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红楼]神棍贾赦-第83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胤礽想着也是这个理,他果然派人找了礼部尚书,科举第一轮正是礼部负责的。太子没敢以权势压人,他只是“询问”对方能不能传个卷子出来,又让底下人将前因后果说了说。
太子爷的面子谁敢不给?加上那礼部尚书正是搞死邢夫人被康熙盯上各种警告还赔了夫人的倒霉鬼,这节骨眼上他不敢再得罪人立刻就让人拿了一份卷子过来,交给传话那人。
卷子是蜡封的,没拆,那人拿回去直接就递上去,没多看。
胤礽拿到以后亲手拆开,当着兄弟们的面将试卷抽出来,展开一看。
……!!!
好家伙,还真是对了!
“我擦!到底怎么回事?贾天师也太厉害!”
“对了?针对了?”
“三哥你站稳了,三哥你还好吗,三哥你别吓我!!!”
☆、第127章
有胆子凑过去瞅第一眼也就是几位皇子;题目就那么几道;粗粗扫过就有了;与易经相关那题看着分外眼熟;不就是贾赦点的那几句!
统共三句话,头一句出自《周易。乾。文言》。
原文是:“君子进德修业。忠信,所以进德也;修辞立其诚,所以居业也。”说的是增进道德与建立功业的事,是对读书人的标榜。
至于后两句,一为《周易》的“益”卦:天施地生,其益无方。一为《说卦传》中的内容,也是《易》的思想纲领。
但凡能通过生员考试的,对这几句大多耳熟能详;周易是四书五经里唯一涉及道学的典籍,冠群经之首。若能真正将此书读明白参悟透彻,上通天文,下晓地理,往前数五百年往后数五百年无人能比肩!
这部书太难懂,逐字逐句背下来的也很多,就是不知其意,即便读懂了字面意思,也不解内涵。不说别人,太子在看到这题的时候也皱了皱眉,别的题目都好,但凡是周易这块儿的,总是拉开层次体现水平的地方。几句话说的明显是不同领域的问题,要联系起来做成一篇完成的文章实在不容易。
胤礽稍微想了想,作为康熙亲自培养的储君,就这个问题他倒是能说出一二三四来,换了一般的学子恐怕没有那样高的眼界。身份不同,看到的世界就不同,这题虽然是从《周易》里摘选的,他有信心能写出比贾赦这个道门专业人士更合乎皇阿玛心意的答案。
只有站在高位上才能明白帝王之心。在易理方面,贾赦是不可翻越的高山,就朝廷时政这个领域,他却不比太子通透。
想这么多也无用,福瑞楼这些瞧热闹的压根不关心这个问题的答案是什么,考官想看到怎样的策文。他们就想知道贾赦猜得到底对不对,三爷和九爷到底谁胜谁负,谁赢了这赌盘!
看到考卷那一刻,三阿哥胤祉的脸色就变了。
倒不是苍白,而是铁青。
虽然砸出去的银票数目不小,堂堂大清朝三皇子赔这点钱还是受得住!让他恼火的不是别的,而是输了赌盘。这意味着自己白送了一笔钱给老九,这意味着贾赦又说对了!!!
胤祉和贾赦很不对盘,看到那几行字之后他心里就憋着一口气,下不去上不来……窝火!
在京城,说到贤圣天师,看相算命很准已经不是什么新闻,本来老百姓都有些麻木了,突然爆出这样的大料,他们又打起精神来。
底下一楼的隔得远,看不清胤祉的脸色,上面的却瞧了个明白,他们心里头立刻就有数了,好家伙!本来以为会有点悬念,结果还是那样!贾恩候不愧是贾恩候!
能够被请到福瑞楼上面这层的都是京城里有头有脸的人物,普通官员以及商贾之家轻易上不来,酒楼里人不多的时候他们还能砸钱刷刷存在感,撞上科举考试这种时候,福瑞楼又推出那样的活动招揽人气,在这节骨眼上,出身稍微不够根本没资格往二楼上走。
这些人下注就是跟风凑趣,没想着要借机发财,他们并不在意胜负。
比起小赚一笔,更有意思的是三、九之间的对弈。
本以为局面会僵持。
或者三句中其一,亦或其二,一半对一半错是最容易起冲突的情况。
他们就盼着这一幕出现,可惜老天爷不开眼。
贾赦说对了,完完整整彻彻底底的对了。
“天师果真大才!这也能中!玄门竟然是如此厉害的存在!”
