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美娱]璀璨人生-第30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无法感受到爱情吸引力的人。好吧,他是去研究过,可这是作为一个经纪人的专业素养,以免日后发生什么不可预期的事情时,他好有心理准备。
这个话题就暂时打住了,还有其他的事情需要他操心呢。“《妈妈咪呀》将在6月30日在伦敦举行首映礼,另外在7月17日在纽约还有一场首映礼,这两场首映礼是你必须得参加的。”
或许可以尝试下穿裙子出席首映礼?
第58章
说起首映礼,葛瑞丝总共也就出席过那么一个首映礼——去年《魔法奇缘》的全球首映礼。当然,她演的电影总共也就那么两部已经上映了。
对斯特林来讲,在准备首映礼的过程中,相对于其他女明星还是有所不同的。葛瑞丝目前并没有接任何与服饰有关的代言,而且她也就没有操心过这方面的问题,格林家自然会有人兢兢业业的为她操心,各大品牌还没有上市的新品,另外格林家也有专门为他们家服务的裁缝,像葛瑞丝的正装大部分都是手工制作的。
不过,斯特林不太管葛瑞丝的私服就对了。这话儿说的好像葛瑞丝私下里,被拍到的次数很多一样,这个满打满算也就那么几次吧。
还有个原因是,斯特林觉得他和造型师沟通不良,不太懂他们时尚圈的思想。反正就让他们去折腾去吧,斯特林也不觉得以后要给葛瑞丝接这方面的代言。不对,这不是葛瑞丝会接服饰方面的代言问题,而是她会接任何方面的代言的问题。
作为一个靠抽成升职加薪的经纪人,斯特林觉得他可以哭一哭了。
——他这样的想法,在其他经纪人,就算是金牌经纪人眼里看来也绝对是得了便宜还卖乖的。
好在斯特林也就那么一想,他就继续说其他的事了。“《大破量子危机》在这个月正式杀青了,首支预告片将在7月1日全球首播。我提前看过预告片了,你饰演的卡蜜儿总共就会出现两个镜头,其中一个还一闪而过,看来他们是打算将神秘保持到底了。”这还只是预告片,后续剪辑斯特林还是会跟进的,谁知道制片厂会不会又‘情怯’,把卡蜜儿其实是幕后BOSS的戏份给剪掉,到时候再告诉他,他们没有采用葛瑞丝改动后的剧本。
说起剧本来,斯特林就想起葛瑞丝参与编写的另一部剧了。“葛瑞丝,你和《神秘博士》的编剧展开合作的那份工作里,我是知道你们是想改编歇洛克·福尔摩斯的故事,可我能问一问你们具体是怎么改编的吗?格林博士!”
葛瑞丝眨了眨眼睛,就好像给她自己重启了一样,慢了半拍才回答了斯特林的问题:“哦,我没有和你说过吗?我们准备将维多利亚时期的故事背景改换成现代,德瑞克。”
她刚才绝对没有听他说她的行程!斯特林心想。不过葛瑞丝说的事,却让斯特林的思路一下子岔开了,“改换到现在?也就是说歇洛克·福尔摩斯将被改编成一个现代人?”
葛瑞丝不解了:“你为什么将同一个意思重复一遍?”
“不,我不是在重复。难道你没有听出我后面一句的语意更浓烈吗?好吧,我想说的是,我现在终于明白他们为什么那么锲而不舍的找你合作了。因为从很大程度上来讲,你就是一个歇洛克·福尔摩斯!你看他精通演绎法,能够从一个人的外表上看出他的来历什么的,还有他在大学里学的是化学专业,并且精通很多其他专业的知识,会剑术,再有性格…独特等等。哦——格林博士,你并没有出演这部英剧的打算,对吧?”
斯特林吧啦吧啦说了那么一通话,葛瑞丝就用一个单词接道:“然后?”
“我也不知道,或许你们可以考虑下搞出个性转版歇洛克·福尔摩斯出来?你完全可以本色出演。”斯特林摊开手百无聊赖的说,这就纯属开玩笑,并不是认真的。至于原因,拜托,大侦探福尔摩斯比邦德还要经典,地位还要崇高,性转他,这绝对会让他的粉丝们受不了的。相信就算葛瑞丝想,那跟她合作的史蒂文·莫法特也绝对不会答应的,如果他脑子是清醒的话。
事实证明,经纪人先生想太多,又想太少了。
想太多是说葛瑞丝并没有这样的打算,她在遇见过本尼迪克特,还有马克·加蒂斯后,就已经意识到问题了,在史蒂文·莫法特和马克·加蒂斯找上来后,是彻底确定了她原本的想法。她的兄长们是存在于依托这个世界的一本书改编的影视剧里,姑且用平行世界来形容好了。至于她,她并没有存在于本源平行世界,而是存在这个平行世界的平行世界里。
这样科学性的解释下来,不就变得很容易接受了吗?然后,葛瑞丝把这样的想法,在思维宫殿里和她的哥哥们一说,夏洛克毫不客气的丢过来那本《福尔摩斯探案集》,“我亲爱的妹妹,告诉我你的反射弧有没有羞愤自杀?你说的这件事难道不是显而易见的吗?”
