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富士康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红楼]骊仙-第87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只是贾政夫妻现在身为白丁,加上宝玉不曾为官,自然不能住官邸,随便在城里找了一个大点的屋子。
  幸好贾母和二房以往攒下不少钱。卫芊问过司徒昀后,将元春的东西一分为二,一半留给贾政夫妻养老,一半留给二皇子和二公主。
  有这些钱,足够二房这些主子们过上丰衣足食的后半生。
  但贾政不甘心这种富家翁的日子,仍在家中圈养门客。坐吃山空的日子,王夫人哪里肯忍?
  家中无钱,只好将注意打在宝玉和黛玉身上。以管家为名,让黛玉出钱维持周转。
  至于宝玉,被贾政逼着去做官。王夫人对这件事也抱着一定指望,或者说执念。
  “如今二皇子还小,如果想要争龙位,必须有人帮忙。哥哥既然走了,大房又靠不住,唯有他亲舅舅给他撑起门面。”
  王夫人和贾政上赶着给宝玉找官做。但他空闲多年,哪里是那么轻松上位的?而且,王夫人和贾政的那些人脉又如何靠得住?
  最后,还是林黛玉求了林如海,加上贾琏听闻这件事,暗中出力帮忙,才让贾宝玉在翰林院做个文书。
  不过,翰林院是什么地方?那可是历代进士们聚集的地方。宝玉的才学在这里不过中上之资。大多寒门出身的进士相互排外,对贾宝玉各种排挤。而权贵人家那几个二代也自成势力,看不上家世没落的贾宝玉,也没搭理他。
  于是,在翰林院坐冷板凳,让贾宝玉心情抑郁。
  祖母走后,事情彻底变了。大伯和父亲主持下两房分家,自己一群人被赶出来在外面找府邸住。毫不顾念这些年的情分。
  甚至自己夫妻还被迫去林府寄住一段时间,受到不少林家下人的讽刺。那位林表弟也看自己不顺眼,最终回到临时找的房子将就。
  如今在翰林院为官处处受阻。宝玉从小不喜为官,和一众同僚说不上话,鄙夷他们庸碌而为,谄媚模样,最后被人陷害,差点丢官。
  万念俱灰,终于在茫茫大士的劝说下出家。破门而出,失去踪迹。
  黛玉得到消息后彻底傻眼,心情郁结差点出事。于是,卫芊让王熙凤带黛玉入宫散心。
  二人走到御花园,只见卫芊和文妃说话,身边围着好几个孩子。
  静嘉大公主,柔嘉二公主,还有二皇子司徒杰都在。司徒烈跟两位姐姐屁股后面放风筝,三人相互比高低。
  几年过去,卫芊在宫中地位仍然不可动摇。一位位宫妃入宫,高者如同小陈妃位列九嫔,低者领宝林才人位。虽然侍奉司徒昀颇得宠爱,但几次有人挑衅卫芊的地位都被司徒昀毫不顾惜碾死。
  司徒昀喜欢美色,更分得清轻重。随手亵玩的宠妾跟支撑半边天的贤内助,根本不需要选择。
  而且,从样貌上看,卫芊一点不见衰老,仍然是青春靓丽的容颜。就算那些后妃再怎么争宠,司徒昀这个耿直的颜控理所应当偏爱卫芊。
  只不过,太后见卫芊驻颜有术,心中越发复杂。已经几个月没让卫芊去陪她。
  越看卫芊,越能感觉到自己的迟暮。
  不过卫芊仍然将一切礼数做足,安安生生陪着这位太后娘娘,将她的生活安排的妥妥帖帖。
  见王熙凤和林黛玉前来,文妃正要起身:“罢了,你们聊,姐姐带几个惹祸精先下去。”
  “别,这次找她们来,也是为几个公主考虑。”卫芊安抚文妃:“你天天在宫中帮我处理事务,没工夫管教这些丫头,正好给她们找几个女先生教学。”
  “我这表妹才学如何你也晓得,就让她操劳操劳,顺带抹去心中伤痛。”
