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富士康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红楼]迎春是个小福女-第99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我这身体能熬几日就是几日。”贾老夫人开口,“你们也不必多来瞧我。”
  贾老夫人是喜欢热闹,可是她现在对那些曾孙曾孙女就没有那么好,没有当初对贾元春对贾宝玉的热情。
  “日子还长着呢。”王熙凤笑着道,“您可别这么説,我们还是想多瞧瞧您。来这儿,也不是看您能熬几日,就是过来跟您说说话。”
  “有什么好说的,都这个年纪了。”贾老夫人现在就觉得自己在熬日子,两房关系不好,她改变不了。
  哪怕他们有过来瞧瞧她,贾老夫人心里也不是滋味。
  她当初疼爱贾宝玉,结果贾宝玉都没有过来说看她,哪怕他们不让他进门,他也没有过来看看,送点东西。就算被拦在外头,她也知道他来过了啊。
  可是贾宝玉没有过来,贾老夫人就想自己到底白白疼了这么一个人。
  江月就更不可能过来,贾老夫人以前就不喜欢江月,江月又达到目的了,当然是守着贾宝玉过日子。
  “不喝粥,喝些酸梅汤”王熙凤道,“这里的东西都是嘉和送过来的,她亲自种的。”
  “她天天就种那些东西。”贾老夫人道,因为嘉和郡主经常送她自己种的东西,这些东西在贾老夫人的眼中,反而没有那么珍贵。
  即使这些东西在外头人的眼里再珍贵再稀有,对贾老夫人都没有多大的吸引力。
  王熙凤听贾老夫人那么说,也知道对方不感兴趣,就没有多说。
  二房那边,王夫人也感觉贾老夫人的身体大不如从前,她还想着贾老夫人的体己,可是她没有办法多说。贾老夫人现在已经很不喜欢她,还让她少过去了。
  王夫人就跟贾政说,“不如把兰哥儿接回来吧。”
  她想到了她的孙子贾兰,让孙子在京城读书也比在小地方读书好。
  她以前就想让贾兰回来,可是儿子没有送贾兰回来,也不理会她派出去的人,她也无奈。她也知道她跟贾珠的关系不大好,她认为这里面有李纨的错,必定也有贾宝玉的克的。
  贾宝玉没有出生之前,她跟贾珠的关系多好,跟李纨的关系也不差。
  在贾宝玉出生之后,她跟大儿子的关系就没有那么好,还在她不知道的时候恶化了。
  “行吧。”贾政点头,“回来也好。”
  嘉和郡主府,贾迎春拿着一把剑练剑,结果那把剑啪嗒一声,断了
  这是显示她的修为很高吗
  贾迎春就是看江秋白练剑练得那么好,就想自己是不是也应该练一练,不能整天就画符炼丹,还是得有一点武力值。不能单单让植物当武器,也不能总是用法力,不用其他武器。
  “这剑的质量太差了。”贾迎春开口,她就是一不小心输入多一点灵力而已,结果这把剑就断了。
  “是,是质量不好。”江秋白看着地上的那把断剑,心想心上人的修为比他想的还要高,抬头看向有些不知所措的贾迎春,“用你给我炼制的”
  用我的就用我的,为什么还要用你给我炼制的呢
  贾迎春觉得江秋白这嘴巴说话怎么合谋说呢,就不能直接说用我的呢。
  “不了,我适合练剑。”贾迎春道,“剑修太清苦,不适合我,我适合当小仙女。”
  挥挥手,一片翠绿的植物。
  贾迎春想这样更加仙气一点,至于一剑劈开一座大山,这种行为还是留给别人,让别人表现。
  “绫缎飞纱,也许更适合我。”贾迎春一本正经地道。
  “不怕遮住眼睛吗”江秋白提出问题,控制不好,就蒙住自己的眼睛。
  “”贾迎春心想必须等到修真界的时候再圆房
  小白竟然拆穿她,不懂得不能说别人的弱点么,“其实那样也很美,朦胧美。”强大的求生欲让江秋白说出了这样的话。
  “等着鲜血染红纱布吗”贾迎春幽幽地道,美什么美,还凄美呢。
  “用我的血。”江秋白坚定地道。
