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富士康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红楼之林黛玉-第4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宝玉一听王夫人,吓得止住步,舒口气道:“罢了,就等着咱们吃完饭,再找她算账。”
  于是俩人又回到李纨房里,陪着李纨用过饭才走。等俩人到老太太屋里,天近黑了。
  晚饭之后,一天的忙碌倦怠下来,主子们多是小憩歇息着,不需要太多人伺候。院里有三两个小丫鬟胡闹,她们见宝玉、宝钗来,晓得这二人素来是脾气好大方的主子,小丫鬟们都欢喜的凑上前混个面熟儿。
  宝玉打眼儿就瞅见个十二三岁的姑娘,模样周正,特别爱笑,看起来有点傻乎乎的,这人正是傻姐儿。宝玉一把拉住她,问她:“你就是傻姐儿?”
  傻姐儿吓得不敢吱声,呆愣愣的点头。
  宝玉见她装傻,更气了,质问她道:“你凭什么替我和宝姑娘决定在哪儿用饭?”
  傻姐儿一听宝玉语气不对,觉得自己冤枉,更觉得宝玉待她不似其它丫鬟那样温柔,一时间委屈的哭了。
  众丫鬟不明所以,赶忙凑过来劝。宝玉不听,袭人便求宝钗,宝钗劝了他两嘴:“她年纪小,总有顽劣的时候,说两嘴便得了,休要动手。”
  宝钗拉开宝玉拉扯傻姐儿的手,傻姐儿逃脱了束缚,揉着自己生疼的胳膊立时哭了。闹着宝玉冤枉他。
  “是老太太吩咐我去传话的,她老人家怕我的毛楞劲儿打扰了二爷、宝姑娘、大奶奶。吩咐我只去偷看一眼,若是主子们还聊的火热,只管做主把饭传过去。”
  “真这样说的?”宝玉不信,指着傻姐儿的鼻尖道:“只怕是你自己的编排!”
  “冤枉!”傻姐儿脸上挂着两行泪,搜寻身边的人谁能作证,赶巧这几个当时人不在。正在这时候,她见黛玉挑帘子出来了,委屈的扑到黛玉身前,下跪求道:“林姑娘快救救我!”
  


☆、9第八章 钗黛斗

  
  “外祖母听见外头有动静,让我来看看。这是怎么了?”黛玉欲扶起傻姐儿,傻姐儿不从,只跪着磕头求黛玉给她做主。
  宝玉更生气了,认定傻姐儿故意给他找麻烦,让他在黛玉面前丢脸。因而对傻姐儿发飙道:“你当林妹妹是客,我得让着她,你犯了错便去求她,好一个阴险的丫鬟。我这便去回二嫂子,让她给你个了断。”傻姐儿听这话,哭得更厉害了。
  黛玉道:“宝二哥别怒,咱们别在这儿闹,被老太太、太太晓得了不好,另去个地方把事情讲清楚。”
  宝玉点头,和宝钗、黛玉一道儿出去,找了个安静的地方。宝玉气呼呼的把事情的经过讲完,最后不忘拉出人证宝钗。宝钗笑着点头说宝玉说的是事实,不过并没有针对傻姐儿的意思,只是模棱两可的说“傻姐儿或许糊涂了,或是这里面有什么误会”之类的圆场话。傻姐儿则坚持刚才那套说辞,求黛玉做主。
  探春见黛玉久久不归,也跟着出来了,一问才知院子里闹事儿了。也跟着过去了,她没好意思走近,先在外围听着,听明白事情的始末了了。探春才笑着走过去,骂宝玉糊涂。
  “我和林姐姐可作证傻姐儿所言句句属实。老太太因听说你和宝姐姐在珠大嫂子那里聊的欢畅,才没让傻姐儿打扰你们的。才刚在老太太那儿,林姐姐还赞宝二哥和宝姐姐心好人好的,你这会儿就闹幺蛾子了。”
  宝玉一听是误会,不好意思了,想到自己又在林妹妹面前出丑了,尴尬的脸红个透。他赶忙给傻姐儿赔不是。傻姐儿却不领情,闹着求老太太做主,躲在黛玉身后不肯看她。宝玉又是赔笑又是搭东西的,这才哄好了傻姐儿。傻姐儿给黛玉磕头谢礼之后,方欢喜的走了。
  宝玉怕他的形象在黛玉心中受损,急急地凑到黛玉身边想解释,可怜他也不知怎么了,支支吾吾的就是说不清楚,可能又犯了以前的老毛病了。(宝玉急得憋红了脖子,干跺脚。突然想起宝钗有口才,用请求的目光眼巴巴的看她。
  宝钗感受到宝玉的目光,善解人意的笑了笑,凑到宝玉耳边小声呢喃:“你且放心的去吧,一会儿我帮你劝她。”宝玉连忙感恩戴德,另说了许多谢恩的话,才离开。
  黛玉告了老太太晚安,便出门往回走,没行走几步,突然被人拦住了路。黛玉借着烛光细看,那人正是宝钗。
  黛玉吓得拍胸脯道:“宝姐姐,你不和薛姨妈回去,跑这吓我作甚么?”