  对贾宝玉出家这件事,卫芊在接到消息的第一时间,脑子里浮现一句话:“意料之中。”
  贾宝玉出家,林黛玉还泪半生,足以扯清二人因果。
  接下来,林黛玉的人生,卫芊表示她包圆了。
  王熙凤二人过来行礼,卫芊笑着摆手:“行了,都是自家人,不用这么多礼。一个你,一个玉丫头还有英儿他媳妇,你们三入宫就当自己家。”
  “说得好像这不是我家似得。”颐和公主大跨步走来,她做少妇打扮,接到卫芊邀请爽快入宫。
  她当年软磨硬泡让司徒昀赐婚。卫英对这件事没太大反感,又被司徒昀做工作,于是这桩婚事绕开卫芊,被司徒昀一手包办。
  婚礼当天,司徒昀微服出巡,前去卫府参加婚礼,反而将卫芊一个人甩在宫中。外人瞧见这位姐夫对卫英的宠爱,真叫人嘀咕那位姐姐到底喜不喜欢这个弟弟。天底下,哪有姐夫和小舅子的关系比亲姐弟还好的?
  这哪里是姐夫和姐姐,分明是亲哥哥和后嫂子嘛。
  对司徒昀这种作为,卫芊除却白眼之外也懒得说什么。
  颐和公主安安生生外嫁,贾玫见这边不需要她帮忙,索性让卫芊相助,以假死脱身。跑去南秦帮卫芊做国主,过一把女王的瘾。
  幸亏南秦国主一向深入浅出,贾玫又一贯了解卫芊做派,稳妥在三岛扮演卫芊的身份,辅佐卫芊将三岛之民送到南秦。
  母亲假死,卫英名义上要守孝三年。所以夫妻成婚后刚刚过完蜜月,马上恢复原先的生活。两人偏爱武艺,颐和公主是个刚强人,除却每天外出骑马打猎外,还将府中事务打理的妥妥帖帖。
  贾玫假死,很大一方面就是顾忌公主。生怕自己二人吵架给卫英添堵,所以自己退一步离开。
  而这,也是卫芊所需要的。耐心在颐和公主身上布置,清除她身上遗留的高祖皇帝咒法,避免她的孩子分去自家气运。
  卫芊拉林黛玉坐在身边,劝慰一阵后说起意图。
  让林黛玉入宫做女先生,可以帮她解忧散心。王熙凤等人在旁劝说,便让两个公主当众拜师,让林黛玉每日入宫教她们读书写字。
    
    第180章 选择

  春风暖阳难化黛玉心中冰冷。
  这几日在宫中行走,两位公主对黛玉敬重,口称“玉姑姑”。卫芊命人赐下绶带、宫花,予女典官之位,因此不曾在宫中受到什么欺负。
  几日打发时间,两个天真公主的确让她心情好受些。但想到自家失踪的夫君,想到宝玉弃家而走,林黛玉心中不好受。
  旁人一个个安慰劝说,难以消除林黛玉心中忧虑。不单单是伤心,更是挂念宝玉的安危。
  贾政在家闷闷不乐,彻底对宝玉死心,将一切希望放在小儿子和孙子身上。
  而王夫人则把这一切归罪于林黛玉这个丧门星。若非林家以及贾琏、王熙凤帮衬,她都有心将林黛玉给休了。
  卫芊赐下女官之位,黛玉的日子明显好过些。地位比婆婆要高,加上背后娘家撑腰,王夫人不敢再有异动。
  望花园中万紫千红,黛玉本欲作诗解闷。忽然自嘲一笑:“这些劳什子东西有什么用呢?”在现实面前,就算是黛玉也只能弯腰琢磨油盐酱醋。
  她自问嫁给贾宝玉后对父母孝顺,对宝玉体贴,极尽所能维系这个家。但是……
  林黛玉很想找到贾宝玉,当面问一问他到底是为什么将自己、将整个家族抛弃。
  莹泪落下,女子略略擦拭,不由想到自家表姐说的话。
  “前世债,今生孽。哭吧,哭吧,哭累了,泪尽了,权当还他前世。”旁人劝说林黛玉少流泪,少忧伤。唯独卫芊仍保持一副笑容,非但没有劝黛玉,反而让她赶紧将情绪发泄干净。
  “发泄完了,回头才能开始新的人生。”
  想到卫芊的话林黛玉心中复杂:“表姐倒是个奇人,这些年过去心性还是那般。”
  大道之路悠久,若没有一颗坚定道心,如何久持?
