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富士康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情挽红楼-第60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李稹颔首应是,目不转睛地看着黛玉,一眨也不眨,一直将黛玉看得含羞低下头,才温声道:“宫里的人,朕都嘱咐过了,姑娘安心住着,候朕回来,再来探望姑娘。”言罢,叹了一口气,方依依而去。

他步履沉稳从容,抚袍含笑而去,与来时似乎没有什么分别,然而,因为黛玉的拒绝或回避,心头所涌起的惆怅与痛楚,只有自己知道。

虽然如此,心中却并不觉得难受,更不愿就此放弃,毕竟,以他这样的身份,可以遇见一个值得爱的女子,是命运的善待,是意料之外的幸福,这是之前,他无法想象,也不曾奢望的。

终是明白,对这个女子,已是情根深种,不能也不愿自拔。


第30章:设局

李稹临行前的一瞥,连带着今日的异样反常,纠结在一起,覆上黛玉的心头,如丝般紧紧纠缠萦绕,黛玉暗自一叹,在窗下辗转沉吟,思绪零落,连自己也分不清到底是什么滋味。

寄人篱下多年,看尽人情冷暖,让她养成了敏感细腻的性情,能从点滴小事和目光、神情里,清楚地察觉他人的微妙变化,和真实心意。

如果之前两人说话时,李稹还只是单纯的调侃揶揄,那么如今,她已能从他半真半假的言语中察觉,对于自己,他已渐渐用了真心。

心不在红尘,人偏染世俗,她最向往的,是“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的幽静雅致,期待能隐逸于绿水青山之间,远离尘嚣,闲看庭前花开花落,远离纷争,漫随天空云卷云舒。

梦想如此简单,却触手难及,只因人生在世,有太多的波折,太多的算计利用,太多的曲折情愫,由此衍生出的爱恨情愁,通通压在了她的身上。

是谁说,只恐双溪舴艋舟,载不动许多愁?她单薄的身躯,如何能将这么多的仇恨情思载起?

心事萦怀,不免有些郁郁,闷闷过了一日,直到次日起来,对着镜子梳洗了,犹自坐在窗下,思绪纷乱如麻,理也理不清。

一时雪雁踏步而入,见黛玉以手支额,娥眉如叶,凝着深深的颦纹,一副若有所思的模样,眉目间又带着疲惫之色,不由有些担忧,连忙开口劝道:“看姑娘的模样,昨天必定没睡好,今儿个反正也没什么事情,姑娘不如到床上躺一躺,歇一会儿罢。”

黛玉心中犹自一片沉重,闻言沉吟须臾,摇头道:“躺下也睡不着,还是像往日那样,出去走一走,看看景致,随便散心罢。”

