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富士康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红楼]借贾修真-第48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探春奇道:“兰儿不是有油水不侵的料子做的衣裳?不正合如今穿。”
    宝钗听了暗暗纳罕,只道是羽纱羽缎之类。李纨道:“这古怪小子,偏不爱穿,就由他去也罢,反正泥水也滚不到咱们身上。”
    贾兰嘿嘿笑笑,道:“姑姑们恐怕又要看书作画的,侄儿就不打扰了。”
    迎春听了,抿嘴笑道:“兰儿如今倒爱去外头的,原先只爱在屋里看书。”
    李纨道:“可不是,上了族学认识的人多了,可算找着伴儿了。”
    挥挥手道,“去吧去吧,先说好了,可回来吃饭?”
    贾兰连道回来的,再团团作个礼,便自去了。又闲话几句,各人都熟门熟路地去寻那书来看,李纨想了想,道:“如今这天气也说不准,妹妹们有哪些爱看的,自取了回去看也好,省得梦里还惦记着。”
    迎春笑道:“倒也不敢这么贪心,我就取一本回去看,看完了再换过来给嫂子。若取多了,我一时看不完,旁人想看时又寻不到,反倒不美。”
    李纨点头道:“你们自己商议着吧,横竖也就你们几人看。”
    惜春问道:“兰儿他不看么?”
    李纨道:“他如今哪里还坐得住!”众人闻言皆笑,哪里晓得这贾兰吃了启灵丸,这些书哪里经看,早翻了几遍了。
    旁人还罢了,宝钗初到贾府,一来李纨身份特殊,又不知她性情,是以虽在贾母处多有接触,倒也没敢贸然造访;二来看王夫人的意思,似乎对李纨面上总是淡淡的,便也不想过于热络。今日众人在贾母处陪着说笑半日,后又相约来李纨处,这方跟着来了。
    见了李纨与黛玉等人相处,竟是极为说笑无忌的,倒与先前想的寡嫂情形不同。宝钗家里几代皇商,这数年来,又跟着母亲兄弟归拢生意,见识自是不同。从进了屋,便觉纳罕,这李纨院子里从外头的花草盆栽到里头的物件摆设,竟是□□不凡。
    如今随着众人取了书看,更觉惊讶。原来宝钗幼时,便比寻常儿女聪慧伶俐,其父甚爱之,常叹惜其不为男儿身。自小便当男孩带在身边教养。及至略长几岁,知了自家身份,更是遍阅家中藏书,绝不让人小瞧了去。这薛家虽非书香世家,这藏书却也是从先祖紫薇舍人起一代代传下来的,也是薛家不同于寻常铜臭商人之处,薛父亦每常以此自得。
    是以宝钗如今更堪称阅万卷书且行万里路了,可今日到了李纨处,那小小一架子上,竟都是自己闻所未闻的书籍。连取了三四本,都是如此,心里又惊又愧,倒没几分心思在那书上了。张了张嘴想问探春,却见余下几人都各自取了书看得入神,或皱眉或莞尔,惜春更指着书页大笑着让迎春看。只好按下心思也捡了一本杂记心神不宁地看起来。
    几人各自看了书,又聚坐着说笑歇一歇,茶也喝了,惜春爱的茶点自然一件不差地上了。又依着李纨的说法,各人选了自己想看的书借回去细读,取了张纸各自记了以免遗忘。
    稍后李纨细看时,不禁一愣——黛玉早已取走了青冥,这次又借走一本《草木道》,却是药仙谷内的攒集,说的草木天和之性;惜春借走一本《墨曲》,脱胎自符箓;迎春选的是《纵横》,却是以棋道为例解的阵法;倒是探春与宝钗都取的杂说,原是晓天下那群百晓生的选集。
    李纨愣坐一旁,那些源自修行的书都晦涩难懂,原是顺手而为凑数用的,没想到竟都被选了出来。倒不知道是当书画棋道的书给误取了,还是真有感应缘分。想不出个所以然来,横竖也没大坏处,也懒得琢磨了,便歇了心思忙别的去。
    
    第95章 巧心
    
    且说众人散了,黛玉自回了贾母处,迎春则要去给邢夫人请安,惜春得了一大包点心吃食让入画抱着赶着回房,宝钗便约了探春去梨香院。两人一路说笑,先说刚看的书上的趣事乐闻,又说旁的典故出处,甚有兴致。
    提起家里读书进学的事情,探春笑道:“要说起来,宝玉与兰儿好说到一处去,便是两人都好旁学杂收。上一回说到一澡豆方,两人足足说了一晌午,真不晓得哪儿来那么些说头。”
    宝钗奇道:“宝玉倒也罢了,怎么兰哥儿这么点子人就知道这么些东西?”
