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红楼]权臣宠妻日常-第3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这才安心一些。
陈景书道:“妹妹虽是一片孝心,但也该保重自己才是,我都能看出你脸色不好,你母亲又怎么会不担心?”
黛玉道:“我又何尝不知道这些,可母亲病重,我却什么都做不了……”
陈景书道:“正因为林夫人病重你才更应该好好的,你如今这样,不仅林夫人为你担心,就算是林大人,在操心林夫人病情的同时,不也要多为你费一份心?”
黛玉如今不过六岁,贾敏的病时好时坏,请了多少大夫却也都只是开了药吃着,并不见什么效果,如今贾敏突然严重起来,她怎能不慌乱?
陈景书露出个笑脸道:“林夫人的事情自然有林大人在,你还小,就算整日跟着吃不好睡不好又有什么用呢?不如多笑一笑,你多笑一笑,对林夫人来说,比吃什么灵丹妙药都管用呢。”
黛玉点点头:“我知道了。”
见陈景书眼含担忧的看着她,不由抿唇一笑:“你也不过大我三岁,说起道理来却是一套一套的,怎么?还不放心?”
陈景书道:“你若是常这么笑一笑,我还能有什么不放心的?”
这话刚说完自己又觉得好像哪里不对,不由脸上微热,见吴氏从内间出来,也不好意思看黛玉,立马去吴氏身边了。
不过从这天开始,陈景书倒是常搜罗些有趣的小故事写下来送给林如海,林如海当然知道这些明显只为博人一笑的小故事究竟是给谁的。
黛玉倒是多了一个每天给贾敏说小故事的活动,贾敏见黛玉重新活泼起来,也终于能够安心养病了。
仔细将写着小故事的纸张整理平整,黛玉将其小心的收进匣子里,那匣子的最下方赫然是陈景书上回抄送来的《制艺十篇》。
黛玉看着那一行行工整的小楷,心中暗道,这哥哥瞧着是个聪明的,办的事情怎么偏就这么蠢呢?真是气人。
这么想着,自己却又先笑了出来。
等进了六月,贾敏的病情似乎缓解了不少,陈家却接到陈孝祖从京城寄来的信件,信上说了陈孝祖唯一的女儿,也就是陈景书的大姐姐陈珞不久即将出嫁,陈孝祖虽常年在京,但陈珞的不少嫁妆,比如当年陈珞母亲为她留下的那些就都还在扬州,因此请陈孝宗派人将这些东西送去,又说知道陈景书最近制艺已经有模有样,因此也让陈景书一并上京去。
陈家两兄弟虽然说是分家,不过两家关系倒是半点不生分,陈孝祖在京城多年,干脆将自己当初分得的在扬州的家产全部委托给陈孝宗打理,一应事情全由陈孝宗做主。
当然,陈孝宗在这方面从来不坑,每年各项账目清清楚楚的派人送去给陈孝祖,至于说陈孝祖看不看,那是陈孝祖自个儿的事情。
如今说要送陈珞的嫁妆,陈孝宗就知道,其中有一些是当年陈珞母亲嫁进来时带着的,这个是一定给陈珞的,另外陈孝祖自己也委托陈孝宗在扬州置办了不少,这些年攒下来也是个大数目,这得一并送过去。
但陈孝宗有头疼的老毛病,每年天气初热的时候都要犯,少说要养上十天半月才好,算算婚期时间,陈孝宗根本来不及赶过去,最后只得找了手下最信任的人手去办这件事情。
至于说陈景书。
嗯,自家大哥点名叫他去,那就去吧。
于是陈景书的行程就这么定下了。
陈景书自己听到这消息倒是高兴的很。
只因王撰对他实在是太负责了,哪怕陈景书知道他是为了自己好,但成年人的灵魂也架不住王撰那么长久的压榨啊。
现代学生还有寒暑假呢,陈景书除了过年,其他就没休过超过两天的假!
掰着指头一算,这要是去京城,这一来一回少说也得有近半年的时间呢。
至于说功课嘛……有自家大伯在,总归是丢不了的。
陈景书向着王撰那里去的时候,只觉得走路都带着飘,等他把事情与王撰说清楚,就见王撰点点头:“既是陈大人要你去,我自然不能阻拦,尽管去吧。”
陈景书的脸上露出灿烂的笑容:“是,多谢先生体谅!”
王撰抬抬手:“不忙,我跟你一起去。”
陈景书:“……一起去?”
