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富士康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红楼]借贾修真-第87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如今这一秋收,又有先前彭巧那还租子的说法在,哪家不种上些番薯土芋的。这一收上来,家里有粮了,自然都在家吃。饭堂再便宜,也得付现钱,对庄户人家来说,一文钱也是钱呐。自家地里刨的瓜薯,又不用花钱,蒸熟了就能吃,也便当。这么一来自然来饭堂的就少了。”
    李纨笑道:“这么说来,倒落了好处了,可得闲一会儿了。”
    许嬷嬷摇摇头道:“这还真不好说死了,一码归一码。这饭堂是清闲了,可彭巧收了一堆番薯土芋的租子上来,这东西可不比谷子麦子,晒干了能放些年,顶多算个陈粮到底放的住。可这些东西水性大,不经放,若再没个恰当的法子,恐怕到时候都得烂在屋里,可就白收这一回租子了。”
    常嬷嬷问道:“就不能卖了去?”
    许嬷嬷摇摇头道:“卖不上什么价,也卖不了多少。今年收成都不错,镇上米粮足着,这东西虽新鲜,也不过尝尝罢了。”
    常嬷嬷点头道:“这还真是个事儿。庄上那么些人,拿这个充了粮食,也能吃掉不少吧。”
    许嬷嬷又摇头:“正是这个麻烦,若是往年挨饿的时候,自然是好东西。平时日日都吃,却有些经不住。那玉麦还罢了,那番薯是甜的,孩子们吃一块两块的高兴,天天吃就不成了。大人更没法子拿它当粮食,甜不罗嗦的,加上咸菜也不是个味儿。如今倒是剁块熬粥的多,却还是当不得主。
    那玉麦嘛,嫩的时候蒸着吃也不错,只是谁有那个空抱着它细细啃呢?吃个饭还费这功夫!如今都收的老玉麦,煮不烂嚼不动,也没法吃。正琢磨着捋了下来磨粉试试。土芋倒是味儿淡,就个咸菜吃也不难吃,只这东西还是个馋痨物儿,沾上了荤腥的味儿就好多少。拿来炖肉炖骨头都得味,却也是不禁存的。”
    常嬷嬷听许嬷嬷这番长篇大论,不由得柔了面色,拍拍许嬷嬷的手道:“辛苦你了,这些东西你往常哪里能懂了?”如今能如此娓娓道来,可见是被作破头了。
    许嬷嬷笑道:“难得你心疼我一回。说来还要多谢谢你。”常嬷嬷不解,许嬷嬷便道:“不就是你那纸面徒弟!如今正是她带着人想法子呢,已经试做了几样出来,我看很有两分样子。我夸她两句,她倒都推倒你这个师父身上了。”
    巧娘子自上回得了常嬷嬷的“真传”,便时时与常嬷嬷有书信来往,初时她还写不了什么,都是小二代笔。或者是做好的东西加个口信,由许嬷嬷带了来给常嬷嬷,求她指点。人与人的缘分从来说不清楚,才有白发如新倾盖如故之说。这两人一面都没见过,就这么空里来空里去的,倒真有几分师徒情义了。