  宝钗笑眯眯的拉住黛玉的手,道:“今晚儿我想住你那!从你为母闭门诵经开始,我好久不见你了,想念得紧。”
  黛玉被宝钗冰凉的手激得一个哆嗦,不动声色抽回手,转而挽住宝钗的胳膊。
  “罢了罢了,快和我回去,你穿的少,别受凉了。”会翠玉阁的路上,黛玉想起什么,问宝钗:“你留宿我这,告知薛姨妈了?”
  宝钗愣了一下,笑道:“瞧我,光想着你了,这事儿倒忘了。”说罢便打发莺儿去回禀,被黛玉拦住了。
  “跑腿儿的活儿,哪儿用麻烦她。”黛玉随即吩咐春纤去。
  春纤提着小灯笼,蹦蹦跳跳的跑到薛姨妈那里回话,另问姨妈宝姑娘睡觉有什么习惯,什么忌讳,需要带些什么过去。
  薛姨妈赞道:“你到有心,是林姑娘的福气。♀晚婚——吾妻銷魂”
  春纤笑着感谢道:“姨妈夸错人了,这话是姑娘要我问的。”
  “哦?”薛姨妈有些意外,这时候文杏给春纤递过去一个小纸包,薛姨妈解释道:“倒没什么忌讳的,她好在睡前焚点沉水香,包了些你拿去。”
  春纤笑着应下,拿着纸包欲走,被薛姨妈叫住。文杏趁机把一两银子塞进春纤的手里,春纤不敢要。薛姨妈不许,笑着让她拿去喝茶。春纤只得收下了银子,对薛姨妈再三道谢。她回去了,第一句话就是向紫鹃打听宝姑娘在哪儿歇息,得了回答,转身去了宝姑娘房里,焚上伽南香。
  黛玉拿着书一进门,闻到清幽的香,香味儿中带着淡淡的甜味。
  春纤正笑眯眯的接着宝钗的打赏,见自家姑娘来了,欢喜的迎上去,对黛玉道:“姑娘,你闻,好香呢,这是薛姨妈让我给宝姑娘焚的,叫沉水香,是从婆罗多进贡来的,极为稀有的,听说只有皇宫里的万贵妃才用这个的。”
  “难不得这般好闻。”
  黛玉多吸了两口,随口赞了句,抬起手欲把书递给宝钗。
  谁知宝钗笑弯了眼,没注意黛玉的动作,很有兴致的继续刚才的话题。
  “妹妹若喜欢,明儿我差人给妹妹送些来,我那有很多的。”
  “太珍贵了,宝姐姐留着吧。我没这个也睡得踏实,姐姐不同,离不开它的。舍给我,白白浪费了。况且我不习惯熏香的,也不常用这个。”
  “没关系的。明儿就给你送来,你想用便用,用不着送人也可。”
  宝钗嘴上这样说,心里头认定黛玉不会舍得送人,这种东西,在市面上千金难求,正适合她官家大小姐的身份。见黛玉终于不客套了,点头应下。宝钗得意的对黛玉详说沉水香的由来、制作工艺、用法用量和好处。
  黛玉躺在小炕上听她讲,不不知不觉发现自己坐在大学的课堂上,讲台上的老头给她讲着晦涩难懂的高数题,求导、积分……
  “啊!”黛玉从噩梦中惊醒。紫鹃赶忙抚慰,为其擦汗。
  “姑娘”
  “我没事!”只是梦见了考试而已!
