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红楼]借贾修真-第75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寻常有点什么声响,咱们都没听见,奶奶就听着了。这会儿这么大雨,奶奶早起身了,哪里还歇得着。”素云听了忙放下手里得活,交代小丫头们几句,又对平儿道:“这么大雨,你也走不了呢,去咱们屋里坐坐吧,我先进去回奶奶。”
说了绕到前头进主屋往李纨屋里去,果然见李纨已收拾利落坐在桌旁了,便道:“奶奶起了也不喊我们一声。”李纨笑道:“这么大雨,你们也手忙脚乱的,我又不急,喊你们做什么。”两人说着话碧月已端了水进来,李纨略梳洗了又到东屋坐着饮茶。
素云将平儿也领了进来,对李纨道:“刚平儿来给咱们送些东西,我们正留她说两句话,就碰着这么大雨。”平儿给李纨行了礼,李纨笑着让她坐,又道:“这是天要让你歇会子呢,索性吃了晚饭再回去,让凤丫头寻不着人。”
平儿笑道:“大奶奶说笑了。我正想问大奶奶这里有没有大件的蓑衣油伞呢,我还得往前头寻我们奶奶去。本来是想偷个懒的,却没偷着,这雨若下大了,前头事儿更多,我可不敢再歇着了。”李纨点点头道:“你惯来是个知分寸的。”
又对素云道:“把咱们那大布伞取出来,找个婆子给撑着。”素云答应了出去,李纨笑对平儿道:“有了那伞,不用再披蓑衣雨兜那些琐碎,穿着难看不说,一不小心还弄坏了头发,哪里寻地方再梳去。”说话间外头已都备好了,平儿这才跟李纨道了谢出去。
走到廊下,见一个看着挺壮实的婆子撑着一把八棱大伞,那伞面也不是常见的油纸,却是种什么认不得的布,不像油纸伞那般平开,从上头起尖隆起,整个像个穹顶。中间一根黑黝黝的伞撑,底下勾起,雕成个兽头模样,那兽头眼目处还嵌着蓝色晶石,行动间有幽光折射,倒像个活物。
平儿又换上素云递过来的一双雨屐,方跟几人作别,钻到了那伞下。又仰头看了一眼,问边上撑伞的婆子道:“大娘,这伞可沉得慌?”那婆子笑道:“不沉,不过是风大的时候怕姑娘们拿不住罢了,实则咱们一路穿院子过去,没有多大风的,姑娘放心,定淋不着你。”此时雨势甚大,平儿见那些雨落到伞上便顺面滴下,风狂雨疾,却竟没有半滴落到身上的。
到了正院花厅,凤姐正看突下大雨,各处调派不开,又要兼顾来客,正没个抓挠处,却见远远半个屋子似的走过来。正看得有趣,就见平儿从那伞里出来,又从腰里掏出点碎银子赏拿撑伞的婆子。
平儿回头见了凤姐,赶紧上前,凤姐面色冷冷道:“不是在家伺候爷们么,怎么又巴巴地跑来了?”平儿一愣,道:“得了奶奶的话,我就跟丰儿他们几个一同出来往各处送东西了,哪晓得在大奶奶那里绊住了腿,刚想喝盏她们的歇夏茶就下起大雨来!我想着这一下雨,奶奶这里事儿定是更多了,也不敢偷懒了,就赶紧过来。还好大奶奶那里有极大的一把伞,走到这里倒没淋着雨,只是这屐子还是素云的呢,明儿得了空得还她去。二爷不是出去了?我们出来时没见着说要回来啊。”
凤姐这才看清平儿身上仍是早上那套衣裳,又见她面色如常,哪里像是刚跟贾琏鬼混过的样子。心下晓得方才听着的是谗言闲话,便牵了平儿手笑道:“我让你偷懒呢!偷喝茶去,可不是遇着大雨了!我也晓得,你最爱往大嫂子院子里去躲清静,今儿给我好好干活儿,明儿得闲了,我放你半日假,让你好好逛逛去。”平儿笑弯了眼道:“奶奶可要说话算数!”