雪雁听了,自是并无异议,于是服侍黛玉穿了外裳,略收拾一番,扶着黛玉翩翩袅袅出了水榭,折往御花园。

因新年刚过,空气中依旧有料峭之意,好在有阳光映射,平添了几分温暖,倒也不觉得寒冷。

两人相携着,自九转回廊中逶迤而行,四周悄然无声,却不知道,往往最平静的地方,看似静谧无波,却是风雨聚集之地。

这一切,黛玉自是无法预知,只是走走停停,时不时抬头而望,触目及处,但见亭台楼阁错落有致,梅花虽已落败,各样花草却渐有复苏之意,朦胧之中,仿佛能闻到春日气息。

一切与往日并无分别,黛玉心中却恍然生出一丝不安,却又分不清到底是为了什么,也不愿深想。

她的思绪,只沉浸在察觉了李稹的情意上,这一发现,让她辗转反侧,忘乎所以。

她并不是没有心,也不是不懂情,她也愿意承认,对着李稹的时候,心情大多是愉悦放松的,这是生平从未有过的感觉。

可是,她心中明白,那并不是心动。

她的心并不冷,只是,被世上与自己血脉相连的亲眷算计利用,惨痛悲伤的经历,如同梦魇一般萦绕身周,让她疲倦到无法自持,也在不知不觉中,淡了情思。

所以,无论是宫宴上的水溶,还是如今的李稹,都没有在她心中最柔软的地方掀起波澜,哪怕,他们对她真心诚意,好到了异乎寻常的地步。

心思沉浮徘徊,黛玉长长地叹息了一声,犹自辗转难安,却听得有女子的声音传至耳际,轻柔中隽了一丝刻意的亲近:“算起来,已经有很久没与林妹妹见面了,听说皇上甚是爱护,妹妹事事如意,如何竟在这里唉声叹气?难不成有什么心事么?”

黛玉缓缓回头,赫然见元妃唇角含笑,立在身后不远处,一身宽松而华丽的湖蓝色织锦缂花宫装,耳挂明铛宝串,青丝挽成飞云髻,金钗玉簪、明珠花钿,恰到好处地点缀其间,身侧随着几个内监、宫娥,雍容端庄之处,一如从前,然而因失宠生出的憔悴抑郁,即便隔着一层精心抹就的脂粉,也能看出来。

目光一转,便见探春以手扶着元妃,盈盈而立,眉眼恭顺,一袭玉色双层广绫袖衫,系一条乳黄色撒花石榴裙,腰间扣着粉紫色柔丝嵌珠长带,打扮得齐整而华丽,脸上的神色平和温婉,让人看不出半点异样。

本是想出来散心,却不料竟会遇上这两个人,黛玉心中自是不喜的,却因礼仪不可废,不得不敛起衣服,向元妃行了一礼,动唇启音,泠声道:“娘娘有此一问,实在多余,我与娘娘,早已经互不相干之人,就算有心事,也与娘娘无关。”

淡然疏离的回答,落入耳中,元妃不由脸色一变,眸中闪过浓烈的忿恨和怨怼,如能噬人一般。

气氛顿时僵住,陷入凝滞之中,探春见状,心中自是焦急,连忙拉了拉元妃的衣袖,又使了个眼色。

元妃这才醒悟过来,尴尬一笑,声音恢复成之前的亲切温和:“妹妹这是什么话?血浓于水,本宫与妹妹到底是一家人,何必如此生疏?”

说着,便抬手一扬,向身边的人道:“本宫与林妹妹多日不见,甚是想念,如今好不容易相见,你们都退下罢,这里有三妹妹陪伴即可。”

探春温婉一笑,开口加了一句:“娘娘有私房话要说,你们走远些,过半个时辰再回来。”

侍立的宫娥、内监闻言,自是凛然应命,鱼贯而行,迅速退到远处,不敢打扰。

元妃眼眸流转,轻描淡写地落在雪雁身上,温然道:“本宫知道你对林妹妹忠诚,不过,这里并没有什么事情,不如你也下去,好让本宫与两位妹妹自在一些。”虽然知道元妃已经失宠,但这个女子到底有个妃嫔的名分在,听了她的话,雪雁纵使心中不愿,也不敢露出来,只是抬眸看着黛玉,目光中露出犹疑之色。

她的意思,黛玉自是明白的,含笑安抚了一下,方转首望着元妃,轩眉道:“娘娘心里再打什么算盘,我并不知道,也没兴趣知道,我想说的是,走了这么久,我也累了,要回去歇息了,娘娘与三姑娘自便罢。”言罢再不去看元妃,只俯身福了一福。

断然直接的拒绝,不留半点回转的余地,元妃听在耳里,眸中有冷冽的光华一转,心中却明白而了然,此时此刻,最重要的,是将黛玉留住,不然,一切心计都是白费。

心念电转之间,元妃按捺住心中的不满,动唇嘤咛了一声,脸扭曲得不成样子,登时露出一副痛苦不堪的模样,人也向探春身上倒去。

变故骤起,黛玉眸中流闪出一丝怔忡,不知所措,探春却是心领神会,一面伸手搀扶住元妃,一面“唔”了一声,焦急地道:“元妃姐姐想必动了胎气,林姐姐,你且别走,过来帮我一把。”