  宫中红尘黑暗之地,难以消磨卫芊的道心傲骨。
  走过一片牡丹丛,黛玉突然瞧见前方有一位少妇抱女孩赏花。
  林黛玉神色微变,转身想要离开。
  “娘娘,是贾夫人。”少妇旁边的宫女眼尖,这一叫出,林黛玉只好上前拜见。
  薛宝钗见林黛玉走来,让人将小公主看好。
  “拜见薛妃娘娘。”黛玉行礼,面带复杂之色。
  昔年贾府居住的姐妹成为宫中妃子,而且……
  原本大家都不看好薛宝钗未来,没想到薛宝钗翻云覆雨,手段杰出,生生爬到婕妤之位。
  她连同她生养的五公主不得太后喜爱。只是皇帝偏爱,在宫中小日子过得不错。
  宝钗一身牡丹对襟襦裙,腰间金丝带绑作花状,头顶带三金钗。一曰“傲世雪”一曰“金屋宝”一曰“凤吟钗”都是司徒昀命人打造。三副一套,用薛宝钗之名。
  傲世白雪,金屋藏娇,凤吟瑶钗,这种恩宠在宫中也只有寥寥几个宫妃可比。
  能让司徒昀花心思胜过这套金钗的,唯有卫芊当初得到的“玉梅妃子印”。原本,玉印是皇帝的象征。即便是皇后,也只能用凤凰金印。
  但当时司徒昀和卫芊折腾诸臣,为答谢卫芊,司徒昀派人寻得一块石中带玉的胚料。让能工巧匠以不损毁玉料为前提,在白石印两侧雕琢出梅花淡影,并且在正面保留一只梅花图,并上书“玉梅妃子”四个阴体字、
  用此印盖章,除却四个大字外还有一株梅花图案。
  这印一出,就连前朝都隐约听到风声。
  玉印是皇帝的特权,如今司徒昀打了个擦边球,诸臣心中愤愤。但因为那段时间朝中低气压,而不敢跟司徒昀争执。
  薛宝钗打扮富贵,符合她现在的地位。
  反观当年大家以为未来前途最好的林黛玉。如今夫君走了,自己孤苦无依。薛宝钗虽然不曾幸灾乐祸,但人之本性在于对比。
  看黛玉仅仅穿着一身简单罗裙,长发高盘,面容憔悴,她自然而然升起一股优越感。
  而且——
  当初差一点,嫁给宝玉的就是自己。
  薛宝钗对宝玉有份感情,但感情并没深到失去理智,为他而抛弃一切的地步。她有这个时代女性的传统气质,虽然心中高傲,但难以和整个时代对抗,最终只能随大流而低头。
  在权利之下,薛宝钗人生颠簸。被卫芊召入宫中做女官,在宫外被人抓走差点当妓,最后被司徒昀收入龙床。
  在这个时代王权的压力下,她虽然心中不甘,但也只能随大流一般行动。只是她保持一份高傲,和文妃以及卫芊一样,不肯在宫中放下身段和宫妃们勾心斗角。
  这也归功于卫芊。没有卫芊时,后宫是什么样子?文妃那几年她被诸妃打压,一年见不到司徒昀几面。
  直到卫芊崛起,一扫宫中妖氛,像她这种不欲掺和争斗的文静女人才总算过上好日子。只要不争,不用阴私手段,卫芊不会追究。
  薛宝钗有皇帝宠爱,有卫芊看守避免宫斗,有女儿环绕在身边,享受着宫中锦衣玉食,还能恩惠一下薛家。简直是人生赢家的待遇。
  当初在贾府居住的那些女儿们。除却卫芊生活最好外,就数得上她和迎春。迎春靠着老爹和哥哥,虽然关系不亲,但贾府不曾没落,终归没有嫁给薄幸人,而是嫁给一个当朝进士,书香门第。
