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富士康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红楼]迎春是个小福女-第105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欧阳轩之所以愿意娶薛宝钗,是因为之前遇见过,也知道薛宝钗的一些事情,这才答应这一门亲事。
  薛家确实有一些上不得台面的事情,但是其他家里也有一些事情。
  这也不是大麻烦,何况薛宝钗是出嫁女。
  欧阳轩看中的是薛宝钗的端庄大方,处事得体。
  在靖南伯府,没有那么好过的,各房之间都有矛盾,又有一个老太太在,矛盾就更大了。
  要是老太太没在,各房分开,那些人搬出去,倒是简单。一大家子住在一起,就容易有各种矛盾。
  好在靖南伯府不像是荣国府那样,二房没有压着大房继承人。
  欧阳轩是靖南伯的嫡次子,他也没有肖想府里的那些东西,出生晚了,就该认命。不想着家里的东西,就努力读书或者练武,从文或者从武,走出一条道来,那才是最重要的,自己走出来的,也安稳。
  “母亲那边,你也不用怕,她必定乐意你这么做的。”欧阳轩站在薛宝钗这边,绝对不能让他们随便借东西,“以前,母亲的东西就被他们借出不少,嫂子的,也有被借,后面才没借的。”
  只是后面没借,就被说了。
  要是那些人有借有还,何至于不再借他们呢。那些人就是把大房的人当作可以打秋风的对象,欧阳轩不可能让妻子再步上母亲和嫂子的后尘。
  “那我便做账了。”薛宝钗听到她夫君说这些话就安心了。
  正如同她夫君说的,她的婆婆靖南伯夫人也帮着她在老太太面前过了明路。
  虽然其他房的人没有那么好相处,但是婆婆、嫂子等人都还好,这也就让薛宝钗安心很多。
  二房有时候会跟靖南伯夫人说薛宝钗原本看中二房的男的,靖南伯夫人也不多理会。
  靖南伯夫人没有随意就被人挑拨,薛宝钗自是对这个婆婆不错,也没有越过嫂子。
  等到薛蟠出事后,因为这里面还牵扯王子腾,还有其他的事情在里头,靖南伯府也就不好出手。
  薛宝钗倒也没有多不甘心,再不甘心也无法,只会让夫家的人对她不喜。她有儿子在,也得为儿子考虑。
  好在再薛蟠流放西北之后,靖南伯府的人允许她跟薛家都走近。
  薛夫人也不觉得薛宝钗有多不顾家里,这已经极为不错,让外头的人知道他们薛家跟靖南伯府关系好,那些人也就不敢动薛家。
  “要是不方便,就我过去。”薛夫人见女儿多次来家里,也担心靖南伯府的人不高兴,宁愿自己厚着脸皮过去,也好一些。
  “无妨的,他们允许的。”薛宝钗想自己嫁进靖南伯府有一点好,那就是她的夫君、公公婆婆都比较开明。
  “这就好,这就好。”薛夫人就担心薛宝钗惹她夫家不开心,不想让女儿的婚姻生活受到影响。
  薛夫人还是想让女儿幸福一些,别为了薛家的事情影响到女儿的生活。
  看着母亲红着眼睛,薛宝钗轻笑,好在母亲当年选择的是靖南伯府。虽然靖南伯府有一些糟心事情,但是她过的日子还算不错,夫君对她挺好的,有儿有女,也有希望。
  “女儿很好,真的。”薛宝钗说的是真话,不是假的。
  幸不幸福,这都能看出来的,她不是装的,也没有必要为了面子而装。


第151章 番外这些女子
  一谢冉; 薛少夫人
  在薛蟠流放西北之后; 谢冉就多照顾孩子,还请了夫子照顾孩子。
  让孩子们能够平平安安的长大,也能明白不少事情; 明辨是非。薛少夫人也没有隐瞒孩子们,还是有告诉他们薛蟠的事情。
  毕竟薛蟠的事情也曾在京城闹开过; 孩子们出去交际的时候; 也可能被人询问到。
  好在孩子们都很懂事,她的大儿子读书不错,选择去参加科考。而家业就由读书天赋不高的小儿子承担起来,家里总得有人能撑得住,不能总依靠着薛宝钗。
