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富士康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红楼之不要拦着我上进-第188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那是傻!
  史湘云不敢去问的,但是她婆母后来几天却没有给她好脸色,尤其是当林府的账目呈上朝堂之后,那老虔婆还借机敲打了她一番说她往日请安路上同丫鬟婆子说说笑笑,既没规矩又犯多言。
  现在肚子里怀着卫府第三代,无异于‘丹书铁券’,史湘云倒是不担心婆母那边,总归也就是念叨几句规矩罢了……【可是,要是叫荣国府那边知道是我回来学了一嘴林家的礼单子,那我日后还有脸面登荣国府的大门么?】史湘云情不自禁地开始咬手指甲,这还是她小时候一紧张就犯的坏毛病。
  【不不不,林家人送年礼年年都是那么招摇,那林姐姐从小住进荣国府吃穿用度就比别个姐妹要精细得多,一定是早就招人嫉妒了,那林大人被参,并不会是因为我‘无意’同婆母说笑了几句的缘故。】是不是真的无意,只有史湘云自己知道。
  虽然一个劲儿地在说服自己不要担心,自己说过的话都风过无痕的,除了婆母和自己,并没有人听见。然史湘云依旧有些心慌,毕竟她只是一个普普通通的公侯府姑娘出身罢了,按照她做姑娘家时候的性子,不论这事儿是不是与自己有关,现在定然是要不好意思上荣国府的门了。
  但是,史湘云想到自家婆母在自己面前摆款儿的样子:【自己没爹没妈的,要是和荣国府的关系也疏远了起来,婆母更是要对着我拿架子了。】
  便是因为开始后怕,史湘云才发现自己先前因为嫉妒林黛玉的所作所为有多不明智。为今之计,只能咬死不承认。
  【想来……想来老祖宗她们一定不会想到是我无意说的林府礼单子。】
  史湘云一个劲儿地安慰自己,却难免还是焦心,她本就月份大了,这么自己吓自己,倒是险些动了胎气。
  看在她婆母眼里,却又觉得这样的儿媳,真真是成事不足败事有余。
  …………………………
  这纷纷扰扰的事情,和宝玉这个当事人反而没什么关系,总归在别人看来,他就是那个要给入阁的岳父让路的倒霉女婿。
  当圣旨传出来的时候,恰是这一天中午,王氏听闻这个消息都要疯了:【老祖宗不是说林家的事同咱们贾府、同咱们宝玉没有关系的吗?怎么宝玉这就要领旨出京,驻守关外了呢?!】
  关外那是什么地方?
  山海关以北,东北是女真人做地头蛇、朵颜三卫占据草场、西北还有鞑靼虎视眈眈,真是一个三不五时被打草谷的‘风水宝地’。
  当然,王氏弄不清楚什么女真鞑靼朵颜三个卫之间的区别,她只知道,那边苦寒得不得了,冬天滴水成冰,出门还会被冻掉耳朵!
  “我的宝玉啊……”王氏又冲向老祖宗院子去了,赶到荣庆堂的时候,黛玉带着萌哥儿正在老祖宗院子里玩儿呢,王氏如此举动,倒是把正在享受冬日正午阳光的老祖宗给吓了一跳。
  “老二家的,怎么回事?”莫怪乎老祖宗不知道,因为王氏心里焦急,跑得比传信儿的婆子还要快。
  于是王氏拿着帕子,凄凄惨惨地将刚刚听闻的圣旨讲与老祖宗听。
  贾母倒是没很吃惊,因为早在林如海入阁呼声起之时,人老成精的贾母就想到过各种结果了,不过听闻其中一种猜测成真,难免还是有些吃惊。再看王氏不成体统的样子,老祖宗只能庆幸丫鬟婆子们都站得远,自己这边除了鸳鸯和玉儿身边的紫鹃等人,没有不知轻重的丫鬟。
  “号什么丧?要不要再大声一点,干脆叫府外的人听到了,再去万岁爷那里参一本,说宝玉要抗旨啊?”贾母眼睛一瞪,王氏便立即噤声,然后又有些焦急地往前蹭了几步,惨兮兮地对着贾母说:“老祖宗,可是这这这宝玉被调职去关外了,这可如何是好啊?”