不说这头凤姐平儿如何忙得不可开交,那头院子里,贾琏见雨下的大,心道真是天助我也,搂了胡天家的滚做一处,借着大雨遮掩,更顾不得声响,真是好不畅意。外头看门的小丫头们,这会子早没了踪影,不晓得躲哪里数赏钱去了。
这大雨夹杂着雷声,上房屋里,贾母正一手搂了黛玉一手搂了宝玉,一行吩咐人:“把窗户关严了,帘子都下下来,屋里多放两个冰盆,待会儿停声了再开。”一行安慰怀里两个玉儿;“莫怕莫怕,孝子贤孙雷不打的,你们都是乖孩儿,不用怕那个。”
宝玉素性羸弱,最听不得大的声响,这会儿窝在贾母怀里惧意稍减,又见对面黛玉面颊离自己甚近,只见她吓的紧闭着眼睛,睫毛一颤一颤的,心下怜惜,倒忘了怕了,伸过手去替黛玉捂着耳朵,小声道:“不怕不怕,妹妹别怕,有我呢。”他也不想黛玉耳朵上捂了四只手,如何能听得到他的嘟囔。
迎春几个安坐椅上,惜春奶娘上来要抱她,倒被她推开了,还笑话黛玉道:“林姐姐就这么点胆子,你不瞧瞧这景儿听听这声响,怎么晓得‘裂缺霹雳,丘峦崩摧’的气势?”贾母看她这么胆壮,笑道:“也真是怪了,这丫头偏是胆气壮,统这几家的孩子,我就没见过一个这样的。就是云儿,也不过嘴上说得厉害罢了。”
惜春笑道:“老祖宗,这叫做‘凡所有相皆是虚妄’,怕都是人自己想出来的,不过是个大些的声响罢了,有甚好怕的。”贾母对惜春奶娘道:“你要仔细,怎么你姑娘小小年纪,惯爱说些佛经上的话?我看她这么小,太太也不会让她抄经书的,可是哪儿听来的?小孩子家家的,不懂这些个,胡乱听了倒当了真,移了性情可不好。”
惜春奶娘赶紧跪下回道:“回老太太话,四姑娘寻常就爱画个画,并没见她看什么经书佛话的,不过咱们家庙主持来时跟着的两个小尼姑里头有个叫智能儿的,跟姑娘常玩在一处,恐怕是跟她那里听来的。”贾母点点头道:“这就是了,我说她能从哪里学来这些。那小师父年纪也小着呢,哪里懂什么佛法,不过是孩子玩笑话。这也罢了,平常爱画个画写个字的都成,只别胡乱看书。”惜春奶娘忙磕头答应着。
迎春开口道:“老太太说四妹妹胆子大,恐怕跟佛经无关,倒是跟兰儿相关些。兰儿听了什么书来,就给他四姑姑讲,什么十万天兵、大闹天宫,有一回我听着像是那孙悟空把雷公电母都降服了,四妹妹听惯了这个,哪里还会怕他们。”
众人听了都笑起来,贾母也笑道:“好,好,你们都在一处玩乐,竟是这般热闹的,兰儿平日里看着不声不响,倒是跟他四姑姑投契。”惜春听说到此处,更乐不得了,道:“你们不知道呢,兰儿说了,那风都是从风婆婆的一个口袋子里放出来的,我看今儿的样子,那袋子口恐怕打得太开了些。”众人方歇了笑,又被她这句逗得大乐。如此说说笑笑,这关门避雨的时光倒也易过了。
富贵人家如此,庄户人家就没这般好过,一帮子人被这场大雨打得从地里跑回家去。不过眼看着也做不了什么活,到了下晌,倒有大半往庄上饭堂子里聚齐了,抽袋烟说说地里农活今岁收成东家娶媳西家打架,顺便等着吃晚饭。
有个小子往后厨门口喊:“婶子,今儿晚饭有什么吃的?”里头一婆子扯着嗓子笑骂道:“有什么吃什么!你还想点菜啊!”那小子嘿嘿笑道:“不是,我都爱吃,我爹让我来问问,看有没有得下酒的东西。”婆子道:“灌丧个黄汤还讲究起来!今儿吃面,肥卤瘦卤都有,可没什么下酒菜。”
