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富士康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红楼之不要拦着我上进-第204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装,他们也会睁着眼睛说瞎话地赞同。
  是故除了蔡阁老以及同他亲近一些的官员们微微颔首以示赞同之外,别的官员并不立即改了口风。
  直到……
  直到殿上的皇帝陛下叫初一再拿出一份折子。
  这,是黑省将军贾瑛的军令状。
  他立下将军令,今年黑省童子试,军户中出了多少个生员,明年武童试就要出十倍的武童生,若不成,则自请卸任黑省将军之位,让与贤能。
  底下有人盘算开了,每一届武进士也就五六十人,多则不过百人,武举人二三百,武童生千人左右。这是整个大明的数据,其中一半出字直隶,一小半出自江南,剩下的不到十之一才是关外、西域、西南等地方出来的。也就是说,黑省撑死了三年出十个武童生……
  林如海继续敬业地补充:“太初元年黑省武童生零人,太初三年黑省武童生一人……寿昌元年黑省有武童生八人,寿昌四年黑省武童生六人。”
  哦,也就是说,只要黑省军户有一人考出文科举的生员功名,明年黑省就得出十名武童生。
  纵观这么多届,黑省出的最多的也就是寿昌元年,武童生八人。
  除非贾瑛徇私舞弊,不然怎么能将黑省地方上的军户们脱胎换骨——毕竟那些土包子们,可没有禁卫军的底子。


第360章 
  其实军户参加文科试; 说多复杂,也没有,毕竟军户里头识字的人多得有限; 宝玉需要下头人做的; 无非就是督促着筛选一遍,看看今年有多少人能去够一够这个门槛。
  至于说董副将和习副将会不会阻挠他们手下的识字兵丁去参加文试?
  这果断是不会啊。为什么要拦着?他们还等着手下人多多多地考出生员; 三个五个八个十个多多益善,这样子; 来年武举; 看看那年轻不经事的贾将军怎么样让黑省出十倍数于文科生员的武童生。
  宝玉知道准备看自己笑话的人是怎么想的; 所以他要做的,反而是将每一名报考、并且被筛选过之后,有资格去结保考文科院试的军户都核对一遍身份信息; 确保没有人被冒名顶替。
  这其中的整个过程都很严谨,宝玉连轴转着,花了两天时间,跑遍了四个地方; 对所有非因罪入军籍的军户们都一视同仁,并且把筛选过的即将要参与文科试的人都带在身边(一共十二人),归拢到了冰城来; 据说是给这些人开展集训。
  一开始还有些犯嘀咕的十二人当天晚上就立即转了观念,开始对贾将军感激涕零起来。
  你道为何?
  因为他们抵达冰城的当天晚上,就住进了将军府前院的一个小院子里,晚饭之后; 这十二人见到了贾将军请来三位举人。
  由三位举人,给这些两眼一抹黑的军户们讲文科试的试前准备、注意事项等等。
  这一夜只是粗粗说了一下,从明个儿早上起,才是持续整天整天的学习时间。
  三位举人虽然被贾将军的远见和无私所感动,愿意在文科院试之前来给这十二人开开窍(报酬可观也是很重要的原因),不过总归他们尊敬得是贾将军,又不是眼前这一群军汉子,所以三位举人的态度还是略带骄矜的。
  等举人老爷走了之后,四更便出现了,他简明扼要地说了将军府的规矩,并交代了院子里的布局,让此十二人安心住下备考。
  没有人问他们剩下这段时间食宿的费用——不是想占贾将军的便宜,而是这话若是真问出口了,才是不给贾将军面子。你想啊,将军大人多大的官,能在乎在三瓜俩枣的?真有心,秋收或者过年前给贾将军备一份有心点的礼也便是了。
  当夜,这十二军户两两一个屋,都在小院子里住下了。
  和姜泽同屋的也是黑省北的文书,叫李晨——确切地说,这十二人,基本都是军中文书,还是年纪比较轻,有冲劲的那种。
  李晨问姜泽:“小姜,你说,咱们这次能考上不?”