  黛玉这时候能怎么办呢,也只能装作吃惊的样子,但是在王氏看来,却是‘一点也不关心宝玉’的证据之一了。
  恰此时,王氏的走哪儿跟哪儿跟屁虫妍春也随后飞奔而来了,找太太呢,倒是叫王氏暂时忍下了怒火,免得吓坏了妍春。
  老祖宗顺势吩咐黛玉,把她支开,免得等下训斥王氏的时候叫王氏记恨上在场的黛玉:“玉儿你差人去门上候着,估计不多时宝玉身边的一更就会先回府一趟的。”
  “是。”黛玉抱着萌哥儿走了,出了荣庆堂之后,她摇头苦笑:【竟然被表哥言中了,爹爹回来,他就要离京……只怕现在太太恨我恨得要命呢。】
  果然,不消两刻钟,宝二爷要调动出京的消息就传遍了荣国府。
  大房那边除了贾琏夫妇有些替宝玉担心之外,贾赦和邢氏已经装聋作哑很久了;
  二房这边,除了一个强忍着哭天抹泪的王氏,还有李纨不自觉地松了一口气——哦,另外倒是有神不守舍的一个人,便是贾环。
  至于下人们?下人们早就认命了,宝二爷得用的下人早就都在二房小二房当差了,前头院子里的下人们倒是也不担心会被挑着带去关外。因为现如今,荣国府的人但凡是有点上进心的都不怕跟着宝二爷吃苦,只怕没有跟着宝二爷吃苦的机会。
  …………………………
  傍晚,宝玉下值之前,吴钰上前吞吞吐吐地问出了众人想问的话:“总兵大人,您真的要出京了么?”
  “是。”宝玉点了点头,然后他伸手点了点不远处一群装作排着队形无意走过的禁卫军们,“走了这么多年齐步走了,现在还会顺拐呢?”
  那一群禁卫军本就是来偷听的,现在因为心神慌乱被抓了个正着,干脆都站定了,以不舍的眼神盯着总兵大人。
  宝玉挥了挥马鞭笑道:“看什么,一时半刻我还没走呢,别想着旬考可以蒙混过去呵。”
  【嗷……】围观的众禁卫军在心里惨叫一声:【这年后正月的第一次旬考啊!】
  ↑大约就是后世学生们开学却发现摸底考试特别难的那种沮丧心情?
  然后宝玉就潇潇洒洒地回府去了,剩下一堆哀嚎的禁卫军们,短时间应该不会再想一些关于离别的愁绪了。
  荣国府里,经过一个白天的时间,王氏终于认识到,不管自己是什么想法,宝玉出京已经是势在必行的了,故而她开始盘算该给儿子带什么东西出去、带哪些伺候的人出去——至于三个多月前,贾政出京之时她压根就没有这么尽心尽力地去准备——【反正老爷现在也不在京城,没人同他说,他怎么会知道呢?不知道,自然也就不会心里不舒坦了。】
  叫王氏看来,宝玉出京是领了差事的,那么必须得把黛玉留在京中给长辈敬孝,但是没想到……
  “什么?你说你要把萌哥儿也带走?”


第323章 
  荣庆堂里; 老祖宗、王氏、贾珠、宝玉四人在呢,因为李纨和黛玉这俩儿媳妇都不在,王氏不必摆着婆婆的款; 说话也不必顾忌了; 直接拿帕子擦着眼角:“不行,我不同意、我不同意。老祖宗; 您给瞧瞧,这做爹娘的也太狠心了!舟车劳顿; 伤了身子可如何是好!”
