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红楼]神棍贾赦-第85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史太君是老江湖了,能入套?
她笑得分外慈祥,道:“是这个理,不过,府上的事你们也知道,大儿对我恐怕还有怨言,这些决断我是万万不能帮他做的,插了这样的手,母子如何见面?”
说着,她又补充了一句:“这是爷们的事,还是去天师府直接与老大谈罢。”
话说得很中肯,想想也是这个理,贾赦可以说是被亲娘和弟弟赶出门去的,拖家带口自立门户,当时以为他惹了大祸急着撇清关系,结果人家顺利通过难关,之后更是否极泰来。不仅同阿哥们交好,还在万岁爷跟前挂了名,赐宅邸,赐牌匾,册封为天师。因为有他,贾元春爬到现在的位置,有这样的地位他还会顺着曾经放弃自己、总帮着二弟责难自己的亲妈?
王家太太就是闷不下这口气,才上门说几句,史太君这样说了,她也不便继续纠缠,正要松口,就听到门口传来支援的声音。
是贾政!
他是过来传小话的,没想到就撞见这一幕。
此事不出声,更待何时?
“儿以为,大哥这番行为确有不妥,测算科举试题是对万岁爷的挑衅,难免遭忌惮,对他自身不利不说,恐怕还会祸及我那三个身处宫中的孩儿。春嫔娘娘好不容易有今天,跌落下去实在可惜。”
伪君子就是伪君子,他分明是对贾赦心向外人的行为感到不忿,说出来的话却如此大义凛然,没一句都是为贾家盘算,好像一丁点私心也没有。
这话说得是有道理,不过还是引起了史太君的反感,这还是第一次。无论有什么话应该关上门来说,毕竟,家丑不可外扬。当着外人说这些是什么意思?让贾家没脸?还是逼迫她责难老大?
史太君这一辈子,从侯门小姐到国公夫人,什么排场没见过?她是有立场有主见的人,这回是下定决心袒护贾赦到底。史太君看了贾政一眼,回过头来说:“你们兄弟俩的事我是管不了了,前次我才做了错误的抉择,将老*离了这个家,可不能再糊涂。政儿你安心当差,莫想那些有的没,有是找你大哥就自个儿上门去,大方一点,至于今次闹出的事,你大哥既然这么做了,肯定是有后路的,咱们只需要相信她,春嫔娘娘能有今天是为什么你心里也清楚。”
老太太只是平静的看了贾政一眼,却让他如堕冰窖。
内心的想法就像是被看穿了一样。
贾政是读书人,深信封建礼教,他不敢同亲娘顶嘴,只得燥红着脸站到一边,大发了他,史太君才对王家太太说:“我听说凤姐儿得了宜妃娘娘的青眼,同八福晋关系也很不错,她是琏儿的夫人,在老大那边也是说得上话的,比我这老婆子有用多了。”
还有什么不明白的?王家太太是聪明人,也不会为这点事和贾家直接撕破脸,加上史太君这话的确有道理,凤姐儿是正儿八经的王家姑娘,总不会坐视不理。想明白这些,她就笑着告辞了。
尤氏是族中晚辈,敢同史太君横?王家太太一走她也跟着离开了,只留下贾政一个人涨红着脸站在房里。
☆、第132章
九阿哥也是人精,知道独吞那些银票要出事,就交了一半给皇帝,余下的部分说是要拿去做点好事。康熙只知道这儿子财迷,要坑别人是手到擒来,没听说还会行善,就问他到底要做什么,胤禟将自己的想法稍微一说,康熙笑骂:“你小子,不是自己的不心疼!”