  曾经的薛夫人都成了薛老夫人,薛少夫人成为薛夫人。
  随着他们的年纪的增长,迟早会老去; 还是有新生力量上去。
  谢冉就是想孩子们自己能立得住,不能总想着依靠薛宝钗。等薛宝钗过世之后; 薛宝钗的孩子们对薛家就没有那么好。
  一代人是一代人,谢冉明白这个道理。
  薛明是谢冉的大儿子; 在他长到十五岁,刚刚考了秀才之后,就接到薛蟠去世的消息。
  薛蟠流放西北之后; 倒是坚持了挺多年的,活了那么多年。
  “去了吗”薛老夫人还活着,身体也挺健康的; 当她听到薛蟠去世的消息时,愣住了。
  “是。”薛明点头,“说是喝了酒,摔沟里的。等人发现的时候,已经去了。”
  因为西北离京城远,那些人也不可能送薛蟠的尸体进京,就给火化了,把骨灰送了过来。
  许多流放的人,最后都是客死他乡,尸体也不能回到故乡。
  薛蟠这等有人收尸的,已经算很不错的了。
  至于是骨灰还是尸体,薛家人也不好计较这么多。
  因为薛蟠出事,薛明得守孝,也就暂时无法继续参加科考,就只能再等着。
  薛明倒也不怨恨薛蟠,他这些年也有去过西北,看一看薛蟠就回来。
  如今,父亲出事,薛明不意外,薛蟠本来就是一个享受美好生活的纨绔子弟,何尝受过那些苦。
  这些年来,家里总有给薛蟠寄不少东西,但是那些东西也没有多少。
  父亲做错了事情就得承担责任,没了便没了,他和弟弟会把薛家发展好。
  在给薛蟠办完后事之后,薛老夫人就避居佛堂,多念经书。
  谢冉这个薛夫人就得多顾着薛家,顶着。
  要问谢冉后不后悔嫁入薛家,她不后悔,瞧瞧,薛蟠被流放之后,她的日子过得挺好的。
  薛蟠去了,薛老夫人不管事,这薛家就跟落到她手里似的。儿女孝顺,她也不贪慕薛家的东西,该放手的时候就放手,那么这个家也就没有什么矛盾,以后再等着儿媳妇孝顺她。
  她的小日子过得很好,她不后悔。
  嫁给薛蟠,守活寡,可没有那么多妾室刁难她,舒心。
  嫁给别人,可能日子艰难,贫贱夫妻百事哀,也可能守活寡,看着夫君跟别的女子恩爱,那么她的日子必定没有那么好过。
  所以她不后悔
  二王夫人
  在贾珠为贾老夫人守孝一年后,贾珠又要带着妻儿去赴任,他还得去当县官,不可能一直待在京城。
  贾珠也不喜欢待在家里,不喜欢多跟父母接触。
  父亲当年逼着他读书,让他读到后面身体都读差了,而父亲却也没有关心他,只关心他读书成绩好不好。
  因此,他对父亲的观感也就没有那么好。而王夫人呢,贾珠就是贾宝玉克着人了,变成灾星了,母亲才没有那么疼爱贾宝玉,才想疼一疼他这个大儿子。
  贾珠哪里可能愿意接受王夫人所谓的好意呢,对方以前还给他送女人过去,让他非常不开心。
  就算是现在,贾珠也认为王夫人还想给他安排人,否则又怎么会说把身边的丫鬟给他,让丫鬟帮衬她这个母亲照顾他。
  “不必了”贾珠拒绝王夫人所谓的好意,他一点都不带着王夫人身边的人走。
  “你妻子年纪”
  “母亲。”贾珠打断王夫人的话,“儿子的年纪也大了。”
  别光光是李纨的年纪大了,贾珠真没有纳妾的意思,没有想要王夫人身边的丫鬟。
  “若是您想派人盯着儿子,那就算了。”贾珠道,“您也别费尽心机,省得儿子半路还得发卖她们。”
  若没有卖身契,那些人就在王夫人的掌控中,要是给了卖身契,贾珠就半路发卖那些人。
  贾珠的意思很明白,他跟以前的他不一样。
  这一年来,他们相处得看似好,实际上也有不少问题,只是没有多说。
  父母的年纪都那么大了,贾珠哪里可能跟他们多计较。
  但是这带人是不可能多带的,贾珠目光坚定,没有丝毫可以商量的余地。
  王夫人见此,也就没有多说,怕儿子太过气愤。
  “兰哥儿就在京城读书吧。”王夫人没有再说丫鬟的事情,“有他在,我跟你父亲也安心些。”
  “是,他在京城读书。”贾珠没打算带着贾兰去,确实得让儿子陪陪父母。