  “我也不知道啊……但是能够来试一试,总归比原先、比原先强多了。”原先可是连试一试的机会都没有,自己当年站在私塾外头偷听偷学,不过是因为既不想做火头军也不想舞蹈弄棒,却是怎么也没想到今日会有这样的机会,或者说,造化。
  “也是,哪怕就当是长了一回见识呢,实在不行,明年我就去考武科呗。到时候说起来,咱们也是住过将军府、进过考号的人了。不过你小子,说不定还真能像白天那家伙说的,这两天得空瞅见你未来媳妇儿呢!”李晨促狭地笑着说,他是已婚人士了,带着一点过来人的得意,取笑姜泽。
  姜泽正色摇摇头:“将军大人让咱们来好好学习的,我可不敢去想别的什么事。再说了,这前院后院规矩大得很……李大哥,出了咱们屋还是不要和别人闲聊太多才是,不然院子里的小厮听到了,说不定将军大人就知道了,他要是知道咱们抓住这个千载难逢的机会还有时间说笑,定是要对咱们失望的。”当然,姜泽的私心也是不希望自己未过门的妻子一而再再而三地出现在别人口中,还是以这样被调笑的姿态,他白天的时候要不是一直在心里默念出家门前阿爷对自己的嘱咐,恐怕当场就想对那个嘴巴有点欠的人翻脸了。饶是这样,姜泽也在心里骂了一句:【呸,西边的驻军真是上梁不正下梁歪!】
  李晨一听姜泽的话,顿时悚然一惊:【是啊,自己等人住在将军府里,说什么做什么,将军大人自然知道的,自己还真是有些得意忘形了,才这么不谨慎的。幸好姜泽是个不计较的人……】
  回神之后,李晨连忙和姜泽道了歉。
  姜泽摇摇头并且转移了话题:“李大哥不过是想和我开玩笑罢了,话里的好歹我还是能听出来的。咱们要不要去打热水?四更小哥说这院子里的灶头十二时辰都留着火,咱们去打点热水洗漱了吧,得养足精神听三位举人老爷说说文科试里头的门门道道呢。”
  “是是,小姜你等等我,我找找我媳妇儿把我的袜子放在哪儿了。”
  等到第二天,这些从军户中挑出来的‘文化人’对将军大人已经铭感五内恨不得立长生牌位日日供奉清香了——因为这几位举人还给他们讲题!讲的,是贾将军搜罗的历届黑省文科院试题!用贾将军的原话说,争取在剩下不足十天的时间里,让十几人感受一下什么叫做“三届院试,五次模拟”。
  于是这一群人便被关在小院子里没黑没夜的突击集训了,穿的——来的时候就带了两身,够换洗;吃的——小院有神龙见首不见尾的厨娘一日三餐按时备着,当然,只是家常菜而已;住的——小院的左右厢房走到大厅不过几步路;每天一睁眼洗漱吃饭后就是去做题;出门?想都不用想,笔墨纸砚都是整刀整刀备着的,老老实实做题吧。
  宝玉如此严防死守,于是动了歪心思真的想在这件事情上给姓贾的小子挖坑的习副将只能作罢,为此,他也是深感遗憾。
  …………………………
  前院多了十几口人,对于将军府来说也没什么影响。
  这些人的衣食住行都是黛玉差小单管事和四更安排的,宝玉过了一眼之后,回头晚上就将黛玉一阵好夸!
  因为,小娇妻是真的成长了不少:对这些儿备考军户提供的食宿都只是寻常,笔墨纸砚也是中下等货色,这样子才不会给这些人造成心理负担,也不至于让他们觉得是来享福的,进而发生‘升米恩斗米仇’的情况;整个小院伺候的下人并不多,除了定时有厨娘去之外,便是灶头候着火的小厮了,其余军户们住着的房间卫生,是要他们十二人自己负责的;至于三位举人,享受的吃住待遇自然是高了一等,有机灵的小厮跟着伺候,并且报酬丰厚而且另送中高级的文房四宝,更显风雅。
  总结起来,就是黛玉在为人处世接待方面,长进不少,多了不少的烟火气。但是这样的烟火气才叫她显得更加乖巧可爱。
  宝玉回握了黛玉的手:“你才出月子呢,别太劳神,这些事情交代给丫鬟们做,让几个大的带着小的练练手吧。”
  “不过是动动嘴皮子,哪里就辛苦了,倒是表哥你,最近都瘦了。”
  “瘦了,爹爹瘦了。”萌哥儿也在一旁一本正经地说。
  宝玉无语了:小豆丁怎么还没睡觉……这敞亮的电灯泡哟!