那小子笑道:“那成,有个浇头就够我爹喝一盅了,谢谢婶子。”说了往饭堂子里去,站在当间嚷道:“庄里晚上吃面条子,不爱吃的家去吧!”一堆人笑骂道:“小臭猴子瞎贫,家去你家吃去啊!”一时热闹不已。
里头巧娘子正在大灶上熬卤,陈婆子在一旁道:“巧娘子,这个我来吧,你看看那面条子去。”巧娘子问道:“都切得了?”陈婆子道:“都切得了,只是今儿外头人多,不晓得够不够吃。”一边一个婆子道:“这下雨天,地里又没活儿,还不在家里收拾顿吃的,怎么反跑庄上来吃,也想不明白他们。”
陈婆子笑道:“那有甚说的,咱们手艺好呗!”那婆子笑骂道:“别往脸上贴金了!哪里要什么手艺,不过是冲着里头肉片子来的。咱们这儿五六文钱能见着肉了,别处哪里吃去。”巧娘子道:“也是托商行的福,那么些大缸子腌着呢,足够吃一阵儿的了。”
到了晚饭时节,三喜买了两个人的饭食,又借了个大托盘装了端到他爹跟前。边上有人见了便道:“老渔头儿,好福气,有个好儿子。”老渔头放下手里的眼袋,眯了眼笑着跟人点点头,他那眼睛,平日里也总像是笑弯着的样子。
三喜把吃食都端到桌上,指了那大碗道:“爹,我要了两份面条子,这一个是荤卤的茄子的,这一个是豆角素卤的,你吃荤的。我把面条跟卤给你分开放了,你好下酒。”老渔头点点头又挥挥手,三喜这才端了那托盘先还给厨房去。
老渔头从地下的小竹篓里取出一个锃光瓦亮的葫芦来,又取出一个青花沿边的粗瓷盅儿,那盅儿还缺了个米粒儿大的小口。拔了葫芦的塞子,往那酒盅里倒上一杯,端起来吱了一口,又举筷子从碗里夹出块茄子吃。三喜回来了,端起自己的豆角面就往嘴里胡噜,老渔头从面前碗里拣了两块大肉片子扔他碗里,三喜抬头看看,夹了放嘴里一通嚼,那面条子吸溜得更欢了。
边上一汉子伸手递过头蒜来道:“吃面不就蒜?”老渔头笑着摇了摇头,三喜咽了嘴里的面条子才开口道:“这个太辣了,我们吃不惯。”那汉子便把手缩了回去,又道:“这叫辣?庄上现在出的那种辣茄儿才叫辣呢,吃在嘴里跟拿小刀子剌舌头似的。”
三喜道:“那还种来干嘛,谁吃它!”那汉子笑道:“你小孩子不懂,这暑天闷热的时候,连醋带它来一碗热汤面,那一通汗出的,才叫爽快!”三喜又问:“那怎么没看这饭堂里有卖的?”那汉子逗他道:“怎么着?馋了?那东西不是谁都吃得惯的,自然没在饭堂子里大发卖,你要想尝尝就得问厨上的人要。”
三喜摇摇头道:“我不馋那个,有面条子吃了谁还馋别的啊。”那汉子笑着摇摇头道:“倒是个省心的娃儿。这话算是说着了,谁能想到还有吃上面条子的时候呢。”正说话,边上跑来一半大孩子,冲那汉子道:“余先生,咱们明儿还认字不?”那汉子笑笑道:“天天都教,不带歇的。”
那孩子皱眉道:“明儿我得跟我爹下地去呢,这可就没法去了。”那汉子道:“那不正好?去地里玩玩多好。”那孩子道:“那你下回说书的时候,我不就听不明白了?”汉子哈哈大笑道:“不差那几个字,说书的时候咱们再学一遍。再说了,你要真想学,等空了问问那些明儿来的不就成了?”那孩子听了才高兴了,点头道:“这个主意好,只是我怕二狗子他们记不清楚,胡乱对付我。不行,我得跟他们先打个招呼去。”说了也不管这先生了,撒丫子跑了。
