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综]那些炮灰们-第59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略懂一些。”李世民一边说一边喝着茶。
“太子初生。父王槃头召集相师及诸道术。令观太子。知其吉凶。时。诸相师受命而观。即前披衣。见有具相。占曰。有此相者。当趣二处。必然无疑。若在家者。当为转轮圣王。若其出家。当成正觉。十号具足。大哥以为如何?”
吕成此刻间是已经被逼的没法子了,可转念一想,他穿过来的时侯一切都已经太迟了,李世民能饶他不死,已经算是好事了。人莫要太过贪心,目前最重要的还是保住任务对象和他自己的小命。想通了这一点,吕成便冷静的答曰:
“众生可愍。常处暗冥。受身危脆。有生,有老,有病,有死。众苦所集。死此生彼。从彼生此。缘此苦阴。流转无穷。”吕成垂首而言,李世民亦看不清他脸上的表情,只知那念佛经的声音依旧是温和得像一杯清澄的水。
“生死何从。何缘而有。何等无故老死无。何等灭故老死灭。”李世民又问。
吕成继续对答曰:
“生无故老死无。生灭故老死灭。有无故生无。有灭故生灭。六入无故触无。六入灭故触灭。有灭故生灭。生灭故老,死,忧,悲,苦恼灭。”
李世民又笑了两声。
“大哥,要记住你自己说过的话。六入无故触无。六入灭故触灭。”李世民茶饮毕起身而去。
吕成遥望那身影走远,直到再也看不见,是整个人松懈下来,背后竟被冷汗阴湿。李元吉这般的智商,大约是不懂方才李世民都跟吕成说些什么,所以他也不懂为什么吕成一幅疲累惆怅的样子,好像是逃过什么大劫似的。
“大哥,你怎么了?”李元吉费解的过去问道。
“元吉,父皇身子不好了,这段日子你就待在你的齐王府称病,谁来都不要见,千万不要出门,也不要再进宫。不管听到什么消息,都当没听到,就算有人告诉你,我出事了,你也绝对不能出门。知道吗!”吕成不得不顶着一身的冷汗,严肃的警告李元吉。李世民方才的意思,分明就是要动手了,只不过对象从李建成,改为了李渊。他还是有点良心的,对他这个大哥亦还有一些兄弟情谊在。只要躲过玄武门哗变那一大劫,其后就算有杀招,也不会太难应对了。
“为什么?”李元吉不懂,那些沉重紧张的情势。
“没有为什么!就当哥哥求你了,元吉,二弟与我势同水火,哥哥如今只剩下你这一个兄弟了,你要弃哥哥而去吗?”吕成打出了感情牌。
“我。”李元吉十分为难。
“大哥你不要这样说,我听你的话还不成么。”李元吉最后也只得不甘愿的答应了,好好的非要说自己生病,还不能出门。唉,不过为了哥哥,他也忍了。
没过两日,吕成果然听说李渊因为身体不适无法处理朝政,思来想去,竟然还是让息王暂且代管朝政,理由是息王曾为太子,于朝事上有经验。吕成知道,李渊这是要他的命啊!
李渊自己对太子有所不满,但是对李世民却更加不喜,这个人的心态很矛盾,他希望自己能够千秋万代,所以不想让儿子们太过出色。可不论是太子,还是李世民,都有着比他更加优秀的为君能力,他岂会真正的喜欢这两个儿子呢!
但是李渊身为一个明君,又的确为大唐的未来考虑,仔细斟酌后,希望能够让李世民继位,将大唐发扬光大。同时也总是矛盾的不想让李世民得到的太过容易,于是处事上偏向李建成,潜意识里就总是做一些容易让太子和李世民兄弟相残的事情。
历史最终会走到那兄弟阅墙的一步,李渊并非故意,也并非全然无意。
“哦?你说,息王旧病复发,又失神了?”李世民听说这个消息,不由得嗤笑一声。他料到大哥绝不会让父皇如愿,但没想大哥使用的手段竟如此有趣。说不得。。。。。。。日前废太子时的失神,也是装的呢。
“正是。”尉迟恭豪爽的言道。
“代管朝事的圣旨还没到东宫,就看到里头人惊慌失措的跑将出来,说息王又没反应了。”尉迟恭边说边笑,他觉得这事儿真是挺逗乐的。
李世民看了看外头的天色,已经是黄昏傍晚了。今天,是武德九年,六月初四,庚申日。从这一刻起,天下,就该是他李世民的了!