“你以为呢?难不成同大街上摆摊看相的一样?”
“这下就有意思了,三阿哥砸那么多银票下去,连本都收不回来,他本身就是个清高的,不善圈钱,亏这么大一笔恐怕要把心都痛麻木了。”
“嗤……你也太小看当朝阿哥,不说别的,只她身后的妻族就了不得,那可是董鄂家,也不想想曾经出过怎样的人。”
……
是了。
胤祉亏着一笔,自然会有人给他填上,这叠银票对普通人而言要命,对董鄂家根本不算什么。他们是顺治朝宠妃董鄂氏的娘家,只那一朝,捞了就不知道多少,撇开宫里头的赏赐不论,同僚赠礼堆了不知道几个屋。
三福晋是董鄂家的贵女,能缺了钱?
楼上这些个官家子弟说得很小声,胤祉如今就是个编写历法的,手上没什么实权,即便如此,他好歹顶着阿哥的名头,普通人惹不起。
得罪他不成,得罪九爷那就更不成,别看胤禟年纪小,如今也就是大婚之龄,他创下的商业王国他拥有的财富却能让所有人眼红。
比身份你能有皇子尊贵?
比财力那简直自取其辱!
……
有什么好横的。
你别看不起商人。
他们社会地位的确是低了点,有吃有喝有穿,那个大手笔普通官员根本不及。别人家做生意还要担心衙门下绊子,胤禟什么身份?他是宜妃娘娘的心肝,万岁爷的种,同老八老十交好,与如今红透半边天的四阿哥胤禛也有些交情,同贤圣天师贾恩候往来更是密切。
要出身有出身。
要人脉有人脉。
要后台有后台。
胤禟基本可以宣告无缘皇位,这没错,他却足以影响朝堂局势。俗话说得好,有钱能使鬼推磨,有钱,很有钱……这就是胤禟的优势。
楼上的只敢偷偷说两句,都不敢朝皇子那边多看,不是低着头把玩手中的茶碗酒杯,就是抬头看头上的横梁。
哎哟喂,这墙壁刷得真白啊,这梁吊得真正啊。
不愧是当朝九阿哥开的酒楼!
……
这些人言行举止的确是有些刻意,也算是给了胤祉体面,缓过劲来以后,三阿哥似笑非笑的问:“这真是本届考题?”
他没敢说得太直白,就是心里过不去讽刺几句罢了。
这人要是胤禟派出去的,他随便说也出不了大事,至多也就是一言不合同老九老十干上而已,毕竟是当哥哥的,质疑一下怎么了?这么多人掺和的赌盘,无论中与不中,牵连的金银数目太大,慎重些总没错。可惜,过去拿卷子的人是太子的,一听这话胤礽就不高兴了,他做了将近三十年的储君,心计城府颇深,即便心里不痛快也没直接甩脸色给老三看,而是维持着当朝太子的雍容气度,反问说:“哦?三弟何出此言?”
被太子点名,胤祉不敢轻慢对待,他拱手答道:“这赌局牵连的八旗子弟太多,臣弟以为,应该慎重对待。”
“我呸,老三你别阴阳怪气的,输不起就直说!什么慎重对待,你这摆明是说有人作假了?人是太子派过去的,卷子是从礼部尚书那里拿的,其他兄弟压根没插手,按照你的说法,难不成二哥还会做这等龌龊事!”老十也是个极品,平时净会闯祸,说起朝堂事务愚钝的很,一点不灵光,关键时刻却能做出这样犀利的反击,一段话下来,把三阿哥的脸打肿了不说,连带着将太子也拉下水。偏生那番话一点错也没有。
正如老十说的那样,他们一直呆在这二楼上,压根没插手拿卷子这事,全程都是太子包办的,而太子爷并没有参与到赌局之中,他来的时候胤禟已经下令封了盘,他是纯看热闹的。
这样超然的身份,这样事不关己的立场,太子为何要帮着老九作弊?
为了套关系?还是想给老三找不痛快?
