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红楼]黛玉是个小仙女-第98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爷爷,我是公主,简浩是未来的建安王,其实要是我们不生,那也没什么吧?”林黛玉道,“何必去在意外面的流言。”
太上皇仔细想想,好像是这样的,他怎么就一直围着孩子绕圈,总想着要有一个孩子呢。可能是因为他总想着名声的事情,总觉得还是得有一个孩子才好,有了一个孩子才没有那么多麻烦。
他毕竟是凡人,就想着简浩要是没有孩子,会不会在外面养一个。他想岔了,简浩跟林黛玉一样是神仙,那么他们就可以去天上生孩子,没有必要在凡间生孩子。要是抱一个孩子过来,林黛玉和简浩还得看顾孩子,要是没看顾孩子,还是会有人说孩子不是他们的。
如此一想,太上皇便觉得林黛玉和简浩没有孩子也没有什么问题,没有孩子而已,等到天上生就是了。
“那就不生了。”太上皇道,“不是你们生的,照顾起来也麻烦。”
“不错。”林黛玉点头,“别人家的孩子看一看就是了。”
“要是你们生了孩子,是不是就不一样?”太上皇还有疑惑,“跟普通的小孩子一样吗?神仙是不是有各种的形态?”
林黛玉保持微笑,她忽然发现太上皇有很多疑问,而她明显不想说那么多。
“不一样,一生下来就有一定的修为,懂得多。”林黛玉回答,“爷爷,您就不用去想这些。知道的多,不一定就是好事。这一界还有修行之人,他们现在知道的少,也想知道的多。”
太上皇当了那么多年的皇帝,听林黛玉一说,自然就明白林黛玉的意思。知道的越多就越危险,那些修行之人又不讲究皇权,指不定就抓了他呢。太上皇心想自己吃了那么多灵果,也许那些人也想拿他炼制丹药呢。
所以他还是知道的少一些为好,有时候无知一点,也是一种福气。
太上皇心想林黛玉还是不错的,这么用心的陪着自己,还说了那么多话。哪怕林黛玉是神仙,林黛玉在自己的面前也没有架子,也很好说话。
林黛玉不是没有架子,而是她觉得自己利用了这些人,自然得对他们好一些,没必要在他们的面前败家子。要是那些神仙那么唠叨,林黛玉早就走了,甚至直接一甩袖,把人打出去。
他们这些神仙对待不同的人有不同的态度,对待脆弱的人,相对会注意一些,因为一不小心就弄死人。对于那些强一些的神仙,身体质素好的妖魔鬼怪,就可以随便一些,因为那些人没有那么容易就死,一个个生命力都很顽强。
“你们要是没有孩子,又是两个人,也算是一段佳话。”太上皇道,男子为了女子不要孩子,还只要妻子一个人,这不就是一段佳话么,真真是便宜了简浩那小子了。
因为国子监收了女学生,一些学堂也开始收女学生,只是学堂里就没有国子监那么平衡了,总有男子看不过女子的,女子和男子吵架的。没过几天,那些学堂又不收女学生了,觉得太过麻烦。
一些富贵的人家是在族学上学的,就让家里的女子到族学上学,主要是那些底层的女子找不到好学堂,普通的学堂又不愿意教导她们。
于是薛宝钗便想到办女子学堂,他们本来就是要帮衬那些柔弱的女子。她原先本以为就是帮助那些被休的女子,被家里卖掉的女子,被婆家欺辱的女子……在女子可以入朝为官之后,薛宝钗就知道他们能做的事情更多了。
薛宝钗到安乐公主府找了林黛玉,想着女子学堂没有那么容易能办起来,想要办好女子学堂就得找安乐公主,得找好一些的夫子。
这一会儿,薛宝钗正坐在安乐公主府的客厅。
“女子学堂是好。”林黛玉本来就在想薛宝钗哪时候会提出来,对方提出来了,她再着手办理也来得及,“那些底层的女子,不是不识字,就是学的是女戒女则之类的,这可都不好教,就算教了,她们也很难考上。”