    探春道:“这可不在年纪,大嫂子为了给兰哥儿启蒙,特寻人按着典故故事配图,做成画本,好几百本呢。”
    宝钗听了叹道:“真是可怜天下父母心。”
    探春便又说起贾兰许多淘气有趣的事来,道:“比方说今日,竟能弄一身泥水回来,好好的峦衫缯不穿,实在是个别扭性子。”
    宝钗道:“峦衫缯?方才说油水不侵的,我当是羽纱羽缎之类。”
    探春摇头道:“那些个这个天气如何穿得,这峦衫缯也只在大嫂子那里见过,看着跟绸缎一般,只是凭是什么油啊水啊的,不渗不透,确实稀罕。大嫂子倒不可惜,给兰哥儿做鞋子都用它。”宝钗听了更觉意外,只是不好再多问,便寻了旁的话头。
    探春走后,宝钗叫来莺儿,道:“你可听说过府里的大嫂子?”莺儿道:“便是大爷考试未中,大病一场没了,只剩下大奶奶母子俩。”
    宝钗摇头道:“不是这些。今日我去了看,跟早先听的想的都不同,满屋子的摆设物件样样不是凡品,还收着好多咱们家里都没见过的古书。之前听姨妈说时,只当是个落魄官家出来的寡居嫂子,全不是这个味道。”
    莺儿听了道:“没怎么听说过,赶明儿我跟院里的丫头婆子唠唠。”
    宝钗开了架上的匣子,取了一吊钱给莺儿道:“不用等明儿后儿的了,横竖这会儿也没什么事,你去与他们打听打听也好。”莺儿笑着接过便自出去了。
    这头莺儿寻了人打听,那头李纨屋里也正说起宝钗几人。常嬷嬷道:“原来只当咱们府里三位姑娘就是难得的人才了,后来见了林姑娘,真是人尖子,哪想到如今又来一宝姑娘,竟是不相上下的。”
    闫嬷嬷点头道:“连你也这么说。如今府里来回来去拿这二人作比,倒是宝姑娘更得人意,小丫头们都爱跟她玩。”
    常嬷嬷笑道:“咱们府里人的嘴如何信得?无非是有好处且能得好处的,自然第一等;有好处却难得好处的,便要酸上几句;丁点可图之处都没有的,不踩上几脚就已经是大发慈悲了。”
    李纨听了笑道:“嬷嬷太也风趣了些。”
    碧月眨着眼睛想一回,道:“嬷嬷这话乍一听不好懂,越琢磨越对景。”
    常嬷嬷接着道:“要说这林姑娘与宝姑娘不同,那是肯定。都是难得一见的人物,又听说都是打小跟着自己的爹当儿子养活的。这便是个大不同处,薛家是几代皇商,为商讲究的是和气生财。林家几代列侯,林姑老爷又是探花郎出身,那是读书人中的翘楚,这读书人嘛,讲究的就是一个清高自诩目下无尘。”
    碧月听了问道:“那就是都随爹了?”
