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富士康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红楼清穿]女主来自末世-第55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这股风气越演越烈,直到北静王将书信夹杂在林黛玉的信里,请江菱查一查姑苏林家的事宜,最开始的那些好感,已经全都变成了厌恶。但因为北静王涵养颇好,还顾着几分亲家的情面,未曾点破。

    事情的再一次转变,是在一场宴席上。

    荣、宁二府多出败家子,这是整个京城里都知道的。

    在那场宴席上,也不知道哪个败家子说漏了嘴,抱怨府里的亏空巨大,甚至曾想过动用几位姑娘的嫁妆来平账,其中就包括两位表姑娘的,可惜被老太太拦了下来。老太太虽然人老成精,但确实是很疼孙子孙女的。要是真的动用了姑娘们的嫁妆,非得在荣禧堂动用家法不可。

    当时北静王面色黑如锅底,灌了对方很多酒,便问出了更多的情况。

    例如其实当年,林姑娘在大观园,日子过得并不怎么舒坦。又例如王夫人喜欢薛宝钗,一度将她当成自己的媳妇儿,林姑娘在园子里就更加冷凄凄的,连管事媳妇儿都敢……

    咳。

    这些本该是府里的私密,但却被大刺刺地揭了出来。

    北静王自此拂袖而去,从此与荣国府的关系,就变得冷了下来。

    但偏偏在此时,出现了压倒荣国府和北静王府关系的最后一根稻草:爵位。

    荣国府的爵位之争,可以简单的表述为大房二房之争。原本长房是板上钉钉的袭爵之人,但因为贾琏被媳妇儿压了一头,贾珠英年早逝,贾兰年幼,贾宝玉被王夫人和贾母当成眼珠子在疼,王夫人便动了心思,希望能将爵位落在这个宝贝疙瘩身上。

    虽然贾宝玉整日里都在姐姐妹妹们中间呆着,对这些事儿并不上心,但架不住他娘是王夫人……

    王夫人总共只做了两件事,一是说动了宫里的贵妃,站在自己的兄弟这一边,二是在林黛玉住在园子里的时候,派人越过林黛玉,直接同北静王商谈,希望北静王能支持贾宝玉。

    毕竟曾经有一段时间,北静王还是挺欣赏贾宝玉的。

    最后一根稻草压下来,脾气再好的王爷,也恼了。

    刚好康熙皇帝南巡归来,正带着一大摞的金陵、扬州账目,预备追查深究,北静王便提议,干脆趁着这个机会,将整个国库的账目都好好地理一理。北静王心里很清楚,京城里的贵胄人家,起码有一半都是藏污纳垢的,这所谓的“藏污纳垢”,可能是跟户部有点说不清道不明的关系,可能是名下的铺子曾经偷逃课税,可能是曾经使过贿赂,让官员们放自己一马。而荣国府和宁国府,本来是有案底留在吏部和户部的。一查,定然会将他们闹腾得鬼哭狼嚎。

    一半是为林黛玉觉得不甘,另一半是为了自己昔日的烦闷。

    于是北静王便当庭提议,当晚彻查,半个京城都被他掀了起来。

    ……

    林黛玉听嬷嬷说完,整个人都呆住了:“不、不会罢?”

    她从来都不知道,北静王府与荣国府之间,曾有过这样的恩怨。

    亦不知道北静王此举,其实有一半是为了她自己。

    嬷嬷平静地说道:“王妃几次因为荣国府的事情吃不下饭,王爷看在心里,亦疼在心里。但因为王妃平素不喜欢这些,便不曾同王妃提过。”

    林黛玉怔怔地看着她,倒有些不知如何是好了。

    江菱扶着腰,慢慢地坐了起来,问道:“这事儿同王妃的关系,你们府里还有谁知道?”

    嬷嬷望了林黛玉一眼,见林黛玉微微点头,亦表示好奇,才道:“府里倒有大半的人是知道的。而且府里还有几个厨房里伺候着的,原是荣国府里的丫鬟,因此老奴想,大约荣国府也是知道的。”

    因此他们才会在当天晚上,便准确无误地找到了林黛玉。

    江菱轻轻嘶了一声。原本她在想,荣国府的人想要找林黛玉,大约是想让王妃吹吹枕头风,但不曾想,这其中居然有这么多的瓜葛。从最初的想要结交北静王,到后来的将北静王当成救命稻草,再到最后,甚至连贾宝玉的希望都寄托在了北静王身上,可真真是……

    孤注一掷了。

    江菱没来由地,便想起了去年四月间,自己对王夫人说的那些话。

    当时她已经觉得,王夫人的所作所为,有些过分的疯狂;但现在看来,当初的那些不过是小打小闹,他们真要疯狂起来,那是连是非曲直都不会分辨,将身边一切能用的人,都当成救命稻草。

    但偏偏,北静王触底反弹了。

    江菱想到这里,忽然又有些唏嘘。

    林黛玉望着那位嬷嬷,有些难过地问道:“那、那我现在应该做些什么?”