  这天真的聊不下去了,贾迎春撇嘴。
  江秋白上前搂抱住了贾迎春,“我来教你练剑吧,慢一点,少输一点灵气。”
  那么他们又能多靠近,江秋白认为这很不错,那他也就不用思考怎么靠得她更近一些。
  “不练了。”贾迎春撇嘴,还练什么剑啊,“我要正视自己的短处,你练吧,等你一剑成仙”
  江秋白见贾迎春想跑,抓住了她的手,“好保护你。”
  贾迎春看着江秋白格外认真的眼神,心跳加快,为什么这一刻觉得对方长得很帅气呢,这都是错觉。
  “练练剑吧。”贾迎春嘀咕,“谁要你保护啊,我自己就可以。”
  “你自己保护你自己,我再保护你,双重保障。”江秋白轻笑。
  “不准笑”贾迎春道,“太晃眼了。”
  “这样才能晃到你心里去啊。”江秋白松开了贾迎春的手,“坐旁边,吃果子吧。”
  心上人都羞涩了,不能逗得太过,不然,她就不坐在那边,那他就得自己在这边练剑,那太没有意思。
  贾迎春和江秋白的感情一天好过一天,而远在某个小县城的贾珠也接到家里来信,贾老夫人病了,要让贾兰回去。
  好在贾兰也十多岁了,要回去也可回去。
  何况贾宝玉已经不中用,到了外头,贾兰是嫡长孙,贾珠不相信王夫人会苛待贾兰。他的父亲也不会多苛待贾兰,这时候让贾兰回去也合适,不能不让他回去,要是不让,事情就复杂了。
  “回去吧。”贾珠把信给贾兰看了,儿子读书没有那么厉害,到时候若是能考上秀才,考上举人,他也满意了。
  贾珠不像是贾政,不可能认识不到儿子的短处。何况自身本身就没有那么优秀,哪里能指望儿子一定那么厉害呢。
  “父亲。”贾兰看了书信之后,点头应声,他已经很多年没有进京,小时候的记忆也有些模糊了。
  因为他的父母很少说京城的那些事情,他也不大懂得,只希望到时候没有那么难相处。
  “去京城之后,你就那边读书吧。”贾珠没有想着让贾兰那么快回来,父亲又发话了,他也不好拒绝。
  何况京城里的学院确实比较好,那些夫子也好。贾兰本身就没有多聪明,还是应该跟着好一些的夫子学习。
  李纨得知荣国府的事情之后,也没有阻止贾兰,而是给他收拾东西。贾老夫人身体不好,只怕也牵扯不少事情,例如贾老夫人的体己。
  她不指望贾老夫人分东西给贾兰,只希望儿子别牵扯进那些事情。
  “老太太的东西,不是我们的。”李纨交代贾兰,“别去想。”
  贾兰点头应声,他知晓,他们这些年都没有在京城,没有伺候曾祖母,确实不该去想这些。若是曾祖母把东西给了别人,他也没有什么话可说的。


第143章 贾探春
  等贾兰回到荣国府的时候,已经入秋一个月了。
  贾老夫人的身体还是那样; 就是没有精神; 吃的还是那么少。这让荣国府的其他人也没有办法; 他们变着法让贾老夫人多吃一点; 贾老夫人也没有多吃一点。
  贾兰回来之后; 自然是去见了贾老夫人。
  因为离京多年; 贾兰对贾老夫人等人的感情也没有那么深; 疏远了。
  只是到底是亲人; 说说话,还是好的。
  “父亲脱不开身; 母亲还得照顾父亲、妹妹; 也就没有回来。”贾兰见到了贾老夫人,他已经不大记得小时候的事情; 却也依稀记得贾老夫人。曾祖母确实老了许多; 没有当年那么有精神; “便让我回来瞧瞧曾祖母; 以后也在京城读书。”
  “好,好。”贾老夫人连说了几个好。
  贾老夫人早年没有多亲近贾兰; 现在自然也不可能一下子变得那么喜欢贾兰。瞧见贾兰,还想着曾孙都这么大了,她的年纪确实也已经很大了。
  不过曾孙回来京城也好; 也能见一见。
  贾老夫人也曾经非常疼贾珠的,只是后来贾珠长大了,成亲了; 她就没有多瞧贾珠。再后来,王夫人生了贾宝玉,贾老夫人就多关注贾宝玉,也就没有关注其他人。
  现在瞧见贾兰,贾老夫人便想着好歹贾珠还记着她,让贾兰回来了。
  贾兰回来的这一天,贾老夫人确实多吃了一些东西。