……
这根本不是胤礽做事的风格。
两个目的都说不通。
太子是康熙手把手教出来的,又得索额图真传,心里头成算多得很,做事也很稳妥,轻易不会给人留下把柄。掉包考卷这种事根本就没有意义,过了这三天,参加秋闱的童生从贡院出来,题目自然就会扩散开,除非能让天下读书人帮忙圆谎,否则就是自打脸的事。
只要是聪明人都不会干这样的事,三阿哥问出这般问题,也真是够没水准的。
老十那么喷完之后,他倒是清醒了,尴尬的笑了笑,说:“玩笑而已,二哥莫当真。弟弟我虽然没九弟那捞钱的本事,这点还是亏得起的,男子汉大丈夫当诚信立于世。”
……
他这么说就是认输了。
福瑞楼里一片哗然。
楼上楼下两个画风。
上面的由董鄂家的少爷们带头,亏那么多钱心塞是一回事,面子还是要保的,他们对三阿哥是轮番夸赞。
“这样的赌盘胜负本就是五五开,看运气的,谁知道贾天师有这么大本事呢?”
“诗仙李白就说过,天生我材必有用,千金散尽还复来……不就是几个钱么?最重要的是气节,咱们输得起!不丢人!”
……
虽然是在给自己挽回面子,胤祉听着这话,心里很不是滋味。
他身为皇子,的确不怎么将金银放在心上,活到现在也没短过吃穿用度,这有什么好操心的。输给老九,还是在同贾赦相关的事上,心里的不爽简直不可言说。
那么大一叠银票。
那都是钱啊!
便宜胤禟那贱人!
楼上是歌功颂德,楼下就是唏嘘感慨。
三阿哥说了那样的话,意思是贾天师又中了!!!
妈的……这都难不倒他,活着还有什么挑战?
“就不该相信公孙闫那滚犊子的,为了排他马屁,老子压了一千两不中!”
“蠢货,你难道不知道公孙御史压的也是中么!好大一叠银票呢!”
“亏了亏了!亏惨了!”
作者有话要说:新书《国学大师》
简单的说是古代文化人在星河纪元血战八方的故事。
起点流金手指爽文。
*向,主受。
↓↓↓
☆、第128章
福瑞楼这事闹得颇大;还没散场;宫里头就尽人皆知了。有一点出乎意料,所有人里面反应最淡的是康熙,他只是问了李德全几句,然后皱着眉头在御案上敲了敲;更多的就没说;也看不出什么喜怒。
与他相比,众妃嫔的反应就大得多。
因为胤禟暗中操作;别的阿哥都没有下注的机会;唯独同贾赦关系不睦的胤祉;他甩了很厚一叠银票出去,本次事件的焦点人物就成了老三老九。若真猜中了胤禟倒也赚不了什么,只堪堪能将赔给贾赦和公孙闫那一笔捞回来。若不中;他也不愧,情况反过来而已,他须得用那两位祖宗下注的银票来堵三哥这边的缺。第二种情况下他多少要赔一些,尚在可接受的范围内,不至于吐血。
无论从哪种立场,胤禟都是不希望胤祉赢的。
给贾赦和公孙闫赔钱权当做人情,给老三……呵呵,那简直是给八哥夺嫡之路添麻烦。
自己辛苦赚来的钱白送给对方,让他拿去谋大业收买人心。
只要想想就觉得膈应。
都说有其母必有其子。
胤禟这样,宜妃的反应也差不多。
各宫得到消息的时候,结果还没出来,娘娘们只听说福瑞楼那边斗起来了,三阿哥和九阿哥正面杠上,那会儿荣妃在长春宫与小佟佳氏说话,脸色就变了,幸而她还记得自个儿身处何地,没做出格的反应,很快调整过来笑道:“老三也真是,即便是老九开的赌盘也不该这么捧场,稍微意思一下就行了。”荣妃说这话是将罪责推到胤禟身上,说胤祉这做哥哥的是为了给他撑场面才下了血本。
三、九之间相处不好这在宫里也不是秘密,从前倒没爆发过什么大的冲突,只是三不五时有些口角,气场不合那是妥妥的。撇开这一条不谈,即便是真的关系好,为兄弟争面子也不是这么干的。
众所周知,与九阿哥胤禟关系最好的是十阿哥胤俄,别说一掷千金,他连一点表示也没有,再对比三阿哥的做派……说关系好那是贻笑大方。