  宝玉才开口解释呢:“太太; 萌哥儿惯来皮实的……”
  就被王氏给顶回去了:“皮实个屁; 妍春一推他就倒了。”说脱口而出这句话,王氏顿觉有些尴尬,于是立刻强硬把话扭回来; “反正我觉得不行,萌哥儿才这么小!你这狠心的爹就要把他带出去吃苦,你这是要我的命啊!!!要我的命啊!!!”
  贾珠倒是觉得自己弟弟的做法其实也可以理解的——现在萌哥儿才两周岁多,宝玉一下子就要外调; 没什么特殊情况便是三年起步,把弟妹和萌哥儿留在府里,对他们小夫妻两个确实也太苛刻了; 过了三年,说不定萌哥儿都不认识他爹了呢。将心比心,贾珠觉得自己要是外调了,也是不舍得骨肉分离之苦的; 所以傍晚宝玉来喊贾珠当说客的时候,贾珠不加思索便答应了。
  老祖宗呢,老祖宗理智上是完全赞同宝玉的做法的。调职去关外,宝玉也是正二品,和他老子(干一阵换一个地方)的差事不一样,长期在关外驻扎朝廷有专门配的将军府呢,当然要带齐全老婆孩子和伺候的人。可是从情感上来说,老祖宗也舍不得啊!她舍不得宝玉、舍不得黛玉、还舍不得萌哥儿,整个府里的人挨个点过去,就没有一个人比老祖宗更加舍不得了。
  妍春听闻自己亲太太提到萌哥儿,遂抬头孩子气地学舌一番:“要命!”
  嗯,还是挺能抓重点的。这么一出声儿,才叫人看到屋子里原来是五个人呢。
  贾母今天被王氏给烦得不轻,先是白天要把这个榆木脑袋给说通,尽量阻止二儿媳迁怒玉儿,说了一遍又一遍 :“万岁调宝玉出京是器重宝玉,等任期满了之后,宝玉才有拿得出手的功绩;又说但凡想要在朝中日后有个好前程,只有万岁倚重是不够的,要不然林姑爷怎么把那个什么尚书比下去的?不就是因为外任经验丰富、更有资历么!”
  王氏听进去多少不知道,但是这么一个下午的时间,老祖宗是已经把自己给说服了。
  现在,眼见下午已经镇定下来的王氏又开始叽叽歪歪……老祖宗的心也很累啊:【就不该给她好脸色的,直接骂一顿骂得她没有疑议就算完。】
  如果说王氏将萌哥儿当做是命根子这个说法并不太切合实际,是含水分的,但是老祖宗对萌哥儿的疼爱可是实打实的,压根不会因为有个同龄的妍春而分薄了。更不要提,老祖宗心里的头一位心肝尖儿上的宝贝金孙从来都是宝玉,二十三年如一,老祖宗觉得,自己都这么识大体不阻止宝玉上进,不妨碍宝玉前程了,这王氏这个当人太太的,不该操心的时候瞎操心,该放手的时候捏死紧,真是脑子不清楚。
  妍春没说话还好,一开口,老祖宗发现,这妍春屋里地上坐着呢,老二家这个当人家娘的还没发现?还哭天抹泪的也不怕吓坏了孩子:“奶嬷嬷呢?带五姑娘回去睡了,这都什么时辰了还玩儿呢?”