    常嬷嬷听许嬷嬷夸赞,拍了手笑道:“那还用说,可不是名师出高徒。”
    李纨听了有趣,便问:“不是说厨上事儿清闲了?怎么巧娘子又被嬷嬷拐去弄这些东西,这不是彭巧夫妻俩的事么。”
    许嬷嬷笑道:“彭巧那俩人只管种管收,后头的哪里会管?他们只看着满院子满房子的东西高兴,至于吃不吃得,怎么吃得就不管了。上回那个辣茄儿,还是彭巧求了巧娘子想的法子。如今又做酱又做干的,也极是兴头。”
    常嬷嬷笑道:“那个东西好霸道的味儿,弄在笋丝咸菜里下粥确是不错。”
    李纨笑道:“虽是能者多劳,嬷嬷也没有出一份工钱让人做两份工的道理。”
    许嬷嬷道:“这可不是我下的套儿,实在是她自己喜欢。那日我见她一大早在厨上忙活,也劝她两句。你猜她怎么说?她道是看着米粮吃食就觉着打心里的高兴,琢磨琢磨那些东西怎么做怎么用怎么好吃怎么能吃饱,就是爱想这些。如今除了这个,还忙着做酱汁调腌料准备做腌腊呢。说是从嬷嬷这里得了好些方子,都想试试。”
    常嬷嬷叹息道:“这也没什么稀奇,这是真挨过饿的,可不是看着米粮满仓就高兴!”许嬷嬷跟闫嬷嬷几个也点头,“是这个理儿。”
    李纨便道:“她爱这个是最好,高兴做的东西做出来味道只怕也好些。看咱们府里厨上那几个皱眉塌眼的,熬出来的汤都有股子戾气。”
    众人都笑,李纨又道:“只是咱们也不能白捡了人勤谨的便宜,这个嬷嬷看着办吧。”许嬷嬷点头应了。
    打这起,也不晓得李纨是别住了哪根筋,对那些闹得她越发失了王夫人心的新粮作物很是关注起来,许嬷嬷见她上心,自然也乐意多说些与她听,只当她寡居寂寞爱听个新鲜罢了。她自是不会知道,李纨将这些琐碎小事七七八八地都告诉了章家二太太劳氏,至于劳氏也同她一般是当个解闷的玩意还是另有所用就无从得知了。
    这入了冬,日头一打斜就冷得厉害,孙大宝带着大牛收拾完了鸡舍,挨个上了食料,看过两遍才招呼着回家去,晚间天黑透了还得再过来看一遍。如今地里的活儿都完事了,麦子等着明年返青,只是今年揽了这养鸡的活计,就没了往年的“冬闲”。紧紧身上的棉袍,父子俩往家走去。
    小三小四略晚了些到家,大牛一看小二还没回来便索性去村口路上接人。厨房里热气蒸蒸,饭食的香味在这冬日傍晚的冷风里显得熨帖。
    巧娘子见孙大宝进了屋,小声道:“六儿带着小七还在炕上躺着呢,刚下晌玩累了。”
    孙大宝问道:“小五呢?”巧娘子道:“死活闹着要跟他二哥去看摊子,就让他去了。”
    孙大宝道:“不省心的小子,这天儿晚边多冷,听这风刮的。”
    巧娘子道:“二子今儿下晌赶着庄上的车过去的,要不然我也不能放小五过去,那么远的路,他哪里就能走了,二子也没空手抱他。”
    正说着,外头有动静,孙大宝便出堂屋看去,果然大牛迎了小二他们回来了。
    小五正赖在大牛背上,孙大宝便问小二:“车还回去了?”