麦考夫就坐在旁边,没开口说话。
果不其然下一刻,葛瑞丝就把她和小酒馆里和本尼迪克特谈话的那一段,她‘教’本尼迪克特演绎法的那一段给夏洛克看,权当对夏洛克的反击。
如果是别人,大概也不会觉得有什么,但对心理年龄最多只有十二岁的夏洛克,显然这就冒犯到他了。再然后,他就和葛瑞丝拌起嘴来。
作为一手把弟弟妹妹(或许用儿子和女儿来更合适)带大的麦考夫,他就那么好整以暇的看他们兄妹俩拌嘴,这可比日间剧《悲惨世界》好看太多了。
至于兄妹俩拌嘴谁赢了,嗯,只能说半途中大英政府也被拉进了‘战场’,上演了第N次福尔摩斯家世界大战后,各有输赢吧。
这只是葛瑞丝思维宫殿里的一个小插曲,但这更坚定了葛瑞丝要和史蒂文·莫法特合作的决心了,以及她已经对本尼迪克特要来出演拭目以待了。所以说,葛瑞丝就没有想过要来性转夏洛克·福尔摩斯,那就太奇怪了。
至于说斯特林想太少了,这个么,在和葛瑞丝‘玩’了几次后,莫法特先生的头脑大概还是保持的清醒的吧。嗯,是清醒的,最起码目前是这样的。
……
6月30日,《妈妈咪呀》在伦敦举行了盛大的首映礼。
紧接着第二天,007新片《大破量子危机》就发布了全球首支预告片。
作为007的老家,再加上《妈妈咪呀》的舞台剧的制作人和编剧都是英国人,接下来一周里,英媒娱乐版的头条基本上都被这两家给承包了。
其中,针对《大破量子危机》的预告片,新闻点除了猜测着这具体是一个什么样的故事,以及预告片里展现出的邦德和邦女郎(杰玛·阿特登)的香辣舔背戏,更多的还就在葛瑞丝饰演的卡蜜儿身上了。
就像是斯特林说的那样,预告片里卡蜜儿的镜头少的可怜,唯一一个正面镜头是卡蜜儿从硝烟里走出来,可就算媒体再能‘管中窥豹’,可满打满算就那两个镜头,也没办法具体想象卡蜜儿到底是什么样的存在吧。他们是知道卡蜜儿和邦德在影片里没有上床的——葛瑞丝在新闻发布会上说过——但这又是为什么?他们俩在影片里又是什么样的关系?
再多给几个镜头会掉块肉吗?
在这种情况下,就有媒体揶揄了:“最起码广大007影迷们现在可以放心了,邦德还是邦德先生,当然也不排除这支预告片只是个烟雾弹,谁让格林博士的镜头那么少呢,这让我们有理由相信,米高梅在酝酿更大的‘阴谋’。”
这样的猜测,让原本没死心的邦德小姐党又死灰复燃了。不说他们,就连‘广大007影迷们’又开始蠢蠢欲动了,他们现在更想知道米高梅到底在卖什么关子了。
而米高梅呢,它还就静静看着不说话了!