  王氏楞了一下,然后也连连叫奶嬷嬷先抱走妍春,但是妍春小霸王大概是小蝌蚪属性的,短短两年多的人生最执着的一件是就是找太太,现在也不愿意与太太分离。
  奶嬷嬷眼见老祖宗脸色不好了,手上一个用力,抱走了小霸王活祖宗,纵使妍春蹭着萌哥儿的便利,吃过她二哥给的灵丹,比一般小孩子要机灵且力大,但是也没到逆天的地步,身为成年人的奶嬷嬷狠狠心,还是把她抱走了。
  妍春和萌哥儿的性子可不一样,这时候嗷嗷叫起来,倒是好像奶嬷嬷在虐待她似的,一口一个‘太太救我’都把老祖宗给气乐了:“老二家的,虽然妍春年纪小,可是你也不能这么骄纵着了。”
  王氏脸上火辣辣的,盖是因为妍春是她老来得女,更比前头一女二子都要粘人几分,让她最真切地感受到被孩子需要的满足感,故而一直就娇宠着了,于是呐呐地解释:“妍春这是胆子小呢,晚上睡觉都要找我,所以才不想被奶嬷嬷抱走的。一般她不这么哭闹。”
  妍春终于还是被抱出去了,远远都能听见她哭的撕心裂肺,王氏心里头可真不好受。
  便是因此,老祖宗对王氏说:“你且看着,妍春只是离开你这么一小会儿,就哭着要找太太。宝玉调任出京一呆三年,身为武将,无圣旨宣召不得回京。你将心比心地想想,萌哥儿三年见不着他老子,该多可怜?”
  王氏正说呢:“这不是还有黛玉么,萌哥儿有他娘照顾不就行了么?”
  宝玉出言道是要将黛玉和萌哥儿一起带走。
  也许是因为方才先说带萌哥儿的缘故,王氏心里头有了准备,现在倒是不比刚才情绪那么激动了,但是依旧是一千个一万个不乐意:长辈们都在家呢,儿子带着媳妇去上任,谁来伺候长辈?
  但是再不乐意王氏也不能明说自己需要黛玉留在府里服侍自己(不然老祖宗得捶死她),王氏理由不够充分,宝玉自己主意正着,从小就不是王氏能说服的,有老祖宗压着,还有贾珠从旁说和,到最后,贾母诱之以利,王氏蓦然想明白了,现在黛玉是帮着李纨打理家务的,一旦黛玉出了京,老大家媳妇儿三头六臂也不够使……到时候,自己不是可以名正言顺地拿回一部分管家权?遂她心底又有些乐意了:“全听老祖宗吩咐。”
  “行了,你先下去吧,估计妍春现在嗓子都要哭哑了。”老祖宗今个儿是不想再看见二儿媳了,遂挥手赶人。
  王氏今天也不算是全无收获的,走的时候脚步轻快而急促。
  室内只余下三人,老祖宗与两个孙子对视一眼:管家权这个诱饵真是百试百灵啊,就是之后得让你媳妇儿委屈一阵子了。
  贾珠看懂老祖宗的眼神,笑着拱手摇摇头。
  宝玉珍而重之地谢过老祖宗和大哥哥,这两位对宝玉的关心也是真心实意的,另有一番悉心叮嘱暂且不提。
  …………………………
  二月十一,史湘云发动,并于当晚生下一个女儿,当听闻产婆说是女儿的时候,史湘云的心里头很是失望,更叫她失望的:【偏偏怎么就早了一天呢,若是再过一个时辰,自己女儿便是花朝节生的了。】
  ↑也不知道她如此想要与黛玉较劲到底是为啥。
  大约是儿时失去父母的自己和同样丧母并且客居荣国府的黛玉比起来,实在是过得大不如林姐姐,叫人忍不住……心生嫉妒吧。
  譬如说宝姐姐,她就从来不嫉妒,因为对方是商户女,又有不成器的哥哥拖累,纵使才情出众、姿容不俗又怎么样呢,就连小选头一关都过不去了。可是林姐姐不同,自己是公侯之女,但侯当家的是亲叔叔,论起来,自己的里子和面子竟然都不如林姐姐!