  在贾珠等人离开京城之后,王夫人就多顾着贾兰。
  王熙凤那边跟王夫人接触的更少了,贾琏终究还是知道王夫人跟他的兄长的死有些关系。
  哪怕王夫人一开始没有想要他的兄长死,就是想让他掉进水里受点折磨,但是人还是死了。
  即便找不到更多证据,只是一个老妈子的话,治不了王夫人的罪,贾琏也不可能多靠近王夫人。而王熙凤是贾琏的妻子,自然也得夫唱妇随。
  没有证据,贾琏也不愿意让王夫人好受,私下里让人传了王夫人的流言,让王夫人的名声越发不好。
  王夫人的名声不好,也就没有多少人给她请帖,让她赴宴。
  等王夫人知道那些流言时,流言已经传得很广了。
  王夫人首先就想到王熙凤,冲去了一等将军府,要找王熙凤算账。
  “证据呢”王熙凤好笑地看着王夫人,“婶婶有什么证据证明外面的流言是我传的,就这么就上门要说法,不大合适吧。若真要说法,也是我们去找您要说法啊。”
  王夫人还真没有证据,她就是想王熙凤曾经试探过她,那么会不会是王熙凤说出去的呢。
  于是她就跑来找王熙凤了,想用长辈的身份压一压王熙凤。
  然而,贾老夫人已经不在了,大房这边不可能再给王夫人面子。
  “婶婶以后还是别上门的好。”王熙凤道,“父亲和我夫君今儿都没在家,要是他们在的话,只怕婶婶可就没有这么好过了。”
  “你”
  “流言不流言的,婶婶心里清楚。”王熙凤冷声,“只是流言,婶婶就该躲在被窝里偷笑了”
  王夫人气得脸色都白了,最终还是被赶出了一等将军府。
  当贾政得知王夫人因为外面的流言去找王熙凤的时候,脸色没有多好看。王夫人在他这边已经没有多少信誉可言,他真的相信王夫人可能做出那等事情来。
  找王夫人要解释,是没有必要再找的。
  因为王夫人会有各种解释,贾政没有少听那些乱七八糟的解释,等到最后,王夫人不还是做了那些事情么。所以贾政这一次就没找王夫人要解释,而是少去王夫人的房里。
  而赵姨娘那边,贾政也没有多顾着,毕竟赵姨娘年纪也大了。他没有必要总是去一个妾室那边,他也不可能给贾环那么多东西。
  王夫人在贾政这边是失宠了,好在贾政也没有多去赵姨娘那边,她还能自我安慰一下。
  贾兰知道那些事情之后,只觉得他的祖母是一个非常复杂的人,难怪父母让他多注意祖母,也别多听他的话。父母是怕他走上歧途吧,他一定听父母的话。
  然后,王夫人就发现贾兰跟她疏离,她想贾兰是男子,没有那么靠近她,这也正常。
  这一辈子,王夫人很要强,也想得到各种好处,等到最后一场空,亲情没了,夫妻情分也没了。
  三贾惜春
  贾惜春出生的时候,贾敬还在道观里,也就只有母亲严老夫人多关心她。
  她也就没有感受到多少父爱,她的兄长贾珍比她大那么多,侄子贾蓉也比她大很多。
  好在母亲关心她,让她也安心很多,也能调皮捣蛋一点。
  不过她还是很懂事,小小年纪就知道关心母亲,也知道母亲生她不容易。母亲年纪那么大,还生了她,可以说是用生命在生她。
  用生命去生孩子,应该是很关心孩子,爱护孩子的。
  因此,贾惜春也没有多闹腾,还有乖乖地跟女夫子学习,不让母亲担心。
  严老夫人看着贾惜春那样,就觉得夫君不在,她得更关心关心女儿才对,不能让女儿觉得她跟旁的人不同,认为她的父亲没有在家,就不能肆意生活。
  两母女都非常关心彼此,其乐融融。
  至于尤氏等人,严老夫人不是不让女儿跟他们多走近,而是年龄差距太大,也走不到一处玩耍,倒不如自然接触。有碰见就多说说话,没有遇见,便也算了。
  等到贾惜春长大之后,贾珍没了。本来兄长就靠不住,没有兄长了,以后就更不好靠家里。
  严老夫人都晓得,贾蓉比贾惜春大那么多,又是晚辈,要是贾惜春在夫家真出什么事情,他只怕是靠不住的。
  所以严老夫人给贾惜春选择淮安侯府的嫡幼子,受宠的却没有被宠坏的嫡幼子。两个人都是被宠着长大的,好在两方都明理,懂分寸,那就能生活得好。