事实上,放出这样的预告片目的有两个,一是正当的宣传,二是想再看看影迷们的反应——《大破量子危机》是杀青了,只不过现在转入了后期制作阶段,制片厂还没有剪辑呢。现在看了后续影迷们的反应,制片厂终于下定了决心,还是按照改动后的剧本走向剪辑。
这下,斯特林也可以放心了。
再来说英媒对《妈妈咪呀》的后续报道,这一次斯特林是真切见识到英媒的苛刻了,评价稍微好一些,像《每日电讯报》:“电影整体看起来很欢乐,歌曲很动听,载歌载舞的场面也很好看,但仍旧掩盖不了剧情薄弱的致命缺点。”
《卫报》是这么写的:“如果说电影版《妈妈咪呀》想要凸显它本来就是一部音乐剧,以其出色的音乐而闻名于世的话,那么也只能说它确实做到了。”
《综艺》的看法和《卫报》差不多,不过稍微委婉了那么点:“音乐电影通常会有的毛病,《妈妈咪呀》也没能逃过——注重音乐来凸显张力的同时,没有很好的兼顾剧情,使得情节设计过于简单。”
在演员的演技方面,作为深受英媒和英国人民喜爱的第五任邦德的扮演者皮尔斯·布鲁斯南,这次就很能见识到英媒的“翻脸不认人”,他们称他的表演僵硬的就像是一根木头,而且称唱歌实在不适合他,在《妈妈咪呀》里的高音部分实在太难为他了,也太难为后期制作团队了。
——《妈妈咪呀》这部影片里的所有演员的都是亲自演唱歌曲的,而且他们没有一个人是专业的,也不能用专业水准来要求每一个演员,不是吗?对英媒的评价,也只能说这就是他们的风格。
好在英媒也没有一棒子把《妈妈咪呀》里所有演员给打蒙,在对梅丽尔和葛瑞丝的演技上,他们还是给予了非常正面的评价,尤其是对梅丽尔。
英国权威电影杂志《完全电影》是这么说的:“梅丽尔·斯特里普在电影中的演出,堪称‘忘我’,表现的绝对敬业。葛瑞丝·格林的表演相比之下,也不乏可圈可点之处。”
《帝国》杂志的评价也不错:“梅丽尔·斯特里普贡献出她从影生涯里又一次精彩至极的演出,她在片中解放了自我,表现的很有感染力,值得称道。而葛瑞丝·格林,她饰演的苏菲亚丝毫没不扭捏造作,清爽自然,歌唱功力同样令人赞叹,遗憾的是,受情节所限她的魅力没有得到完全发挥。”
反正,人家演技没得说,《妈妈咪呀》单薄的剧情来背锅就对了,看得出来这绝对是真爱粉了。
总得来说,英媒对《妈妈咪呀》的总体评价只能说得上是中等水准,不过这并不妨碍影迷们的观看热情就对了。《妈妈咪呀》于7月11日在英伦三岛496家影院上映,首周末劲收一千四百五十万美元的票房,不出预料的登顶首周末票房榜首位。
《妈妈咪呀》在欧洲的上映时间是要比它在北美上映要早上一到两周的,《妈妈咪呀》在纽约的首映礼都还排在7月17日呢。斯特林在看过其他国家的首周末三天票房表后,觉得不用担心《妈妈咪呀》这部电影的票房了,果然还是不能被英媒的评价给骗了。
可斯特林放心太早了,英媒除了评价刻薄外,他们还很能挖掘新闻。在《妈妈咪呀》上映后的第二周,他们就挖出来葛瑞丝和《神秘博士》的编剧史蒂文·莫法特合作的事了,更详细的相信也用不了多长时间,这就导致了葛瑞丝的新闻好像就要在七月扎堆了。
不仅如此,还有个让斯特林意想不到的人来“凑热闹”——《公爵夫人》的制片人加布里埃尔·塔娜。
葛瑞丝又没有出演《公爵夫人》,这怎么能和葛瑞丝扯上关系呢?