黛玉听了,不免有些犹疑不决,当日在朝云宫时,元妃亦曾施展过这一招,后来被李稹一语道破,让她记忆犹新,如今又遇上这样情况,竟让她分不清到底是确有其事,还是元妃故态重萌。

心中百转千回,却也不过是踌躇了须臾,目光接触到面白如纸、娥眉深蹙的元妃,不由叹了一口气,宁可信其有,不可信其无,何况,元妃的脸色,比起上次,的确要憔悴很多。

这样一想,黛玉终是心生不忍,便拉着雪雁,飞快行向两人,亲自伸出手,与探春一左一右,稳稳扶住元妃。

此时她并不知道,因为此刻的心软,让她陷入一场前所未有的激烈纷争中,避无可避,无法自拔。

可是,人生在世,谁也无法在事情未发生之前,预料接下来的变故,只能懵懵懂懂,看着命运的车轮启行,然后,艰难地抬起头来,与命运、世道抗争。

而她,从来都不是冷酷无情的女子,纵然对世事不满,即便心中有恨,心底却仍旧存了一份善良美好,从不曾变。

对于这一点,也许有人会觉得,黛玉到底还是软弱的,可是,若是一深想,便会知道,这是黛玉性情中,最珍贵的地方,理应受到他人的体谅和尊重。

因为出自书香门第、钟鸣鼎食之家,在黛玉身上,有着与生俱来的清贵和温良,若是因为受了委屈,经历过伤痛,便冷冽了整颗心,变成步步为营、长袖善舞的女子,那么,她就不是黛玉,也不配当林家的女儿。

娥眉如蹙,黛玉一面扶着元妃,一面细细安抚了几句,又让雪雁取了帕子,将元妃面上沁出的点滴汗水拭去,从容不迫中隽着真心诚意。

见黛玉入彀,元妃心中自是欢喜的,听到黛玉说话,也并不回答,胸口剧烈起伏,又闭了眼睛,嘤咛呼痛,哀哀切切,不绝于耳。

如此过了好一会儿,元妃的声音方才渐渐低下来,依旧默然无言,却暗自拉了拉探春的衣襟,暗示她开口说情。

她的意思,探春自是心知肚明,眸中有锐利的流光一闪而过,面上却滴水不漏,只向黛玉道:“娘娘的模样,林姐姐也看到了,刚才那些内侍也不知道去了哪里,少不得麻烦姐姐,且在这里照应一会儿,候娘娘安好了再回去,不知林姐姐意下如何?”

她说到这里,不待黛玉回答,继而又叹了一口气,声音中透出一丝急切的挽留:“皇上对姐姐,是极好的,这一点我心里很明白,可是,娘娘到底是娘娘,又是有孕之人,再怎么说,姐姐也该敬重一些,何况,刚才娘娘瞧见姐姐,心中高兴得很,想与姐姐叙旧,却又遭拒绝,一时激动才动了胎气,姐姐若是不管不问,纵然旁人不议论,皇上不怪罪,太后那边,也会生气的,到那时,可就得不偿失了,我要说的,就这么多,姐姐是聪明人,必定明白我的意思吧?”

这番话说得委婉从容,却自有一番深意,黛玉脸上浮现出无奈之色,沉吟须臾,便向雪雁道:“事已至此,也没有法子,我在这里照顾娘娘,你去找人过来,让他们过来照应。”

雪雁听了,心中极不愿让黛玉独自面对元妃、探春两人,却又无可奈何,只能含忧看了看黛玉,便转过身子,步履匆匆地去了。


第31章:起伏

雪雁的身影渐去渐远,消失不见,黛玉却无暇顾及,只紧张地搀扶着元妃,目不转睛地观察她的神色,连额头上沁出的汗水也顾不得擦,只咬着唇道:“娘娘且定一定神,太医很快就会过来,必定会护娘娘无虞。”

元妃仍旧默默,靠在黛玉肩上,胸口却依旧起伏不定,彰显出此刻的心情,探春按捺住心中的不满和嫉恨,叹了一口气,语气惆怅中带了一丝哀婉:“无虞又能如何?林姐姐身在宫闱,对娘娘失宠之事,自然是有耳闻的,失了君恩,娘娘心里,何尝有过一刻安宁?”

