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红楼之不要拦着我上进-第222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感染的,那么最先发病的为何是冒炎章呢?
“将军您的意思是,朵颜三卫中的人也有感染了天花的?”吴副将的脑子转的比较快。
宝玉琢磨着说:“很有可能,朵颜三卫的首领都不太妙了。而能做到这一步的,只有……”
“鞑靼!”这一回,裴副将不甘落后,立即抢答。
鞑靼!一开始和朵颜三卫组成十万蒙古大军,后来朵颜三卫因为部落中的老人小孩女人牛羊等等被黑省驻军给抄走了,所以要求和。这期间,鞑靼人去哪儿了?朵颜三卫要求和,鞑靼人难道就真的同意了吗?真的如朵颜三卫所说,鞑靼人见势不妙,先撤走了么?
【阿鲁台。】宝玉想到这个人,就想到当初那一双老狼一样的眼睛。
…………………………
又过了十天,最早那批种了牛痘的志愿者居然半点事儿都没有,全部都健健康康地出了隔离圈的小屋子,并且由于半个月没辛苦操练干活,这些人都白胖了不少——只有一个倒霉催的,实在是没忍住痘疮的瘙痒,挠了几下,现在胳膊上落下了一些麻点。
甚至于,最先感染天花的那一批人,也基本快要痊愈了。
这简直就是奇迹。
这时候,原本被死死瞒着的消息终于开始传开了,不只是黑省,就连京城那边,也到处在传颂因为皇恩浩荡——所以天花这样的绝症都被找出了治疗痊愈的方法。
直到此时,荣国府众人才知道,原来,黑省差点就爆发出一场天花之灾。
老祖宗明知道前阵子是陛下和几位阁老尚书下的封口令,也忍不住有些埋怨王家,就连王氏自己都觉得亲哥哥这事儿做地不地道。
不过在此之前,他们更关心的,是宝玉一家子在黑省的安危,虽然明明知道,这时候朝廷能够大大方方地把消息公开出来,说明真的已经没有大碍了——并且宝玉作为堂堂一省将军,若是他真的有事,朝廷那边也瞒不住。
可是理智知道如此,感情方面,该担心还是得担心,就连萌哥儿知道这个消息之后,都失眠了好几夜,再又一次被讲课的学识褒奖,当时陛下正在检查皇子所之中宗室子弟们学业的时候,也夸奖了他,并问小豆丁想要什么奖赏,萌哥儿犹豫地说:“想见见父亲、母亲和弟弟。”
当时差点没叫十六当着他亲儿子亲侄子亲外甥等等小辈的面红了眼眶啊!!!
【多乖的孩子啊,多么孝顺的好孩子啊!】但是现在,十六没办法满足萌哥儿这个愿望,遂他摸了摸萌哥儿的小脑袋说:“你还小,长途跋涉身子骨吃不住。”
萌哥儿虽然失望,可是也不是不讲理的,便乖巧点头应了,改成要给父亲写信。
遂十六拍着胸脯保证,今个儿萌哥儿写的信,一定会以最快的速度送去他爹爹手里。
第397章
当天傍晚; 萌哥儿回到荣国府,自然又去老祖宗那里把今日皇宫中发生的事情同老祖宗说了一遍。
贾母听闻这些之后,终于更加放心了一些——想来也只有是宝玉这个当爹的在关外能抗事儿; 萌哥儿这个做儿子的; 才能在宫内受到优待。
恰此时,鸳鸯道:“珠大奶奶来请安了。”
贾母点点头; 叫萌哥儿先去自己屋里的碧纱橱去复习功课,待会儿吃了晚饭再回前院。萌哥儿准备起身进去的时候与李纨打了个照面; 便也团手与大伯娘请安。
李纨敷衍地问了一两句萌哥儿如今的学习情况; 就想拉着萌哥儿再坐一会儿。老祖宗使了个眼色与身边的大丫鬟; 鸳鸯便上前笑眯眯地与李纨道了个恼:“老太太方才还说,萌哥儿要是今个儿课业不能完成,回头二老爷回来; 定是要责罚他的呢。”
李纨见鸳鸯面上一团和气,但是阻拦自己的手却半点不往后退,再抬头见炕上坐着的老祖宗眯着眼睛打瞌睡,显然是不打算如自己的意; 便略尴尬地说:“是我想的不周全 ,萌哥儿快快去看书吧。”
等鸳鸯带萌哥儿往里间去之后,李纨便忍不住微微往前凑了凑上半身:“老祖宗; 孙媳妇想着,兰哥儿当初就是定亲晚了,现在都没能有个一儿半女的,如今苒哥儿也有十八了; 勉勉强强有个武举人的身份也拿得出手,倒是很应该相看起来了,不然再拖下去,说不得比他哥哥成亲还要晚。老祖宗您说……”
贾母看了李纨一眼,这一眼简直要看到李纨心里头去,然后她不紧不慢地开口了:“武举人怎么了?兰哥儿不也是说要压一压明年二月再去考会试?咱们荣国府的地位可是老国公爷一刀一枪拼杀出来的,可不能和那些酸儒一样,搞什么重文轻武的,文举人、武举人,都是举人,苒哥儿是和兰哥儿一样有出息的好孩子。依我这个老婆子看,苒哥儿明年秋天的武进士未必就不能成,再过一年也不过十九罢了,若是真考上了武进士,可以结亲的人家又岂止是好了一星半点?所以,你也别顾着想苒哥儿。爷们想要有一门好亲事,主要还是得靠自己有本事。反而是大姐儿,今年也十五了,珠哥儿的品级不够让大姐儿去选秀女的,要是真去选了宫女,咱们这样的人家倒是要成了笑话。我听说,大房那边都在替巧姐儿相看起来了,大姐儿还比巧姐儿大几个月呢,你这个当娘的,倒是半点不操心?”