  要是两个都是被宠坏的,不懂礼数的幼子幼女,那就不合适。
  严老夫人为贾惜春考虑了很多,看了不少人,还让人去打探消息,最终才确定这一家。
  以贾惜春的身份而言,嫁给嫡幼子还好,很难嫁给更高身份的人。
  在贾惜春出嫁的前一天,严老夫人给贾惜春一个放了许多银票的匣子。
  严老夫人还给贾惜春好几个金砖压箱底,她没有打算把她的那些东西都留给贾蓉。
  府里一脉单传,传到贾蓉的手里,本身就已经有许多银钱。就算还了户部的银钱,家里也不缺银钱。
  于是她就把手里的大部分银钱交给贾惜春,她也留了一部分,毕竟还得打赏丫鬟等。只要她还活着,就有需要银钱的时候。
  “都收好。”严老夫人告知贾惜春,“你夫君再受宠,日后分到的家财也不是特别多,你手上有些银钱才好。”
  “母亲。”贾惜春看着匣子里厚厚的银票,眼睛都红了。
  “我这边也不需要那么多银钱,你就拿着。”严老夫人道,“自己藏着,也别都给你夫君了。女人,还是得有自己的嫁妆银钱,才好过日子。”
  “嗯。”贾惜春点点头,“女儿一定会过好日子。”
  事实证明,贾惜春过得很好,她的夫君也很照顾她,两个人过得很舒心。
  在贾惜春怀孕的时候,贾敬去了,中丹毒去世的。
  虽然贾惜春跟贾敬见面的次数少,但到底是亲生父亲,她还是有过来,只是待的时间不长。
  而严老夫人倒是活得比较久,女儿过得好,又有曾孙在,心宽了,没有思考那么多,当然就活得长久一些,也自在。
  严老夫人活得久,尤氏没了夫君就只能熬着,因为严老夫人活着,她也就没有多管尤家的事情。只能让尤大娘处理尤家的问题,好在她没有多插手,也就没多惹麻烦,严老夫人对她也还算满意,秦可卿也敬着她。
  这么一来,尤氏的日子倒也不差,平平淡淡的。
  四贵妃
  贵妃在皇帝还是皇子的时候就嫁给他了,也怀过身孕,因为意外掉了,从此不能再怀孕生子。
  虽然不能怀孕生子了,她一点都不慌张,一个侧室怀孕生子,不一定就好,也容易走歪。没有孩子,那么她就不必去想那么多,只要夫君多来她这边就好。
  后来,皇子当了皇帝,她也依靠皇帝的那点愧疚和情分,做了贵妃。
  即使无儿无女,她也稳坐贵妃的位子,皇帝也时不时来她这边。
  贵妃知道,这就是因为她懂得分寸,没有去肖想不该想的。不像是淑妃,淑妃用了手段生下庶长子,那又如何,庶长子成了皇长子,一样不受皇帝重视,还成了皇帝认为是污点一样的存在。
  皇帝重视嫡庶,敬重皇后。
  贵妃都明白,所以她也敬重皇后,皇后是一个好皇后,也没对她们这些妃嫔下黑手,也没有苛待那些皇子皇女。
  这样的皇后,脑子多么清醒啊。
  皇后已经是六宫之主,完全没有必要跟后宫妃嫔多争宠,也没有必要用那些卑鄙的肮脏手段。适当的警告,若是那些妃嫔过分,再动手,那也来得及。
  在这个后宫之中,贵妃最为佩服的就是皇后,皇后能忍,也是一个端庄大方的人。
  因此,贵妃总是站在皇后这边,说她站在皇后这边也不大对,她那么做也都是为了她自己能在后宫站稳脚跟。若不是皇后好,她又怎么可能跟皇后交好呢。
  后宫的孩子就没有几个单纯的,贵妃虽然没有孩子,却也没有多关心那些皇子皇女,顶多就是关心关心太子和五公主。
  嫡出的孩子本就应该得到更多的关注,关注他们也更加名正言顺。
  贵妃没有孩子,便养了几只猫,她时常抱着那些猫出去玩耍。
  她不怕有人利用她的猫做什么,要是那些人有本事,那就利用吧。
  贵妃之所以关注到三公主,也是因为猫。
  原来刁蛮任性的三公主喜欢猫啊,还救了她的猫。贵妃认为既然三公主救了她的猫,她就代替猫报恩,提点三公主一二。
  “在这宫里,母女情分往往不如母子情分。”贵妃抱着猫,给猫顺毛,“想想你的华阳姑姑,再想想前朝的元月公主吧。”
  贵妃没有多说,也不打算跟三公主走得太近,免得淑妃作妖。