  好在小孩子的生物钟还是很有规律的,稍稍哄了萌哥儿一会儿,他就睡着了。
  再之后,便是将军府男女主人的少儿不宜时间。
  宝玉素了有好几个月了,但是顾念着黛玉的身子,这一次复食荤腥,特别地细致温柔。
  黛玉被表哥这样慢悠悠拉长节奏的举动弄得心头痒丝丝的,腰/腹间说不出的酸软。
  “表、表哥,啊,表哥!快、快一点……”
  轻轻抽泣着的黛玉在宝玉的耳边软声哀求。
  “遵命。”得了鼓励和暗示的宝玉这下子也忍不住了,握住黛玉细细的脚踝,将化成春水、面颊绯红的小妻子更加拉近自己身边。
  深了。
  快了。
  同时被潮水没顶,同时发出呼喊。
  夜色正好,宝玉今夜十分魇足。
  ……………………
  如是,十二军户被三位举人操了八天,个个儿都是挂着黑眼圈。
  到了最后一天,三位举人再重复了一遍考试必带的物品以及绝对不允许带进考场的物品等等之后,便离开了。
  小单管事领着他们去书房见二爷。
  这三位举人这八天也受益良多,觉得模拟考这想法真的是神也,准备回去闭关,准备来年京城的春闱了。
  宝玉口头谢过三人之后,小单管事叫小厮驾着车将这三位举人送回家——当然是满车礼物的。
  还有两天就考试了,当夜晚饭,宝玉叫厨娘给这些人炖了滋补身子的汤水,毕竟这些人最近耗心神、需要补元气。
  将军府的汤水就没有不好的,当夜,十二人都睡得香甜,一觉醒来,精神百倍!


第361章 
  四月二十六; 关外三省开始文科院试。
  这一天,天还没亮呢,将军府就从西侧门出来一队整整齐齐的骡车。
  小单管事和四更在门口相送; 对诸位尚未登车的考生说:“那就在此祝各位前程似锦了。”
  众人也拱手回礼; 整个儿的精神气都不一样。
  …………………………
  天蒙蒙亮,宝玉依旧去了演武场; 看到嘴巴可挂酱油瓶的贾环:“这是怎么了,这么大人还做什么怪样子?”
  贾环没想到今个儿二哥哥居然没去送那些人; 还和往常一样; 相同的时间出现在演武场; 一下子有些呐呐的。
  不过他也不想让二哥哥觉得自己这是在和他怄气呢,于是小声解释:“我以为二哥哥你去考场外头候着了。”
  宝玉失笑:“我要是真的去考场外头,那么今天那十二人估计也别想安心考试了; 冰城其余考生约莫也要发挥失常。再说了,真要那样子,恐怕御史们要参我一本收买人心了。反正我能帮他们的,顺手帮一把; 又不是人家亲爹,送到堂前还不够,还得送入洞房么?”
  二哥哥/二爷难得开一个荤玩笑; 叫贾环和一旁的武安都听得有些不好意思呢。
  “什么什么拜堂、洞房的,二哥,你你你变了!”你原先不是这样子的!贾环想到再过几个月自己要回京去成亲,突然一下子就不好意思起来; 咳咳。
  洞房昨夜停红烛,待晓堂前拜舅姑。
  妆罢低声问夫婿,画眉深浅入时无?
  宝玉吟了一遍,抬眼看懵圈二人组,笑着摇摇头:“你们俩……算了,还是继续打一套拳法吧。”
  “啊?哦……”
  …………………………
  忙碌了一阵子,文科院试真开始之后,宝玉又空下来了,去前头转了一圈,处理了一些并不紧急也不重要的军务,一天就这么过去了。
  等十二位考生被骡车运回来的时候,宝玉已经在后院吃晚饭了。
  这是黛玉今天早上强调了又强调的,让宝玉把今个儿晚上的时间空出来。
  而宝玉等到萌哥儿捧着小托盘,小心翼翼地讲一碗清汤面送到自己面前的时候,才反应过来:是吧?今天好像是我生辰来着?