【当然不是不操心,这不是因为苒哥儿的事更急么?】李纨还欲再说些什么,想要叫老祖宗改了主意,但是贾母眼皮一抬,就对琥珀说:“去看看,二太太和五姑娘来了没有。”
李纨着急啊:【老祖宗这话说的意思,不就是让自己二儿子继续在黑省呆着,让宝玉调/教么?可是黑省又是什么太平地方?这都要闹天花了!再不早点回来,万一有个万一,这不是要掏了自己的心肝么?】
李纨的小心思,老祖宗怎么可能不知道?但是,天底下就没有得意时候沾了光,危险时候跑得快这么好的事儿,她现在算是看明白了,府里的男儿想要有出息,就不能整天在后宅厮混,一定得吃苦!
【我的宝玉小时候吃了多少的苦啊,这才有今日的成就。怎么我的孙儿能在黑省呆着,你这个做嫂子的,就只想着自己的儿子。还想在这个节骨眼把苒哥儿叫回来?别的不提,现在有多少人的眼睛盯着黑省呢,真是见识浅薄。】老祖宗平时是觉得李纨这个大孙媳妇还挺不错的,至少比儿媳妇辈老大家的和老二家的都识大体,现在这么看看,这人呐,心果然是偏的。老二家的再拿不出手,也是宝玉的亲妈,今个儿也是操心大半天,还主动打发人去王家打听消息,对比之下,这大孙媳妇行事就有些不厚道了……看来之后府里的事,也不能让珠哥儿家的一家独大。
等到琥珀帮王氏和妍春打了帘子之后,李纨就闭口不提想要苒哥儿先回来这事儿了。
老祖宗慢悠悠地说:“今个儿倒是有个事要说,我看兰哥儿媳妇进门也有些日子了,把兰哥儿院子也是管的井井有条的,玉儿又常年在关外,府里的事情全部压给你大儿媳也不好,老二家的,当初因为妍春离不开你,所以让你躲了几年懒,现在,你还是出来操点儿心,好叫你大儿媳多点时间去办正事。”
王氏一听:机会来了啊!我被老祖宗闲置多年,被大儿媳架空多年,现在终于又有了掌家的机会!简直就是时来运转啊,要是宝玉一家子能够平平安安早点回京,那就是十全十美了。
李纨面上火辣辣的,虽然老祖宗给她留了面子,没把兰哥儿媳妇喊来当着她儿媳妇的面说这些,但是只要有太太在,想来自己被分薄管家权这件事,不用过夜就可以阖府皆知了。可是,她没有办法反驳,因为这是长辈的意思,是整个府里老祖宗的意思,遂她只能打落牙齿往肚子里吞,还要微笑着谢过了老祖宗和太太体贴自己的好意。然后找个由头说要去安排晚饭,先告退了。
等到李纨告退之后,王氏对着老祖宗翻来覆去用她比较匮乏的词汇将贾母歌颂了好几遍,把老祖宗恶心出一身鸡皮疙瘩,连一旁八岁的妍春都听不下去了:“太太午后的时候不是还在念叨说下个月是二哥哥生辰了,要给二哥哥做一身夏衫去?”
王氏很努力地回想了一下:自己好像没说过这个话吧?