“童生,秀才,举人,哪怕只是童生,那也好。”薛宝钗知道女子入朝为官的道路还很难,女子不可能一下子就一飞冲天,这一条道路还得慢慢走,稳扎稳打。
因此,哪怕女子能考个童生都是好的,女子能考上去,那么就不用过分依赖男人。
女子能入朝为官,日后,女子能做的事情就更多。
薛宝钗心里门清,一口吃不成大胖子,万事开头难,不能急于求成。
“你有这个心就不错。”林黛玉没有什么都插手,就希望薛宝钗自己能做好,知道怎么做才是最合适的。
就好比之前,虽然皇帝下旨女子可以入朝为官,但是女子学堂就没有那么好开,等皇帝下旨女子可以入国子监,那么底下的人再开女子学堂就容易多了。女子都能入国子监了,就更别说普通的学堂了。
“这也多亏公主。”薛宝钗不认为自己做得有多好,“若是没有公主,我们也办不成事情。”
林黛玉就喜欢薛宝钗这股子清明,薛宝钗在外面做了不少事情,而林黛玉坐在公主府,林黛玉看上去什么都没有做,但林黛玉在这些人中确实最重要的。哪怕薛宝钗投靠其他的公主郡主的,那些人都没有林黛玉这么大的能耐。
其实林黛玉不是那么喜欢听好话,只是想让薛宝钗一直保持初心,别被迷了眼睛。而她也不会特意去提醒薛宝钗,但薛宝钗是一个明白人,有时候便也会在林黛玉面前说这些话,薛宝钗也不认为自己在刻意讨好林黛玉,而是觉得本该就是如此。
一个人真正想明白后,便不会觉得自己总在讨好别人,不会认为自己低人一等,就得如何如何,不会觉得憋屈。
薛宝钗明白自己要的是什么,未来要做什么。在林黛玉的面前,她不卑不亢。
“开学堂便去开吧,只不过别让人总是教导她们女戒女则之类的,三从四德这种东西,有何用呢。”林黛玉不喜欢三从四德,有时候,女子就跟男子的奴仆没有什么差别,得给男子纳妾,得管男子内宅的事情。
说女子是男子的其实吧,其实也就是一个大管家。一个大管家,要是管不好,还会被收回权力,上得伺候婆婆,下得让那些庶子庶女过得好,一没有做好,就得被人说不是。
做妻子的不见得就比那些妾室过得舒心,整天都要忙碌那么多事情。正室有时候就是说着好听,若是遇见得宠的妾室,那么正室就没有什么好日子过,过得更加艰难了。
“三从四德确实不该让她们继续学下去。”薛宝钗本人也不喜欢三从四德,“得让她们从骨子里不再依靠男人,得依靠她们自己,得她们自己努力爬上去。否则,她们整天顾忌这个顾忌那个,只怕也不能用心。”
薛宝钗听林黛玉的话,便知道林黛玉说的是什么意思,也懂得要让那些女子学习什么。如果那些女子进了学堂,还讲究什么三从四德,只怕日后很难有更高的成就,因为她们在做一件事情的时候,会下意识想她们的丈夫如何,想外界的人如何看待她们。
如今,女子虽然可以入朝为官,但是女子的名声也会受到一些影响。因为大多数人还是在乎女子的名声,认为女子不应该跟男子走得太近。
而当女子为官的时候,总会跟那些男子有所接触,要是不接触,又怎么共商事情呢。
这本身就是一个矛盾,如果那些女子在乎这一点,那么她们也没有必要学习下去,因为她们迟早会动摇,还会动摇旁人。
“不错。”林黛玉看向薛宝钗,每次自己说一两句话,薛宝钗就知道怎么做。
薛宝钗这样的人确实很聪明,思想也比较先进,到底是薛宝钗外出经商,又经历不少事情。没有困于内宅的薛宝钗能做不少事情,这样的薛宝钗确实不适合贾宝玉那块破石头在一起。
“也让庄子里的女童去学吧。”林黛玉发话,“若是银钱不够,我这边再拿一些过去。”
“够了。”薛宝钗道,“现在只是刚刚开始。况且若是要真的坚持下去,就不能总从您这边拿银钱,否则这些事情长久不了。”
薛宝钗用心经营商铺,就是想不能总从林黛玉这边拿银钱。林黛玉是公主,手里头确实有不少银钱,可要是他们伸手伸习惯了,那么他们就没有那么努力去经营铺子。
日子久了,公主也会觉得他们无用。