  王夫人则想着贾珠没有回来,贾兰回来也一样,得让贾兰多到老太太的面前走动走动,老太太手里还有不少东西呢。她就想着若是贾兰能得到那些东西也不错,别让那些东西落到大房手里。
  “有空就多去你曾祖母那边走走。”王夫人看着贾兰酷似贾珠的面容,就想她已经很多年没有见到贾珠了。
  大儿子跟她生疏,她又不可能跑到那个小地方,还得在京城,得守着这些东西,不能让赵姨娘和贾环得到那么多东西。
  “是。”贾兰点头,想到父母跟他说的话。
  让他别管祖母说什么,别去做那些不好的事情,安心读书。
  贾珠不好跟贾兰说王夫人放印子钱那些事情,就是告诉他王夫人没有那么心善。
  即使王夫人现在没有那么疼宠贾宝玉了,但是他们也不能保证王夫人就不做其他的事情。
  因此,贾珠千交代万交代,就是让贾兰别多听王夫人的话,要懂得明辨是非。好在贾兰被教养得还不错,他会到贾老夫人那边多走动,却也不惦记那些不属于她的东西。
  贾迎春得知贾兰回来之后,也没有特意到荣国府。贾兰是她的晚辈,她没有必要急匆匆地到荣国府。
  作为一个晚辈,贾兰还算知礼,他带着东西亲自去拜见那些比较亲的长辈。至于那些不大亲的,他就没有跑去拜见了,免得让人认为他来京城,就是为了搭关系的。
  贾兰也知道他的身份没有那么高,不适合多拜见亲戚,稍微见几个亲一点的就行了。比如贾敏,比如贾迎春,还有王家那边,隔壁贾家也见见,基本上也就是如此了,顶多就是再添一个薛家。
  对了,还有李纨那边的亲戚。
  像是王家和薛家,那些都是王夫人的关系,贾兰这个辈分就低了很多。现在那些长辈还在,也就还有走动,等那些长辈没在了,走动的次数就更少。
  嘉和郡主府,贾迎春见了贾兰,便觉得小少年长得也不错,也懂得礼数。
  “来得正好,一会儿带些果子回去,还有其他吃食。”贾迎春笑着道,“有给祖母的,也有你的。”
  贾迎春没有让贾兰带太多,也没有让贾兰再分给其他人。
  贾兰的辈分低,一不留神就容易被刁难,也容易做不好。不是说王熙凤会去难为贾兰,而是荣国府上还有其他人,贾兰的辈分低,有很多事情都不好做,倒不如不多管,清清静静的。
  既然对方回京是来看贾老夫人和读书的,那就安静地看人,安静地读书,不牵扯其他的事情。
  “多谢姑母。”贾兰道。
  父母早就跟他说过,说嘉和郡主是一个十分和善的人,让他没有必要害怕。若是在京城出了实在解决不了的事情,再去找嘉和郡主,嘉和郡主也会帮他一二的。
  贾兰倒是没有想着找这些长辈,还是得努力自己解决。
  什么样的身份做什么样的事情,别看他现在还算是荣国府的人,可他知道他父亲就只是一个小县令。
  要是贾老夫人真出了什么事情,两房一分,他的身份就更低了。
  正因为明白这些,贾兰才不过分奢求什么,小小年纪就已经相当稳重。
  贾迎春倒也没有跟贾兰多说,他们见面的次数少,本身就不怎么熟悉。贾兰若是好的,那么她日后帮衬一二,这也没什么。
  贾兰小时候还在荣国府,吃过嘉和郡主送的果子,后来,随着父母去小县城之后,他就再也没有吃过那么好吃的果子。
  如今,他再一次吃到那些果子,心里有些暖,小时候的味道。
  “回去后,若是有什么事情,就跟你祖父母说。”贾迎春道,“他们总会帮衬你的,你庶出的叔叔,也不必怕。”
  这也算是贾迎春关心贾兰的话了,不管贾环在京城待了多少年,贾环都是庶出的。纵然贾兰这些年没有待在京城,这也改变不了他的地位。
  “是。”贾兰点头,他也是那么认为的。
  不管贾环的辈分是不是比他大,他们的年纪本身就差不多。嫡庶有别,就算他辈分低,那他也是嫡孙。
  当王夫人瞧见贾兰从嘉和郡主带了那么多东西回来后,喜笑颜开,嘉和君主好歹没有亏待贾兰,不枉大儿子和大儿媳妇当年对她好过。
  王夫人想自己跟嘉和郡主的关系是不可能好到哪里去了,要是孙子能用一用嘉和郡主的关系,那还不错。
  “你嘉和姑母对你还算可以。”王夫人道,“有空可以走走。”