“这可是大大的好事,银票儿子来出,皇阿玛您给我安排几个御用工匠,只需要做那么一丁点手脚,这些上京赶考的学子都得歌功颂德,就算落榜回乡里也有个念想。”
胤禟的意思康熙立刻就明白了,事情本身的确有益于进京赶考的读书人,通过这样的行为朝廷也能赚足名声,唯一的问题是——让老三知道指不定要吐血。
九阿哥什么效率!他说是找康熙借几个人,其实只是要得到批准,上面一点头,运作起来就快了,胤禟在极短的时间内做好了准备,并且在科举考试结束,学子们从贡院出来的时候,将东西推了出来。
每一个出来的人都能在门口领到两个包裹,其中一个装着长衫和布鞋,另一个则是文房四宝一套,衣服和鞋以大方结实为主,并不是多好的东西,文房四宝就很不错了,即便家境上好的拆开来看都觉得惊讶,更别说砚台底部还有“康熙御制”的字样。
这些读书人里面,绝大多数考了都不止一次,以前都没有过这样的安排,怎么突然发起东西了?就有人去问了发东西的衙役:“这是……”
“是九阿哥关心你们,向万岁爷提议,说诸位学子不远千里上京赶考,考上了倒是能衣锦还乡光宗耀祖,考不上难免会伤怀,这些东西虽然不是价值连城的宝贝,却代表了朝廷的一片心意,希望落榜的考生不要气累,继续苦读。”
“还有,诸位要是盘缠用尽了,凭借这个刻有御制字样的砚台可以到福瑞楼领白银十两,九爷希望你们能够将心思完完全全用在读书上面,为光耀门楣而读书,为振兴咱们大清朝而读书。”
那衙役肯定是精挑细选过后派来的,忒会说,他将这些学子唬得一愣一愣的,朝着皇宫所在的方向就跪下了,一个劲磕头。
“天下得如此明君,何愁国不兴旺?我等一定埋首苦读,不辜负万岁爷和九阿哥的心意,不辜负朝廷的慷慨。”
“皇上万岁!”
“皇上万岁!”
……
就像康熙想的那样,事情本身是大大的好,既能宽慰学子之心,又能做样子让整个京城百姓知道,还能让这些读书人将消息传回乡里,给百姓一个歌颂朝廷的机会。
百利唯有一害,三阿哥胤祉听说之后气了个半死,一整天没缓过劲来。心里已经很不痛快,胤禟还成心要气他,当着好多官员的面拱手作揖感谢三哥馈赠,还说这个美名应该和兄长分享。
前朝官员心里明白得很,拿考题做赌对参与的阿哥们都没好处,不管是赢钱或者输钱,九阿哥在皇上追查下来之前就做了这样的部署,事情基本就宣告结束了,谁都没法子再责怪他。那笔钱他本人是不敢吃进的,是万般无奈之下的权宜之计。
他们明白,后宫里的女人家不一定明白,荣妃马佳氏把手边能砸的东西全砸了,这样还是没办法打消心里的怨气,她就和那些同样输了钱的阿哥生母聚在一起议论九阿哥,说他藏得深,不是发生了这种事还看不出来。
荣妃甚至还请了贾元春吃茶,同她洗脑式的聊天。
说九阿哥从小就聪慧,做什么都特别有想法,闷声不响的就发了财,士农工商士为首商为末,他做那种事皇上也没计较,不知道用了什么手段。又说天师那么不食人间烟火……同他打交道实在太勉强了,指不定就要被坑。
她希望能得到贾元春的表态,可贾元春虽然是贾赦的亲侄女,贾家两房之间却没有那么亲近,加上她在后宫里头只是个小虾米,怎么敢得罪宜妃?两人聊了至少有半个时辰,基本模式就是荣妃黑九阿哥,贾元春打哈哈,知道不会有结果,马佳氏站起来要走,贾元春把人送到门口,正要行礼,马佳氏又转过身来。
“你想当墙头草也得看自己有没有资本,见了谁都想攀附又不愿意得罪人的,往往没有好下场……你记住本宫说的。”
贾元春当然知道,她实在没办法,要是以前还能通过老祖宗施压逼迫大伯做各种事,惨痛的经验告诉他们,那就不是个吃素的主,你安分点他睁一只眼闭一只眼就过去了,你要折腾,大不了就鱼死网破从此以后桥归桥路归路,别以为抬出先人嚎两嗓子就能逼他妥协。
更麻烦的是,母亲前些日子传了消息过来,说老祖宗就跟变了个人似的,不像从前那么偏袒二房,还总帮着老大说话,这就意味着她只能小心翼翼的跟着贾赦沾点光,想利用对方一定会自取其辱。
荣妃希望从她这里找到突破口使得贾赦和九阿哥的关系破裂,这算盘打错了。
本来智商只是一般,能坚挺到现在多亏后台硬以及儿子生的早,作为四妃之一,她本来应该更加矜贵一点,不要掺和前朝的事,荣妃实在太疼三阿哥,为了这个儿子她什么都豁得出去什么都愿意做。殊不知她急急吼吼跳出来让宜妃以及小佟佳氏看足了笑话,人蠢还这么能折腾,也是日子过得太舒坦。
