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综]逢春-第143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康熙激动不安地摆了摆手:“你说下去——朕不习惯坐着想事……”
建宁:“这本是熟知那段历史的人都知道的事情,但是已经过了几十年,人们的忘性也很大,天下百姓不知这个道理,还以为大清是夺了朱氏天下而自立。用朝廷邸报,或者是公告的形式将这件事情重新翻出来,公告天下,便是使人人皆知。而且皇帝哥哥本来就尊儒学,何不弄得大张旗鼓一些,天子亲自去公开的祭奠一番,咱们也效法前朝礼尊孔孟。”在这种民族大融合相互影响碰撞的时代,谁又能说不被影响呢。
康熙说道:“不止如此!朕还可以奉前明宗祠,祭前明皇陵,修明朝正史以示灭国不可再复……”
兄妹俩对视一眼,都从对方的眼神中看出了为了收复民心,而燃起的野心勃勃的火光。
康熙一拍掌道:“就这么办,昭示天下江山取自李自成之手这件事现在就着手去办,至于祭前明皇陵,祭奠孔孟这些事儿,就要等到朕南巡时亲自去才显得有诚意。兵端未歇,南巡之事得先往后放一放,不过也可以先透出风去。朕能想象得到,听到这个消息那些前明遗民知识分子们一定是抓心挠肝。若是一直等不到朕南巡之日,他们就别想睡好觉了。”
康熙一直都觉得把建宁放在身边而不是任由她整日无所事事在后宫中玩花弄草的虚度时光,是他一生帝王生涯中最明智的决定之一。
康熙已经决定让太子进学,所以空闲的时候就亲自教他写字,今天的折子比较多,教写字就由建宁代劳,康熙在殿中央的御案边看奏折。建宁坐在炕上,怀里坐着小小的太子,建宁一手环着他,另一支手包着他软软的小手,一笔一划写出‘天地君亲师’这几个大字来,议事的大臣们来的时候正看到这一幕。
康熙听到门铃响动,抬眼一看,说道:“你们来了,朕正有些事情要问你们……”
太子听到皇阿玛和人说话,转头去看,建宁轻轻把他拨正,说道:“专心一点,今天要把这几个字都练会。”
太子乖乖地“哦”了一声,埋头继续认真的写大字,他喜欢窝在姑姑怀中,有种香香的清爽味道,所以建宁让他干什么他就干什么,好说话的很。也正是因为如此,康熙才干脆的把太子扔给她。
索额图向暖炕那个方向瞄了一眼,过了不久又看一眼。直到建宁让奶娘将开始揉眼睛的太子抱回去。
康熙才略有不悦地问道:“索额图,你今天怎么回事?”怎么总是瞄向三公主,当他没看见吗?
索额图这才惊觉,自己是想事情想入了神,所以总是不经意的看上两眼,连忙说道:“臣有一阵子没见太子,有些想念,臣失礼了,请皇上恕罪。”
康熙点了点头,理解地说道:“你若是想太子,可以递牌子进宫觐见,你是他的外公,朕怎么会拘着不让你们亲人相见呢!”
索额图连忙谢恩,又说道:“这些日子以来,臣总是梦到小女,所以就格外想念太子。”
康熙动容道:“当真?”赫舍里氏皇后虽然与他是政治婚姻,相处的时间也不长,但是她在世时一力操持后宫,孝敬太皇太后。她难产而死,还为大清生下储君胤礽,功不可没。
康熙对这位皇后可以说是一片敬爱之情,所以就算有人上表请立新后,他也从来都是没照准过。皇后有一个就行了,更何况他也已经有太子了。康熙不无遗憾地说道:“自从皇后去世以来,从未入朕的梦中,皇后既然入国丈之梦,她可曾说过什么,还有何心愿未了?”
索额图等的就是这个机会,说道:“小女生前能得皇上垂青,位尊已极,哪还有什么未完成的心愿,她只是说不能守护在太子身边陪伴他成长有些遗憾罢了,若是有人能像母亲一样代她守护在太子身边,便是死也瞑目了。”
康熙干巴巴地说道:“赫舍里氏果然是一代贤后的典范。”他听着前面还很高兴,听到后面心中就有些不是滋味儿了。太子虽然没了母后,但是康熙有时间就尽量多陪陪他,怎么赫舍里氏还说想要找人代替母亲一样陪伴在胤礽身边。难道索额图不知道康熙不把太子放到任何一位嫔妃的宫中,就是一种对太子变相的保护吗?