  不过男人么,对这些节日其实不是很在意,哪怕是自己生日呢,算上农历公历,宝玉记得自己最起码有三个不同的生日,才不会特意去记——不过他牢牢记得黛玉的生辰,这么多年从来不敢忘,也算是一个很好的习惯。
  但是自己不在意和被家人记挂着终究是不同的,尤其是儿子——萌哥儿,从两个巴掌那么大呱呱坠地到现在三头身的小豆丁,已经能够端着长寿面嘴里说着:“祝爹爹生辰快乐。”这样的话了。
  宝玉心里头涌起的感动,该怎么说呢,是一种归属感。原先两辈子,守着大秘密,就算活的再成功,兜里再有钱,也是孤身一人,而现在,在这个世界里,亲人朋友都俱全,连传承着自己血脉的儿子都有俩了。这样的归属感,是在现代的时候从未有过的。
  黛玉拍了拍手里的芽哥儿,芽哥儿被脱去小襁褓之后,露出里头的小衣裳,也不知道是什么时候做的,赫然把芽哥儿装扮成了一个大寿桃。
  【好家伙,连cosplay都玩上了……这一定是萌哥儿的主意!】宝玉想要伸手接过萌哥儿的托盘,但是小豆丁还不让哩。他微微颤颤地把托盘放到亲爹面前的桌子上,因为一滴汤水都没有撒出来,圆满完成一大半任务的萌哥儿小小地松了一口气,然后他从旁边端着水盆子的三月手里接过拧好的帕子,给爹爹仔仔细细地擦了手,再将托盘上的筷子递给宝玉:“爹爹吃面,长寿面。”
  黛玉在一旁说:“这是萌哥儿搓的,只一根从头到尾都不断,吊汤的菌子也是他一朵一朵洗干净的。表哥可要仔细尝尝。”
  视线四十五度角下方是bulingbuling眨巴大眼睛发射爱的光波的大儿子,视线前方是如花似玉千娇百媚可温婉可娇憨的妻子……以及寿桃同款的另一只儿子。宝玉的心口暖暖的,他伸手摸了摸萌哥儿的脑门,又冲着黛玉扬唇一笑,取了筷子开始吃面。
  “好吃么?”异口同声,是黛玉和萌哥儿一起问的。
  宝玉点点头:“面汤清甜不油腻,是鸡汤松茸底,小火煨了许久吧?面条粗细均匀,萌哥儿拉得好;面很劲道,揉面的人也辛苦了……”
  果然,萌哥儿还小,憋不住话——确切地说,是在自己最亲近的爹娘面前也完全没有憋话的意思,马上就替自己娘亲邀功:“是娘揉的面呢!也是娘说把弟弟打扮成寿桃的样子让爹爹高兴高兴的。”
  咳咳,黛玉很想捂住萌哥儿的嘴——后面这半句就不用说了好吗?
  等到吃碗面,哄完小孩子,夫妻两个贴在一起说说体己话,不可避免地就说到今日开始的文科试。
  黛玉信任宝玉,但是信任不代表不担心,遂她迂回地问:“表哥觉得这些人中,能考中几个?”
  “他们虽然是军中识字的,但是毕竟基础不如从小读四书五经的人扎实,我看着一回,能过的,也就两三人吧。”宝玉摸着黛玉丝滑的头发,有些心不在焉地说。
  很奇怪,表哥这么说,黛玉就这么信,压根没想过——表哥连生员都不是,怎么能这么肯定地猜测呢?
  大约还是因为,宝玉说出来的话,从来就没有不兑现的吧。
  …………………………
  这一头,将军府的主子们和乐融融、浓情蜜意,另一头,考生们则无暇他顾。
  县试,府试,十二人里刷了六个下去,被刷下去的人也还没有走,因为将军大人说了,叫他们在将军府里先呆着,把这两场考试的试题默出来,再写上一份心得体会。
  等到四月最末两天的院试过去,无论是先前被刷的六人还是多参加了院试两场的六人都已经精疲力竭了。
  当然,这时候依旧是有将军府独家出品别无分号的滋补汤水,保管第二天这群人起来又是活蹦乱跳的。
  考试既然已经结束,那么剩下就该等成绩了。
  这一点,也是将军府内外——或者说,是整个黑省、整个关外、整个大明知道这件事情的人都十万分之关注的。
  因而,今年的阅卷比往年还快了三分,除了主考官与副考官之外,其余评卷人由黑省外另外两省的书院山长或幕友当任,同理,黑省书院的山长等人自然是去了辽省和吉省评卷。
  结果很快就出来了,有资格参与院试的六人之中,仅有两人成为生员,一则是董副将那边的文书,姓瞿,居然还得了禀生,另一人则是姜泽,成绩虽不如前者优异,不过也叫人庆幸是增生而不是附生。
  【也就是说,今年黑省军户中出了两名生员,等到明年的武科,军户们必须有二十人及其以上考出武童生,他贾瑛才能保住黑省将军的职位。】
  【二十人,啊哈哈哈哈……】
  董副将在自己书房内听到心腹回禀这个消息的时候就笑了。
  笑完,还得做另一手准备,乃是暗示下去,明年的武科,自己帐下有真才实料的,一个都不准去报名参考!