  她愿意提点三公主,不代表她愿意天天见到三公主,也不想被人强塞一个女儿。
  这些年来,就有妃嫔想把女儿塞给贵妃,记到贵妃的名下。
  她这个贵妃看上去像个傻子吗
  她不可能答应那样的事情,那些妃嫔不过就是利用她罢了。
  要是真有意,就不是让一个已经知事的七八岁的孩子凑到她的面前,有本事就把刚刚出生的孩子抱到她面前。
  不过即使她们那么做,把刚刚出生的孩子给她,她也不打算帮助别人养孩子。
  贵妃不认为自己非得要一个孩子,不是亲生的孩子就不是亲生的,等到孩子长大之后,迟早会知道。要是遇见一个养不熟的孩子,那就糟心了。
  所以养一个不确定的因素,还不如养猫。
  哪怕这些猫总会跑,但是这些猫就是解闷的玩意儿,又不是人,何必指望猫守着人呢。那些人还可能做不到,就别指望猫了。
  后来,三公主听进贵妃的话,却也没有多靠近贵妃,偶尔靠近。
  这让贵妃觉得三公主本性还不查,能教导一二,也就多提点了一些。
  多年后,皇帝去世,贵妃成了贵太妃,三公主和三驸马也回京了,三公主时常进宫看望贵太妃。
  贵太妃想,虽然她没有儿女,但是这一生过得也算顺遂,母族繁荣,老了,也有一个三公主来看望她,成为皇帝的太子对她也不差。
  她还经常给成为太后的皇后聊聊天喝喝茶,这日子也算是有滋有味。
  在这后宫中,又有几个妃嫔能把日子过得跟她这么舒服呢。
  别人都道她无儿无女可怜,可她却觉得那些人更加可怜,为儿女去争,最后不是失宠,就是失意,过得不如意呢。
  “今儿的茶不错。”太后笑着道,别人不知道,她却知道贵太妃很喜欢这般悠闲的生活,贵太妃的小日子比其他太妃舒服多了。


第152章 番外温馨
  贾迎春和江秋白到了修真界之后; 就经常看到有人在飞,这可能跟他们所在的地点有关; 正好在人家需要从这个地方路过。
  他们两个人谁也没有出现失忆的情况; 没有狗血的失忆忘记曾经深爱的剧情。
  这两个人倒是在修真界安安稳稳地生活下来,他们这个年纪也过了人家测试灵根收徒的年纪。
  贾迎春没有想找一个宗门拜师待着; 她想着自己空间里的那些仙器神器的,再想想那些丹药、符箓,她完全可以摆摊赚灵石。
  大胖橘医药系统大佬; 你不缺灵石,谢谢
  不错; 大胖橘医药系统也跟着过来了。
  系统还用着大胖橘的身体; 它认为大胖橘的身体挺好的,还能吃小鱼干。也没有想着要一只小狐狸的身体,它又没有要修炼。
  小狐狸的身体要是有狐骚味,那多不好。
  还是继续用大胖橘的身体,大胖橘的身体好用; 还毛绒绒。
  它认为那么多人喜欢毛绒绒的橘猫,必定跟橘猫的毛绒绒有关系,猫还普遍一些; 能让人喜欢一些。
  来到修真界之后,大胖橘医药系统没有少被人瞧不上的; 因为它没有修为啊。
  医药系统表示它根本就不要修为,它已经跟主系统申请更新了,更新了一些丹方。那么它在这个修真界; 也就能继续发扬系统的作用,推广那些有用的丹方。
  “今天扫描多少灵植了”贾迎春伸手摸摸大胖橘的头。
  大胖橘医药系统
  成天就得扫描那些灵植,修真界的灵植跟凡人界的药草又不大一样,它有很多灵植都还没有扫到过,所以还得努力扫。
  一个自己做任务的系统,也挺艰难的。
  “又用兽兽要吃我。”大胖橘医药系统感慨,它去森林扫描灵植的时候,就遇见那些灵兽什么的,一个个都把它当食物,想要吃了它的身体。
  虽然大胖橘的身体没有修为,就只是一个普通的猫身体,但是它是系统,怎么可能让那些灵兽轻易吃了它的身体。
  “因为你胖啊。”贾迎春道。
  “可是又没有灵气。”大胖橘医药系统表示那些灵兽就应该吃有灵气一点的东西。
  “能吃一点是一点。”江秋白从外头走了进来,手里还抓着一只灵兔,“今晚吃尖椒炒兔肉吧。”
  “好。”贾迎春点头,走到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