不过当坐在上头的老祖宗满意地点点头,并且对自己说:“你惯来是个慈母,很好。”的时候,王氏果断点头:“老祖宗可别这样说我,这都是和老祖宗学的。再一个,妍春也到了该学针线的年纪了,怎么也得给她两个哥哥做个荷包、做个扇套什么的。”
妍春:我的好太太,真是萌哥儿嘴里的‘好’队友!
老祖宗看着中午愁眉苦脸还在担心宝玉安危的、下午得知能够伸手再得一部分管家权就开始笑眯眯的王氏,心道:【这世上,还是蠢人活得乐呵。】
以上,后宅事宜,不过是东风和西风的关系,然而不论氏东西南北哪个风,老祖宗稳稳当当坐在最中央,想让哪一方强,哪一方就能压倒另外一方。
荣国府众人听到这风向又变了,不知道珠大奶奶是哪里惹得老祖宗不痛快了,反正这一切和大房没啥关系。二房里头的小三房武氏快临盆了——就算没有怀孕这事儿,管家也轮不到她一个庶子媳妇,她乐得轻松;兰哥儿媳妇是新妇,闻言倒是有些惴惴不安,但是老话说的好,隔辈亲,王氏对李纨虽然是各种挑剔,但是对大孙子的媳妇儿还是很温和的,所以兰哥儿媳妇对于要分摊到一些管家权这件事,总的来说还是喜大于忧。
不过不管哪个当家,同萌哥儿都没有关系,他是二房小二房留在京城唯一的苗苗,又是每天都要进宫陪大皇子读书的,整个府里,他的待遇堪比他大伯贾珠了。
…………………………
萌哥儿的信走得很快——是和十六的旨意一同发出去的。
十六明旨,天使抵达冰城之后,对现任王巡抚、贾将军下令,查清天花来源之后,务必要令造此大孽之人对此事作出一个交代,若是己方心怀叵测之人,则押解回京,三司会审后斩立决并连坐;若是……
这是自今上登基之后,头一次发这么大的火,头一次用这么严厉的措辞,头一次明旨提到株连。
可见对于这个时代的人来说,天花之疫,足以动摇国本。
黑省的几位将军收到旨意之后,都是有些迫不及待了:【陛下这个意思,再结合最近查探天花来源得到的眉目,那么关外,迟早还是得有一战。不是去年冬天玩笑似的相互试探,也不是去年冬天那么憋屈地只能趁着天黑高筑城墙缩在里头当王八,而是为咱们大明的官员和驻军们讨回公道,名正言顺地出兵去要个说法!】
天时地利人和都有了,只等一声令下。
如果说大明黑省这边已经是在摩拳擦掌了,那么朵颜三卫那边的情况并不太好,因为他们首领三人是的的确确染上了天花的,在林如海等人离开的当天就发痘疮了,如今二十多天过去,福余卫的首领已经死了,泰宁卫的首领奄奄一息,剩下一个朵颜卫的首领情况也不太妙。
因为他们只有巫祝之类的巫医,原本很多时候有族人生病,都是什么吃吃草灰喝喝符水的,这种医疗水平,在面对天花这样的瘟疫之时,根本就毫无招架之力。
其实若是大明这边没有金手指粗得堪比金箍棒的宝玉在,这一次的天花之灾会使得关外人口锐减,并且在原本的历史上,朵颜三卫也几乎族灭,阿鲁台原本是雄心壮志想要南下的,因为年岁已高,还未实现野心的中途老死了,最后便宜了黑省东北方向的女真人,女真部族由此壮大发展起来……当然,大明的历史从十六当年在宝应县被绑却又得救开始,就拐了一个大弯,现在已经奔向未知的未来了,所以女真部族想要捡漏发展,是不可能的。至少这一次,是绝无可能的。
第398章
十六的圣旨在四月初抵冰城; 此时,一场原本会死万千人的瘟疫已经被黑省众人上下齐心给掐死在预谋之初,正是军心齐的时候; 恰此时; 又得了陛下的背书,只差查明真相就可以痛痛快快地将幕后黑手绳之以法/一网打尽了。
要知道; 去年冬天形势不好的时候,户部的钱尚书就忍着心痛做了预算; 拨了粮草来关外; 再加上本次和沈千针、几位御医一起来黑省的王子腾还带兵两万; 黑省现在可谓是粮草和人手都很充裕,绝对可以经得起一场大战。
而最后,查明真相的过程简直容易得叫人发指!