康熙不动声色的问:“那依你的意思,要如何帮皇后完成这个心愿呢?”
索额图没发现康熙语气中的不同,而是趁热打铁说道:“太子他毕竟还太过幼小,身边需要有信得过的人才能万无一失,依臣之见,能不能让三公主帮忙教养太子?”
在场的人都没料到索额图会这样说,所以他这话音一落,养心殿中针落可闻。
建宁也没想到他会提出这样一个意见来,打算先静观其变。
周培公道:“皇上,臣觉得此事大为不妥,三公主又不是皇上的嫔妃,皇上有三宫六院,怎么能轮得到公主收养太子,这于理不合。更何况等公主府修建好后,三公主不可能在宫中常居,这样一来,太子还是无人照管,不如另择贤能的好。”
索额图说道:“臣说的很清楚,并不是让公主收养太子,而是由她代为照料。阿哥们尚能享受母亲之爱,臣只不过是希望尽量弥补太子缺失的母爱罢了。”
周培公目光一厉,说道:“索相可真会偷换概念,您别忘了三公主又不是太子的母妃,怎么可能给太子母爱呢。你若是真为太子缺失的母爱着想,怎么不提议让贵妃收养太子。”
明珠立刻附和道:“不错,臣也不同意此事,历朝历代都没有父皇尚在而让姑姑养孩子的先例,臣怕这样一来,于公主的名声有损,还请皇上三思。”哪有未出格的姑娘家帮哥哥养孩子的,又不是没有办法已经摒弃了理法的穷人家,说出去都让人家笑话。
两人反对的理由不同,但是目的一致。周培公是一心为建宁着想,怕她因此牵连到索额图和明珠相争的麻烦中来,特别是明珠和索额图现在在朝中盘根错节,势同水火的时候。明珠则是十分不愿意太子和三公主绑在一起,这样的话,索额图岂不是会更加嚣张。
索额图懊恼道:“贵妃当然不行!这件事应该由皇上圣裁。”他当然明白不能将太子交给任何一个宫妃的道理,如果真的送到了贵妃宫中,那这皇宫里之后是不是又要多一个皇后呢,那样对太子和他索额图来讲,根本就是起不了作用,而是来添乱的。
康熙说道:“好了,这件事你们不要争了,让朕考虑考虑再做决定。”
等到大臣都退下,康熙才发现他费力思考了半晌,可能有些用脑过度,所以导致头疼。他用力揉了揉有些发胀的额角,根本不起什么作用。
建宁叹了一口气,起身走到他身边,把微凉的手指按压他的太阳穴两边,一边轻按揉一边释放一丝内力轻,一会儿工夫康熙的头就不痛了。
康熙不由得露出成年后就少见的脆弱:“唉!朕这个皇帝,真是一日也不得安宁,怪不得自古的皇帝要称孤道寡,朕每天要决断多少事,还不能带着私心喜恶,否则就有失于偏颇。朕不能行差踏错一步,否则就是朝臣们铺天盖地的口诛笔伐。”
建宁知道他不需要回应,只不过是有些话在心里憋得久了,要找个人倾诉倾诉。所以她只是点点头等着他继续。
果然半晌之后康熙又说:“你说这个索额图他还有什么不知足,朕已经让他位极人臣,尊他为国丈,他还是整天跟人斗来斗去,想把大权都揽在自己手中……”
康熙早就对索额图和明珠之间的明争暗斗洞若观火了,不过他要做的并不是除掉他们,而是利用他们的不和来达到平衡,并且借助他们以及他们手中张开的网推行自己的各项国策。但是有的时候看着他们为了一己私利针锋相对,康熙真的是有些腻歪了。
建宁幽幽说道:“人生在世,有谁真能不争名逐利,也许只有看破红尘的出家人吧。”
建宁看了看康熙,说道:“你说要考虑考虑索额图的那个提议,到底是怎么想的?”朝夕相处形成的默契,让建宁知道康熙那种表情说再考虑考虑,其实是索额图所揍之事已经成功了大半的意思,只不过他习惯了掩饰真正的情绪做出帝心难测的样子,要让索额图多提心吊胆几天,不会那么快准奏罢了。
康熙听她问起,自然不打算隐瞒,说道:“其实就算索额图不说,朕也打算让你帮着带一带胤礽,打从他出生就一直让他单独住在景阳宫,就是不想让他与后宫妃嫔过多接触。朕想亲自教养他,但是胤礽毕竟是个小孩子,朕的时间又有限。不能让他一只长于奴才和宦官之手,之前你一直在外带兵打仗,朕没有可以足够信任的人,只能先搁置着。今天既然索额图提出来,不如就顺水推舟,朕打算准奏他的请求,到时候让太子搬到毓庆宫去。”
康熙认真的问建宁道:“你也是从三岁时就被朕一点一点带大的,你愿不愿意同样对待朕的儿子?”