    小二点头道:“喂了食又饮了水才还回去的。”
    孙大宝点头道:“是这个理儿。”又问,“今儿买卖可好?怎么想着赶着车过去了。”
    小二一边把带回来的几个筐篮归拢了往南屋里放,一边道:“这天越发冷了,我这儿热乎的拿过去也快凉了。北师府里多是些老爷们,哪个还乐意去热它,凉食就卖不动。我就弄了俩炉子过去,连着几口锅。东西多了就问庄上借了车使。”
    小五在一旁道:“边上已经有几家在蒸包子了,生意比咱们好。”小二笑着摸摸他头。
    几人说着话都到了屋里,巧娘子在里头喊话:“都洗洗去,三儿把六儿跟小七喊起来,收拾收拾就吃饭了。”
    说话间,西屋里出来一串小萝卜头,小七还趴在小三怀里,俩小的脸都红彤彤的,眼见着刚睡醒的样子。不过片刻,已围坐一团,小三小四帮着拿碗筷,小二进去端了一笸箩杂面实心馍馍出来,巧娘子端了热气腾腾一个大陶盆放在桌子当中,挨个取碗给舀上热汤。
    只见微带酱色的汤里满着半透明的粗粉条子,上头浮着金黄的油星儿,舀上一小勺水磨辣茄儿酱,搁上一把青蒜叶,扑鼻的牛肉香。喝一口,热汤咸鲜,带着股辣气,粉条软刃筋斗,就着馍馍吃,正合这个时候。一时满屋子只听得呼噜呼噜的吸溜声儿,小二尝了一口眼睛都开始放光。
    孙大宝好不容易停了筷,问道:“怎么还有牛肉汤了?这是绿豆粉鱼儿?吃着又不太像。”
    巧娘子正给小七擦嘴,小七碗里的是极碎的粉节头,正拿瓷勺子自己舀着吃得香。听孙大宝问,才笑道:“如今开始备年下给府里的东西呢,要做些牛肉条子,整扇的牛骨头剩下,秋嫂子让我拿了两块,刚好熬了汤喝。”
    又指那粉条道:“可不是绿豆做的,是拿番薯做的。总算做出样不带甜味儿的来。”
    小二一口喝干了碗里的汤,自己伸手添着,歪了头问巧娘子道:“娘,这东西可容易得?”
    巧娘子道:“你又作怪!淘漉英粉的时候费些力气,之后跟做粉漏子一样,也没甚容不容易的。捞出来晒干了能放许久,光那粉晒干了也放的住的。”
    小二道:“这一斤番薯能出多少粉条子?”
    巧娘子看他一眼,道:“你都赶上彭管事了,今儿彭管事刚算这个呢。一斤只能出一两多点二两左右的干粉条子。今年收上来这么些番薯,年下不干别的,就这个也够我们厨上忙活一阵子了。”
    孙大宝道:“前些日子又是碾碎又是淘漉的,光你们厨上这些人哪里做得下来?那么些番薯呢,怕得有好几万斤吧。都做这个,肯定得从庄上找人做活。”
    巧娘子点头道:“前头的都好说,后头搅粉团子没有点数做不来,得厨上的人才成了。”
    小三笑道:“娘这回可又立了功了。”
    巧娘子笑道:“立什么功了,都是该做的活儿,还能看着那么些粮食生生糟蹋了?!且这做粉条子又不是什么新鲜主意,面条米线绿豆粉,不都这样做的。”
    小二刚听了巧娘子的话心里先算了算,才笑道:“刚还说咱们那摊子如今生意不好了呢,可巧有了这个。娘先跟大管事打个招呼,我这两日寻了庄主和彭管事说去,这大冷天卖这个,准定好卖,且咱们还有辣茄酱呢,冬日里吃了多暖和。”众人都道是好主意。
    
    第158章 焱粉汤
    
    不久,李纨也见到了略有些灰黑色的番薯粉条,还有煮熟了的番薯切了晾干了的番薯条,番薯泥晾干切薄块再炒熟的番薯片,番薯切了块搁在溪水里泡去了甜味后再磨成的番薯粉,还有碾碎了淘漉出来的番薯英粉……还有金黄黄的玉麦面,切薄片生晒得了的土芋干儿……林林总总,只把一屋子人都看花了眼。
    闫嬷嬷看了直念佛道:“可是造福苍生了,能活多少命。”
    常嬷嬷在一旁笑着对李纨道:“奶奶要请人就趁现在吧,过不得两年,这就得成了贱物,怕是没福气上得太太奶奶们的桌儿了。”
    各人一想也是,这玉麦前朝刚出来时,嫩穗子能跟燕窝搭菜,如今朝上这么一来,都知道是个不挑地高产量的济民之物。物以稀为贵,这靠着可以抗灾年的东西,自然也难金贵下去了。
    李纨便点头笑道:“罢了,我可没嬷嬷这般促狭,如今请了人,转过两年可不成笑话了。”
    许嬷嬷笑道:“一样物件也得看什么做法,那清粥小菜又能有多金贵了,老太太还不照样用。”
    常嬷嬷撇撇嘴道:“你可说得容易。一样的三鲜粥,外头用的鸡肉、蛋皮加点笋子,或者虾仁,我们老太太用的可是整鳖清汤加三五种青菜挤了汁子配上细嫩羊肝尖儿。你说这清粥小菜金贵不金贵?!”