却原来; 是那一批奉命挟持了朵颜三卫首领的鞑靼人——他们有些是阿鲁台的死忠,有些则是被阿鲁台的重金利诱,才来干了这基本上九死一生的险恶差事——当日事毕之后,他们也没有赶回鞑靼; 而是就近找了个山谷藏起来了。
说这些人,倒是算运气很不错的,他们知道自己等人先前随身携带的东西有多么危险; 所以接触的时候都万分小心,并且在后来同伴之间,都没有靠近一丈之内的距离过,所以只有几个中了招。原本他们想的是若是有感染了天花的; 就把人安排到大明里头去,继续祸害人家,但是真的叫这些人看见天花的可怖之后,原本就侥幸逃出生天的鞑靼人反而有些退却了——当时汗王给的差事就是控制朵颜三卫首领并且让大明的人多多接触朵颜三卫的人,顺便把脏东西撒进要送回大明的物资里,可没有包括在事成之后还要冒着生命危险去扛着同样感染天花的同伴走好几百里的路去大明——什么?叫那些感染了天花的病人自己去?当初鞑靼的领头人也是这么想的,但是真看到手下人天花发作之后才知道自己想的太天真,这头两天就烧糊涂的人,是能骑马呢、还是能走路呢、还是能赶车去大明呢?叫他们凭自己的本事混到大明的城池里头去,根本是不可能的。
那么剩下活着的人就盘算着,给这些已经发了天花的兄弟一个痛快,直接毒/死了埋掉。然后再派人去黑省打探一下情况,好回去给汗王复命。
而黑省,一开始被宝玉整治得如铁桶一般,留在里头的细作才冒头就被抓起来严刑拷打了,这群鞑靼人(括弧,非专业细作出身)好不容易混进城里,还没来得及打探,就被来了个瓮中捉鳖,捉到三只。
那鞑靼人左等右等等不到回来的人,心里很是不放心,于是又派了五人去打听,第二次派去的人不只是去黑省,还有去吉省的。然后毫无意外地,去黑省的三人只是再一次给黑省西边的驻军送功劳罢了。反而是吉省的军务确实有疏漏,派去那儿的两人飞奔赶回来,带回来的消息则是说大明那边一切如常,没有任何关于天花的传言。
鞑靼这一队的领头人心知不妙——因为这些天花痂粉是再不会出错的,不然朵颜三卫的人和自己手下的人的病症该怎么说呢?可是奇就奇在,为什么大明那边一点风声都没有?难道是大明使团发病太早了,全都死在了半路?
【不,不可能。】鞑靼这边的小头领对于黑省的消息是两眼一摸黑,他还是有些不死心,遂再派人从吉省入境,想要转道去黑省打探消息。
但是派出去的第三拨人回来的时候,带回来的消息是:大明近日有军队调动,京城派了大军来关外,目的不明。
【所以么,黑省肯定是出事了,我还以为这些大明人是百病不侵的呢!】鞑靼人小头领很是得意,准备回去给阿鲁台汇报这个好消息,告诉汗王,大事已成,再过半年一年,等关外成了死地,咱们鞑靼大军随随便便就可以占下大明关外的不少城镇了。
却不料,几次三番有鞑靼人打探天花这个关键字眼,早就落在了有心人的眼里,所以每来一批探子,只要进了黑省,都被抓住了,哪怕如王巡抚,也自知手下人并不善刑/讯(更重要的是他知道自己前阵子差点就丢了官,要是在这事上还不多加配合贾瑛,恐怕是真的要完蛋)便把人交给贾将军了。
时隔多年,宝玉再次用上刑/讯的法子,倒是叫黑省的驻军们先是吓了一跳(因为他们没想到虽然武艺高超但是斯文俊秀的贾将军居然擅长这个,而且这么血腥暴力还带着美感),而后便是用心记下,打算以后学以致用(毕竟黑省是三面临外族之地,防细作特别厉害,所以军中的人多会一些刑/讯手段,不过现在更是眼界大开),至于说同情这些鞑靼人或者是觉得贾将军的手段太残忍?开什么玩笑,对敌人仁慈就是对己方残忍,何况这一回这些鞑靼人都用出这么狠毒的计策了(刑/讯出结果),难道咱们大明人还要和和气气你地把人家请到监牢里,指望人家良心发现说出真相?
也亏得宝玉的厉害手段,第一时间审出了这三批人的口供,然后直奔鞑靼人藏匿的山林,把准备启程回去的鞑靼人全部捉了个齐全。
人证物证俱全:天花,是鞑靼以朵颜三卫为传染源,目标直指大明的恶毒手段。
还有什么可说的?