后宫酝酿风暴的时候,天师府也有动静,顺天府的金牌捕快亲自登门拜访,希望贾赦能出面帮忙,说是京城里来了几个稀奇古怪的洋人,他们穿得黑不溜秋头上还带尖帽子,将这蹩脚的汉话,说是能预知未来窥探命运。
因为看起来很酷,就有人去尝试了,陆陆续续的,京城里就传出许多追捧他们的言论,顺天府本来没当回事,才过了半个月,情况就变得难以控制,那些人像是被洗了脑一样,跟着洋鬼子去了。
只是这样他们还不至于请贾赦帮忙,关键是,和洋鬼子出现的时间差不多,京城里出了些稀奇事。
☆、第133章
那捕快猛灌了两口茶,就给贾赦说起京城里发生的事情来:“要是小偷小摸我也不至于求上门来,您不知道,京城里是出了大事了,偏生我们还不敢张扬,我方才嚷嚷那些就是糊弄别人的说辞。”
“也就是十多天前,有位大人派心腹管家偷偷到衙门来报案,说他们家庶出的三小姐丢了,虽然遣了人去找,愣是什么也没发现。衙门以为是普通的拐子案,就找到京城那些做特殊生意的仔细盘问了一遍,所有人都说不知道,非但如此还打包票最近几天他们这行当没进新人。我也不能草率相信,就暗地里查证,这些人的的确确没说假话,一般来说,做拐子案的都是熟手,几个人负责一片,他们把地形摸熟了,一旦得手立刻就能逃得无影无踪,转手就把人送到青楼妓院之类的地方去……这种事流动作案的并不多,最近一阵子京城里也没进可疑的人。”
“我们仔细推敲过后,觉得事有蹊跷,乔装改扮之后走偏门去了那位大人府上,就是这一次,得到了关键线索。”
这真的是捕快?简直比说书的还精彩,光听他讲贾赦就来了兴趣。
贾赦用眼神示意对方继续,那捕快左右看了看,确定没别人,才附在他耳边,低声说了几句。
“你是说,他们小姐是夜里被人从闺房里掳走的?一起不见的还有别的东西?”
那捕快将声音压得很低,就只有他和贾赦两个人能听到的样子,絮絮叨叨的说起来:“那府上正好有个即将出阁的小姐,是嫡出的,当家太太给她备了六十八台嫁妆,盛着金银首饰最值钱那两抬跟着一起消失了。他们家姑娘多,只是没了个庶出小姐还不打紧,打紧的是那些陪嫁的物件,样样都是价值不菲,要是找不回来就麻烦了。”
贾赦还是不懂:“既然有怀疑的对象,直接着手调查便是,哪里用得着本老爷?”
“……因为时间上太过蹊跷,我们立刻就把这两起事件联系到一起,乔装改扮查了一遍,假洋鬼子虽然在出事的时候没出现在案发地点,但他们依然是主要的怀疑对象,为什么呢?这伙人仿佛能操纵人心,我们派人去查,过程谁也没看见,他们出来之后说,洋鬼子拿了个拴着金链子的西洋玩意儿在他们眼前晃悠,后面的事就不知道了,好像一问一答之间说了不少,但就是没人记得清楚,你说这邪门不邪门?”
邪门啥啊?不就是西方催眠术?这种程度是最次那种,真正厉害的压根不用道具。
贾赦也没蠢到坦白说出来,催眠放在这个年代还是个普通人听也没听过的洋气技能,他高深莫测的点点头,“已经查到这么多,找我作甚?”
“大家都觉得案子快破了,高兴得很,没想到,盯上洋鬼子之后没两天,京城里又出了同样的事,过程都差不多,只是换了一家,接到报案之后我们还因为办事不利挨了顿板子,派出去的捕快全没逃过,总捕头说衙门也没办法,不自惩没法给两户人家交代。”
“从这起案子开始,苦的就是我们。官老爷派人来询问进展,没有进展,打;旧案没破又添新案,打……我们顺天府衙的捕头都不是普通角色,两天一小打三天一大打也吃不住,昨个儿京城里又出事了,我手下有好几个人被打得皮开肉绽,我也是没法子,才想请您帮忙看看,到底怎么才能把这起案子给破了。”
倒是有点意思,贾赦仔仔细细看过这位捕头的面相,不动声色的说:“我看你厨帐泛赤,再过几日若还无进展,恐有大灾。”
担心的就是这个,调查案件的捕头吃板子的次数越来越频繁,如果再有事情发生,上面的耐心告罄,说不准会用更狠的手段逼他们,都说天塌了有高个子撑着,他本人就是小团体里的高个子,谁让你名气大,办过的案子多呢?查了半个月没有任何眉目也太说不过去了。
想到这里,那捕快就是一个哆嗦,“我以前办的那都是鸡毛蒜皮的小案子,老天怜悯才得了今天的名声,那些小偷小摸的案件哪能和这一次相比?看在我上有老下有小的份上,求您指条明路!”