    于情,她是北静王的王妃。

    于理,她是荣国府的表小姐。

    不管是那一边,都让林黛玉感到为难。

    嬷嬷遂道:“请王妃安心。王爷已经吩咐下去,断断不许这些腌臜的事儿,污了王妃的耳朵。在事情有个结果之前,王妃只需在园子里安心等着,每日吟吟诗作作画,陪着太妃说说话儿,便算是给王爷帮了天大的忙了。至于那些想要找王妃麻烦的,王妃只需当面呵斥便是。”

    林黛玉听闻此言,不禁有些讷讷道:“我,我这样,是不是有些拖累了。”

    她转过头望着江菱,希望她能给自己一些切实的意见。从前很多次,林黛玉感到为难的时候,都是江菱帮着化解危机,因此这次林黛玉亦希望如此。但这一回,却跟从前不大一样。

    江菱望了她很久,才低声道:“你们府里的家务事,我怕是不好插手。”

    从前的那些,是因为林黛玉在荣国府碰到了麻烦,江菱才帮着化解一二。但现在,这是荣国府和北静王府之间的恩怨,有北静王和北静王太妃在,于情于理,江菱都不应该在此时插手。

    林黛玉看看江菱,又看看嬷嬷,忍不住软软地求道:“阿菱。”

    嬷嬷上前半步,似有些欲言又止。

    江菱叹息一声,拍拍林黛玉的手,低声劝道:“非是我不愿意帮你,而是这其中的利害关系……太过错综复杂了。她闭上眼睛,揉了一下太阳穴,缓缓说道:“我现在唯一能告诉你的,便是希望你不要在这件事情里胡来。当然,你一贯都是不理世事的。但这回不一样。”她亦握住林黛玉的手,低低说道,“这回是公干,北静王在对公,而非对私,情势便与往常不同。你要是搅合进了这桩公案里,怕是会让北静王很难办。不管——不管北静王的初始目的是什么,在接旨清查户部账目的那一刻起,这便已经是一桩公事了。”

    而官府人家,最为忌讳的,便是公私不分。

    周围一霎间没有了声息,连林黛玉的声音都变得急促了一些。良久之后,江菱才听见了一个少年的声音:“多谢云嫔劝导内子,溶不胜感激之至。”

    江菱蓦然睁开眼睛,看见一位少年亲王站在宫门口,朝她长长地作了一个揖。

    江菱愣了片刻,看看林黛玉,又看看身边的嬷嬷,有些迷糊了:北静王是何时来的?

    “今日水溶来此,本是欲将内子接回王府,怎料到却听到了云嫔的一番言辞。”北静王仍旧站在宫门口,距离她们相当遥远,声音亦远远地传了过来,“内子秉性天真无邪,我平素不愿拘着她,亦不愿意让那些世事惹她心烦,怎料得到头来,却让内子一度心生烦恼。倒是水溶的不是了。”

    林黛玉看看江菱,又看看北静王,轻轻唤了一声夫君,但是却未曾接话。

    北静王续道:“溶身为外臣,本不该在后宫久留,今日来此长春宫,已经是梁公公网开一面。颦颦。”北静王唤林黛玉的名字时,声音忽然变得柔软,不再像刚刚那样公事公办,“随我回府罢。我同你保证,这回再没有什么麻烦了。”

    林黛玉咬咬下唇,又朝江菱望了一眼。

    江菱温柔地笑笑,道:“去罢。切记不要有什么动作。你才是这件事情里,最大的变数。”

    林黛玉似懂非懂地应了声,跟着嬷嬷离开长春宫,随北静王一同回府了。直到宫外很远的地方,她才忽然反应过来,江菱最后的那句话,到底是什么意思。她看看身侧的北静王,忽然没头没脑地冒出了一句话:“我还是住在老宅子里罢。我、我……”

    所谓的老宅子,是林黛玉出嫁之前,北静王特意给她置办的一座宅子,做成了林大人生前的。

    北静王摇头笑了笑,道:“无妨。等过了这三两日,便无人再敢来求情了。”