王撰点头:“这来回少说半年,我当然要跟去,总不能耽误了你的功课。”
说到这里,他看着陈景书:“你之前不还说,要十一岁做生员吗?这半年可耽误不得。”
陈景书瞬间蔫耷:“……哦。”
陈景书要去京城,这事自然得告诉黛玉。
贾敏见女儿情绪有些低落,问清楚了之后道:“既如此,他走的那日你也去送送他。”
黛玉哼道:“他要走就走,与我什么相干,我去送他算什么事儿。”
可那样子,分明是想去。
贾敏笑道:“去送送他又怎么了,人家之前可是费尽了心思的给你写故事呢,如今你们还小,去送送也无妨,只多带几个人,在外头注意安全就是了。”
于是陈景书在临上船之前被人叫到码头附近一家茶楼的雅间里去了,进去就见黛玉已经在等他,一身鹅黄衣衫,更显女孩子娇俏可爱。
陈景书一见她就拱手:“妹妹来送我?多谢多谢。”
黛玉哼道:“谁是你妹妹?我当你是哥哥,你却到临走了才随便对我说一声,连一句正经的道别都没有,可见我这个妹妹是无关紧要的。”
陈景书忙道:“这话怎么说的?我也是临时知道要去京城,才刚跟先生说了,先生就跟我说功课的事情,为此忙忙乱乱收拾了好些天,昨日刚得了半日空闲就连忙差人给你送信,哪里是随便待你?”
黛玉一双乌亮的眼睛看着他:“你这一去要多久?”
陈景书算了算:“约莫要半年多的时间吧。”
他话音刚落,外头就传来小厮松烟的声音:“大爷快些,船要走了。”
陈景书应了一声。
黛玉道:“半年,到那时,我是不是无关紧要可就不好说了。”
嘿,这话!
陈景书道:“我会常给家里写信,也给林大人写信。”
黛玉脸上一热,啐道:“你给自己家里写信也就罢了,给我爹写什么信。”
陈景书笑道:“林大人是探花郎,我为什么不给他写信?”
他还想再说,可外头松烟已经催了第二遍,再不走就来不及了。
见黛玉看他,陈景书一把将戴着的怀表扯下来塞在黛玉手里:“这个送你,不过半年,很快就过去了,等我回来。”
说完这话也不管黛玉答应了没,匆匆忙忙的就跑了。
耳边小厮松烟念叨陈景书太拖沓的声音逐渐远去,黛玉看着手里的怀表发呆,忽而想起什么,猛地推开临河的窗子,就见一艘船正缓缓离开码头。
手中怀表尚带着余温。
“乱说胡话,谁要等他了!”
第6章
陈景书这回去京城只带了小厮兼书童的松烟,和大丫鬟菖蒲。
吴氏原本还想要他多带几个,可被陈景书以人多了路上不方便为由拒绝了,再说了,到了京城陈孝祖那里也必定不缺照顾他的人。
从扬州到京城,在现代的时候一天可以打个来回的路程,在这个时代却需要在摇摇晃晃的船上折腾月余。
不过反正没什么事情,每日伴着水声读书也别有一番趣味嘛,何况路上还有各地不同的风貌景致可以看。
陈景书原本是这么想着的,可惜理想是丰满的,现实是残酷的,他在上船的当天下午开始出现了晕船的现象。
现代的交通工具向来求稳,陈景书现代也没坐过船,路程远的,飞机高铁才是他的选择,哪知道在这个年代头一回坐船,摇摇晃晃大半日就把他给晃迷糊了。
好在他晕船的现象并不严重,只是精神胃口稍微差一些,有菖蒲前前后后照应着,陈景书本人倒是没察觉到很难受。
至少他没吐嘛!
因此在同船一起上京的管事赵进新来问要不要在前面停一停的时候,陈景书很大气的摆摆手表示不用!
事实就是,在晕了几天之后陈景书也逐渐适应了,本就不严重的情况完全消失,他又开始活蹦乱跳了。
然后王撰找到了他:“既然已经康复了,每日的课就继续上吧,之前耽误了几天,得抓紧补上。”
陈景书瞬间觉得眼前一晕:“先生!我突然觉得头晕,大概是晕船还没好利索吧,我回去躺……一会儿?”