黛玉烟眉微颦,心中却甚是淡然,并不觉得难受,更无半点同情怜悯,只因她深深知道,人生在世,因果循环,总是报应不爽,种什么因,得什么果,无论是什么人,都应为自己的所作所为负责,承担这些行径带来的或好或坏的结果,无法回避。

元妃在后宫浸润多年,最擅长的便是察言观色,自是能从黛玉的脸色中,看出她不为所动,心不禁一沉,面上却是滴水不漏,嘤咛一声,用手拍着胸口,露出一副缓过神来的模样,嗫嚅道:“三妹妹这话说得很是,这些日子,皇上从未派人到凤藻宫探望,更别说亲自驾临,贾家的消息,也早已经断了,如今本宫日夜担心皇上会对付贾家,弃本宫而去,何尝有过片刻安宁?这样下去,肚子中的孩子,真不知能否保住。”

她的语气里颇有些哀凉之意,黛玉到底并非无情的女子,眸中渐次浮现出一抹浅微的恻然,如清露含愁一般,咬着唇道:“事已至此,娘娘就算再担心,也无济于事,不如还是想开些罢。”

元妃目不转睛地望着她,带着歉疚的口吻徐徐道:“林妹妹还肯说话来安慰本宫,可见在妹妹心里,本宫并非一无是处,既是这样,妹妹不如好人做到底,下次见了皇上,若是有机会,便为本宫美言几句,好不好?”

黛玉冰雪聪明,听到这里,心下一动,已经明白过来,立刻别过头去,淡淡道:“之前我还以为,今天与娘娘是不期而遇,直到如今才知道,今日之遇,多半是娘娘事先就设计好的,娘娘必定一早就命人盯着清芷水榭,知道近来我极爱出来走动,至于今儿个,想必也是预先得了消息,是不是?”

听得黛玉不肯直接应承,问话又甚是犀利,元妃脸上自有不悦之色,又带了一点尴尬,许久不语。

探春身子一旋,已经转到元妃身边,向她耳语道:“娘娘息怒,我们贾家,实在无人可依了,林姐姐态度虽然不太好,却是我们最后的机会。”

元妃听了,只得按捺下来,沉吟了一会儿,便叹息道:“林妹妹且别生气,本宫的确命人打听过妹妹的行踪,不过,这也是不得已而为之,倘若本宫自己有法子,必定不会劳烦妹妹,还请妹妹谅解一二。”

叹了一口气,已经镇定下来,脸色流转之快,让人叹为观止,语含歉疚无奈之意,复又道:“说起来,都怪当日本宫一时糊涂,竟想算计妹妹,之后又不忿被妹妹反戈,处处针对妹妹,实在大错特错,这些日子,本宫除了担忧皇上之外,便觉得愧对妹妹,这才会日夜难安,虽然极盼能亲口向妹妹道歉,求得妹妹谅解,不想皇上已经下了旨,不许本宫到朝云宫打扰妹妹,本宫没有办法,只能命人查探妹妹,知道妹妹来了这里,特意赶来相见。”

黛玉听了,却依旧淡淡的,唇角弯起一抹似有还无的笑纹:“如此说来,娘娘对黛玉,倒的确很用心了,不过,连道歉都能说得如此理直气壮,想必只有娘娘才做得出来。”