抱着这样的心理,斯特林去找了报道来看,在看完新闻报道后,他脸都黑了。
第59章
《公爵夫人》是根据阿曼达·弗尔曼所著的人物传记《德文郡公爵夫人乔治安娜》改编而成的,它的制片人加布里埃尔·塔娜和作者是朋友,所以在几年前就得到了改编权,在去年决定将它搬上大荧幕。
葛瑞丝去试镜了女主角乔治安娜,当时葛瑞丝才在伦敦西区出演了契科夫的《海鸥》,《魔法奇缘》还没有上映。
葛瑞丝之所以会得到《公爵夫人》的试镜邀约,还是因为原著作者阿曼达·弗尔曼的推荐,以及制片人加布里埃尔·塔娜总归要给原著作者面子,不想给弗尔曼说其实他们已经内定了凯拉·奈特利来演乔治安娜了。
所以说,葛瑞丝会去参加试镜,完全就是白去一趟。
这种事情吧,也不是没有,而且也不新鲜。好比说有剧组不想让别人觉得他们搞内定这一套,又想要通过试镜来增加关注度,就会假装搞个试镜会,然后宣布他们内定的那个演员被选中了。不过这种事最好还是不要让别人知道,毕竟说出来不中听。
葛瑞丝当时试镜时,还没有演要试镜的片段前就已经知道这件事了,斯特林也清楚。作为葛瑞丝的经纪人,他一下子就对《公爵夫人》的剧组没了好感,而且他当时也不希望葛瑞丝出演这部纯粹的英国电影,再说没了《公爵夫人》,葛瑞丝转眼就拿到了《妈妈咪呀》的角色,然后片约就没断过。
《公爵夫人》里发生的事情,也渐渐就被遗忘了,直到现在——
《公爵夫人》作为一部文艺片,虽然不期望它的票房能像商业大片那样,可既叫好又叫座那当然最好。这部电影被安排在九月份上映,提前开始宣传是必要的,所以在一次活动中,制片人加布里埃尔·塔娜表示乔治安娜的故事对现代人来说并不会有距离感:“我认为,也许是巧合,乔治安娜与生活在两百年后的戴安娜王妃有惊人的相似。纵然乔治安娜生活在社会等级森严,贵族势力庞大的十八世纪,但她拥有和戴安娜王妃相同的禀性:活泼、聪明、迷人,敢于超越世俗的偏见,冲破流言的藩篱,成为一个勇敢的斗士和可爱的女人——当受到外界胁迫时,她们都能展示出内心无可限量的力量。”
这话听起来似乎没问题,可加布里埃尔·塔娜提到谁不好,非要提到戴安娜王妃。戴安娜王妃作为一位平民王妃,即便她已经离世,可她在很多英国人民心中都有着非常崇高的地位,而乔治安娜,德文郡公爵夫人固然被推崇为现代女性的先驱,但她怎么能和戴安娜王妃相提并论。
因此,加布里埃尔·塔娜这样的言论一出,就遭到了不少影迷的投诉。
这件事说大不大,只要加布里埃尔·塔娜为她的言论不那么恰当道个歉就完事了,可她偏偏出了昏招,选择了另一种解决的方法——制造新话题,转移公众的注意力。
制造新话题就制造新话题呗,加布里埃尔·塔娜就对外透露,在确定凯拉·奈特利这朵英伦玫瑰出演乔治安娜前,其实还有另外一位年轻女演员来试镜。
她当时没有直接透露了葛瑞丝的名字,但她给出的几个限定条件,公众们一看就猜出来那是葛瑞丝了。
这本来好像也没什么,毕竟葛瑞丝今非昔比,她如今是备受青睐的世界级明日之星,是英伦三岛的新宠儿,再随着《妈妈咪呀》全球热映,人气更上一层,新闻只要蹭上她就代表蹭上了热度。偏偏加布里埃尔·塔娜不说她没有选中葛瑞丝,是因为已经内定了当时人气和知名度都不是葛瑞丝能比的凯拉·奈特利,她说她觉得那名年轻女演员阅历不够,还有她对普通人的情感了解存在障碍,怕她演不出有了孩子,而且丈夫不爱她,却和她的好朋友上床,而且她自己也另外找了情人的乔治安娜。
大概意思差不多是这样,也就是因为这一条公众们一猜就猜出来是葛瑞丝了。
这就不好了。
英国分部的粉丝把这条新闻发到了葛瑞丝的个人粉丝网站上,论坛上很快就炸开了花:——我就笑笑不说话。
——翻译下就是加布里埃尔·塔娜女士认为格林博士情商低破表,所以没办法了解普通人的想法。上帝啊,原来被格林博士看透的我不是普通人,我被升华了。
——被升华+1
——+2
……
——+这学期修得学分,话说回来作为知道德文郡公爵夫人故事的我,在某种程度上很认同这位加布里埃尔·塔娜女士的说法:假设把格林博士代入到德文郡公爵夫人身上,在发现丈夫不爱她,还和她的朋友上床了,格林博士绝对不会选择容忍,我觉得她会成为英国第一任女首相。
——假设没有任何意义,首先你得扪心自问:格林博士会嫁人吗?另外,我觉得格林博士如果真出生在那个年代,她能做到的不仅仅是首相。
——去查了下,德文郡公爵夫人是十八世纪中期出生的,和歇洛克·福尔摩斯差了一个世纪,不然他们俩就可以组一对CP了。
——这就槽多无吐了啊,不过加布里埃尔·塔娜女士为什么不想想福尔摩斯,福尔摩斯性格古怪,可这妨碍到他能够演绎众人百态了吗?演绎法本来就是从普通人身上归纳总结出来的,好吗?