“既然息王都已经‘失神’了,那咱们也该进宫了。依我看,该休息的不是息王,而是父皇。”李世民一身铠甲,拿起佩剑,就大步流星的走出了秦王府。而他身后跟着的那些,尽是隋唐传中的传奇人物,旷世英雄。这些人,皆是唯李世民差遣,誓死追随李世民左右,声势浩大的前往玄武门而去。
吕成在东宫内休养,不多时,听得外头一阵喧闹,竟有喊杀声传来。吕成知道,这是李世民杀进宫了。若是李世民愿意放他一马,算他保命成功。若是李世民非要杀他,他就启动Plan B:躲进空间,然后带着李元吉逃跑。再次思考了一下,觉得并无疑漏,吕成继续躺在床上装尸体。
金属碰撞磨擦的声音越来越近,几声惨叫后,东宫全然静了下来。然后,好像有一个人,他进来了。吕成只听到那稳健的脚步声,回响在空旷的大殿内,一步一步,来在他的床榻之前。昏黄的烛火在狂风的肆虐下不停摇曳,吕成继续尽职尽责的装,双目无神的望着床帷,好像真的什么都感知不到。
李世民定睛看着那床上躺着的人,眸中的神色逐渐变得复杂、矛盾。
杀,还是不杀?
宝剑出鞘,轻轻的搁置在吕成的脖子上。吕成没有抵抗,没有动,没有眨眼,甚至连呼吸都没有乱一下,仍然装作他得了失神之病。锐利的剑锋带出了一道血痕,丝丝血珠顺着脖颈流到衣领中,殷红了白衣,衬得那人俊秀的面容更显苍白。
李世民望着那血珠,双眼一眯,随后却骤然收回了手中的宝剑。冷笑一声,俯身在吕成耳边言道。
“大哥好算计,弟弟这回甘拜下风。”
李世民言罢,转身而去,干脆利落。飞鸟盘旋,树影婆娑,东宫的夜,又恢复了宁静。
吕成闭上眼睛,一手拍着胸口,喘着粗气。脖子上的伤口还在流血,但那点小伤已经太不重要了。他赌对了,李世民是不屑杀一个毫无反抗的人的,尤其在内心里,他将这个人当作唯一有资格跟他竞争的对手。此刻杀了他,杀一个得了‘失神症’李建成,李世民只会觉得是对自我能力的一种侮辱。
大难不死,必有后福,吕成捂着脖子,看着自己满手的鲜血。
李世民,这一剑之仇,我迟早找你讨回来。你的心,我要定了!
75隋唐英雄
武德九年;玄武哗变三天后;李渊被迫封秦王李世民为皇太子;摄朝事,诏曰:‘自今军国庶事,无大小悉委太子处决;然后闻奏’。两个月后;李渊退位,李世民登基。
吕成这个息王,在这两个月中;因‘病’故;李世民并未对他作出任何处置。就这么不尴不尬的住在东宫里;身边伺候的人早在那日夜里就已经被李世民杀光了;遂无人问津。
吕成坐在窗沿上,听着外头那象征着新帝继位举国欢庆的鼓乐之声,心中惦念,不知道李元吉现在怎么样了?希望那孩子听话,能够坚持到他封府出宫。就这么紧缩眉头的看了许久,直到外头的庆典结束。
“看来大哥,依旧很悠闲啊。”
那身着明黄龙袍的男子,在东宫正殿门口处,逆光而立。挺拔的身姿,冷峻而威严的面容,君临天下的气势,忽然让吕成产生了一个念头:这世上,大约没有人能比李世民更适合穿这身龙袍了。
“臣李建成,叩见皇上,吾皇万岁万岁万万岁。”吕成镇定从容的跪地磕头,什么男儿膝下有黄金之类的都去死吧,识时务者为俊杰啊。
李世民踱步来到吕成的面前,竟是绕着吕成跪匐在地的身体走了一圈,深沉的目光始终盯着吕成,也不知在想什么。
“大哥倒是真正能屈能伸啊。”李世民未叫起身,于是吕成也只能一直保持着跪地叩首的姿势。
“你对李元吉那个蠢货,可算是仁至义尽了。朕很也想知道,为了保他一命,你还能做出什么事情来?”李世民如是说着,显得心情很好。
李世民不愧是李世民,吕成这里还什么都还没做呢,他就已经找出了吕成的软肋。任务对象李元吉,这是吕成的死穴啊。。。。。。。