    许嬷嬷摆手道:“罢罢,说起吃的来谁也没有你门儿清,我可吃不出来这个那个的。”常嬷嬷摇头道:“要不说这世上有慧根的人少呢。”众人都笑。
    最后这些让人不晓得该怎么吃的东西都被常嬷嬷拿了家去,又隔三差五地弄些稀奇东西出来哄碧月几个吃,李纨偶或也赏脸尝尝,到底没多好味道,也不放在心上了。
    连素云碧月这样的贾府大丫鬟也看不上的东西,却在冬日的北师府里刮起了一阵风。小二在那里也有些日子了,认得几个人。入了冬,看几家都占了地方支起棚子来,他先等了两日,见没有人来轰赶,想着法不责众,便回去同家里商量了。
    转日又借了车运了草木竹席来在常日里支摊儿的地方搭了棚子。这还不算,他又在寻来两三套薄片旧桌椅搁在棚子里,这么看来,倒像个食肆了。在那棚子上挑起了个布幡,上头写着“焱粉汤”三个大字,却是出自余先生之手。
    然后支起了炉子,大火烧开了滚汤,一边是泡好的粉条子并些青蒜葱碎水磨辣酱之属,又有一钵切好了的羊头肉。待得人来,把粉条子放竹丝长勺里烫熟,搁在粗陶大碗里,抓上一把青蒜一小勺辣酱一小勺胡椒末,舀一瓢热腾腾的羊汤往里头一冲,长筷子一伸,夹起三五片羊头肉搁在面上。
    那白汤粉条青蒜红酱外加浮着的点点黑椒碎,瞧着就让人眼馋,更别提这热香味儿了。尝一口,羊汤鲜美,先是胡椒的冲辣,之后辣茄儿的香辣,底下还有酸姜的热辣,如同大冬日里头喝了三把火一般,一碗下去,连着心肝肚肠都暖和了。这才是名儿的由来,“焱粉汤”,正是余先生喝过之后给取得名字。
    一时间多少人闻香而来,还有一气儿干了三碗的,连带着一旁大锅里一直热着炊饼馍馍玉麦馒头也卖出去不少。小二雇了个北师府里的半大小子帮着洗碗,自己管着盛汤收钱。周围几家看了两日,也忙忙地置办了桌椅,加了炉灶,卖上了热汤热面。只是到底比不得小二这里新鲜料多,口味又好。
    只是原先只管两顿饭,如今却是得从早到晚了,因那些人也不一定就是可着饭点来的,还有几个专挑闲时过来占一桌子,摸出个酒葫芦来慢慢吃。左右如今地里不需要人,孙大宝带着大牛管鸡舍也不算吃力,索性就让小二在外头折腾了。这么一来二去的,闲下来时小二倒跟那几个来喝酒的混熟了。
    技师府是个凭本事说话的地方,能坐这里喝小酒的多半是手里有些本事不受拘束的。见小二也好说话,有一个姓崔的技师便对小二道:“你这里的东西味儿是好,只是不对酒,能不能下回给带点酒菜过来?”