  尤其年少时,史湘云曾幻想过,姑祖母也许会替爱哥哥聘了自己呢?毕竟爱哥哥那样的人,可是京城不少闺秀暗暗思慕的……但是,林姐姐来京之后,一切就变了。
  最后嫁给宝玉的是她,而自己,只能嫁给一个有心疾不能出仕的、空有名头的‘王孙公子’。
  …………………………
  史湘云产女的消息传到荣国府之后,李纨自然要打点礼物送去的,按照小二房原本的行事风格,譬如迎春、探春产子,都另有虽然不太值钱但是非常贴心的小礼物送去,李纨还特意差人去问了黛玉,有没有什么要一起带去的。
  黛玉想了想:以德报怨,何以报德?
  遂她回话说大嫂嫂看着办,只叫李纨以为黛玉还气的是史湘云怀孕时候闹出的百家衣事件呢。
  当史湘云听闻丫鬟报来荣国府送来的贺礼,细细问了,并无分开送的,心下就是一个咯噔,然后她又安慰自己:【定是因为宝玉要调职了,府里都在忙这件事呢。】
  当然,荣国府也确实是在忙,宝玉这一出去得好几年,身边伺候的人定是要细细挑了的,别的不说,前头听差的人——一二三四更都是要带走的,还有单大良的长子小单管事如今拿出去也可以独当一面了,还有钱嬷嬷的男人、宝玉的车夫、伺候长风的马夫、杂使小厮、家丁健仆……
  后宅里头,黛玉身边钱嬷嬷不能少,四个大丫鬟都要带着的,八个二等丫鬟也要带着,杂使婆子也得有;萌哥儿的奶嬷嬷早在周岁的时候就打发走了三个,只留下一个,这也是要带上的……
  幸好陛下有旨,令贾瑛细细交接禁卫军诸事,三月启程,这才叫荣国府的人不至于手忙脚乱地收拾行李。


第325章 
  宝玉和十六只喝了一小坛而已; 毕竟十六便装出来,平安等暗卫要担负起很大的责任的。
  十六自己也知道出来喝酒是没办法尽兴的,做了快六年的皇帝了; 十六很多时候已经能克制自己的私欲; 譬如说能不吃猪杂就尽量忍着不吃,免得御膳房的人头疼该如何用山珍海味鲍参翅肚去炮制一份猪大肠或者猪肚或者猪头肉。
  因此; 除了第一碗酒是干掉的,后来这一对好伙伴一直是浅酌; 配着有嚼劲又辛香的卤味; 边吃边聊。
  十六出了一口气:“转眼; 咱们都认识这么久了。”可不是么,宝玉初遇十六是从那年京城朱雀大街一起抓人贩子算起,那年他才七岁; 现年他已经二十三,足足十六年了。
  十六比宝玉还大六岁,如今只差一岁就三十而立了。
  这么说来,两人认识的时间; 竟然都超过他们岁数的大半。
  便是因此,两人的默契实在是绝佳,十六也不说虚的:“理国公说; 关外有些人蠢蠢欲动,想要拿老十五做筏子。宝玉,你知道,我原来讨厌老十五实在真的; 就算现在……也不怎么喜欢他。”十六顿了顿,表情很复杂。
  宝玉点了点头伸手拍了拍十六的肩膀表示理解:毕竟老皇帝是先十五皇子压死的么,十六还真没办法把十五皇子留在京城,这么做他估计忍不了多久就想找由头把人给砍了的。
  十六接着说:“我这群哥哥弟弟,现在全须全尾地没剩下几个。当初老七和许氏做下那样的事,父皇也没有牵连老十五。并且为我考虑,出圣旨圈了大哥,好叫我不要背上手足相残的名声,我想父皇在天之灵也希望老十五能够就这么无忧无虑地生活在关外,不要再参合进这些破事之中了。”
  【这个……还真不一定。】宝玉如是想着,【按照老皇帝小心眼、睚眦必报的尿性,要是当时没被十五皇子压死,估计回头就维持不住慈父的体面了。咳咳……只可惜,十六被他教得太好,或者说,幸好十六从小不是他教出来的,行事一是一二是二,磊落多了。】