    常嬷嬷道:“人长成什么样,七分天生,三分教养。自然不能说定是随爹随娘,只是多半逃不出这个圈子。歹竹出好笋,老鸹窝里出凤凰,这都是万中无一的事。”
    碧月低声道:“可三姑娘跟三爷可也差的太远了,那可是亲姐弟呢。”
    常嬷嬷道:“你这话也就在咱们屋里说说,被人听见了给你个好果子吃呢!亲姐弟,亲姐弟也有女儿随爹儿子随娘的啊!”
    闫嬷嬷乐出声来,道:“你就不怕自己也吃个果子呢!”众人听了都笑。
    不几日,许嬷嬷捎信来,果然不能跟计良搭上边,一沾上就小不了。上回的袜子刚给运过去,转脸便给了许嬷嬷一个一万双的订单,只要最简单的那一种。
    许嬷嬷无奈道:“先前让人做晚一些,不过是想多管一顿饭,如今可好,是真正得做到晚上了。”又说起照明的种种不便,李纨有心从珠界里取些月光石夜明珠来用,不过想想罢了,只让多置灯烛,小心看护,倒不要在乎银钱。这几十人一天两顿饭要管,依着跟李纨商定的,之后又要盖屋子盖鸡舍羊圈等等,又要多几十人吃饭,这厨上就成问题了。
    不过这些许嬷嬷也不过是说给李纨听听解个闷,哪里还能指望她说出个四五六来。李纨无非就一句:莫惜银钱。好似银钱跟她有多过不去一般。
    许嬷嬷接到李纨的回信,看完了递给蕴秋,蕴秋看了几眼也笑起来,道:“奶奶做事情总是如此的,之前卖菌子那会儿也是。若是换个府里那般的管事,只怕倒贴几百几千两奶奶还要怜惜他们辛苦。”
    许嬷嬷苦笑道:“可不就是如此,是以奶奶不管家也是好事。”
    蕴秋问道:“奶奶是不在乎银钱,这到底要如何做,嬷嬷可有打算?”
    许嬷嬷道:“这盖房子的事情,又要选地又要备料,还得看天,入冬前完事才好。这中间又夹着收荞麦种小麦的农事,需得算好了日子。选地这个,地都是咱们的,也不用知会谁,倒简单。房子大小也都清楚,不算费事。找人画定了图纸,才好备料动工。备料更容易,单子开出来直接给四海商行,便是他们没有的,也比咱们自去寻人容易。这做饭的麻烦,这许多人吃饭,可如何是好?”
    蕴秋道:“这个倒不烦难,这庄子上原有农忙时用的大厨房,可管百十来人的饭菜。一个是厨上的人手,我想来,咱们人不够时,让庄户里能做饭的来帮厨也行,这村里有个席面都是左邻右舍去帮着洗烧的,咱们按日给工钱就是。
    再来是每日到底多少人吃饭,不如明日起,作坊里的人回去前都跟前头说一声次日还来不来,或者几日后再来。到时候盖房干活的也一样,让工头把用饭的人数报上来。这样厨房每日可着人数准备,总能有个大概了。”许嬷嬷听了连道好主意。
    两人一边商量一边记,总算理出个头绪,具体的还得与闫钧彭巧等人再行商议。蕴秋记着,又想起一事来,对许嬷嬷道:“奶奶在府里,想着都是庄户人家如何可怜,恨不能给钱白养活算了。我们日日对着这些人,有的却实在让人生气。就说半大孩子做工这事,实在是主家开恩想给他们一口饭吃,就是防着有人贪便宜坏规矩,特立了个每日能做完一双袜子就管一顿饭,能做完两双,就两顿饭都管了。