  巧了,西边的习副将也做出这样的决定。
  只能说,董和习二人,为了给贾瑛使绊子,也是使尽浑身解数。
  …………………………
  当然,已经投诚宝玉的裴副将和蓝副将二人想的则是和董、习相反,都想着明年要不要把身边的亲卫也派出去考武科,这样子,也许凑个二十人的成算能大一些……此为后话,现在摆在众人眼前的,是瞿、姜二人喜中生员,对此二人以及他们的家庭来说,是天大的喜事了,上门道喜的人络绎不绝,瞿姓那位且不说,姜泽现在可依旧是没有定亲的状态,众人眼中的香饽饽!
  将军府后宅。
  钱嬷嬷倒是有些替二月担心,毕竟那婚事也没定下来,若是姜家人反悔——在世人看来,也是情理之中的吧。
  二月自己倒是很无所谓:“这有什么,难道除了他姜家,就没别的好人家了?再不行,二更和三更不是还没说亲么。”
  一月笑笑:【这小妮子,倒是一贯都心宽。】
  也许是心宽的人自有福气,钱嬷嬷才担忧了没两天,端午之前,姜家人就来给二月下聘了,一番说和之后,婚期定在八月底,秋收之后好办喜事。
  这下子,整个将军府后宅的气氛又为之一变——可不是,二月姐姐要变成秀才娘子了呢!
  除此之外,京城也有喜事传来,却原来,是惜春与程峰的婚事也被敲定了。
  不论京兆尹程大人是打算‘低价买入’,还是真的对贾瑛有十分的看好,总之这个时候能将嫡子的妻子人选决定了贾家人,宝玉还是领他这份情的。
  当然,在京城中不少人看来,却是觉得是程大人这是精明一世,糊涂一时,这时候想对贾瑛玩什么雪中送炭的戏码,居然敢把嫡子的婚事都押上去。


第362章 
  所以说; 寿昌六年也许真的是宜婚嫁的年份吧,这一年五月,姜泽和二月的婚事敲定了; 并且于今秋收后成亲;六月; 程峰和朱犇换岗回京,换了陈淳和沈林带人过来; 程小纨绔的婚事在回京之前就被定下了,来年三月成亲;八月底; 贾环和武安回京城去了; 因为贾环和武家姑娘的婚事就在今秋;腊月之前; 一更和四更也终于抱得了美娇娘……
  再此,要特别说一下的,是贾环的婚事。
  贾环这个小家伙; 可以说,其实从出生到现在这二十一年过得都挺不容易的——不是物质上,因为荣国府之前在怎么说,也是瘦死的骆驼; 贾环在吃穿上并没有被苛待,这里的不好过指的是心理上。
  他是庶子,前头两位嫡出兄长都是很有出息的; 偏到他这里,文不成武不就,亲爹不疼嫡母不爱,还有一个拖后腿的亲妈; 要不是一母同胞的姐姐够机灵劲儿,在宝玉那里刷够了亲情分,宝玉后来也未必会主动去拉庶弟一把。
  宝玉当时的举动在贾环看来就是心怀不轨、想要欺负自己,在别人看来(这个别人特指王氏)是多管闲事、惹得一身骚。
  不过到现在,人人都说一句宝二爷重情义,倒是误打误撞了。
  因为贾环的亲事在九月里,所以八月初,他便要动身回京城了,同他一块儿走的,还有武安。
  临走前,宝玉把二人叫到书房嘱咐了几句,要他俩回京之后也不要放松对自身的要求,明年开春回来检查功夫若是有懈怠,一定会重罚。
  此二人乖乖应下,宝玉又拿出一些书籍,部分是武经的注解,剩下一本则是一些拳脚招式,宝玉叮嘱两个鲁莽小伙子:“不要自己瞎练,有不懂的,去和你爹/你未来老丈人(武三师傅)请教,知道不?”至于说内家功夫的相关,宝玉还不敢给他们,就怕这两人囫囵吞枣贪求速度反而不好,其实从先前,宝玉就已经开始引导这两人感知内力了,现在这两人回去小半年,只要天天复习,也尽够体会了。
  说完功夫和课业,便是宝玉要和贾环说些兄弟间的私房话了,武安很有眼色地抱着一堆书籍先回院子。
  “二哥,你放心,我回去这几个月一定不会偷懒的!”贾环只差没拍着胸脯发誓了。
  宝玉点头:“你争取明年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1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