  黛玉醒透了,发现在自己的房间里,隐约回忆起昨晚她被宝钗唠叨睡了之后,有个壮实的嬷嬷抱她回来的。黛玉问了是谁,吩咐紫鹃拿着一吊钱去打赏夏婆子。
  正巧宝钗进门,听说这事儿笑道:“妹妹不必麻烦了,我昨儿已经给她一两银子了,足够了。”
  黛玉听见这话,不高兴了。这宝钗什么意思?昨儿个先是大肆显摆她的沉水香,不要都不行,非强迫你收下,以宣扬她富贵大方的形象。黛玉可以理解,虚荣心嘛,女人或多或少都有的,可以不去计较。可今儿打赏的事儿算怎么回事?那嬷嬷是她院里的,又是干着伺候她的活计,宝钗把手伸那么长干什么?打赏的一吊钱就已经比正常的价位高出两倍了。宝钗一出手就是一两银子!这一两银子可顶着那婆子两月的月钱,宝玉和她月钱也不过二两银子。若都像宝钗这么给银子,他们的月收入比主子还多了。她们还能听主子话么,那婆子还能安心在她手下干活么?宝钗身在商人之家,这点人事关系还不懂?黛玉不太相信宝钗是无意为之,她肯定是故意的。
  黛玉冷吸口气,心中愤愤:不可原谅!
  黛玉心里恶心上宝钗了,她这样,让她在下人面前太难做。谁都知道这府里同有两个外戚姑娘住着,难不得会拿出来比较。宝钗总一两银子一两银子的大手笔贿赂,谁比得过?黛玉的‘小气’恐怕会被坐实了。
  宝钗发现自己说完话后,黛玉脸色不好看,大方的笑道:“哟,妹妹生气了?姐姐帮你出钱,还落下不是了?这简单,我去把钱要回来,由妹妹去打赏她。”宝钗说完话,满脸堆着‘可亲的’‘善解人意的’笑颜。
  黛玉茫然的看一眼宝钗,想了半晌,似才反应过来她说什么。俏皮的敲脑袋,赔罪道:“我给父亲大人的信儿至今还没信儿呢,按理说送信的该回了。”黛玉见宝钗有些恼的看她,嬉皮笑道:“瞧我,刚睡醒,又神游了!姐姐刚才说什么?哦,那嬷嬷的事儿,姐姐想多了,你赏了钱,正好省下我的了,我自然开心,怎么会生气呢。”
  宝钗嘴角僵了几秒,呵呵的干巴笑了几声,她没想到黛玉突然和她耍赖,玩起装糊涂,刚才她分明是因为赏钱的事儿生气。真够脸皮厚!宝钗明知道黛玉和她装,可没有证据,偏不能戳破,说破了反倒是她以小人之心度君子之腹了。
  宝钗呆不下去,连早饭都没吃,寻了个借口逃回梨香院。不一会儿,莺儿折回来,把昨儿宝钗交代过的沉水香包了一小包送过来。
  纸包没大过掌心,还包了两层,总共也只有四五天的用量。
  紫鹃掂量着香料,嗤笑一声。她早看出宝钗的挑衅,不忿道:“姑娘,她赏一两,咱们赏二两,看他们有什么话说。”
  黛玉也不是不可以和宝钗拼,如紫鹃所说,宝钗赏一两,她赏二两,肯定可以比过去。可这种办法太蠢了,黛玉不惜的做。花钱就该花在刀刃上,岂能白便宜了那些偷懒耍滑的下人们。再说靠钱靠小恩小惠的施舍而建立的起来的威望和人际关系是不会长久的。
  黛玉轻轻地勾起嘴角:“去,就按平常的惯例给,给她半吊。”
  



☆、10第九章 送信失误

  
  紫鹃一边取钱,一边和黛玉叨叨道:“半吊也是多的,平常咱们这些丫头跑腿,遇见大事儿喜事儿了太太老爷们才打赏一百。♀报告首长,申请离婚”