薛宝钗不想让林黛玉觉得他们是无用之人,既然林黛玉之前已经给他们本钱做生意了,那么他们就得努力做生意。只有盈利跟学堂等相辅相成才好,否则没有足够的盈利,很多事情都很难进展下去。
“那就看你们自己。”林黛玉没有再说拿银钱的事情。
女子学堂刚刚开时,只怕没有那么多束脩,但还得请厉害的夫子坐镇,厉害的夫子自然也得要足够的工钱,否则他们也不可能为了所谓的梦想待在女子学堂。在这天下,又有多少男性夫子对女子入学堂抱有忱挚的心态呢,只怕他们还希望那些女子学不好。
因此,女子学堂想要找到好的夫子很难,一些贫困有学识的夫子倒是不错,这样的夫子往往又不愿意招惹麻烦。所以就得给夫子足够的诱惑力,一来说他们是推行新政走在前沿的人,要是他们的女学生科考上,他们也能名垂青史,二来就是多给一些银钱,改善他们的生活。
画着大饼,再多给一些银钱,正好能吊着那些人往前走,也能让那些人用心教学。
一个月后,女子学堂开了,薛宝钗跑了好几个学堂找来的夫子,大多数夫子都是花了高价挖来的。别看那些夫子表面都很清高,实际上,夫子也是人,也要生活,他们不可能不在乎银钱,只是看银钱的多少而已。
以往教授女子的夫子,多是一个出宫的宫女,世家从宫里请来的嬷嬷。还有就是那些有才华的女子,那些女子教授的也多是琴棋书画,主要也是为男子红袖添香的,倒是很少涉及前朝政事。
女子学堂教授的不仅仅是琴棋书画,还有政论之类的,让女子明白的更多,而不是风花雪月的浪漫。
女子学堂开学了,然而,来女子学堂上课的人却十分少。
即便如此,女子学堂照旧开课,没有关闭,哪怕学堂处于亏损状态。那些夫子瞧见学堂的人那么少,心里也知道怎么回事,但他们既然来了,自然就会用心教导那些学生。
这些夫子都是年纪比较大的夫子,也是经过严格挑选后,才被挖到女子学堂的。薛宝钗特意让人调查了这些夫子的背景,就是为了减少不必要的麻烦,省得找来一个瞧不起女子的夫子,那夫子必定不可能用心教导女学生。
薛宝琴休沐的时候,便过来女子学堂,发现学堂的建筑倒是不错,就是人少。
“还不到二十个人吧。”薛宝琴一眼看过去,就知道里头的人有多少,她看了小一些的女学生,又看了那些年纪大一些的女学生,总共加起来都不到二十个。
“那些人怕坏了名声。”薛宝钗无奈,“只能慢慢来。”
富贵人家干脆请夫子上门教学,那些女子就跟她们的兄弟一块儿学。那些家境一般,要是家中有儿子的,自然紧着儿子读书,因为读书要耗费不少银钱,他们又怎么可能想让女儿去读书呢。
大多数人家还是更看重儿子,想着女儿迟早要嫁出去,就算女儿考上功名,那也是别人家的儿媳妇。嫁出去的女儿泼出去的水,又怎么能指望女儿多么惦记娘家呢。
又有人想要是女儿没读书天赋,又去读书,那不是白白浪费银钱么。别读书没读好,日后又不好嫁人,这才真的不好。
所以薛宝钗也无法,女子学堂里有多少人,夫子就先教导多少人。等时间久了,总有人家送女儿来上学堂。女子学堂收的束脩已经很低了,可要是不收也不可能,否则就可能有无赖之人,直接把女儿扔过来,把学堂当作照顾他们女儿的地方。
“可不就得慢慢来么,就是国子监那边,也没有那么容易。”薛宝琴本身就在国子监当差,也看了那些女学生读书,有的人对读书没有什么兴趣,倒是好奇国子监的那些男学生,还有的人家想让女儿在国子监找一个好夫婿。
这让薛宝琴颇为无语,国子监是他们学习的地方,可不是他们相亲的地方。
“这边单单教女学生还好。”薛宝琴道,“千万别那么快就招男学生,哪怕让男女分开学习,这都不好。有的人不是来学习的,而是来看人的。”
听了薛宝琴的话,薛宝钗点点头,只怕国子监那边已经发生这样的事情,毕竟能去国子监的都是比较优秀的男子,必定有人有其他的想法,这就跟榜下捉婿是一个道理。