那捕快也是人精,他看贾赦还不松口,眼珠子一转又将姿态放低了两分:“您身份贵重,人脉广博,大事上是不含糊,但智者千虑必有一失,那些鸡毛蒜皮的小事虽然不能怎么着您,隔三岔五来一次也心烦不是?您看我虽然是个不起眼的小人物,但毕竟是顺天府衙的捕快,要是有个什么事,我能摆平就直接给您摆平,不能摆平提前给您通风报信……您就当养条看门狗,帮帮小的!帮我度过这个难关!”
贾赦想了想,人家既然找上门来,不出手就一个结果,那就是助纣为虐看他去死。作为一个摆摊算命的,他虽然死要钱,总还是有道德底线,这种事不知道就算了,既然人家求上门来,还是腆着脸求……也不好眼睁睁看着悲剧发生。
“要知道是谁做的不难,至少得去现场查看,还要瞧一瞧关系人的面相和气色……只要看过这些,这事就*不离十了。但因为案子特殊,牵扯到高门大户,人家不愿意走漏消息,老爷我也不愿意牵扯进去,我就给你提个醒,你要是信我指着这个方向查。”
捕快一拍大腿,他就等着这句!
“您说,我听着!”
“你的面相告诉我两件事,首先,这是*,不是天灾。”
“……”捕快表示没听懂,要作案当然是*,怎么可能是天灾?连旱三年这种才能算是天灾!
看他这样就知道没听明白,贾赦笑道:“你就不懂了,我说的天灾是指这是原与你们没有干系,只是时运不济遭了秧,这么说你就知道*代表什么。”
“……”那捕快脸色变得十分难看,“您的意思是,这是我认识的人在搞鬼?案子是熟人所为?”
“你这番推论一半一半,背后的确有熟人在搅混水,但凶险并非源自于他。你的面相告诉我,这个案子错综复杂,隐藏在幕后的推手不止一个,建议小心行事,没拿到确切证据之前切莫声张,否则汝命休矣。”
那捕快猛咽口水,好不容易才缓过神来来,“照您的说法这几乎就是必死的局,我……我现在退出可来得及?”
贾赦似笑非笑的看他一眼,那意思很明白:你说呢?
小子,你知道得太多了。
“我就不该吃衙门这口饭,我是造了什么孽啊!!!”那人想着想着就悲从中来,好像真的活不长了一样。
贾赦还是摆摊算命时那副样子,看起来胸有成足,一切竟在掌握之中,等那捕快装得差不多了,他才补了最后一句:“祸兮福之所倚,福兮祸之所伏。你这次要是做得好没准能入贵人的眼,升官发财,与其在我这儿嚷嚷,不如去做点正事,要是不能在下一件案子发生之前查出眉目,你这屁股又要疼咯。”
……
亏我强忍着痛装出很自然的模样,还是被你看出来了!!
因为名声最响,整个顺天府衙挨板子最多的就是他!要不是这样怎么能腆着脸来求人?
那捕快前脚走,贾赦就掐指一算,这事果然不单纯,真查下去指不定会引出了不得的事。贾琏过来找他老子,就发现天塌了都能不眨眼的亲爹竟然面色凝重的琢磨事情。
“父亲您这是……”
贾赦没和他说这事,扛着大旗喊着口号教育了儿子几句就把他打发了。
至于他自己,换了身以上就要出门去。
这种牵扯面广内里复杂的事别人不好查,有两个人可以。其一是四爷胤禛,他是出了名的黑面神,这种问题上从来六亲不认;另一个则是九阿哥胤禟,既有手段又有人脉还有心机……因为经商的关系,做事很圆滑,贾赦要找的就是他。
因为怎么推演都没个结果,这事或许不明不白的和他本人扯上了关系,在衙门查清楚之前心里有数才好。
☆、第134章
贾赦和九爷也不是一两天的交情,他关上门把情况一说,胤禟心里就就有了成算,“要说查案,让四哥来做还痛快些,他眼里最容不得沙子,甭管事情牵扯多大都能给你理个清楚明白……说起来,你与四哥关系也还不错,没去找他可是因为这案子同贾家有牵扯?”