    林黛玉仍旧似懂非懂。

    北静王又笑了笑,道:“云嫔之言倒是不错,但只能管用三天。三天之后,便一切无虞。”

 第111章

    林黛玉走后,江菱靠在软枕上想了很久,始终有一种风雨欲来的预感。

    北静王忽然提起这茬,肯定不是一时兴起,否则昨晚不会闹腾了一夜。但北静王最终能做到什么程度,江菱便猜想不到了。按照刚才那位嬷嬷的说法,荣国府现在颇有些内忧外困,外面正在查帐,里面乱得一塌糊涂,唯一一个宝贝疙瘩贾宝玉,又偏偏不喜欢官场文章,是个无可破的死局。

    偏偏林黛玉又不喜欢这些乱七八糟的事儿,只想清清静静地过日子。

    但愿这件事情之后,能如黛玉姑娘所愿罢……

    江菱轻轻揉了一下太阳穴,将那盏微凉的水搁在案上,阖眼小眯了一会儿。

    今天的午膳仍旧跟早上一样,是按照太医精心写的方子,用乌鸡加了枸杞当归等等滋补之物,反复地熬煮三回,才熬出了一碗粥。虽然看起来清淡,但高汤带着一丝人参的味儿,在唇齿间慢慢地化开,落到腹中,整个人都暖了起来,当是一件难得的享受。

    午膳后歇了小半个时辰,又有一位女医师来诊了回脉,将晚膳的方子稍稍做了调整。

    江菱因为身怀六甲的关系,精神比往常松懈了不少,即便往常能六七日都不睡,这段时间也只能乖乖地按时作息,否则便会恶心反胃,整个人都变得难受起来。她抚了抚腹中的小生命,暗想,等孩子生下来之后,便要回末世一趟,看看自己的身子到底怎么了。

    刚刚小憩了片刻,便又被嬷嬷们唤起来,说是有外人到了。

    是抱琴。

    抱琴应该是一路小跑过来的,发髻上还残留着几片雪花,面颊因为奔跑的缘故,有些微红。江菱无意在此时为难抱琴,便让人搬了张椅子来,让抱琴落座。但是抱琴却没有做,反倒跪在江菱面前,练练叩头道:“主子,求云主子救救我们府里罢。”

    这样的场景,江菱曾在抱琴的梦里看到过。

    但那时,抱琴求的是王夫人。

    “抱琴姑娘。”江菱道,“我同你们府里,已经没有什么关系了。即便我曾在荣国府里住过一段时日,但在进宫之前,我父亲亦曾赠过荣国府一批金银,权作孥资。现在,”她低头看着抱琴,仍旧在抱琴的名字后面,添加了姑娘二字,“抱琴姑娘,你这又是何意。”

    江菱称抱琴为姑娘,一是维持表面的礼仪,二则是分了亲疏。

    “云主子。”抱琴央求道,“老太太实在是没有法子了,才想着来求您的。从昨儿晚上开始,府里已经将能求的,不能求的,全都求了一遍。我们大姑娘今天已经回府去了,还是在太后跟前跪了一上午,才额外开恩,准的探亲假。林姑娘不知去了哪里,北静王又……这可是亲家呀,他们怎么能这样,丝毫不顾惜半点亲戚的情分。”

    江菱闭上眼睛,靠在软枕上,缓缓问道:“这话,是你们老太太教你说的?”

    “是……但云主子,这也是我们大老爷和二老爷的意思呀。”抱琴抬起头,表情焦急地看着她,“昨儿夜里,府里的两位老爷一宿没睡,宁国府的老爷亦是一宿没睡。不知为何,王爷在户部查账,第一个竟查到了荣国府的上头,说我们府里的铺子漏了课税,还说二爷平时游手好闲,吏部年年课考为良,都是使了银子的。这、这可怎么使得。还有,还有说我们琏二奶奶曾受过贿赂的。眼下查着查着,不知从哪里查出一笔烂账,说府里当年和户部的几项进出,银子是有漏报的,这回通通要堵上窟窿。要是荣国府的窟窿堵不上,那后边儿的,便不用查了。云主子,您是正儿八经的官家小姐,身家亦是丰厚,大老爷便想,想从您这儿拆借些银子,以渡过了难关。”

    江菱闻言,微愣了一下:“你刚刚说什么?”

    “正儿八经的官家小姐”?

    当初抱琴可是说过,自己的那点事儿,她知道得清清楚楚。

    江菱目光掠过抱琴的眼睛,果然看见她的目光微闪了一下,便问道:“是老太太教你这样说的么?”