这事情还真难办,有些事情不是说能阻止就能阻止的,薛宝钗琢磨着,就办女子学堂,不混合男女一起学习,也不分开招生,就只招女学生。
第152章 薛宝钗的盘算
薛宝琴在女子学堂多待了一会儿; 两个人坐在一间屋子里; 喝点茶吃些点心; 正好跟薛宝钗说学堂的那些事情。薛宝琴虽然没有办过学堂,可她到底在国子监当官,在这一方面比薛宝钗强一些。薛宝钗虽然前前后后为女子学堂忙了许久,不见得就比薛宝琴懂的多。
“这少年慕艾最是常见。”薛宝琴拉着薛宝钗的手; “若要阻止; 怕是阻止不了。就是寻常人家,这男女就算没常见面; 若是存了心思,这心里还是会想的; 朝思暮想,哪里有时间去读书。”
薛宝琴便觉得国子监那边最要不得的就是这个风气; 那些人变相地把国子监当成相亲的地方,长久以往; 只怕那国子监也变得不好了。
因为这一件事情,国子监祭酒还发了脾气,让那些男女学生少亲近; 至少在国子监里不能那么亲密。
于是国子监的人就把男女学生隔离; 不让他们多见。只是这样也不是一个办法,那些人若是要见面; 哪里有那么容易拦得住的。
那些人又没有住在国子监,等下了课后,回去之后; 不就能交往了么。
要是学生能自控的还好,要是不能自控,一门心思想着谈恋爱,只怕到时候,那些女学生也别想学习什么有用的知识了,一个个就谈恋爱吧,再等着成亲。就是那些男子也不见得能学好,不见得就能考上科举。
这样一来,只怕事情更加糟糕。
不过这都是那些男女学生最开始要经历的,他们现在都会好奇,都会想着男女之间的感情。等他们接触久了,男女一起读书久了,那些后来的学生估计就没有那么好奇。
只是那些后来的学生也不可能没有男女之情,他们还是可能在国子监内恋爱。
薛宝琴认为这样的事情阻止不了,就得看他们各自的忍耐力,各自的家族。若是不想上进的,那就不上进,等着没落。
要是意志坚定之人,自然就能留到最好,也更有可能考上前三甲。
“确实阻止不了。”薛宝钗如何不知道呢,普通的女子,还未及笄之前,家人就已经帮着相看对象了,有的人早早就私底下接触了。
事情本来就如此,十二三岁的姑娘可能就已经懂得什么是喜欢,就已经知道想要什么样的未婚夫,家里也可能已经给她们说了亲事,只等及笄之后才走流程。
男子读书尚且要读很多年,女子自然也一样。那些男子多的是二三十岁才有功名的,女子不见得就比男子更加厉害。要是那些女子再沉迷于男女之情,想着成亲,成亲后紧接着又生孩子,照顾子嗣,那么她们又怎么可能有所成就呢。
薛宝钗想到这儿,就觉得主要还是靠女子自觉。可是让女子自觉,哪里有那么容易呢,那些女子从小就读女戒女则之类的,想着长大以后嫁一个好人家。
在当今社会下,没有几个女子想着用功读书的,但也不代表没有女子不努力。只是努力的女子到底还在少数,因为那些人没有看到考上功名的女子最终如何,就是江芷韵她们也是才入朝为官没有多久,至少要等很多年之后,那些人才可能知道女子科举的好处。
“阻止不了,那就不阻止。”薛宝琴想过了,他们这些人着急没有用,那些男子的家人必定更加着急。
那些人家就想着家里的孩子出人头地,女子还好,女子读书好不好都好,未来找一个合适的人家嫁了就是。可是男子要是读书没读好,日后就没有什么成就,家族只会一代一代没落下去。
一个家族发展得那么强大,很艰难。那些世家的人必定会告诫家中的孩子,至于别人家的孩子,他们必定不会多管,甚至可能把儿子学的不好,怪罪到女子的头上。
这种事情不好阻止,那就不拦着他们,再让他们知道成绩不好了会有什么结果。国子监里每隔一段时间就要考试,若是那些学生成绩不行,直接退学就是。
如此一来,也就不用怕那些学生不听话了。国子监是因为夫子好,能这么做,可是那些普通的学堂不见得就能如此了。