第140章 咸菜辣茄儿
那小孩刚走,又来一个小子,手里端着个寸碟,对余先生行了个礼,道:“厨上管事们说先生喜欢这个辣味儿,这是刚做得的小菜,给先生拿来尝尝。”那余先生欠了欠身道:“生受你了。”那小子把菜放下也欠了欠身才走了。
余先生拿了那碟子递给三喜道:“娃儿,你尝尝看,可只能尝一点点,太辣了你受不了。”三喜小心翼翼拿筷子尖儿挑了点放嘴里,咂摸了会儿,长大了嘴往嘴里扇风,一边哈气不停,余先生大笑道:“快喝口面汤。”三喜忙端了碗喝汤,三两口把那汤都滗干了,嘴里还是火辣辣的。
老渔头看这样,也伸筷子夹了一口放嘴里,嚼嚼,咪了口酒道:“跟烧刀子似的。”那余先生直接往面条碗里拨了半碟,吃得十分痛快,不一刻额头都渗出大汗珠子来,笑道:“痛快,痛快!”老渔头看看他,说道:“这东西也就这里能吃了,若赶着往常半糠半菜的时节,把肠子都给你辣断了。”
余先生拿帕子抹了抹汗,笑道:“正是这个话了,肚里没点子油水哪里经得住它,就这个咸菜拌炒的,怕也没有少搁油。若是干辣着,那可真是两头受苦了。”老渔头听了也呵呵乐起来,三喜正闷头拿面条煞嘴里的辣气,听不懂这个话。
巧娘子忙完了厨上的事,对陈婆婆道:“婶子,我回家看一眼去。”陈婆婆挥手道:“去吧去吧,这里没事儿,再有什么大事我使人寻你去。”巧娘子这才往家去,刚到家,就看小二一身湿透地正在舀水,忙上灶头拨了火烧水,又问他:“怎么回来了,刚还跟你爹说让你哥接你去呢。”
小二往桶里舀着水,嘴里道:“去就又搭上一个,这么大雨,蓑衣也不成,左右东西都卖完了,我就索性回来了。”巧娘子往锅里放了大半锅水,又切了姜末搁上点红糖放碗里搁蒸架上,这才盖了锅子接着烧火。柴灶火大,那水不一会儿就热了,娘俩还在说话,巧娘子问:“这么大雨倒都卖出去了?”小二笑道:“雨大才好卖呢,都懒得走了,我那一大篮子卤鸡蛋和杂面菜窝窝一会儿就被抢没了。还生怕我明儿不去,七八个都来问我。”
原来这庄上使的新法子养禽畜,这鸡鸭也不晓得怎么了,不隔天儿的下蛋,庄头管事们十天半月核算一回,就给管饲养的几个人分东西,孙大宝跟俩儿子一回能得一大筐的鸡蛋,又舍不得太使劲儿吃,但这天热鸡蛋又搁不住。巧娘子把鸭蛋都滚了盐水黄泥做咸鸭蛋的做咸鸭蛋,做松花蛋的做松花蛋,这鸡蛋就没个法儿了。
小二心思活络,他几回跟着闫钧四处去,跟那北师府的人也打过交道,发觉那里头的人虽比不得边上书院里的有学问,手里却好似都十分宽松,且十回见面倒有八回在抱怨那府里头吃食不好。他就有了个主意,让巧娘子把那鸡蛋卤了一篮子,拎着去那里卖,没想到半日不到就给卖个罄尽。
看官要问了,怎么偌大一个技师府,连个卤蛋都没见过不成?倒不是这个话儿,一来那技师府是官府来的,这里头的饭堂子厨子也是这个路数,自然免不了有些克扣。再来这巧娘子是拿庄上老肉汤锅给卤的,那滋味自然不同。小二一看这个法子成了,转日又让巧娘子帮着做了一篮子杂面菜窝,不过是杂面里头裹上些青菜咸菜,只是巧娘子在馅儿里拌了些熬熟的香油,这下好了,又是一抢而空。