吕成不敢多说,恐怕他为李元吉求情越多,李世民就会越想杀了李元吉。这个男人软硬不吃,吕成现在的处境又是差得不能再差了。只能将自己的性命寄托于他人的一念之仁,这种恐惧、无奈、忿恨、不甘的滋味,没有品尝过的人是不会懂的。
许久许久,君臣而言无言以对。吕成的沉默,让李世民非常不满意。
“起来与朕说话!”李世民冷然的喝了一声,为什么不管他做什么,即便是他赢了,但是面对大哥的时侯,却总有一种一拳打在了棉花上的莫可奈何之感。
吕成撑着已经跪麻的腿站起身来,抬眸看向李世民,双眼中平静无波,仿佛一潭死水。
“皇上,想要臣说什么呢?”吕成有些不懂,李世民已经成为皇帝了,他还有什么不满?还忌惮他什么?李世民这回不曾杀兄弑弟,继位名正言顺,又有群臣拥戴,天下群雄追随,他区区一个废太子,何德何能让堂堂千古名帝李世民忌惮于他啊。
“朕当初待你,哪里不好?”李世民沉着嗓音问道。
“为何你如今自身难保,还惦念着三弟,当初却待朕宛如仇敌?”这是李世民心头的一个结,虽然他与李元吉仿佛生来就不对盘,但他的确曾经跟李建成的关系很好。李世民过去也非常崇敬自己的哥哥,他实在不明白他当初究竟做错了什么?让李建成这般恨他。。。。。。
直到许久后,李世民方才听到了那人怅然的声音。
“皇上可知道,父皇当初太原起兵反隋时,就曾与母后言及,若是你帮他打下了这个江山,他就会把皇位传给你。”吕成说出这句话,随即竟是红着眼眶闭目长叹一声。
“结果,皇上真的帮父皇把这个江山给打下来了。。。。。。。父皇,他从来不曾打算让我继位,却偏偏要把我推上这个悬崖作你的磨刀石,看着我像个跳梁小丑一般自以为是,看着我徒劳无功的在苦海里挣扎。若非母后死前,将一切告知于我,我怕是连死都不知道,我其实一无所有。。。。。。。父皇,他这么看得起我,我又怎能让他失望呢。。。。。。”吕成无所畏惧的对上了李世民的视线,目光略带着疯狂崩溃。
“我跟你作对,不是正合了他的心意。父皇父皇,先是皇,才是父。皇上,今日这个结果,说不得我比你还高兴呢!我们的父亲啊,那个高高在上的判决者,他也有今天!他让我这么痛苦,我又怎么能让他好受呢。。。。。。。”吕成言罢哈哈的大笑了起来,笑得无比开怀,也无比悲凉。
“他要我们兄弟阅墙,我就要你们父子相残。。。。。。。大家,谁都不干净!这样,不是很好吗?”
李世民听着这些残酷的真相,不禁握紧起了拳头,脸色阴冷得仿佛是从冰里捞出来。看着眼前那个温润的男人,他卸下了一身坚强的外壳,只剩下了满身的伤痕和疲惫。李世民转过身去,不想看到男子变成如今这样,在他的心里,李建成,是他唯一的对手,该是骄傲的,永远。仔细回忆,好像大哥仿佛就是自从母后过世,就开始针对他了。原来竟然是这个原因吗?原来,他们兄弟竟然都是被父亲算计了吗?
吕成看李世民的样子就知道,李世民是接受了他的说法了。窦皇后死了已经好久了,死人是不会说话的,所以也没有人会揭穿他。李世民本就因李渊这些年毫无理由的打压,甚至将他冤陷入狱而怨恨着李渊。如今他给出了一个让他更加怨恨的理由,他也只会在心底里认为这就是真的。
是的,吕成怎么可能一点自保的后招都没有,就这么放心的待在东宫呢。他就是在等着李世民来找他,然后对他说出这番话。李渊当初有没有过让李世民继位的念头,谁也不知道,但是当李世民成为大唐最大的功臣,逐渐展露他锐利的锋芒时,李渊却的确动了废太子的念头。也曾屡次与萧怡妃言及,希望让李世民继位,他这样说,也不算冤枉李渊了。
天家无父子,吕成正是要把这句话演绎到底,你不仁我不义!