  雪雁接了紫鹃的吩咐,不情愿道:“他倒捡了便宜了,收两份的钱。有那两银子垫了先,她能瞧上这一百么?姑娘不如把这钱舍给我去买米糕吃。”
  “她的是她的,我是我的,你去递钱,出了门等会子再走,听她说我什么。”
  黛玉有点兴奋,听墙根什么的宅斗多有趣。她正好可以借此试试这些下人的忠诚度,以后心里有个谱儿。
  没一会儿,雪雁回来了,脸色不太好,正欲对黛玉告状,被黛玉制止了。
  傻姐儿进门,见春纤正给林姑娘梳头,没敢打扰,凑到紫鹃身边。
  紫鹃知道她昨儿个受了委屈,拉住她关心的问了两句。
  傻姐儿还没缓过劲儿来,说起这事儿,仍是眼泪圈着眼眶。
  “宝二爷冤枉我,在场人没一个替我说话的,幸好有林姑娘,不然被二爷告到琏二奶奶那里,我有理也说不清,少不得受一顿打。”
  黛玉梳好头,见傻姐儿在,笑着叫她过去,看她俩眼充血,红的不成样子。因问她:“昨儿晚又哭了?”
  “那倒没有,睡不着,自己翻腾了一宿儿。”
  “你啊,看来是被吓着了。我这正好有一味好香,你拿去趁睡前燃了,有安神的功效。
  黛玉从桌上拿起那个纸包递给傻姐儿。
  傻姐儿接过纸包嗅了嗅,大赞:“好香!”料定这香必然贵重,对黛玉千恩万谢。
  “不必谢我,这是宝姐姐塞给我的,赶巧我不爱用这个,你又病着,给你正合适,我权作慷他人之慨了。”
  “那也是林姑娘舍我的,我自然要谢谢姑娘的。”傻姐儿名字傻,可心不傻,分得清谁的恩情大。她小心翼翼的把香揣进怀里,才想起老太太吩咐的事儿,对黛玉道:“请姑娘过去吧!”
  黛玉奇怪:“今儿怎么这样早,她老人家特意麻烦你来叫我?”
  傻姐儿也不太清楚,领命的时候听贾母和王夫人说‘林家’‘信’什么的,因而猜测到:“扬州那边好像有信儿了。”
  黛玉听到这儿不敢怠慢,感激披上褂子,前往老太太那里。刚进门,贾母就对着她哭起来。王熙凤也在,跟着贾母哭,嘴里不停的念叨着黛玉命苦。
  黛玉并着众人一起劝了好一会儿,贾母方止住了哭。贾母作势对王熙凤瞪圆了眼睛,埋怨她。
  “怪你二嫂子,她以为找个驿差送信会妥当的,谁曾想这个叫张仟的是个半吊子,遇见山匪什么都不顾的逃了回来,一封信都没保住。”
  贾母面上假意责怪王熙凤,话里用的‘以为’‘谁曾想’等词显然为王熙凤开脱。贾母意在告诉黛玉,她们尽力了,信被弄丢是不可抗拒的事儿,怨不着谁。
  黛玉这时候或哭或闹的,倒显得她十分的小家子气了。(最好的反应,不过是一阵沉默,而后大气的笑一笑,说不介意什么的。
  可黛玉心里却很介意,那些信是她一天一天冥思苦想写出来的。从刚开始不会写毛笔字,到现在提笔能书一手麻溜的小楷,都是靠这信天天练出来的。她想让林如海活着,奈何路途遥远,通信机会有限,她没有什么其它的办法去鼓励林如海,只有靠写信,而且她每年只有一次机会向林如海传信。
  现在这唯一的一次机会被那个叫张仟的小子搞砸了。林黛玉恨得牙痒痒,这个张仟千万别落在他手里,否则……呃,不对,她该怪劫匪才对,嗯,这些劫匪千万别落在他手里,否则她会叫人扒光他们的衣裳,挠脚心三天三夜。
  她这个人,很善良的,对付敌人都是如春风般的仁慈的手软,绝不会让他们哭的,挠脚心挠到她们乐死才爽快!