王撰也不说话,就那么面无表情的看着他。
陈景书被看的有些心虚,道:“人说读万卷书行万里路,可见只顾闷头读死书是不行的,如今难得出一趟远门,先生就许我松几天吧?等到了京城,我一定好好读书。”
陈景书的相貌带着陈家祖传的清疏秀雅意味,然如今不过九岁,看着倒是多了几分稚嫩,完全抛开羞耻心的陈景书一双乌亮的眼睛盯着王撰,满含期待:“先生就答应我吧。”
唉,还是个孩子呢。
这么想着,王撰叹了口气:“那船上这段时日就先不写制艺了,不过也不可疯玩,如此……学作诗吧。”
作诗并不是科举的重点考察内容,实际上只要制艺写的好,压根不会写诗也不影响科举。
但到底与人交往时,说起来也是秀才举人的,却连首诗都不会写也不行。
王撰想着,诗词虽不是正道,但也是文人雅趣,学一学也是好的。
因诗词不甚重要,因此王撰自然不必如同教制艺那般压迫陈景书。
王撰的学问确实很好,每路过一地他都能引经据典讲出当地不少名胜故事来,相关的诗词文章也念给陈景书听,因都是写美景美食美人的趣事,并一些作诗的要求和技巧,陈景书觉得这个有意思多了,就连王撰要他写诗他也不觉得辛苦。
可惜王撰看着陈景书每日的诗文直摇着脑袋唉声叹气。
哪怕是初学者,这诗写的也太惨不忍睹了啊。
可看着陈景书的样子,也不像是故意写了乱七八糟的东西来糊弄他。
王撰简直不明白了,这陈家大公子并不是个愚笨的人,读书的事情虽还有几分小孩子心性的贪玩,但平日里也算刻苦,那么几分贪玩也不妨碍了,何况他于读书制艺一道确实颇有天分,才学了半年多,写出的制艺就已经很有样子了,在王撰看来,只要陈景书这么稳定进步下去,说不得陈家真的要出第二个十一岁的秀才呢。
可这么个学生怎么就在作诗方面那么令人绝望呢?
船只一路走到了京城,陈景书也没能写出半行能看的诗来。
王撰叹了口气,心想,诗写不好就写不好吧,反正科举又不看重这个。
陈景书丝毫不能理解王撰的心情,他跟着陈孝祖派来接他的人一路去了陈孝祖在京城的府邸,先是在码头坐车,之后又换轿,直到府中内院陈景书才被许下地自己跑。
陈孝祖比陈孝宗大了六岁,今年也有四十四岁,但他看起来要更年轻一点,且气质儒雅,只在下颌留了一点清须,看起来像个名人隐士多过像是大权在握的左都御史。
陈景书连忙上前拜见请安,陈孝祖伸手拉起他,上下打量一番露出笑容:“嗯,长大了,我也有五年未见你了,还记得上回见你的时候你还只有这么点高呢。”
陈孝祖伸手比划了一个身高道:“一晃眼,你都这么大了,就连你大姐姐都要出嫁咯。”
陈景书道:“大伯比起当年倒是半点没变。”
看起来完全还是三十多岁的人。
其实莫说是三十岁四十岁,就算是五十岁,能做到左都御史的位置上也完全说得上是年轻了。
陈孝祖问道:“家里可都还好?”
陈景书答道:“都好,只是听说大姐姐出嫁,父亲和母亲因不能前来所以十分遗憾呢。”
陈孝祖笑道:“我瞧着你还有话没说吧?”
陈景书一愣:“大伯怎么知道?”
他确实还有话没有说,但如今还没有半点话头露出来,怎么陈孝祖就知道了?
陈孝祖看他惊讶又迷惑的样子得意道:“不然怎么就偏我做了左都御史呢?”
陈景书噗嗤一笑:“是,父亲确实还有话让我带过来。”
说到这里他面色也不由一肃,认真道:“父亲说,原本家具里头有不少用紫檀的,大伯何以特意传信要把除了老物件之外的其他大件紫檀都换了,只留几个中小件呢?”
陈孝祖问道:“你父亲担心京中有变?”