  惜春在贾母死后回宁国府,探春跟着王夫人等人和林黛玉一起住,至今在家不曾出嫁。当年贾母有心让她入宫帮一帮元春,结果贾母这一走,一切成空。她跟着守孝,后半生没有着落。
  家族好,夫家好,儿女好,对这个时代而言,一个女人所求也无非是这些。
  看着林黛玉,薛宝钗面带笑容:“原来是林女官。”薛宝钗不用贾夫人的名号,以免触及林黛玉心中伤痛。但薛宝钗态度神色,以及旁边的女儿环膝,无疑一副胜利者的模样。
  见薛宝钗母女和谐,林黛玉不欲久待。
  可薛宝钗不让她离开,拉着她询问宫外发生的事情,探问母亲的情况。
  虽没提及宝玉这件事,但林黛玉说着其他事情时,脑子里不住想着这件事。
  “当年……假如当年我不告诉表姐,自己执意要嫁宝玉。如今我的结果,她的结果又是怎样?”当初,林如海本就不同意婚事,是卫芊出面摆平。
  “薛妃娘娘。”突然,金袍少年从旁走来。少年眉清目秀,尽显英武,和司徒昀有七分仿佛。
  薛宝钗一惊,看到少年连忙行礼:“太子殿下。”
  婕妤终究是婕妤,不过三品,难以和太子地位媲美。
  如今后宫中,太子愿意称呼一声母妃的人,除却卫芊和当初照顾他的两个娘娘外,只有文妃这几个老人。类似薛宝钗之流,称呼一声“娘娘”,已经给足面子。
  太子桀骜,诸妃心中明白,也不敢计较。司徒昀都不在意太子对这些妃嫔的态度,她们能说什么?
  只要太子敬着几个对自己有恩的娘娘,这已经是一种仁孝,司徒昀哪会怪罪?
  毕竟,司徒昀当年都不会对每一个宫妃恭恭敬敬。就算面上敬奉,暗中指不定什么打算。从宫中长大,谁不知道宫斗之惨烈?
  五公主和嘉跟着行礼,太子点头,脸上多出几分笑容。
  一个没办法对自己造成危害的妹妹,他不介意照顾一下。他对五位“嘉”字辈的公主,除却元春的柔嘉公主外,其他四人关系都还可以。
  静嘉大公主因为长在文妃身边,在卫芊处和太子见得最多。
  太子让人给五公主送上一点小礼物。然后对林黛玉道:“宁母妃正在找你,玉姑姑在这作甚?”
  薛宝钗闻言,忙道:“本宫和林女官昔日有旧,如今想要叙旧。”
  “玉姑姑毕竟是天天外出的女官。娘娘是宫中人,不便和外人勾连,以免被人非议。”太子将林黛玉带走,薛宝钗神色变幻,默默不语。
  “哼!说什么跟外人勾连。清汜殿那位天天召唤外面的女官们入宫朝见,哪里有一点清净模样?”太子走后,身边宫女忍不住替自家娘娘抱屈。
  “闭嘴!”薛宝钗瞪了她一眼,带女儿回宫。
  太子这些年对卫芊敬重并非作假。到底是救命恩人,又是半个老师,真正将卫芊视作养母。
  私底下,司徒昀父子聊天时也成天“一家四口”的谈论。太后,皇上,太子以及卫芊。
  除却皇后的规制和名分外,其他不差什么。
  薛宝钗心中明白,自己在后宫过得好,就不能争什么。
  另一边,太子带林黛玉离开花园。
  林黛玉对太子致谢,太子不置可否:“以后入宫小心点,后宫妃嫔们争斗太多,你身份特殊,不便掺和。”
  来清汜殿,向卫芊请安。
  卫芊放在礼单,笑道:“太子今天怎么有空来本宫这?”