娇软轻语中带着明显的讽刺,元妃脸上不由一红,欲要再开口,却又不知该说什么,便斜睨着探春,示意她开口相劝。

探春见了,自是心知肚明,眼睛一眨,已经含着笑容道:“一家人何必说两家话?我不说林姐姐也知道,娘娘是自小就进宫的,这些年一直受尽恩宠,说话的语气,难免有些矜贵,但心中绝对是真诚的,这一点妹妹不必怀疑,其实,娘娘与林姐姐到底是表姊妹,是一家人,骨肉情深,血浓于水,再怎么吵再怎么闹都没关系,只要能和好就行,而我们得了这次教训,必定会善待姐姐,绝不敢再让姐姐受半点委屈。”

说着,便殷殷看着黛玉,静了一下,继而又道:“何况,说起来,虽然林姐姐如今受尽皇上青睐,荣耀异常,但是,当初若不是因为娘娘心血来潮,林姐姐如何能够进宫?如今林姐姐得了好处,也算是因祸得福了,如今娘娘又真心悔过,既是这样,以前的事情,不如一笔勾销了,林姐姐心胸宽广,要做到这一点,自是轻而易举的,不然,旁人知道了,必定会说林姐姐恩将仇报,玷污姐姐白璧无瑕的清誉。”

黛玉听了,目光如剑如冰,轻飘飘落到探春身上,声音亦低沉下来,不带一丝感情:“听你这话的意思,倘若我不与娘娘、贾家和好如初,便是心胸狭隘之人了?”

唇角的弧度不由自主转为嘲讽的冷笑,森寒如浮面上冷冷相击的薄冰,旋即道:“看来,虽然我在贾家住了,三姑娘并不了解我的性情,我有自己的处事原则,贾家委屈了我,没人能为我做主,我便自己出来,讨一个公道,至于其他人的看法,我一点都不在乎,任凭他们胡说八道,与我何干?”

她说得轻柔却断然,探春不由得一噎,定了定神,方依旧笑着道:“林姐姐多心了,我说那些话,没有别的意思,只是想劝一劝姐姐,冤家宜解不宜结,何况,林姐姐与我们,本没有什么深仇大恨,不如就此化解了,今后大家好好相处,互相照应,如此一来,老太太知道了,自是喜不自胜,便是姑姑九泉之下有知,也会高兴开心的。”

听她说得婉转从容,元妃眸中闪过一抹赞许,面上却依旧是一副哀切的模样,叹息道:“说起来,当初姑姑在家时,时时教养本宫,与本宫甚是亲近,姑姑的气度修养,本宫也是极敬服的,倘若姑姑知道妹妹与本宫疏离了,还在皇上说要与贾家恩断义绝,劝皇上下旨惩治,不知会怎么难过呢。”说着,眼睛一酸,竟落下泪来,一副悲不自胜的模样。

听得两人一唱一和,黛玉紧紧咬住下唇,才没有吐出来,舒出一口气,冷笑道:“再不要说什么骨肉情深的话,我听着实在难受,当初在贾家时,我时时隐忍退让,并不是因为胆小怕事,而是顾念着那一点稀薄的亲情罢了,如今既然已经看清娘娘与贾家人的真面目,我岂会执迷不悟?娘娘与三姑娘联合起来做戏,无非是想说几句软话,让我回心转意,在皇上面前求情,赦免娘娘与贾家,让你们能继续安享富贵罢了,哼,倘若我还是住在贾家的林黛玉,也许会被蒙蔽,相信你们的话,但是很可惜,如今的我,已经懂得分辨是非对错,那些蛊惑人心的话,还是免了罢。”

说到这里,顿了一下,看着泪流满面的元妃,继而又端然加了一句:“哦,忘了说一声,娘娘的眼泪,还是留着将来有机会见到皇上时再使罢,也许他会怜香惜玉,至于我这里,除了难受疲倦之外,不会有别的感觉。”