长春宫里听到这话的所有人心里都在呵呵,却没人表露出来,底下的奴才任何反应也不敢有,至于小佟佳氏,她抿唇笑道:“本宫入宫时日不长,对众阿哥的事不甚了解,头这半年只顾着张罗后宫之事,亏得老四踏实沉稳,否则真要手忙脚乱的。”
荣妃在心里将小佟佳氏从头骂到脚。
同她短命姐姐相比,这位才是本事人,孝懿皇后最能得罪人,如今的小佟贵妃心机深沉做事滴水不漏,偏偏还很合太后以及皇上的心意。
什么雍容大度为后宫妃嫔之典范。
也不知佟家怎么养的姑娘,年纪不大想的比谁都周全,一般人在初进宫的时候都会保有少女的幻想,对万岁爷有期待,渴求着帝王之爱,小佟佳氏没有。头年冬天她进宫那会儿,众妃嫔以为她初来乍到做不出什么事,结果对方压根没适应几天,就完全进入状态,以退为进入了皇上的贵眼,快速收拢权力。
这是康熙在位第四十二年,已经经历了三任皇后。
孝诚、孝昭、孝懿。
威力最大的是元后,她同康熙是少年夫妻,相互扶持走过来的,感情极好,不过她死得早。都说活人永远争不过死人,换个想法,人死了就啥也做不了,活着才能折腾。孝诚早不早就退场了,之后上位的孝昭皇后钮枯禄氏是个平和之人,他死了之后的十多年都是佟佳氏把持后宫,起初是以皇贵妃的身份,熬临死前封了后。这位活得倒是张扬跋扈,使的阴招却不多,她对膝下有子的妃嫔虽然没啥好感,也想不出好办法折腾对方,也就是请安的时候让人多跪一会儿多等等,逮着机会拿个话柄,别的就没有了。
她能够活得好全靠康熙嫡亲表妹以及皇贵妃的身份。
……
同这三位相比,小佟佳氏身份差了一截,只是贵妃而已,她的威胁性却丝毫不弱。小佟佳氏极少拿人话柄,也不会无缘无故让妃嫔们瞎等,平时与人交谈都很和气,她藏得深,让人摸不到底,又太会做人,遇到这样的对手,要么一击致命,要么你就等着被反咬致死。
却听听她说的话,进宫的时间不长,对阿哥们还不够熟悉了解,这几句可不是胡乱说的,摆明是既不支持,也不揭穿,坐等看戏的态度。
荣妃恨得牙痒痒,却不敢有什么不满。
小佟佳氏要看戏,她能不演?
她说得虽然冠冕堂皇,老三和老九对上已是不争的事实,作额娘的能给儿子扯后腿?荣妃早年连丧四子,之后就学会了低调做人,她平常不爱搅和这些事,这回却不得不拿出个态度来。
到底怎么做还得看万岁爷的脸色,她想了想,开赌盘猜输赢这种事可大可小,认真追究起来,作为庄家的福瑞楼和挑起事端的贾赦、公孙闫罪责更大,要发落也该找他们。
想到这些,荣妃才有了底,她也不想继续好在长春宫,方才那太监说得不明不白的,还是回去派人继续打听的好。荣妃站起来,端正的给小佟佳氏行了个礼,道:“传出这样不靠谱的话,臣妾作为三阿哥的额娘,实难放心,又唯恐这样的心情影响到贵妃娘娘,就想先回去……”
“皇子的事最重要,本宫无碍,你回吧!”小佟佳氏说着就揉了揉太阳穴,然后闭眼靠在身后的软垫上,摆明是送客的态度,荣妃福身道:“多谢娘娘体恤,臣妾赶明再来告罪,便退下了。”
荣妃从长春宫出来,立刻就招呼人再探消息,脚下也不停,快走了几步坐上软轿回自个儿宫中。与此同时,翊坤宫里宜妃也得到消息,听说福瑞楼开赌盘,三阿哥浩浩荡荡带了一群人去下注她一巴掌拍在桌案上。
“好好好!这手落井下石玩得是真好!”
“本宫也是太和善,竟让人欺负到我儿头上,是可忍孰不可忍!”
……
听她骂了好几句,那股子邪火发尽了,小桃红才开口道:“娘娘息怒,九爷多聪明,总不会留这样的机会给别人,奴婢想,这事是不是有隐情。”
宜妃侧过头瞅了小桃红一眼,“这么说倒是在理,我儿在生意场上摸爬滚打好几年,若是这点伎俩都能算计到能混到今天?”说着她又琢磨一番,猜题这种事,一半一半的几率,胤祉铁定是博运气想坑老九一笔,他买了不中,按理说,宜妃应该相信贾赦的,对方看相算命的确很准,否则也不能混到御封的天师之名,只是……算命行猜题就一定行?胤禟把筹码全压在他身上,一旦结果有偏差岂不满盘皆输?