  司徒昀准备第二次南征,如今太子应该在宫中忙碌摄政之事。
  “太傅说我这几日看书太累,让我出来散散心。”
  于是,卫芊和太子闲聊。黛玉在一旁倾听,面带讶色。二人说的可不是什么家长里短,而是议论朝政,说起北方局势。
  “如果父皇南下,这次北方会不会再闹起来?”
  “本宫和你父皇巴不得北边闹一下,趁机将北方那位可汗杀了,也好再换一个听话的人。”这次,卫芊和司徒昀有准备,就算面对南北夹击之局,也不会有上次那么凶险。
  接着,卫芊提及洪灾,跟司徒焘说着灾后治理善后的情况。“目前虽无灾害,但未来之事谁说的准?”卫芊一脸高深莫测:“早早了解这些,太子日后用的上。”
  “母妃说的是。”太子以为卫芊说的是自己登基之后,没想太多。
  和卫芊聊天后,太子告辞,将时间留给黛玉和卫芊。
  “表姐,我想修道。”太子离开后,林黛玉轻轻说出自己的心意。
  闻言,卫芊笑了,从软塌起身。这一笑,光辉乍现,群星明曜:“姐姐一向信奉‘路是自己选的,就算再艰再难也必须走下去。’如今你选择这条清冷之路,真想好了?”
  “想好了。既入此门,不死不悔!”林黛玉一字一句,萌发道心。
  一入世,一出世,两者不同选择都已经超脱原本命数。不知姐姐你又如何而为?卫芊在感叹林薛二人的举动是,忍不住想到警幻仙姑。
  那金陵十二钗已成笑谈,不知她下一步会怎么做?
  
    
    第181章 请人

  碧波荡漾,烟雾缭绕,在太湖深处浮现一座五色神光闪耀的岛屿。
  林黛玉以郊外上香静思为由,被令兰带到太湖观仙魔斗法。
  到底是修道种子,仙家转世,如今她欲一心修道,短短月许时间筑基有成,捕捉气感,观想玄姆金阙。
  骊山派以卫芊为掌门,灵菀和令兰添为太上长老。如今灵菀身死,卫芊让自家师姐玄筠和令兰师叔商议,共掌骊山派。
  原本卫芊想要将她挂名自家师尊名下,但玄筠、玄玉等人皆言:“师尊收你为关门弟子,衣钵传人,岂可再开大例?”
  诸人相劝,加之令兰爱林黛玉之才华,故收入门墙,作为令兰关门弟子。
  一个月时间筑基成功,令兰见徒儿天赋,心中大喜。又因司徒昀已经南征,仙魔第二次斗法即将开始。索性令兰带林黛玉南下观仙魔之争。
  黛玉望着太湖风景,云山空濛,变幻莫测,想起令兰事先所言。
  这次斗法在太湖。魔道于太湖深处打造神阵。阵法中心便是太湖龙宫,有一条蛟龙在此潜修多年。
  通元教将其尊称为“太湖水神”,每月送上肥牛、羔羊供其血食。因此,这条蛟龙王便帮助通元教在太湖建立一座九水盘龙阵。此阵绝不逊色当初玄冥阴煞之阵。
  而且,不久之前有一妖狐从长安城盗取佛门金钵。金钵中盛放西天功德水,用此水投入大阵幻化极乐世界,更将此阵威能增加。
  黛玉远远看到湖中升起海市蜃楼,有无边极乐大世界。
  世界中遍地七宝,处处生长菩提功德林,铸造舍利功德塔。一片片八宝功德池映着五色天光,池底纯以金沙布地。池中莲花,大如车轮,诸色光辉不一,香气习习,净化人心。更有各种与佛门有关的神兽如青狮、白象、迦楼罗、孔雀鸟等。诸神兽托菩萨尊者,金身罗汉,尽显佛门极乐之妙。
  此界出现在太湖之上,不知引诱多少凡人投入其中,溺死湖中。
  黛玉望着远处佛门气象,想到宝玉出家,不觉面带厌恶之色。
  可能真是上天的玩笑,宝玉拜佛而黛玉修仙,不知二人之间未来如何?