康熙话已经说到这儿了,建宁就是想拒绝也拒绝不了,何况她也没打算拒绝他,说道:“既然皇帝哥哥信得过我,那我也会好好照顾太子,必然不让你失望就是了。”
康熙露出如释重负的笑容,说道:“一国之君不用说谢,但是此时朕却想对你说一声‘谢谢’。”太子与他其他儿子都不同,是他选定的继承人,不仅要继承皇位,还应该继承他的所有,包括思想,国策,方针等等,康熙觉得唯有这样才是真正的继承人。而他自己没有时间教养太子,那么身边最好的人选就是一手带大的建宁了。他相信由他们养大的太子,未来肯定能堪当大任,可以撑起这个大清国。
建宁能一口答应下来,并不是没想过从此以后的麻烦。也许在别人看来,这是一个再体面不过的活儿。但是那些羡慕嫉妒的人他们不知道,这个太子未来可能根本当不上皇上,甚至被两度废除。胤礽从一出生就立为太子,等待他的是康熙其他儿子们的虎视眈眈,若想不被拉下马,就得斗得过所有阿哥才行,九龙夺嫡,想从其中胜出是何其难,历史上的太子就没能撑过去。
建宁在意的也不是他做不做皇帝,既然负起了这个责任,就打算要让他日后过得安然。
果然在半个月后,索额图以为康熙已经忘了那件事的时候,康熙忽然准了索额图所请,并且下旨扩建毓庆宫。
毓庆宫与别的宫殿相比,本来地方就不大。建宁本来是打算腾出正殿,自己搬到偏殿去住,康熙没有同意,说道:“你是太子的姑姑,怎能为了他就偏弃正,朕打算在毓庆宫重修一东一西两个正殿。”
太子交给三公主抚养这个决定是由索额图请的旨,而后皇上照准的,朝堂上虽有反对的声音,但是过了不久看事已成定局就销声匿迹了,而且这虽涉及到太子算得上是国事,但也是皇上的家事。他放心把太子交给谁,这也是皇上的自由不是。
不过后宫之中却像是翻来一股沸水一般,没那么容易平静下来。
因为毓庆宫仍在修缮当中,所以建宁为了就近照顾太子,就直接搬到景阳宫来。这可把小家伙乐坏了,他本来就喜欢和建宁姑姑待在一块,现在甚至可以朝夕相对,简直是得偿所愿,每天都幸福的冒泡泡。
建宁发现小太子似乎更喜欢长相漂亮的人,也就是俗话所说的颜控。不由得有些好笑,这么小就分得清美丑,好在他生在帝王家,以后美女的资源多的是。
虽说太子要进学,可是他毕竟还太小了,每天只让他下午去和熊赐履学习一小会儿,这只属于启蒙阶段,还是要等他年满六岁心智和接受能力都成熟一些之后上书房才会正式给他开课。至于为什么是下午而不是早晨上课,熊赐履身为一品大员,他每日也得上朝呢。自从接了太子太傅的职位以后更是忙得脚不沾地。
熊赐履给太子的学习计划已经写成折子呈了上来,建宁看过之后觉得负担没多重,正适合目前阶段需要寓教于乐的太子,就做主同意了。她不急于将太子教得早熟,早早成才,而是希望他不要错过人生的每个阶段。因为康熙必定是长寿之君,所以太子的成长有的是时间。在他未能独当一面之前,建宁也一定会把他保护在自己的羽翼之下。
建宁喜欢亲手给小家伙编小辫子,这是每日清晨她都会做的事儿,也许是因为他的头发手感非常好的关系。太子乌黑柔软的头发拢在一起也没有多少,就像一只小尾巴贴在脑后,趁着他唇红齿白的小脸儿更加可爱。
太子身前摆着一面大铜镜,身后是正专心致志给他梳头发的漂亮姑姑,他确实已经有了美丑之分,于是对自己这一小撮头发有些嫌弃,“姑姑,我的头发什么时候能长得像皇阿玛那么多?”