——不要说破呀,我还沉浸在我升华了的‘白日梦’中呢。
——郑重感谢加布里埃尔·塔娜女士圆了我的梦,妈咪再也不用担心我智商了。
论起毒舌来,葛瑞丝的粉丝们也不甘示弱嘛。
不甘示弱的还有英媒们,在加布里埃尔·塔娜点燃后一个爆点后,秉承着无图无真相的原则,无孔不入的狗仔们也还真就挖出了葛瑞丝去试镜《公爵夫人》的试妆照。
十八世纪贵族小姐的典型打扮,象征春天颜色的浅绿色衣裙,蓬勃而有生机。在腰肢被束缚住的情况下,更显得身材玲珑有致,而且神采飞扬,那双灰蓝色的眼睛波光潋滟,熠熠生辉,让人望之而生喜。
再试想下她本身就讲一口矜贵而优雅的牛津腔,再符合乔治安娜的设定不过了。再说人家格林博士的演技,她演的哪个角色不是普通人,怎么就没见人家有任何违和呢?
所以说《公爵夫人》的制片人加布里埃尔·塔娜来这么一出,是炒作呢还是炒作呢?只是这吃相未免有些难看了。
与此同时呢,英媒们还知道了葛瑞丝和史蒂文·莫法特,马克·加蒂斯合作的具体事宜了。他们将会把维多利亚时期的大侦探福尔摩斯搬到现代来,这件事已经得到史蒂文·莫法特的亲口证实。
同样有图有真相,只是这‘图’有那么些…别致。
图片里,史蒂文·莫法特在翻白眼,以及他正扶着一名精神矍铄的老太太。
报导这篇的记者在那名‘老太太’上画了个红圈,特别指明那是如假包换的葛瑞丝·格林,并在最后写道:“你认出来吗?反正我是没有。”
这样的报道一出来,反应最大的还不是葛瑞丝的影迷们,或者普罗大众,而是史蒂文·莫法特,他几乎是暴跳如雷了,朝拍了这张照片并把它提供给了记者的马克·加蒂斯低吼:“你为什么要提供这张照片?我们不是还拍了好几张别的合照吗?就是她装单身母亲那一次,也比这个好吧?你难道没看到吗,我在翻白眼啊?”
马克·加蒂斯想了想说:“除了你,还有谁会注意到吗?”
史蒂文·莫法特:“……”这才是最让他无语凝噎的地方啊!不过,他看向好友,“你好像对葛瑞丝的事很上心啊,这件事自然会有她的经纪人处理吧,再说你以为她会吃亏?”
显然那张合照,就能从一定程度上反驳《公爵夫人》制片人加布里埃尔·塔娜,用来否定葛瑞丝的话。试想下,葛瑞丝都能成功的扮演个老态龙钟的老太太,而不被人认出来,就得说明演技和一个人的阅历,甚至情商问题完全没关系,那和天赋有关系,和葛瑞丝的本领有关系。
马克·加蒂斯是这么回答的:“你也没有阻止啊。”
史蒂文·莫法特再次被说的无言以对了,然后又听好友有点迷惑的说:“我觉得我对她有种天然的好感,反正我不觉得她的性格是那样会有什么不好,差不多是这样吧。”
史蒂文·莫法特忍不住嘟囔道:“我以前怎么没觉得你的审美观这么非主流,不过这件事下不为例了。”
马克·加蒂斯笑了一声:“如果这样的事还会再发生的话,我会考虑到把那张葛瑞丝扮成单身母亲,而你被别人怀疑成老牛吃嫩草的照片发出去的。”
史蒂文·莫法特:“……你少说句话会死啊你!”
不管莫法特怎么被噎住,最起码他们的初衷达到了,不仅达到了,还超额了——显然比起受众更小,普及度不广的德文郡公爵夫人的故事,还是福尔摩斯爵士的故事更引人注目,也更广为人知。更不用说,现在还要加上了葛瑞丝,她参与进福尔摩斯探案故事的改编来,那不是强强联合吗?
这件事的效应绝对是1+1>2的,关注度和热度眨眼间就升上来了,而且它可不止在英伦三岛,歇洛克·福尔摩斯和葛瑞丝·格林可是世界的。
本来就对剧本感兴趣的BBC,这下危机感一下子上来了,它可不想被大西洋彼岸的CBS、FOX或CW什么的电视台给惦记上。所以BBC,英国广播公司,英国最大的新闻广播机构,也是世界最大的新闻广播机构之一的BBC也加入了播放这条新闻中,只是稍微用了一种‘我们已经谈好了’的姿态。
到这里,话题已经歪了好几个弯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