    如今可好,您猜怎么着?有几位,就让自家孩子早上来露个脸,什么也不干,拿自己织好的袜子给充数,就吃两顿饭。左右袜子的工钱都是他们自家的,也不亏。心思都用在这些地方了,看着让人生气。”
    许嬷嬷点头道:“只当是赚便宜呢,到时候有他们哭的时候。”又道,“我看巧娘子一家倒都省心得很,那两个小豆丁竟也日日不辍地来厨上帮忙的,厨上的陈婆子还挺乐意带这俩。”
    蕴秋道:“这巧娘子原名不叫这个,就是因为她这精穷的人家生了七个娃儿还个个都站住了,且娃儿还一个比一个听话乖巧,才得了巧娘子这个名号。听婆子们说,巧娘子真个是巧,拿杂豆黑面做酱,腌小鱼小虾,做坛子菜……家里田间地头,能用的地都用上了,还想出些夹花种的法子来,高粱地里种豆子。为了养活这一家子,真是什么心都用尽了。只是有一样,从来不白赚人便宜。是以这一家人虽穷,却极有志气的。”许嬷嬷叹道:“真正是乡里有能人。我上回说给奶奶听,奶奶还感慨,咱们多少人伺候个兰哥儿还觉着他分例不比宝玉委屈了,人家七个娃也这么养活过来了,还个个懂事贴心,真当难得。”
    蕴秋也叹道:“真正不容易,那两个跟着巧娘子在作坊做活的,还不到十岁吧,如今一天都能织三四双袜子了。这么点子人,真难为了。”
    许嬷嬷道:“要不怎么说穷人的孩子早当家呢。以后能照应就多照应着点。”蕴秋在一旁点头。
    可见所谓时运,不过是自助者天助罢了。
    这日又雨,宝钗虽从南边来,却实在厌恶这潮湿天气,便没有出门。莺儿沏了茶进来,宝钗见了道:“半天都没见你,又到处淘气!”
    莺儿笑道:“今日是老太太屋里琥珀的生辰,我便送了两色针线过去。”
    宝钗点头道:“这也罢了。”
    莺儿道:“上回鸳鸯生日,连二奶奶都打发人赏了东西的,如今换了琥珀,也只我们这些人去了。”
    宝钗道:“那如何能一样。”
    莺儿道:“可不是这话呢。”给宝钗换上新茶,又道:“上回姑娘让我打听大奶奶的事,咱们院里头那小丫头说的太琐碎,今儿刚好他们说起大奶奶,倒是听了不少。”
    宝钗想起上回莺儿打听回来的说法,不是吃羊肉就是吃鱼的,实在又好气又好笑。便问:“可有什么新鲜的?”
    莺儿正色道:“还是姑娘厉害,今日听了真是了不得。这大奶奶可真是阔气得很。原先说是一落魄官家的姑娘,若是从大奶奶的爹那头论,大概也没差,只是大奶奶的娘可厉害得紧。听说啊,是前朝极大的世家嫡女,只是那族里到大奶奶娘这一辈就剩下她一个,如今大奶奶的好些东西都是她娘留给她的。别说市面上没有,便是府里太太奶奶们也不曾见过。”
    宝钗道:“这府里的太太奶奶们都没见过?这话可是浑说了,太太奶奶们还能说出见过没见过的话来?”
    莺儿道:“恐怕不是浑说的。兰哥儿小的时候大病过一场,大奶奶都急晕过去了。后来就下了心,取出一匣子药来给兰哥儿泡澡。兰哥儿的身子眼看着就壮实起来了,连太医都称奇呢。太太本想照着抓几帖给宝二爷用,却不得药方,便取了药包让人验看。姑娘猜怎么着?说啊,那药包里头竟一多半连太医都认不出来,认出来的有百年以上的人参和灵芝。百年老参,都拿来泡澡使!”