建宁说道:“等你长得和皇阿玛一样高的时候,头发自然就一样多了,这么简单的道理,我们聪明的太子如果仔细想想,应该也想得到才对。”建宁这是不遗余力的从小就要培养他独立思考的习惯,她知道孩子得从小教起,有些看似不起眼的小习惯,其实会影响他日后的整个生命。
胤礽故作沉思地皱了皱小眉头,煞有其事的道,“姑姑说的对,我现在只有皇阿玛的膝盖那么高,要到几岁的时候才能长得一样高?”
建宁回忆了一下道:“嗯,你皇阿玛十七岁的时候就是现在这样高了,你也要等到十七岁的时候吧。”
胤礽不由得吃惊地瞪大了眼睛,过去了好多天好多天他现在才三岁!十七岁那要过多久?小太子偷偷伸出两只小手,想用建宁之前教过他的方法数一数十七岁到底还有多久,可惜自以为隐秘的数了一遍,发现手指头根本不够用!
建宁挑眉道:“怎么样,还需要几年,你知道了吗?”
胤礽有些颓丧地说道:“我已经学会姑姑教的二十以内的加减法了,只是现在没有小木棍,还数不出来。”
建宁简直要笑倒了,心道:小家伙,你怎么能这么可爱呀!“你可以让人将你的小木棍儿拿来呀!”
太子收到这个提醒,立刻十分有威严地让人去他在书房取。
建宁将明黄色的发绳最后打了一个漂亮的蝴蝶结,然后摸摸他的光脑门儿,又忍不住俯身在他的小脑壳上响亮地亲了一口。
太子简直惊呆了,他有些僵硬地伸出肉肉的小短手摸了摸被亲过的地方。那模样不像是被亲,而好像是被雷劈了一样,半天回不过神。
建宁故作不知的说道:“怎么了?我亲你一下就那么惊讶吗?”
太子从来没被人亲过,不过他看到三阿哥胤祉被他额娘荣妃娘娘亲过,他当时有些羡慕,安慰自己因为三阿哥还是小宝宝,所以才会被额娘亲。胤礽已经长大了,所以不能亲。太子是多呐高贵的身份,奴才们哪敢乱碰殿下,唯一亲近的康熙更是没有和儿子亲一亲的那一根筋。
所以直到长到三岁,小太子才收获了第一个吻:“你……”
建宁指了指自己的脸颊说道,“姑姑是亲了你,是为了表达喜欢,公平起见,你要不要亲回来?”
小太子眼睛亮晶晶的一口答道:“要!”
建宁不顾太子的宫女太监们惊讶的似乎要惊掉下巴的表情,吩咐他们可以了传膳。
第213章 刁蛮公主63
等宫人将今日的早膳摆来,太子有些百无聊赖; 因为他是个不爱吃饭的孩子; 虽然没到让宫人追着后面强迫喂饭的程度; 但是他不乐意吃的时候,每样只动那么一小口就算是应付了事了。
太子虽小; 身份贵重,奴才们没有人敢反驳他的话,强迫他吃东西。康熙问过几次太子的进食情况如何; 听到他吃的少会告诫一番; 但是起不了太大作用; 没过几天又故态复萌。
敏锐的小太子发现,今天的早上好像有些不一样; 食物刚一从食盒中拿出来; 就有一种香得出奇的味道扑面而来; 太子吸了吸小鼻子; 这些从未闻到过的饭菜的喷香味险些勾得他流口水。太子迫不及待的坐到了餐桌前。
早饭自然要吃的清淡一些,桌上只有几样粥和几样小菜以及面点。和每日的情况差不多; 但是仔细一看又差得太多了。
青菜竟然是翠绿翠绿的; 牛肉被切成薄薄的; 一片一片像是透明,粥又是熬成奶白色,上面点缀着五颜六色的蔬菜碎。最引人注目的是面点; 太子小心地拿起一个放在掌心,这哪里是什么面点; 分明是一个唯妙唯俏的小猪,粉嘟嘟的样子格外可爱,太子用小手一下一下地戳着小猪卷卷的尾巴。
建宁看他玩儿得不亦乐乎,说道:“今天胤礽喝鱼肉粥好不好?”
胤礽的目光早就粘在一只只小粉猪上面,每一个都神态各异,憨态可掬,连建宁问什么都没注意听,只顾点头说好,所以竟然同意了平时不爱喝的鱼片粥。
“姑姑,这也是吃的吗,还是给我玩的?”
建宁说道:“这些都是姑姑亲手做的,自然是我们的早饭,这小猪的肚子里可是装满了你爱吃的豆沙哦。”
胤礽惊讶道:“真的吗,姑姑亲手做的饭,这小猪是豆沙包?”