  贾兰最近几天没少听王夫人说这话,把人与人之间的交往说成利益走动似的。可是他不得不承认王夫人说的那些话很现实,确实得多走动。
  人在这个世界上活着,就得趋利避害。
  贾兰明白,也不觉得王夫人的话有多么不好听,可以听的就听着,不可以听的就不听。
  他真的没有想要贾老夫人的东西,若是贾老夫人给他,他就收着,没有给,也不去要,他就是这样。
  可能是因为贾兰多跟贾老夫人走动,贾老夫人也没有给贾兰什么东西,王夫人少不得在背后说老太太抠门。
  贾老夫人不是多抠门,而是她年纪这么老了,也不能把什么东西都先送人。
  这一天,贾迎春和江秋白一块儿来看贾老夫人。
  贾老夫人还是老样子,听他们说几句,就挥挥手,让他们出去,别陪着她这个老婆子啦。
  没有因为江秋白在,就让贾迎春多留一会儿。
  在贾老夫人的心里,她已经这个岁数,没有必要再多讲究,不想见就不多见,让人少凑到她的面前就是。
  贾迎春也不可能生气,贾老夫人都这么大年纪了,没有必要跟对方生气。
  “又是这样。”贾迎春感慨,他们已经走出了荣庆堂,若是还在里面,她也不可能说这样的话,“祖母她是越来越不想见我了。”
  一次比一次的时间短,她怀疑再等几次,贾老夫人连挥手都不挥手,直接不见她了。
  “老人家,随她吧。”江秋白道,“我多见见你就可以了。”
  江秋白才不管贾老夫人想不想多见见贾迎春,对方不想见贾迎春,那就少见面就是。
  他们各种有各种的生活,又没有住在一起,也就没有那么多事情。
  江秋白还是比较喜欢他们现在的生活,没有其他长辈生活在一起,没有那么多糟心事情,也没有必要顾及长辈。
  不是说长辈不好,而是生活在一起,难免得多讲究一些。
  “别见缝插针就说这话。”贾迎春伸手,掐了一下江秋白的手臂。
  “这可不是见缝插针,是事实。”江秋白正色,“我才是陪你最久的人。”
  他们以后还要去修真界,活得长长的,长长久久的在一起。
  贾探春站在角落,她看着嘉和郡主跟景宁侯世子那么幸福的模样,抿了抿唇,自己的亲事还没有着落,也不知道会是如何的。
  如今,贾老夫人的身体又不大好,也就没有多管她。嫡母也没有多带她出去走动,她在这个府里,不上不下的,也不知道该怎么办。
  贾迎春回头看了一眼贾探春,没有走上去。
  庶女该有庶女的模样,不是她对贾探春抱有恶意,而是她觉得自己没有必要多插手。
  贾元春嫁的没有那么好,那么贾探春就很难嫁高门,贾探春的身份也不合适。在别人的眼里,贾探春就是一个庶女,还是二房的庶女,要是大房的庶女,那还好一些。
  在这个嫡庶分明的时代,庶女本就没有那么好过。
  要是贾迎春也是一个庶女,她一定会想办法。这种事情,别人没有办法帮衬太多,要是没有一个真心以对的人,而是看中这个人的其他附带亲戚关系的话,那不可能幸福。
  贾迎春不能插手么,可以啊,她还能多跟贾探春走近,让贾探春嫁到好人家。
  可是她又不能帮更多的忙,那么贾探春的夫家就会觉得她没有那么有用。
  贾探春是庶出的,贾迎春也不可能多送她果子。毕竟她连皇帝的庶出皇女皇子都没送,又怎么好多送给贾探春,要是送了,那就是把贾探春放在火上烤。
  她做不出那样的事情来,也不希望因为自己,而让贾探春表面上拥有幸福的生活,实际过得不好。
  “要帮她?”江秋白小声地问。
  “没有,我是一个冷酷无情的人!”贾迎春道。
  江秋白看贾迎春快步离开,追了上去。
  他倒不觉得贾迎春是一个冷酷无情的人,人与人之间有巨大的身份差。差到一定地步之后,别人的好,也可能成为毒。
  江秋白不至于连这一点都不知道,若是他连这一点都不明白的话,那他怎么能跟贾迎春在一起呢。
  而贾探春也没有想着贾迎春帮衬,因为她知道贾迎春跟她的关系平平淡淡,就算对方出手,让她嫁了高门,当了正头娘子,可她的日子不一定就好过。