胤禟这么说,贾赦也不慌张,他端起茶碗揭开盖儿吹一吹,看浮起来的茶叶飘到一旁,等清香气彻底发散出来,喝之前懒洋洋往九爷那方一瞥。
“那捕快离开之后,我算了又算,也没个结果,又起了一卦,结果是凶吉不定晦暗难明。我确信这案子和天师府没干系,恐怕是本家惹出来的祸事。”
胤禟眯了眯眼,“你这一房已经独立出来,按理说不该被牵连,爷反复斟酌恐怕只有一种可能。”
为了方便谈话,他们是并排坐的,两张太师椅,中间有个放茶碗的方桌,胤禟落下话音,就和贾赦来了个眼神交流,然后两人同时以指尖蘸茶水在桌面上落下一字。
反。
没错,就是造反。
既然已经分家,并且分得那样决绝,一般的事牵扯不到天师府,要让他们一起倒霉唯有造反案,这可是诛家灭族的重罪,只要上数九代同根同源你就别想跑。贾赦提到的这个案子胤禟也推敲过了,丢嫁妆和丢姑娘也就是绑架窃盗,牵扯到官家性质的确会严重一点,和造反有什么关系?不过贾赦会求到他这边来,这背后一定有故事,那就查!偷偷的查,彻底的查!最好能先顺天府衙一步厘清案情,才能想出应对之道。
“关系这样重大也难为你能给那捕快指明路,换了爷,铁定将他带阴沟里去。”
……
“九爷就知道我没坑他?”
“京城里谁人不知贾天师要么不开口,一开口决计是真话。”
贾赦点点头,这的确是他做人的原则。话是真话,就是模糊了些,“我告诉他这案子是*,以那小子天生多疑的个性能把周围的人怀疑个遍,犯下窃盗案的真凶的确就在那群人里面,那却是个机敏的,有个风吹草动能瞧不出?这案子就算最后能查明白,需要的时间也不会短,最重要的是,我告诉他的仅仅是窃盗案的线索,窃盗案是有心人借机发财,不是引来灾祸的关键。”
“你和爷说生意经还成,说这个就别打马虎眼,听着费劲。”
“……”贾赦都忍不住怀疑自己是不是找错人了,他耐着性子将关键点指出来,“我已开始觉得不对劲并非是看了那捕快的面相,而是案子本身十分违和,您想想看,如果接下这个案子的是您,可会在案情还不明朗的时候喂手下人吃板子?两天一小打三天一大打就为给丢了闺女和嫁妆的官老爷泄愤?衙门里的无头公案多了去,有好些几年十几年都破不了,这个案子怎么就特殊起来?上面施压或许是一个方面,但如果那些官老爷连公诸于众的胆子都没有,他们也奈何不了谁?”
没有错,关键就是出事的人家不仅丢了女儿,还丢了嫁妆,这就是不敢声张的原因。
嫡出的姐儿就要嫁高门,这节骨眼上要是传出庶小姐夜半失踪连带嫁妆一起,传开来名声还要不要了?无论终极版本是哪一个,无论是被采花贼掳了还是内鬼见钱眼开,结果都不是他们愿意看到的……出事的就算是高门大户也不敢声张,他们担心的不是失踪的小姐,而是和小姐一起失踪的财物以及府上的脸面。
因为顾忌太多,他们反倒降不住衙门。
既然是这样,这些捕快为什么会吃板子?真的只是为了泄愤?如果真是泄愤也是在太过分了,你把人打得皮开肉绽他还怎么追窃贼怎么查案?
关键点就在这里!
打这些人不是为了刺激他们积极破案,而是为了让他们破不了案。
只要想到这一点,窃贼的身份基本就可以断定了。
这感觉就跟听说书一样,非常精彩,胤禟也没想到贾赦真能把案子分析得头头是道,并且还没动用他的专业技能。的确,如果说出事的人家连声张都不敢,衙门根本不用怕他们,就算案子破不了他们也不敢背地里使坏招打击报复,只会想法子把丢的那两抬嫁妆填上。既然如此,这些捕快为什么会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