“皇上若是真的看不惯我,自可赐死我,但请放过三弟吧,哪怕将他逐出皇族宗祠,只当个平民百姓也好。四弟已经死了,我形容行尸走肉,皇上。。。。。。怕也不是多么快乐。我们兄弟四人,总要留一个完整的,不然就太对不起母后了。。。。。。。做个好皇帝,别让我,为自己的选择而后悔。”吕成仿佛彻底将生死置之度外,一脸豁达的言道,打出了最后一张王牌。
李世民盯着吕成许久,最后终于还是说了一句。
“明日,搬出东宫,入息王府。”
望着李世民离去的背影,吕成眯起了眼睛,嘴角勾起了一抹诡计得逞笑容。
李世民最终还是满怀复杂的放过了吕成。次日,吕成被人带出了皇宫,来在了息王府。息王府座落在长安城里最僻静的一处,远离人群。装潢得有些乱,想必是因着准备的时间太过仓促,有许多地方都不符合规格。园子里杂草丛生,伺候的奴才也不多,良莠不齐。但对于吕成来说,这已经是最好的结果了。
李元吉大约是息王府的第一个客人了,这些日子可是闷死他了,若非因为谨记吕成的告诫。恐怕早在事变的第二天,他就忍不住要闯出去了。李元吉一向十分信奉自己哥哥的话,并且他虽然不大聪明,但还是有眼睛,看得懂形势的。李世民居然连逼宫都敢做了,他还有什么不敢的?杀死他们兄弟也不过一念之间。哥哥既然说闭门不出能躲过祸事,那他就闭门不出。
“大哥,如今你可有什么打算?”李元吉对未来很迷茫,仿佛昨天他还跟哥哥在鱼鳞关打刘黑闼,今天李世民就登基当皇帝了。不过几个月之内发生的事情罢了,竟然让他的生活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
“当今圣上,会是一个明主。”吕成虽然是要杀李世民,但那不过是因为他的私心罢了。作为任务,要保李元吉平安,最好还是修复一下他们兄弟的关系。反正李元吉脑子不够用,李世民虽然厌弃他,但却从不曾忌惮,若是操作得当,一辈子当个不堪大用的逍遥王,也不是没有可能的。
“大哥,你真的愿意就这么算了?”李元吉把眼睛瞪得圆圆的,不敢相信吕成竟然真的听话了,不反李世民了。
吕成见状是忍不住怒其不争的敲了一下李元吉的脑袋。
“怎么,你嫌咱们哥俩活得太好了,想把脑袋摘了试试看什么滋味?”吕成威胁的问道。
李元吉吃痛的揉着被打疼的地方,他这不就是问问么,他还以为大哥目前妥协是权宜之计呢。
“你啊,今后见到皇上,要记得谨守君臣之礼,说话客气点,别让我再为你担忧了,哥哥我为了你,头发都快愁白了。”吕成看着李元吉单蠢的样子,是不由得会心一笑,有个傻弟弟的感觉真的挺不错的,尤其这弟弟还这么向着他。
见到吕成露出轻松的笑意,李元吉也打心底里高兴。他总担心大哥会受不住这么严重的打击,但是现在看来好像没什么影响。不过他还是看李世民不爽,李世民当皇帝就更不爽!幸亏他现在也不用上朝了,不然每天见到李世民那张死人脸,他真害怕自己会忍不住弑君啊!