  她是庶女,没有那么多嫁妆。以她父亲和嫡母的性子,必定也不可能多管她,除非她能带给他们利益,若是她能带来利益,要是她受了委屈,他们必定也是让她忍着。
  这一条路不好走,贾探春明白,别说自己看得明白,就能安安稳稳地生活。不是你想安稳就能安稳的,夫家要是不高兴,她也不能安稳,也会被挑刺。
  贾探春想想邢夫人过的日子,身份太低,就是不好。哪怕是正头娘子,也不一定就好。
  不曾多参加过宴会,光光是看家里的这些人和事情,就足以让贾探春了解到不少东西,也让她倍感无奈。
  她想若是能嫁给平平凡凡的秀才,也许也不错。
  贾探春跟林黛玉的关系倒是比跟贾迎春的关系亲近一些,贾敏时常带林黛玉过来看贾探春,加上贾探春又是懂得分寸的,两个人便会说说话。
  只是林黛玉本身就是个姑娘家,也无法给贾探春寻一门合适的亲事。贾敏是贾探春的姑母,倒是还方便一些。
  可贾敏也不愿意为了贾探春一个庶女,就随意去招惹王夫人不开心。贾敏跟王夫人的关系本身就不好,若是为了一个庶女再不喝,实在不好,还是得等一等。
  这也就导致贾探春求助无门,就好比王熙凤觉得贾探春还不错,却又因为不是一房的,不好多说。
  贾探春心里也难受,只觉得自己这样的身份,就是一个大麻烦。若是她是嫡女,便也就不会有这样的烦恼,府中的女孩,就她一个是庶出的。
  “姑娘。”鸳鸯走了过来,“老太太叫你呢。”
  “这就去。”贾探春应声。
  贾老夫人到底还算关心贾探春,毕竟贾探春也算是跟在她身边多年了。她哪里能没有想到贾探春这个庶出孙女呢,她已经给贾探春相看好了人家。
  “给你定的是林家的远房亲戚家的人,就是你姑父家的远房亲戚。”贾老夫人没有让贾敏去说,而是她自己找人的。要是她找贾敏去说,只怕王夫人不高兴,就要给贾探春另外定亲了,“前两天,就跟你父亲说过了,你父亲也同意了,两家也算是交换了信物。”
  贾老夫人早早打算好的,在贾政同意之后,就让贾政拿了东西,再托人去交换信物。早早定下,省得有变数。
  “明年开春,你就嫁过去。”贾老夫人还要坚持着,她不能这么快就倒下。
  要是她倒下了,贾探春就不好那么快嫁人。
  贾老夫人以前确实想着让贾探春嫁得好一点,想让贾探春的夫家帮衬府里。在知道甄家倒了之后,她也就歇了这个心思。
  荣国府是回不到过去的辉煌咯,若是她再去做那些事情,只会徒惹笑话,倒不如让贾探春嫁给一个寻常一些的人家。也许这些人以后慢慢地能起来呢,也能把日子过好。
  “祖母。”贾探春红着眼睛,没有想到贾老夫人已经为她打算好。
  她原本以为贾老夫人不可能帮助她考虑这么多,还认为老太太的身体已经不怎么好,估计就不做这些事情了。
  “嫁寻常一些的人家也好,你姨娘那边也就不容易犯浑。”贾老夫人怎么可能不知道赵姨娘的性子,赵姨娘就是想着让贾环上位,想让贾环继承二房的东西。
  即使贾宝玉被分出去单过,贾珠也在外地,但是这二房有嫡子在,就轮不到庶子继承。
  贾老夫人也是看贾探春没有被赵姨娘带坏,才给贾探春寻这么一个人家,身份低一些不要紧,重要的是能安稳过日子。
  “是,寻常一些好。”贾探春真的不嫌弃,能当秀才娘子也不错。
  虽然不知道那个秀才如何,但是是林家的远房亲戚,她还有一个贾敏姑母在。贾探春相信自己能把日子过好,这算是一门不错的亲事,哪里还敢奢求那么多。
  而且一个普通的秀才,也才能让嫡母应允,嫡母不折腾,这一门亲事才能走得顺一些。
  贾探春也明白自己一个庶女,确实不好比嫡女嫁得好,好亲事也没有那么容易得到的。
  “等你出嫁的时候,再给你添妆,现在就不给你了。”贾老夫人道,“给了你,怕也是守不住。”
  贾探春给赵姨娘东西,贾老夫人不可能不知道,只是没有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