元妃听得一阵怔忡,不由自主地止了眼泪,候明白过来,脸上气得青一块白一块,用手指着黛玉,却说不出话来。

探春见状,心中也怒气腾腾,却并不露出来,只镇定自若地道:“娘娘好言相加,林姐姐何必一味冷淡?别的暂且不论,百善孝为先,姑姑出自贾家,对老太太尊敬有加,林姐姐与姑姑母女情深,我也是深知的,如今林姐姐执意要与贾家、娘娘为敌,将来九泉之下,如何能与姑姑相见?何况,林姐姐虽然深得皇上青睐,风头无人能及,但身边孤单无人,若是出了什么事情,必定茫然失措,无法应对,权衡之下,还不如与娘娘和好如初,助娘娘恢复昔日地位,如此一来,既能宽慰姑姑,便是林姐姐自己,也有人扶持协助,岂不是好?”

黛玉“哧”地一笑,脸上渐渐浮起厌恶的神色,冷然道:“三姑娘长篇大论,不过是想拿‘孝敬’二字说事,我与娘亲的确母女情深,但凡娘亲尊敬的,我自会用心对待,贾家是娘亲的出身之地,这一点,我也从不曾忘记,但是,我心中更明白,愚孝非孝,贾家负我甚多,若要我回心转意,是非不分,听从你们贾家人摆布,下辈子都不可能。”

说着,便抬起头来,目光从元妃、探春脸上流转而过,继而端然道:“两位将我留下,我还以为有什么新鲜的言论,听来听去,不外如是,看娘娘的模样,也并无大碍,我不奉陪了。”言罢,伸手弹了弹衣襟,稳稳施了一礼,转身欲走。

因失去皇上的爱重,元妃别无他法,只能忍气吞声来见黛玉,指望能与黛玉和好如初,继而恢复昔日三千恩宠在一身的荣耀,却不想低声下气劝了这么久,黛玉依旧冷冷冰冰,胸腔中早已经蕴满了怒气,如今见黛玉执意要走,更是火上浇油,一把伸手拉着她,咬着唇道:“本宫已经纡尊降贵,你却依旧不为所动,到底是不是铁石心肠?”

她的力道甚大,黛玉有些吃痛,面上却依旧不动声色,只冷笑道:“既知今日,何必当初?娘娘当初算计我,如今落得如此境遇,不过是因果循环,报应不爽罢了。”

话音未落,探春已经皱起眉头,含怒看着黛玉,声音中带着浓烈的责备与恼恨:“你这些话,听着实在叫人难受,你再怎么得皇上的心,当初也是依靠娘娘,才有机会进宫,单凭这一点,你也不该见死不救。”

黛玉长身而立,神色如冰,清婉娇丽中更有百折不回的坚毅与冷淡,探春见了,便露出一副无可奈何的神色,顿了一下,转首望着脸色微微扭曲的元妃,叹道:“我只当林姐姐是个顾念旧情之人,才劝娘娘降低身份来寻她,没想到她得了脸面,竟变得六亲不认,白白辜负了娘娘的心思。”

这番话说得轻柔却冷寂,元妃神色阴沉,变了又变,似乌云层迭,探春跺一跺脚,目中尽是沉重的悲恸与伤痛,抹泪道:“我真替娘娘不值,当初娘娘在宫里,三千宠爱在一身,何等金尊玉贵,那才是天子妃嫔该有的体统,没想到一念之差,宣了林郡主进宫,形势立刻急转直下,反而成全林郡主得了封号,风头无人能及,前后相比,不啻天壤之别。”口中说着,身子已经一旋,不动声色地转到黛玉身后。

听得探春蓦然转换话题,似是在悲悯元妃,伤心难抑,却又像在挑拨离间,黛玉心中有不安之感涌起,无声无息,却漫天铺地。

虽然如此,却无暇细想,只盼着能立刻离开,不想满面怒容的元妃已经将她的衣襟紧紧扯住,声音中带着咬牙切齿之意:“三妹妹说的是,当初太太曾经告诫本宫,这丫头并非寻常之辈,只怕绝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