陈景书点头:“是,父亲说,若真有什么,请大伯千万以自己为重。”
陈家就算没有陈孝祖做左都御史也一样不差,真有什么事情,当然是陈孝祖比较重要。
陈孝祖自然听出了这话的意思,心中十分温暖。
他弟弟虽然在科举做官方面不成器,但在其他方面倒真的是样样都好的,如今有什么担心也是头一个念着他好不好,万没有别人家唯恐不能从他身上捞好处的事情。
陈孝祖道:“是有些事情,却也不是什么大事,不过是我白小心一点罢了。”
见陈景书一脸好奇,陈孝祖心想又不是什么机密,眼看着陈家下一代是要靠陈景书的,那么早给他说说这些事情也好,便解释道:“紫檀贵重,这也是你父亲多给你大姐姐用紫檀的道理,这是他的一片疼爱之心自然没有不好的,只是如今我朝立国已逾百年,宫中器具多用紫檀,再加上权贵们用的,这些年来,紫檀已经是有些不够了。”
陈景书眨巴一下眼睛:“扬州好像没听说这事呢。”
陈孝祖道:“又不是缺的用不上了,只不过是用的比较小心罢了,我尚且记得我当年在东宫为今圣讲课的时候,宫中若用紫檀,数量不多的只管去领了使就是,只要记录清楚明白也没什么,但这两年,哪怕用的少也得向上递条子,得批了才行,用量大一些的,更是报到圣人那里去了,这还能有什么不明白的?”
这显然是虽然还有,但已经需要紧着用的意思了。
陈孝祖叹了口气:“原我也不必这么小心翼翼,只是前几月却有人用了个大手笔,啧,圣人那里可不怎么高兴,不过没发作罢了,因此我才说嫁妆里的新做的紫檀家具不必太多,咱们这样的人家要说一件都没有也是不能的,只是不可太铺张罢了,再说了,我瞧着黄花梨红木的也不差。”
陈孝祖爱黄花梨,尤爱鬼脸。
陈景书在家时就听说过陈孝祖有一张黄花梨大书案,上头有两个位置对称的鬼脸,一个如蝴蝶,一个如蝙蝠,皆活灵活现栩栩如生,这大书案也成了陈孝祖的心头宝,当年刚被授了翰林院修撰便写信给家里要把这大书案搬来京城。
不过……
“能用紫檀用到让皇上都不高兴的,恐怕也不是寻常人家吧?”
陈孝祖哼了一声:“贾不假,白玉为堂金作马,还能是哪家?”
一说这话陈景书也就明白了,他还不至于连贾家都不知道。
不过能用东西用到让皇帝不高兴……厉害了,我的贾。
当然了,为这事恐怕不止皇帝看贾家不顺眼,陈孝祖也不顺眼。
陈孝祖只陈珞一个女儿,当然恨不得多给她添点好东西,如今却因为这糟心的贾家陈孝祖把陈珞嫁妆里的紫檀去了近半。
你说气不气!
气炸了好吗!
陈景书安慰道:“我觉得黄花梨比紫檀更好看的。”
陈孝祖被他这话逗笑,却也不说那个糟心的贾家了,开始问起陈景书读书的事情。
只是心里头,陈孝祖却比谁都清楚,皇帝不满的可不止一个贾家,自然,也不仅仅是为了紫檀的事情,只不过暂时没打算发作他们罢了。
陈景书读书还是很刻苦的,陈孝祖问了几句自然也满意,道:“如此,过得几年做童生也不难呢。”
陈景书立马笑容满面。
读书这事,谁夸他都没陈孝祖夸他更令他高兴呀。
这可是本朝最年轻的状元!
说过了读书的事情,陈景书又难免好奇几句陈珞要嫁什么样的人之类,他之前在家时候只听说是个武官人家,详细却不了解。
陈孝祖这辈子最疼的就是女儿陈珞,陈珞还未及笄就有提亲者无数,可惜直到如今陈珞十七岁才出嫁。
……全是陈孝祖那看谁都觉得配不上自己女儿的臭毛病闹得。
陈孝祖笑道:“是武靖侯家的小世子,人品才貌都是好的,家里也没什么乱七八糟的事情,且那小世子一心在战场上搏功劳,倒也不是那口中说着你大姐姐,眼睛却盯着我这左都御史的人。”
陈孝祖这个做御史的都挑不出毛病的人,陈景书估摸着是真的很好。
想到这里,他不由眼睛一亮:“大伯,大姐夫的功夫应该很好吧?”
陈孝祖一眼就看出他又在打什么奇怪的主意:“怎么?你想学武?”
陈景书一脸正气:“君子六艺我才会几样?如今瞧着,我的御和射大约是有着落了呢!”