“小桃红你说贾天师到底行不行?本宫平时也没心虚过,牵扯到老九的事总是不放心……我看老三就是用心险恶来者不善,若有个什么万一可如何是好?”
……
主子的事,她一个小宫女敢随便说?
这问题也太难为人。
“奴婢这样的粗人能有什么见地?一定要说的话,那位可是万岁爷亲自册封的贤圣天师,本事大着,早就有传闻说他也是个视财如命的,既然自个儿都下了注,那就不用担心会输,奴婢以为不说绝对,至少应该有七八成的把握。”
这么说也在理,也就是牵扯到老九,宜妃关心则乱。
别看郭络罗氏膝下有俩儿子,她对胤禟的事尤其没有抵抗力,只要存在阴沟里翻船的可能性心里就不好,想问题自然就客观不起来。
说得简单点就是自己吓自己。
宜妃伸手在胸口处按了按,半晌才说:“福瑞楼的情况第一时间报告本宫,不许拖延。”
“是。”
“荣妃又是什么反应?”
“……荣妃娘娘方才匆匆忙忙从长春宫出来,想来也得到消息了,说是脸上没什么笑意,瞧着颇为严肃,别的还看不出。”
“别宫呢?”
“并没有动静。”
“行了你下去吧,该做什么不用本宫多说,我静一静。”
“……奴婢告退。”
小桃红出去就安排人盯梢去了,九阿哥这回是被推到风口浪尖上,以娘娘疼儿子的程度,这回恐怕会有大动作,作为翊坤宫大宫女,宜妃心腹,她得提前做好准备。
后宫里头动静最大的就是荣妃宜妃,小佟佳氏事不关己,惠妃纯看戏,至于永和宫那边,贾元春也紧张了一把,无论猜中或者猜不中,对她都没有好处。若是中,伯父恐怕会遭忌惮,若不中,名声上会有影响。虽说猜题和算命看似没瓜葛,老百姓哪会考虑那么多,他们只会看结果而已。
错了就是错了。
贾元春心知自己能有今天多亏伯父,这回恐怕要一损皆损。
与这己方截然不同的是的德嫔乌雅氏。
得知此事他就乐了,贱人活该遭报应!
作者有话要说:
昨晚是去看中国好声音了,这会儿补上,今晚还是会更新的。
继续推新书233333:《国学大师》点图穿越。
☆、第129章
别的妃嫔忙着看戏;有直接利益关系的三人却不敢怠慢,荣妃马佳氏和宜妃郭络罗氏都是宫中常青树;即便事关重大;没有一击制胜的把握她们也不敢轻举妄动。至于永和宫;春嫔来回踱步;她琢磨半晌,还没个所以然又有太监来报。
陪贾元春进宫的是自幼在她跟前伺候的大丫鬟抱琴;她快步走到跟前来,低声说:“娘娘,有消息了。”
“说。”她这话说的干脆,实际心里七上八下的。若不中,伯父的声誉多少会受到影响,若中;舆论又不知当如何,恐怕还会引万岁爷猜忌……贾元春比她亲娘王夫人靠谱多了,她看得清自己,虽然心机城府都不差,放眼后宫,这样的人太多太多了。
东西六宫的常青树谁不是人精?
自己能是借了伯父的光。
大伯贾赦声誉受影响,也会让她陷入困境,虽然看起来两个结果都不好,两相比较择其轻,中比不中强很多。万岁爷已经过了知天命之年,他不是热血青年,做什么决定都要稳妥周全,这会儿不觉得,大伯作为神算在关键时刻是救命稻草,金銮殿上那把椅子是全天下坐着最不稳当的,时时刻刻都有人想拉你下来,从这个角度出发,留着贾赦以防万一也是好的。
贾元春闭眼,等抱琴说结果,对方也知道主子这会儿正焦心,没敢拖沓,一句话就入正题:“太子爷命人去礼部拿卷子来看了,全中。”
贾元春双手指甲都掐进肉里,听到这话突然松了口气。虽然还是有麻烦,好歹将神算之名保住了。
抱琴跟了贾元春这么多年,在宫里待的时间也不短了,她最清楚自家主子的处境,也忍不住抱不平。“大老爷做事也太随性,完全不考虑娘娘的立场,闲得无聊猜什么题,在后宫里讨生活多艰难,您好不容易才有今天……”她说到这儿就遭贾元春瞪了一眼,“闭嘴吧!两房本就不睦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