建宁笑道:“是啊,听说你有挑食的毛病,那可真是糟糕了,因为姑姑无论做什么都很好吃,你若是挑食的话,会错过很多美食哦,不信你就尝尝看嘛。”
建宁当先夹起一只小胖猪咬了一口,给他示意这是能吃的。
太子于是将手中的小猪放在唇边试着咬了一口,美味的味道让他不由得眯起了眼睛。手边已经放好了一碗鱼肉粥,小太子迟疑了一下,才拿起汤匙舀了一小口,沾沾唇角,打算像往常一样喝了一小口就放弃。他不经意地舔了舔唇,谁知道这鱼片粥的味道竟然鲜美的不像话!小太子不由得一勺接一勺,就着建宁给他布下的小菜,全都吃光了!小猪豆沙包还吃了两个!
饭后他抚着圆滚滚的小肚子,还意犹未尽在回味美味的早餐呢。
这顿饭简直刷新了太子宫人们的认知,他们惊讶地发现,根本没用他们在一旁求爷爷告奶奶的请求,太子殿下自己就吃得格外香甜,不一会儿的功夫竟然把摆在面前的食物都吃光了。
建宁笑眯眯的放下碗筷,说道:“谁说太子挑食了,我们胤礽根本就是个乖乖吃饭的好孩子嘛!”
每日从御膳房调拨过来的膳食,就算是底下有火碳热着,食物也已经不是新出锅的时候的味道。何况孩子的胃肠弱,吃了些油腻的食物就容易积食,所以太子才总是食欲不振。这在别的宫里,也许孩子的母妃会发现不适合的食物,及时作出调整,可是太子从生下来就少了这份关照,哪有人能注意得这么仔细。奴才们只当是孩子太小挑食罢了,所以情况只会越来越严重。
太子骄傲的挺了挺小胸脯,红的小脸说道:“其实是姑姑做的饭太好吃了,我才都吃完。”又忍不住说道:“姑姑以后还会做饭给胤礽吃吗?”
建宁摸了摸他的脑门儿,说道:“我们在景阳宫开了小厨房,姑姑以后能每天都给你做。”
她到了之后就让匠人改造出一间小厨房,之所以叫小厨房,当然是因为规格不能和御膳房比,其实占地也很大了。御膳房得知之后自然把这边配上了御厨,她清楚的记得还记得当她洗手做羹汤的时候,御厨们看她的惊恐表情。好像是让她亲自动手他们变没有了用武之地,那羞愤欲死又都不敢言声的样子真是想不记得都难。
当中午时建宁又来到小厨房开始有条不紊地处理各种食材,太子一早上吃了平时三倍的东西已经不是秘密,景阳宫中该知道的都知道了。而那所谓的三倍才是正常孩子的饭量,可见他之前每日饭量有多小。
御厨们看建宁的眼神早就变得不一样,最直接的原因是早上她都做多的食物还留在小厨房当中,他们已经试过味道,任谁都不能昧着良心说那不是顶级水平。这次调拨过来的就是平时专管建宁以及太子食物的御厨们,因为平时三公主很好养活,对送上的食物要求也不多,竟然没人知道她竟然会下厨而且手艺这么好!
负责三公主食物的严御厨上前问道:“公主,奴才可以帮您处理食材吗?”
建宁于是让他帮着分担,负责太子的纳兰御厨连忙也厚着脸皮上前帮忙,丝毫不觉得这平常最下等小太监干的活辱没他们的身份,毕竟公主殿下都亲自下厨了。
建宁一边用菠菜汁调好绿色的面粉,一边说道:“太子还小,若是想让有兴趣又他吃的开心,你们要把食物做得更精致又有童趣……”
康熙日理万机,还没忘了让人汇报太子的日常情况。听说太子今天早晨终于正常用膳,而且还没用人费尽脑汁的力劝,当下就问道:“这是怎么一回事?”
太子身边的小太监孔有良说道:“回皇上,是三公主亲自下厨做的早膳,所以太子殿下吃得格外香甜。”
康熙的表情有些奇怪,他竟然也不知道建宁竟然会下厨,而且自己儿子是什么德行他清楚的很。如果不好吃,太子是绝对不会给面子的,没看多少御厨都碰了钉子,不敢去伺候太子。看来建宁亲手做的饭菜是真的合了他的胃口。早知如此,单凭这一条,太子早就交给她养了,不然也不会长得瘦弱小豆芽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