当然,如果忽略掉他脑中幻想的八块腹肌威武雄壮贼爷们儿的自己,这话大约真的是有那么点正气的。
不过在陈孝祖看来学这些也不算坏事,读书人也需要有个好身体啊,每年科举考场上身体太弱半途倒下的考生比比皆是,只要不影响学业,他自然也由着陈景书去学,因此便道:“你若是真心想学,明儿我打发人去给他说就是了。”
陈景书喜道:“多谢大伯!”
嗯,士别三日,刮目相看,等半年后回去,他肯定能让黛玉刮目相看!
第7章
虽说陈孝祖不反对陈景书去学点御射之类的本身,但陈景书还是在家里耽误了两天才终于能出门。
倒也不为其他,他才九岁,长途劳顿之后精神自然不好,就算陈景书想要出门,菖蒲也不会同意,最后陈景书只好在府上休息了两天。
这也让陈景书更加坚定的觉得自己一定要有一副好身板。
陈景书对未来的大姐夫充满了期待,到了说好的日子,武靖侯府的马车还没来陈景书就已经在门口等着了。
跟着的小厮松烟道:“大爷还是进去吧,这一大早的风凉,你要是冻着了,菖蒲姐又要骂我。”
陈景书垫着脚往前望:“菖蒲给我的斗篷穿着呢,哪儿就冻着了?”
松烟道:“大爷就算不回去,要不就在门房那里坐一坐?”
这个主意好像不错。
陈景书才想着呢,前头一拐弯转出一辆马车来。
这么一大早往陈府来,显然是武靖侯家的了。
只不过让陈景书没想到的是,他原本以为随便派个车夫来接他就好,却是上了车才发现车上还有个年轻人。
见陈景书打起车帘,他一笑,对陈景书伸出手:“我拉你。”
陈景书也不耐烦每次都要松烟半抱着他,很干脆的搭上对方的手,借着力一下跃上车去。
那年轻人见他如此不由一笑:“我叫何昱。”
陈景书眼睛一亮,当下特别乖甜的叫道:“大姐夫好!”
这一声大姐夫可让何昱高兴了,他笑着问道:“外头那个是你小厮?”
陈景书点头。
何昱又对外面吩咐:“叫他跟后面那辆车。”
陈景书坐好之后才有空仔细打量这位未来的姐夫。
何昱倒不愧是武将人家养出来的孩子,精气神就与旁人不一样,十八九岁样貌的少年浓眉大眼英气勃勃,笑起来的时候十分爽朗。
总之,看起来很好相处的样子。
陈景书打量何昱的时候,何昱也在观察他,见他面白唇红,秀雅文静,一双乌亮的眼睛虽在打量人,却半点不惹人讨厌,心中不由暗叹,这读书人家里养出的孩子就是和他们家不一样,这可不是读了几本书就可以的。
更何况有句话叫爱屋及乌,如今看着面容上与陈珞有几分相似的陈景书,何昱先天就带了三分好感,此时笑道:“我比你大上几岁,就叫你景弟弟可好?”
陈景书:“……”
不啊!
你这比景哥哥还要可怕啊!
原本一直觉得自己的名字还挺好听的陈景书,这一刻真的觉得自己的名字一无是处!
他干笑了一声道:“姐夫直接叫我景书就是了。”
何昱虽有些奇怪,不过他家里也有个和陈景书年纪一般大的弟弟,倒也能理解小孩子有时候就是有些奇奇怪怪的执着,当下也顺着陈景书的意思叫了他景书。
又问:“我听说你书读的很好,怎么就想起练武了?”
盛世之下,读书人的地位更高呀。
陈景书道:“姐夫习武是为了征战沙场,我倒是没有那样大的志气,只为强身健体罢了,何况圣人说的君子六艺中也有御和射,可见读书人也是要学这些的。”
何昱道:“射是射箭,御是驾车,不过我觉得你倒是不必学驾车,学骑马好不好?”
“好!”
乖乖答应下来,陈景书又有些苦恼:“可我没有马。”
何昱大笑:“这你却不必担心,武靖侯府里好马还是有的。”
果然,到了武靖侯府不仅有合适小孩子用的弓箭,还有一匹性格温驯的雪白小母马。
嗯,虽然比不上何昱那匹高大健壮的大黑马威风霸气,但耍帅的话,白马也是很有加成效果的嘛,陈景书对此很满意。
尤其是他瞧着何昱身材极好,典型的宽肩窄腰翘臀,放在后世能让一群妹子尖叫的那种,不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