黑省四大副将直接请命,肯请带兵成为先锋,攻打鞑靼;吉省将军想要将功赎罪,也摩拳擦掌开始点兵;便是护送太医来,原本肩负别的任务(黑省若有不妙就要弃车保帅)的王子腾,也琢磨着,能不能走走亲外甥的关系,捞一点军功——须知道,他这些年听着是好听,总代天子巡边,可是实打实的军功已经二十来年没捞过了,而且武将到这个地步,越是高层越是难升,这今次来黑省,简直就是送上门的好事,王子腾实在是不想放过。
但是宝玉却没有答应他们,反而要上奏京城。
众人皆是不解:【陛下明明已经给您旨意了啊,查明真相之后可便宜行事!您怎么还这么磨蹭呢?行事也为免太小心了吧?】
宝玉看着坐在自己左上首的亲舅舅,和坐在自己下首的四位副将,这五人的脸上倒是一致的渴望神情,他摇了摇头,耐心解释:“鞑靼的阴谋是天花祸害我们大明,同样中了他毒计的还有朵颜三卫,进攻鞑靼最近的路程必须穿过朵颜三卫的草场,若不然就要北上从女真借道或者南下至大宁出兵。”
北上从女真走,人家十有八九是不会同意借道的,毕竟人家不只是担心天花,还担心大明军人进出他们腹地绘下地图以图日后呢;而从大宁发兵,需穿过吉省,辽省,直到直隶,大军行进这一路最起码得半个月功夫,这还是急行军加水泥路,这不是瞎折腾么?
更重要的一点,王子腾和四位副将想到了,说也不敢说——几万大军从黑省直奔直隶,万一领军的人是有二心或者被人攻讦有二心呢?毕竟直隶可是京城所在,大军压境,即便一路的省肯配合,京城百官也不会答应的。
不过重点是:“也许,朵颜三卫那边的情况还行呢?”【那咱们的人就不用担心在穿越朵颜三卫地盘的时候染上天花了。】王子腾说完这句,也觉得自己这是太心急了怎么能问出这么没有水准的问题——朵颜三卫怎么可能没事,要是朵颜三卫能够成功躲避这一场天花之灾,那说明什么?是天保佑他们还是……黑省有人给朵颜三卫提供了种痘良方?
满室寂静了一会儿,然后裴副将第一个站起来道:“将军大人思虑周全,我等惭愧。”嗯,拍马屁,还是资深脑残粉业务最熟练。
…………………………
宝玉飞进京城的折子自然不仅仅是汇报审讯结果和申请出兵这么简单,还有附上黑省的种痘良方以及已经痊愈了的沈千针。
如是一来,京城也可在沈千针的主持下开展种痘了。
当然,第一批种痘的,是牢里的死囚等等,便是为了再以防万一。
其结果自然是喜人的,基本上,大明已经可以骄傲地宣布:天花不再是绝症,而是可以预防的疫症!
……………………
在此之前,先说回冰城,宝玉摆平了急躁的手下、劝说了同样浮躁的吉省将军和舅舅王子腾,然后拿着萌哥儿随圣旨一起来的信去找黛玉:“玉儿,萌哥儿的信……”
踏进将军府后宅主院,宝玉便看到钱嬷嬷和三月等人给自己做杀鸡抹脖子的表情。
然后只见眼眶肿成烂核桃的黛玉一个扭身,背对自己:“表哥还来做什么?亡羊补牢?”
宝玉略不安地摸了一下鼻子:糟、糟糕了……
第399章
是了; 黛玉本就是聪慧多思的性子,从有黑省驻军近来一次次奉表哥手令取药开始,她就觉得不对劲;等到二月来请安的时候; 她稍微问了几句二月婆家的近日日常; 就心头有了五六分的确定;再等到冰城街上开始戒严,那还没来得及扩散就被掐灭的关于天花的流言等等; 足以叫她知道,黑省情势不妙。
黛玉左等右等; 等了大半个月; 只等来二更匆匆忙忙来前院拿了宝玉的换洗衣裳; 而……而她叫钱嬷嬷扣住二更,然后去前院询问当下情况的时候,二更吞吞吐吐说不出个所以然;黛玉便又问京城来与朵颜三卫谈判的官员们(林如海等人)如今在哪儿; 二更一下子就急出一头汗。这还有什么不明白的?定然是凶多吉少了!
所以说,起初,宝玉是好心,因为事关天花; 并且得了天花的人是和林如海同个队伍的,为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