    除了那位老而成精的老太太,江菱实在是想不出第二个人了。

    抱琴无可奈何地低下头去,咬牙道:“是。”

    江菱稍稍往后靠了一些,忽然摇了摇头。“正儿八经的官家小姐”,这九个字倒是相当微妙,前些时候,在她们的梦境里,王夫人可不是这样说的。这回,是要拆借银子?

    江菱又低头看着抱琴,问道:“要借多少?”

    “三万两白银。”

    抱琴报了一个数。三万两白银不是一个小数目,抵得上一个封疆大吏二十年的俸禄了。要不是那位大人家里还有产业,怕是连十分之一都拿不出来。刚才江菱估算了一下,这个数字同样很微妙,刚好可以让那位大人拿得出来,但是又不至于让家里捉襟见肘。但现在的问题是——

    “我父亲远在岭南,而我则久居深宫,你们如何能笃定,父亲一定会听我的话,拆借这笔银子?这是其一。其二,即便我父亲有这个心意,但我们家里的产业,多遍布在蜀中、岭南、江淮一带,荣国府要拆借三万两白银,总不能到三个月之后再借罢?其三,我到底是个什么情形,老太太心里门儿清,而抱琴姑娘你,亦是心知肚明,你们当真敢这样断定,我能借到这笔银子么?其四,我刚刚合算了一下,荣国公传到第三代,爵位和俸禄减半再减半,但仍旧是我父亲俸禄的四倍有余,再加上荣宁二府的子弟,多半在朝为官,你们要找我的父亲拆借银子,当真合适?”

    一二三四条地列出来,抱琴的脸色又变白了。

    原本抱琴是奉了老太太的命令,来宫里试一试江菱的。刚刚的那些话,亦是老太太一字字教给她听的,而且还经过宝二奶奶的口,修改得滴水不漏,连字面儿都妥妥帖帖。但没想到,江菱居然会这样直白,将事情给回绝了。

    现在让她怎么办才好?

    江菱见到抱琴的表情,便大致地猜到了一些。

    “刚才那些话,果然是你复述出来的。”江菱道,“否则你不会不知,应该如何应对。罢了,你将我的话带回去给老太太罢,说这事儿我办不了,也不该办。”

    随后江菱唤了个宫女进来,道:“送客。”

    “云嫔娘娘。”抱琴犹自道,“您何不顾惜着昔日的情分……”

    江菱笑了笑,笑容却未曾透达眼底。

    “抱琴姑娘。”江菱一字字慢慢地说道,“我同你们府里的老爷和太太,尤其是二太太,从来都没有什么情分。送客罢。”言罢闭上眼睛,稍稍往后靠了靠,意思是不再多言。

    抱琴待要再说,但已经被宫女以“云主子身子不好,请回去罢”给回绝了。又过了片刻,忽然有个大宫女匆匆忙忙地走进来,朝江菱行礼道:“给主子请安。主子,刚刚景仁宫里来人,说宜主子听闻主子动了胎气,要亲自来探探主子的病,顺带给主子送些安胎的药材。主子您看——”

    话音未落,外面便响起了一声尖尖细细的:“宜嫔到——”

    真是说曹操曹操到,不留给江菱半点反应的时间。

    江菱揉了揉眉心,道:“请宜嫔进来罢。”先是抱琴再是宜嫔,真真儿是不让她躲清闲。江菱唤过两个嬷嬷,让她们服侍自己躺到床上。但因为时间短暂的缘故,来不及做什么准备,只能简单地除去外衣,身后垫着一个软枕,有气无力地靠着。

    两位嬷嬷一前一后地站在床边,生怕再出昨日的状况。

    宜嫔进来的时候,江菱刚好转过头,朝门口望了一眼。引路的大宫女畏畏葸葸的,表情带着些委屈,像是刚刚被宜嫔呵斥过。在宜嫔身后,还跟着四个大宫女,刚好就是昨天见到的那四个。刚一进屋,宜嫔便道:“听闻云嫔动了胎气,便想着到这里来瞧瞧你。来人,将我预备好的东西带进来,给云嫔补补身子,可莫要浪费了呀。”

    一行人从外面鱼贯而入,有些抬着箱子,有些端着药材,有些拿着药方,但更多的则是捧着一些不知是什么的香料,林林总总地塞了一屋子。江菱下意识地屏住呼吸,朝嬷嬷们递了个眼神,示意她们开窗。