  “可怜林妹妹对林姑父的满腔孝顺之意,被我不小心……为今之计,只好麻烦妹妹再写一封。”
  王熙凤拿帕子拭泪,乖巧的认错,余光不忘扫过平儿和林之孝家的。这二人吓得寒颤,这事儿是她俩定的,如今出了事儿,害二奶奶在老太太面前抬不起头,她们心里不约而同的料定二奶奶回去之后不会轻饶了她们。
  “莲嫂子请宽心,我再写一封就是了,信丢了没关系,只要送信的人没丢命便好。若不然,黛玉这信的代价太沉重了。”
  黛玉巧言劝王熙凤,令在场众人不禁暗赞她识大体。纷纷赞了黛玉几句,贾母也觉着黛玉懂事,心中不禁更加疼惜了几分。
  次日黛玉写好一篇长信,午饭后,亲自去王熙凤房里交备,进了屋才见凤姐儿才用饭,不得闲,也没叫人打扰她,自己进了抱厦去逗大姐儿。那丫头刚过了三岁,正是水灵可爱的时候,说话呜呜的听不清楚,只能用手乱抓。黛玉从头上扯下一只坠珠钗逗她,让大姐儿叫她‘姑母’,大姐儿很喜欢追着的小珠子,伸手抓啊抓,抓不到,急了,作势抽鼻子要哭。黛玉慌了,赶紧把钗递到大姐儿手里。大姐儿胖乎乎的小手握住钗之后,立马备在身后,塞到被下面,然后笑着摊开两只空空的手掌对黛玉咧嘴笑。
  大姐儿的乳母陈嬷嬷见那金钗嵌珠镶玉很是贵重,不敢怠慢了黛玉,赶紧抱住大姐儿,欲从被里拿回钗还给黛玉,怎料她手刚碰那褥子,大姐儿的鼻子抽起来,眼睛里浮出水汽,眼看着就要哭。陈嬷嬷赶紧收手,大姐儿哭起来,琏二奶奶对她免不得又是一顿说,她最怕这个了。
  黛玉被大姐儿的举动逗得差点笑抽过去,对陈嬷嬷道:“没想到她小小年纪还懂得藏‘私房’了,你说她像谁呢?”黛玉别有意味的问一嘴。
  当然像她厉害的娘了!
  陈嬷嬷不敢说实话,笑嘻嘻的摇头,算回了黛玉。她见黛玉手里拿着一封信,昨儿的事儿她多少听说了一些,心里暗暗叹口气,颇为同情林姑娘的苦。说话自然比平常软上几分,见黛玉待她没什么架子,话也多了起来。
  “姑娘何不趁着奶奶用饭的时候去,本来饭后是该她清闲的时候,可今儿周瑞家的领来一老一小,说是二太太家的什么亲戚,正等着二奶奶饭后见面呢。姑娘那时候去,也不合适的,何苦多等上一遭儿。亦或是把信交给别人来办,不必用在这等着的。”
  “我啊,本没事儿,来这遛食儿呢,她这人多,瞧着热闹,我也来凑一凑。见不见的,我不着急。”
  陈嬷嬷就爱听林姑娘说话,人美声美,语气态度也可亲。便打开了话匣子,说些她觉得有趣儿的见闻。
  黛玉倒不关心这些,她反而爱听陈嬷嬷的家世,多问了几句。陈嬷嬷便把她打小的到大的经历讲给黛玉听。
  陈嬷嬷本来出生在京都城一户平常百姓家,虽算不上富庶,每天的日子倒也算充实无忧,陈嬷嬷上有两位个兄长一位姐姐,长兄参了军,没两年战死了。如今兄弟只剩了一个,长姐远嫁到扬州,几十年了无音讯了。她还有个小妹,十四岁的时候被卖到一家大户人家做丫鬟,活计十分体面,后来她伺候的小姐出嫁,恩典她出了府。因模样长得好,被一位来京买办的商户相中,做了他的小妾,给跟着商人去了杭州。