    宝钗听了点点头道:“这事儿到有谱,当日妈还收到过姨妈的来信,寻过些好药材。”
    莺儿道:“那是后来让几个太医琢磨着照着开的方子,不过是做个样子,可比不上大奶奶手里那些。他们说,那些药包煮了几遍后的药渣,晾干了还能做香囊使呢。”
    宝钗缓缓点头不语。莺儿接着道:“姑娘莫要笑话咱们院里那小丫头,她是尽记着些吃的了,可不止她,大奶奶院子里的吃食,那是府里都有一号的。老太太这两年新添的菜样,有一多半都是大奶奶那儿引出来的。光米就稀奇,小颗的跟碎珠子一般,大的能有寸许,粉的绿的紫的红的,他们说光拿清水熬了粥都能香一院子。”
    宝钗便问:“怎么在太太那儿却没瞧见过?大嫂子有这些,总要孝敬太太的。”
    莺儿道:“早先给太太进过,太太说吃不惯。如今只老太太那儿有,还有林姑娘那里有些。”宝钗喃喃道:“大嫂子倒是疼林妹妹。”
    莺儿忙道:“可不是!听琥珀说,大奶奶给林姑娘的什么帐子什么褥子毯子的,夏天用着比用冰还凉快。又有合冬天用的香啊鞋袜之类。都有名字,他们一咕噜串说出来,我没能记全,只记得一个叫什么清风纱。”
    宝钗问道:“这大嫂子可真是疼林妹妹,三妹妹四妹妹她们倒不管了?”
    莺儿道:“哪里不管,几位姑娘都从大奶奶那里得了好些稀罕玩意呢。还给做过什么什么兽的大衣裳。说那皮子连老太太都没听过没见过的,大奶奶给几位姑娘一人做了一身。老太太直说大奶奶疼小姑子呢。”
    宝钗失笑道:“这跟先前听说的可也差得忒远了些。”
    莺儿道:“还不止呢。大奶奶跟前伺候的人,一年得的赏赐比府里的月例还多。光衣裳一季就好几身,还年年给做新的。琥珀去碧月屋里看过,说碧月的衣裳都快赶上府里姑娘们了,年下光大毛的就好几身。”
    宝钗听了道:“这恐怕不尽不实,若如此,可就太过了。”
    莺儿摇摇头道:“我看他们个个说的有鼻子有眼的,也不知道是不是真如此。”宝钗听了暗自思量,默不作声。
    
    第96章 仙踪
    
    莺儿怕她倦了,正要上前给捶肩,便听薛姨妈进了屋来,笑道:“我说呢,这丫头的名字可真没起错,这声儿脆的,给你姑娘说什么呢?”
    宝钗见了忙上前扶了薛姨妈坐下,又让莺儿沏茶上来,边把刚才莺儿打听来的话捡要紧的说了。
    薛姨妈听了也纳罕,道:“我跟你姨妈来往这么些日子,也没听她说起过这些。”
    宝钗道:“到底珠大哥哥去的早,姨妈不喜提起也是有的。”
    薛姨妈点头道:“她虽不怎么说,我看她的意思倒不怎么喜欢那娘儿俩。”
    宝钗道:“若是照着丫头们说法,大嫂子这个做派,恐怕是不对姨妈的脾胃。”
    薛姨妈道:“你姨妈最是好省俭,照你说来,恐怕她看不入眼的多。”又抬眼细看看宝钗,笑道:“要我说来,你如今这行事,就甚合你姨妈的心意,这哪天见了都得跟我夸你几句。”
    宝钗笑道:“那是姨妈跟您客气呢,您还当真了!”母女两人一时说笑闲话起来。
    不几日,这雨下的少了,只是天总是阴沉沉的。凤姐正问各处够了年龄的丫头,或配小厮或发回家去听凭父母婚配,再有贾母今年多病也想着放几个出去算个善行。媚人得了信,回去找娘老子商议,因她亲舅舅如今在贾琏凤姐处听用,想着有个说法了好托他说话。
    媚人心里一时七上八下的,原来她与可人是老太太亲指到宝玉房里的大丫头,哪里想到一场伤寒几乎要了性命,自己虽是侥幸逃过一劫,那可人却就这么没了。待养好了身子再回到前头,早已有袭人麝月晴雯等人占了位子,宝玉又与几人极为亲和,自己这挂名的大丫头倒要靠后了,一时思及,心内愤愤不已。
    正往后街去,与一癞头和尚擦肩而过,耳听得字字清晰四句话道:“锦绣也虚妄,何须暗心伤,公子纵情多,哪堪岁月长。”媚人一听如敲心上,回头再看时哪里还有人影?