    临靠窗边的那位嬷嬷上前,将窗子稍稍打开了一半。

    屋里的香气瞬间便飘散了一半,江菱靠在软枕上,朝宜嫔欠了欠身:“如此便多谢宜嫔了。但是不巧,我午间刚刚才用过膳,也用过了些药,您瞧,方子还在案桌上摆着呢,这些东西,怕是短时间之内,无力再用了。”

    不管如何,要先将可能的危险掐灭在摇篮里。

    眼前这位宜嫔,可是有过先例的,而且还不止一回。

    宜嫔听见江菱这话,表情微微一顿,但很快便又恢复了原状,笑吟吟道:“那是在理。既然太医已经有了医嘱,那便遵从太医的医嘱罢。但不知云嫔这会儿感觉如何?可好受了一些?”

    江菱亦露出一个优雅的笑容:“多谢宜嫔关怀,已比昨日好了些许。”

    是“好了些许”,而不是已无大碍,也不是未见起色,刚好可以把话从两头堵上。

    宜嫔闻言一噎,刚刚的笑容亦淡去了一些。

    虽然早就听闻,云嫔这人不简单,至少不像表面看上去那样温良无害,但没想到接连两回,自己都被云嫔轻轻巧巧地给揭过了,就像是一拳打在了棉花上,让人好生气闷。

    江菱仍旧靠在软枕上,略略咳嗽两声,提醒宜嫔,自己现在还是个病人。

    宜嫔脸色变了数变,最终深深地吸了一口气,恢复了往日气定神闲的模样。

    “如此说来,云嫔的运气倒是顶好的。”宜嫔在给她预备的椅子上坐下,闲闲地拨了拨指甲,语气微有些冰凉,“初进宫时,皇上说了只留一人,偏偏却留了你一个。紧接着皇上要到热河消暑,刚好你身上带着伤,便被皇上带去了热河。紧接着南巡要挑人跟随,好巧不巧的,又拣中了你一个。要不是这些事儿都是在乾清宫里发生的,我几乎要以为,是因为云嫔你的手段了得。”

    江菱轻轻咳了一声。这已经是宜嫔第二次说她运气好了。

    “别的话我也不多说,”宜嫔凉凉地掠过来一眼,“好运气终究是会耗尽的。虽然昨日你安全无虞,但现如今,”宜嫔上下打量了江菱一眼,才续道,“仍旧是不小心动了胎气。虽然太医们确实在身边跟着,但往后的事儿,谁知道呢。云嫔你说是么?”

    江菱又轻轻咳了一声,终究是没忍住:“你当真,认为我运气好?”

    宜嫔凉凉地瞥了她一眼:“我又不是惠……那个蠢的,如果你的运气不好,现在便已经被打到冷宫里了。要你的手段再好上一些,现在也不会仅仅是个嫔。连升两级瞧着是好看,但事实上,仍旧是按部就班升上来的,同那位贵妃娘娘相比,当真是一个地下,一个天上。”

    江菱连连呛咳了两声。

    “行了,寒暄的话我也不多说。”宜嫔道,“让你的人都退下罢,我要些话,要单独对你说。”

    那两位嬷嬷霎时间转过头,看着江菱,目光隐有些担忧。

    “不是本宫说。”宜嫔尖尖地,一字一字地说道,“这屋子里只有本宫和云嫔两个人,要是云嫔真出了什么差错,那里还有本宫的好处?你们担心云嫔不假,但烦请用脑子想想好么?本宫要真想对你们主子不利,又何须在这个时候,这个地方动手?”

    两位嬷嬷的动作顿住了,表情也多了几分疑虑。

    似乎,宜嫔的话不无道理。

    江菱想了想,便道:“你们下去罢,掩着门,两刻钟之后进来。”

    两刻钟的时间,不管云嫔想要干什么,都已经足够了。而且她还有异能作为杀手锏。

    宜嫔赞许地笑道:“还是你们主子有胆色。”随后又对屋里的人说道,“还愣着干什么,难道要我将你们请出去么。”

    嬷嬷们相互望了一眼,见江菱再次微微点头,便带着屋里的宫女们,连同宜嫔带来的那四个宫女,一同走了出去。当然,顺便还把一些气味比较冲的药材和香料,给带了出去。

    宜嫔对她们的举动倒是不以为意,等所有人都离开之后,才起身走到江菱身边,刚要说话,便听见外面响起一声尖锐的通报:

    “惠嫔到——”

 第112章

    江菱稍稍别过头去,清咳了一声。

    宜嫔面色微沉,几步走到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