  海市蜃楼步步扩张,玄玉等人在岸边观望,忙问令兰:“师叔,这蜃楼之境蕴含佛门法力,可要我设法破去?”
  “无妨。”令兰淡然一笑:“我道祖师在佛门另有尊号,区区佛门之术拦不住我。”她从袖中拿出一片绿叶。
  此乃南海仙岛所出之物,传说观自在菩萨手中杨柳枝而落。
  一片碧绿柳叶投入水中,令兰念诵咒法,化作大船承载一群女修。
  这柳叶上有“观音心咒”真言,取“苦海无涯,慈航普度”之意。船泊水面,无人驾驭,自动随波逐流探入太湖深处。
  见令兰神通,玄玉、玄筠等人叹服。玄筠虽然有七重北斗之境界,但手段神通远不如这位师尊精妙。
  诸女仙在船上静坐,令兰看向最后面的林黛玉,心中暗道:“这次带这丫头除却历练之外,也想看看到底能不能在此刻彻底了断他们两人的姻缘。”
  令兰和卫芊联手推算天机,已经知晓太湖之上那片海市蜃楼极乐胜境到底是何来历。
  那是西天罗汉给宝玉洗涤肉身,摆脱红尘的宝物。本来放在悟海和尚处,却不料一日失察,被妖狐盗取金钵投入南方。
  这一闹腾,佛门圣境高悬太湖之上,引动天下佛门修士参与劫数,让这一场大劫越发凶猛。
  仙道修士几次攻伐,都受阻于大阵。而司徒昀的大军也因为太湖这几日升起浓雾不得下水。因为湖中佛门圣境,司徒昀立刻迁怒天下佛修。
  不得已,佛门高僧只好匆匆赶来,消弭紫微圣人怒火。
  茫茫大士和渺渺真人有失察之责,急急忙忙带悟海和尚,刚刚出家的宝玉以及早些时候收下的甄士隐一并前来,欲设法收走金钵。
  以龙宫为阵眼,蕴含西天佛门之宝,这阵法根本不是普通修士可以破除,就连地仙们见到此阵也无可奈何,头疼不已。
  佛道联手试探,不断有门人弟子折在大阵中。
  令兰心事重重来到五行岛上。这座岛是一位地仙手中法宝所化,蕴五行之妙,宛如手掌立在湖面。仙佛两道之人坐在岛上谈论破阵之策。
  佛音缭绕,仙气盎然,遍地金莲菩提,漫天祥云雾霭。
  玄门五位地仙和四位佛门圣僧苦苦思索破敌之策。茫茫大士正在其中,他有感骊山派诸人前来,察觉林黛玉后面色微变:“她怎么拜入骊山派了?”
  掐指一算,察觉黛玉此行为宝玉而来,心中暗道:“如今神瑛侍者还未回返本来面目。两人若见,平白再生波澜,反而不美。”他不露声色捏了个神通咒,将贾宝玉和甄士隐二人送到渺渺真人处。
  渺渺真人本在湖中采莲,见二人落在身边,化一斗神莲拖住二人。
  ‘孽障,真是孽障啊。“渺渺真人算出究竟,不由无奈叹息。他二人本想返山修道,孰料被金钵这件事耽搁,被迫卷入杀劫之中难以自拔。
  “若不能早日归去,他朝岂非有陨落之劫?”渺渺真人忧虑,收了莲花,带二人寻落脚之处。
  五行岛中,诸仙神色肃穆。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