    心下惊疑,回去与她娘说此事,她娘却道:“前两日刚听隔壁王大娘说前年下雪时赠灵药的和尚又回来了,倒跟你方才说的样子仿佛,莫不是遇神仙了?”
    媚人本性聪敏,听了这话又细想方才四句,便对她娘道:“娘,若是能放出去是最好,若是不能,便发回家来也好。”
    她娘奇道:“早先不是还想法子留在府里,以后也好……”
    “哪有什么以后,”媚人打断了她娘的话头道,“宝玉才几岁年纪,府里从上一辈往下数,便是如今大老爷二老爷,乃至没了的珠大爷,眼前的链二爷,哪个爷们最开始的屋里人落着过好?连抬了姨娘的都没有!”
    她娘细想一回,道:“还真是这样!”又点头道,“你的意思我知道了,刚好你舅舅过来吃晚饭,我到时说与他。”媚人自此也放下心来,只管混着日子等着出去了。
    天虽未曾大晴,到底不再下雨了,贾母也觉得身上松快些,在厅里跟黛玉几人说笑。李纨在一旁得空细看众人,发觉黛玉身上的仙灵之气似有变化,虽依旧浓厚却多了几分生机,不是先前的翻腾困苦状。
    再细看黛玉,虽依旧有弱症之象,肌骨却透出几分莹润,唇色渐妍,发色渐华,心知恐怕是青冥之效。凤姐刚说了什么逗得满堂大笑,贾母看李纨出神,笑问道:“珠儿媳妇看什么呢?”
    李纨笑着站起身答道:“天时不正,恐几位妹妹身上不爽利,如今看来倒都挺好。”
    凤姐听了这话,也细看众人,因笑道:“何止挺好,我看林妹妹倒比往常还水灵几分呢。怪道宝玉总说女儿是水做的,可见这雨水多了是养人的很。”
    贾母连道“猴子,猴子!”
    黛玉也笑道:“许是今年不热,胃口倒比往年好些。”
    贾母忙拍拍她的手道:“这先天靠的是肾水,后天便要靠这脾土。你小小年纪,且不用这病那病地吓自己个儿,胃口好了,能吃下去东西,自然什么都好的。”
    宝玉在一旁道:“林妹妹想什么吃的,只管告诉我,我让他们做去。”
    凤姐笑道:“这可真真是的,怎么抢起我的话来!”众人又笑。
    宝钗便在一旁道:“林妹妹如今神采,恐怕也不是见惯的参茸之类能养出来的,如今可吃着什么药?”
    黛玉摇摇头道:“原先吃的人参养荣丸,年前便停了,如今并未吃什么药了。”
    贾母笑道:“能不吃正好,只要脾胃好了,晚上能多睡一时,自然身子骨就好。”
    黛玉点点头道:“如今早起紫鹃她们都给我用一碗粥,都是大嫂子那儿送来的米。”
    贾母便对李纨道:“我也喝那粥呢,也合脾胃,这些东西想来也不易得的,你倒都偏了我们,兰哥儿可还有?”
    李纨笑道:“兰儿说这粉珠米米粒太小吃着不饱人,倒是爱吃蒸糕蒸饼,说那些着实。”
    贾母乐道:“敢是那年泡澡的劲儿还没过去呢。”
    惜春听了笑道:“老祖宗可算说着了,兰儿如今食量又见长,他还说原以为这食量是就此小下去了,哪儿想着它是歇一歇再起来呢。”众人听了不禁莞尔。
    宝钗便问李纨道:“粉珠米?好俊的名字,还真没听过呢。”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1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