    李纨又摸摸他的头,笑道:“这便是一人一法了,你们读圣贤书的,圣贤说的如何?”
    贾兰皱了眉头道:“圣贤所言甚多,我此时却只想起一句来。”
    李纨问:“哦?哪一句?”
    贾兰道:“以德报怨,何以报德?!”
    李纨一挑眉,没想到自己儿子还是个火爆性子,也不多说,只道:“那兰儿的标准又是什么呢?”
    贾兰捏捏那块怀表,闷声道:“人不犯我,我不犯人。”
    李纨几乎要拍手叫好起来,完全没看到闫嬷嬷在一边眉头皱的都快拧在一起了。
    李纨还不知足,继续道:“我若帮兰儿把这表修好了呢,保证一丝都看不出来,兰儿是不是就不那么憋屈了?”
    贾兰果断摇头,道:“娘帮我修好了,是娘疼我。我却不是为了失了一块表不开心,我只对别人对我的用心!”
    李纨又道:“你又如何知道人对你是好心还是坏心,这要如何断?”
    贾兰道:“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将己所不欲偏施与我,想我身心物有所损伤的,便是坏心!”
    李纨道:“那是不是又有好心却坏了你的事的,这又如何断?”
    贾兰道:“若是如此,那定是此人力有不逮,虽想对我好,奈何却做不到,反倒害了我。这样的,我却不怨他,不知者不罪。”
    李纨抿嘴笑道:“原来不知者不罪还能这么解呢。”
    闫嬷嬷总算得机会插了话,对贾兰道:“兰哥儿,世上的事岂可以一己之利害衡量之?如日常居家,为个家和万事兴,多有忍让方是正理,若人人都沾不得碰不得,这日子还怎么过?在家国天下,更是天下兴亡匹夫有责,这个时候又哪有个人利害的容身之处?”
    李纨暗道果然是闫嬷嬷!谁知贾兰却出惊人之语:“嬷嬷所言与我并无不同,不过我方才说的是我,嬷嬷说的是我们府上,我们天下罢了,不过是个大些的我。照样是人不犯我我不犯人的。若嬷嬷要说我与我们府里之事有所冲突,是以府里为重,若并无冲突处,自然以我为主。”
    这却不是闫嬷嬷教养学问的东西了,是以一时竟驳他不倒。贾兰又道:“如今日环三叔所为,在我,他是欺我,在我府,他这样行事又有何益?我岂能以息事宁人哄骗自己家和万事兴。”
    闫嬷嬷动了动嘴未能说出话来,常嬷嬷在一旁念佛道:“阿弥陀佛,哪里像这么小的哥儿能说出来的话。”
    李纨兴趣大增,唯恐天下不乱地问道:“那兰儿你待如何做?”
    贾兰昂首道:“他是我叔叔,我管不得他,却自有能管他的人。养不教,父之过,教不严,师之惰。学里我尚不认得,我只告诉老爷就是了!”
    闫嬷嬷脸色稍霁,道:“睚眦必报非君子之量,不过哥儿倒是走的阳谋,总算坦荡。”
    常嬷嬷笑道:“你这话,量小非君子,可还有一句,无毒不丈夫呢。”
    闫嬷嬷苦笑道:“哥儿才多大,总要打个忠厚的性情底子才好,你们倒是要教些什么给他!”
    李纨赶紧摇手撇清:“我可什么都没说,我都只问问他而已。”
    
    第72章 不为而成
    
    常嬷嬷忍了忍,又忍了忍,到底忍不住,开口道:“其实要我说啊,最好的法子便是不要作声,只当什么事都没有。”
    贾兰盯着常嬷嬷看,却并无反驳之意。常嬷嬷心里暗暗点头,继续道:“环三爷这个性子,在我们这里,才显出多少点子来?听说在太太屋里,把彩霞彩云金钏儿玉钏儿几个大丫头支使得团团转,要茶要水的,还有一回居然惦记上了要进给老太太的时鲜果子。结果呢?老爷要教训,太太拦在头里不说,还特让人将自己分例里的瓜果送了过去。连赵姨娘都得意环三爷得老爷太太的眼呢。”
    李纨听了觉得后脖梗子发凉,勉强道:“太太向来是慈善的,看看对三姑娘就是了。”
    常嬷嬷笑眯眯道:“奶奶这话接得甚好。”
    李纨讪讪的,实在是大宅门里过日子的积年旧习,一时改不过来。贾兰却在低头沉思。闫嬷嬷简直顾此失彼,实在不知道要拦了谁好。
    常嬷嬷特特对着贾兰道:“哥儿如何看?”
    贾兰略想了一会儿,慢声道:“三叔这样子实在惹人讨厌,若是一直如此下去,无人管教,只纵着他哄着他,以后不晓得会有多讨人嫌。太太最是没脾气的,只是老太太和老爷必定不喜他,如此性子,在学里也交不到好友。”
    常嬷嬷一边听一边点头,见他说完了,道:“哥儿想的不错。我再说个故事给哥儿听。有一村在官道边上,有个孩子自小淘气,父母宠溺亦不忍严责,这日有一文官乘轿过,那小孩便站在树上朝那轿子撒尿。随从欲呵斥时,文官止住了他们,和颜悦色与小孩说话,还给了几个铜板。
    自此,孩子更为骄纵,父母也将此事引以为傲。这日有一武将赶路从此路过,小孩故技重施,武将要事在身,在马上手起刀落腰斩了此子,飞马而去。父母闻声而出痛哭不已,却已无力回天。”
    贾兰听得呆住,李纨看着常嬷嬷笑眯眯的样子,觉得背上凉气都连成道了。常嬷嬷继续道:“适才奶奶问哥儿,如何断定人是好心坏心。哥儿答得不错。只是如这故事里的文官,你说他是好心还是坏心?若当时来看,算不算得胸怀宽大不与人计较?对于人心,有道是‘画龙画虎难画骨,知人知面不知心’,凭一时一事,是难以定论的。
    且不管这文官是好心还是坏心,他没有做什么,却是引来了如此结果。哥儿还小,世上很多事,若能看远一些,便能看到行进脉络,老子说‘不出户知天下,不窥牖见天道’。
    我们设若这文官被顽童一尿浇顶,是极为生气的,但是,他什么也没做,最后却给了那顽童这么个了局。是为‘不为而成’。为何能不为而成?这孩童心性已然走歪,能如此做,自然家教亦不力,做错事而不受惩罚,其胆必更巨,家在官道边,强人壮士等不可得罪之人自不会少。孩童如此心性,所处如此情况,总有相碰之时,相碰之时便是死期。”
    贾兰听了,问道:“那若他家搬走了,不在那官道上了,便不是如此了。”
    常嬷嬷笑道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1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