就这么着,打一开始手拎篮子,到如今都是肩挑一副担子了,巧娘子一个人也忙不过来这些,家里人手齐上,到底也不是干这个的料。小二自己跑去跟闫钧和许嬷嬷商议,让厨上得空帮着做,自己出加工钱。闫钧这大半年把小二带在身边,也爱他机灵又有分寸,许嬷嬷倒像看见了早年的计良,两人都没二话,这么个小摊子要得了多少东西,再加上也不是白给人情的,就都答应了。
这么着,小二的买卖就做起来了。如今日日一早,他先跟着孙大宝把鸡舍猪圈里的活儿干一圈,再换了衣裳去厨上拿好东西挑去北师府,要不了多少时候,午饭前就回来了。或者庄上有事就跟着闫钧忙活,再就是跟着孙大宝和大牛一同给禽畜备饲料、捡蛋、翻窝,到了下晌再去一回。
这也是得了庄上跟技师府那边饭点不一样的好处。两处离得又不甚远,走个来回不过半个多时辰。他这么一来,庄里的活儿不耽误,又能赶上技师府的早饭和晚饭,倒都便宜。只巧娘子心疼他累得慌,总琢磨着给他做点合口的吃食。
话说小二拿热水混了井水冲澡洗头,又喝了巧娘子给蒸的姜汤,只觉着方才那点子冷气都打毛孔里散了出来。孙大宝带着余下几个都从饭堂子里吃了饭回来,见小二回来了道:“淋雨了吧?明儿天要还不好,就歇一天。这天天这么连轴转,哪里吃得消。”大牛看小二头发还湿着,想了想道:“二弟,明儿开始我送你去,东西我帮你挑去。”
小二笑着摇头道:“没多大分量,哪里就累着我了。你送我去,一来一回耽误你半个工呢,鸡舍猪圈那块也少不得人。”孙大宝点头道:“是这么回事儿,”又道,“还没吃饭吧,让三儿给你去庄上打一碗来。”巧娘子听着了,扬声道:“我早给带回来了,在桌上扣着呢。”小二过去揭了竹篾的菜罩,里头果然有一个笸箩,堆着六七个大烙饼,并一碗菜。
巧娘子打里头出来,把手里的碗往桌上一放,道:“今天晚上吃面条子,和多了的面厨上就给烙了饼子,咸菜炒青豆豆干,里头加了辣茄儿的,夹着饼吃好吃着呢。”又指指刚端出来的碗,“给你开了碗丝瓜汤,太干愣了别噎着。”小二早饿透膛了,赶紧先喝了两口汤,撕了块烙饼吃,缓过口气来,才拿那饼去卷菜吃。
吃了两口,停了嘴对巧娘子道:“娘,这个菜厨上还有吗?”巧娘子道:“有啊,这个炒了不爱坏,早上喝粥也好些人爱这个。”小二道:“娘,明儿你们来不来得及给我烙些杂面饼子?再备上些这个菜。”巧娘子道:“如今置了几个两尺多宽的锅子烙饼呢,若要烙小的就麻烦,若是整个大的倒快得很。”小二想了想道:“就烙整个大的,散上些这个菜,卷起来再给切成差不多的段儿就成。”
巧娘想了想笑道:“就你脑子快!行了,明儿一早我跟他们说去,如今得了你的好处,你几个婶子都赞你赞得不成,这不,那碗里还有几片卤肉,就是黄家嫂子给切的。”小二笑道:“刚开始就我独一份买卖,如今也有五六个了,好在咱们的东西味儿好,倒也不怕跟他们比。”巧娘子又问:“这菜里的辣茄儿,爱吃的人爱吃,可不是人人爱吃的。”小二点头道:“那就分开,只一小半放辣茄儿吧。”巧娘子笑道:“成,就按这个来。”