  “我这妹妹从小和我亲,嫁了人之后,稍过两个口信儿给我。听她的话,似是过得挺好的。我那位妹夫是做漕运的,家底丰实,吃穿用度自不用愁的,对她也好。上个月她还稍口信给我,说不日便随妹夫父子到京,等安顿好了,便请我过去,让我再不必给人家做牛做马了。”陈嬷嬷说到后面的时候,压低了声音,怕隔墙有耳,被有心人传到主子那里去。
  黛玉点头,“这倒好,嬷嬷临走前可别忘了叫我,我送你一程。”
  陈嬷嬷感激一笑,谦虚道:“别听她胡说,猴年马月的事儿呢,她嫁过去足有五年了,肚皮没半点动静,哪里能站稳脚跟?她自己糊弄不过来呢,可管不了我。我啊,只听她能传消息来,知道她好好地,有这份心,便满足了。”
  黛玉见陈嬷嬷脸上流露出安详之色,知道她说的是心里话,心里不禁被触动。这有姊妹的感觉真好,不管是亲的或者是结拜的,互相之间那份难以割舍的情谊,无论距离多远,甚至生死相隔,永不会变的。
  周瑞家的打发走刘姥姥,来找黛玉,发现她在大姐儿房里,笑着请黛玉过去。
  黛玉把信交给周瑞家的,让她转交。
  “二嫂子忙,我便不添乱了,只来瞧瞧大姐儿和你们便要走的。”
  


☆、11第十章 计划失利

  
  大姐儿自己闹了一阵儿,便睡着了。黛玉轻轻地摸了摸大姐儿的小脸蛋,便转身要走,被陈嬷嬷叫住了。陈嬷嬷赶忙从被里头找到那只被大姐儿藏起来的钗花,意欲还给黛玉。黛玉没要,把那钗留给大姐儿,只道是与她有缘。
  周瑞家的看那钗不俗,暗赞黛玉出手大方,对其又客气了几分,亲自把黛玉送回翠玉阁,才拿着信到王熙凤这里交差。
  王熙凤刚打发人走,听说黛玉来了,怕怠慢了外戚。和周瑞家的急道:“可真不巧,正有事儿找她呢。她来,你们也不告诉我,白白错过了。”
  周瑞家的交了信,解释道:“姑娘只是来玩儿的,不想扰了你,才不让我们通报的。和大姐儿玩了好一会儿才走,临走给大姐儿留了个钗,十分贵重的。”
  王熙凤听到这,松口气,黛玉既然肯给大姐儿留东西,应该是不恼她的。给林家传信的事儿,真对不起她。本来她以为黛玉不过是在老太太面前装大度,不然这回怎么会亲自送信来,这么郑重,就是对她的一种警告。王熙凤本来是这么想的,后来有大姐儿这出,便觉得是她自己多想了,以小人之心度君子之腹。
  王熙凤也不追究了,收下信,决定多花两个钱,请三人一起送信去扬州。也不走什么旱路,宁可慢点,走水路。
  王熙凤留着周瑞家的一起商量人选,忽然有人来报:“林家来人了。”
  王熙凤奇怪问:“什么林家,哪个林家?”
  “自然是扬州城的林姑爷家。”
  王熙凤这才反应过来,忙叫人去请,不忘打发人去通知黛玉,把惊喜第一时间送到。王熙凤趁着等人的功夫忖度着:林家突然派人来,莫不是没收到信,来找她兴师问罪的吧?
  ……
  黛玉得了信儿,不知是喜是忧,赶紧到贾母处等着。王夫人、邢夫人、薛姨妈也不知怎么消息灵通,也去了哪里凑热闹。
  黛玉祈祷着,只要这信不是林如海病重的消息,什么都行。
  终于等来了王熙凤,待她一进门,黛玉就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