    小二向来好与人结交,便笑道:“我是隔壁庄上的,可不是镇上人,没什么现成酒菜。明儿我拿几样来您看看,若是看得上您便尝尝。”
    这姓崔的技师摆摆手道:“镇上没什么吃的,你这里就算是得味的地儿了,所以我才问你,能做出这个味道来的,想来做旁的也不差。”
    转天小二就给带了一块五香牛腱子,一对白水羊蹄并一只烧鸡。原是想让几位都尝尝味道,好说以后的,哪像到那崔姓技师略尝了下就都拿油纸给包走了,临走扔下一块银子,笑着道:“果然没看错你,我这会儿得走了,省的被他们几个给分了去,明儿你还给我带只烧鸡先。”
    小二一边答应着,一边拉住他道:“我记下了,只是实在要不了这许多钱,您等我找给您。”
    那崔姓技师摆摆手道:“你们庄户人家不晓得买卖,这些东西我打外头寻来也要这些钱,还不一定能寻着。你赶紧收下,快放开了我,看看,那几个都走过来了。”
    小二一看,果然东边走来另外几个人,便只好撒了手。那人裹着吃食飞一般去了。小二只好把那块足有近一两的碎银子放进腰间荷包里。
    那群人走近了,一边要汤菜,一边问道:“崔明亮跟鬼追着似的干什么去?”
    小二只好含糊道:“刚得了点下酒菜。”
    便有人笑道:“怪不得,这事儿他干得出来。”也不再多问,各自拿了酒出来,一边吃着一边说些府里的日常琐事。从这起,小二几乎日日要给崔明亮带点酒菜,有时也额外备一些以防旁人要,只是这到底所费不菲,并没有多少人点要,也只这崔技师日日酒肉不断,不拿银子当银子地抛费。
    有那手里松泛的,自然也有不凑手的。贾府里,凤姐在王夫人下首站着,手边放着一摞账册,正在与王夫人分说:“这入冬要备着各房的膏方,药房里点了点,恐怕有些不够,若晚了怕赶不上用了。老太太那里,除了往常的例,王太医又给加了个鹿龟膏,加上林妹妹的一个玉荣膏,得用些好的虫草和龟板鹿茸,参倒是不缺,只是这两年北参价格涨得厉害,若是能备上些个防不时之需也好。左右林妹妹常年吃着人参养荣丸,也都要用的。”
    王夫人点点头并不说话,凤姐又说起十月礼的进出,她也不用看账册,一口一家算得明白,王夫人听了哪里记得了许多,叹气道:“你都拿主意就是了,这年年不都如此,又不是大节。”
    就算说完了事,王夫人便让凤姐坐下说话,凤姐才在下手交椅上坐了。王夫人喝了茶问道:“你说得清楚我却记不住那些,倒是怎么有潘家、高家的礼?往常并没听过。”
    凤姐要起身,王夫人挥挥手让她坐着,凤姐才又开口回道:“太太没有记错,我刚收到时也不接头脑,后来查了老册子又遣了人去前头问了,才晓得原是当年借过咱们力的,如今立住脚了来送孝敬。”
    王夫人点点头又问:“既不用回礼的便另记了册子吧。”
    凤姐眉头微动,脆生应下了。凤姐又道:“说起那药材来,里头猫腻忒多,咱们也未必能弄明白,倒不如寻个靠得住的商行常年送来。如今往番国贩药的也多了,保不齐什么常见药材就缺,临要用时抓不住人。”
    王夫人讶异道:“原先不是有两家?”