  当然,再好的朋友也有不便于开口说的话,譬如宝玉对老皇帝始终都是有怨言的,不过他不打算说出来,叫十六为难——反正老皇帝当初的龌龊法子对他其实一点用也没有,并且托了那恶心玩意儿的福,现在宝玉行事大胆一点,完全不必担心被猜忌。
  这别的暗卫眼中的悬在头顶的剑,对于宝玉来说却像是免死金牌,能够更肆意地做事。
  “你这次过去,先同孙将军交接一下,凭你的本事,我倒是不担心你在关外打开局面会有多难,京城这些老东西,还以为不让你抽调几千禁卫军去是为难你,殊不知你早就与我提了不要带这么多人手。”十六呲溜一口,转而继续说,“京郊大营的人你也都熟悉,那胡守备是个机灵的,你带着他倒是也好。另外暗卫这边,有什么紧急的事体,从镖局走伍毅的路子给我送来也行。”
  胡守备,便是当年给武师傅举荐了荣国府武教习师傅差事的人,当年他还只是个千户而已,现如做正五品的守备已经第八个年头了,眼见四十多岁正是年富力强的时候,但是京城武将一个萝卜一个坑,没有功绩没有背景,要迈过四品这个大关实在是太难,所以他使了法子,也算是自荐,在众人没反应过来之前,首先跳出来表明愿往关外发光发热,倒是在十六面前也挂上了号。
  另外,早年老皇帝特许拨给十六的伍毅和宝玉也是老熟人了,宝玉更是明里暗里照顾他镖局的生意,倒是和镖局的镖师们关系都不错,虽然如今两边身份差距越发大了,但是宝玉是谁?那外貌那亲和力,他想要同某人搞好关系,是易如反掌的事情,刀口上讨生活的镖师们最喜欢干的事情就是替宝二爷收集各地的特色种子、新奇玩意儿,托福还赚了不少,想来之后镖局在关外开分镖局,也是两厢便宜的事。
  酒过三巡,外头候着的平安咳嗽了不止一次。
  宝玉开口赶人:“你该回去啦。”
  “沈千针那边,暂时还没什么眉目……宝玉,你别急,有进展,我一定会告诉你的。”十六一口闷了碗里最后一点酒,葡萄酒在空气中搁久了,二月底室内还点着炭盆子,室内温度挺高,催熟了其老化,口感不如刚开起来那么清甜,还微微带涩。
  宝玉也饮尽酒水,反手擦了一下嘴角,洒脱地说:“沈千针这个人,心大而且胆大,但凡和医术有关的事情,他上手起来都有些无法无天的,陛下还是不要给他压力,让他徐徐图之比较好,反正这玩意儿对我也没什么影响。”
  十六认真看着宝玉:“我是知道你的,你心中坦荡所以不在意这些,可是我却不能当做这件事情不存在,不然十年二十年,日日夜夜叫我记得,总归是我的心结,原本共患难的情谊变成了胁迫与控制,这便变得不是我了。”
  此刻的十六,尽管二十九岁了,一如当年十八九岁那么天真而坚持,也,叫人动容。
  “好。”宝玉伸出右手,抬眼看向十六。
  十六也同样伸出右手,两人击掌而过,一切尽在不言中。
  保重。
  …………………………
  宝玉回到屋里的时候,萌哥儿已经睡了,这几天因为宝玉连番应酬,倒是停了每夜给萌哥儿吹笛子的节目,好在小小的人儿已经半多不多能听懂一些道理了,知道这几天爹爹很忙,而且爹爹要带自己出去玩,所以他很‘大度’地不与失约的爹爹计较。
  “怎么还不睡?”都月上中天了,黛玉还给宝玉留着一盏灯,坐在床沿发呆,旁边放着瞧着是明天要穿的里衣,也不知被她翻来覆去叠了多少次,宝玉见此,轻声问了。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1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