入夜都歇下了,如今大的几个都在东边几个单间里,大牛跟小二是一人一间,小三跟小四非要挤在一处也由他们,巧娘子跟孙大宝带着几个小的睡在北屋。这夜躺下了,巧娘子忽对孙大宝道:“我说,眼看着娃子们也大了,我想着是不是这挣的银钱上,也得有个说法。”孙大宝道:“什么说法,不都得攒钱给他们娶媳妇。”
巧娘子道:“话是这么说,你知道如今小二一天挣多少?他这累死累活的,也是为了咱们这房还欠着银子呢。”孙大宝道:“就整几个鸡子儿卖,能挣几个钱。”巧娘子道:“你就是个木头脑袋,不扯开去了。我的意思,大的几个挣钱了,都给咱们交一半就得,剩下的他们自己留着。孩子们大了,如今庄里又不跟以前似的,说不得就有个想要买的东西,还要问我开口,怕他们不好意思。”
孙大宝道:“成,交一半就交一半呗,你说了算。”巧娘子接着道:“那明儿晚上咱们就给他们说吧,没成家前挣的钱给家里交一半,等成了家了,就给家里交两成,剩下的他们自己小夫妻自己谋算去。”孙大宝笑道:“你这也想得太远了些。”巧娘子道:“哪里远了,大牛转年就能相看了,等相中了,请媒,下定,过两年娶回家来,这不都是眼看着的事儿。”孙大宝笑道:“你这么一说,我又得开始着急了,好不容易觉着家里宽敞了,这转眼就嫌小了。”
巧娘子笑道:“怎么小了,新婚跟咱们住一阵子,完了有能力就在后头买地再盖他们自己的去,我也不要他们一个个都守在跟前,转眼一个个都生出三两个娃来,我哪里顾得过来,趁早支得远远的才好。”孙大宝笑道:“你这会子说得便当,到眼门前了定是舍不得的。”两人这么说着笑着,渐渐小了声,都睡着了。
转日又是一天,巧娘子晚边时就说了这事,小二道:“还是等咱们的房子钱还清了再说吧。”大牛也道:“就是,我们拿着钱有什么用场,还是早些还了债踏实。”巧娘子见俩人都这般说了,便笑道:“其实咱们这房子的债,眼前就能还了,只是那钱不是咱们自己挣来的,用出去打脸。你们既这么说了,我也给你们交个底,照着咱们如今这般,这房子再过个三两个月就能还清了。”
几个小的只晓得家里买这房子定是欠了好些银子的,却不晓得到底有多少,巧娘子也怕他们人小嘴不紧,万一说出去让旁人知道了恐怕给庄上管事惹麻烦,是以只说还欠着钱呢,倒不说欠了多少。都只当要还个十年八年的,这会儿听了这话,小五小六还罢了,余下几个都跟做梦一样。巧娘子又道:“这下你们放心了?我想着,你们也大了,个个都争气,手里余些钱也好自己做个主,我也不担心你们会乱花用去。”
小二想了想还是坚持道:“那就等过了这两三个月再说。”巧娘子知道小二的性子,既这么说了,也不再跟他拧,点头道:“那也好,等都还清了我告诉你们。”小三叹气道:“可惜我们几个还小,不能像大哥二哥那样帮爹娘的忙。”
孙大宝笑道:“说什么丧气话呢,如今哪个不羡慕我有你们几个娃子,你跟小四一行跟着余先生读书识字,一行还做着作坊里的活,地里忙的时候还得跟着下地,这还叫帮不上忙?”小二也道:“如今你们也晓得了,能认个字有多要紧,只是寻常我们哪有那个运道!这回好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