    凤姐道:“那还是咱们早先自己手里有药铺的时候结下了的,这么些时候过去,那头老人也不在了,如今送来的东西倒让人不好说。”
    王夫人有些不耐烦道:“又是个丧了良心的奴才,你看着换了吧,也不是大事。”凤姐忙答应了。说完了出来,有小丫头来报老太太刚散了牌,凤姐便领了人往上房去,吩咐平儿带人先将账册送回去。
    李纨也正在跟两本账册较劲,素云早年跟着闫嬷嬷长起来的,如今虽当了几年大丫头被李纨惯得松泛了些,根子里却还是个死心眼。该主子拿主意的事情是一丝儿不可沾的,这库房的册子自然要李纨细看了才肯。
    李纨自从上回拣了一堆天材地宝又借了络玉十三境的混沌之力却只炼出了个灰头土脸的“斗室”,便下了决心在珠界类好生参悟了些时日。想着如今虽有了神识内的依念成境,却依旧念力有限,倒像个呆财主拿了什么东西都只会铸成个元宝一般。想来是困在了“见识”二字上。
    她自得了珠界以来,初时还有两分在外头世上争一口气的心思,如今哪里还看得上眼记得上心?只每日当个布景龙套罢了。那珠界里物华天宝,也从最初的兴头到如今的淡然。——任是什么东西,拥有得太多了自然就不放在心上了。
    又加上她心性使然,本不是爱风头好压人一头的性子,连带着人人俱有的好奇心都比常人淡上几分,是以虽坐拥仙境,在外头也稍有动作,两相对比下说句“毫无建树”却也不为过。
    这回炼了个“斗室”倒开了窍了,想着这炼境也如同作画一般,胸中有多少豪情仙韵,也要有松竹梅、花月夜、山水怪石来纸上一一呈现,任谁拿了张空白画纸说有多少意蕴都是笑话空话。如今神魂得修,有了依念成境的能耐,这所成之境如何却实在差些材料。“这么说来,倒是该好好攒些材料才是。”
    想到此处,李纨暗暗在心里给自己做了个修炼的安排。——便是把浮尘集市里挨个炼到识海中,就如初时金波中升起的小住玲珑阁和门前荔枝树一般。自此,李纨每每进了珠界,总要花大半时间去浮尘集市中修炼。
    到底是修界,便是一店一铺所纳所藏也可称一句海量汪涵。如今却要坐在这里为着几箱子鸡毛蒜皮的东西费神,奈何这委屈却不好找地方诉去,只好趁翻页的空儿又瞪素云一眼。素云泰然受之,笑着问道:“奶奶可是眼酸了?歇歇再看吧。”
    李纨挥手道:“得了得了,不就这么点子东西嘛,还用你一刻不离地盯着?”
    素云一笑,边上常嬷嬷说话了,她道:“奶奶这话好轻松,什么叫这点子东西,上回的鱼翅后来的琉璃珠玉宝石,哪样没招人惦记几回?”
    李纨心知这事上连着身边的嬷嬷带大丫鬟都是一个鼻孔出气的,遂也不再拖沓,专心翻起账本来。
    碧月给李纨上了茶,垂手站到一旁,笑着对常嬷嬷道:“嬷嬷的法子真好,如今都晓得舅老爷送了哥儿一个园子做生辰礼了。”
    常嬷嬷佯怒道:“你还有脸说!要不是上回你胡咧咧,舅老爷也犯不着背上这个名号。”
    碧月忙赔笑认错,见常嬷嬷笑了,才又道:“什么名号了,舅老爷疼哥儿有什么不对。”
    常嬷嬷道:“果然是个没见识的,哪家长辈给晚辈过生辰会出手送园子?也就那些好名头的暴发户才干得出来了。舅老爷年年都是上品的笔墨纸砚连着五湖四海来的新鲜小玩意,真真雅致,偏是被你这张嘴害了,倒成暴发户了。”
    众人都笑,碧月惭愧道:“都是奴婢不好。”
    李纨便笑道:“吃一堑长一智,你也该警醒警醒了,长了这个记性,也不枉舅老爷背这回黑锅了。”
    梨香院里,同喜正在廊下同几个小丫头说笑,见莺儿从里间出来,便笑问道:“你怎么不在姑娘跟前伺候,也有空同我们这里来了。”
    莺儿打了个寒战道:“屋里头呆着有些闷了,姑娘选花样子呢,我出来透透风,怎么外头这么冷?”
    同喜穿了件灰鼠褂子,见莺儿穿的单薄,便往边上让了让道:“快坐这儿来,底下有个暖炉子,暖和着呢。”
    莺儿这才低头看了,见廊下鹅颈靠边放了个矮桌,桌上铺了块极大的毡子,围坐的几人都把腿放在那毡子下,有两个小丫头更是坐了矮凳,几乎半个人都埋下了。同喜坐在铺了锦褥的廊下靠椅上,正比划着让莺儿也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1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