兄弟聚首,不多时,罗成也携礼前来拜访,这空旷苍凉的息王府也终于多了些人味儿了。
“罗将军,你怎么来了?”吕成拉着李元吉起身相迎。
“那时息王曾说新屋落成时要请我喝酒,我这不就过来讨酒喝了。”罗成对以往的太子,说不上评价,不熟也没什么感觉。但后来他救了他,仔细观察之下,发现跟这位前太子相处,竟是让人说不出的舒服。丝毫没得那些骄傲的、高高在上的架子,仿佛邻家的兄长般可亲。
“罗将军不惧怕建成身份结交之,雪中送炭,建成实在感激不尽。”吕成颇感慨的言道,能在此时此地见到罗成,吕成是挺惊讶的。现在满朝文武,谁不是迫不及待的要跟他这个曾经的废太子撇清关系啊。罗成居然敢这么大摇大摆的过来见礼,果然是真君子大英雄啊。
“既然是要喝酒,那就干脆喝个痛快!”吕成高兴了,遣人去多买好几罐酒回来,复又准备了些下酒的小菜。与罗成、李元吉三人坐在院中的桂树下,赏月饮酒,谈天说地,也算一番逍遥。
李世民夜间里一边批阅奏折,一边听得来人回禀,说是那头正喝酒呢,基本都喝高了。罗将军与息王谈论了许久的诗词,十分投契。而后齐王抱怨听不懂诗词,于是三人又改为论兵,更加相谈甚欢,罗将军对息王之博学颇推崇称道。
李世民对此并不意外,李元吉是个愣头青,一旦得知李建成平安出宫,是注定会去找李建成的。只是罗成。。。。。。。这位真是意料之外。罗成是个自视甚高的人,很少有人能够入得了他的眼。虽然是武将出身,用兵如神,但却也酷爱读书、附庸风雅,从这点来说,倒是跟李建成有点像了。罗成从不忘恩负义,畏惧强权,当初听说是李建成从刘黑闼手中救下了他,他如今投桃报李,似乎也属正常。
虽然知道正常,但李世民心里头又怎么可能舒服呢。其实李世民是明白的,哥哥什么都跟他不相上下,文治武功,样样不缺,唯一一点,就是不够他狠!可这,却也是为君者最重要的一点。记得二十岁那年,他在平宋金刚那一战时,下令屠城夏县。回朝的时侯,被李建成好生责备了一番,那时侯他们兄弟的关系还不曾那么僵。。。。。。。
其实所谓屠城,也不过是无奈的手段罢了,如果有得选择,他也不愿意行残忍之事。可正所谓无毒不丈夫,战机不可延误,当断则断,不应有妇人之仁。但哥哥却始终不那么认为。。。。。。。他总是,容易心软。不管是对他,还是对父皇,都做不到下狠手,所以才到了今天这一步。
“看看息王府里还缺什么,都补上吧。”李世民淡漠的下令。也许,哥哥从来没有变过,改变太多的人,是他自己。
吕成虽然是打定主意,要获取太宗之心。但他却不想打乱历史太多,贞观之治是中华的骄傲,而且他还等着李世民打版图呢。大唐需要李世民,他也需要静待时机。这个等待,也许是很久很久,可能就是十几年,甚至几十年。反正他也不着急,慢慢获取李世民的信任和好感,晃点唐太宗,好像也是一件挺有意思的事情。
李建成的武功本来就很不错,比不李世民差。但仅仅如此是不够的,吕成还是决定赶紧把武侠包裹里的功夫练起来。鉴于李建成的这具身体早就不是处了,所以这先天神功、九阳真经什么的估计效果不会太好,于是最后吕成还是选定了九阴真经。
吕成现在闲赋在家,整天没事,时间基本都用来练武读书。作为业余娱乐,还养起了花鸟鱼,时不时跟李元吉和罗成喝点小酒,日子过得倒也简单快乐。
李世民继位后,实行轻徭薄赋、疏缓刑罚的政策,并且进行了一系列改革。广开言路,虚怀纳谏,重用人才,唯才是任,铁面无私,依法办事。李世民要做千古明君,而千古明君,就总不会当得太舒服,得要委屈自己。再说,有房玄龄、魏征等直言进谏的能臣在,李世民又岂可有放松的余地。
也许就是因为日子过得不舒坦,有时候李世民也会屈尊,来吕成这个偏僻冷清的息王府。和吕成坐上一小会,也不说什么,只是喝杯茶。吕成向来是沉默寡言,这点跟过去的李建成也有所相似,他们都不是喜欢夸夸其谈的人。吕成闭口不言,让李世民亦十分满意。有时候耳边充斥着太多朝上能言善道者的谏言、争论,就格外希望有个人能够少说点话,让他也清静清静。
而且,吕成模仿李建成也模仿得上瘾了,身上时刻带着李建成那种上善若水的气息,让李世民十分惬意。好像回到了小时候,那个时侯的大哥,是世间最好的大哥,永远那么有耐心,那么温柔的教导他们。
“昨天有人与朕说:息王有治世之才,闲赋在家实在太过可惜,皇上求贤若渴,可以接受那魏征指着鼻子骂,如何就不能做到任人唯贤,不论出身呢?”
这日里,李世民喝完茶却没有走,竟说了这一句话,让吕成不禁有些惊讶。
“大约是罗将军所言吧?”吕成猜测道,这年头有心情也有胆量为他说话的人,可是不多呢。
“哼,你倒是了解他,你究竟使了什么妖法?竟然把罗成那头牛的都给收服了,让他时时不忘帮你说话。”李世民此言对吕成,也不知是贬低还是夸赞,但口气却并不像是生气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