不过那些普通学堂注重学生成绩,只怕不会招收女学生。若是招收男学生,又招收女学生,那些学堂自会出一套规定。薛宝琴倒是不担心那些学堂,她本来再国子监当官,又不是在其他学堂,她顶多就是关心关心薛宝钗这边。
“国子监那边已经有了打算,隔开男女学生,若是他们成绩不好,便让他们回家。”薛宝琴道,“不管男子和女子都不一样,一开始不好直接退了他们,便先做惩罚,如若再不听话,就别再进国子监。”
“这样倒是好。”薛宝钗点点头,“我这边,只招收女学生就是。”
薛宝钗心想他们本来就打算帮助女子,那就办女子学堂,要是那些女学生有不听话的,赶出去就是。要办好学堂,就得强势一些。听了薛宝琴的话,薛宝钗决定制出一套严格的规定。
哪怕那些家长不愿意再让他们的孩子过来学习,那也无妨。女子学堂本来就处于亏损状态,不介意再亏损一些。
那些家长不让孩子过来学生,还有那些孤女。薛宝钗相信那些过过苦日子的孤女,她们一定比谁都更加渴望自己能有出息,因为只有她们自己有出息,她们才不用担心她们过得不好,靠别人,不如靠自己。
当薛宝钗公布规定后,便有女学生不乐意,怕她们考不好被退学。实际上,要是她们真的用心学习,没有只顾恋爱,那么她们成绩再差,学堂也不可能让她们退学。若是她们不努力,还忙着谈恋爱,那么她们就没有必要再在学堂待下去了。
安乐公主府,薛宝钗公布规定后,便也把那一套规定拿来给林黛玉看。只是薛宝钗已经先公开了,若是不足,再添加就是。
林黛玉没有因为薛宝钗没有找她商量而不高兴,她本就是让薛宝钗全权负责。薛宝钗又是个聪明的,自然知道怎么做。若是薛宝钗事事都要请教林黛玉,林黛玉反而看不上薛宝钗。
“早恋啊。”林黛玉心想早恋这个问题可没有那么好解决,那些人都是自由的个体,想要恋爱,还是会恋爱。这种事情阻止不了,只能尽量避免,“那些女子不愿意读书,那就不愿意。若是触犯规定,就按照你说办,自己不努力,又如何能怪别人呢。”
早恋的时候,只想着恋情。等到日后,看到自己跟身边的人的差距的时候,就明白即使早恋,也应该努力读书。若是不努力读书,而去早恋,等到后面再后悔也没用。
在其他界面,便有那些在高考时故意考低分的人,还在那儿抵制高考制度。可过了几年,当年轰动全国的零分红人又打算继续读书参加高考了。因为大多数的人,家里没有那么多钱,家里没有矿山继承,就只能去给别人打工。
等给别人打工之后,就觉得还是读书好,要是读书了,就不用再去做那么辛苦的活。
林黛玉没有提意见,只有那些人自己亲身体会后,才能明白其中的差距。
“是。”薛宝钗点头,“若是女子自己不努力,别人再推着也无用。天下那么大,总有女子努力读书的。”
“不错。”林黛玉端起桌上的茶杯,“只要多出几个优秀的女子入朝为官,那些人便会知道其中的好处。”
薛宝钗想到了庄子里的那些孤女,庄子上也有男孩,他们倒是可以一块儿读书。若是他们不努力,就只能去过以前的苦日子。他们大部分应该都会很努力,如果能把他们培养出来也不错。
于是薛宝钗把她的想法跟林黛玉说了,“若是庄子上的那些孩子肯努力,这也不错。”
“那些孩子确实得多读书。”林黛玉认可薛宝钗的说法。
薛宝钗最近很忙,忙得团团转,只是她到底是一个女子,有时候办事不是很方便,便跟林黛玉借了一些护卫。薛宝钗跟护卫队的队长倒是日久生情,相互有好感。
要是其他女子,便是等那队长到林黛玉面前说起这些事情,但是薛宝钗不一样,她直接跟林黛玉说了。
“公主,我跟冯炜准备定亲,您看如何?”薛宝钗说完了学堂的事情,就想到这一件事情,冯炜的年纪比薛宝钗还大一些,却还没有成亲。
一个护卫队队长,即使是安乐公主府的侍卫,那也算是下人。可是薛宝钗不觉得对方对不起自己,在她跟冯炜的相处过程中,她发现冯炜虽然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